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银行账户余额查询短信余额显示66,000.32多少钱,

601229:上海银行2016年年度报告
来源:东方财富网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代码:601229)
2016年年度报告
二〇一七年四月
目录重要提示......2第一节 释义......3董事长致辞......4行长致辞......6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8第三节 公司业务概要......14第四节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17第五节 重要事项......65第六节 普通股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75第七节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情况......80第八节 公司治理......95第九节 财务报告......103第十节 备查文件目录......104
1、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2、本公司董事会四届二十一次会议于日审议通过了《关于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年度报告及摘要的议案》。应出席董事18人,实际出席董事17人,李任董事委托叶峻董事出席并代为表决。本公司4名监事列席了本次会议。
3、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以2016年末总股本6,004,450,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送现金股利5.00元(含税),共计分配3,002,225千元;以资本公积按每10股转增3股,合计转增人民币1,801,335千元,实施资本公积转增后,本公司注册资本由6,004,450千元变更为7,805,785千元。
4、本集团按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2016年度财务报表已经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审计,并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本年度报告所载财务数据及指标按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除特别说明外,为本集团合并数据,均以人民币列示。“本集团”是指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
6、本公司董事长金煜、行长胡友联、副行长兼首席财务官施红敏、财务机构负责人周宁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7、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本年度报告中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当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8、本集团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9、本集团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10、重大风险提示:本公司不存在可预见的重大风险。本公司经营中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本公司已经采取各种措施,有效管理和控制各类经营风险,具体详见第四节“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释义在本报告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本公司、本行、上海银行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本集团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上银香港
上海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上银国际
上银国际有限公司央行、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银监会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监会、证监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交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自贸区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桑坦德银行
西班牙桑坦德银行有限公司上港集团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银投资公司
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商业银行
上海商业银行有限公司元
董事长致辞
2016年,踏上新一轮20年发展征程,上海银行成功实现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商业银行经营环境与上一轮银行上市潮相比已然发生根本性变化。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疲弱,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复杂性、不确定性凸显;国内经济仍然面临下行压力、结构性矛盾以及风险隐患显现等诸多困难。在新环境下,如何持续创造价值是新上市银行迫切需要回答的命题,对本公司而言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2016年,本公司坚持“精品银行”战略引领,沉着应对挑战,加快转型发展,深化改革创新,提升经营管理能力,顺利推进战略规划实施,稳步进入全球银行百强行列,给出了自己的答卷。
在这份答卷中,我们坚持稳健为先。相较规模扩张,我们更加注重结构优化。2016年,集团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平稳增长3.26%,信贷资源更多向零售业务倾斜,零售贷款占比21.50%,同比提升5.38个百分点;严控产能过剩行业授信、房地产授信,整体信贷结构向更低资本消耗、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方向转变,增强实体经济服务支持。应对周期波动,我们修炼内功,夯实发展基础。2016年,我们把握风险脉络,强化风险预判和主动管理能力,通过完善实时监测、滚动排摸、预警预案、主动退出、风险经营等整套风险管理措施,保持资产质量持续稳定。加大风险遏制与化解,年末不良贷款率逆势下降0.02个百分点至1.17%,拨备覆盖率逆势上升17.80个百分点达255.50%,均保持行业较好水平。我们坚持审慎风险文化,90天以上逾期贷款与不良贷款比值降至0.88,严格不良资产分类,持续缓释风险压力。
在这份答卷中,我们坚持转型引领。我们力图建立内涵式、轻盈化发展方式,大力推进战略性业务,提升综合金融服务。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机遇,拓展投资银行、托管银行、金融市场业务,2016年,实现并购业务交易额同比增长57.2%,资产证券化业务迅速发展,年末资产托管规模同比增长83.86%,金融市场实现规模效益同比增长;适应大众消费升级需求,大力推进消费金融、信用卡业务,消费信贷占比上升,信用卡分期交易额同比增长86.57%;交易银行、私人银行、养老金融等领域逐步构建了贴近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体系。我们将战略性业务与传统信贷业务相融合,平衡当前和长远发展,以更好服务客户综合金融需求、推进转型,建立盈利增长的多元动力。2016年,在战略性业务带动下,本公司克服了利差持续收窄等因素影响,净利润实现近两位数稳定增长。同时,我们持续推进集团化经营,2016年,上银国际获准全面开展核心投行业务,本公司获准筹建消费金融公司,成为投贷联动首批试点银行,综合金融服务功能进一步充实,在转型道路上,我们有理由更加从容。
在这份答卷中,我们坚持创新驱动。我们深刻认识,由于金融信息化趋势,在“互联网+”浪潮下,更易催生银行经营模式转变。我们积极拥抱金融科技创新,建设智慧金融,力争在新的竞争格局中占据先机。本公司致力打造客户体验居于同业前列的在线金融服务平台,推进更多金融服务功能“触网”,强化最新金融科技应用,根据不同客群需求定制手机银行,增强在线获客、销售与服务能力。2016年,本公司荣获中国金融认证中心2016年区域性商业银行“最佳电子银行奖”,养老金融客群美好生活版手机银行荣获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上海银行业2016年度创新奖”。本公司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完善在线直销银行产品体系,建立依靠互联网技术的全面运营风控机制,强化互联网平台等合作,不断构建新业务模式。2016年末,本公司在线直销银行客户已逾800万户,交易额累计超过1,300亿元。本公司强化科技建设,加强数据管理,深化大数据技术运用,深入支持经营管理决策,提升准确性和精准度,提升经营效率。
在这份答卷中,本公司坚持治理保障。我们深知良好的公司治理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素。本公司较早建立了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借助上市契机,本公司不断推进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三会一层”相互协调、履职尽责,2016年,本公司共召开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专门委员会等会议41次,审议听取158项议题,谋划经营管理和战略发展,有力推动本公司战略规划实施和本公司持续健康发展。2016年,本公司健全完善了信息披露、内幕信息管理、关联交易管理、持股管理、投资者关系管理等制度,基本搭建了上市银行治理高效、合规运作的体系。强化投资者服务,坚持履行承诺,保障投资者利益。搭建完善投资者沟通渠道,倾听市场声音,促进经营管理提升。
2017年,经济金融形势依旧严峻。但要看到,国家“十三五”规划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纵深推进,商业银行转型发展步伐正在加快,面临新的机遇。上海银行精品银行战略的稳步推进和成功发行上市给我们积淀了足够的信心,我相信在新的发展时期,在广大股东、客户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上海银行一定能够把握发展机遇,坚持转型和创新发展,在“精品银行”建设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定步伐。
2016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营环境,在董事会的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们坚持以战略为引领,聚焦发展、管理、改革,在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努力把握市场机遇、妥善应对风险压力,总体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过去的一年是本公司年三年发展规划推进的关键之年,也是本公司发展历程中第二个20周年的开启之年。在干部员工们的共同努力下,全面加大工作力度和深度,取得了来之不易的经营业绩,呈现出四个特点:
经营品质再提升。本公司规模超过1.7万亿元,成为全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同时,净利润增速、人均利润、不良贷款率、成本收入比等主要经营指标均处于上市银行较好水平。
实现上市重大突破。在各方支持下,日成功登陆A股市场,站上了新的历史发展起点,市场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经营布局更丰富。本公司成为全国首批试点开展科创企业投贷联动的银行,获得消费金融公司牌照,子公司发展态势良好,上银国际成为一家全牌照的境外投资银行,集团综合金融服务内涵不断拓展。
行业地位站上新高度。在英国《银行家》公布的“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本公司按一级资本、总资产的排名持续上升,分列第91位、第97位,进入全球银行百强行列。当选第二届中国银行业协会城商行工作委员会主任单位。
这些进步,既是市场的充分认可,也源自于自身的不懈努力。回顾一年来的经营管理工作,体现了三个坚持:
坚持加快转型发展,提升专业化经营能效。致力于通过转型谋求发展,持续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提高专业化经营能力,在自身业务结构优化中培育比较优势、提升发展能级。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本公司主动对接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国道改扩建项目、旧区改造、城镇化建设项目等加大授信支持;助力“三去一降一补”,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信贷投放,实施房地产授信业务限额管理,并通过加强收费管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积极拓展普惠金融,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大力服务社会民生,延伸养老金融服务链,完善综合服务模式,初步形成养老金融特色体系。以结构优化为抓手,本公司把握转型方向,结合市场变化趋势,动态调整优化经营策略,资产结构上实施大资产配置策略,统筹风险、收益与资本,加快对战略性行业等优质资产的投放力度,并大力发展消费金融等零售资产业务,零售信贷余额突破千亿元;负债结构上抓两头,既通过交易银行、供应链金融等战略性业务带动活期存款提升,又主动加强高息负债管控;收入结构上抓两侧,一侧把握市场机遇和需求变化,推进金融市场业务、投行、托管、信用卡分期等特色业务拓展,一些新的增长点正在形成,另一侧依托网点深化转型,推进线下线上立体营销体系建设,加快渠道结构调整,服务能效和客户体验得到提升。
坚持加强精细化管理,增强持续发展后劲。以精细化管理驱动要素配置,不断加强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资源管理、科技管理等,促进更好地经营。风险管理方面,面对更加严峻复杂的风险形势,切实加强重点领域从严管理,针对信用风险,按照从严从紧思路,加强潜在风险资产主动退出,较好地控制了潜在风险暴露,2016年末不良率1.17%,同比下降0.02个百分点;针对操作风险,按照全流程管控思路,完善标准化制度流程、严格授权准入、开展风险自查、加强问责管理等,并推进操作风险与内控、运营协同管理,同时以促进经营效率提升为出发点,配合业务转型,进一步深化授信及风险管理机制安排,较好地发挥风险管理的支撑保障作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立足支撑转型发展,优化人员配置与管理,加强管理人才、专业人才分类分层培养,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员工实现更好的职业发展。财务资源管理方面,重点是突出价值导向,结合加快转型,完善财务资源配置机制,提升配置的精准度与投入产出效率。科技管理方面,继续加大科技建设投入,特别是适应大数据时代,围绕提升数据应用和分析能力,加强数据管理及信息应用,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促进管理效率的提升。
坚持有序深化改革,激发内生发展动力。为了更好地形成战略推进力、更好地提高工作合力、更好地激发转型驱动力,本公司围绕专业化能力建设寻找深化改革的切入点,向改革要动力,在改革中谋发展。立足提升战略执行力,建立了从战略到年度综合经营计划、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及政策管理的工作体系,实施战略推进动态纠偏;立足提升工作层次,通过推进目标管理体系建设,逐级传导运用“目标导向、责任落实、机制配套、过程管理”的工作方法,引导干部员工形成与战略推进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理念,促进工作转向深层次;立足提升专业化风险资产经营能力,试点建立特殊资产经营管理中心,集中管理相应风险资产,引入市场化考核理念,风险资产清收成效显着;立足提升业务运营能力,进一步深化业务运营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运营流程管理标准,整合优化柜面业务系统和流程,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立足提升产品创新能力,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变化,结合特色培育和业务转型,完善产品创新激励约束机制,加强产品及产品组合创新、销售和服务管理。
循道而行,功成事遂。2017年是本公司公开上市后的首个完整经营年度,也是这轮三年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立足上市新起点,本公司将以建设精品的决心、锐意进取的干劲、驰而不息的韧劲,进一步加快转型发展,在服务国家战略的大格局中不断加强专业化经营和精细化管理,努力完成本轮规划目标任务,创造更大的价值,在发展的道路上更有作为。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法定中文名称: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银行)
法定英文名称:BankofShanghaiCo.,Ltd.
