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酷买了双份双胞胎检查费用双份怎么办 本来是月扣,嫌麻烦买了一年的,谁知道连着还扣月费,这多缴的钱到了哪里?

阿笠博士,我想要滑板! — iFASUN金刚电动滑板试玩体验(彩蛋附柯南历年剧场版滑板场景合辑_值友评测_什么值得买
当前位置:
阿笠博士,我想要滑板! — iFASUN金刚电动滑板试玩体验(彩蛋附柯南历年剧场版滑板场景合辑
首先非常感谢什么值得买的这次金刚滑板众测!之前的年度福袋众测里许愿希望能众测到“好玩”的东西,没想到农历新年之际就有幸众测这款电动滑板,所以许愿还是有效的,万一实现了呢。每一个柯南迷,都有一个电动滑板梦。1、KingKong, where are you from?金刚电动滑板(以下简称金刚)是我芯我能公司打造的一款电动滑板,从展示来看,除了金刚外,还有Lightning/Long/Short三种滑板,配置各不相同,其中金刚的各项数据都处于居中位置……后面文章的内容比较多,公司就不多加介绍了,有兴趣可以去官网深入了解。2、开箱及简单操作体验收货时已经是大年二十八了,年根儿各种忙活根本没条件去拍开箱照。放了两天一看还是拍不了,忍不住就先开箱玩了个痛,所以这里呈现的是临近截稿才拍的伪·开箱照——从张大妈寄来的是顺丰的大纸箱,装着金刚的滑板箱和滑板包。滑板箱上分别印有金刚的两个面,以及主要参数和特性。其中金刚两端由泡沫固定,非常牢靠。金刚的尺寸为70*27.5*15cm(长宽高)。其中27.5cm是左右轮外侧的距离,板面宽度是21cm。整个板面采用流线型设计,比一水儿砂纸的板面设计好看很多,其中土黄色(实在刷(lan)不(de)掉(shua))部分是砂纸部分。板尾处有个斜向的把手,旁边刻有iFASUN的品牌字样和KingKong Board的滑板型号。板面主体材质是航空级合金塑胶,强度较高,比较耐冲击,制造难度和成本较低,也算是一个功能和价格上的折中选择。区别于枫木板,金刚的这种一体化设计和板面选材就决定了板身没有任何弹性,在减震性方面比较弱。从侧面看板尾微翘,可以借此玩一点动作,不过发挥余地不大。轮子是直径83mm的矩形PU轮,前轮宽度为5cm,后轮宽度为5.5cm,硬度为81A。轴距为40cm,这个尺寸对于马力强劲的金刚来说有点捉襟见肘。滑板背部有充电口、电源键和USB口。USB口可以用来给充电,充电口和USB口都配有防水防尘的橡胶塞,不过电源键有缝隙,不防水。顺便提一下这个USB口的充电:实测这个给手机充电仅5V/0.5A,用于迫不得已的应急还行;给遥控上手柄充电则完全没问题,和使用市电一样。板子背部嵌有一体化158wh的组,充满电需要3h,理论续航最高20km。锂电池组由20节三星18650锂电组成,配备了BMS智能电池管理系统,用于管理电池组及监控其安全状态,另外还有过流、过压、过充、过放保护,并配置了汽车级保险丝来进行短路保护。另外如果滑板15分钟内没有任何操作的话,也会自动关机以节省电量、保护电池。&桥架是量身定制的51°专属桥架,航空级铝材浇铸的一体化设计,抗冲击性和承重能力都较好,灵活性上也不错。桥架和板身间加了三片桥垫以防止咬轮;轴承使用的是NSK专用滑板轴承;板头有两颗白色LED头灯,夜间没有路灯的话可以应急照明。后轮处有两颗900W的无刷直流电机,皮带传动,可以带来最高35km/h的速度、爬坡25%(约14°);号称使用的是专门定制的高强度长寿命皮带,经过了上万公里的寿命实路测试,实际寿命有待检验。控制方面,金刚采用了无刷无感直流电机正弦波矢量控制技术(SPWM),起步快,变速平滑,刹车过程更平稳,这点在实际使用中得到了验证。桥的位置装有PU材质的高弹减震器,对于板面没有弹性的金刚来说,除了PU轮外,唯二的起减震作用的就是这里了。板尾下方还有颗七彩LED尾灯,刹车时亮起红灯,常亮时七彩更迭。