一款求一款早期电脑射击游戏有很多人物叫大什么三个字

这是一个单击游戏,早了,名字具体忘了,不过是个人名字,好像是三个字,是第三人称动作射击类的,里面有_百度知道
这是一个单击游戏,早了,名字具体忘了,不过是个人名字,好像是三个字,是第三人称动作射击类的,里面有
这是一个单击游戏,早了,名字具体忘了,不过是个人名字,好像是三个字,是第三人称动作射击类的,里面有许多枪,狙击时子弹可以慢放,双枪时可以向前扑,求帮助,谢谢啦...
这是一个单击游戏,早了,名字具体忘了,不过是个人名字,好像是三个字,是第三人称动作射击类的,里面有许多枪,狙击时子弹可以慢放,双枪时可以向前扑,求帮助,谢谢啦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采纳数:23
获赞数:38
擅长:暂未定制
马克思佩恩?
谢谢啦,我会采纳的,不过有没有2的百度云呀
这个我就没有了……上游戏网站看看呗,3dm或者游侠网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游戏兵工厂 在使用这把武器时一定要高吼三个字:R!P!G!
本文选自UCG444
大家好,“游戏兵工厂”栏目又和大家见面了。本期向大家介绍的是一种著名的面杀伤武器——俄制RPG-7火箭发射器。这种武器的大名可谓尽人皆知,想必大家只要一见到它那经典的外形,就能立刻喊出RPG三个字母来;那么,就让我们来简单地了解一下这种天皇巨星级武器的历史,以及它在知名游戏中的表现吧。
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一发RPG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来一发。
——RPG-7在社交媒体上收获的评价
尽管并非如网友所言,RPG能解决一切问题,但这种历史悠久的40毫米口径火箭发射器确实在今天仍有用武之地。RPG-7的前身是于1947年开始研制的RPG-2火箭发射器,这种口径同样是40毫米口径的火箭发射器由GSKB-30设计局研制,1949年投入现役;相比RPG-7,RPG-2无论从性能还是知名度上都要差一截,这种武器有效射程大约在100至150米左右,破甲深度200毫米。
从1961年起,由玄武岩设计局研制的RPG-7就开始迅速取代RPG-2的位置,这种在RPG-2基础上发展的新型号武器保留了RPG-2的主要特征,尤其是采用外置装药将火箭弹先弹出发射筒,之后再点火飞行的发射方式。
这种发射方式有点类似于导弹的“冷发射”模式,即先用外置的动力装置将导弹弹出发射井或发射筒,随后导弹在半空中启动自身的发动机开始飞行。这种发射模式可以降低火箭发动机尾焰对发射装置及人员的高温烧蚀,同时还能增加射程。
▲《第一滴血2》的这张海报,大概是RPG-7最好的广告。
RPG-7与被其取代的RPG-2一样,是一种便携式、可重复使用、非制导、肩扛式发射的反坦克火箭发射器——没错,RPG-7只是发射器,通俗点说,就是那根筒子。
该武器于1961年进入前苏联陆军服役至今,目前俄军中所使用的型号为RPG-7V2,另外还有一种供伞兵使用的、可以分解成两截的型号RPG-7D3。RPG-7可以使用多种火箭弹,与RPG-7的发射筒本体共同构成完整的RPG-7武器系统。
最常见的几种弹药分别是:PG-7高爆破甲弹(即HEAT)、TBG-7温压弹及OG-7高爆破片弹,这些火箭弹的装填方式均为从发射筒前部装填,而且由于结构的关系,火箭弹装入发射筒后并没有闭锁装置,因此射击时俯角不能太大,否则火箭弹会从发射筒中滑出;所以,在一些影视及游戏作品中出现的站在高楼顶部使用RPG向地面射击的场景,其实是不够科学的。
RPG这三个字母是Rocket Propelled Grenade的缩写,正是因为这个全名,让不少人以为这种武器发射的弹药应该被称为“火箭助推式榴弹”;但实际上,正确的叫法就是“火箭弹”。目前,全世界有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仍在使用这种武器,历史上曾有9个国家生产过不同型号RPG-7,总产量超过900万支,堪称同类产品中的世界之最。
