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车机互联软件互联的投资方是谁

注:以上所有数据均来自。通用资本已经为超过1亿的有金融服务需求的客户提供了解决方案和服务,服务范围涵盖财经各个领域。同时,GE积极的发展与合伙人在航天飞机制造、能源、基础设施、健康以及传媒等领域的合作与机会开发。联系方式联系电话:852-传 真:852-地 址:香港铜锣湾希慎道33号利园18楼管理团队F轮美元4350万 /
/ 相关新闻TOPS4818゜14072゜23453゜33280゜41016゜5882゜6825゜7806゜8769゜9769゜1029488゜129348゜227162゜326420゜426345゜525625゜624326゜724077゜823903゜923289゜10 MORE
市场及媒体合作林小姐010-10.cn投稿邮箱.cn
投资界微信
(C)清科集团版权所有京ICP备号-2阅读时间大约4分钟(1575字)
苹果投资滴滴,丰田投资Uber,通用投资Lyft,互联汽车之战谁将胜出?
不是人类选择技术,而是技术迫使改变!
【猎云网(微信号:)】5月26日报道(文/小白)
自两百多年前,亨利·福特首次大规模生产平价汽车以来,汽车几乎一直处于机械化时代。直到2012年,特斯拉电动汽车的出现拉开了汽车互联时代的序幕。
在特斯拉2012年推出的Model S车型中,不间断的互联网连接是其一大显著功能。这项功能不仅能让公司在不召回车辆的情况下对车辆系统问题进行升级改进,而且还能够使得公司远程访问车辆数据,为现如今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特斯拉项目负责人Sterling Anderson表示,通过安装升级的传感器和软件,公司可以在不控制车辆的情况下,远程获取用户驾驶与路况数据,然后用来测试最新的无人驾驶技术。
到目前为止,特斯拉已经获得了7.8亿英里的数据,每隔10小时,就能增加100万英里的有效数据。Anderson还说,虽然之前我们落后了,但我们的高精度数据和远程升级优势,足以让我们在未来竞争中后者居上。
另一方面,自特斯拉的互联汽车问世后,其他互联网大公司也纷纷把目光投向互联汽车市场这一块。Google的无人驾驶技术在行业内几乎无人能及,苹果推出车载系统CarPlay,能与iPhone搭配使用,以及更多的共享乘车公司,借助人、App与汽车三方面实现另一层面的汽车互联。
但是这些公司似乎也都意识到,不以无人驾驶车为终极目标的互联汽车都是在耍流氓。就连一直对无人驾驶汽车闭口不谈的苹果,也频频被报道疑似测试无人驾驶汽车。
打车应用Uber也在研发并测试自己的无人驾驶汽车,除此之外,Uber还从Google Map挖走了不少工程师开发自己的专属地图,为未来的低成本高效率运输做铺垫。Uber的竞争对手Lyft也即将开始测试无人驾驶电动车。
显然互联网技术公司正在颠覆传统汽车制造行业。
不久的将来,24小时不停运的无人电动汽车随叫随到,实时路况更新让人们再也不用担心上班或者上学迟到;人们没有必有再购车,却又时时有车代步;无人驾驶不仅降低了打车成本,又提高了出行安全;工作效率也会大大提高,财富创造速度加快就更不用说了。
如此一来科技公司和消费者的确是乐了,只不过在这样的未来蓝图下,传统的汽车制造商要急了。一旦人们对汽车的购置欲望越来越低,而汽车又可以像手机系统一样通过软件升级更新,传统汽车厂商这是要妥妥地沦为汽车零配件供应商的节奏,几十年甚至百年打下来的半壁江山眼看着就要在一朝一夕之间崩塌,大写的不服啊!