(简称:Bankof Shanghai,缩写:BOSC)
二、法定代表人:金煜
三、董事会秘书:李晓红
证券事务代表:王景斌
联系地址: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银城中路168号
联系电话:8
四、注册地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银城中路168号
办公地址: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银城中路168号
邮政编码:200120
国际互联网网址:http://www.bosc.cn1
电子信箱:
服务热线:95594
五、选定的信息披露媒体的名称:《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
登载年度报告的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的网址:
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http://www.sse.com.cn)
年度报告备置地点:本公司董事会办公室、上海证券交易所
六、股票种类:普通股A股
股票上市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1自 2017年 4月 24日起,本公司官方互联网网址变更为 www.bosc.cn,原官方互联网网址www.bankofshanghai.com仍将继续维持服务;电子信箱变更为、,原电子信箱地址、仍将支持邮件接收。
股票简称:上海银行
股票代码:601229
七、首次注册登记日期:日
变更注册登记日期:日
注册登记机关: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7510M
八、其他相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名称: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办公地址:中国北京市东长安街1号东方广场毕马威大楼8层
签字会计师姓名:金乃雯、张晨晨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的名称: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办公地址: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东园路18号中国金融信息中心5层
签字的保荐代表人的姓名:李鸿、丁颖华
持续督导的期间:日至日
公司有限售条件流通股普通股的托管机构: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
九、本报告分别以中、英文编制,在对中英文文本的理解上发生歧义时,以中文文本为准。
十、排名、评级和奖项
(一)银行业排名情况
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按照一级资本排名,本公司位列第91位,较上一年度上升17位;按照总资产排名,本公司位列第97位,较上一年度上升10位。
(二)评级情况
截至报告期末,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授予本公司“Baa3”的长期发行人和长期银行存款评级,以及“Prime-3”的短期发行人和短期银行存款评级,评级展望稳定。
(三)报告期内获奖情况
颁奖单位2015年度上海金融创新二等奖
上海市政府银行科技发展奖三等奖
中国人民银行银团贷款业务最佳发展奖、最佳项目奖第四届优秀客服中心“先进示范单位奖”
中国银行业协会最佳远掉会员奖最佳标准化外汇掉期会员奖最佳货币掉期会员奖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远掉最具做市潜力会员奖最佳外币拆借会员奖最佳城市商业银行奖最具市场影响力奖最佳衍生品交易奖同业存单突出贡献奖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债券借贷业务开拓奖2015年度银行间本币市场交易200强2015年度全国银行业理财登记工作优秀城商行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2016年度机构贡献奖最佳公关案例奖
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小企业远期共赢利息业务获最佳小微企业科技金融服务奖美好生活版手机银行获年度创新奖2015年优秀清算会员债券净额清算优秀奖
上海清算所利率衍生品中央对手清算优秀奖十佳金融产品创新奖
《银行家》杂志社2016年区域性商业银行“最佳电子银行奖”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最佳品牌价值银行
第一财经传媒公司、上海陆家嘴金融城发展局最佳基金托管机构奖
上海股权投资协会年度最具创新力银行
东方财富网、天天基金2016年度最具创新银行
新京报2016中国年度最佳雇主——上海最佳雇主30强
智联招聘地方金融行业最佳雇主
中华英才网2015年度中国“优致雇主”
十一、近三年主要财务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主要财务会计数据
单位:人民币千元项目
2014年营业收入
34,408,813
33,159,130
28,097,56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4,308,265
13,002,367
11,376,45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
14,235,213
12,914,216
11,327,250益的净利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70,845,912
60,143,077
106,041,273利息净收入
25,998,109
26,681,925
23,474,278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3,947,245其他营业收入
676,037业务及管理费
-7,875,911
-7,622,511
-7,039,915资产减值损失
-9,576,344
-7,834,437
-5,288,571营业利润
16,213,205
15,918,215
14,068,597利润总额
16,319,373
16,051,527
14,144,311净利润
14,325,064
13,043,142
11,399,714
12月31日资产总额
1,755,371,102
1,449,140,487
1,187,452,197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
553,999,300
536,507,626
484,521,477负债总额
1,639,152,488
1,356,306,092
1,113,093,236股东权益
116,218,614
92,834,395
74,358,96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115,769,223
92,390,498
73,970,341存款总额
849,073,364
792,679,886
724,618,128资本净额
136,684,201
113,079,197
89,537,054风险加权资产总额
1,037,999,210
894,119,145
712,422,729贷款损失准备
-16,602,775
-15,142,379
-12,327,114股本
4,704,000每股计(人民币元/股)基本每股收益
2.46稀释每股收益
2.4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
2.45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2.54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
15.72注:1、每股收益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
算及披露》(2010年修订)计算;2、非经常性损益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8年第43号——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
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计算。
(二)主要财务指标
增减盈利能力指标
(个百分点)
2014年平均资产收益率
1.05%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8.4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8.36%净利差
1.96%净利息收益率
2.21%加权风险资产收益率
1.73%成本收入比
25.06%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营业收入百分比
14.05%资本充足指标
(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
12月133.117日%
12月123.165日%
12月123.157日%一级资本充足率
10.38%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10.38%资产质量指标
(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
12月13.117日%
12月13.119日%
(个百分-点0.)02
12月03.198日%拨备覆盖率
260.55%贷款拨备率
2.54%十二、2016年分季度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人民币千元
(1-3月份)
(4-6月份)
(7-9月份)
(10-12月份)营业收入
7,989,59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396,83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
3,408,556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6,629,737
67,660,542
10,629,481
65,926,152十三、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单位:人民币千元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2014年银行卡滞纳金收入
27,957补贴收入
45,542诉讼及违约赔偿收入
16,815清理挂账收入
235抵债资产处置净收入
-固定资产处置净损失
-3,347其他资产处置净支出
-9,969捐赠支出
-13,574其他损益
12,055非经常性损益净额
75,714以上有关项目对税务的影响
-21,442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净额
公司业务概要一、公司主要业务、经营模式及行业情况(一)主要业务和经营模式
本公司主要从事商业银行业务,经营范围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提供资信调查、咨询、见证业务;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开业20多年来,本公司以“精品银行”为战略愿景,以“精诚至上,信义立行”为核心价值观,近年来通过推进专业化经营和精细化管理,着力在中小企业、财富管理和养老金融、金融市场、跨境金融、在线金融等领域培育和塑造经营特色,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报告期内,本公司积极推进业务转型,向结构优化要效益、向结构优化要质量。在大资产配置方面,较好统筹了风险、收益与资本,通过定向营销加快了对优质资产业务的投放,零售业务资产比重持续提高,零售信贷余额(不含信用卡)已突破千亿关口,同业资产结构优化较好应对了市场收益率下降、营改增等变化。负债结构方面,降低了高息负债占比,提升了活期存款占比。客户结构方面,不仅公司、零售新客户增长较快,新客户贡献度也有所提升。收入结构方面,金融市场业务等部分特色业务的价值贡献明显提升。(二)行业发展阶段、周期性特点和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报告期内,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阶段,国内经济增速仍在换挡,新的增长动力还在孕育,但“十三五”规划的落地给行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一方面,本公司经营机构所在地的各地规划都体现了对创业创新的重视,上海加快四个中心建设、科创中心建设、自贸区金融改革;江苏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浙江在杭州打造“硅谷”、在宁波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京加快文化中心等建设;天津加快改革开放先行区建设;深圳加快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建设;成都加快西部经济中心建设。另一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上将是解决我国目前经济矛盾的有效政策,对中国经济长期利好,有利于一些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形成提速、矛盾化解加速。