电机外面有全封闭的铝合金电机保护罩,用来保护皮带、电机,防止路面、砂石带来的损伤。也许是LZ经常跑的路面小石子比较多,电机保护盖这里没几天就有了一定的磨损,上图可以看到划破漆面下的铝合金。前灯还是挺亮的,既能照亮两三米远的地面也有一部分平行光;刹车时亮起的尾灯能对后方有个警示作用。不过LED灯的开关需要点按两下滑板底部的电源键,或者通过APP来开关,行驶中这点还是会稍稍带来一点点麻烦。这次众测还附带了一个滑板包,主材是600D尼龙布,防水耐磨:板头板尾塞进去以后(包的尺寸有点太可丁可卯了,塞的过程有点费劲),再用两根魔术扣固定,就可以背起来走人了。滑板包上还有一大块魔术贴,是为了粘上下面这个配套小包使用的:小包的尺寸大概是27*13*13cm,可以装一些滑板配件或者其他小物件。从拉链和主材上可以看出有比较好的防水功能,内部也有不少隔袋,比较实用。合体以后就是这个样子了,反光条在夜间非常醒目,整个滑板包除了可以背着外,顶部和侧面都有提手。滑板还是挺沉的,各种提手背带可以方便不同情况下用力。需要旅行的话可以用滑板包来移动,不过滑板很重(6.95kg),滑板包也谈不上背负系统了,短时间背背还行,连续背十分钟以上就会觉得比较累了。通常遇到不能滑的地方就提着走了,这里要吐槽一下把手的设计,也许斜向的、和板面比较和谐的设计看起来更有美感,不过斜向的受力会让手指苦不堪言。逛公园遇到少部分路(台阶、石板路)不能滑行就提着走,整个逛下来手指非常疼。因此相比于把手,还是提着前桥位置来得更舒服。USB线家里已经一大把了故而没拆,相信大多数人家里都不止一根MicroUSB线,个人觉得把这个配件换成别的更好;绒布包是为了收纳用的,T型工具可以用来调节桥;其他配件如下:这类“给用户的信”的东西已经成了近年新生产品的标配了。电动滑板绝对属于极限运动产品了,说明书的安全事项还是要认真看的——那些玩这类产品的过程出事故的,肯定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没按安全事项玩的。充电器是42V/2A的,充电时会亮起红灯,转为绿灯时就是充满电了。完整充电大约3h,LZ使用中充电时间都比这个时间短。最后说说这个2.4GHZ的无线蓝牙遥控器:流线型的遥控器颜值很高。正面有推杆和指示灯,顶部是多功能键。通过这一个按钮、一个推杆,就能实现开关机、滑板配对、速度模式切换、加速、刹车、调整行进方向、全速范围定速巡航等所有功能,操作上比较简单,可以很快上手。遥控正面的光面设计很漂亮,但随着使用慢慢有了擦痕就失去光泽了,个人更喜欢实用点的磨砂面。刚拿到手时看到背面的电池盖很纳闷:这又不用5号电池为什么还有可开电池盖?之后几天还是按捺不住好奇心扣开了,里面是一块3.7V/500mAh的锂电。顶部的多功能键和尾部的MicroUSB插口,另外这遥控器做工真的是……可以把MicroUSB线的钱补贴到这里吗?推杆的力度和回弹手感都不错。给遥控充电时,前两个灯会闪烁,充满后就常亮了。金刚有两个档位可选:初学者档(低速档)和高手档(高速档),每次开启遥控后可选。出于安全考虑,一但有过加速/刹车操作后,就不能再更换档位了,必须重启遥控重新选择。下面用视频演示一下开机-配对-新手/高速档的操作:金刚滑板_开机_新手档_高速档从声音频率的变化可以判断出相比于新手档,高速档的加速度和最高速度都要更高一些。金刚滑板_定速巡航金刚有个非常实用的功能——定速巡航。滑行中速度超过2km/h后,可以按遥控器的顶部按键来实现定速巡航;定速巡航的速度如果是在上限内,此时向上推推杆还会再加速,松开推杆则会回到定速巡航的动力和速度,继续定速巡航;如果向下拉动推杆或按动遥控器前部的多功能按键,就会退出定速巡航。现在所有产品都打“智能”的照片,连电动滑板也不例外了。金刚号称可以通过内置的单片机,来对前面的行驶习惯做一个统计和学习,然后会对加速度和刹车力度做个微调。