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玩过奥秘之家的“642系统的精髓入侵” 有什么攻略或者需要提示的地方可以告诉我吗! 谢谢~

&p&更新于&/p&&p&&b&PS:很多学弟学妹私信我问题,特地建了一个英语学习交流群,群内每天有英语单词简报和英文阅读简报,每周日分享一次学长精心整理的干货,定期组织交流和答疑。和一群正能量,爱好语言的小伙伴抱团学习。需要的小伙伴请在我的微信公众号 潇峰学长 (xuxiaofeng600)回复“入群”。&/b&&/p&&p&&br&&/p&&p&谢邀,在剑桥读书时,教授曾经给我写过申请博士的一封推荐信,里面提到每节课不管是演讲,小组讨论还是辩论,我都是最能说的,也颠覆了她对剑桥中国学子的印象。&/p&&p&&br&&/p&&p&不敢说自己有BBC级别的发音,在口语学习和大家分享一些经验。&/p&&p&&br&&/p&&p&本文写了整整两周,从10000字砍到6000余字,&b&所以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真的有用,请不要只收藏不点赞,不为自己求赞,只为认真的答案能被更多人看到。&/b&&/p&&p&&br&&/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efce48e11e3eb74ff94c82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10& data-rawheight=&4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1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efce48e11e3eb74ff94c82c_r.jpg&&&/figure&&p&&br&&/p&&p&&b&当我们谈论学好口语时,首先要思考清楚“学好”的是哪种场景的口语,对症下药。&/b&&/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8eac58308ea5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2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8eac58308ea5_r.jpg&&&figcaption&全文脑图&/figcaption&&/figure&&p&&br&&/p&&p&&br&&/p&&p&口语其实包括日常对话 (Conversation),讨论 (Discussion),演讲 (Presentation) 三大主要场景,每种都各有特点。&/p&&p&&br&&/p&&p&日常对话 (Conversation) 以非正式环境下一对一双向的口语使用,用词较为简单随意,包含很多习惯用法和俚语,越接地气越好。大家说平时跟着美剧英剧学口语,学的就是日常对话为主。&/p&&p&&br&&/p&&p&讨论 (Discussion)是稍微正式的多人互动的口语使用,旨在表达一个观点并说服对方,用词和表达注重逻辑性和情感。之前刷屏牛津华裔辩论女学霸做了一个很好的展示。&/p&&p&&br&&/p&&p&演讲 (Presentation) 是正式场景下一对多单方面的展示,用词较为正式和学术,使用书面语为主,旨在完整地向听众传达一个idea。最典型的就是大家喜闻乐见的TED。&/p&&p&&br&&/p&&p&脑补一下日常口语中和朋友聊天的时候,你用了演讲模式,一本正经蹦出各种文绉绉的书面语;在面对国际客户做重要的商务英语演讲或者论文答辩的时候,你开启了“美剧”模式,放纵自我一不小心说了“fuxking”。&/p&&p&&br&&/p&&p&重点是你还没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为自己的流利和地道暗中欣喜。&/p&&p&&br&&/p&&p&中文如此,英语更是如此,不同模式都需要灵活掌握,自由切换,在合适的场景进行对应的表达,这样你的口语才算学好。&/p&&p&&br&&/p&&p&&b&当我们在谈论学好口语时,首先要思考你需要提高的是什么,这样才能对症下药。&/b&&/p&&p&&br&&/p&&p&&br&&/p&&p&三种口语场景其实是进阶式的,从易到难,从随意到精致,从面向个体到大众。 &/p&&p&&br&&/p&&p&&b&每个场景的攻略都包括两块:1.教材推荐
2. 练习方法&/b&&/p&&p&&br&&/p&&p&特别是国内语言环境缺失的背景下,怎么练习值得重点介绍。&/p&&p&&br&&/p&&ol&&li&日常对话 (Conversation)&/li&&/ol&&p&&br&&/p&&p&日常对话口语使用频率最高,也是学好口语基础。&/p&&p&&br&&/p&&p&1.1 教材推荐&/p&&p&&br&&/p&&p&&b&音标入门:&/b&&/p&&p&&br&&/p&&p&《Tree or Three》:《剑桥国际英语语音入门(第2版)》讲述了:它与《Ship or&/p&&p&sheep?》为同一系列,是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最为经典的英语语音教材。包含科学,系统的语音练习:逼真的口型图,详细的发音指导,互动的语音、音节、连读、重读与弱读、句子重音、语调、句子节奏等语音练习。&/p&&p&&br&&/p&&p&最小对立体(minimal pairs)的对比发音训练。特别适合中国学习者比较和纠正容易混淆的发音,在语音对比中更快更好地掌握英语发音的规律。丰富的词汇短语、短句及对话近2000个单词以及相关的短语、短句和真实对话;600余幅插图。&/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06eeeb20fcce2d89130d9eab25cb088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content_image&&&/figure&&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bbbb983a65b6e3ec7ea0f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content_image&&&/figure&&p&亚马逊链接:&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ttps://www.&/a&&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amazon.cn/%25E5%E6%25A1%25A5%25E5%259B%25BD%25E9%E8%258B%25B1%25E8%25AF%25AD%25E8%25AF%25AD%25E9%259F%25B3%25E5%%25E9%-Ann-Baker/dp/B002I7TEPK/ref%3Dsr_1_1%3Fie%3DUTF8%26qid%3D%26sr%3D8-1%26keywords%3DTree%2Bor%2Bthre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mazon.cn/%E5%89%91%E6%&/a&&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amazon.cn/%25E5%E6%25A1%25A5%25E5%259B%25BD%25E9%E8%258B%25B1%25E8%25AF%25AD%25E8%25AF%25AD%25E9%259F%25B3%25E5%%25E9%-Ann-Baker/dp/B002I7TEPK/ref%3Dsr_1_1%3Fie%3DUTF8%26qid%3D%26sr%3D8-1%26keywords%3DTree%2Bor%2Bthre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1%A5%E5%9B%BD%E9%99%85%E8%8B%B1%E8%AF%AD%E8%AF%AD%E9%9F%B3%E5%85%A5%E9%97%A8-Ann-Baker/dp/B002I7TEPK/ref=sr_1_1?ie=UTF8&qid=&sr=8-1&keywords=Tree+or+three&/a&&/p&&p&&br&&/p&&p&&b&音标的发音及口型还可以重点参考:BBC出品的英式发音教程&/b&&/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ce1db23673bf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content_image&&&/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bef77e486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content_image&&&/figure&&p&B站视频连接:&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ttp://www.&/a&&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ilibili.com/video/av310261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ilibili.com/video/av31&/a&&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ilibili.com/video/av310261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02611/&/a&&/p&&p&&br&&/p&&p&&br&&/p&&p&&b&弱读连读重音:&/b&&/p&&p&&br&&/p&&p&这里首推《Elements of Pronunciation》:&/p&&p&&br&&/p&&p&来自剑桥大学语言教学中心(Cambridge Language Centre)的官方推荐,我拜读后对英语发音的理解和掌握有了质的提升。&/p&&p&&br&&/p&&p&剑桥大学出版社(Cambridge Press)曾出版过一书Elements of Pronunciation 发音的要素,着重解决 weak form--弱读,cluster--例如辅音音节连续出现在一个单词中,link-up--连读,contraction--缩略, stress time --一句话里面各重点单词所花时间是一样的,这些方面的发音问题。&/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e5e16f432faa5df298d77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content_image&&&/figure&&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55c6b8ebbd24a046aa9be54e3bce8703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content_image&&&/figure&&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cc73a4d4a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content_image&&&/figure&&p& 以下是我从&i&Elements of Pronunciation&/i&一书中整理出的三个连音规律:&/p&&p&1,连接词末的辅音与后一词词头的元音&/p&&p&例如:read it 变为 rea-dit&/p&&p&put-it-off 变为 pu-ti-toff&/p&&p&2 , 以辅音字母r结尾的单词跟着一个以元音开头的单词时,r的发音往往是保留的&/p&&p&例如: after all 变为 afte-rall&/p&&p&&br&&/p&&p&3 , 连接词末的元音与后一词词头的元音&/p&&p&例如:do it 变为 do-it 其中o-i发/w&/p&&p&&br&&/p&&p&&br&&/p&&p&&b&日常习惯口语表达:&/b&&/p&&p&&br&&/p&&p&因为日常口语中有很多书面语中不使用的用法和单词,可以针对性地进行整理学习。&/p&&p&&br&&/p&&p&主要分为两类:&b&英剧美剧出现的高频口语表达,生活类的英语单词 &/b&&/p&&p&&br&&/p&&p&比如:&/p&&p&&br&&/p&&p& Thousand times no! 绝对办不到! &/p&&p& Easy does it. 慢慢来。 &/p&&p& Don't push me. 别逼我。 &/p&&p& Have a good of it。玩的很高兴。 &/p&&p& What is the fuss? 吵什么? &/p&&p& Still up? 还没睡呀? &/p&&p& It doesn't make any differences. 没关系。 &/p&&p& Don't let me down. 别让我失望。 &/p&&p& God works. 上帝的安排。 &/p&&p& Don't take ill of me. 别生我气 &/p&&p& Does it serve your purpose? 对你有用吗? &/p&&p& Don't flatter me. 过奖了。 &/p&&p& Big mouth! 多嘴驴! &/p&&p& Sure thing! 当然! &/p&&p& Don't over do it. 别太过分了。 &/p&&p& Can you dig it? 你搞明白了吗? &/p&&p& You want a bet? 你想打赌吗? &/p&&p& What if I go for you? 我替你去怎么样? &/p&&p& Who wants? 