RPG-7本身只有简单的折叠式机械瞄具,照门可以根据目标距离进行调整。如果要进行精确射击,通常会使用配套的PSO-7 2.7倍光学瞄具,这种瞄具的分划具有测距功能,因此能够保证RPG-7发射的弹药在更远距离(200至500米之间)上的精度。此外,RPG-7还可以安装夜视仪、望远式瞄准镜等多种观瞄设备。
接下来再简单介绍一下RPG-7的发射过程,首先我们要看一张图,稍微了解一下RPG-7所使用的火箭弹的主要结构。
▲RPG-7弹药的不同状态。
前面提到,RPG-7所采用的发射方式为通过外置装药将火箭弹射出发射筒,随后弹上发动机再点火飞行。因此,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RPG-7的火箭弹有不同的结构部分,战斗部与发动机段是一个整体,同时也是火箭弹的主体部分;助推段主体为一根金属柱,柱上有四片折叠弹翼,柱尾还有一个涡轮,金属柱与多根长条状硝化甘油发射药一起被密封在一个纸筒里,构成完整的助推段。
在贮存状态下,火箭弹与助推段被分开放置在弹药箱里,方便库存及运输;当准备要发射时,需要将火箭弹弹尾的保护盖拧下来,再将助推段与火箭弹本体组合起来,并放在专用的弹药包中携行,或是直接装填进发射筒;在射击时,首先进行点火的是助推段,发射药燃烧所产生的燃气推动涡轮,并让整个弹体开始自旋,当弹体飞出发射筒后,四片折叠弹翼在离心力作用下展开;当飞离发射筒20米左右时,火箭弹本体上的发动机点火,推动火箭弹继续飞行。
如果没有命中目标,火箭弹会在飞行大概4~5秒后(飞行距离大约为900米)启动自毁引信。这里要注意的是,整个火箭弹最初点燃的只是助推段,主发动机和战斗部均未开始工作;因此,如果发射时出现哑火现象,只需将弹体从发射筒中取出,再更换一支助推段即可。
RPG-7的主业是反坦克,因此最常用的弹药是PG-7系列高爆破甲弹,PG-7总共发展出了三种型号:PG-7V、PG-7VL及PG-7VR。
其中PG-7V和PG-7VL都采用的是单级战斗部,分别于1961年及1977年服役,PG-7V战斗部口径85毫米,弹重2.2公斤,最大有效射程500米,对轧压均质装甲(RHA)最大穿深260毫米;PG-7VL战斗部口径93毫米,弹重2.6公斤,最大有效射程500米,对轧压均质装甲最大穿深500毫米。
于1988年投入使用PG-7VR则是一种两级串联战斗部火箭弹,这种火箭弹专门用于对付安装了爆炸式反应装甲的坦克,先用第一级战斗部诱爆反应装甲,再用第二级射穿主装甲,因此该型号的最大穿深可高达600至700毫米;然而有利就有弊,由于使用了两级战斗部,同时战斗部口径也增加到105毫米(第一级战斗部口径64毫米),因而整个火箭弹的重量也增加到4.5公斤,直接导致最大有效射程只有可怜的200米。
至于TBG-7温压弹及OG-7高爆破片弹,前者同样于1988年服役,口径方面也与PG-7VR相同,为105毫米,重量也同为4.5公斤,这种温压弹头采用根据燃料空气弹原理设计的战斗部,主要用来打击人员,尤其是躲在山洞、碉堡、壕沟等掩体中的敌人,只不过,同样因为重量的缘故,TBG-7的最大有效射程只有200米;OG-7于1999年服役,战斗部口径为40毫米,弹重2公斤,最大有效射程350米,这种高爆破片弹同样用于杀伤敌方人员。
RPG家族简介
虽说叫RPG家族,但实际上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因为除了编号中都有RPG三个字母外,家族成员之间可以说彼此并没有多大关系。前面也提到,RPG-2与RPG-7分别由两个不同的设计局设计,仅仅是设计思路相同;RPG-7之后的型号中设计变化也非常大,有多个型号还是一次性使用的火箭筒,可以说是风格多变了。
在RPG-2之前,实际上还有个RPG-1的方案,但在1948年无疾而终,倒是设计思路被RPG-2和后来的RPG-7继承了。然而短命的RPG-2也只仅仅服役了11年,而且服役生涯中只装备过PG-2高爆破甲弹一种弹药;不过,与自己的继任者RPG,以及AK-47步枪一样,这种武器目前依旧在一些地区活跃着。
