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一位三观正的大神告诉我,我的未来2怎么办学校住校课余时间还是会看点名著周末我一般都是玩游戏消磨时间

1096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7010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p&【为节省大家时间,我尽量只讲干货,不说废话。括号内的为可跳过内容,赶时间的,只看干货就好。(文末更新了各科资料的网盘链接)】&/p&&p&&br&&/p&&p&&b&【关于资料:&/b&&/p&&p&&b&之前链接会出现失效的情况,并且有些视频有些老了。我已经整理更新了全部资料,包括数学、英语、政治的视频资料,非常全面。关注我的公众号:八块儿(ID:eightyuan233)回复“考研”即可获取。&/b&&/p&&p&&b&如有关于考研的问题想要咨询的,也可以在我公众号后台直接留言,我都会回复的。知乎就不要私信了,消息太乱了。有其他需要的视频,也可以给我留言,我有时间会去找来。】&/b&&/p&&p&&br&&/p&&p&前言:首先问明白自己&i&为什么要考研&/i&。是不是非考不行。如果不是非考不行,那就想办法说服自己非考不行。也许到现在为止,你已经听很多学长学姐给你介绍考研经验了,但我认为,考研中,比一切方法技巧都重要的多的,是你对于无论如何都要通过考研的这种强烈的欲望。你犹豫不决,或者三心二意,说明你欲望还不够强烈。只有当你有足够的决心,才能有足够的毅力。&/p&&p&【有人问我怎么才能坚定考研的决心。其实你只要明白一点——人这一生,能通过短短一年的努力就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能有几次?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考研是你最后一个能最大程度地纠正你高考时候不够努力而犯下致命错误的机会。凡是不满足自己现状的人,凡事觉得自己待了几年时间的大学只是在无穷无尽地浪费你生命的人,是时候让自己走上一条考研的道路来最大程度地改变你自己的命运了。&/p&&p&可能有的人会说,读研,需要两到三年才能毕业,等你毕业了,你的文凭可能还不如你同学这几年的工作经验来得值钱。其实这是一个很搞笑的说法。你的未来到你退休还有几十年的工作时间,你就急于这一时去积累工作经验?你能够留在学校最后去学习深造的机会不要,却抢着提前过未来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以后工作的机会太多了,而学习的机会就这一次了。】&/p&&p&&br&&/p&&p&下面就考研准备过程几个方面的问题简单地聊一下。&/p&&p&&br&&/p&&p&&b&目标:确定了就不要再改&/b&&/p&&p&这个时间段其实还是蛮重要的。因为暑假开始后就普遍要逐渐开始专业课的复习。未复习专业课之前是你可以更改目标的最后机会。因为即使考的专业课相同,不同学校考试重点之类的出入还是比较大的。因此选学校一定要慎之又慎。我的建议是首先考虑&i&地理位置&/i&——这几乎决定着你以后工作生活的地方。你是喜欢生活节奏比较快的大城市,还是喜欢一些环境优美,生活相对安逸的中小城市。这些都取决于你自己的决定。然后再在自己心仪的城市选取力所能及的目标院校就相对容易一些了。(新东方的王江涛有一个讲选择目标院校的视频,可以找来看一下。我下面分享的视频里应该就有。我个人还是比较欣赏王道长的生活态度的)&/p&&p&&br&&/p&&p&&b&作息:找一个自己能接受的最大额度的学习时间 &/b&&/p&&p&一个正常人每天合理的睡眠时间在七个小时左右。因此我建议的作息时间为晚上睡眠六个小时,中午睡眠一个小时。至于晚上这六个小时在哪个时间段就要看你自己是喜欢熬夜还是喜欢早起了。当然这个作息时间需要根据你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找一个自己能接受的最大额度的学习时间,即在保证自己精力足够的情况下尽量加长工作时间。我所说的保证精力的情况不一定要你非常精力充沛,只要你的疲劳程度不是很大程度影响你的学习就足够了。我到后期睡眠时间压缩,学习时很困的情况下我就出入散步,再用冷水洗个脸。冬天的时候这个方法还是奏效的。没有时间保证的学习都是耍流氓。&/p&&p&&br&&/p&&p&&b&资料:在精不在多 &/b&&/p&&p&我想说一句很多人说烂了的话,因为这句话的确重要:把一本资料看三遍比看三本资料效果要好很多。&/p&&p&具体资料也简单讲一下好了:&/p&&p&高数:推荐汤家凤和张宇,因为可以配合视频看,效果更好一些;&/p&&p&线代:推荐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讲义,配合视频看效果更佳;&/p&&p&概率论:推荐王式安的概率论讲义,配合视频看;&/p&&p&数学真题:看你用的谁的全书就用谁的吧;&/p&&p&英语单词:推荐朱伟的恋练有词(里面用的英一的真题例句,英一的同学介意它影响做真题的话慎用,英二同学极力推荐。另 朱伟的其他任何资料都不建议你用);&/p&&p&英语真题:用考研真相(英二叫考研圣经)或者黄皮书(不建议英二的用老蒋的资料,有点坑,相信我);英语作文看王江涛,翻译看唐静;&/p&&p&政治:建议用肖秀荣和风中劲草,但肖秀荣的系列书里只建议用1000题,先找一本往年的风中劲草(因为最新的要等到十月份才出),看一章风中劲草的知识点,做一章1000题,答案写在纸上(因为需要做好几遍),做错之后针对风中劲草没有的知识点再对照那本特别厚的精讲精练看。不建议把精讲精练全部看一遍!因为前期你看的那么多字最后什么也记不住。(用蒋中挺等其他人的资料也是同理,只用习题那一本)。最后的预测卷还是建议用肖秀荣的,四套卷一定要全背下来。最后,政治除了最后的预测的押题视频(其实最后基本也没时间看的),其他任何政治讲课的视频都不建议看。&/p&&p&&br&&/p&&p&&b&辅导班:不建议报考任何辅导班 &/b&&/p&&p&根据经验,辅导班大多都是浪费时间,除非你报那种动辄几万块钱的环境比较好的班。很多人一起上的那种大教室的班真心不建议你报,谁报谁后悔。有那个心思和时间还不如自己学了。&/p&&p&&br&&/p&&p&&b&心态:迷茫、焦虑不要害怕 &/b&&/p&&p&我到十月份出去实习的两个多星期,期间基本没怎么看书(环境的确不允许,虽然我带了很多书去),回来将近十一月份,做了一份数学真题,惨不忍睹,小题做不对,大题不会做,知识点什么的都忘了,这个时候还有不到两个月就要考试了。当时的感觉是极度痛苦的。&/p&&p&【这里突然想把这个故事再说一下,不想看的直接跳过就好了。考前还有两个月,真题做得一塌糊涂,我那天晚上出去坐了很久,思考了一晚上人生,差点都想放弃了。第二天,痛定思痛,我对照答案把整张试卷看了一遍,然后拿出一个本子,从第一题开始,抄题,然后自己把答案详细过程做一遍,做完还要在后面写上为什么这么做,怎么想的,用了什么知识点,有时候用的定理什么的我都会完整写一遍,还有类似题型有哪些。当初没做出来或者做错的就写上原因。最后标上这是考的哪一章的内容。就这样,花了我两天的时间才把这一张试卷吃透。然后继续做下一张真题,结果还是各种错。我又用同样的方法,把这张试卷整理了一遍。一直到我整理了五份真题,用掉了一个本子,才感觉做数学终于上手了。这些个故事就是想说,不到最后不要放弃,只要你愿意,力挽狂澜的例子多了去了】&/p&&p&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可是到最后还有一个星期的时候,我还是有很多东西不会,晚上一点半,还和几个战友在宿舍楼下的阅览室自习,我向他们抱怨自己现在慌得要死,其中一个朋友安慰我说现在还在这学习的没有不慌的,不慌的话早回去睡觉了。相信我,&i&不管遇到什么状况,坚决不放弃,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出乎你的预料&/i&。&/p&&p&&br&&/p&&p&&b&各科:每门都有不同的技巧,但没有技巧才是真正的技巧&/b&&/p&&p&因为我考的是工科,考的是数学英语专业课和政治。因此我就这几门科目简单说一点复习方法。首先针对这几门要明白的是 &i& 数学一定是占用你时间最多的学科,英语一定是战线拉得最长的学科,专业课是最考察你搜集资料以及院校信息能力的学科,政治是看你考前突击背诵能力的学科&/i&。&/p&&p&&b&数学&/b&开始复习一般用同济那本高数书,将书中的知识点过一遍,有时间做一些课后习题。切记,高数书一定不要花太多时间看,因为它和考研的吻合度很差,看一遍书也只是熟悉一下高数的知识点。因为只有类似十八讲或者数学全书这种东西才能算是考研数学的教材。如果你复习比较晚,可以直接配着视频看全书,不用去管教材。十八讲或者全书一定是要多看几遍的,一定要把它上面的每一句话读懂甚至背下来,每一个例题都要做会。如果看张宇的视频都会知道,张宇是要求他的课必须做笔记,并且笔记要背下来,甚至例题也要背下来。这样做还是很有好处的。全书看得差不多了就该做习题了,张宇的1000题,李永乐的660或者汤家凤的1500题都不错,看你个人选择了。不一定用谁的全书就用谁的习题,资料最好分开买,不要一次买一整套。我就是用的张宇的十八讲加李永乐的660,效果还不错。其实对于高数,前面讲的这几个人看谁的都可以,但线代和概率论我只推荐李永乐和王式安。张宇和汤家凤讲这两门真不怎么样。数学的搭配也就是全书加习题加真题,其中全书和真题最为重要,时间不够习题可以少做一些。而全书和真题都是要做好几遍的。有时候一遍相当于没做。切记一定要多做几遍,尤其是真题。&/p&&p&&b&英语&/b&只要单词加真题就够了,不建议你做任何模拟题。单词的话你觉得用什么方法好就用哪个就好了。不过我觉得单词软件或者那种厚厚的红宝书对我都没什么用,反正我都记不住。因此我用了朱伟的恋练有词,对照视频看,多看几遍,效果飞起。可能好多不了解恋练有词的人都会疑问,问什么背个单词还要看视频,单词不是只要自己背不就好了吗。我就想问你,你自己背了这么多年的单词,你觉得效果如何。