这个参数估计会根据实际使用的情况而来,譬如如果使用者经常提速较猛速度较快,那么速度参数会相应提升一点。嘛,这个在众测期间是看不出来了,只能交给时间去检验。不指望电动滑板的能量回收能对续航有多大影响,作用更多的还是在于驱动刹车吧。最后贴上金刚的基本参数,这次众测的是双驱版:3、APP电动滑板玩起来时不需要APP,但有APP的话一些参数设置就很方便了。另外还能用APP来代替遥控,并实现更丰富的功能。APP是通过蓝牙和滑板连接的。主界面从上到下依次是:当次滑行时间和里程;锁定滑板、指南针和LED灯开关;实时速度;剩余电量和里程、能量回收;累计骑行时间和里程。其中当次滑行时间和里程、累计骑行时间和里程都比较准确,只是前者必须连接APP才能统计,而后者即使平时玩滑板时使用遥控而没有连接APP,再连接上APP后也会发现是即时更新、已经累加在内了;实时速度则是根据后轮转动来计算的,因此后面的设置里需要设置轮径。锁定滑板很少能用上,特殊情况下需要锁定就用得上了;LED灯开关非常方便,不然就得把滑板翻过来按两下滑板电源键。APP另外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设置参数:其中限速选择可以具体到公里,刹车和加速动力有三档可选,如果是无级调节就更好了。不过软件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这些通过APP更新应该就可以实现了。轮子尺寸主要是为了方便计算速度和里程。APP还可以用来控制滑板。不过不是万不得已或者确实比较悠哉,应该没人想用APP来操作吧。APP内可以记录滑行轨迹、里程、时间等,另外也有里程排行榜供刷榜狂人happy。个人关心的另外一个功能就是APP显示的剩余电量(里程),不过这个数值似乎不太准确还是什么的,譬如下面是三次充满电(充电器转为绿灯)后开机连接APP后显示的剩余电量(里程),三次都不是100%而且各不相同:所以这个显示数值就大概作为参考吧,还是不要按着这个数值去计划准备跑多少里程了,半路没电就很尴尬了。4、实地体验终于要到激动人心的实际体验阶段了……球豆麻袋!为什么那么多值友看到“电动滑板”想到的只有“人生第一次XXX”而不是愉快的玩耍呢,还不是抱着的心态去玩极限运动。准备工作还是要做好,安全第一,安全第一。4.1 准备工作敲黑板:首先就是理论知识准备了,明白“重心”和“(加)速度”的高中物理的程度即可。1)重心。玩滑板没了重心人/滑板就飞出去了,不过电动滑板没有普通滑板那么“滑溜溜”,上手门槛就非常低了。前后方向:加速时重心前移,力量放在前脚,前脚稍稍超过前轮也无妨,但是后脚绝对不要超过后轮,(也不是绝对,重心放在前脚时或者前脚超出一些前轮的话后脚当然也可以超出后轮了,熟练以后视情况调整)。左右方向:身体自然地前/后倾,就能让板子左右转弯了,倾斜角度越大转弯半径越小。以右脚在前为例,要向右拐了就往后靠,要往左拐了就往前倾。这时候身体重心会左/右偏,甚至会超出板面。垂直方向:重心越低越稳,稍稍弯一点膝盖,重心降低的同时也更容易调整重心,另外速度越高的情况下,重心越低安全系数越高。下面分别把三种情况的加速画在三个坐标轴里了(偷懒就共用了一个横轴),横轴代表时间(t),纵轴代表速度(v),速度曲线的切线就是加速度(a)了。2)(加)速度。第一个坐标轴里是遥控推杆一推到底的速度曲线(①),速度会大概呈一个S形加速直至匀速。曲线①的情况下是加速最平顺的,但是高手模式下加速度会非常大,曲线中段就比较陡,不熟练的时候建议使用第二个坐标轴里曲线②的加速方式:加速一小段,固定推杆位置,“固定推杆”的动作可以让你适应速度,然后再加速也能很容易在高速下适应速度变化,固定推杆时速度会趋向S曲线的末梢直至平稳。适应后再继续推杆,平稳的速度曲线就会接上另一个S曲线,红圈处即固定/推动推杆的时间拐点。