所以对于接下来传统汽车厂商的举动我们不会感到意外,毕竟互联汽车市场仍处在狠狠烧钱阶段,现在下手对传统汽车厂商来说为时未晚。
比如通用汽车,不仅收购了无人驾驶初创公司Cruise,还收购了共享乘车服务Sidecar的技术和资产,最近又向Lyft投资5亿美元,并计划携手Lyft共同测试无人驾驶电动出租车。
接着,Uber近日正式对外公布已获丰田的战略投资。目标无疑仍是未来的无人驾驶汽车。对于Uber来说,作为互联网技术公司,它缺乏大规模汽车生产的基础;而传统汽车厂商丰田跟其他同行一样,从汽车购买向按需打车转移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更何况丰田汽车也正着手研发无人驾驶汽车,与Uber合作有助于两家公司互相取长补短。
几乎同一时刻,在欧洲市场非常火热的共享乘车应用Gett也迅速宣布获得德国大众汽车3亿美元投资。通过这笔投资,大众可以在汽车共享与无人驾驶汽车等领域进一步扩大版图,实现其“全球范围内移动服务提供商领导者”的战略目标。
更不用提前一阵苹果公司对中国共享乘车应用滴滴出行的10亿美元战略投资。
除了长远的无人驾驶战略计划之外,这些接二连三的投资举动也证实了互联汽车的大趋势,创业公司如马前卒,一边开辟市场一边寻求颠覆性突破,资本雄厚的企业和传统汽车厂商瞄准时机出手抢占市场。至少目前为止,中国市场、美国市场还有欧洲市场的分割已初具雏形。
有一句话说得好:“未来就在那里,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意识得到。”
虽然也有不少报道表示了人们对汽车行业创新革命的担忧与抵触,像电动车的安全性、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性以及共享乘车对传统出租行业的冲击,但汽车互联革命早已上路,经验告诉我们,不是人类选择技术,而是技术迫使人类改变。因此不管是特斯拉还是Google又或是Uber等等,终将有一家公司为我们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汽车,带来整个互联汽车市场翻天覆地的变化。
看到这一未来的人,都已经开始或做好准备了。而抱守过去的,迟早会被历史洪流抛弃。
打赏该作者
微信扫码打赏该作者
联系请致电,微信同步
<div class="module-box mb20" v-for="(item,index) in items" v-if="index
{{item.author_user_sign}}共享汽车背后的男人 他为350余企业升级1.4万辆车 获通用投资
◆ 工作间隙,杨洋会选择听音乐或玩《王者荣耀》来放松。
文| 铅笔道 记者 邵毛毛
保福寺桥东南角的几栋写字楼下,5辆崭新的北汽E150依次摆开。
旁边立有汽车分时租赁技术服务商微租车的公告牌,上面写着“手机扫码即可使用,一小时只需5元”。路过的行人陆续被吸引过来,把现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但多是在好奇地打量。终于,一位胆大的年轻人大声说:“我试试。”
只见他掏出手机扫码,支付完成后点击屏幕上的“解锁”,“滴”的一声场地内其中一辆汽车车门应声而开。围观的人们仿佛瞬间被点燃了热情,纷纷扫码尝试。回忆起微租车首次外测时的场景,创始人杨洋还是有些激动。
毕竟在2014年的那个夏天,这还是个新鲜事。如今,三年已过去,微租车现可适配240余款汽车,已为国内350余家合作伙伴提供分时租赁技术解决方案,微租车平台积累运营车辆数据超过1.4万台。
现在,杨洋还在等待。当平台聚合的汽车数量达到2.5万台时,他将让微租车成为自助出行的平台服务商。未来,他会进一步打通平台出行数据服务的价值链条。
注:杨洋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内容真实性负责。铅笔道作客观真实记录,已备份速记录音。
“用技术激活国内汽车租赁市场”
杨洋的第二份工作跨时颇长。
在每天挖掘和分析数据中,他从22岁来到了38岁。日子久了,身边一点有关创业的风吹草动都让他心生向往。“每当有个朋友创业,我都想着自己是不是也能走这条路。”
就这样,一个个小念头终于积攒成了一朝爆发的火山。2013年,杨洋刚好38岁。这年,他干净利落地递交了辞呈,准备把脑海中扎根两三年的“创业”二字落地。