报告期内,银行业整体的经营较以往更难,既有风险暴露上升、净息差下降等持续性因素影响,也面临广义信贷管控、政府债务置换加快、营改增等新变化。一方面,银行业经营的严峻性体现在规模总量增长放缓,再加上利率市场化的滞后效应,使银行业净利息收入增长面临挑战;另一方面,银行业风险暴露仍处于“双升期”,随着制造业去产能、房地产去库存、实体经济去杠杆持续推进,银行业信用风险明显增大,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跨行业跨市场风险、社会金融输入性风险也在持续加大。本公司所处的地域和市场相对较好,部分地区由于风险暴露早,已处在筑底回升期,因此本公司经营面临的难度在逐渐下降。
本公司坚持以“精品银行”战略为引领,对标上市银行,聚焦发展、管理、改革,把握战略纵深推进阶段特点,全面加大工作力度和深度,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2016年在英国《银行家》“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中,按一级资本和总资产计算,分别位列全球银行业第91位和第97位;多次被《亚洲银行家》杂志评为“中国最佳城市零售银行”。在银监会实施的城市商业银行“领头羊”计划中,本公司成为12家领头银行之一;在2016年中国银行业协会城商行工作委员会换届选举中,本公司被推选为第二届城商行工作委员会主任单位。二、主要资产发生重大变化情况的说明
本公司主要资产变化情况详见第四节“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资产负债表分析”。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本公司坚持以“精品银行”为战略愿景,以“精诚至上,信义立行”为核心价值观,以“提供专业服务、创造恒久价值”为使命,打造出了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养全面、忠诚敬业的干部员工队伍。本公司积极探索出一条与环境变化和战略方向相适应的转型之路,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具备健全的公司治理架构,“三会一层”各司其职、相互制衡、有效协作,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持续优化,运行效率不断提高。
-坚实的客户基础与全面、多层次的分销网络。本公司扎根上海,具有良好的信誉和知名度,拥有一大批优质的客户资源,同时,物理网点以及多层次服务体系遍及全国主要经济区域,形成了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和中西部重点城市的布局框架,且电子银行服务体系较为完备。
-公司金融坚持以综合金融服务为主线,加强重点行业专业化经营,在交易银行、投资银行、托管银行等领域形成业务特色,加快从传统融资中介向全面金融服务中介的转变。
-聚焦零售业务转型升级,以消费金融发展推动零售资产结构调整,持续打造财富管理专家和养老金融专家特色。本公司累积了18年上海地区养老金代发服务的经验,提供“一站式”的养老综合金融服务,具有领先的市场影响力,是我国唯一在养老服务领域同时获得“全国敬老文明号”及“全国敬老模范单位”两项国家级荣誉的商业银行。
-巩固并拓展港台特色业务,重点发展资本项下跨境金融服务,已建立起具有品牌特色的以香港子公司、沪港台三地“上海银行”合作平台为依托的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同时融合战略投资者的全球网络优势,跨境金融服务能力与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完善的综合化经营布局,上银香港、上银基金业务发展迅速,各村镇银行业务发展稳健,集团内资源加强整合,协同效应显现,并积极探索通过新设、收购等方式介入消费金融、直投公司等领域,进一步完善综合化经营平台。
-较好建立了与公司业务发展相匹配的“全面覆盖、全程管控、全员参与”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涵盖各大类风险及各业务流程环节,内部控制管理架构和权责明晰有效,资产质量保持相对稳定。
-实施精细化资本管理,建立基于风险收益比较的资本约束和引导机制以及多维度盈利分析和科学定价体系,逐步完善基于业绩导向的考核机制。
-不断加强信息技术投入与管理,已建设上海张江数据中心、上海石泉同城灾备中心、深圳异地灾备中心的“两地三中心”IT基础设施布局,具有开发运营高效、数据信息集中、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成本相对可控等领先优势。
-持续提升的市场地位与品牌影响力。2016年在英国《银行家》“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中,按一级资本和总资产计算,本公司分别位列全球银行业第91位和97位;多次被《亚洲银行家》杂志评为“中国最佳城市零售银行”。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16年,本公司围绕《三年发展规划()》,在“精品银行”战略愿景引领下,保持战略定力、强化战略执行,聚焦“特色培育、能力建设与效率提升”目标,努力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内涵式发展。报告期内,战略总体执行情况良好,“精品银行”战略实施成效明显。
盈利能力保持较好水平,净利润保持两位数增长。报告期内,本集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3.08亿元,同比增长10.04%。成本收入比持续下降,为22.89%。
业务规模稳健增长,业务结构持续优化。报告期末,本集团资产总额为17,553.71亿元,较期初增长21.13%。客户存款余额为8,490.73亿元,较期初增长7.11%。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为5,540亿元,较期初增长3.26%;其中,零售贷款占比21.50%,较期初提升5.38个百分点,资产结构得到优化。报告期内,本集团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1.57亿元,同比增长11.77%,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为17.89%,同比提升1.28个百分点,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
资产质量保持稳定,风险拨备水平提升。报告期末,本集团不良贷款余额64.98亿元,较期初增加1.28亿元,不良贷款率1.17%,较期初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55.50%,较期初提升17.8个百分点。
资本实力不断增强,资本充足水平良好。报告期末,本集团资本充足率为13.17%,较期初提升0.52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13%,较期初提升0.81个百分点。二、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一)利润表分析
单位:人民币千元项目
较上年同期增减营业收入
34,408,813
33,159,130
3.77%其中:利息净收入
25,998,109
26,681,925
非利息净收入
29.85%税金及附加
-1,766,428
-59.54%业务及管理费
-7,875,911
-7,622,511
3.32%资产减值损失
-9,576,344
-7,834,437
22.23%其他业务支出
63.66%营业外收支净额
-20.36%利润总额
16,319,373
16,051,527
1.67%所得税费用
-1,994,309
-3,008,385
-33.71%净利润
14,325,064
13,043,142
9.83%少数股东损益
-58.8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4,308,265
13,002,367
报告期内,本集团各项业务平稳健康发展,生息资产规模稳步增长;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保持增长;成本收入比持续下降。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3.08亿元,同比增长10.04%。1、营业收入及营业利润情况
单位:人民币千元地区
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减
营业利润比上年增减上海地区
22,978,420
11,273,332
-10.53%长三角地区(除上海地区)
230.71%珠三角地区(含香港)
44.21%环渤海地区
31.25%中西部地区
-59.24%合计
34,408,813
16,213,205
1.85%2、业务收入变动情况
单位:人民币千元项目
占业务总收入比重
较上年同期增减债务工具投资收入
30,078,807
22.24%贷款利息收入
24,165,281
-13.15%拆放同业利息收入
24.22%存放央行利息收入
1.11%买入返售利息收入
-64.94%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利息收入
-68.06%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12.12%其他收入
125.50%合计
69,390,100
报告期内,本集团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5%,主要原因有投资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长,同时贷款平均收益率下降、“营改增”等因素使得贷款利息收入下降。3、利息净收入分析
报告期内,本集团资产和负债项目的平均余额、相关利息收入或利息支出以及平均收益率或平均成本率情况如下:
单位:人民币千元
平均收益率
平均收益率资产发放贷款和垫款
543,693,234
24,165,281
518,585,041
27,822,883
5.37%债务工具投资
674,449,737
30,078,807
498,160,345
24,606,601
4.94%存放中央银行款
139,003,484
137,668,764
1.48%项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拆出资金(含买入返
149,793,816
165,002,221
4.23%售金融资产)和其他生息资产总生息资产
1,506,940,271
60,651,931
4.02% 1,319,416,371
61,446,111
平均成本率
平均成本率负债吸收存款
824,031,378
16,135,278
755,917,360
19,009,124
2.51%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拆入款项(含卖出回购金
489,743,315
12,321,114
374,328,102
11,731,633
3.13%融资产)和其他计息负债已发行债务证券
190,723,756
92,428,438
4.35%总计息负债
1,504,498,449
34,653,822
2.30% 1,222,673,900
34,764,186
2.84%利息净收入
25,998,109
26,681,925
1.82%净利息收益率
报告期内,本集团净利息收益率为1.73%,同比收窄29个基点;净利差为1.72%,同比收窄10个基点,主要是受利率市场化、“营改增”价税分离等因素影响,本集团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幅度快于付息负债成本率降幅。
本集团资产和负债项目的平均余额和平均利率变动对利息收支较2015年变动的影响情况如下:
单位:人民币千元项目
利息收支变动资产发放贷款和垫款
-5,004,695
-3,657,602债务工具投资
-3,235,598
5,472,206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22,545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拆出资金(含买入返
-1,987,636
-2,631,329售金融资产)和其他生息资产利息收入变化
-10,225,094
-794,180负债吸收存款
-4,586,716
-2,873,846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拆入款项(含卖出回购金
-3,027,691