而不适应电动滑板操作的情况下,不恰当的操作很有可能导致第三个坐标轴里的速度曲线:推杆推得过深,发现加速太猛,有/无意识地减小(曲线③)甚至停止(曲线④)推杆,加速度一下降下来(曲线③)甚至速度都出现下降(曲线④),这时又马上推杆,短时间内不平滑的操作就会带来所谓的“顿挫感”——这个需要一定的练习来熟练遥控和重心的控制。特别是高手模式下,推杆一点点行程变化就会造成加速度的巨大变化。总之,向上或者向下拉动推杆时都先轻一点,熟悉了再慢慢激进一点。理论部分只有这么一点,然后就是像说明书里建议的一样,带好护具:头盔、护手、护肘和护膝。出厂时一般会把桥调到通用的程度,但是这个跟技术和习惯、力量和体重有关,也跟要滑行的场地有关。所以每次使用前,简单检查一下桥的软硬,根据需要适当调整。用附带的工具,顺时针是拧紧,逆时针是拧松。4.2 起步不同于普通滑板,电滑的上板丝毫没有学习门槛。按照官方说明书里的方法是最简单、安全的:遥控刹着车,选择一个习惯的姿势(左脚在前/右脚在前),双脚方向跟板子方向垂直,站上去即可,双脚不要超过轮子的位置。上图即按照官方介绍的方式来上板。或者也可以来一脚助力,然后借势加动力起步。这就和普通滑板很像了,只不过蹬一脚就行,后面就交给电机了。而且这里不要蹬得太用力,不然速度太快的话电机反而会带来减速效果。启动比较平顺,给个地砖面的慢动作。4.3 走起~金刚上手还是非常快的,LP以前没滑过滑板,不过班上长跑都是交给她,运动底子很好,交代完安全要点(重心和操纵的控制),自己就在楼下来回滑得很欢乐了。滑了有十分钟,LZ和LP就一人滑着滑板一人带着北鼻去两站地外的超市了——当时是大年初一的下午,路上的人一个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而且LP确实上手较快,安全性上没什么问题。找了个旱冰场,平时都是孩子们在这儿学滑旱冰,大过年的没什么人,正好随便遛。滑过几次LP也酒很熟练了,路况好的话新手档随便玩。走个蛇形毫无压力,不过有小孩子围观,为了不玩儿砸还是慢点来吧。LZ在一个空地上高速模式下用前面提到的曲线②来回几遭以后就膨胀了,加速模式选了加强,起步时重心没控制好,刚起步就直接射板坐地上了,用手撑地时擦伤到了手掌。那时哪怕戴副骑行手套也就没事了,所以大家玩滑板还是要佩戴护具,循序渐进,量力而为,注意安全。前面说了板尾微翘,这个设计在小空间或者懒得下板时要换个方向之类的还是很方便的。没时间练又老胳膊老腿儿的LZ就不再献丑了,上俩国外玩家玩其他电动滑板的动图:电动滑板一般都很重,前面还能翘起来,后面带着电机就别想了。Ollie是跳不来了,娱乐一下还是可以的,不过金刚不是长板,恐怕会比较难。另外一些转向的玩法,稍加练习后相信用金刚也同样能做到。更多电动滑板的“玩法”见这个国外玩家的视频:不过总的来说金刚由于重量和板长等原因,在“玩法”上还是有局限性,而且这还是在有专用场地的情况下,平常情况下拿来刷街逛公园兜风就好了。为了测试爬坡能力,LZ从路边找了一个天桥,拍下照片估算了一下坡度大概只有8%。上坡很轻松,基本上原地起步就能以很快的速度冲上去,坡度再大的没找到就没再能够测试了。载重上,LZ和LP加起来123kg,一起上板试了试,完全没问题。不过不太安全,说明书上也说了不要多人同时使用,只走了一小段就作罢了。另外LZ坐在板子上抱着北鼻也玩得很happy,不过这个属于“违规操作”,影响不好就不贴动图了。4.4 不同路面的表现上图里的三种路面稍有差别,不过粗糙程度(反映到轮子上的阻力)很接近,过渡时基本没什么影响。在常见的便道砖上也比较平滑,不过小震动还是有的,走多了脚麻。在比较粗糙的石子浇筑混凝土路面时颠簸稍明显写,噪音也很大了。上图是在比较颠簸的石头广场砖面上,比这个路面还颠簸的话基本就没法走了,相信市区里日常通勤、游玩的地方都比这个要平滑。