谁稀罕? &/p&&p& Follow my nose. 凭直觉做某事&/p&&p&&br&&/p&&p&&b&这类表达还有很多,可以让你的口语比较接地气和省力。推荐《&/b&生活全景英语口语8000句》。&/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f7f78c23fcf7b66bcb6e76d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75& data-rawheight=&49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5&&&/figure&&p&&br&&/p&&p&&b&1.2. 练习方法&/b&&/p&&p&&br&&/p&&p&练习日常口语对话最好的方法当然是在全英文的语言环境下每天使用,可惜的是绝大多数小伙伴缺乏这样的语言环境。找欧美外教一对一学习下来价格也比较昂贵,找免费的国外语伴又不是长久之计,&b&毕竟人家不是活雷锋,不可能长期地免费陪你练。&/b&&/p&&p&&br&&/p&&p&&b&1.2.1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背100篇口语对话&/b&&/p&&p&&br&&/p&&p&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b&。&/b&对于口语薄弱的早期,直接先背下100篇口语对话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这100篇的对话将成为你的口语底子。关于背诵的素材,其实有很多。这里推荐比较经典的新概念英语,第一册以对话为主,明快上口,背下第一册就够了。特别喜欢英音的学弟学妹可以找85版本的MP3,标准的BBC发音。&/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4dea3e76fd81c65ee5ae7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29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dc80ed323a397ed8e7d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dc80ed323a397ed8e7d5_r.jpg&&&/figure&&p&&br&&/p&&p&&br&&/p&&p&&br&&/p&&p&&b&1.2.2 语伴主题练习&/b&&/p&&p&&br&&/p&&p&在缺少资源找老师一对一纠正的情况下,这是比较经济,高效,实在的方式。&/p&&p&&br&&/p&&p&关于语伴练习可以直接用雅思的话题来练。&/p&&p&&br&&/p&&p&找一个口语小伙伴每天练习一套雅思口语真题,角色扮演,role play,一个当考官一个当考生,互相计时并指出错误,在实战中不断融会贯通。&/p&&p&&br&&/p&&p&找语伴的注意点:&/p&&p&&br&&/p&&p&1. 语言能力相近,目标分数一致,能够互相促进。7分和5分的小伙伴一起练习就会显得不对称,无法双赢,更像7分的烤鸭单方面纠正5分烤鸭。&/p&&p&&br&&/p&&p&2. 态度积极,能够坚持。其实最难的是坚持,两个人作伴,互相打气,互相监督能够带来更多动力。找到你的战友!&/p&&p&&br&&/p&&p&3. 最好是线下练习。线下面对面一起练习和线上语音的差别还是比较大的,有更强的仪式感。当然,条件限制下,线上也可以。&/p&&p&&br&&/p&&p&我当时是和几个同学组了一个烤鸭小分队,暑假大家决定都不回家留在学校里备考。大家目标都是7.5分,约定8月连续一个月抱团练习,缺席就罚款请吃饭。&/p&&p&&br&&/p&&p&学校图书馆在暑假人不多,我们就每天下午2点到5点固定在一个角落一起刷真题,练口语。严格按照流程执行下来,同时录音,帮助很大。通过录音、回放,给自己当考官,可以更细致地分析自己说的内容,是否有基础的语法错误,句型是否足够丰富,是否有过多停顿,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以及提升。&/p&&p&&br&&/p&&p&很多时候,当时我们心里想的和口语表达出来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只有记录下来,才能针对性地发现自己的问题,进行纠正。&/p&&p&&br&&/p&&p&这样一个月的练习很有效,没有人缺席一次,最后大家都考出了7分以上的成绩。&/p&&p&&br&&/p&&p&&br&&/p&&p&&b&1.2.3 英剧美剧模仿&/b&&/p&&p&&br&&/p&&p&市面上说的比较多的是跟着英剧美剧学,个人不是特别推崇,刷剧就好好刷剧,不必一心两用。&/p&&p&&br&&/p&&p&&b&你可能连续一周吭哧吭哧看着字幕版,把《权力的游戏》和《纸牌屋》全部刷完了,看完后你发现自己的英语能力并没有想象的突飞猛进,光顾着剧情去了。&/b&&/p&&p&&br&&/p&&p&所以刷英剧美剧并不是灵丹妙药,无痛提高英语能力。确实很多前辈们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了听力和口语,但很多时候我们只关注了“听和说”,而没关注“怎么做”。&/p&&p&&br&&/p&&p&“主动听”意味着在这个时间段内,只做“听”这一件事情,集中听,反复听,多维度听。因为高强度的要求,练习听力的时间往往是听力材料长度的5-8倍(练习材料最好带原文)。比如听一段5分钟的美剧对话,听的时间为30分钟。&/p&&p&&br&&/p&&p&主要有以下五大步骤:&/p&&p&&br&&/p&&p&英语美剧语速都比较快,偏口语化,刚听起来有一定难度是正常的,听不懂不必感到气馁。&/p&&p&&br&&/p&&p&第一步,我们先不看字幕,认真听一遍,主要理解意思,能听多少听多少。&/p&&p&&br&&/p&&p&第二步,我们再听一遍,这一遍,我们要留意第一遍中没有听懂的部分。&/p&&p&&br&&/p&&p&第三步,我们朗读字幕,感觉声音,特别关注前两遍中没有听懂的部分。&/p&&p&&br&&/p&&p&第四步,我们看着字幕原文再听一遍。在这一遍中,我们已经能100%听懂。这还没完。&/p&&p&&br&&/p&&p&最后一步,我们不看原文字幕,再听一遍,这一遍中,我们要特别关注表达的语气和语境并进行模仿。&/p&&p&&br&&/p&&p&大家可以看到,这样五步下来,我们至少听了四遍,对整体的内容有了一个深度的了解。这种方法不光光适应于看英剧美剧,也适用于平时的练习。&/p&&p&&br&&/p&&p&&br&&/p&&ol&&li&讨论 (Discussion)&/li&&/ol&&p&&br&&/p&&p&2.1 资料推荐&/p&&p&&br&&/p&&p&口语可以关注一些英文的辩论,讨论技巧。这里首推英国的议会辩论,看英国绅士们如何唇枪舌战,就各项政治议题,骂人不带脏字。喜欢美音的学弟学妹可以看美国ABC深夜脱口秀节目 《吉米鸡毛秀》。&/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afdd3d553ff868cecd3f7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afdd3d553ff868cecd3f78_r.jpg&&&/figure&&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b1f6c03ed50bc4f7458fa6dbfcd3071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b1f6c03ed50bc4f7458fa6dbfcd30714_r.jpg&&&/figure&&p&&br&&/p&&p&同时你需要了解掌握和讨论的一些语言:&/p&&p&&br&&/p&&p&&b& Expressing your ideas. 表达想法&/b&&/p&&p&I think/believe/feel… Here are my two cents… In my opinion… What I’d like to say is… &/p&&p&Here’s what I think… Personally, I think/feel… I’d like to say/add/mention…&/p&&p&I truly agree that… I must claim that…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It seems to me…&/p&&p&&b&Asking for clarification. 寻求解释&/b&&/p&&p&Sorry, could you repeat that, please?&/p&&p&Excuse me, could you say that again/tell us more about that?&/p&&p&Sorry, I didn’t catch that. Could you repeat it, please?&/p&&p&Could you please say that a little more slowly/loudly?&/p&&p&Could you explain/describe that?
What does…mean?&/p&&p&What do you mean by…?
Could you go over… again, please?&/p&&p&I don’t get what you mean by…
Can you give me an example of that, please?&/p&&p&&b&Asking for opinions. 询问观点&/b&&/p&&p&What do you think about…?
Alex, how do you feel about…?&/p&&p&I’d like to hear what Alex has to say, please?
Does anyone have an opinion on this?&/p&&p&In your experience, ……?
What’s your take on this?&/p&&p&&b&Responding and asking follow-up questions.回应问题&/b&&/p&&p&I see. That’s nice. Oh, yeah? Uh-huh. You’re kidding! Really? No way! Wow!&/p&&p&You mentioned…So what/where/who/how/when/why?&/p&&p&&b&Agreeing and disagreeing. 同意及反对&/b&&/p&&p&Yes, that’s true. That’s a good point.
I agree with…
I agree, and… I see your point…&/p&&p&She/he is right, …
I think you’re right that…&/p&&p&I see your point, but…
I see what you mean, but I think…
That’s a good point, but it seems to me that…
I’m sorry, but I have to disagree with you on that…&/p&&p&Yes, but I see it a different way…
Okay, but what about?
But don’t you think…?&/p&&p&&b&Compromising and reaching a consensus. 达成一致&/b&&/p&&p&What’s one idea we can all agree on?
What do all our ideas have in common? &/p&&p&So, can we all agree on…?
Can you live with this?
So, it sound like we’ve decided…&/p&&p&&b&Expanding on your own ideas. 展开观点&/b&&/p&&p&What I meant before was…
I’d like to go back to what I was saying earlieer…&/p&&p&Let me add something to what I said before…
what I was trying to say was…&/p&&p&About my earlier point, …
About what I said earlier, …&/p&&p&I’d like to take my earlier point a step further…&/p&&p&&b&Discussion back on topic and keeping a discussion focused.
回到话题&/b&&/p&&p&I think maybe we’re getting off the topic/subject.
I think we are getting off track.&/p&&p&Can we go back to…?
Maybe we should get back to the question. Let’s get back to…&/p&&p&Maybe we could talk about that later, but for now I think we should…&/p&&p&That’s a good point, but… Let’s remember our purpose here… Let’s stay focused.&/p&&p&&b&Pausing and buying time. 停顿及争取时间&/b&&/p&&p&Well, … Hmmm… Ummm… Let’s see… Okay…
Yes, yes…&/p&&p&That’s a good question.
That’s an interesting point.