589,481融资产)和其他计息负债已发行债务证券
-2,104,815
2,174,001利息支出变化
-9,719,222
-110,364利息净收入变化
报告期内,本集团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垫款的平均余额、相关利息支出或利息收入以及平均付息率或平均收益率情况如下:
单位:人民币千元
2015年类别
平均利率活期对公存款
264,371,424
223,675,303
0.80%定期对公存款
302,097,992
259,323,287
3.45%保证金存款
57,812,019
84,968,814
3.11%活期储蓄存款
53,062,505
42,915,111
0.33%定期储蓄存款
146,687,438
145,034,845
3.78%吸收存款合计
824,031,378
755,917,360
2.51%企业贷款
344,149,232
346,944,085
5.53%零售贷款
101,538,909
73,006,457
5.45%票据贴现
98,005,092
98,634,499
4.73%发放贷款和垫款合计
543,693,234
518,585,041
报告期内,本集团吸收存款平均付息率1.96%,同比下降55个基点,主要受降息后重定价及存款结构优化影响。
报告期内,本集团各项贷款平均收益率4.44%,同比下降93个基点。主要受降息效应释放,市场流动性宽松、票据利率大幅下降,以及“营改增”价税分离影响。4、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报告期内,本集团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1.57亿元,同比增加11.77%,主要是由于资产托管、信用卡、代客理财、代销保险等业务收入较快增长。
单位:人民币千元项目
变化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12.12%代理手续费收入
24.50%顾问和咨询费收入
-19.49%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收入
61.12%银行卡手续费收入
42.00%结算与清算手续费收入
3.26%电子银行手续费收入
78.05%其他
-9.59%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19.02%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11.77%5、其他非利息收益
报告期内,本集团实现投资净收益16.49亿元,同比增加2.09亿元,主要是由于基金和贵金属投资收益增加。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21.19亿元,同比增加24.72亿元,主要是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和贵金属的公允价值大幅增加。汇兑净收益-16.10亿元,同比减少14.09亿元,主要是由于以美元计价的负债受美元升值影响。
单位:人民币千元项目
变化投资净收益
14.52%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损失)
-701.28%汇兑净损失
-1,609,515
702.03%其他业务收入
16.31%6、业务及管理费
报告期内,本集团加强成本管理,强化成本结构调整,促进资源消耗与业务发展相协调,发生业务及管理费78.76亿元,同比增加2.53亿元,增幅3.32%,主要由于工资、物业等费用增长;由于费用增速低于营业收入增速,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0.10个百分点,为22.89%。
单位:人民币千元项目
变化员工成本
5.36%物业及设备支出
1.66%其他办公及行政费用
-1.03%业务及管理费
3.32%成本收入比
下降0.10个百分点7、资产减值损失
报告期内,本集团计提资产减值损失95.76亿元,同比多提17.42亿元,其中,贷款减值损失47.22亿元,同比少提24.57亿元;应收款项类投资减值损失42.47亿元,同比多提36亿元,主要原因是随着应收款项类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本集团审慎足额计提拨备。
单位:人民币千元项目
2015年发放贷款和垫款
7,178,768应收款项类投资
647,380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1,099拆出资金
-6,225持有至到期投资
7,834,4378、所得税费用
报告期内,本集团发生所得税费用19.94亿元,同比下降10.14亿元,降幅33.71%;所得税实际税率为12.22%,低于25%的法定税率,主要是由于本集团持有的免税收入在利润总额中占比提高。9、其他综合收益
报告期内,本集团实现其他综合收益-13.97亿元,主要是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下降的影响。(二)资产负债表分析1、资产
报告期末,本集团资产总额为17,553.71亿元,较期初增加3,062.31亿元,增幅21.13%,主要是由于投资、贷款和垫款规模的增长。
单位:人民币千元
百分比贷款和垫款总额
553,999,300
536,507,626
37.02%贷款减值损失准备
-16,602,775
-15,142,379
-1.04%贷款和垫款净额
537,396,525
521,365,247
35.98%投资注1
916,155,109
590,326,558
40.74%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137,037,351
144,057,981
9.94%存放和拆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
134,927,807
169,388,074
11.69%(含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应收利息
0.42%长期股权投资
0.00%其他注2
22,481,307
17,931,065
1.23%资产总额
1,755,371,102
1,449,140,487
100.00%注:1、包括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收款项类投资
及持有至到期投资;2、包括衍生金融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及其他资产。(1)客户贷款和垫款
单位:人民币千元
占总额百分比
占总额百分比公司贷款和垫款
359,625,050
344,620,278
64.23%个人贷款和垫款
119,098,293
86,486,385
16.12%票据贴现
75,275,957
105,400,963
19.65%贷款和垫款总额
553,999,300
536,507,626
报告期末,本集团贷款和垫款总额为5,539.99亿元,较期初增加174.92亿元,增幅3.26%。其中,个人贷款和垫款占比提高,票据贴现占比下降。(1.1)按行业划分的贷款结构及贷款质量
单位:人民币千元
贷款率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69,027,895
55,732,175
0.48%制造业
57,183,789
55,785,822
4.82%房地产业
53,581,874
74,645,832
0.24%批发和零售业
53,521,651
52,224,903
3.89%公用事业
35,531,610
30,214,676
0.12%金融业
28,256,954
14,606,813
0.00%建筑业
18,631,284
21,686,246
1.05%交通运输、仓储和
12,299,716
10,728,623
0.26%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
0.00%文化、体育和娱乐
0.00%业农、林、牧、渔业
0.00%教育及科研
0.24%信息传输、软件和
0.88%信息技术服务业其他
1.05%公司贷款和垫款
359,625,050
344,620,278
1.61%小计个人贷款和垫款
119,098,293
86,486,385
0.86%票据贴现
75,275,957
105,400,963
0.07%贷款和垫款总额
553,999,300
536,507,626
报告期内,本集团贷款主要投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等行业,与上一年行业投向基本一致。同时,本集团积极贯彻国家宏观调控,严控房地产贷款总量,截至日的房地产贷款占总贷款比例较上一年下降4.24个百分点。(1.2)按地区划分的贷款结构
单位:人民币千元
日地区分布
占比上海地区
226,841,887
240,633,460
44.85%长三角地区(除上海地区)
149,091,273
144,124,773
26.86%珠三角地区(含香港)
98,236,848
75,903,760
14.15%环渤海地区
59,799,037
54,523,022
10.16%中西部地区
20,030,255
21,322,611
3.97%贷款和垫款总额
553,999,300
536,507,626
报告期内,本集团贷款地区投放分布与上一年相比变化不大。主要投放于上海地区,占比40.95%;上海以外地区主要投放在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含香港)等经济活跃的区域,合计占比44.64%。(1.3)按担保方式划分的贷款分布情况
单位:人民币千元
日担保方式
占比信用贷款
119,154,203
83,164,661
15.50%保证贷款
109,905,818
102,705,941
19.14%质押贷款
156,829,218
166,768,011
31.09%抵押贷款
168,110,061
183,869,013
34.27%贷款和垫款总额
553,999,300
536,507,626
贷款减值准备变动情况如下:
单位:人民币千元项目
2015年年初余额
15,142,379
12,327,114本年计提
7,595,196本年转回
-416,428本年收回原核销贷款
182,976折现回拨
-96,854本年转销
-3,596,368
-4,460,078其他
10,453年末余额
16,602,775
15,142,379
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和核销情况的说明:
1、为确保贷款减值准备计提的合理性,本集团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要求,对贷款采用个别方式及组合方式计提减值准备。本集团对单项金额重大的贷款采用个别方式评估其减值损失。当有客观证据表明贷款发生减值时,该贷款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不包括尚未发生的未来信用损失)按原实际利率折现的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本集团对单项金额不重大的贷款采用迁移模型、滚动率模型等组合方式评估其减值损失。使用迁移模型计算减值准备时,考虑的因素包括每季度五级分类级别各迁移子层间的迁移率数据、各五级分类级别的组合损失率、影响损失识别期间的其他因素以及当前宏观情况调整的因素等;使用滚动率模型测试减值准备时,考虑的因素包括减值测试月前至少36个月末(个人贷款)或12个月末(信用卡透支)的未逾期和各逾期子层的余额信息、基于这些信息计算出的每个逾期子层到下一个逾期子层的每月滚动率、对每月滚动率计算的平均值以及当前宏观情况调整的因素等;
2、报告期内,本集团坚持审慎原则,充分评估宏观经济及调控政策等外部环境变化对信贷资产质量的影响,足额计提贷款和垫款损失准备。报告期末,贷款和垫款减值准备余额为166.03亿元,较期初增加14.60亿元。(1.4)前十名贷款客户情况
单位:人民币千元客户名称
1.05%客户B
1.04%客户C
0.89%客户D
0.54%客户E
0.52%客户F
0.45%客户G
0.40%客户H
0.39%客户I
0.38%客户J
33,410,972
报告期内,本公司加强统一授信管理,控制客户集中度。前十大贷款客户合计贷款余额334.11亿元,占全部贷款总额的6.03%;最大客户贷款余额58.03亿元,占全部贷款总额的1.05%。(1.5)个人贷款结构
单位:人民币千元
贷款率住房按揭贷款
54,732,624
47,382,183
0.73%个人经营性贷款
19,506,011
14,637,222
0.99%信用卡
17,192,774
12,389,661
1.65%个人消费贷款
27,666,884
12,077,319
119,098,293
86,486,385
报告期末,本集团个人贷款和垫款总额为1,190.98亿元,较期初增加326.12亿元,增幅37.71%。其中,个人消费贷款占比提高,住房按揭贷款占比下降。(2)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情况
单位:人民币千元
12,153,257
23,295,000
45.64%银行存单
18,015,805
35.30%应收款项
0.78%商业汇票
18.28%合计
19,257,167
51,042,679
100.00%(3)投资
单位:人民币千元
占比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