人都是有惰性且健忘的,由一个逗逼在电脑里带着你背,并帮你反复重复,还教给你各种词根词缀,用的又是真题切分出来的高频中频低频词汇,效果一定是比你自己背要好的。只不过看视频,是真的很耗时间。单词背的差不多才可以上真题。真题就那么几年,很宝贵的,不要急着糟蹋它,一定得好好利用。前期做真题可以分一项一项做,每一项都必须掐好时间。具体时间分配可以找新东方的一些老师讲解的视频(因为具体时间我自己确实记得不是很清了,不想误导大家,所以大家最好还是自己去找来看看吧)。朱伟在导学课上也讲过。真题做完一遍只是完成了一小部分,你得尽量保证真题中的阅读部分每一个句子都读的懂,每一个单词都认识(我当然知道要完全做到这样有点难,所以需要你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如果时间充裕,找一个本子把所有阅读理解在不查词典的情况下翻译一遍,然后对照真题解析里的译文改。我知道你可能写的语句不同,甚至驴唇不对马嘴,没关系,坚持下去收获一定会很大。但考前三个月左右就可以开始准备作文了,我推荐王江涛,直接按照他的方法背诵几篇真题作文,方法虽笨,但效果很好。因为想提高写作能力无非两种方法,一个是大量阅读——对于快要考试的你来说不太现实。一个是重点背诵加模仿。显然第二种方法更适合应试。(王江涛的要求是大作文背十篇,小作文背十篇。其实我没有背那么多,因为话题太多你不可能面面俱到,主要是让你背一些单词和句型的。除了背诵,仿写也很重要。可以重新找一篇新的作文话题,尽量尝试用自己前面背过的句型写作,只有自己真正用过了考场上才能熟练运用。如果没那么多时间仿写或者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就直接默写就好了,写的多了自然就会了。这里建议大家去看一下王江涛基础班第一讲的视频,主要讲作文的学习方法的,后面具体讲各种话题的视频可以不用看,很啰嗦,效果也不好)像翻译部分,觉得有需要就看看唐静的视频或者书,觉得没需要可以不看。新题型也一样,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对于完型,可以战略性放弃,毕竟分数不值钱。用王江涛的话讲,最后没时间直接完型全选一个也能对好几个。所以真正做一整套真题的时候,完型放在最后。先写作文,再做阅读,这两项时间一定得保证,尤其是阅读,我有时候阅读一篇能耗到20分钟,为了保证阅读的正确率。没关系的,其他项目使劲压缩时间就好了。总之,阅读是重中之重,首先阅读的时间绝对不能剥夺的。只要阅读的正确率上去了,总分就不会太低了。&/p&&p&&br&&/p&&p&关于英语的复习方法重新更新了一篇回答。对英语的复习还有疑问的可以看一下:&/p&&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考研英语达到 70 分是个什么概念?什么感觉?&/a&&p&&b&政治&/b&根据我在资料介绍那里说的,前期风中劲草+1000题,做错的地方再对照精讲精练看。1000题有时间多做几遍。一直到出预测8套卷之前都是看1000题。开始出预测卷之后就可以开始做试卷了。8套卷只做不背,4套卷必须全部背下来,包括选择题。反正今年肖秀荣大题应该全部押中,只不过有的问题问的方式不是很相同而已。反正四套卷全背下来平均分基本已经有了。&/p&&p&关于政治复习更加详细的建议:&/p&&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考研政治怎么高效复习?&/a&&p&&b&专业课&/b&比较烦。每个学校的专业课其实差别还挺大的,看的资料和复习方法都挺重要的。复习专业课你首先要找到考上你目标院校的学长咨询一下,看看需要哪些资料。一般而言,专业课需要三样东西,一个是课本,书后习题一般比较重要。一个是习题,这个每个学校的不同。一个是真题,这个最重要。专业课资料一般淘宝或一些qq上卖资料的都比较黑,可以先问问学长什么的。&/p&&p&&br&&/p&&p&&br&&/p&&p&针对以上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找我私聊。包括前面说的,如果你没法说服自己一定考研,我也可以帮你。&/p&&p&上面这段话是第一次编辑这个答案时写的。也确实挺多人向我咨询的,有的是在评论区,有的是在私信里。我基本都很认真地回复过了。这里我截图了一些比较经典的问题给大家参考。如果当事人介意的话,可以私信我删除。&/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65ca5d0e64d0b8b2ebdad3e8_b.jpg& data-rawwidth=&888& data-rawheight=&1688&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65ca5d0e64d0b8b2ebdad3e8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db53da60afb075fd09844_b.jpg& data-rawwidth=&906& data-rawheight=&936&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db53da60afb075fd09844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3c48b052b2a19c60f6724_b.jpg& data-rawwidth=&913& data-rawheight=&871&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1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3c48b052b2a19c60f6724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19af8afed789ada28531a7_b.jpg& data-rawwidth=&899& data-rawheight=&1535&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9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19af8afed789ada28531a7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ecdcc039b9689b5eec55ff5daebb23ad_b.jpg& data-rawwidth=&923& data-rawheight=&2113&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3&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ecdcc039b9689b5eec55ff5daebb23ad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9b7b70baffb1_b.jpg& data-rawwidth=&933& data-rawheight=&1522&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3&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9b7b70baffb1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c3bbcd0bceaae9e399008c_b.jpg& data-rawwidth=&906& data-rawheight=&1530&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c3bbcd0bceaae9e399008c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bac3ed363e92bf44fcbda3e6_b.jpg& data-rawwidth=&911& data-rawheight=&3706&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1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bac3ed363e92bf44fcbda3e6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e39ab8af3c91607bac11bc_b.jpg& data-rawwidth=&908& data-rawheight=&1643&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e39ab8af3c91607bac11bc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59ddec67c240a48f0cb7fed7ca322254_b.jpg& data-rawwidth=&940& data-rawheight=&2427&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59ddec67c240a48f0cb7fed7ca322254_r.jpg&&&/figure&&p&&br&&/p&&p&&br&&/p&&p&&b&资料&/b&&/p&&p&&b&之前链接会出现失效的情况,并且有些视频有些老了。我已经整理更新了全部资料,包括数学、英语、政治的视频资料,非常全面。关注我的公众号:八块儿(ID:eightyuan233)回复“考研”即可获取。&/b&&/p&&p&&b&如有关于考研的问题想要咨询的,也可以在我后台直接留言,我都会回复的。有需要的视频,也可以给我留言,我有时间会去找来。&/b&&/p&&p&&br&&/p&&p&以上。&/p&