Let me think about that for a moment.&/p&&p&I’m not sure what to think.&/p&&p&&b&Citing sources. 引用&/b&&/p&&p&[Source] states/says/suggests/argues/believes that…&/p&&p&In [title], [source] states/says/suggests/argues/believes that…&/p&&p&According to [source],…
To paraphrase [source],…&/p&&p&[S] says, and I quote, “…”
[S] said, quote, “…”&/p&&p&In the words of [S], “…”
This is what [S] calls “…”&/p&&p&&br&&/p&&p&最后再推荐《Academic Vocabulary in Use》,介绍各种词汇在正式场景上的用法。&/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ead891d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68& data-rawheight=&10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ead891de_r.jpg&&&/figure&&p&&br&&/p&&p&2.2 练习方法:&/p&&p&&br&&/p&&p&同上语伴练习法,用雅思话题的Part3部分即可。&/p&&p&&br&&/p&&p&&br&&/p&&ol&&li&演讲 (Presentation)&/li&&/ol&&p&&br&&/p&&p&在高阶,你也应该了解如何做专业的演讲(Presentation)&/p&&p&&br&&/p&&p&这里首推英语教育学大师Douglas Bell的《Passport for Academic Presentation》。书中介绍了各类常见的演讲表达方式及技巧。&/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13af214b6f0bf2bada2d7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content_image&&&/figure&&p&&br&&/p&&p&Ted是非常经典的演讲方式,追求以20分钟左右的演讲时间传递一个想法。这本书很好地分析了Ted演讲的一些技巧以及案例,生动形象,结合书中的案例观看,非常易读。&/p&&p&&br&&/p&&p&&b&那么,如何把普通的演讲 presentation讲到像TED那么好?&/b&&/p&&p&它是由著名的注明TED演讲教练 Camine Gallo,针对上百场的TED演讲进行科学化分析,整理出TED演讲表达的奥秘。&/p&&p&&br&&/p&&p&大家可以先观看以下这个文中提到的范例TED演讲 “每个孩子都是冠军” ,感受一下一个优秀的TED如何在短时间内充分表达一个idea。&/p&&p&&br&&/p&&p&&br&&/p&&p&&b&“Talk Like TED&书中主要分享了像TED一样表达的三个方面的奥秘:&i&有效表达,调动情绪,扩大影响。&/i&&/b&&/p&&p&&br&&/p&&p&&b&&i&有效表达Passion&/i&&/b&. &/p&&p&在表达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充满激情。你要了解你所选择题目。题目需要新颖,并且是你感兴趣的方面。&/p&&p&&br&&/p&&p&&b&&i&1.1 Sync your mind with your audiences. &/i&&/b&&/p&&p&其次在讲述的时候要把自己的思想同步给观众。这就是所谓的共鸣。&/p&&p&那在哪些方面可以产生共鸣呢?&/p&&p&1讲述自己的故事&/p&&p&2讲述他人的故事&/p&&p&3讲述名人或者观众所熟悉的故事&/p&&p&&br&&/p&&p&&b&&i&1.2 在充满激情的前提条件下,&/i&&/b& &b&&i&观众要听的、要看的就是你语言的表达能力&/i&&/b& &b&&i&--Natural and genuine body language and verbal delivery. &/i&&/b&&/p&&p&语言要自然流畅,诚恳真实,准确到位、切入要点。(how? 整个回答中的tips都可以参考)&/p&&p&你所运用的body language和你的语音语调要协同一致。在重点处应该提高音调进行强调。&/p&&p&&b&&i&1.3
在做presentation的时候要充满自信,想象以一种领导的风度来展示你的观点。包括在台上的表达走步和仪态。&/i&&/b&&/p&&p&一定要自信。如果连自己都没有百分百相信自己的话,你在演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态度都会显得非常的尴尬和不自然。&/p&&p&&br&&/p&&p&&b&&i&1.4 关于每本演讲技巧书都会提的 body language:&/i&&/b&&/p&&p&在演讲过程必要的加分项就是body language。&/p&&p&但是手势或者其他动作需要有克制的表现,并且不能全场出现。&/p&&p&在使用过程中,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p&&p&&br&&/p&&p&&b&Use gestures sparingly and move with purpose.&/b&&/p&&p& 避免无意识地摇摆,轻踏地板。需要找重点关键部分使用手势,才能起到引导作用。&/p&&p&&br&&/p&&p&&b&Remember to keep those gestures within the power sphere. &/b&&/p&&p&手势需在“能量领域”内使用。“能量领域”--想象有一股能量从你的眼睛流动至你伸展的双臂,双手,再至你的肚脐处,最后又返回到你的双眼。此处需注意的是, 你的能量领域,也就是body language的范围在肚脐的上方。需要避免手插在裤袋中。&/p&&p&&br&&/p&&p&&b&Fake it till make it. &/b&&/p&&p&借body language给自己一些暗示,假装自己很淡定,用行动反过来影响心理状态,可以帮助克服紧张情绪。&/p&&p&&br&&/p&&p&&b&如果出现不安或者需要短暂的思考时间,可以以走步移动的方式来吸引注意,并且在过程中快速的思考接下来的内容。&/b&&/p&&p&&br&&/p&&p&&br&&/p&&p&&br&&/p&&p&练习方法:&/p&&p&&br&&/p&&p&&b&对于演技,排练和预演总是最重要的。&/b&&/p&&p&&br&&/p&&p&&b&&i&Rehearse, rehearse and rehearse.&/i&&/b&&/p&&p&无论是技巧还是内容都要通过练习和对话才能使它吸收,使它内在化(internalize your content)&/p&&p&&br&&/p&&p&&b&&i&Have a conversation.&/i&&/b& &/p&&p&当你真正熟悉这些内容的时候你会发现做presentation会非常的放松就像在跟老朋友对话一样。&/p&&p&&br&&/p&&p&&b&&i& Before
you are on, some physical preparations will boost your energy level. (from Tony Robbins)&/i&Pre-speaking ritual. &/b&&/p&&p&&br&&/p&&p&培养演讲前的仪式感。&/p&&p&“仪式”可以是深呼吸5次或是喝一杯水,也可以是咒语(Incantations), 自我肯定的话(Affirmation)及一些动作(Movements)。这些都可以帮助形成仪式感,在演讲前唤醒自己,及时调整状态。&/p&&p&&br&&/p&&p&&b&进行模拟presentation。&/b&&/p&&p&邀请朋友或者同事做观众,询问他们的对你的presentation的真实评价feedback。用video camera 记录下自己的每一次练习。&/p&&p&&br&&/p&&p&&b&使用演讲技巧。&/b&&/p&&p&比如通过控制语速的快慢(一般建议190words pre minutes/ 3400 words in 18 minutes)、音量大小与语调高低,转折停顿和语言表达的幽默度等等来提高presentation的吸引力。演讲技巧对于演讲这来说就是一张名片。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演讲风格才能让观众记忆深刻。&/p&&p&&br&&/p&&p&&b&1. Stick to the 18-minute rule. &/b&&/p&&p&对于TED来说,18分钟是一个最理想的长度。所以每次的练习最好保持在18分钟。&/p&&p&&b&2.&/b& &b&the rules of three:&/b& &/p&&p&人类大脑在短期内只能消化理解、记住3个信息点。每个话题用小标题来表明。每个标题下面最好有三个支持的信息点。用小故事、数据或者例子来深入解释这些小标题。故事和例子有易读易记易领会的特点,观众更容易接受它们。&/p&&p&&b&3. 创造多重体验。&/b&&/p&&p&思维导图能帮助演讲者和观众更清晰更有逻辑的理解所要表达的内容。&/p&&p&在合适的时候使用图片讲解的效果好于纯文字文本。即使使用文字每张幻灯片也要少于四十个单词。&/p&&p&&br&&/p&&p&&br&&/p&&h2&最后的寄语:&/h2&&p&&br&&/p&&p&语言作为人类特有的能力,其本质是表达,交流,和文化。&b&这也是为什么我特别推荐语伴练习这个方式,最接近实际的使用场景。而不是对着软件和APP,你可以自己配音配着感觉说的字正腔圆,到了实际应用早就丢光了。&/b&&/p&&p&&br&&/p&&p&语言学习特别是口语重在坚持,也要有科学的愿景,方法论,体系和学习材料。&/p&&p&&br&&/p&&p&我不敢说本文推荐的内容都是最科学的,语言学习因人而异,但本文至少是我多年口语坚持学习下来的经验总结,推荐的方法和每一份学习材料都有亲身使用。如果对同样是苦于口语,不知从何下手,迷茫甚至灰心的的学弟学妹们有一些小小启发,那也是我花两周写出万字攻略的价值所在。&/p&&p&&br&&/p&&p&学会一门新语言,打开一门新世界。语言学习之路,你不是一个人。&/p&&p&&br&&/p&&h2&最后的最后,码字不易,码干货更不易,&b&点赞是最好的支持。&/b&&/h2&&p&&br&&/p&&p&&b&我的其他英语相关万赞回答:&/b&&/p&&p&&br&&/p&&p& 有什么相见恨晚的背单词方法?&/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zhihu.com/question/4804&/span&&span class=&invisible&&0579/answer/&/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p&&br&&/p&&p&怎样才能从英语很糟糕的人变成英语很厉害的人?&/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data-image=&https://pic3.zhimg.com/v2-7d71b9c02cfb7d593fd09be2af949e1e_120x160.jpg& data-image-width=&2388& data-image-height=&3006& class=&internal&&怎样才能从英语很糟糕的人变成英语很厉害的人?&/a&&p&&br&&/p&&hr&&p&&b&最后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公众号 潇峰学长(xuxiaofeng600),会聊天,定期分享语言学习和成长思考,用过的都说好。回复“手册”,送你我写的一篇近10万字在知乎上有8w赞的英语学习手册哈。欢迎大家来找我玩~&/b&&/p&