▲RPG-2与PG-2高爆破甲弹。
在RPG-7之后,苏军特种部队及空降兵又装备了一种名为RPG-16的58毫米口径火箭发射器,这种火箭发射器可以拆解成两段进行运输,并且将原本RPG-7的双握把设计改为单握把,同时调整握把位置,改善握持。
这种RPG-16只装备有一种弹药——PG-16,与前辈们使用的PG-2及PG-7不同,PG-16的战斗部口径并没有超过发射筒太多,因为它使用了双锥形装药的技术,因此在保证了300毫米最大穿深的同时,最大有效射程也增加到800米。这种武器于1970年开始服役,并在阿富汗战场上被广泛使用,后于1990年退出现役。
▲RPG-16与PG-16高爆破甲弹。
在RPG-16之后出现的RPG-18火箭发射器是一种64毫米口径的一次性火箭筒,这种火箭筒于1972年开始服役,其设计思路类似美军M72 LAW一次性火箭筒,同样使用旋转后拉式套筒结构。
当尾筒被拉出时,前筒上的折叠准星照门自动弹起,方便射手进行瞄准;该操作同时还会使火箭弹进入待击状态,而且无法逆转——因此无论有没有目标,火箭弹都必须发射出去。
与它的前辈们不同,RPG-18所使用的PG-18高爆破甲弹并没有助推段,而是直接点燃火箭弹的主发动机,并且在发射筒内烧光所有燃料,以达到114米/秒的初速。火箭弹最大有效射程为150米左右,最大穿深为300毫米。
▲RPG-18与筒内状态的PG-18。
1980年开始研制的RPG-22则是在RPG-18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放大型,口径为72.5毫米。其结构原理均与RPG-18相同,但很奇怪的是,RPG-22将后拉式套筒改成了前拉式套筒,整个操作正好和RPG-18完全相反,体现了不走寻常路的俄式思维。
这不禁令人担心——万一射手多喝了几杯伏特加,把RPG-22当RPG-18使的话,得出多大乱子。不过,RPG-22也有改进之处,比如它的照门同时也是保险,如果发现暂时找不到目标,可以将照门按回折叠状态,打开武器保险,以等待目标出现。PG-22的最大有效射程为200米,最大穿深400毫米。
▲RPG-22与PG-22,需要注意的是,黑色那头实际上才是火箭筒的前端。
口径同样为72.5毫米的RPG-26是RPG-22的发展型,但这种火箭筒又舍弃了RPG-18与RPG-22上的套筒式设计,改回了单筒式;当然,它依然是一种一次性火箭筒。该武器1980年开始研制,并于1985年正式装备部队,并服役至今。
RPG-26只装备一种高爆破甲弹,最大有效射程250米,最大穿深440毫米;此外,还有一种使用温压弹的专用型号RShG-2,因为弹种不同就给了一个新编号,俄国人真是不怕麻烦。
▲RPG-26及火箭弹,但这个火箭弹是否叫PG-26,目前并无相关资料确认。
于1989年服役的RPG-27是RPG-26的放大型,口径增加到105毫米,火箭弹使用与PG-7VR类似的串联战斗部,最大有效射程降低至200米,但最大有效穿深与PG-7VR相同,在有反应装甲的情况下可达600毫米,最高可达750毫米;另外,大家肯定也想到了,这种火箭筒和RPG-26一样,有个使用温压弹的专用型号RShG-1。
▲RPG-27及其火箭弹。
2011年服役的RPG-28是RPG家族中最新的型号之一,这种火箭筒可以看做RPG-27的发展型,口径进一步扩大到125毫米,战斗全重也增加到13公斤,作为一次性火箭筒,这个重量也真是让人无话可说。
虽然最大有效射程进一步缩水到180米,但最大穿深则达到可观的1000毫米,而且还是在有爆反装甲的情况下;这个穿深对付世界上所有的主战坦克基本都没有问题,当然前提是,射手能活着进入有效射程之内。
▲RPG-28及其火箭弹。
1989年服役的RPG-29又回到了起点,重新捡回了RPG-2和RPG-7的可重复使用设计。可能读者朋友们很奇怪,为什么编号靠前的RPG-28反而比29更晚服役?