【为节省大家时间,我尽量只讲干货,不说废话。括号内的为可跳过内容,赶时间的,只看干货就好。(文末更新了各科资料的网盘链接)】 【关于资料:之前链接会出现失效的情况,并且有些视频有些老了。我已经整理更新了全部资料,包括数学、英语、政治的视频…
&p&&b&超(sang)长(xin)预(bing)警(kuang),2万3千多字,但请耐心看完&/b&。&/p&&br&&p&2013年考研成功,此后在考研论坛一直保持和大家的交流,现在将心得进一步整理,个人观点,请&b&结合自身情况&/b&来参考。感谢所有在考研路上帮助过我的人!&b&个人需要的可以注明来源转载不必问我,商业用途和营销号转载需经过本人同意&/b&。&/p&&p&&b&一、总述&/b&&/p&&p&在正式介绍准备方法之前,有很多前期的事情要讲清楚,很多人一开始就直接找出书来埋头看,对总体的规划甚至学校、专业的选择都很少考虑,这样一来&b&不得其法而效率低&/b&,二来&b&目标不明确容易做无用功&/b&。所以我介绍自己的经验也&b&以主要框架、大方向为主&/b&,微观的技巧尽可能多吧。而且考研毕竟是考试,说到底强调的还是&b&拿分&/b&。&/p&&br&&p&&b&1&/b&&b&、是否考研&/b&&/p&&p&这问题好像然并卵,不考来这找什么经验呢是吧,但还是请一定考虑清楚,准备到后期再放弃,很难受的。&/p&&br&&p&&b&2&/b&&b&、前期准备&/b&&/p&&p&&b&2.1&/b&&b&专业及学校选择&/b&&/p&&p&考研可以是转专业2.0甚至是高考志愿填报2.0,但转专业之前请仔细考虑清楚,把现在的专业和想去的专业从各个方面都比较一下,个人兴趣、研究前景、就业前景等等等等,一定要仔细考虑,我不反对因为兴趣而转专业,但是转了之后万一陷入窘境难受的是自己,确定转过去之后有发展前途再行动。从基础学科转向相关的学科或者是两个在一定程度上互通的专业间转会比较合理,完全不相关的专业再强(fei)调(hua)一遍,&b&慎重&/b&!&/p&&p&考本校当然会简单一些,但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自己本科学校不够好,想要换个好的环境,那就要跨校,怎么选见仁见智,我认为当然不必过于谨慎,要敢于选好学校,只是选学校的时候一定要调查清楚,越好的学校当然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各人的专业不同情况也不同,这里没法一概而论了,但最重要的就是考虑自己的需要,&b&适合的才是最好的&/b&,不要一味地追求极致。&/p&&p&说到“跨”,有跨学校、跨地区、跨专业,&b&一般来说&/b&,每占一条,难度就会加大一些,最难的当然就是“三跨”了。&/p&&br&&p&&b&2.2 &/b&&b&学硕/专硕&/b&&/p&&p&这个问题其实度娘讲得很清楚,可以问她,我主要讲两点,一是侧重点不同,学硕重学术研究,专硕重实践应用;二是学硕一般三年,专硕一般两年,差一年但很不一样。不要把学费多少放在第一位甚至前几位考虑,差得不会太多的,其他的因素对你的影响远大于它。&/p&&br&&p&&b&2.3&/b&&b&时间安排&/b&&/p&&p&&b&2.3.1&/b&&b&宏观安排&/b&&/p&&p&很多学弟学妹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复习比较好,我认为&b&一年&/b&是一个基准,如果觉得基础差,或者“跨”了,可以提早开始;如果考本校本专业难度也不大或者自身基础很好,晚一些开始也可以。但是一般不要晚于考前最后一个暑假(对于2016年考研的同学来说就指2015年暑假,依次类推),我确实听说过有人三个月甚至一个月突击考上的,且不说可不可信,即使是真的,我想这些人也是天赋极高或者有特别的复习技巧,占大多数的一般人天赋正常,掌握着一般的复(yu)习技巧,最好不要去冒那个风险。我个人准备的时间略长,所以提前很久就开始关注专业课的复习,公共课则是一年少一些。众口难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况,所以结合我自己的情况,也为了方便,我下面所提到的复习时间都以总时间一年为基准。&/p&&p&确定了准备时长,就该做计划了,计划越细致越好,要综合考虑自己的情况,不要太过放松也不要设计地让自己总是完成不了。暑假(&b&可以加上六月&/b&)是这一年里的一大重点,在此之前的时间可以称为&b&初期&/b&,初期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作好信息的搜集,学校历年的录取线、招生情况、真题等等,各方面要了解地清清楚楚。初期的复习一定要重视基础,踏踏实实,为之后的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尤其是英语,好的基础会给暑假及之后减轻很大一部分压力,专业课也应该做到心中有数,不要到暑假结束了还稀里糊涂的,因为暑假最重要的任务是公共课,等九月份开学了再开始着手了解专业课,而且从零开始,那可能会比较窘迫了。&/p&&p&暑假是&b&中期&/b&,这是在近一年的时间中唯一一段长度可观且没有太多干扰的时间,是提升实力的重要阶段。很多人,包括一些辅导班的老师,都反复提到暑假最重要的任务是公共课,对于考数学的同学来说确实要坚持把公共课放在第一位,对于不考数学,也就是考两门专业课的同学,自己斟酌,如果专业课负担比较大就得适当地加强。暑假公共课最重要不代表不复习专业课了,任何一个阶段都要力求平衡,不能出现拖后腿的学科,每科至少都要过线才有可能有资格进复试,某一门不过线其他的满分也没用。&/p&&p&暑假结束就正式进入复习最紧张的&b&后期&/b&了,这个阶段会有预报名、报名、现场确认等等,各方面事情都要及时去网上查信息来了解,千万不可错过。复习上可能会感到压力很大,图书馆、自习室气氛都紧张起来,每个人桌子上都堆满了书,这段时间心态很重要,要保持一定的紧张,不能松懈,但不要太过着急,甚至产生恐惧、抵触心理,想要放弃,很多人就是在报名结束前后看见网上各种信息,想到竞争多么激烈,复习多么不顺,就提前弃疗了。图样啊骚年!静下心来学习一个就好。&/p&&p&最后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就是&b&冲刺期&/b&了,这时候就要开始全面调动起来了,冲刺期一定要保证各方面状态达到最佳,全力投入复习,之前应该完成了所有的复习工作,此时要把所有内容都整理归纳、巩固提高,这个阶段还不尽全力就很难了哦。&/p&&br&&p&&b&2.3.2&/b&&b&微观安排&/b&&/p&&p&具体到每天的时间安排,我就不列时间表了,我自己的复习时间大概是8:00-11:00、14:00-17:00、18:00-22:00这三个时间段,中间穿插午饭午休、晚饭两段。我认为没必要追求每天多少多少小时的复习时间,应该在你能承受的时长内内尽可能地提高&b&效率&/b&,超出有效时长之后复习也基本看不进去了,还不如在合理的时间里尽可能地多解决问题,剩下的时间好好休息,适当娱乐。时间方面一定不要比来比去啊,何必非比别人多学几个小时才放心呢,自己觉得一天下来达到目标就可以了。&/p&&br&&p&&b&2.4&/b&&b&辅导班&/b&&/p&&p&
辅导班的选择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我认识的学长学姐和研友对此说法不一,甚至评价相去甚远,走向两个极端,认可的表示不报是个大损失,不屑的大呼坑了个爹的。在我看来,还是应该理性地看待辅导班,它自身存在那么大的争议本身就值得好好思考。&/p&&p&我认为辅导班的确有它的用处,但也不像宣传的那么神,有没有用关键在于报了之后怎么去利用好它。辅导班一般寒假之后那个学期,也就是三月份就开始一个周(liao)期(cheng)了,这个周(liao)期(cheng)会持续到考前几周,大概会分成导学班、基础班、提高班、冲刺班、点题班之类的好几个阶段(名称可能因辅导机构不同而有所变化),各个阶段讲授的内容和所要达到的目标也都是不一样的,辅导班的老师一般都会强调。很多抱怨辅导班纯坑的同学,你想想暑假那个课你上完复习了吗,老师说的你照做了吗,课下你进行系统的复习了吗?如果答案是没有,恐怕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对待辅导班一定是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注意是辅助,再好也就是辅助,你自己不去全面细致地复习的话辅导班是指望不上的,想如虎添翼起码要是虎吧,喵星人怎么添翼?&/p&