当时,他已有个大概的方向。原来,因工作缘故常去国外出差,杨洋一直在琢磨一件事,无论是自己还是身边的朋友,一旦出国便会选择在当地租车以满足出行需求,可回国之后却少有人采用这样的方式。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他纳闷不已。
正式踏足创业路时,杨洋的首个想法就是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一番探究后,他发现原因似乎在于国内汽车租赁行业模式太过落后。
杨洋这样解释道,例如在美国,身处机场、高校、酒店等场所人们如果有出行需求,可以在柜台便捷地预约到一辆汽车,然后到附近的停车场自助使用。若同样的场景换到国内,其步骤和所需手续将极为繁琐——先是要寻找租赁门店,接着还要到店签合同、交押金、取钥匙,使用后还要在指定门店归还。
总之,相比国外汽车租赁行业已普遍利用分时租赁技术、采取电商式的经营方式,国内确明显还处于“刀耕火种”时期。由此,国外汽车租赁市场的格外活跃便不令人意外了。
“落后,实在是太落后”,虽然这样嘀咕着,但杨洋坚信美国就是中国的一面镜子,“国内的租赁行业迟早也能像他们那样繁荣”。
于是,他计划从技术着手激活此市场。具体来说,就是用分时租赁技术帮助传统汽车行业升级,以实现去门店化的网点运营。
从北汽E150开始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微租车的模式为B2B2C2B。其发展一共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免费给企业提供分时租赁技术,让他们把车辆共享到平台上,之后进入第二阶段,平台便有了自助出行服务商的身份……”
解释完这如绕口令一般的商业模式,杨洋也有些口干舌燥。他拿起水杯抿了一口,然后用期待的目光看向坐在对面的朋友。对方在汽车电子领域从业20余年,“可以说是国内第一批该行业的工程师”。
既然要做技术服务商,寻找合适的技术人员便被杨洋提上了日程。他会详细地向身边相关领域的朋友讲述自己对项目的规划,希冀着对方的肯定与加入。
或许是认可杨洋所设想的商业模式,亦或是看好其发展前景。用这样的方式,到2014年年初微租车项目启动时,他身边已聚集起一支20余人的研发团队。接下来,似乎只要沿着既定的开发道路前进即可。
事情显然不能这样顺利。在杨洋的规划中,若要通过分时租赁技术实现车辆无人值守的应用场景,便必须让用户通过手机便能完成对车辆的全流程操作,同时,企业可以通过后台监控车辆运行状况。这样一来,手机需取得比车钥匙更高的车辆控制权限,“对车辆实施总线神经级控制”。
可车拥有完全封闭的系统,控制它的前提是足够了解它。“彻底摸清它的通讯协议和控制协议等。”所以,杨洋迫切需要找到一款汽车让团队搭建出技术的原型框架。
在北京市当地搜罗了一圈,他瞄上了庞大集团。这个老牌的汽车经销商在北京拥有众多4S店,找上门后,杨洋给庞大集团负责人抛出一个合作提议,“给我半年时间和一批车,我有办法提升你们的销售量”。
他的办法并不神秘,就是要让顾客以分时租赁的方式在小区地库、写字楼停车场等场景试用产品。听明白后,对方爽快地给了杨洋8辆北汽E150,这也是北汽的第一款新能源车型。
第一批原型机终于到手了。
乘政策的东风
一辆被拆得七零八落的北汽E150旁围着20多人,现场虽然有些凌乱,但分工明确的众人在有条不紊地向前推动着研发进度,有人负责车辆控制硬件、有人负责业务后台开发……
在那个夏天到来前,一群人把这辆北汽E150拆了又装、装了又拆。多次上路测试后,未逾此前承诺的半年期限,杨洋终于能把装有分时租赁设备的车辆放到保福寺桥边外测。此时,整套技术已有基本轮廓,包括智能车载设备、SaaS管理系统、用户及企业客户端App等软硬件。
◆ 智能车载终端2.0
测试期间,每天约有近百用户试用,开车门、还车等操作流程均可实现自动化。而这样的成绩不仅为杨洋敲定了与庞大集团、北汽的后续合作,也让他心中有了些底气。“原来大家也是能接受分时租赁的形式,也愿意尝试。”
更让他坚定了研发信心的是团队举办的一次小型产品介绍会,“算是小规模的行业交流论坛”。起初杨洋只邀请了9家汽车租赁公司参会,但出乎他的意料,最后共有27家公司负责人到场,“我们小小的会议室已经坐不下了”。
这时,杨洋才算明白,传统的汽车租赁行业也在积极地寻求转型。“作为行业里少有的技术提供商,我们也算是在2015年声名鹊起了。”
心中有谱之后,杨洋心无旁骛地带着团队闷头向前跑。相继和北京首汽、北京出行、重庆交运建立合作后,他们一边拆解一辆辆车型扩大硬件的适用范围,一边和企业对接以完善SaaS系统的业务模块。