更新于PS:很多学弟学妹私信我问题,特地建了一个英语学习交流群,群内每天有英语单词简报和英文阅读简报,每周日分享一次学长精心整理的干货,定期组织交流和答疑。和一群正能量,爱好语言的小伙伴抱团学习。需要的小伙伴请在我的微信公众号 潇峰…
啊哈,要说有什么要对20岁女生说的, 抱歉,就一句话:&b&人生苦难重重&/b&,没有什么能让你少经历点磨难。没有。&br&&br&总有人妄想用罗列几句或者几十句屁话教人明白“怎样让人生不后悔”或者“怎么确定对方是和我一辈子在一起的人”——你要真存了这个心去学,那叫痴心妄想。&b&教条毫无用处&/b&。20岁就是20岁,80岁才能明白的事情不是可以用言语让你提前60年就领会的,要不然那60年都叫白活了。&br&&br&你只要知道一件事就好:你这辈子要受的苦难,绝大部分是从你出生就已注定了的。你生在什么时代,什么家庭,有什么父母、什么基因、身边都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苦难就在相应的人生路上等着你。你生在普通人家,那么考试压力,青春期焦虑,长得不好看,男神女神不理你,跟你递纸条的一个也看不顺眼,找不到好工作买不起车房奢侈品,恋爱期劈腿婚后出轨孩子不听话……同阶层同龄人会经历的,你基本上都会经历。躲得过这一个,躲不开那一个。该后悔的事,提前告诉了你,你也还是会做——因为你格局如此,逃无可逃。&br&&br&但还是有好消息要告诉你。&br&&br&人生的苦难值虽然大致固定,但你可以自己决定如何分配。你多分配到独立思考和广泛学习试错上,就能少分配到无谓的抵抗上,本该让你鼻青脸肿爬不起来的大坎可能还是会跌到鼻青脸肿,但是摸摸鼻子爬起来就走过去了……而怎么叫独立思考,请从这个问题开始,扔开别人的教条,用自己的头脑独立思考吧。
啊哈,要说有什么要对20岁女生说的, 抱歉,就一句话:人生苦难重重,没有什么能让你少经历点磨难。没有。 总有人妄想用罗列几句或者几十句屁话教人明白“怎样让人生不后悔”或者“怎么确定对方是和我一辈子在一起的人”——你要真存了这个心去学,那叫痴心…
&p&文章虽长,7000多字,预计8分钟左右阅读完,不建议跳读,值得收藏。&/p&&p&&b&作为一个不怎么听课的学渣,我的绩点能维持在班级前5,四年内拿过4次奖学金,只靠突击拿过1次二等奖学金,一次三等奖学金,虽然只是上海本一,我还是认为下面介绍的方法是功不可没的。&/b&&/p&&p&&br&&/p&&p&(有朋友回复说学霸才能在8分钟内看完???延长4分钟,不能再多了)&/p&&p&为了阅读方便,附上文章的主要内容。&/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87e8d73ab3cf7af8a26e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643& data-rawheight=&28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4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87e8d73ab3cf7af8a26ea_r.jpg&&&/figure&&ul&&li&&b&快速进入学习状态&/b&&/li&&/ul&&p&首先,这部分的内容只有一个目的:更快地进入学习的状态&b&。&/b&这个时间一定不要太久,&b&准备时间越久,越难长期做下去&/b&。&/p&&p&观察过激烈的篮球,足球,网球比赛里面,那些优秀运动员的神情吗?就是那样的。。。 没有犹豫的,那种寻求什么&方法&的想法,它首先就是一种犹豫。&/p&&p&做一个事情,观察一个东西,你要立刻,立即,马上就打开你的感观,对它完全打开,没有犹豫地,立刻就进入,马上进入它。&/p&&p&仔细体会一下,你那些所谓的爱好或者喜欢的活动,无非就是一些个曾经让你体会到了专注投入滋味的活动而已,不是吗?   &/p&&p&&b&无论做什么事情,立刻,马上,当下,现在就进入它,不要犹豫!&/b&&/p&&p&只有先立马动手做了,你才会碰到困难,才会用到接下来的东西。&/p&&p&&br&&/p&&ul&&li&&b&不要拖延!&/b&解决拖延的办法很多,介绍一个很好用,个人也经常用的方法:&/li&&/ul&&p&番茄工作法:&b&25分钟;没有任何干扰;专心学习&/b&&/p&&p&每次一想要玩手机,我会强迫自己拿出书先翻两页,我用的也不是25分钟,只是想让自己尽快进入学习状态,翻一翻就没有想玩手机的念头。&/p&&p&&br&&/p&&ul&&li&&b&环境极其重要!&/b&&/li&&/ul&&p&知道为什么牛逼的人都会去“闭关”吗?什么关在地下室三天做出100页PPT,什么关在房间一天做完了整个项目,一天抽了1条烟写了3w字的小说(强烈不建议,身体很容易垮),不过是让自己更加专注,没有干扰。&/p&&p&另外,把东西都收拾一下,尽量有序点,列出学习清单,做事清单。在学校的话,图书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p&&p&&br&&/p&&p&&b&不是进入状态再去学习,而是先去学才能找到状态。&/b&&/p&&p& ---------------------------------------------------------------------------------&/p&&p&接下来开始正文部分&/p&&p&&br&&/p&&p&超强的学习能力,总的来说,就是花最少的学习时间,得到最大的学习效果,这是任何一种学习方法都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每一个学习者的终极梦想。&b&学习其实是一套完整的流程:接收信息--联想理解--实践反刍。&/b&&/p&&p&&b&一、接收信息&/b&&/p&&p&我们接收的信息可以分为以下五类,图片更为直观。&/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e5c60add1d26a55914a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e5c60add1d26a55914a1_r.jpg&&&/figure&&p&1 随意信息:一系列事实、日期、定义和规则、缺少逻辑分类,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p&&p&可以通过联想,与其他事物挂钩来增强记忆。&/p&&p&2 观点信息:存在争论,大家意见不一致的信息,最大的难点是获取信息。&/p&&p&运用图表的方式,能帮助阅读以后提取出关键思想。&/p&&p&3 过程信息 :讲述一系列动作、操作,教导行动的信息,如何游泳、编程序、背英语等。&/p&&p&学习这类信息最重要的是不断练习、反复去做。&/p&&p&4 具体信息:在实际中可以通过看、听、摸等感受到的信息。&/p&&p&5 抽象信息:缺少与感官的直接联系、逻辑性极强,比如微积分。&/p&&p&&br&&/p&&p&知道要获取什么信息,即学什么,甚至要比如何学更关键。很多人会把自己喜欢看书,当做学习的例子。但是没压力的读点书,和在压力的情况下,快速的确定你的学习目标以及实现步骤,是两回事。一流的学习者,在看书的时候,常常会根据自己的重点,和知识框架去决定自己的阅读。一般的学习者,常常是根据书籍的进度走。&/p&&p&&br&&/p&&p&获取信息的三个主要目标:&b&简化;容量;速度&/b&&/p&&p&简化表示在获取的信息中&b&将无用的东西尽量删除&/b&,只有那些对你形成模型非常有帮助的例子才需要真正学习。如果你觉得&b&不需要掌握,就大胆地跳过它&/b&。&/p&&p&明白了简化后,就该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只读一句话当然没有读完一页理解得透彻,&b&知道得越多,理解得就越深&/b&。一年读50本书,总比一年读2、3本强。&/p&&p&获取信息最后一个目标是速度,30分钟读完一本书比一小时读完效率高。速度看起来与容量简化相反,读得越快,漏掉的信息越多,信息获取也越差。&/p&&p&但我是这么认为的:大脑很难读取哪些很难识别的东西,这也是刚接触一门新的学科觉得晦涩难懂,需要花时间理解,读起来慢的原因。但&b&有些人能够做到快速阅读&/b&,原因在于他&b&对所阅读的内容有了知识储备,通过自己的知识框架进行联想,不需要花大量时间再来做艰难的认知障碍跨越。&/b&&/p&&p&&br&&/p&&p&&b&因此,信息的获取快慢,与知识框架完善与否有关,下文将会提到。&/b&&/p&&p& ---------------------------------------------------------------------------------&/p&&p&信息太多怎么办?记笔记!&/p&&p&&b&牢记一个原则:不管是哪种都只是一个工具,只要能帮助你把知识整理归纳,便于查看,即:达到目的就好。&/b&&/p&&p&&br&&/p&&p&接下来我给大家盘点一下我用过的这些做笔记的工具。可以参考一下,按需选择。&/p&&p&&b&1 笔记本手写笔记&/b&&/p&&p&优点是自己手写一遍印象深刻,看到满满一本会有成就感~&/p&&p&缺点也是明显的,耗时耗力,需要先把内容过一遍才好“布局“,否则笔记凌乱自己也不愿再看。而且知识都是分散的,逻辑层次感不强,不利于从整体的角度把握知识&/p&&p&&b&给大家推荐一个优化手写笔记的方法:康奈尔笔记法。&/b&&/p&&p&第一步:按照一定比例把笔记本分为三部分:线索、笔记、总结&/p&&p&第二步:在第一部分线索中记录知识大纲或关键词,在第二部分记录笔记,第三部分写自己的&b&总结和学习心得(及时把自己的想法和收获记录下来很重要,说不定这就是你以后的写作素材来源)。&/b&&/p&&p&第三步:通过线索中的关键词和知识大纲来回顾和复习具体的内容。&/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e5e53db97ffb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95& data-rawheight=&7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e5e53db97ffb1_r.jpg&&&/figure&&p&&br&&/p&&p&&b&2 有道云笔记、印象笔记&/b&&/p&&p&最开始上网课用word记过笔记,后来电脑突然崩溃导致所有笔记都没了,心痛之下果断弃用。不过话说回来当时是用文字加课程截图的方式,效果确实不好,满眼都是图根本不知道重点在哪,复习也很不方便。印象笔记又有一个上传上限,可以试试有道云笔记,图文结合,能随时查看,还能分享。&/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c01c5ba0f08bc2eb63c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87& data-rawheight=&5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c01c5ba0f08bc2eb63ca_r.jpg&&&/figure&&p&&br&&/p&&p&&b&既然做笔记的目的是为了高效学习,那么就要善用笔记,尤其是理论,看懂不代表学会,全都记住也不一定学好,相反,忘记了一些也并不代表没有学好。知识是需要在不断地复习、积累、实践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掌握,把学到的变成自己的。&/b&&/p&&p&&br&&/p&&p&&b&二、理解&/b&&/p&&p&是不是经常有以下疑问&/p&&blockquote&虽然在看书,却不懂在讲什么?&br&笔记记得很好,但不懂什么意思?&/blockquote&&p&&br&&/p&&p&&b&1.整体理解&/b&&/p&&p&高中上哲学课的时候,老师跟我们说过哲学的主要内容就是:&/p&&p&&b&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b&&/p&&p&用在学习中最适合不过了,你要知道自己要读的是哪一类的书;不同的书有不同的阅读方法;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者最多几句话,来描述整本书的内容;将书中的重要篇章列举出来,说明他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br&&/p&&p&比如我打开第一章:关于这章的安排,我可以继续提问。