0.78%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432,146,185
163,955,288
27.77%持有至到期金融资产
236,540,182
119,953,781
20.32%应收款项类投资
240,323,404
301,803,291
51.13%投资总额
916,155,109
590,326,558
报告期末,本集团投资总额为9,161.55亿元,较期初增加3,258.29亿元,增幅55.19%。其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金融资产占比提高,应收款项类投资占比下降。
其中,按金融资产性质划分的投资构成情况如下:
单位:人民币千元类别
日债权投资
771,880,240
582,057,009权益工具
144,274,869
8,269,549投资总额
916,155,109
590,326,558
持有的重大政府债券情况如下:
单位:人民币千元债券种类
到期时间2007年
3.40%-4.69%
3.62%-4.94%
3.09%-4.18%
9.102010年
1.96%-4.08%
11,560,000
3.57%-4.50%
3.21%-4.11%
2.38%-4.97%
16,792,000
2.41%-5.90%
42,886,900
4.102015年
1.94%-4.29%
84,782,376
0.34%-3.54%
76,347,871
257,606,147(3.1)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对于有可靠的活跃市场价的金融工具,本集团优先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活跃市场的收盘价或赎回价作为公允价值。对于不存在活跃市场价的金融工具,以公允价计量的金融资产根据相关证券结算机构估值系统的报价来确定;衍生工具公允价值采用对合约未来预期的应收及应付金额折现并计算合约净现值的方法或定价模型来确定;金融工具公允价值没有现行报价的,参照最近交易的市场报价或市场报价调整后确定,估值方法属于所有重大估值参数采用可观察市场信息的估值技术。当估值参数无法采用可观察市场信息时,采用现金流折现模型或采用可比上市公司的市净率来确定,并对其进行流动性折价调整。
与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项目
单位:人民币千元
本期公允价
计入权益的
本期计提的项目
值变动损益
累计公允价
值变动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
7,145,338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63,955,288
432,146,185衍生金融资产
1,417,996衍生金融负债
1,520,235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
307,656负债
注:本表不存在必然的勾稽关系。(4)股权投资(4.1)对外股权投资情况
单位:人民币千元项目
日对合营公司的投资
-对联营公司的投资
20,000其他股权投资
370,371合计
390,371注:对联营公司的投资是指对上海上康银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资;其他股权投资包括对申联国
际投资有限公司、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城市商业银行清算中心和光大银行的投资。(4.2)持有非上市金融企业股权情况
单位:人民币千元所持对象名称
期末账面值
会计核算科目申联国际投资有限公司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城市商业银行清算中心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合计
-(4.3)持有其他上市公司股权情况
单位:人民币千元证券代码
期末持股数量(股)
期末账面价值
会计核算科目601818
16,940,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4.4)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4.4.1)村镇银行
本公司设立上银村镇银行,是响应中央关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号召,也是加快推进自身战略实施的具体体现。2011年2月,设立第一家上银村镇银行,截至2016年末,共设立上银村镇银行4家。报告期末,上银村镇银行总资产达到40.20亿元,各项存款29.68亿元,各项贷款26.74亿元。上银村镇银行秉承“稳健经营、特色发展”的思路,夯实管理基础,努力开拓市场 ,积极培育自身经营和管理特色,创新探索契合当地经济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为扩大农村金融服务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贡献。
1、上海闵行上银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闵行上银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2月,是本公司首家成立的村镇银行。现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截至报告期末资产总额为22.24亿元,净资产2.74亿元,实现净利润2,403万元。报告期内,上海闵行上银村镇银行紧紧围绕“致力小微科技,服务三农经济、配套零售金融”市场定位,支持“三农”经济和小微企业的发展,发展科技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发挥自身灵活、简便和高效等优势,解决客户融资难的问题。
2、浙江衢州衢江上银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衢州衢江上银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6月,现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截至报告期末资产总额为5.13亿元,净资产1亿元,净利润为亏损4,034万元。报告期内,衢江上银村镇银行转变经营理念,调整业务结构取得有效成果,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坚持“支农扶小”的市场定位不动摇,通过优化客户结构,打造经营特色,逐步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品牌优势。
3、江苏江宁上银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江宁上银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5月,现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截至报告期末资产总额为6.49亿元,净资产2.24亿元,实现净利润129万元。报告期内,江宁上银村镇银行立足当地经济,坚持稳健为本,着力夯实基础,加强各类风险管理,积极探索特色化发展道路,以“江宁人自己的银行,做江宁人身边的银行”为目标,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农村和社区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努力打造成一家专门服务于当地农业和社区经济发展的社区银行。
4、崇州上银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崇州上银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6月,现注册资本1.3亿元人民币。截至报告期末资产总额为6.34亿元,净资产1.51亿元,实现净利润818万元。报告期内,崇州上银村镇银行始终坚持“立足崇州、服务社区、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脚踏实地地做好“三农”金融服务,加强“银、政、企”的三方合作,重点对崇州“粮经旅综合示范基地”建设、“小街区规制”等特色配套,积极创新思路,以破解农村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4.4.2)上海银行(香港)有限公司
上海银行(香港)有限公司是本公司全资子公司,为本集团内首家境外机构,利用其身处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制度和资源优势,积极发挥集团整体合力,为境内“走出去”和香港本地企业提供优质跨境综合金融服务。报告期内,经两地监管机构批复同意,本公司对上海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增资20亿港元,其注册资本金合计已达等值40亿港币。报告期末,上海银行(香港)有限公司资产总额为210.59亿港元,存款余额为101.99亿港币,贷款余额为127.77亿港元注。报告期内实现税前利润1.52亿港元(净利润1.24亿港元)注。
上银国际有限公司是上海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于2015年1月正式营业,目前已获准开展第1类(证券交易)、第4类(就证券提供意见)、第6类(就机构融资提供意见)和第9类(提供资产管理)全部核心投行牌照业务,注册资本9,000万港元。作为集团境外投行平台,上银国际有限公司积极开展跨境投行联动业务,服务“走出去”企业和跨国集团企业,进一步提升跨境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报告期末,上银国际有限公司资产总额9,889万港元。报告期内营业收入2,541万港元注。(4.4.3)上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上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注册资本3亿元,本公司初始投资金额为2.7亿元,持股比例90%,为其第一大股东。报告期内,上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规模全面提升,投资业绩持续稳定。截至报告期末,上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资产达到13.71亿元、净资产为8.19亿元,管理资产规模为1,931.98亿元,实现净利润2.05亿元。(4.4.4)上海尚诚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11月,本公司收到《中国银监会关于筹建上海尚诚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银监复〔号),批准本公司在上海市筹建上海尚诚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资本为10亿元,本公司持股比例为38.0%。截至报告期末,该公司处于筹备期,尚未开始正常经营活动。(4.5)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纳入本集团合并范围的结构化主体情况及本集团管理的或享权益的但未纳入合并范围的结构化主体情况,详见财务报告附注六。注:上银香港和上银国际的财务数据均为并表口径,且未经审计。(4.6)持有的金融债券情况
单位:人民币千元类别
金额政策性银行债券
30,266,370商业银行债券
10,118,024非银金融机构债券
11,990,919其中,面值最大的十只金融债券情况:
单位:人民币千元债券名称
计提减值准备16农发21
-CMBLEMTN1LIMITED3.25
-14中电财务02
本集团持有的金融债券主要包括政策性银行发行的债券、商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其中以政策性银行发行的债券为主。(5)应收利息
报告期末,本集团应收利息余额为73.55亿元,同比增加13.01亿元,增幅21.50%。
单位:人民币千元类别
本期增加数额
本期收回数额
日应收利息
60,651,931
59,350,489
本集团对于生息资产的应收利息,逾期90天尚未收回的,冲销当期利息收入,纳入表外核算,不再计提坏账准备。2、负债
报告期末,本集团负债总额为16,391.52亿元,同比增加2,828.46亿元,增幅20.85%,主要是由于吸收存款、向央行借款、已发行债务证券等增长。
单位:人民币千元
占总额百分比
占总额百分比吸收存款
849,073,364
792,679,886
58.44%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和拆入款项
422,738,155
409,033,473
30.16%(含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已发行债务证券
231,080,385
123,939,757
136,260,584
30,652,976
2.26%负债总额
1,639,152,488
1,356,306,092