为了让企业客户将运营的车辆共享至微租车平台,杨洋让其免费使用软件系统,仅收取硬件及服务费用。当时,杨洋每天都要在公司接待大量来自各地的合作伙伴,多为汽车租赁公司、运营商、汽车制造商或4S店。
◆ 公司里常有客人洽谈合作。
直到有一天,他突然发现全国很多做公车改革的企业上门洽谈合作。杨洋同他们的交流开始从挨个变成了成批,“只有这样效率才能提高,要不然人家要一直等着”。
情况了解的多了,杨洋总结出这些客户都是想获取应对公车改革的解决方案。原来,此前政府出台的公车改革方案使公务用车需采用租赁方式,而分时租赁技术恰好符合其需求。
虽然,杨洋在政策发布时也没有预料到它对项目的影响,但他没有打算错过这场“东风”。眼看着越来越多的车改企业下订单,“有的就干脆住在我们公司对面等提货”,他也有些心急了。
因团队需先向代工厂采购原料,而为解决资金对产能的制约,杨洋尽快追加了一轮6000万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朗玛峰创投。
加上去年10月份通用汽车注入的A轮融资和国家对汽车租赁行业的引导,团队再次踏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算是运气好吧,没想到市场迅速就爆发了。”
◆ 微租车后台系统
杨洋和成员们朝着优化技术和业务拓展的方向一路狂奔。如今,整套分时租赁技术可适配240款汽车,其中包含市面上已有的所有新能源车型和85%的燃油车车型。“技术真正实现了大规模商用。”微租车的合作伙伴增加至350余家,服务覆盖90余座城市,平台积累1.4万辆汽车。
当平台聚合的汽车数量达到2.5万台时,微租车将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成为自助出行的平台服务商。杨洋说,这个目标或许能在明年达成。
编辑 付文学 校对 王琳
如需转载文章请联系铅笔道微信客服号:铅笔道大芯芯(微信id:qianbidao2017)获取授权资质,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投资人的随身情报局 每月上新1000优质项目 大小风口提前逮住
不说谎的创投媒体,创业者融资的首发阵地,主要报道B轮融资前的早期创业者。
今日搜狐热点真格基金CEO方爱之,投资界的大咖,为何不看好90后创业者?真格基金CEO方爱之,投资界的大咖,为何不看好90后创业者?我好方百家号真格基金合伙人兼CEO方爱之投资阶段:天使期投资方向:移动互联网、TMT代表案例:聚美优品、世纪佳缘、兰亭集势、一起作业、找钢网、大姨吗、蜜芽宝贝、51Talk等也许刚一提到方爱之,很多人并不是十分熟悉,但要是说起她的父亲方风雷,那可是投行界当之无愧的大咖。1993年,方风雷作为主要参与者筹建了中国首家中外合资投资银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因此被称为“第一代中国本土投资银行家”。当然,方爱之并不生活在父亲的光环下,人们都说“虎父无犬子”,方爱之其实也是个相当厉害的角色。2004 年她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随后又到斯坦福大学攻读 MBA,在此期间不仅学习能力突出,方爱之的领导才能也得以展露,曾担任斯坦福大学中国学联主席。完成学业的她,在纽约摩根大通投资银行部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之后她还曾就职于通用电气中国商务发展部,主要负责通用电气中国区的业务发展及兼并收购,而加入真格基金,则是一次命运的巧合。事业上风生水起的方爱之凭借自身的努力和坚持获得了很多殊荣:2015 年,方爱之当选了创业黑马集团“创投黑骑士”;2016 年,她又入选福布斯在全球范围内评选的The 2016 Midas Brink List(该榜单针对于科技领域快速崛起的投资新星),成为该榜单中唯一的中国区投资人;此外她还在 2016 年 3 月当选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这样多的成绩背后,方爱之有着怎样的故事和理念呢?今天金牌顾问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她的心路历程,感受大咖背后的故事。