&/p&&p&编者在这张讲了哪几个方面?&/p&&p&他想要回答什么问题?&/p&&p&他为什么要这么安排第一章的内容,这逻辑是什么?&/p&&p&&br&&/p&&p&这样做了之后,我无论阅读哪章,哪段,我都知道自己到底在读什么。对“我需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这个部分处于整体系统的哪个位置?”都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p&&p&&br&&/p&&p&&b&针对比较难读的书,从头到尾读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者思考,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能够不纠结于细节,第二遍去读的时候能够更好的去理解;二是为了能大体上理解作者较大层次的思想,不纠结于细节。&/b&&/p&&p&&br&&/p&&p&&b&2.细节理解&/b&&/p&&p&打开一本新的教科书的时候,里面好多词,我们都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很可能是因为它就是这本书的专业术语。 学起来就相当枯燥,看不进去。&/p&&p&&br&&/p&&p&相信很多同学,都做过“名词解析”这种题型吧。&/p&&p&举个例子,比如说在《如何高效学习》中提到,人们更喜欢叙述性学习&b&(Narrative Learning)&/b&,我的理解就是人们更喜欢看段子,案例,故事。联系实际就是知乎上很多赞同数多的答案是个人的经历,或是一个个故事。如果你想得到更多的赞同,是不是也应该多写些有趣的经历和故事呢?&/p&&p&&br&&/p&&p&&b&从理解名词,再到理解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知道作者的论述是什么,从内容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再重新架构出来;&/b&&/p&&p&&b&最后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没解决的。再判断哪些是作者知道他没解决的问题。&/b&&/p&&p&&br&&/p&&p&另外,你学习某一本书,如果看不进去,可以就牢牢抓住书本的例题、案例、图表。因为例题讲具体情境、图表具有可视化、案例就是讲具体的运用——这些都比理解文字描述容易的多。而且,例题里面包含了对关键知识点的运用,案例和图表其实都是为了辅助你理解正文文字内容的。所以,只要我们配合最少量的文字看懂了案例、图表,就达到了对知识的了解,接着我们再去看例题就知道了知识运用场景,之后,我们再反复地做题目,从而达到了对知识点的掌握。&/p&&p&&br&&/p&&p&大学本科教材有可能的话去换几本看看,可能有比较容易“理解”的书呢?从某个意义上来说,可能不是你理解有问题,你应该换一本书。&/p&&p&&br&&/p&&p&&b&总结以下3点:&/b&&/p&&p&&br&&b&1.根据笔记大纲回顾一下都学了什么知识点,不用具体到每一句话,有收获、有思考即可。&/b&&/p&&p&&b&2.初期理论不懂是正常的,这个时候不要自我怀疑。往后学,随着知识的积累和认知的完善,这时候再回过去复习,你会有新的理解,当时没想明白的问题也可能就迎刃而解了。&/b&&/p&&p&&b&3.学了一段时间,发现输入的内容太多了,脑子有点凌乱,这时候正确的做法是:停下来,整理一下思路,看一看笔记,理清楚知识之间的连接,把零散的知识点整理成块,形成整体的认知。也就是接下来的内容——知识框架。&/b&&/p&&p&&br&&/p&&p&&br&&/p&&p&&b&三、知识框架&/b&&/p&&p&学的好的同学总是在试图找寻知识间的关联,而学得慢的同学却往往只会死记硬背。你当然要找到知识间的关联,并把它们变成自己的观点。&/p&&blockquote&但是掌握知识的本质,却需要知识间的大量联系。诺贝尔奖得主、神经系统科学家埃里克.理查德.坎德尔(EricR.Kandel)在其著作《寻找回忆》(In Search of Memory)中写道:“要想得到长久的记忆,大脑在处理接收到的信息时必须足够透彻且深入,这就要求大脑在处理信息时集中精力,并且&b&要将这一信息有意图且系统性地与记忆中已经完善的知识联系起来&/b&”。&/blockquote&&p&&br&&/p&&p&&b&理解就是知识框架高度发达完善的结果。&/b&&/p&&p&&br&&/p&&p&是不是有些学科你可以轻松“拿下”?这些科目学起来毫不费力、兴趣盎然,原因何在?因为你的脑袋里已经有了这些科目的发达知识结构。&/p&&p&我们在开始学习一门学科时,都会觉得枯燥。问题可能在于没有和你的经验联系,学习计算机科学时,你是思考课本上的那些文字,还是在想宇宙的神秘符号?学习医学时,你是在背诵那些文字,还是在想着活生生的病人?&/p&&p&&br&&/p&&p&&b&只是把知识点摘录下来,没有进行深入的理解,不成体系的孤立知识是很难被记住的&/b&,更别说20章笔记,100多个只是点了!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很多人明明用心做了读书笔记,还是和没读、泛读一样!&/p&&p&&br&&/p&&blockquote&&b&在《如何高效学习》中,作者强调的“&i&大脑如何工作“&/i&的规律来学习&/b&。根据认知神经学领域的知识,我们的记忆在大脑中存储的方式是按照&b&神经元网络&/b&存在的。作者这里强调的整体性,是站在整个神经元网络的角度,将新的知识&b&融入整个神经元网络&/b&,也即作者一直强调的建立联系(高速公路)。&/blockquote&&p&&br&&/p&&p&举个例子,理科学习中,通过对同一个题目的分解,搞清楚这道题目所考知识点,反思自己解题思路的由来,理清楚每一个解题步骤的意图可以让我对这一类题都游刃有余。&/p&&p&&br&&/p&&p&为了更加贴切的说明整体性与局部性的关系,借用&b&Young Oscar&/b&几张图来说明。&/p&&p&&b&局部性学习者&/b&——只建立了&b&信息孤岛&/b&,就像这样子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fbaf709923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2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fbaf7099234_r.jpg&&&/figure&&p&&b&整体性学习者&/b&——会将新学的知识,和已经熟知的只是网络建立联系,不断扩大知识&/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0b07263deecaa46da3c89edfda9abc0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2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0b07263deecaa46da3c89edfda9abc0a_r.jpg&&&/figure&&p&&b&更加厉害的整体性学习者&/b&——除了会不断扩大已有的学习网络,还会不断的建立新的知识结构&/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dc3f08b0fcab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2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dc3f08b0fcab6_r.jpg&&&/figure&&p&——图中每个&b&节点&/b&理解为一个&b&知识点&/b&。其中&b&较小的节点&/b&理解为已经&b&熟知的知识点&/b&,&b&大一点的节点&/b&(?中包含一个白点)理解为&b&新获取的知识点&/b&。&/p&&p&知识点之间的&b&线&/b&理解为&b&联系&/b&。&/p&&p&&br&&/p&&p&作者阐述的方式是整体性学习的概念,&b&即创建知识框架,构建你自己的知识网络&/b&:&/p&&p&“&b&整体性学习&/b&是运用你的大脑已有的丰富 &b&神经元网络 吸收&/b&、&b&整合 信息&/b&。整体性学习在于创造&b&信息网络&/b&“。&/p&&p&---------------------------------------------------------------------------------&/p&&p&这里就要说一下&b&思维导图&/b&。笔记知识是平面的,还算不得体系,也无法指导实践,这时候就需要借助思维导图,构建出知识的逻辑关系,这个过程就是构建知识树,思维导图构建成功,知识也就真正完成了体系化。&/p&&p&&br&思维导图的&b&优点是逻辑清晰,结构分明,有利于全局把握知识脉络形成体系,&/b&还能图文结合,电脑、手机可随时查看。不过要用一小段时间才能熟练操作。&/p&&p&&br&&/p&&p&&b&思维导图类工具 &/b&:xmind (PC和iPhone端) 、思维导图(都适用)、Mindmanage(专业但收费)、幕布等等。 &/p&&p&&b&友情提示&/b&:会用基本的功能就行了,选择自己用得习惯的就好,不必太纠结哪一个最好,毕竟这只是一个辅助性工具。&/p&&p&个人常用的是xmind,就以mind为例,科普一下脑图工具的使用方法:&/p&&blockquote&下载地址:&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xmind.cn/&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xmind.cn/&/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 (不需要专业操作的话下载&b&免费版&/b&就可以了)&br&评论有朋友问&b&收不收费?&/b&像文章开头这种&b&简单的导图是不收费的&/b&&/blockquote&&p&&br&&/p&&p&第一步:打开Xmind软件,创建中心主题,方式有两种:&/p&&p&1.文件-新建空白图。(新手推荐!!)&/p&&p&2.从模板欢迎界面选择空白导图或者选择已有内容的模板。&/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fe945db0838bcc1ac321cb9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58& data-rawheight=&3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fe945db0838bcc1ac321cb9c_r.jpg&&&/figure&&p&第二步:XMind思维导图主要由中心主题、分支主题、自由主题等基本结构构成&/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afde122e967067cab596c7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70& data-rawheight=&6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afde122e967067cab596c7_r.jpg&&&/figure&&p&&b&基本操作:&/b&&/p&&p&双击&b&主题&/b&,更改中心主题的名称。&/p&&p&按&b&enter&/b&快捷键添加【分支主题】&/p&&p&使用&b&Tab&/b&快捷键直接添加【子主题】&/p&&p&空白处&b&双击鼠标左键&/b&创建【自由主题】&/p&&p&&b&Ctrl+I