虽说并没有规定编号在前的武器年代一定更早,但在RPG系列的编号制定上,确实存在比较令人费解的地方:除了RPG-28和29外,2005年开始研制、2008年开始交付约旦的RPG-32编号也比2008年才开始研制的RPG-30编号更大。
可惜在笔者能看懂的资料中,并未出现这个问题的解释,如果有读者朋友读过相关的俄文资料,还请不吝赐教。回到RPG-29上来,这种105毫米的火箭发射器采用国际流行的尾部装填方式,可使用PG-29V高爆破甲弹和TBG-29V温压弹,最大有效射程可达800米,最大穿深可达750毫米,这样的数据让18.8公斤的战斗全重也变得可以接受了。
▲RPG-29与PG-29V。
2008年开始研制、2012年正式服役的RPG-30一次性火箭筒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武器,因为这种火箭筒上居然有两个发射筒——一个是发射PG-30两级串联火箭弹,另一个发射的是口径小很多的IG-30诱饵弹,这种IG-30诱饵弹用来对付某些安装有主动防御系统的坦克及装甲车辆,在RPG-30射击时,IG-30诱饵弹会比PG-30早发射,用来诱使目标车辆上的主动防御系统启动,为随后跟进的PG-30扫清道路。这种武器战斗全重10公斤,最大有效射程200米,最大穿深650毫米。
▲RPG-30。
最后登场的RPG-32同样于2012年服役,这种武器实际上根据约旦王国的要求设计的,并且授权约旦的贾达拉防务公司进行组装生产,因此并未在俄军中服役。RPG-32可以使用105毫米口径弹药及72毫米口径特种弹,这两种口径均对应两种火箭弹——高爆破甲弹和温压弹。
这种火箭发射器分为两截,一截是较短的、可重复使用的发射控制段,这一段上安装了全部的发射控制机构及瞄具;另一截则是兼做发射筒的火箭弹容器段,在准备射击时将两段组合在一起一起,射击后将后半截空筒拆下丢弃,再装上另外一截弹筒即可。RPG-32在使用105毫米弹药时全重10公斤,使用72毫米弹药时全重6公斤,最大有效射程350米,最大穿深650毫米。
▲RPG-32,上方是射后即抛的发射筒,下方是控制段。
RPG-7的缺点
RPG-7最大的缺点缺点显然是命中率,玩过《COD4 现代战争》的朋友肯定对RPG-7的随机弹道深恶痛绝,不过游戏中那种指哪偏不打哪的的精度实际上也有点过分夸大了。
在100米左右的距离上,RPG-7的精度其实保持得还可以,这个距离上的命中率平均可以达到96%;但由于飞行速度较慢,且火箭弹的自旋处于不断减速状态,因此飞行时很容易受到侧风的干扰。
据美军在上世纪70年代进行的测试,RPG-7在180米的距离上,如受到侧风影响,命中率会直线下降到50%以下;而影响其精度的侧风风速,仅仅为每秒3米,风力相当于二级,勉强能将树叶吹动。
RPG-7与游戏
RPG-7在大约70个游戏中有过出场,大多数时候可供使用,且通常威力不俗;不过,这种大威力武器很显然不能让玩家痛痛快快地用,弹药方面也总是比较克扣的,挑战嘛,总归还是要有的。
首先要举的例子,是来自Capcom的《生化危机5》,我想一说出这个名字,不少玩家立刻能明白我所指的,正是游戏中最IMBA的武器——无限RPG-7。
《生化危机5》中总共有三种RPG:第3-1关的沉船废墟处可以捡到一支“一次性”RPG-7——射后即抛,无法重新装填。第6-3关与大魔王威斯克决战时可以捡到一支名为“RPG-7 NVS”的火箭筒,这支火箭筒上的瞄具具有夜视功能,因此有了“NVS(Night Vision Scope)”的后缀。与第3-1关处的RPG-7不同,这支NVS可以重新装填弹药,而且还可以让队友帮忙装填——尽管效率都相当低下;
最后登场的就是无限RPG-7,这支武器的无限弹药获得条件与其他武器的不同,其他武器的无限弹药需要在流程中对该武器进行完全升级,玩家为此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刷钱”;而无限RPG-7所要求的条件则简单多了,只需要任意难度在5小时内完成游戏即可。基本上,选择最低难度且不去做收集要素的话,这个条件还是很容易达成的。
▲《生化危机5》中的RPG-7,建模还是十分准确的。
从游戏中的建模来看,RPG-7的外形还原得还是很到位的;而在性能方面,游戏中的RPG-7弹头飞行速度相当慢,慢到一闪身就能躲过火箭弹。
实际上,RPG-7在助推段点火后可以加速到每秒115米,而主发动机点火后更是可以飞到每秒300米的速度;显然,游戏中的火箭弹在飞行速度上大砍了一刀。
不过这大概也是出于平衡性的考虑,因为RPG-7的威力太大了,是整个游戏中威力最大的武器,能一击秒杀所有敌人,甚至包括大部分BOSS也不能幸免;不仅威力大,杀伤半径也十分恐怖,一发RPG炸死一大片敌人简直家常便饭,有这样的威力作为保障,谁还会在乎它飞得太慢呢?