慢动作下可以看到颠簸比较明显。过常见的减速带完全没问题,刚好擦不到电机。不过对速度要求比较高,太快不好控制,太慢会被卡住,所以LZ遇到都是从旁边溜过。比较没辙的是这种小石子,从前轮之间过来后会蹭到电机保护罩。LZ电机保护罩上的刮擦就是这么来的,经常会听到石子划过的“哧啦”声或弹飞的声音。虽然走一般的沙石土路没太大问题,不过即使为了板子着想也不建议走,不然一圈下来板子都成泥猴了。你能想象LZ为了拍开箱而擦干净这板子时的崩溃吗,开箱果然要开箱时就拍啊……4.5 续航本来是想抻展了金刚的续航能力、满电用到没电看能跑多远的,不过时间两次较远距离的连续使用都被打断了。这里把记录贴上来吧,仅供参考。下面两张图片,上部分是金刚滑板APP的记录(显示剩余电量和里程),下部分是某骑行APP的记录(记录实际里程作为参照,都是熟悉的路线,从结果来看比较准确)。按照骑行APP的记录,第一次走了5.41km;金刚APP方面,本来是打算跑到没电的,结果中途滑行时打开手机改了一下设置,然后滑板忽然没了动力,遥控也失灵了,就先停下来截了图,当时显示剩余里程由18km减小到了7km,明显超出实际耗电;然后LZ坐在路边和金刚技术沟通,得知“为了安全,滑行时通过APP更改设置会强制停止”;沟通中过了7分钟后,再看APP时显示的剩余里程变为了11km。从开始显示的18km到最终的11km,除去四舍五入(金刚APP只显示到个位)、金刚APP计算误差和骑行APP定位误差,勉强算比较接近了;而金刚APP记录的电量从92%消耗到了56%,按照金刚APP记录的里程是跑了7km,不过还是骑行APP的GPS定位更准确些,因此也就是说36%的电量跑了5.4km,相当于100%电量能跑15km。遥控器最重要的是什么?当然是安全,譬如稳定连接,又譬如正确响应——试想一下,当你告诉行进中需要刹车时忽然断连,或者轻推拨杆却带来了猛烈加速,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所幸,除了这次APP干扰外,整个众测期间遥控器都没有出现连接上的问题;至于加速控制上,高手模式下还需要再继续练习才能适应了。第二次测试,根据骑行APP的记录跑了4.3km;金刚APP方面剩余里程的差值为4km,非常接近;根据金刚APP的记录,电量消耗了21%,相当于100%电量能跑20.5km。Emmm……总而言之,就像这一小节开头说的,这两次测试只能作为参考。抛开APP带来的数据误差,实际续航还是要参考爬坡、骑行者体重、滑行习惯(刹车、加速等)、路面状况等因素有关。5、能代步吗?——不建议法律上来说,不能!对于电动滑板、电动平衡车,《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没有明确规定,但很多城市(北京、上海等)自己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都是禁止上路的。而即便你所在的城市没有对此有明文规定,大多数情况下,LZ也不建议拿金刚(以及其他电动滑板)来代步,理由无非是——路况复杂。老外很多玩家视频里电动滑板玩得速度快到飞起,何解?路面平整,人少,有序。单是这三点,国内基本就没法实现。路面质量差到每年返修的路面比比皆是,随便一个小坑、几片沙石都能让你飞出去;另外,相比于机动车,非机动车特别是横冲直撞,哪是你骑滑板的肉身能撞得过的?时间关系没详细测试刹车距离,但金刚(以及其他电动滑板)出于安全控制的考虑,刹车距离会比较平缓,也就意味着刹车距离较长,这绝不是为高速滑行时在复杂环境下的地面交通上设计的。路口忽然窜出个熊孩子,你是撞还是不撞?艾尼喂,这由不得你,反正你也停不下来。用这几天LZ测试的小黄(OFO)速度作对照:通勤距离基本在1.35km左右,根据小黄的好骑程度,最高速在25-30km/h,均速在18-20km/h之间——而且都是在上下班的人流高峰期。