&/b& 插入图片&/p&&blockquote&xmind更多操作:&u&&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nuanshi100.com/link%3Ftarget%3Dhttp%253A%252F%252Fwww.xmindchina.net%252Fjiqiao%252Fshiyongjiqiao--kuai-jie-jian.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ttp://www.xmindchina.net/jiqiao/shiyongjiqiao--kuai-jie-jian.html&/a&&/u&&/blockquote&&p&&br&&/p&&p&如何更好地使用思维导图做笔记,&b&可关注我的公众号:三白师哥&/b&,&/p&&p&直接回复“&b&思维导图&/b&”&/p&&p&&b&自动获取电子版,仅仅是为了分享。&/b&&/p&&p&&br&&/p&&p&知识树构建出来后,书中的精华已经被吸收到知识树中,书本完全可以丢在一边了。&/p&&p&整个笔记算是初步构建完毕,“读的书很快就忘,读书还有什么意义”这种困扰算是解决了一半,但还没有最终结束,因为,这种构建可能会比较粗糙,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运用、更新。&/p&&p&&br&&/p&&p&&b&读其他书有了更深层的触类旁通,这就是运用&/b&,或者经常翻阅读书笔记,对现有的知识树不断更新,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精益求精的过程。&/p&&p&经常提醒自己读书时候多联结自己的经验,不只是书,还可以推广开来,比如一部电影,看知乎,以及别人的一些经验等等,都要学会拿来为己所用。&/p&&p&&br&&/p&&p&&br&&/p&&p&&b&四、回顾&/b&&/p&&p&复习也是有套路的。&/p&&p&对大多数人来说,复习不过是再回顾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然后做个总结。&/p&&p&但其实,这还不够。&/p&&p&对股票交易员来说,每天有个工作,叫做复盘。&/p&&p&&br&&/p&&p&在《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一书中,复盘的基本程序包括四步:&/p&&blockquote&1. 回顾目标:清晰、明确、共识的目标为我们树立了评估结果、分析差异的基准; 2. 评估结果:回想实际的过程,对照目标,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有待改进,找到值得深入挖掘的点; 3. 分析原因:对于差异,深入分析,找到根因,发现真正起作用的关键点,是学习的重要一环; 4. 总结经验:基于差异分析,可以找出利弊得失,从中学到经验教训以及未来行动改善建议。&/blockquote&&p&&br&&/p&&p&收盘后,再一次看一遍市场全貌,针对白天动态盯盘时来不及观察、来不及总结的情况进行重新思考。&/p&&p&复盘时,他们要重点看以下几点:大盘走势,综合排名榜和涨跌幅度。&/p&&p&一个是关注全局,一个是关注其他股,一个是关注自己的股票。&/p&&p&&br&&/p&&p&这其实为我们的回顾提供参考:&/p&&p&&b&1.看全局。整个学习过程我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为什么理解不了?有哪些地方我是很快理解的?为什么能这么快理解?&/b&&/p&&p&&b&2.看同学。他学习得怎么样了?有哪些思考方式可以借鉴?又有哪些自己一定要避免?&/b&&/p&&p&&b&3.看自己。100分的话,给自己打多少分?哪里需要提升?&/b&&/p&&p&&b&而完成这一系列之后,把文档整理封装,划掉一个知识盲点。&/b&&/p&&p&&br&&/p&&p&复盘的一个重要使用场景是阅读,特别是经管类书籍的阅读。&/p&&p&一是看全局。即对内容重新梳理。&/p&&p&二是作对比。对比什么呢?看过的其他类似的书,有没有相关的理论,或者类似的观点。谁对谁错?&/p&&p&三是对比自己。&/p&&p&其实这就是拆书的原理。将自己看到的、遇到的与书中提到的进行结合,然后找到共鸣,或者指引——只有找到与自己的相关点,才能真正作用于自己的生活工作。&b&结合之前看的一些关于整理的文章,并与自己的现状联系&/b&,最后完善自己的知识框架。&/p&&p&&br&&/p&&p&记笔记最大的作用,就是将整本书的精华进行提炼、压缩,几十万字的书,有用的知识可能才一两万字,甚至更少其他无用的信息被丢弃,这极大方便了我们对知识的加工、理解。&/p&&p&笔记最终整理成什么样子,阅读、理解、加工起决定作用。&/p&&p&在多次阅读笔记之后,对&b&全书知识点有了整体的把握,就能根据知识的关联性进行整合&/b&,有点类似合并同类项,合并的效果如何,完全依赖自己框架的建立。&/p&&p&&br&&/p&&p&现在你手上有一套自己的笔记,检查一下确保自己没有从原材料中借用任何行话。将这些笔记用简单的语言组织成一个流畅的故事。&/p&&p&将这个故事大声读出来,如果这些解释不够简单,或者听起来比较混乱,很好,这意味对这块知识理解不够,还需要做一些工作。&br&&/p&&p&&br&&/p&&p&&b&五、应用&/b&&/p&&ul&&li&&b&重述:&/b&如果你真的想确保你的理解没什么问题,就把它教给另一个人(理想状态下,这个人应该对这个话题知之甚少,或者就找个 8 岁的孩子)。检测知识最终的途径是你能有能力把它传播给另一个人。&/li&&/ul&&p&&br&&/p&&ul&&li&&b&讨论:&/b&找准机会,和同学和朋友就这块知识进行讨论,往往会有意外收获。通过对比,对这个工具有了更全面的认识。&/li&&/ul&&p&&br&&/p&&ul&&li&&b&分享:&/b&当对一个问题思考得较为充分之后,不如把它写出来。现在的自媒体有很多,公众号、简书、微博、博客,在一个公共平台上表达出来,因为有“潜在观众”的监督,文字会更有逻辑,思考会更有深度,输出也更有质量。说不定输出多了,还能成为专业领域的IP。&/li&&/ul&&p&&br&&/p&&p&这里提一下费曼技巧,在我入门互联网运营的第一次班会,老师跟我们分享的就是这个技巧。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b&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传统的教室听讲,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而图片加声音的视频模式能保留20%;但最高的还是转教其他人和立即运用,能保留90%。&/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26ffafa0f0dfdc48c88a1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84&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26ffafa0f0dfdc48c88a11_r.jpg&&&/figure&&p&费曼的办法是:&b&仔细审阅这篇论文的辅助材料,直到他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基础、足以理解其中的艰深想法为止。&/b&他是一位教师,能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像初学者阐述一个名词、公式、学科的概念,但这种方法适用于我们任何想学的东西。&b&它能让你的学习能力有质的跃升&/b&。&/p&&p&举个例子&/p&&blockquote&有人问爱因斯坦“相对论到底是什么?”爱因斯坦回答:“你坐在美女身边一小时,感觉就像一分钟;而夏天你在火炉旁坐上一分钟,感觉就像一小时。”&/blockquote&&p&&br&&/p&&p&使用重述、分享、讨论等方式,不仅是学习的妙方,还是窥探不同思维方式的窗口,它让你将想法撕开揉碎,从头重组。这种学习方法会让你对观点和概念有更为深入的理解。重要的是,以这种方式解决问题,你可以在别人不知道他们自己在说什么的情况下,理解这个问题。&/p&&p&---------------------------------------------------------------------------------&/p&&p&技术并不是万能的,不可能适合任何场合的任何学习者。因此,你在学习应用这个方法时,&b&应该结合自己的情况,做适当的调整&/b&。&/p&&p&总之一句话,&b&几个步骤之间不是固定的线性顺序,学习的顺序可以往返也可以跳跃,&/b&要相信现实世界,而不要迷信理论,现实世界中,有几个学习者会完完整整把框架做好了,再去应用?可笑的是就有人本末倒置于是这世间就有了教条主义。&/p&&p&&b&一开始用技巧可能会降低你的效率&/b&,不奇怪。&b&任何新事物都有一个适应期&/b&,找到最适合你自己的方法,不要生搬硬套,那么学习能力将会突飞猛进&/p&&p&&br&&/p&&p&超强的学习能力,需要不断的练习,丰富知识框架&/p&&p&文章开头的思维导图,&b&可关注我的公众号【三白师哥】&/b&&/p&&p&直接回复“&b&思维导图”&/b&&/p&&p&&b&自动获取电子版,仅仅是为了分享&/b&&/p&&p&还有关于&b&“学习方法”、“刻意练习”、“自控力”的学习笔记&/b&,也有增加学习能力的书单推荐&/p&
文章虽长,7000多字,预计8分钟左右阅读完,不建议跳读,值得收藏。作为一个不怎么听课的学渣,我的绩点能维持在班级前5,四年内拿过4次奖学金,只靠突击拿过1次二等奖学金,一次三等奖学金,虽然只是上海本一,我还是认为下面介绍的方法是功不可没的。 (…
&p&这场交锋发生在1925年的美国田纳西州,一名高中老师John Scopes因涉嫌违法在课堂上讲授达尔文的进化论而遭到刑事指控。辩护律师Clarence Darrow 和控方代表William Bryan 见招拆招你来我往: Bryan先发制人,在陪审团的选择上占尽便宜,并设法排除掉了辩方的全部证人和关键证据;Darrow则绝处求生,要求控方代表Bryan本人站上证人席接受交叉质询,巧用诉讼程序实现了目标,让自己的声音通过电波传向全国;最后,Darrow又做出了惊人之举 -- 以败为胜,主动请求陪审团判自己的客户有罪。&/p&&p&下面我来为大家详细说说此案的来龙去脉:&/p&&p&&b&一: 知法犯法&/b&&/p&&p&20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大萧条的长夜到来前最后的狂欢,有人平步青云,有人堕入地狱,“了不起的盖茨比”们在长岛的豪宅中彻夜狂欢,遥望曼哈顿岛上的灯火;禁酒令已经开始推行,私酒贩子得到黑帮的庇佑,在城市的地下通行无阻;爵士乐的“靡靡之音”迷醉了夜色,周日的礼拜堂,愈发显得门可罗雀。一战之后的美国,开始认真地问自己:我们是不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我们该拥有一种怎样的价值观?&/p&&p&价值观的交锋无处不在,在远离盖茨比和爵士乐的南方乡间,也是暗流涌动。&/p&&p&John Butler是一名田纳西州的农场主,他在一次公众讲话时说道:“我不懂进化论,但我听说,有些小姑娘小伙子们下课回到家,告诉父母 ,《圣经》里都是胡说八道”。尽管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在此时已经出版了半个多世纪,但美国的新教和天主教力量仍然对其怀有很深的敌意。Butler的一席话,说到了很多人的心坎里:也许,在他们看来正是现代社会和科学理论败坏了人们的心灵,而现在,居然有人开始批驳圣经了!&/p&&p&Butler不会缺少自己的支持者,他的主张成为了田纳西州的一条法律,称为“巴特勒法案” (Butler Act),该法案禁止任何人在田纳西州公立学校中传授“与圣经中的神创论相违背”且宣扬“人类是从低等生物进化而来”的理论,违者将承担刑事责任。&/p&&p&此等公然反对科学的立法,引起了以美国公民自由协会(ACLU)为代表的一批民间团体的愤慨。ACLU开始招募志愿者前往田纳西州教进化论,以身试法,将这条荒唐的法律拿到法庭上接受全国人民的审视。时年25岁,刚刚从肯塔基州立大学毕业的John Scopes挺身而出,肩负起了这一职责,来到一家叫做 Rhea County High School的学校任教。有趣的是,Scopes学的是地质学,而在学校担任的是橄榄球队教练 -- 这可真是一个“生物是体育老师教的”故事。