100.00%(1)客户存款
报告期末,本集团吸收存款总额为8,490.73亿元,较期初增加563.93亿元,增幅7.11%,主要由于公司活期存款、个人存款等的增长。
单位:人民币千元
占总额百分比
占总额百分比公司存款
500,120,585
476,139,096
295,957,372
249,279,891
204,163,213
226,859,205
28.62%个人存款
204,770,014
190,132,945
55,967,453
48,099,610
148,802,561
142,033,335
17.92%保证金存款
58,594,372
55,140,723
6.95%财政性存款
85,588,393
71,267,122
8.99%吸收存款总额
849,073,364
792,679,886
100.00%(2)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
单位:人民币千元
日交易对方
占总额百分比
占总额百分比银行同业
75,835,224
70,614,313
21.31%其他金融机构
206,180,511
260,724,467
78.69%合计
282,015,735
331,338,780
100.00%(3)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情况
单位:人民币千元
占总额百分比
占总额百分比债券
46,480,000
45,875,000
96.65%票据
44,657,791
2.90%其他金融资产业务
91,351,541
47,464,947
100.00%(4)应付利息
报告期末,本集团应付利息余额为158.49亿元,较期初增加10.83亿元,增幅7.33%。
单位:人民币千元类别
日应付利息
15,849,413
14,766,5393、股东权益
报告期末,本集团股东权益为1,162.19亿元,较期初增长25.19%,主要由于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募集资金增加以及利润增长。
单位:人民币千元项目
11.11%资本公积
30,253,538
20,392,698
48.35%其他综合收益
-73.70%盈余公积
22,227,344
18,402,914
20.78%一般风险准备
21,245,093
16,668,113
27.46%未分配利润
35,542,604
29,635,749
19.9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
115,769,223
92,390,498
25.30%少数股东权益
1.24%股东权益合计
116,218,614
92,834,395
25.19%4、银行业信息与数据摘要(1)资本充足率情况
单位:人民币千元项目
日核心一级资本:
115,937,823
92,643,206
74,239,141
实收资本可计入部分
资本公积可计入部分
30,431,980
22,162,378
16,417,667
22,227,344
18,402,914
15,024,987
一般风险准备
21,245,093
16,668,113
12,865,468
未分配利润
35,542,604
29,635,749
24,942,914
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
15,305其他一级资本:
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
4,805二级资本:
21,128,557
20,799,728
15,613,794
二级资本工具及其溢价可计入金额
11,000,000
12,000,000
超额贷款损失准备
10,104,722
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
17,850资本总额
137,076,983
113,452,997
89,857,740扣除:
核心一级资本扣除项目
-320,686核心一级资本净额
115,545,041
92,269,406
73,918,455一级资本净额
115,555,644
92,279,469
73,923,260资本净额
136,684,201
113,079,197
89,537,054风险加权资产
1,037,999,210
894,119,145
712,422,729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10.38%一级资本充足率
10.38%资本充足率
12.57%(2)杠杆率情况
单位:人民币千元项目
日一级资本净额
115,555,644
92,279,469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余额
1,898,546,343
1,644,419,207杠杆率水平
5.61%(三)现金流量表分析
报告期内,本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08.46亿元,同比增加1,107.03亿元,主要是由于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减少、向中央银行借款增加、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增加。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08.42亿元,同比减少1,150.04亿元,主要由于投资支付的现金增加。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13.81亿元,同比增加254.98亿元,主要是由于发行债务证券、吸收股东投资收到的现金增加。(四)比较式会计报表中变化幅度超过30%以上项目及原因
单位:人民币千元项目
增减 变动的主要原因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
17,931,224
46,177,630
-61.17% 存放同业款项减少构款项拆出资金
97,739,416
72,167,765
35.43% 拆出金融机构款项增加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
同业存单等交易性金融资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
54.86% 产增加资产衍生金融资产
97.01% 货币互换、货币利率互换等
衍生金融资产增加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19,257,167
51,042,679
-62.27%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减少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432,146,185
163,955,288
163.58% 同业投资等可供出售金融
资产增加持有至到期投资
236,540,182
119,953,781
97.19% 持有至到期国债等债券增
资产减值准备等可抵扣时递延所得税资产
43.62% 间性差异增加形成的递延
所得税资产增加向中央银行借款
110,590,000
1,627.11% 央行中期借贷便利增加拆入资金
49,370,879
30,229,746
63.32% 同业拆入资金增加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
2,636.42% 债券融入卖出余额增加负债衍生金融负债
189.35% 货币利率互换等形成的衍
生金融负债增加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
91,351,541
47,464,947
92.46% 卖出回购票据增加已发行债务证券
231,080,385
123,939,757
86.45% 发行同业存单增加资本公积
30,253,538
20,392,698
48.35% IPO募集股本溢价增加其他综合收益
-73.7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
值变动收益减少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
-701.28% 衍生金融工具和贵金属的(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汇兑净损失
(1,609,515)
702.03% 美元负债受汇率变动影响税金及附加
(1,766,428)
-59.54% “营改增”影响其他业务支出
63.66% 其他业务支出增加营业外支出
36.70% 捐赠支出增加所得税费用
(1,994,309)
(3,008,385)
-33.71% 免税国债利息收入在利润
总额中占比提高(五)贷款质量分析1、按五级分类划分的贷款分布情况
单位:人民币千元
占比正常类
535,550,052
519,064,764
3.18% 472,830,891
97.59%关注类
11,951,195
11,072,465
1.44%次级类
0.29%可疑类
0.33%损失类
0.35%客户贷款和垫款总
553,999,300
100.00% 536,507,626
3.26% 484,521,477
注:尾差为四舍五入原因造成。
截至报告期末,按五级分类口径统计,本集团不良贷款余额为64.9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17%,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余额为119.51亿元,占比2.16%,较上年末上升0.1个百分点。本公司持续强化资产质量管控,加大风险遏制与不良化解,通过实时监测、滚动排摸、预警预案、主动退出、风险经营、灵活保全、考核激励等多措并举,平衡全行资产质量压力,保证资产质量水平稳定。2、按业务类型划分的贷款及不良贷款分布情况
单位:人民币千元
贷款率公司类贷款和垫款
359,625,050
344,620,278
1.61%个人贷款和垫款
119,098,293
86,486,385
17,192,774
12,389,661
房屋抵押贷款
54,732,624
47,382,183
0.73%票据贴现
75,275,957
105,400,963
553,999,300
1.17% 536,507,626
1.19%3、贷款投放前十位的行业情况
单位:人民币千元
贷款 占贷款总
贷款 占贷款总额
余额 额百分比
率租赁和商务服
69,027,895
223,156 0.32%
55,732,175
0.48%务业制造业
57,183,789
2,524,682 4.42%
55,785,822
4.82%房地产业
53,581,874
251,443 0.47%
74,645,832
0.24%批发和零售业
53,521,651
9.66% 2,058,114 3.85%
52,224,903
9.73% 2,029,569
3.89%公用事业
35,531,610
30,214,676
0.12%金融业
28,256,954
14,606,813
0.00%建筑业
18,631,284
335,793 1.80%
21,686,246
1.05%交通运输、仓
12,299,716
10,728,623
0.26%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
128,399 1.91%
0.00%文化、体育和
6,762 0.11%
0.00%娱乐业4、已重组客户贷款和垫款
单位:人民币千元
占贷款总额
占贷款总额
百分比已重组客户贷款和垫款
0.12%5、逾期客户贷款和垫款
单位:人民币千元
占贷款总额
占贷款总额
百分比逾期1天至90天(含)
0.52%逾期90天至1年(含)
0.71%逾期1年至3年(含)
0.33%逾期3年以上
报告期贷款资产增减变动情况的说明: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逾期贷款余额为72.33亿元,比上年末减少12.43亿元,逾期贷款余额占比1.31%,较上年末下降0.27个百分点。本集团对逾期贷款维持审慎、严格的分类标准,90天以上逾期贷款与不良贷款比值从上年末的0.89下降为0.88,资产质量压力持续缓释。6、贷款迁徙率情况项目
日正常类贷款迁徙率
2.07%关注类贷款迁徙率
25.33%次级类贷款迁徙率
93.63%可疑类贷款迁徙率
83.17%7、抵债资产
单位:人民币千元
计提减值准备金额
计提减值准备金额股权
3,415(六)根据监管要求披露的其他财务信息项目
12月31日流动性比例
35.19%流动性覆盖率
188.42%存贷比
66.87%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率
5.78%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率
27.42%(七)重要会计估计及判断
编制财务报表时,本集团管理层需要运用估计和假设,这些估计和假设会对会计政策的应用及资产、负债、收入及费用的金额产生影响。实际情况可能与这些估计不同。本集团管理层对估计涉及的关键假设和不确定因素的判断进行持续评估,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在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予以确认。具体详见财务报告附注三、28。(八)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1、行业格局和趋势