如果骑金刚的话,考虑到路况和金刚的刹车表现,得时刻预判、不能加速太多,新手模式下15km/h的定速巡航都不敢用,均速也就10km/h顶天了——所以,短途代步的话,LZ还是会选择可以急起急刹、速度更快也更安全的单车。西卡西!如果你读这节比较仔细的话会发现很多定语,去掉那些定语的话,拿金刚来刷街是完全没问题的——如果你所在城市的法规允许,如果路面(基本)平整干净,如果路面人较少,如果没刮风下雨,如果你技术尚可……扛上板子愉快地刷街去吧骚年~下面是伪·刷街视频,前两段是在公园里,第三段是在一条没什么人的小路上:金刚滑板_伪·刷街公园的水泥路面有点沙土的话会有一点点影响,特别是高速/下坡/拐弯的时候,适当减速就无碍了;01:30的时候有个路面变化,出现了颠簸。一般从光滑到粗糙路面过度时,如果差别很大的话,会有一点加大的阻力导致加速度的变化,需要适当减速适应。路面比较粗糙或者有沙石的话轮子噪音会更大一点,反过来就当成是“超跑”的轰鸣吧,在公共场所玩的时候无需喇叭就能让前面的人听到提前避让,而且并不会引起反感,大家看到都会很新奇,吸晴力super max。01:50的时候是在一条很少有人经过的小路(由于要拍视频就挑没人走的路了),一辆车经过时在LZ减速前也先减速了——这个也反映了LZ在公共场所使用金刚的情形,大多数人对金刚都是避而远之(除了个别对金刚感兴趣的还主动上来搭讪、围观),担心会(被)撞到,LZ也会觉得有点尴尬。上面的视频里为了拍一下骑行时的情况,所以挑的基本没什么人的公园或者小路,另外还有为了测试续航的两次正儿八经的刷街。出于安全考虑,两次分别选在了半上午和半下午,而且都是挑人少的路走。以下是某骑行APP记录的速度曲线:第一次滑了是5.41km,使用新手模式、限速15km/h,定速巡航较多,最终均速为13.14km/h,最快速度为19.94km/h(持续加速时的瞬时速度)。第二次是4.28km,均速为12.94km/h,最快速度为20.34km/h。第二次走的是和第一次相同只不过反向的路线,路上人稍多点因此没怎么定速巡航,不过总体速度方面和第一次基本无异。只不过中途看到个不错的场地开小差去滑了会儿,就终止记录了,总路程稍短些。安全考虑这两次刷街没录视频,就用文字描述代替吧:全程基本都是贴马路右边走,非机动车道是绿化带隔开的话也会贴左边。遇到前面有公交停在前面的话就停公交后面了,毕竟用的是新手模式加速不足,不像自行车可以放开了超过去,习惯超车的话这点很不爽。一般井盖或者路面修复接驳处的坑洼和坡度用新手满速(15km/h)通过完全无碍。桥稍软一点,过路口直角转弯也没问题。两次刷街距离都是在4-5km,久了有点冷,要是在寒冬的话就更难熬了,另外粗糙路面多的话脚麻。以上。6、总结金刚是一个玩具,但也算是极限运动范畴。它需要你在佩戴护具的前提下,选好合适的场地,多加练习。金刚好玩吗?对于LZ来说,这是众测过的产品了最好玩的,没有之一。现在每天都会拉着北鼻,问他“要不要下楼一起滑滑板”。去公园玩的时候,不怠动的LP也会跟着抢着滑。金刚上手难吗?对于没有任何滑板经验的家人来说,上手也就是10分钟的事,掌握好安全技巧以后就会沉浸在滑板的乐趣中,而且觉得两个人只有一个滑板有点不够玩。金刚值得买吗?如果你有颗热爱极限运动的躁动的心,想买来在公园、校园等空地滑着玩,强烈推荐;如果你想买来上街代步,强烈不推荐。7、文末彩蛋:电动滑板启蒙之《名侦探柯南》《少年Sunday》的三驾马车曾绘制了一代人的回忆,其中青山刚昌的《名侦探柯南》现在仍然大热在一线,其中柯南的滑板(以及伸缩背带、强力鞋和腰带足球,蜗居一隅的阿笠博士竟然研发出了包括电动滑板在内的诸多黑科技,细思恐极!)更是几代少年的梦想。文末就拿柯南的电动滑板当彩蛋,汇总下历年剧场版中滑板的出场吧——M01 引爆摩天楼M01的片头片段。