如果觉得自己的自学能力很强,或者基础很好,没必要报辅导班,这当然是可行的,不报班考上的人也很多。当然不报班也可以有其他的理由,比如:&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d0ee08b15767af1abc885aa3f54cc6f1_b.jpg&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3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d0ee08b15767af1abc885aa3f54cc6f1_r.jpg&&&/figure&&br&&p&如果此时又是夏天……&/p&&p&你们肯定要问我到底哪家强啊?其实我可以回答无可奉告,但是见到你们这样热情,一句话不说也不好,但但是将来报道上有偏差又要我负责的,所以我也只能简单地说说了,不提及任何一个考研辅导机构的名称。我报的是某个机构的暑期提高班,英语政治两门,暑假在家上的,回到学校之后又报了另外一家的政治,从冲刺班到最后点题班。我觉得选辅导班要选名气大的、口碑较好的,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就算了吧,现在知名的都有那么多家供你挑选。看上课的老师也是个办法,但大家在网上看一些帖子的时候要注意,多看看,不要偏听偏信,某个考研机构的主力名师,可能在一个帖子里被认为是神一样的存在,另一个帖子又把他黑出翔,这里面真真假假大家自己斟酌,我不多说。这里面再有就是价格问题,我上面所有的花费比我一个高中同学报的三门全程还要贵,他报的就是我上提高班的那家。我阶段性地报,还是两门或一门,最后费用还是那么贵,所以建议大家,报不报要好好考虑,如果下定决心要报,那就尽早报全程,不然费用反而不合算。最后再强调一下,既然报班了就切实利用好它,认真复习,不要报了就去课上混,浑浑噩噩什么也没学到就下课了,那样没意义的,浪费时间浪费金钱。暑假上课很辛苦,我暑假上的时候一个教室坐了500多个人,才6个空调,其中还有1个是专门对着老师的,可想而知,从上午8点到12点,稍事休息又从下午1点半上到5点,有几天晚上还上课,一天下来很辛苦,要有吃苦的思想准备。&/p&&p&看辅导班的视频也是很好的选择,具体的更没必要推荐了,网上那么多资源,下下来自行比较一下就好。&/p&&p&第一部分提到的所有事情,建议进行具体复习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多问多了解,对自己定位要明确,也要考虑到家人、就业等等不同的方面,哪怕专门花一周或者十天的时间彻底搞清楚也是值得的。&/p&&p&&b&二、政治&/b&&/p&&p&政治是考研第一门,第一天上午进行,所以从它讲起吧。&/p&&p&&b&1&/b&&b&、参考书选择&/b&&/p&&p&并不是说哪本好就要买哪本,在选择时可以参考这里的建议,但最终还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切记!&/p&&br&&p&&b&1.1&/b&&/p&&p&本科阶段学校发的教材在考研复习过程中作(mei)用(you)不(luan)大(yong),我个人根本没看。那看什么?这里有一本书不能没有,这也是唯一一本我觉得必须买的书了,书名是《20XX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简称大家都知道,“红宝书”,注意是“解析”不是干巴巴的大纲本身。这本书是教育部发行的官方书目,考研政治一切以这本书为准,最为权威。年份不同,其内容可能会有所变动,但基本一致,而且这本书每年8月底9月初才会出版,所以一般开始复习的时候参考上一年的就可以,比如16年的同学可以参考15年版的。这本书出版之后最好尽快买到手,把相对于上一年的变化掌握透彻,各大机构都会有解读的。具体怎么使用红宝书下面会讲,确实比较重要。&/p&&br&&p&&b&1.2&/b&&/p&&p&论全面性、权威性,大纲解析毫无疑问是最好的,但我想大家也听说过任一、肖秀荣系列等书吧,这些都是全面网罗考点的“全书”,它们也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原因就是大纲解析作为大家熟知的“红宝书”,虽然地位很高,但编排体例实在让人头疼,全书单色印刷,仅仅层级很高的标题才用黑体字,重点不突出,对于毅力不足的同学来说更是十分难啃。而任的要点精编、肖的核心知识点提要等等,在编排体例上多少照顾了考生的使用感受,重点划分明确,所以不太能接受枯燥单调的同学可以考虑一下这些参考书。我在复习的时候没有使用这些书,我还是比较习惯坐住了看书,所以感觉大纲解析就很好,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情况来定,我总体还是推荐人手一本大纲解析的。&/p&&br&&p&&b&1.3&/b&&/p&&p&有了上面那些纲领性的参考书目,下面就要着手具体的复习了,考研政治选择题和答题各占半壁江山,选择题这个题型的难度一般来说低于大题题型(单选即使什么都不会,蒙一个会吧),所以选择题尤为重要,选择题拿到高分是政治过线甚至高分的根本。选择题分单选、多选,复习时必须&b&扎扎实实&/b&,提早开始,想依靠冲刺突击提高选择题是极难的,练习时最好是有一本习题书,覆盖全面,将各部分的知识点融会贯穿于习题中,在做题中全面把握知识点。&/p&&p&这类书主要有肖秀荣的命题人1000题、任汝芬的序列二,以及市面上各种“XX1200题”、“XX2000题”等,种类繁多,我个人使用了肖秀荣的1000题,感觉不错,大家可以在购买之前仔细翻阅,看看体例是否适合自己,也看看编者,如果只是某著名辅导老师挂名,一群不知名的人编写,最好不要买,基本上会是拼拼凑凑的,没什么价值。&/p&&br&&p&&b&1.4&/b&&/p&&p&说过选择题就是大题了,其实大题无非是&b&理解着背&/b&,在弄懂吃透的情况下记牢,切忌翻开书什么都懂,合上书就写不出来了,理解是好事,记忆同样重要。专门针对大题的书并不是太多,但一些将主干考点提炼出来或者把大题常考考点单独列出的书可以作为参考,不过这些书基本到中后期才会出版,质量参差不齐,我这里不作具体推荐了,大家可以到时候在学校的书店里翻开看看。&/p&&br&&p&&b&1.5&/b&&/p&&p&形势政策的考察是以时事政治为范围的,16年考察的是15年全年的时事政治,比如当年十八大11月8日才召开,1月6日第一门就考政治了,所以这类关于时政的书会在最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出来,各大考研机构基本都会推出自己的书,一般都是小册子,我是和身边的研友们换着用的,其他的也都翻阅过,没有太大区别,根据喜好选择一本就好。这本书切记要拿到手就多看,不要买了就往桌子上一放,那样恐怕拖到最后还是新的。&/p&&br&&p&&b&1.6&/b&&/p&&p&还有一类是“XX天XX题”之类的书,主要针对大题,又与1.3不太一样,和1.4一样都是最后阶段出版,我用了某28题,某20天20题也买了,但是感觉有点混乱繁杂,没看。这个书只是作为大题的参考,对答题还是很有帮助的,但一定不能把大题的希望都押在这上面,只能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使用这些书。&/p&&br&&p&&b&1.7&/b&&/p&&p&这条介绍一套近几年很火的书:风中劲草&/p&&p&这套书一共三本,一本考点,一本习题,一本配套的习题解析。我使用了这套书,那本考点确实很好,多色印刷,把已考点、重点、次重点等等划分的很清晰,至于后两本,因为时间的问题我没做完,题量确实较大,和前面提到的1000题之类的也有些重合。&/p&&p&总体上我还是推荐风中劲草这套书的,但还是提醒不能盲从,最好是找往届学长学姐借来看看,是不是适合自己。&/p&&br&&p&&b&1.8&/b&&/p&&p&最后就是冲刺卷、最后X套题之类的&/p&&p&我用的是肖秀荣的终极预测四套题,任四也买了,但没有背,都差不多吧。看这些卷子主要就是看个思路,感受实战的气氛,千万不要考前狂背这几套题就以为大题完事了,不然你之前的复习意义何在呢。&/p&&p&&b&2&/b&&b&、具体复习建议&/b&&/p&&p&本科阶段各院校都必须开设政治课,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毛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史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修)、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策),而考研政治的内容正是这五门课。15年各门课的比重是马原22分,毛概30分,史纲14分,思修18,形策16分,具体分配每年可能会有微调。&/p&&p&政治的复习和基础也有一定关系,如果高中是理科生,或者觉得政治不太好,那么早点开始为好,一般暑假就得动起来了。如果高中是文科生且学的比较好就可以轻松一些,不过实际差别不大,政治嘛,毕竟不像英语那样。&/p&&p&关于政治我主要讲下红宝书的使用,具体的一些细节穿插在其中。&/p&&p&红宝书第一遍应该是快速地读,只读大体的框架,要对整本书的知识体系有个宏观的了解,脑海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印象,这个过程一两天就可以完成。接下来就是第二遍的仔细阅读,要把一些小的知识点划出来,这主要是针对选择题,一些“最主要”、“最重要”、“最关键”之类的一定要记住,这是单选常考的,另外有并列不超过四个的也要记好,这是多选的重点。这一遍之后可能觉得怎么什么都没记住,没关系,很正常。第三遍和第二遍一样,要精读,摸索大题的一些观点是怎么论述的,对一些大段的只要记关键词就可以了。这一遍就要好好背了,很多知识点光理解是不够的,记忆也很重要。&/p&&p&接下来的复习中你的红宝书应该很快就能过一遍了,这时候可以利用零碎时间不断地翻看,滚动式的记忆还是很有效的,也不用特别地背,就是反复地看。&/p&&p&每部分的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别,马原重在理解,毛概要和史纲结合起来复习,思修法基以背为主,大道理要会讲,形策留到后期再说,政经是没有客观题的,只是一个大题,也要结合时政来复习。&/p&&p&最后说一下,选择题要做到“准”,看到一个题目起码要能反应出知识点在哪一部分,最好可以不用目录就从红宝书里翻到,这样选择题才能做到稳定,大题则要掌握答题方法,参照标准答案,分点分条,论述清晰有条理,字迹起码要做到工整,阅卷模式决定了大题必须讲求这些方式方法。&/p&&p&红宝书在开始阶段是最主要的复习参考书(任一等也可以),而这只是初始阶段,我推荐大概从暑假开始就要转变策略了,第一步就是开始做题。之前对题目的书有了大致推荐,其实1000题、1600题等等,都差不多,不必太纠结,盯住一本就好,前面讲的红宝书、任一之类的都是,不要强迫症见什么书都买,同类的书选一本适合自己且口碑较好的就可以了,精读一本胜过乱翻百本,决定用什么书可以谨慎犹豫,但是选定了就不要轻易改了,一本书用几天又换另一本,大忌啊!&/p&&p&题目具体怎么做呢,我用的是肖秀荣1000题,其他的估计大同小异吧,没有实质的影响。第一遍如果不想可以不做大题,选择题的事下面会单独说。