进入“新常态”后,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加快,市场化改革加速,信息技术和消费升级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与此同时,金融改革及创新步伐加快,资本市场迎来快速发展,金融监管的转型与趋严,对商业银行产生深远影响及较大压力。
(1)利率市场化基本实现,金融脱媒化影响进一步加剧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和深入,直接融资及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发展,金融创新更加活跃,各类债券、资管、衍生产品高速增长,以存贷款传统业务为主的银行业盈利能力将下降,商业银行负债的波动性加大,主动负债占比提高,存贷利差收窄,盈利和风险压力显着加大,倒逼商业银行通过提高自身的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以实现业务结构调整和多元化经营来应对挑战。
(2)多层次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加快商业银行由传统投融资模式向大资管模式转变
金融市场结构发生变化,社会融资结构将更加多元,企业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直接融资占比进一步提升,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及资金来源产生分流,在此压力下,商业银行需摒弃传统单一的存贷款投融资模式,向包括理财、信托、基金、债券、投行等多种方式的大资管模式转变。
(3)居民消费水平持续提升,理财需求、消费需求分层扩张促进零售银行蓬勃发展
近年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多元化财富管理需求持续增长;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模式的转变以及消费结构升级,个人客户对于个人消费贷款、财富管理服务等多元化金融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零售业务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重要增长动力。
(4)人民币国际化、自贸区创新深化推进,提供更多新市场创新机遇和业务空间
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深化推进,资本项目将分步骤分阶段逐步开放,带来银行业客户群体的国际化、金融需求的国际化、竞合对手的国际化和业务规则的国际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先行先试,并带动其他自贸区建设,推进监管模式改变、贸易转型升级、金融体制创新。对商业银行而言,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和业务空间,商业银行需抢抓金融体制创新的机遇期,加强对外部环境及政策跟进和研究、跟踪客户的需求、增强境内外联动、强化业务创新。
(5)金融监管的转型与趋严,进一步考验银行业资产负债运作水平
一方面,以央行MPA为核心的监管框架逐渐建立,增强了对于金融体系内信贷创造的约束,增加了银行本身的稳定性,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业务规模的扩张;另一方面,对各金融子领域业务的监管力度也进一步趋严。面对新形势下监管环境,商业银行应更积极适应市场化要求,加强主动资产负债管理,保持合理的杠杆率和流动性,将各类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程度;提高资产定价能力,综合考虑负债成本、风险溢价等因素,合理调整资产投向。
(6)科技金融的发展推动银行业服务创新、效率提升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为商业银行带来转型发展机遇。商业银行通过发展互联网金融,可以实现跨区域、低成本地拓展客户,并进一步丰富产品和服务种类。多家商业银行相继推出在线直销银行平台,通过电子渠道为客户提供简单、透明、优惠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此外,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亦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以及内部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业银行开始尝试运用大数据技术,推动组织架构、管理模式以及业务流程再造,以提升经营效率并强化风险管理能力。2、公司发展战略
2017年为本公司《三年发展规划(年)》收官之年。规划期内,本公司以“精品银行”为战略愿景,提出了未来三年精品银行建设基本成形,创新能力、运作效率和管理效能明显提升,特色业务形成较强市场竞争力,初步形成与特色定位相适应的拳头产品,实现公开发行上市,具有较强品牌影响力的发展目标;其中特色定位为致力于成为面向中小企业的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面向城市居民的财富管理和养老金融服务专家;依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金融市场领先交易服务商;依托香港子行和两岸三地“上海银行”合作的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依托传统银行优势、独具特色的在线金融服务提供商。
为了实现发展目标,规划期内,本公司确定了两项战略重点,一是加快转型发展,即为适应经济金融形势变化,主动对接资本市场,通过改革创新、结构调整、综合金融服务、交易驱动、渠道转型,着力解决业务发展中的瓶颈问题,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快推进发展模式转变,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培育业务特色,即在保持传统业务优势的基础上,选择重点领域进行专业化经营,提升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通过持续培育特色业务,推动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明确了治理体系、资本与财务管理、风险与内控管理、人力资源、信息科技等五项战略举措。3、2017年度经营计划
2017年银行面临的经营形势依然严峻,国内经济仍有下行压力,信用风险暴露预计还将持续。人民币汇率持续承压,货币政策回归稳健中性,收短放长,利率中枢抬升,在市场竞争下,净息差面临进一步收窄压力。与此同时,2017年是十三五规划的第二年,随着各项改革措施的具体落实,有望稳定市场预期,产生新的制度红利,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综合考虑当前经济金融形势、本公司三年发展规划执行等因素,把握机遇和挑战,保持各项业务稳定增长,加大转型发展力度,加快特色业务发展,着力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和收入结构,重视风险控制和资本约束,强化成本管理,增强差异化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上,预计资产负债规模保持平稳发展,利润实现稳定增长。特别提示:2017年度经营计划并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投资者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意识,并且应当理解经营计划与业绩承诺之间的差异。4、可能面对的风险
2017年国内经济运行的基础还不稳定,区域和行业走势继续分化,银行面临的防风险、稳增长的压力继续加大。为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切实有效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守住风险底线,银行在优化金融资产、转型发展模式、服务实体经济、改进公司治理、加强风险防控方面,要尽快提升经营管理能力、人员队伍素质、以及系统技术支持基础,加快改革转型步伐,提升风险抵御能力。三、业务综述(一)公司金融业务
报告期内,本公司坚持以综合金融服务为主线,促进中小企业客户量质双升,培育交易银行、投资银行、托管银行等特色业务的市场竞争力,提升重点行业的专业化经营能力,提高营销管理效能,推动公司金融业务稳步、可持续发展。1、对公存贷款
报告期内,本公司通过开展新户倍增、综合金融服务“千户计划”等特定客群营销,培育基础客户,深化公司综合金融服务,巩固既有合作,吸纳低成本、高黏度的企业存款。报告期末,公司存款余额4,888.2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活期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8.7%,余额占比60.3%,占比同比提升7.2个百分点。本公司人民币公司存款余额在上海地区中资商业银行中占比9.08%,市场份额排名保持上海地区第三。
报告期内,本公司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加强主动经营,建立定向营销机制,提升客户营销的主动性、计划性和针对性,重点支持优质上市公司、经营稳定的央企及大型国有集团、政府类客户的融资需求,加大对健康医疗、文化传媒、教育金融等战略重点行业的支持力度,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发展。报告期末,公司贷款和垫款余额3,429.32亿元,同比增长1.95%。2、政府与集团
本公司积极参与政府财税体制改革和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工作,围绕政府职能转变,深化与上海市各级委办局业务合作关系。担任上海市政府债券主承销商之一,参与上海市政府在上交所及自贸区发行地方债的渠道创新;在上海市国库现金管理及社保基金招投标工作中,本公司排名同业第一;中标成为上海市住房物业保修金业务托管银行之一。围绕集团客户的转型发展方向和核心业务需求,开展服务创新,促进与集团客户的全面合作。
丰富行业特色产品,提升专业化经营能力。在健康医疗行业,本公司创新自助诊疗支付结算系列产品,为医院及患者提供自助机具、移动诊疗、住院清算等全面的自助诊疗配套服务,在上海医联跨院一站式付费平台上的交易金额占比近40%,份额排名第一;以“医保易融资”等特色产品支持社会医疗机构发展,医保定点民营医院合作份额39%,形成覆盖医疗主管机构、市区两级公立医院、社会医疗机构和药品供应商等的医疗金融服务体系。在教育金融方面,本公司与桑坦德银行开展大学金融战略合作,为高校及师生提供FIMP金融领域国际交流项目、智能校园卡综合服务、西班牙语专业建设等特色服务,并为教育培训机构提供学杂费账户管理、智能学费收缴等综合金融服务。3、小企业金融
本公司围绕“中小企业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的战略定位,对小企业客户实施分层管理、提供分类服务。
对于网点管理的小企业,本公司通过深化“简易客户关系管理”,推出“简易产品包”标准化产品组合,为小微基础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报告期末,本公司“结贷一卡通”产品发卡3.45万张,同比增长121%。
对于科创小企业,本公司加快科技金融业务模式创新。2016年4月,本公司被中国银监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国人民银行指定为首批投贷联动试点银行之一,本公司正在积极筹备专业化的股权投资公司,为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股权投资”的综合金融服务。本公司在业内首创推出的“远期共赢利息”产品,荣获年度“上海市金融创新二等奖”。
对于产业链小企业,本公司进一步加强与核心企业、重点电商等合作,积极搭建“一圈一链”批量合作平台,参与垂直细分行业产业链建设,实现批量获客,提升小微企业融资效率和客户体验。4、交易银行
报告期内,本公司推出交易银行业务支撑平台,全面升级多渠道收款、便捷智慧付款、供应链金融组合方案、线上融资等一系列创新功能;以交易需求为驱动,重点聚焦核心企业及上下游、要素市场、第三方数据平台等三类目标客户,为其提供包括支付结算、现金管理、供应链融资、跨境金融等在内的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帮助客户最大程度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金安全和运作效益。
报告期末,本公司交易银行核心客户数473户,同比增长36.31%;现金管理客户数2,717户,同比增长44.60%。5、投资银行
投资银行业务转型升级成效显着。本公司聚焦债券融资、并购重组、股权融资、资产证券化等四大重点业务领域,带动业务规模增长迅速、专业能力不断提升。