外人眼中的“工作狂”,却有着他人不知的热爱说起方爱之,如果你稍微在她周围的同事朋友中走访一圈,就会发现她留给大多数人的第一个印象就是有点“工作狂”,而这一点也不假,就连她刚生完第一个宝宝的月子里,她的工作都是从不离手。方爱之明白,对于创业者来说,尤其是早期的创业者,每分每秒都是关键的时刻,作为天使投资人的她希望自己可以尽职尽责地认真陪伴和帮助每一个与她合作的创业者。于是在月子期间,本应该安心休养的她每天都会看微信和邮件,通过各种可行方式开周一的例行早会,安排各种工作事宜等等,两个月之后,方爱之就正式回到办公室办公了。方爱之谈起外人眼中“工作狂”的自己,笑着说:“我是一个执行力很强的人,这一点可能是遗传自我妈妈。”除此之外,方爱之认为对于工作来说分秒必争,所以就连上班坐电梯的时间她都要计较,好在真格基金的新办公楼已经启用,地点在大厦的三楼,这样就不用等电梯了。怎么样,这个不折不扣的工作达人是不是给人感觉一工作起来就不免有些“癫狂”?不过,方爱之对此并不介意,她本人不认为自己的工作强度很大,或者说是不在意。有可能是源于她超强的思维和工作能力,或许又是她对于事业的热情和深情,她颇为享受的评价自己如今的工作状态:“对我来说,这不像工作。”一心不想做投资,为何与真格基金结缘方爱之并不是一开始就在真格基金工作,那么,他们是如何“结缘”的呢?据方爱之自己说,其实和真格的缘分纯属偶然。当年,方爱之的一个师弟在红杉资本工作,恰逢当时红杉要和投资人徐小平共同做基金,也就是真格基金。当时这位师弟第一时间就想起了方爱之,于是联系她并说明情况,问她有没有意向参与其中,但彼时的方爱之对此并没有产生很大的兴趣,还回绝了师弟的邀约:“你找错人了,因为我没有在做投资。”方爱之后来坦言,当时的自己确实有心从事与创业相关的工作,但创业投资却不在自己的选择之列,原因是她认为自己的父亲和丈夫都是干这行的,家里已经有太多的投资人了。但这位执着的师弟没有放弃,仍然坚持让方爱之和徐小平见上一面,她也不好再拒绝,于是就答应了。然而这一面之缘,就真的从此开启了方爱之的天使投资人之路。事后,方爱之回忆起和徐小平的见面,她觉得和徐小平谈得很好,认为两人很适合一起合作,最终她选择了真格基金。殊不知其实她也是徐小平最中意的合适人选——做人有自己的原则、有海外留学背景、接触过管理和财务相关工作、既读的懂商业模式又做得出规范的财务报表。就这样,本来已经要落幕的故事,又拉开了序幕。投资重点要看人,方爱之从实例中感触颇深在真格的最初两年,方爱之并非一帆风顺,原因是那时的她觉得投资这件事,看投资方向远远比看人更重要,因此也走了一些弯路。她回忆道:“最开始我不是看人的,因为不管你是什么背景,其实你都是在看行业,之前我的工作经验都是让我去分析一个行业,但到了真格我发现凡是因为行业投的项目都不会成功,最后还是要看创业者。”不过好在方爱之与徐小平的沟通还算顺畅,于是她才慢慢接受了徐小平的理念,明白投资过程中,其实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人。说起方爱之看人投资的案例,有两个比较典型:第一个,就是在众多的投资案例中,方爱之谈起对蜜芽的印象时,还是不得不提到它的创始人,她是这样说的:“当时刘楠找徐老师咨询一些事情,有人提出要收购她的淘宝店,徐老师觉得她特别好,让我们投,大家一开始有些质疑这个项目到底好不好,我们也去看了她淘宝店的运营数据,觉得跟其他淘宝店也没有太大区别。我们跟徐老师说,为什么你对这个项目这么感兴趣,徐老师很生气,说:‘你去见一下刘楠本人’,后来我们仔细聊过之后发现她真的很懂电商。”这件事情让方爱之的体会非常深刻,她才知道原来有些投资,特别是对于天使投资人来说,光看数据是没有用的,也是不准确的,而最重要的则还是要落实到“人”的身上。第二个例子,就是投资零零无限。零零无限是一家致力于研发消费级智能飞行机器人产品的创业公司,总部设在北京,在旧金山、深圳和杭州都设有分公司。除了该公司创新的科技元素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它的创始人王孟秋。王孟秋在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获得计算机硕士学位后,又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攻读了博士学位,2008年回国前,他曾在硅谷的著名SNS公司Facebook担任数据科学家一职,此后王孟秋又加入了阿里巴巴,直到2014年,他开始自主创业。