这一遍可以就把红宝书,也就是大纲解析放在手边,不会的一定标出在书上的位置,记住是在题书上标大纲解析的页数,别在大纲解析上写来写去。当然第一遍就别指望有什么神奇效果了,你第一遍就像什么都记住,什么都掌握,太贪心了吧,第一遍结束后觉得自己稀里糊涂,什么都没记住的,其实是正常现象,这一遍最重要的就是摸清选择题的考点,有些东西真的不可能考察大题,看多了自然会发现,命题人不会认死理非把它出成个大题的。&/p&&p&好,接下来第二遍。这一遍建议看一点书做一点题,看到哪一章节就做到哪一章节,第一遍不是标出那些出题位置了吗,看完大纲解析把它合上再去做题,看着旁边标的页数自己能不能想起来那个考点怎么陈述的,反过来,看到某个考点你能想起对应的题吗?第二遍还有一个重要工作,如果说第一遍很多题做错是因为太陌生,那第二遍再做错就确实有问题了,第二遍做错的题目,尤其是反复错的,一定要标记下来,后面看的时候仔细再仔细,这些题里很可能包含着你始终记不牢或者理解不透彻的点,别怕麻烦,一定好好解决。第一遍做完可能这一遍书比较乱了吧,如果不能接受书乱而需要自己遮挡的,就不要把答案写在题目旁边,可以找个小本子写。&/p&&p&我说得轻松,但这个过程做起来不是那么轻松的,所以我才推荐各位用暑假的时间来做,一来暑假没有学校的事情干扰,二来身边很多人一起复习,气氛较浓(当然暑假不留校的同学就上论坛看看大家复习的情况吧,别觉得回家了就隔离开了),可以说是极好的一整段时间,难得,要珍惜啊。每天一两个小时差不多了,如果有时间可以翻翻以前做错的题目,反复加强记忆。当然做题的准确率要有保证,时间也不宜太长。下面做几遍看自己的能力了,再做也要看大题了。但是不要去攀比,一定不要,没有任何意义。&/p&&p&大家可能对各种参考书的出版时间比较疑惑,可能我推荐某书使用的时间其实它还没出版。关于这个我认为政治的参考书除了时政的之外几乎都可以暂时用去年的,变化不会很大,13年新大纲相较12年的只是表述上有一些变化,另增加了一个新考点,其他没什么质的变化,而它也不可能有什么质的变化,你懂的。那么新书出来要不要买呢,这很纠结,我确实也很头疼,12的大纲用了很久,最后还是买了13的,感觉用处不是太大,而且之前那么多笔记写在12的书上,买了13的还是得把12的带着作参考,所以这个还是自己考虑吧,经济条件允许的话买了也好。关于书的质量,其实这个辨别能力大家都是有的,尤其是习题册,直接看答案就知道个大概了,选择题就是简单答案往那一放,大题干巴巴,有的还略,肯定东拼西凑糊弄的,这种书谁都能编,Ctrl大法好呗!
&/p&&p&上面的任务在暑假或者稍延后一些完成,其后一直到时政开始复习的时间可以灵活安排,再做题或者回归大纲解析都可以,一定要有持续性,很多人觉得坚持不下去,某天就是怎么都不想做题,然后一发不可收拾,连续很久都懒得再拾起来,结果醒悟的时候已经赶不上2路汽车了。如果你觉得某天就是不想做题或者看书,这很正常,人总有惰性,但为了考研,为了这一年甚至更久的努力,请坚持住,哪怕今天暂时减量,哪怕只是翻翻书,不要停下来,坚持住,这就像爬雪山,越觉得困越要挺住,一睡过去你基本就结束所有行程了。当然也不是一点松懈都不能有,只是不要出现某一段时间的涣散,影响很大。&/p&&p&时政出来之后就要立刻关注,其实各家都会有小册子面市,选哪本自己定,但是要抓紧,集中几天把时政彻底掌握到位,之后就是把一些时政内容结合毛概等部分复习了。平时看新闻纯属个人习惯了,没有这习惯的也不必为了考研强行看,这些参考书整理的足够应付考试了。&/p&&p&大家可能看出来了,怎么每个阶段都是相关书出来就开始了,或者是以什么书上市为开始的标志,其实书的出版时间经过那么多年已经很成熟了,即使不去买,也可以多关注各家参考书出版的时间,连贯起来看就是整个复习过程的轨迹,也有一定参考价值吧。&/p&&p&那么按照这个思路,进入11月份(每年时间会有所波动)很多背诵小册子就出来了,好了,该集中背诵了。背诵确实枯燥,尤其是政治,背得只能呵呵,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你理解再透彻,总归要记住才能写出来,而且政治的性质决定了语言表述要力求准确,多用大纲解析上或是人民日报、新闻联播上出现的标准说法,必然比自己照着理解写的要好。&/p&&p&集中背诵一般不超过一个月,时间太长了不好。这阶段结束之后基本上就到最后阶段了,那么又有书要来了,就是XX天XX题之类的,前面介绍过了,这里提一下这些书一般都有押题之类的卖点,怎么说呢,你把每个可能考到答题的考点都编进题里,最后考到某个考点算不算押中了呢,当(ran)然(bing)算(luan)。所以参考思路最重要,任何押题的看一看参考一下就好了,不要幻想着命中。同时还有类似最后XX套卷之类的,拿来练练手,参考他们的思路都很好,也还是不要想太多。&/p&&p&整个过程都不要把大纲解析放在一边,要时刻以它为准,晚上睡前或是零散时间可以多翻翻,大纲解析熟烂了绝对是极有好处的,我觉得到后期如果能看到某个选择题立刻反应出大纲解析上对应的出处,那基本没问题了。&/p&&p&最后来单独补充一些问题:&/p&&p&&b&1&/b&&b&、&/b&选择题是不是决定性的。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差不多是的,因为政治这个学科具有这样的特殊性,选择题确实拿分较大题容易,复习好了拿个40分的确不是很难,而大题不确定性较大,投入产出比也不如选择题可观。既然如此,就当它是对的吧,选择题把握好,该拿的分到手,大题稳扎稳打,分数应该就很可观了。&/p&&p&&b&2&/b&&b&、&/b&一定要灵活。政治真的不像普遍认为的那样死板、背就好了,掌握一些技巧可以为自己省下很多时间,低头死记硬背,很可能出力不讨好,别干傻事。比如某些章节里的一些东西,你一个字不看也肯定没事,你说对吧。&/p&&p&&b&3&/b&&b&、&/b&一些超纲的题。有看过红宝书之外的类似任一的同学应该感觉到了,他们和大纲之间是有一些出入的,那些书上有不少东西大纲上找不到,这就衍生出一些超纲题目,我个人认为是直接划掉就好,当然前提是你确认它超纲了,不要觉得陌生就直接划掉,过几天又在大纲解析上看见了。&/p&&br&&p&&b&4&/b&&b&、&/b&各科目的策略。马原是总的纲领了,大致分为马哲、政经、科社三部分。马哲主要靠理解,政经理解也很重要,尤其是一些计算的选择题,不理解真的没法做,而科社最好是结合着毛概来看。毛概是重中之重,看比例就知道,毛概加史纲就是史论结合,一定不要割裂开来看,尤其是史纲那个大题,终归还是要靠到毛概上去理解,孤立开搞不清的。至于思修,思修主要就是记忆,毫无节操小骚年,八荣八耻记心间,记呀么记心间。法基其实也是记忆,只不过有些东西要灵活一些,&b&越不难拿的分,就越丢不起&/b&。&/p&&p&总之呢,政治就是要&/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c0dc06acb0b8b19ab89009_b.jpg& data-rawwidth=&283& data-rawheight=&38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3&&&/figure&&br&&br&&p&&b&三、英语&/b&&/p&&p&&b&1&/b&&b&、参考书选择&/b&&/p&&p&再次强调要选择适合自己的。&/p&&br&&p&&b&1.1&/b&&/p&&p&英语的复习中背单词是很重要的,单词书种类不是太多,我用过的有新东方的、星火的两种,新东方的又分成红色封面(正序)和绿色封面(乱序)两种,我用了绿色的,也就是乱序的,感觉还好,以前选单词书习惯用顺序的,这次发现乱序的也很好用,乱序那本后面有一个按正序排列的单词表,会把对应单词的页码标清,不必担心想找哪个单词的时候翻不到。和新东方的相比,星火的更全,收录的单词数量多,但是形式上实在比较枯燥,不像新东方那样配有联想和部分插图。至于其他一些“XX天搞定考研单词”、“考研单词XX计划”之类的书,我没用过,感兴趣的可以找往届学长学姐要来看看,适合的话也可以用。还有这些单词书基本不会存在过时的问题,不想花太多钱的同学可以去学校书店或者学长学姐那里买二手的,没有什么区别,像16年新增的单词,网上完全可以下到,即使你买新书,版本也未必对,所以打算买新书的学弟学妹在书店或淘宝上要先问清再买,这种书有可能会有积压的存货……&/p&&br&&p&&b&1.2&/b&&/p&&p&真题的研究对于考研英语复习很重要,揣摩命题思路,熟悉考研英语的模式是必修功课,考研英语和四六级存在明显的差别,要熟悉它的模式,有针对性地复习。“黄皮书”这个名字可能大家都听说过,我用了这本书,感觉还好,里面收录了近年真题,还随书赠送两个小本,都挺实用(越说越像做广告,没办法,我用得最多的就是这本)。里面的体例是按照题型排列,比如第一部分是历年的完型,第二部分是阅读,分段讲解就穿插在题目中间,总的讲解紧跟在后面,赠送的小本之一是真题汇编,就是纯试卷,解决了老版本不方便模拟的问题,使用新版本的时候可以把某一年的真题集中在三小时内做完,再回过头来仔细对答案,分析问题,揣摩思路。真题不是看一遍就足够的,要反复地做、看、思考。建议大家不要把最近一或两年的真题做了,留到最后作为模拟卷是很好的。其他版本的真题我没有尝试过,建议你们自己去书店翻翻,说不定有更适合你的。&/p&&br&&p&至于这类书怎么用,我以我用的黄皮书为例讲一下自己的方法吧,打算用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觉得它有问题的同学也可以在挑选其他书的时候避免这本书的一些不足。当然还是要说纯属我个人观点,我觉得它好或者不好纯粹出自我的主观感受。&/p&&p&首先看一下目录,它的大致体例就是按照题型分成几个大类,每种题型下又按年份排列,所以每个题型都是集中介绍的,这样有利有弊,利就是方便针对某个题型比较分析出题思路,看出近年的变化,弊则是没法进行模拟。&/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15c9ebf05ce0ea87fa44_b.jpg& data-rawwidth=&669& data-rawheight=&2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15c9ebf05ce0ea87fa44_r.jpg&&&/figure&&p&接下来看具体内容。