&/p&&figure&&img data-rawheight=&286&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7aa99aad0c8_b.jpg& data-rawwidth=&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0&&&/figure&&p&上图中的这位体育老师Scopes找到了机会,利用帮助其他老师代课的时机,向学生们讲起了进化论。ACLU毫不犹豫地“大义灭亲”,向有关部门举报Scopes的违法行为。&/p&&p&后来,事业有成,子孙满堂的Scopes写了一本回忆录,叫做“《风暴中心》”(Center of the Storm: Memoirs of John T. Scopes)。他说,二十五岁的自己,当时并不知道会被卷入一场怎样的风暴。&/p&&p&&b&二、主角登场&/b&&/p&&p&明尼苏达大学法学院的图书馆里,悬挂着一张传奇律师Clarence Darrow的巨幅照片,就是下面这张:&/p&&figure&&img data-rawheight=&750&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1c07ecad1b78e9dbabed6_b.jpg& data-rawwidth=&9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1c07ecad1b78e9dbabed6_r.jpg&&&/figure&&p&就算不信“面相”之说的人,恐怕也会暗自想到:这家伙,绝对不是个善茬。每次我在这张照片下面开小差玩手机的时候都会惴惴不安,担心老爷子跳下来教训我一顿。&/p&&p&Darrow冷峻的面容下,却有一颗热心肠。他搞公司法起步,后来却最擅长帮助工人们对抗大公司的剥削,特别是帮助矿工和铁路工人维护权益,为因罢工而遭到起诉的工人辩护。在重大刑事案件中,Darrow也有出色的表现。例如1924年的Leopold杀人案中,他综合运用心理学和成长环境等因素设计辩护策略的方法,为后来的刑事辩护提供了大量方法论。&/p&&p&然而,Leopold一案也让Darrow遭受了争议。此案中,他创下了当时的律师收费历史新高。帮助“罪大恶极”的被告“花钱买平安”这一做法招致了不少批评,甚至律师协会主动出面削减了Darrow的律师费。赢了官司却横遭非议的Darrow,需要用一场“锄强扶弱”的胜利挽救自己的声誉,于是在听闻此案后,欣然同意免费为被告提供辩护。&/p&&p&被告一方有了当时身价最高的律师相助,控方派出的,也不能是等闲之辈。于是,本已在政坛功成名就的William Bryan重新披挂上阵。&/p&&figure&&img data-rawheight=&450&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fe783edb04ba613d7f4e9fbe2de615ec_b.jpg& data-rawwidth=&34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6&&&/figure&&p&Bryan作为律师有着不俗的战绩,在政界更是一时风头无二的人物:担任过国务卿,两次竞选总统,参与过制定宪法修正案,推动禁毒立法,为一战后的重建工作在法律上保驾护航...可以说是政界和法律界的双栖明星。Bryan虽然反对进化论,但这并不一定代表他就是“愚昧”的 -- 他因为这个国家的“道德沦丧”而寝食难安,作为一名虔诚的信徒,时代的局限性,让他把所有的怒火都倾泻在了达尔文的进化论身上。&/p&&p&&b&三、“猴子审判”&/b&&/p&&p&田纳西州的Dayton,一个目前人口不到8000人的小镇,却有着一座博物馆和一座文理学院。博物馆叫做“Scopes审判博物馆”,时间被静止在了1925年的那场交锋;学院叫做Bryan College,因控方代表William Bryan命名。这位驰骋律政界多年的老将,那时不会知道,这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战。&/p&&p&Dayton,这个在地图上找不到的小镇,在1925年7月因为举办Scopes的审判而吸引了公众的目光。记者,法学家,政客,律师,游客纷至沓来,仅有的几家冷饮店很快人满为患,人们在大街上喝着汽水,兴奋地期待着主角的登台。(别忘了这是禁酒时期,只能喝汽水凑合)。这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通过无线电广播向全国听众实时报道的庭审,控辩双方的每一句话,都随着看不见的电波飞向千家万户。&/p&&figure&&img data-rawheight=&259&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79bddcb6f42a03c460615e_b.jpg& data-rawwidth=&2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0&&&/figure&&p&就连马戏团也来了 -- 他们带来了当时的“动物明星”,一只叫做Mendi的猩猩,为这场关于进化论的审判助兴。有一名记者戏称这场审判为“猴子审判” (Monkey Trial),这个名字一炮而红,在今天,Dayton还自豪地称自己为“猴子城”,纪念品商店里面摆满了各种猴子玩偶。&/p&&p&审判地点的选择,给辩护方构成了很大的挑战:在美国的刑事审判中,陪审员是从当地居民之中随机抽取的,而在教育相对落后,以农业为主的Dayton,进步的科学思想恐怕受众群体很有限。至于控方有没有刻意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审判地点,目前还没有定论,但这一“技巧”,给日后的辛普森案带来了启发:通过将审判地点定在黑人和少数族裔占人口比重较大的地区,辩护方获得了更加有利于自己的陪审团。&/p&&p&控方代表Bryan没有放过这个得天独厚的机会。根据美国诉讼程序,在确定陪审员时先由法院抽选初步的大名单,然后控辩双方可以排除可能存在偏见或者因其他原因无法行使职责的陪审员。Bryan对名单中的人士进行了详细的背景调查,设法排出了所有了解进化论、有亲朋好友可能了解进化论、有机会接触进化论的成员,最终的陪审团成员主要由农民、搬运工、木匠等职业的人员组成。Darrow则排除了信仰新教和天主教的人士,留下了卫理公会教徒和浸礼会教徒。陪审团中只有一人宣称不信仰宗教。&/p&&p&有一点可以确定:在决定案件结果的陪审员中,没有一个人听说过进化论。&/p&&p&&b&四、四面楚歌&/b&&/p&&p&尽管在陪审团的选拔上出师不利,但辩护律师Darrow依然踌躇满志:他手中还有一副好牌,有众多学者和进步人士为自己助阵。Darrow请到了12名专家证人,其中既有科学家(包括著名动物学家Maynard M. Metcalf),也有崇尚科学的宗教界人士。既然陪审团不理解进化论,那么就通过专家证人让他们弄个明白吧!&/p&&p&然而,擅长使用专家证人的Darrow挥出的这一拳,却好似打在了豆腐上:Bryan以不变应万变,仅仅用了一招就轻易化解 -- 证词不具有相关性。&/p&&p&国内的律师朋友很熟悉,一项证据必须要具有“三性”才能被法院所采纳:真实性,合法性与相关性。Bryan指出,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被告是否在课堂上教授了进化论,而至于进化论本身是否为客观真理,在所不论。&/p&&figure&&img data-rawheight=&245&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f6eefc6b518ef4_b.jpg& data-rawwidth=&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figure&&p&于是,本该由王牌证人团队大放异彩的交叉质询,因为Bryan一次次适时喊出的“反对--与本案无关”而变得支离破碎,尽管“进化论”这个名词几次被提起,但证人团队始终没能完整地向陪审团阐述这一理论。审判进行到第六天,Darrow已经打完了手里全部的底牌,麾下的证人依次登台,却又一个个被请下了证人席。至于陪审员们,也许只是模糊地感觉,进化论就是说人是从猴子变的,至于背后的科学依据,他们还从未听闻。(这里有一个技术细节:辩护方可以要求证人在陪审团不在场的情况下宣读与案件无关的证词,作为上诉时的记录,本案中Darrow也的确这么做了,但对于这场审判来说已经于事无补。)&/p&&p&相比之下,控方主导的交叉质询就顺风顺水多了。Bryan请到了被告Scopes的学生出庭作证,证实这位“体育老师”的确在课堂上为他们讲授了进化论。对于Bryan的不给对手任何机会的强硬策略,保守派们拍手叫好,有趣的是,“巴特勒法案”的倡导者,那位以捍卫圣经为己任的农场主Butler,却对Bryan的做法颇有微词:&/p&&p&“我自己倒是挺想知道,进化论到底是什么。”当辩方专家证人被排除后,他无不遗憾地感叹道。&/p&&p&&b&五、绝处逢生&/b&&/p&&p&庭审的第六天结束后,Darrow已经深陷绝境:一切和进化论有关的证据都被排除了,他尝试在询问证人的过程中自己直接引用达尔文的著作,以求把这一信息传达给陪审团,却被法官直接制止。由于多次枉顾法庭的指示并和法官就证词的相关性问题爆发争吵,Darrow还面临着蔑视法庭的指控。&/p&&p&子弹打光了,难道就这样放弃抵抗吗?如果Darrow就这么放弃了,这场审判也就不会名垂青史。&/p&&p&他做出了一个罕见的举动:既然自己手上已经没有牌了,那就去偷对方的牌!在庭审的第七天,Darrow为自己之前的行为向法官道歉,并平静地提出一个请求:要求传唤控方代表,William Bryan作为证人,解答几个和《圣经》有关的问题。&/p&&p&这一次,Bryan没有再祭出“与本案无关”的反对,而是选择坦然站上证人席。&/p&&p&难道他不知道“反派死于话多”这个道理,不懂得见好就收吗?非也,不过是情势所迫而已。尽管控方在前六天的庭审中威风八面占尽优势,但随着本案庭审过程的实时直播,同情被告方的舆论呼声已经占了上风,不少人因为这场“猴子审判”对学习进化论产生了兴趣,而控方“赶尽杀绝”,不给辩方证人发言机会的做法也招致了一些不满,有媒体已经开始呼吁废除“巴特勒法案”以保护教师和学者的言论自由。Bryan明白,自己必须要把握机会重塑公众对于《圣经》的信仰。&/p&&p&于是,这两位顶尖律师真正刺刀见红的肉搏战开始了。Darrow向法官承诺,自己不会再问和进化论有关的问题,而是将提问局限在《圣经》的文字本身,他开始抛出一连串的问题:&/p&&p&--你是否相信,夏娃是由亚当的肋骨变成的?&/p&&p&--你知不知道该隐是在哪里遇到自己的妻子的?&/p&&p&--你是否相信大洪水发生在公元前4004年&/p&&p&--你是否相信约拿被一头鲸鱼吞进了肚子?&/p&&p&一开始,Bryan还气定神闲地和Darrow讨论着教义,例如,指出吞掉约拿的并不是“鲸鱼”,圣经上面只是说“一条大鱼”。然而,随着问题一个接一个被提出,Bryan愈发感到左右支拙了。(有趣的是,Darrow甚至还提到了中国有五千年历史这件事,作为一名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人,可谓是博学多识了。)&/p&&p&再问起“创世纪”时,Darrow问道,“你相信上帝是在六天之内创造世界”,Bryan回答是的,Darrow接着问,这六天中,每一天是否有24个小时? 这时,Bryan开始犹豫了: 经过两个小时的询问,他只觉得对方的问题中处处隐藏陷阱,担心自己一个过于绝对的回答就会导致公众的质疑。&/p&&p&“不一定是二十四个小时,可能是指的一段期间”&/p&&p&“不一定是二十四小时?”&/p&&p&“不一定,可能是六百万年,可能是六亿年...”&/p&&p&“对了,引诱亚当和夏娃的那条蛇,是在什么物质上面爬行的,是在云彩上吗,是在降下大洪水的云彩上吗?” Darrow似乎完全没有理会Bryan对于“一天有多长”的解读,径直抛出下一个问题。&/p&&p&终于,Bryan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他跳起来,指责Darrow的唯一目的就是在诋毁圣经。眼见场面即将失控,法官连忙敲下法槌,结束了这次交叉质询。