RPG-7在《生化危机5》中的总体评价
还原程度 ★★★★☆
威力表现 ★★★★★
入手速度 ★★★★☆
综合得分 ★★★★☆
2011年11月发售的开放世界动作冒险游戏《黑道圣徒3》是一款相当胡来的游戏,不仅游戏的玩法十分搞怪,剧情也是十分怪诞。其独特的风格也吸引了不少玩家,发售仅仅一年后就达到了550万份销量的成绩,是整个系列中最成功的作品。
游戏中出现的RPG-7实际上是一种架空武器,叫做“Annihilator(歼灭者)”,在游戏前期就能获得;虽然名字很霸气,不过从造型上来看,它还是一支RPG-7,而且是一家叫做Airtronic USA的美国公司改装的“现代化”RPG-7。
▲《黑道圣徒3》中的“歼灭者”。
▲现实世界中的Airtronic RPG-7,造型十分“战术”。
虽然游戏中的建模相对于现实中的造型做了一些个性化的改动,但对比后可以看出,“歼灭者”显然是参照Airtronic RPG-7进行设计。
Airtronic USA是一家规模不大的军火公司,喜欢改造RPG-7和M203榴弹发射器,Airtronic RPG-7是该公司2009年推出的产品,它将RPG-7原有的木制护木、后握把、侧镜架及机械瞄具去掉,全部改为皮卡汀尼导轨,前握把的造型也换成了AR-15式的手枪型握把。
整个武器由于添加了各种导轨,因此能够安装各种配件及瞄具,上图中的这支Airtronic RPG-7就在后握把的位置安装了小握把和M4式枪托,并且在发射筒顶部安装了TAVOR步枪上的MARS红点镜。
而游戏中的“歼灭者”,虽然没法订制配件,但是可以对武器进行升级,不但威力能够提升,而且在升至最高级后还能为火箭弹增加激光制导功能,真正做到指哪打哪!
不过,与《生化危机5》类似,由于在威力和实用度上显著提升,“歼灭者”射出的火箭弹飞行速度也比较慢,只不过没慢到《生化危机5》里那个程度罢了;好在其威力和杀伤范围同样喜人,飞行速度的问题也就继续忽略不计了。
RPG-7在《黑道圣徒3》中的总体评价
还原程度 ★★★☆☆
威力表现 ★★★★☆
入手速度 ★★★★☆
综合得分 ★★★★☆
最后要提到的这个游戏,是2014年11月发售的育碧FPS大作《孤岛惊魂4》。这款跨世代的作品虽然最初给人感觉像是前作的高清强化,但是真正玩过就会发现其独特魅力;尤其是由特洛伊·贝克演绎的主要反派蒲甘明更是塑造得有血有肉,并被广大玩家亲切地称作“干爹”。
作为FPS,游戏中出现种类繁多的武器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在面杀伤武器方面,《孤岛惊魂4》为玩家提供了多种选择,其中最早能够获得的就是RPG-7。RPG-7是游戏中最常见的面杀伤武器,威力惊人,射程也在所有武器中数一数二;尤其是火箭弹的飞行速度也还原得很到位,基本接近真实。
在外形上,游戏中的RPG-7可以说非常还原,只是有一点十分奇怪,那就是在使用机械瞄具瞄准时,准星照门并不是垂直于水平面,而是略微倾斜了一个角度,就像是RPG相对于主角来说太大了,有点够不着的感觉。这样的设计在《孤岛惊魂3》里就有,不知道是不是制作组觉得这样显得比较另类,但实际用来稍显别扭,不如腰射状态状态直接开打来得舒服。
▲游戏中的RPG-7,建模相当精细。
▲“开瞄”时的情形,说实话,有点别扭。
RPG-7在《孤岛惊魂4》中的总体评价
还原程度 ★★★★★
威力表现 ★★★★★
入手速度 ★★★★★
综合得分 ★★★★★
RPG-7是一种富有传奇色彩的武器,直到今天也在世界上不同的角落活跃着。尽管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这种已经57岁高龄的武器正在慢慢地退出历史舞台,不过,RPG的故事显然并未结束,它的后继者们已经并且会继续不断地涌现,续写着RPG-7的传奇。好了,本期“游戏兵工厂”到这里也告一段落,让我们下期再见。
在最新的 UCG445中也有诸多精彩内容。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15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2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爱卡汽车_中国领先的汽车主题社区、汽车资讯、汽车论坛中心18禁游戏免费下戴
&英雄战姬&是一款还算不错的战略RPG游戏,在游戏中登场的诸位女性角色明显是很对各位绅士的胃口,不过这款游戏的PS3版却没有达到应有的人气,主要是因为被和谐……不过现在PC版来了!你懂的! 今天JAST US ...