每篇完形或者阅读都会有一个总述,主要讲这篇文章出自哪里,讲了什么,很简练,我推荐要好好看看这里,要熟悉大概的选文范围,你看到的真题文章都是什么类型一目了然。&/p&&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d42e7b7b495dbfa59be9ed_b.jpg& data-rawwidth=&692& data-rawheight=&2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d42e7b7b495dbfa59be9ed_r.jpg&&&/figure&基本分成了四大类:&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9a985b2d845a5f62a3baf0466bfeff77_b.jpg& data-rawwidth=&462& data-rawheight=&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9a985b2d845a5f62a3baf0466bfeff77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7f4f7f0bfeeac93d0d76ac9_b.jpg& data-rawwidth=&372& data-rawheight=&5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2&&&/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960a57cba53759eacfbdfd03defb522e_b.jpg& data-rawwidth=&555& data-rawheight=&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960a57cba53759eacfbdfd03defb522e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162eba22b3e631cfcbe7d62_b.jpg& data-rawwidth=&385& data-rawheight=&5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5&&&/figure&&p&我想各位看到就会明白了,选文不是什么都选的,还是很有规律的。你可以按照这个分类去练习,也可以就按照年份,看自己喜好了我认为在看文章的时候一定要多去关注作者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很可能和我们平时所见有所差异,不要想当然地认定文章就是某个意思。&/p&&p&
现在进入正式讲解的部分,这部分很复杂,我先说完形吧&br&&/p&&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2bda7ce244fc5feaa4c0a_b.jpg& data-rawwidth=&684& data-rawheight=&4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2bda7ce244fc5feaa4c0a_r.jpg&&&/figure&我强烈建议不要先看右上角那个蓝框部分啊!坑了个爹的,这就是看柯南发现第一页凶手就被标出来了啊,画个箭头,“这就是凶手”。本来还能好好看题的,一看蓝框答案都出来了,虽然是汉语,但看看下面那个选项给的,我觉得太不合理啊,真正考试给个汉语注释,那还做啥。反正我建议你不管什么办法吧,尽量别直接看蓝框和下面选项,最好就是先直接做真题汇编,再来看,不然太坑了。初高中练习册答案得往后翻,满心欢喜翻到了来个“略”,这可好了,送你眼前不想看也得看,真是够了。还有那个【语篇分析】,我觉得考场分析好那个就该交卷了……&br&&/p&&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4925b24fbf8c9f35dbe212bae6609429_b.jpg& data-rawwidth=&685& data-rawheight=&4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5&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4925b24fbf8c9f35dbe212bae6609429_r.jpg&&&/figure&再来看看接下来的,【快速解题】我觉得就算了吧,【空格设置】有时还是很不错的,记得多比较比较,你会发现就那几种设置方法,多总结,一定要自己总结。【干扰项设置】我建议还是看看,这就是在分析命题人怎么下套坑你的,很有意义,其实真就那几招,有些东西只是积累的问题,别怕它。那怎么积累呢,自己多看当然很重要,如果看到像上面那个表格一样的还能错过吗,赶紧记好吧,我见到这样的都好好记一下,别觉得简单,还是有很多人一见就蒙。&br&&/p&&p&下面是阅读的,只举一个栗子:&br&&/p&&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dda87e8be2_b.jpg& data-rawwidth=&683& data-rawheight=&6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3&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dda87e8be2_r.jpg&&&/figure&说实话我真觉得这个没啥用,不过感觉自己对文章结构和逻辑关系不太明白的同学可以对照原文看看这个,看多了就会发现一些规律,仔细看看就知道了,选文的结构通常比较相似的,批判型、颂扬型、建议型等等都有自己的结构,到哪差不多会说什么话结构很清晰。&br&&/p&&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89c3f28a04a5db4cc1621cfaf9562bba_b.jpg& data-rawwidth=&717& data-rawheight=&1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89c3f28a04a5db4cc1621cfaf9562bba_r.jpg&&&/figure&上面这部分和完形很像,不过没那么烦,如果喜欢可以对照着看&br&&/p&&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6c3d470fc949ec_b.jpg& data-rawwidth=&732& data-rawheight=&4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6c3d470fc949ec_r.jpg&&&/figure&上图这个【语篇分析】真的好长……这个一定要反复看完原文再来看,不然会稀里糊涂的,如果要看也不要走马观花看一遍就完了,一定要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这对以后做题很有帮助,可能就是一种感觉,就像人民日报,你不读也知道啥风格。&br&&/p&&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24ec2275baf8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5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24ec2275baf8_r.jpg&&&/figure&试题具体分析是好东西啊,对于阅读这项非常重要,表格最好先遮住右半边看,【快速解题】不解释,下面对应的【正确项设置】和【干扰项设置】我总觉得有莫名的喜感,干扰项一定要好好看,尤其是这题你第一次做的时候错了,一定要看看你错选的那项为什么不合适,注意是“不合适”,很多时候有不止一个选项都能算“对”,但要选最合适的一个。&br&&/p&&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2e09d97fca0e4d6995ee79aedbe63c5f_b.jpg& data-rawwidth=&709& data-rawheight=&3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2e09d97fca0e4d6995ee79aedbe63c5f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94f826b1abb5c9597fbd1a3d_b.jp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2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94f826b1abb5c9597fbd1a3d_r.jpg&&&/figure&我觉得这部分可以看看,最后补充考点的几个题会把一些常见的而文章本身题目又未涉及的考查方式补充上,做做很好,缺点就是没有解析,而且一定得保护好最后一行,不小心提前看到就废了。