&/p&&p&(双方问答的详细记录请见:&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faculty.smu.edu/jclam/science_religion/trial_transcript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rial Transcripts&/a&)&/p&&figure&&img data-rawheight=&387&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4e102f4e2febe90f89b56edb4a283038_b.jpg& data-rawwidth=&6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4e102f4e2febe90f89b56edb4a283038_r.jpg&&&/figure&&p&(大家熟悉的“下木总统” 凯文史派西在舞台剧《Darrow》中出演主角Clarence Darrow,他表示过,Darrow是他最崇拜的历史人物之一)&/p&&p&后来,Darrow团队的成员披露,这次不按常理出牌的交叉质询并非即兴发挥,早在准备庭审时,Darrow就曾经准备好直接向Bryan本人发问,并邀请了在宗教学方面颇有造诣的Kirtley Mather博士帮助准备问题,目的就是将《圣经》中无法用科学解释的地方,一个个揭开来让公众去质疑与思考。&/p&&p&庭审的第八天,经过一晚上深思熟虑终于冷静下来的Bryan已经想好了回应方式,准备逐一反驳Darrow对圣经提出的挑战,然而,精通诉讼程序的Darrow根本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 在和客户沟通后,Darrow宣布,他放弃继续陈述的机会,要求陪审团直接判决被告有罪,而根据当时的田纳西州刑事诉讼程序,当被告方放弃辩护后,控方也不得再做总结陈词。&/p&&p&难道Darrow认输了?明明在证人被一一排除的绝境中他都没有投降,为什么在形势刚刚出现一丝转机时反而自毁长城?&/p&&p&因为,他已经嗅到了谋取更大胜利的机会: 昨天的一番坐而论道,通过媒体的报道,已经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即便是虔诚的信徒也开始思考:既然圣经里的“一天”可以解释成不止24小时,那么随着科学理论的发展,圣经中的文字是否也应该作出相应的解释,使之符合自然科学的进步呢?&/p&&p&Darrow产生了一个想法:输掉一审,然后上诉到最高法院,让最高法院废除巴特勒法案。Bryan自然也明白了对方的意图,但根据诉讼程序,自己在本案中已经失去了发言的机会。&/p&&p&陪审团经过不到十分钟的讨论就做出了有罪判决,教进化论的体育老师John Scopes被判处100美金的罚款,这在当时不是一笔小数目,Darrow表示将会上诉。&/p&&p&&b&六、永远的遗憾&/b&&/p&&p&围观的人群散去了,田纳西州的Dayton小镇,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两位法庭上的对手,却已经开始准备下一场战斗。Darrow开始重新制定策略,争取在上诉中让法院判决巴特勒法案违宪,Bryan要操心的事情更多,这场由无线电广播吸引了全国民众目光的审判,激发起一股学习进化论、批驳圣经教条主义的热潮。他已经安排好了几场公众讲话,打算重新争取民众的支持。&/p&&p&这一切,因为Bryan突然的离世戛然而止。&/p&&p&在庭审结束的五天后,William Bryan在即将动身北上开展系列讲话之际暴病而亡,享年65岁。有人说他死于中暑,有人说为期八天的庭审已经耗尽了他的心神,也有人开了个黑色幽默,说上帝本来想一道闪电劈死Darrow,却打偏了,误杀了忠实于他的Bryan。&/p&&p&在上诉中,Darrow的团队再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成功利用一审法院程序上的错误为被告脱罪。但在巴特勒法案的合宪性问题上,法院采取了“和稀泥”的做法,仅仅是宣布检方不得再依据巴特勒法案提出指控,而并没有直接判决该法案违宪。Darrow在法庭上表示了对法官“无为而治”态度的不满,他说,“在美国,宗教所引发的分裂和仇恨的火焰已经被点燃”,而法官不能总是躲在“消极中立”的帷幕后无所作为。&/p&&p&某种意义上,这场较量的双方,都留下了永远的遗憾:Bryan不仅失去了在庭审上做最后陈述的机会,也没能继续在上诉中战斗;Darrow虽然帮助客户洗脱了罪名,但没能彻底地废除这条在今天看来非常荒唐的法律,仅仅令其在实践中被束之高阁而已,直到多年之后才被立法者主动废除。&/p&&p&在“猴子审判”之后,Darrow作为律师的传奇并没有结束,直到68岁的高龄,他还作为辩护律师活跃在法庭上。本案被告,John Scopes,则离开了风暴中心,到芝加哥大学继续深造,学习地质学,毕业后前往委内瑞拉参与科学考察,并在那里遇到了自己一生中的挚爱,组建起了自己的家庭。回国后,他在一家石油公司从事油气勘探工作,度过了平凡而又充实的一生。&/p&&p&“说实话,现在我已经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有没有教过进化论了。”他在回忆录中写道。&/p&&figure&&img data-rawheight=&603&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d5a038c4ece50b9ed17d7079_b.jpg& data-rawwidth=&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d5a038c4ece50b9ed17d7079_r.jpg&&&/figure&&p&(摄于庭审中的照片,Darrow和Bryan彼此致以笑容)&/p&&p&--&/p&&p&作为一名无神论者,我也对本案感到了一丝遗憾:也许有一天,还会有宗教势力渗透进学校教育,用“教义”令理性和科学蒙尘,而由于缺少了一个关键判例,未来的律师们在对抗此类法律时,少了一件致胜法宝。&/p&&p&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p&
这场交锋发生在1925年的美国田纳西州,一名高中老师John Scopes因涉嫌违法在课堂上讲授达尔文的进化论而遭到刑事指控。辩护律师Clarence Darrow 和控方代表William Bryan 见招拆招你来我往: Bryan先发制人,在陪审团的选择上占尽便宜,并设法排除掉了辩方…
&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bebe1a0f8b1b97ed076cd4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bebe1a0f8b1b97ed076cd4_r.jpg&&&/figure&&p&在消费主义社会中,身体一直是最好的商品之一;身体的种类中,女孩身体(girl bodies)又是最热门的一个分类。最近被《创造101》刷屏,太多人在用“粉丝和偶像”的角度来分析这个现象,我偏偏想从性别学的角度来聊聊“女子团体&女孩身体”的社会意义。&/p&&h2&“女孩身体”(girl bodies)是重要的工业产品&/h2&&p&身体,一直是一种产业类型。外观,或者更准确的说是“表象”(appearance),是身体产业中最重要的文化资本 。最近10-20年,韩国偶像文化已经席卷了整个亚洲,甚至衍生到了欧美市场。特朗普女儿访问韩国的时候,和韩国总统文在寅套磁说的都是自己的孩子很喜欢听K-pop音乐。&/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bb_b.jpg& data-rawwidth=&1058& data-rawheight=&1072&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bb_r.jpg&&&/figure&&p&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韩国偶像团体已经发展成一个成熟的工业体系,男团和女团都是标准工业流水线下包装精美的商品。然而,当消费者不仅消费、同时还崇拜这件商品,那么,就不再是消费者去定义商品了;我们作为消费者,也在被商品所定义。&/p&&p&这就好像奢侈品牌效应,一个年轻少女背上香奈儿包包,不仅是她消费了香奈儿,她也在被香奈儿定义。&/p&&p&所以,当女孩身体成为引领时代的商品时,我们有必要去分析这种现象所带来的社会意义。&/p&&h2&女孩身体的商业种类&/h2&&p&在韩国偶像产业中,女孩身体被设计成以下几类(分类和举例都是引用了韩国学者Kim, Y.的学术研究,粉丝要撕去撕他):&/p&&p&以Wonder Girls为代表的“情欲女性性征”(erotic femininity),目标消费群体为成年男性;&/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fd12dca30f_b.jpg& data-rawwidth=&2206& data-rawheight=&1653&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20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fd12dca30f_r.jpg&&&/figure&&p&以少女时代为代表的“人造美”(artificial beauty),使用强调不同女性特征的制服作为卖点(性征特点明显的军装制服、学生装等等),目标消费群体为各个年龄段男性;&/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6a345ce788d7ae821a289e0016dc4bca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690&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6a345ce788d7ae821a289e0016dc4bca_r.jpg&&&/figure&&p&2NE1为代表的“女孩力量”(girl power)是一种近些年在亚洲新兴的女性性征,主打独立和强悍的女性风格,吸引了一大批20岁左右的年轻女性粉丝。&/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d1520abd5ca1b6ee6aa8ccc_b.jpg& data-rawwidth=&704& data-rawheight=&396&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d1520abd5ca1b6ee6aa8ccc_r.jpg&&&/figure&&p&相比较起来,90年代的女子团体基本都是走单一化的“女性柔美”路线,现在的女子团体风格越来越多元,这也是因为市场越成熟,产品战略就会越注重市场细分。还有很多的女子团体会特别挑选不同的“表象类型”进行混搭,这样可以尽可能抓住不同的消费群体,进而确保市场份额。&/p&&h2&“女孩性征”(girl femininity or girl sexuality)是如何生产的?&/h2&&p&在中国版的《创造101》中,主题曲的画风是这样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ac89dcfb45662f9ace22aec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ac89dcfb45662f9ace22aec_r.jpg&&&/figure&&p&其中,“女孩性征表象”最有代表性的一位,应该是吴宣仪。毕竟是韩国成熟工业流水线出来的产物,举手投足都已经是一个很成功的偶像产业成品。&/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8b9cfe113cd9fb41e0d649ed810d9209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642系统的精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