在债券融资方面,本公司围绕优质企业承销发行DFI债券产品,打造高评级的投资银行客户群体;在并购重组方面,聚焦国企混改、跨境并购等市场热点,丰富融资渠道和业务类型,拓展行业和服务领域;资产证券化业务迅速发展,完成第一单非挂牌私募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牵头组织并代理销售的交易所公开市场企业资产证券化和政府平台类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
报告期内,本公司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金额530亿元,同比增长5.36%;并购业务交易额643亿元,同比增长57.2%;投行与财务顾问业务收入15.35亿元。6、新型机构
本公司围绕市场需求,大力推进资产托管、行政管理服务、资金监管三大重点产品,拓展托管领域,丰富托管产品,实现托管业务规模和效益持续稳健增长。
报告期内,本公司为各类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私募投资机构等客户提供托管综合金融服务,积极开展托管创新业务;以私募投资机构为重点,开展份额登记、估值核算等行政管理服务;研发各类互联网金融及资金监管产品,为投资/交易资金、IPO/定增/发债募集资金、ABS回款资金及其他专项资金提供监管服务,创新推出“银商e户通”、网贷平台资金存管、基金销售支付监督等互联网金融新型监管产品。
报告期末,本公司实现资产托管规模14,302.28亿元,同比增长42.89%;托管费收入11.73亿元,同比增长83.86%。(二)零售金融业务
报告期内,本公司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获客和销售为主线,以消费金融、财富管理、养老金融为重点,不断开拓业务新品,完善服务体系,加快提升零售业务转型发展能力,业务发展态势良好。报告期末,本公司零售客户数达到1,191.86万户,比2015年末增长7.13%;零售客户综合资产(AUM)3,967.02亿元,比2015年末增长14.64%。1、个人存贷款
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等外部挑战,以加大基础客群培育、做大零售客户综合资产为着力点,促进存款业务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深化公私联动机制,推广综合金融服务,大力拓展代发工资、代收付等基础业务。积极开展旺季营销及主题活动营销,通过产品销售驱动和支付交易驱动,强化存款吸收能力。推进网点经营管理标准化,明确网点客户视图和市场地图,持续提高网点产能。报告期末,本公司本外币个人存款余额2,043.86亿元,比2015年末增长146.83亿元,增幅7.74%;其中,活期存款增幅16.42%,定期存款增幅4.8%。本公司上海地区人民币个人存款余额在中资商业银行中占比7.77%,较2015年末提升0.14个百分点,排名保持第五。
聚焦产品创新和客户体验提升,重点布局发展消费金融。与主流汽车、电商等平台合作,切入客户消费场景,借助数据挖掘,开展在线消费贷款。推进个人贷款产品标准化和便捷化,启动零售信贷全流程优化项目,提升业务效率;拓展信用消费贷网银及手机银行办理功能,改善客户体验。支持居民自住购房融资需求,稳步发展住房贷款业务。报告期末,本公司个人贷款和垫款余额(含信用卡)1,180.99亿元,比2015年末增长37.99%。其中,消费贷和经营贷占比53.66%,比2015年末提升9.12个百分点。2、个人理财
立足客户金融资产多元化配置需求,加快产品创新,加强销售管理,提升中间业务收入。报告期内,推出易精灵2号、睿享及周期型开放式理财产品;深化同业合作,优化机构布局和产品结构,加快项目融资类产品引入,丰富投资类资管产品种类,完善代销产品引入机制;建立零售板块销售管理机制,理顺四级销售管理架构,运用标准化的销售管理工具,加强科学化的销售过程管理,提升销售效率。
报告期内,本公司累计实现个人理财产品销售额13,475.34亿元,个人理财产品总余额达到1,685.21亿元,比2015年末增长17.29%。代理销售基金214.65亿元,比2015年度下降16.80%;代理销售保险83.43亿元,比2015年度增长284.74%。3、养老金融
以金融和非金融综合服务大力发展养老金融特色。报告期内,加强推进养老金代发客户服务工作,上海地区新开户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加快特色产品创新,推出业界首款老年客户APP,试点远程养老“E理财”,引入养老保障计划,推出定制“美好生活”贵金属产品;发行上海市敬老卡74万余张,核心城区市场份额领先。围绕养老金融客户生活需求,甄选“银发合作伙伴”商户,为养老金融客户提供购物、护理、医疗、旅游、娱乐等方面专属优惠或免费体验;以消费优惠、健康管理、安居保障、文化休闲、权益保障为主题,开展“十全十美”养老增值服务系列活动。报告期末,本公司养老金客户155.08万户,养老金客户资产总额1,606.49亿元,比2015年末增长19.86%。报告期内,本公司再次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荣誉称号。4、私人银行
丰富私人银行专属产品体系,打造开放式的产品平台,根据私人银行客户需求定制发行理财产品,并通过现金管理、固定收益、私募基金、股权投资、跨境金融等产品满足客户资产配置和多样化投资需求。深耕家族业务体系,业内率先发行慈善型家族信托,并探索家族基金会、大额保险计划等业务领域。
优化私人银行增值服务体系,形成私人银行营销活动品牌,在健康、出行、生活等增值服务之外,通过财富传承论坛、顶级律师讲坛、亲子教育沙龙、医疗养生论坛等系列活动满足客户的非金融服务需求。通过私人银行服务公众号营造服务使用场景,提升客户体验。推出私人银行客户专属黑金卡,并围绕黑金卡打造精品贵宾权益。
报告期末,本公司私人银行客户达2,583户,比2015年末增长17.52%;私人银行客户资产达510.51亿元,比2015年末增长21.69%。5、银行卡
深化银行卡业务转型发展,加强银行卡产品创新,提升银行卡服务品质。报告期末,本公司银行卡发卡量1,378.62万张,同比增加221.32万张;全年银行卡消费额1,340.96亿元,同比增长4.68%。
信用卡业务方面:报告期内,推进线上“轻”渠道获客,依托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展精准营销,提升获客效能,优化客户结构;全面上线“网上申请、网点核身”办卡流程,有效改善客户体验,助力全行大零售体系下的交叉销售;继续完善信用卡产品体系,推出面向高端人群的银联钻石信用卡、服务专家人才的千人计划联名卡、面向具有分期和境外消费需求的年轻客户的氧气(O2)主题信用卡和enjoy主题信用卡等产品,通过产品创新积极获取价值客户;积极布局各类生活消费场景,深化信用卡“在一起”活动主题,策划推出观影、购物、娱乐和美食等特惠活动,着力打造“都市消费生活圈”;持续加强信用卡分期业务发展力度,深化汽车分期总对总合作,打通网上银行、微信银行、手机银行、短信上行等自助办理渠道;加快移动互联转型升级,手机银行客户端新增特惠商户优惠券板块,完善日常生活服务功能;作为国内首批合作银行,实现ApplePay、华为Pay等新型支付方式在信用卡端的应用,为客户提供更便捷的移动支付新体验。报告期末,本公司信用卡累计发卡458.61万张,同比增长17.82%;余额171.93亿元,同比增长38.77%。报告期内,实现信用卡消费额746.08亿元,同比增长29.64%;实现信用卡分期交易额101.59亿元,同比增长86.57%。
借记卡业务方面:报告期内,充分发挥金融IC卡一卡多应用的优势,通过IC卡加载行业应用功能,与百货、高校、物业、证券等外部机构合作发行联名卡,进一步丰富借记卡品种。其中,上线百联通项目,实现在银行和百联会员体系一卡通用;发行机关事业单位就餐卡,提供就餐支付和餐费发放等服务。优化借记卡基础功能,上线小额免密功能,实现国密算法IC卡试点发卡。持续开展刷卡消费营销活动,提升借记卡活跃度和交易额。报告期末,本公司借记卡累计发卡920.01万张,同比增加151.96万张;借记卡线下POS年消费额594.88亿元,交易笔数932万笔,同比上升20.7%。(三)金融市场业务
报告期内,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本公司持续推进金融市场业务经营模式与业务结构转型,动态调整投资与交易策略,加快业务创新步伐,强化专业化经营与精细化管理,着力提升研究分析能力、产品创新能力、资金定价能力和交易销售能力,实现规模效益同步增长,市场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市场利率阶段性波动显着,价格中枢有所抬升。本公司密切关注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准确把握市场趋势变化,持续加大资产结构调整力度,合理安排资产负债配置节奏,在保证流动性和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实现资产规模与效益的良好发展。
银行间市场资金面整体由宽松转向偏紧,部分时点波动加大。本公司积极应对市场流动性变化,加强市场流动性趋势研究预判,把握多个关键时点市场流动性状况,强化流动性管理,审慎安排资金配置及资产负债缺口管理,确保流动性安全并有效控制资金成本。合理并灵活运用同业拆借、债券回购以及同业存单等多项货币市场工具,全年货币市场业务成交活跃,有力地保障了本公司的流动性安全。
持续推进同业合作,积极拓展业务渠道,不断扩大交易半径,持续深化与银行、证券、信托、基金、保险、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各类交易对手在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衍生品市场、票据市场、黄金市场和外汇市场等业务领域的全面合作。同时优化组合配置策略,实现有质量的稳步增长。全年债券累计结算量14.15万亿元;黄金自营交易量3,499.94亿元;全年各项业务累计交易额35.98万亿元。报告期内,本公司贵金属业务获一项行业重要业务资格——“上海金”集中定价成员资格,荣膺八家中资银行成员之一;取得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核心交易商资格;成为新成立的上海票据交易所首批会员单位之一;继续保持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SHIBOR报价团成员、债券做市商、利率互换双边报价商等重要资格,品牌地位得到进一步稳固和提升。(四)资管业务
报告期内,本公司密切把握市场形势和客户需求变化,立足价值创造,完善业务布局,加快业务创新,着力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条线经营能力、投资收益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实现资管业务的布局调整和巩固提升。报告期内,本公司累计发行理财产品1,770期,理财销量超18,985亿元,实现理财业务收入11.24亿元。截至报告期末,本公司理财产品余额为3,101.05亿元,同比增长10.43%。
除规模保持稳步增长外,本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在其他方面的发展亦取得一系列成果。
推进业务创新,加快产品转型。本公司深入推进业务创新,加快产品转型。增设了面向高端客户销售的“易精灵2号”开放式产品和“睿享”系列中长期限封闭式产品,上线了具有自动续转功能的周期型开放式理财产品,进一步丰富产品体系,满足客户多样化理财投资需求。报告期末,新产品余额合计数达314.58亿元。
优化投资组合,提升投资收益。在把握利率下行和权益市场波动的背景下,严格依据监管指引,灵活调整大类资产配置类别和节奏,强化多策略投资,优化投资组合,提升投资收益。在额度限制内积极开展非标资产投资,加大权益类资产和专户委托投资,建立债券投资库,增加外币债券配置,不断推进大类资产多元化布局,提升投资效率,实现风险收益平衡下的优化资产配置。
强化管理,完善风险管控机制。本公司积极推进风险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各类风险计量和管理工具,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和内部控制体系。优化业务流程,不断提升对风险的识别、分析和处置能力,有效保障资管业务稳健运营。理财资产投资纳入全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执行全行授信政策,投前根据穿透原则,严格审查信用主体资质情况,并纳入统一授信进行限额管理。建立完善理财资产投后风险管控机制,密切关注信用主体资质变化,持续监测并评估偿付风险。(五)港台业务、桑坦德战略合作和国际业务
报告期内,本公司利用境内外合作平台优势,创新产品和服务,推进港台特色业务发展。本公司持续深化沪港台“上海银行”战略合作,合作领域涵盖公司金融、零售金融、同业金融、渠道及中后台等,报告期内合作完成跨境平行贷款、投资移民项目等,丰富了三行共同营销产品和服务。此外,三行在跨境人民币清算、自贸区业务、跨境担保等业务方面搭建了畅通的合作渠道,具备成熟的客户互荐和共同营销机制,为大中华地区和“走出去”客户提供了良好的本地支撑,有效巩固了三行客户的忠诚度。报告期内,本公司与各级政府合作也较为紧密。本公司与上海市台办签署了第六轮《支持台资企业发展金融合作协议》,承诺在未来2年内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流水可以作假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