零零无限成立当初就得到了真格基金的天使投资,2016年4月,零零无限团队宣布获得IDG资本、金沙江创投、真格基金、峰瑞资本、ZUIG等2300万美元A轮融资,可见众多投资机构对它的青睐,而方爱之在接受采访时坦言:“选择零零无限是因为CEO很牛。真格是从来不看趋势的,只看牛人,牛人能找到趋势,引领趋势”。除了学术和工作背景之外,方爱之更发现了王孟秋身上其他的优点,比如敏锐的视角、对创业的热情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方爱之表示:“对投资和创业来说,参与进来的人太多,但只有最后能攻破难题的才是赢家。除了解决技术方面的难题,品牌推广、运营能力、融资能力也非常重要。在这个竞争格局中,每个公司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问题各有差异,关键在于谁能快速突破自己的问题,创造与众不同的亮点,谁就可以脱颖而出,在市场中占领有利地位。”真格基金看人还有那些原则,90后创业者为何不被看好说完了方爱之看人的投资案例,我们来总结一下真格基金对看人都有哪些标准和原则。方爱之曾经总结过:“真格基金看人的话就看学习能力、工作力、影响力和坚持力。学习能力是要求创业者对于新环境能够迅速的察觉,并且能不断学习新技能来应对新需求;工作力,则是指创业需要的无尽的工作能力和热情;影响力,也是所谓的个人魅力,要能够把最好的人的组织起来,向同一个方向前进;坚持力,是决定创业者能否成功的最后一环,只有在挑战和逆境中不懈坚持下去,才有等到胜利的可能。”当然,除了以上这些看人的标准之外,方爱之还总结了很多,例如领导力、决策力、视野、变通、真诚、商业头脑、常识、基因、承诺/坚持、合作能力等等,方爱之曾经强调她不会侧重看趋势,但真格基金所投的大多项目都恰好符合了当下热门的趋势,比如 papi 酱、蜜芽、小红书等等,而她对此则表示:“投资先要找对了人,一般对的人都在干对的事情。”不过,在看人这个问题上还有一点广泛关注的就是90后的创业者,对此方爱之持保留意见,她表示90后的创业者太多是“热情足够而经验不足”,这不是大家的偏见,而是一个成功的投资人一定要经过很多“实战”的演练,才能真正领会生存的技巧,每一个初入某领域的人,都需要不断地锤炼和打磨。初创企业存在泡沫风险?中国创新正在深入人心在主题为“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力量”的2016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年会上,方爱之表示,现在的创业热潮和气氛很浓,涌现了大量的初创公司,而它们中有很多实际上价值都被高估了,出现了初创企业泡沫,很多企业都难逃泡沫爆裂后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不过这种现状的整体大趋势已经出现了下降势头,与此同时,中国的初创企业应该更多的侧重创新,并且还应该让世界多了解中国企业的创新:“我觉得有越来越多的人,或者说有更多的信息资源被投入到这些优秀的(创新的)公司,但是还是不够的,我觉得还是需要有更多的中国的记者来报道这些公司,也需要有更多英文的文章与信息来介绍这些公司。”除此之外,方爱之还表示中国现在的很多创新都出现了令人欣慰的迹象——中国的创新正在从技术的创新扩展到大众思维生活方式的创新,比如近些年人们越来越多地习惯订餐,线上支付、网络直播等等,这些如今已经稀松平常的生活方式,很久以前是没有的,所以这意味着创新正在从很细小的环节深入人心,颠覆传统。“天使”不易,成就感和使命感是努力的回馈方爱之每每谈及自己热爱的工作,都会表示做天使投资很特殊,因为天使投资人需要在创业者们最艰难、甚至连数据都没有的时候,在其他人也许并不看好他们的时候选择相信他们,帮助他们。这种选择,需要经验,也需要勇气,要想做好天使投资人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这大概也是“天使”的含义所在吧。虽然要做好一个天使投资人并不是件易事,而且在这条道路上挫折和遗憾时不可回避的,但在方爱之眼里,更重要的是巨大的成就感,甚至可以说是光荣的使命感。她曾这样说:“作为天使投资人,当你看到你所投的企业或项目顺利拿下A轮,见证它们一步一步逐渐成长起来,再到后来发挥作用的时候,你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也许在人多人看来,方爱之只是个很拼命的工作狂,但如此拼命的她其实不仅仅把自己的工作当成事业来做,还把事业当做生活的一部分去爱。