&br&&/p&&p&接下来是阅读理解B,就是通常说的新题型:&br&&/p&&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371263eeb0c477e2bcda45_b.jpg& data-rawwidth=&699& data-rawheight=&4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371263eeb0c477e2bcda45_r.jpg&&&/figure&这个排版倒是挺好的,题在最前面,没别的干扰,可以先看看题,但是呢……&br&&/p&&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feb22dacd0f_b.jpg& data-rawwidth=&697& data-rawheight=&5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feb22dacd0f_r.jpg&&&/figure&接下来就是大段的分析,我不截下面的了,我感觉这个版块做得比较死板,太过按部就班,可能和题型本身特点有关吧。这里一定把选项带回原文仔细看,新题型虽然还是阅读,但逻辑性和技巧性都有提升。实力固然重要,但投机取巧的能力一定得具备。&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d02a0cea8daf5aa95098c43_b.jpg& data-rawwidth=&682& data-rawheight=&2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d02a0cea8daf5aa95098c43_r.jpg&&&/figure&&p&特别说明一下,上面图片里蓝色的字,“词汇复现”,你会发现很多题都是这样,但可未必都是一样的词,可能原文的词会换个同义词,或者用一个词组甚至一个句子表达出来,这个表达就在选项里,一定注意分辨。&/p&&p&
下面是阅读理解C,就是通常说的翻译:&br&&/p&&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5ca8110186efcac73c800a1_b.jpg& data-rawwidth=&711& data-rawheight=&5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5ca8110186efcac73c800a1_r.jpg&&&/figure&看好了,谁说不要看原文的,不看原文给你那么多干吗?直接句子不完了,实际考试实在时间紧的也要把划线句上下文看看,很多时候隐藏了信息的。&br&&/p&&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47fe55a19d_b.jpg& data-rawwidth=&703& data-rawheight=&1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47fe55a19d_r.jpg&&&/figure&好东西来了,这部分一定好好看,采分点啊,是采点给分,翻不成整个的那也得把看得懂的片段都写上去&br&&/p&&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7feeb20c5ffb384e3302e4_b.jpg& data-rawwidth=&698& data-rawheight=&4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7feeb20c5ffb384e3302e4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f194bc7ee6aa223df824add_b.jpg& data-rawwidth=&695& data-rawheight=&3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5&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f194bc7ee6aa223df824add_r.jpg&&&/figure&上面就是具体的分析了,词义确定要好好看,背单词的时候好多单词都那么多意思,不要记混了,相近的意思怎么区别看这里。&br&&/p&&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95508c9daf6d5f359e1b46e303fe91d4_b.jpg& data-rawwidth=&712& data-rawheight=&2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95508c9daf6d5f359e1b46e303fe91d4_r.jpg&&&/figure&还有这个表,我觉得就是卖萌的,亮点多多啊,什么奇葩不可接受译法都有,亮点自寻吧,你觉得达到报考研究生智力水平的正常人会那样翻吗……&br&&/p&&p&作文我就挑比较突出的讲讲,作文部分推荐认认真真看的,确实不错。&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ba82a6e177_b.jpg& data-rawwidth=&658&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ba82a6e177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81fdba701c0a_b.jpg& data-rawwidth=&684& data-rawheight=&5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81fdba701c0a_r.jpg&&&/figure&&p&上面这些积累的小环节挺好的,是平时积累的好机会,别指望单独抽时间去积累什么,你真的准备好几个小时,往那一坐,看啥都想不起来,关键就要平时看到了就吸收。&/p&&p&
再有,作文不好的同学多去看看最好的范文,看看好文章是怎么写的,中档文修改进阶的也可以看看,那些文章很多问题都是经典问题,很多人都会有。&br&&/p&&br&&p&&b&1.3&/b&&/p&&p&阅读在考研英语中占的比重相当大,20题40分,一错就两分,对答案的时候那个心碎的感觉,有过吗?有就好好练吧……我用的还是黄皮书那个系列的,《考研英语阅读150篇(基础训练)》,这个书……让我心情很复杂,相当复杂……我阅读一般错两到三个,最终考试错了一个,但是做这个书一般错三四个,多的我就不说了,很头疼,它和真题是有区别的,是把真题的某些特征放大了,有些答案的解释让你看到的时候很无语。怎么说呢,做真题有时候也就是要抠字眼,钻牛角尖,但是自己把握好度,别钻进去绕出不来了。《考研英语阅读150篇(冲刺提高)》那本我根本就没买,因为时间上不够了,具体怎么样确实不知道,不过看名字的话,比基础训练变态吧……新东方的100篇我没用过,周围也有不少人用。&/p&&br&&p&&b&1.4&/b&&/p&&p&针对作文和长难句、翻译类的参考书:&/p&&p&我没有买这些类型的书。我感觉写作文不需要套路、模板之类的,后面会详细地说,翻译和长难句因为之前准备考高级口译我练习得很多,觉得也就那样了,不会有太大提高,所以选择只是做练习。我看到周围人常用的主要还是新东方和黄皮书那个系列的,新东方有个三步搞定翻译及难句,据说还不错,我只是拿过来翻了翻,没用过不好多说什么。&/p&&br&&p&&b&1.5&/b&&/p&&p&最后是冲刺卷、模拟卷,我用的是新东方最后冲刺五套题,其实买的时候也没多想没多看,毕竟在书店把卷子拆了仔细看有点那啥~用起来感觉还好吧,其实这类卷子可有可无,即使买了也不能过于当真,不要做得不好就觉得完了、没戏了,仅仅是练练手。而且前面说过,要把最近一年的真题留到最后,所以这些冲刺卷计划好时间做完就行,不必留到最后几天。&/p&&p&&b&2&/b&&b&、具体复习建议&/b&&/p&&p&
英语的复习可以很早就开始&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0fc1a745a_b.jpg& data-rawwidth=&504& data-rawheight=&3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0fc1a745a_r.jpg&&&/figure&&p&因为英语的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比如单词,你就算大一大二就开始背考研单词也不算早,英语现在应用得这么广泛,多学点英语总不会像毛概那样是吧……尤其是很多同学考完四六级就把英语扔了,到了大三下再想捡起来发现很困难,那是很可惜的,所以即使本科课程很忙,即使有找工作或者其他方面的打算,只要还有考研的想法,及早开始背背单词,看看英语文章,总是好的。我第一学年通过四六级之后选择继续考高级口译,失败过,大三才过了,但也正好保证了我一直学习英语,高口的准备对考研英语还是很有好处的,阅读(尤其是速度)和翻译都有所提升。&/p&&br&&p&&b&2.1&/b&&/p&&p&单词书前面已经介绍过,我用的是新东方乱序的,里面分成50个单元,我每天背一个,再复习前一天的,就这样滚动复习,50天坚持下来完成第一轮。之后我就没有再完整地背过,因为在第一轮的时候我把一些完全没必要背的单词都划掉了,比如simple、naive之类的,太过熟悉,早就在脑海里固化,不可能忘掉,为什么还要一遍遍花时间去背呢,干脆划掉。我建议大家采用这种筛选法,一步一步筛去已经掌握的或者太过简单的单词,这样单词就会越背越少,效率也越来越高,少很多不必要的无用功。接下来我就开始划掉一些概念性的词,比如Renaissance、vegetarian、astronaut这种,很难涉及语法和一些特殊用法,就是一个概念,识记就可以,基本上你只要看到它能反应出是什么意思就好,有同学可能觉得Renaissance可能写作文会提到啊,其实会拼写当然好,但对于一些基础薄弱或者时间紧的同学,简单识记这样的词更加实惠。