初期的滑板使用的是太阳能电池,因此没有阳光时就只能扑街了,后来升级成了可以储能后供没有阳光时使用。追击布置炸弹的嫌疑犯途中。这里可以看到柯南直接从近十级台阶跃了下来,前面视频里国外有玩家玩电动滑板从几级台阶的高度跃下:所以这个倒是稍加练习就可以实现的。M02 第十四个目标追击伤害阿笠博士的凶手,正是这段滑板起步的仪式感在LZ幼年的心中埋下了种子。M03 世纪末的魔术师追击破坏电网后趁机偷蛋的怪盗基德,在人流中穿梭,这个真的可以有。M04 瞳孔中的暗杀者游乐园里这段电滑show给了很长的时长,因此看过之后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从这里开始,才真正有代入感地想“如果自己也有这样一个滑板就酷毙了啊!”。M05 通往天国的倒计时这个当时真是看得胆战心惊……M10 侦探们的镇魂歌这里滑板的动力得到了提升,很像金刚的高手模式。日常刷街,最后收板动作一气呵成,看着就很舒服。跟摩托车相比,滑板也丝毫不落下风,当然实际路面上就不敢这么玩儿了。M13 漆黑的追踪者柯南滑过的坡道数不胜数,上面动图中的坡道是最贴近实际的场景了,其他的都太玄幻。简单测量了一下比例,坡度大概在13%-14%之间,不过后来想了想没把视角考虑进去,实际角度大概跟LZ前面测试的坡度差不多,这个坡度对柯南的电动滑板和金刚来说都是小case了。M15 沉默的15分钟开头就来了个冲击性的地铁爆炸桥段,这段可以说是继M04之后电动滑板的又一名场景。这次的剧场版主要场景在雪山,电动滑板也升格加入了适应雪地的滑雪板功能:片头介绍道具时就介绍到了滑雪板,可想而知在高潮部分一定会大放异彩。侦探团玩雪地摩托玩脱时,也多亏了滑雪板载着柯南和哀去营救。这集剧场版里哀酱也是一直和柯南同乘滑板,各种暧昧,新兰党表示……最后大坝炸毁开始,10分钟的高潮画面全交给了电动滑雪板。M15整体情节设计一般,也没有什么黑衣组织、怪盗基德等元素,但这段看得real过瘾。M16 第十一位前锋M18 异次元的狙击手这个片段也反应了滑板上路的危险。上快车道玩儿命就不说了,在自行车道上也有你看不到别人(特别是来自背后的电动车,譬如外卖小哥(非黑))的可能,而滑板是最不禁“碰”、一碰就倒、一倒即伤的。M21 唐红的恋歌在这部《唐红的恋歌》里,柯南也依然把电动滑板用的风(fei)生(yi)水(suo)起(si)。当然,这部剧场版跟M07一样主角定为了和叶跟平次,于是高潮部分交给了平次的摩托,也不负众望地也开挂了……而在其他一些剧场版里,受限于主要场景发生地(游戏内、室内、游轮、飞机上),并没有电动滑板出镜,譬如M06(贝克街的亡灵)、M08(银翼的魔术师)、M09(水平线上的阴谋)、M11(绀碧之棺)、M12(战栗的音符)等。也许柯南包括电动滑板在内的场景越来越有好莱坞大片的既视感,但二次元不就是赋予我们想象力的存在吗。亲手扫遍21部剧场版、搜集罗列出来滑板的场景再看时,也还是会感慨时过境迁,觉得十分感动,一起来期待M22的表现吧~(话说换掉监督是好事,但不换脚本真的好吗……)
已有58人赞过
的其他测评
本文评测的商品
iFASUN智能电动四轮金刚滑板车
作者其他评测
热门众测活动
【轻众测】TOKIO手工锻造刀四件套
申领:20积分
眼神科技 E8 智能虹膜锁
申领:20积分
【轻众测】飞智 黄蜂单手游戏手柄
申领:20积分
新用户专享福袋(随机发货)评论有奖
申领:1积分
曼富图 挪威系列 双肩相机包
申领:20积分
飞利浦 66111 轩扬 LED台灯
70迈 Midrive M02 智能后视镜青春版
申领:20积分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险扣双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