所以她看起来是那样的不知疲倦,她享受整个过程,享受工作和生活相互交融的充实感,相信这是她给自己做的选择,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但无论我们如何抉择,从方爱之的故事里感受到的拼搏和努力,大概都是不可或缺的吧。她的经典语录:1. 在衡量团队上,我关注三点:chemistry、complementary 和 compromise,就是第一要对眼,第二要互补,第三要能够互相理解,可以为了公司整体利益做让步。2. 我们的一些明星项目,像美菜、小红书,我们投的时候他们都没有注册公司,没有数据,为什么要投他(她)?就是因为被这个人感染了。3. 其实我从小就接触创业者,因为家里来的客人很多都是创业者,所以我觉得我身边的人都在创业,当然,环境对人很重要。(金牌顾问分析师:李梓晗)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我好方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本人从小喜欢科技新闻,善于抓取第一手资讯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通用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GM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公司性质:
公司规模:
公司网站:
公司行业:
汽车/摩托车
公司地址:
浦东金皖路56号
查看公司地图
General Motors in China
General Motors Co., one of the world's largest automakers, traces its roots back to 1908. The General Motors-China relationship dates back more than nine decades. GM China's vision is together with its partners to be the best automotive group in China.GM has 11 joint ventures and two wholly owned foreign enterprises as well as more than 58,000 employees in China. GM, along with its joint ventures, offers the broadest lineup of vehicles and brands among automakers in China. Products are sold under the Buick, Cadillac, Chevrolet, Baojun, Wuling and Jiefang nameplates. In 2014, domestic sales of vehicles by GM and its joint ventures jumped 12.0 percent on an annual basis to 3,539,970 units. Company Introduction (Mandarin)_58_
通用汽车在华业务介绍
通用汽车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公司之一,历史可追溯到1908年。通用汽车进入中国已超过90年,在中国的发展愿景是:携手战略合作伙伴,致力于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最佳参与者和支持者。 通用汽车在中国大陆地区建立了11家合资企业和2家全资子公司,拥有超过58,000名员工。通用汽车公司在中国进口、生产和销售别克、凯迪拉克、雪佛兰、宝骏、五菱及解放品牌的系列产品,所提供的产品系列之丰富位居所有在华跨国汽车企业之首。2014年,通用汽车及其合资企业在华销量为3,539,970辆,同比增长12.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通用咨询投资有限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