近年来,丧尸异形题材游戏异常的火爆,甚至,有不少作品都在自己的DLC中加入丧尸元素,惊悚类的重口味游戏,引来了一大波玩家的喜爱,更有玩家对&18禁&游戏也是格外的热爱,那么今天狂少就给大家来找一找,这 ...
今天是情人节,在这个单身狗务必尴尬的节日里,一款18禁恋爱百合游戏&屋顶上的百合灵&悄然爆红.这也是Steam首部无删减的18禁游戏,一起来看看吧! 其实&屋顶上的百合灵&早在2012年就发售了, ...
日本Galgame厂商NitroplusCHiRAL近日宣布将旗下著名的18禁BL游戏&戏剧性谋杀&(DRAMAtical Murder)移植PSV平台.新作定名为&戏剧性谋杀 re:code&, ...
近日,德国软件分级系统USK对CD PROJEKT RED旗下游戏&巫师3:狂猎(The Witcher 3: Wild Hunt)&年度版进行了评价,结果不出意料还是18禁. 德国软件评级系统USK是用于德 ...
人们要收拾谁谁谁,总得找个理由才能兴师问罪,比如大美利坚讨伐巴比伦帝国傻大木,就得说他藏有高达奥特曼是不是.这叫做有理有据师出有名.今天我们来看看各国是如何讨伐自己认为该被禁的游戏的. 这被禁的十大游戏,有的是的确该死, ...
动视日前宣布将为即将在本月面市的游戏&虐杀原形2&投放户外广告,主角为J哥和A哥,另外还有Blaskwatch军队,主要表演内容为互殴和受病毒感染章节,演员应该还是之前真人短片那批. 由于广告将主要表现游戏惨 ...
模拟人生4 邪恶18禁MOD 男性丁丁穿孔MOD 不忍直视 模拟人生4 邪恶18禁MOD 男性丁丁穿孔MOD 不忍直视 安装方式: 1.安装包中“必须使用”中的内容 2.选择合适的尺寸并安装 可选安装附件. 注意:和纹身 ...
近日日本一家十八禁游戏社的社长在推特上正式宣布,他们已经与提供Denuvo加密的公司签订了最新的防盗版措施引入合同,由于这个合同是使用英语与欧洲地区的公司进行交流,不过在费了一番周折之后总算是完成了合同的签订,99单机游 ...
在去年我们就曾经看到过著名的日本十八禁游戏厂商ELF疑似将要关闭的信息,这个消息最早的公布时间是在2015年10月.而最近根据日本2CH的报道,ELF公司的官方网站已经宣布将要关闭,这个十八禁游戏大厂终于走到了生命尽头, ...
卡普空今日公布了&生化危机:浣熊市行动&一段18分钟游戏视频,展示了团队射击元素,有点&战争机器&和&质量效应&的味道,恐怖游戏变成动作射击游戏,感觉慢慢偏离了生化危机应有的核心. 本作计划于日登陆Xbox360和PS3平台,PC版随后发售,具体 ...
极品飞车18出现游戏安装出错的问题?为什么会出错,小编认为问题可能是出自XBOX360版本上,大多玩家在安装游戏的时候(非光盘安装),会有&高清包&三个字,如果瞎点会造成死机,小编总结出如下几点解决方 ...
极品飞车18虽然已经和玩家见面很长时间了,但还是有玩家又不同的问题. 今天小编就带来极品飞车18 保存游戏进度的方法. 极品飞车18保存进度的方法: 存档位置在win7系统:C:\Users\用户名\Documents\ ...
天之禁游戏在下载之后无法正常的自动更新怎么办?游戏客户端出现问题无法正常登陆要怎么解决?下面就是多游攻略带来的天之禁游戏无法正常自动更新怎么办 游戏下载错误解决方法. 游戏无法自动更新可以直接在官网上下载绿色免安装版即可 ...
热门标签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三人称射击手机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