还有一类是需要重点注意的,就是阅读理解里经常出现的词,阅读理解选文很多来自西方政治、经济类文章,科技文也不少,比如13年第四篇就是关于美国政治,三权分立制衡的文章,这类单词举例太多,deficit、monetary、verdict、parliament等等,至少要做到熟悉。最重要的一类放在最后讲,那就是熟词生义,有些词我们早就学过,也早就记住它的常见义项,但是它可能还有我们不熟悉的词义,这些词义很有可能在考研中考查,比如digest,本义“消化,吸收”以及延伸出的“领悟”我们都熟知了,但是它还有“摘要,文摘”的意思,这个可能是我们不知道或者忽略了的,试想考研时一篇文章反复出现意为“摘要”的digest,而且是关键词,而你却一直按“领悟”来想,还能得高分吗?再比如responsible,它有“有责任的,应负责的”之意,也可作为“可靠的,可信赖的”理解,虽然两种意思都常见,但记忆的时候如果只知道一种,忽略了另一种,关键时刻就会造成理解的困难,进而导致作出错误的选择或者翻译。最后是关于记忆,我觉得不管怎么复习,记住才是根本,翻开单词书什么都知道,一合上书就模模糊糊怎么都想不起来是不行的,再熟悉也不如切实记住记牢。所以要把重点单词每个义项都完全记住,不仅要知道,而且要能应用,这一点我觉得用新东方乱序还不错,大部分单词后面附有派生词,这样可以记下这个单词的相关形态,比如hostile作为形容词,派生出名词hostility,有些动词有很多同义词、近义词,大家做完型或写作时不知道用哪个,这本单词书在这样的动词后面附有辨析,比如declare与announce、proclaim。背单词一直要持续到考试前,人不可能什么都过目不忘,背过的东西忘了太正常,所以持续滚动复习很有必要,而经过前期的筛选,后期在量上会越来越轻松。&/p&&br&&p&&b&2.2&/b&&/p&&p&阅读理解是整张卷子比重最大的一项,40分,如果拿满了,过线毫无压力了。关键是这项也是很多人的软肋,是失分严重的硬骨头,因为它难度较高,单题分值2分也很高,错不起。无论水平如何,阅读必须抓住,它是重中之重,绝不能放弃的,阅读即使很差也可以赶上,提升的可能性和空间都很大,关键是要掌握方法,我认为做阅读逐词逐句看并不合适,走岔路可能很辛苦还比别人晚到,抬头看好路的时间不能省。阅读关键的还是要理解,不然它为什么叫阅读理解呢。我一般会把文章第一段迅速地读一遍,了解文章大概的意思和主题,接着把所有题目看一遍,题干要仔细看,让选对的千万别犯二选了错的还在三个错的中间犹豫好久,四个选项也要仔细看一下,这对接下来读文章找准有效区域很有好处。接着就是依照题目去对应的有效区域找答案,有效区域就是指每个题目对应的段落,有些题目需要前后联系,但除了概括大意、分析立场等题目基本上还是有大致的范围的。再说一遍千万别逐词逐句看,看第一题,通读文章,选答案,看第二题,通读文章,选答案,看第三题,通读文章,选答案……再多时间都烧没了。确定文章主旨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尤其是最后一题考查主旨那种文章,一定不要刚接触文章就先入为主认为它是怎样的,命题人很可能在挖坑,留个心眼。再有我觉得就是要培养语感,语言的学习中语感很重要,要能习惯英语的表达方式,要熟悉英语那种感觉,知道大概的语言习惯,能理解一些基本的习语,就像平常说汉语,妹子说好冷你说饿货来条士X架?此外对欧美主要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要有一定的了解,比如文章里讲美国选举啊,任何事也要按照basic law的对吧,怎么能不了解呢。早期的复习,也就是暑假之前,可能时间确实还早,也可能气氛不够紧张,大家可以补充阅读一些考研阅读题源文章,比如The Economist、Time、Newsweek、Washington Post等,有些在淘宝上可以买到,网上也可以下载到电子版,买也不必买太多,要以摸清选文类型、吃透出题理念为目标,精读为主。&/p&&p&看不懂文章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去提高自己的能力,但即使能看懂也可能错,换个角度,我们看看阅读会怎么错,命题人会设置什么陷阱。比较常见的错误原因有:&/p&&p&张冠李戴。命题人在选项中把一个人说的话做的事移植到另一人身上,这很常见,只要细心一般不会中招,刘能说赵四昨天表示鸭嘴笔真的真的不好用,描图是很痛苦的,那么描图的是赵四,刘能只是转述了一下。&/p&&p&主观臆断。这个要么不犯,犯了就很严重,很多同学看文章的时候受开头影响,觉得这是个大新闻啊,说作者已经定好啦,就把作者嘲笑一番,不错才怪,而且一旦初始的判断或定位错了,后面就是多米诺骨牌根本停不下来。&/p&&p&强加因果。比如文章讲天气预报本来说今天有雨,结果小明一来天气晴朗,那它也没说就一定是因为小明来所以不下雨嘛,选项说小明有这种特异功能,当然是一派胡言啦。&/p&&p&当然其他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相关的参考书上应该也会有吧。&/p&&br&&p&&b&2.3&/b&&/p&&p&完形填空,很多人选择放弃或者半放弃,觉得这个投入产出比不值,我觉得不应该放弃,10分呢,怎么也得捞捞吧。直接都选C大丈夫?时间没那么紧吧。我觉得完形平时多少也应该练练,考试的时候要尽量做,并不是都很难,还是有一些很容易选的,总有几题你是可以吃准的,如果都选一样的很可能把这些题错过了,剩下的实在不会或者没时间了你再蒙呗。还有考研英语分数不允许出现小数点,也就是说,你完形填空对了n题(n为奇数)那么相当于对了n+1题,多捞一题是一题啊,捞一个可能赚两个啊,该无节操必须无节操啊!蒙也是有技术含量的对吧,单题乱选的正确率是25%,排除一项变成约33%,排除两项就变成50%了,要命啊,质的飞跃啊!你蒙对3个人家蒙对10个,不一定只是你点儿背啊,蒙之前好歹看两眼吧。还有之前听过一种说法,是说ABCD四个选项在20题里是平均分配的,各出现5次,但是现在这保五大法早就不管用了,变成花卷了,选项随机的。总之正式做比完全放弃好,而且这个题型初中开始就有了(暴露年龄),其实是很熟悉的,不要有畏难情绪。&/p&&p&
忍不住想吐槽一下一些高(ran)大(bing)上(luan)的讲解方法,首先摘抄一段:“1、通读全文,了解大意;2、瞻前顾后,逐步填空;3、认真复查,适当调整”。对吗?对!好吗?好!那可以做题了吧?怎么做……这恐怕是很多人初高中英语课上老师讲完形时的感觉,说了一堆空话,真正题目拿到手还是不知道怎么办,我很无奈很多老师也就是那么讲的,我摘抄的那个确实也对,可得落到实处啊对吧。“大人,我觉得此题有蹊跷。”“你看,A明显不对吧。”“哦。”“你觉得C呢?”“母鸡啊”“肯定不对嘛!再结合上下文,D也排除啦!”“大人真乃神人也!但到底为啥选B……”&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3bacc25a8ee33ffc4f46194_b.jpg& data-rawwidth=&865& data-rawheight=&4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5&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3bacc25a8ee33ffc4f46194_r.jpg&&&/figure&&p&“是卑职输了,我选择死亡。”&/p&&p&其实我觉得完形填空的题目无非就那几类,首先是纯记忆的一些名动搭配的题目,哪个动词跟哪个名词,就是固定的,没什么好讲的,只能注意积累。还有语法上变化的题目,某个空该填哪个介词,该填介词还是连词,我语法一般,不多说。再有就是逻辑题,有些时间点的先后关系会决定你是选before还是after,诸如此类还有很多,这需要在语感、思维上提升才能改善。还有一个是和前面讲的背单词方法结合在一起的,就是同义词或近义词的辨析,这个也只能是依靠积累,有时候碰到排除了两个然后在剩下两个之间犹豫的情况很头疼啊,选来选去最后发现还是错了……所以针对这些题型踏实地练习提高就好了,不要拿着答案往回带,真的不靠谱。&/p&&br&&p&&b&2.4&/b&&/p&&p&作文分小作文和大作文两部分,小作文没太多好说的,要仔细参考近年的题型,积累一些格式,起码信件的格式要知道,一些应用文体,比如道歉信,常用的表达有什么要清楚,要写什么像什么。大作文是阅读理解之外的另一大重点,也是评分时弹性最大的。很多同学选择套模板,我觉得不失为一种方法,但绝不是上策,遵循一定的规则方法是可行的,但也不能死套模板。阅卷是一项极其痛苦的工作,在网上随便搜个模板就用,百度搜出来前几个的那些你觉得会有多少人在用?老师真的会看吐的,随时受不了!还会给你高分吗?我不反对用模板,但我最推荐的方法是真正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学会思考,在文章里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个提升的过程可能是漫长而艰苦的,但真正成熟之后会让你倍感轻松,提升能力,以不变应万变才是根本。当然基础薄弱或者开始比较晚的同学用模板也是可以的,但是最好在综合多个比较优秀的模板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模板,把模板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别让老师一看就觉得“怎么又改到这一篇了”。最后,一定要动手去写,不要空想,很多不足在真正写的过程中才会暴露出来,不要到了考场上才发现。&/p&&br&&p&&b&2.5&/b&&/p&&p&新题型是波动很大的一项,拿满很容易,拿零分也不难……平时复习要把可能出现的各种类型都进行练习,确保不要到考场上发现它真是个新题型。这一项更倾向对逻辑分析能力的考查,更没必要逐词逐句读了,切记。&/p&&p&至于具体的题型,我得从一些资料里总结一下了。&/p&&p&第一种是七选五,是从一篇500到600词的文章中抽出5处信息,形成5个空缺,再给出7个备选项,考生挑选合适的分别填在5个空缺处,其中自然有两个是多出的干扰项。&/p&&p&第二种是排序,与七选五同样长度的文章抽出5个段落,考生将7到8个段落按照合适的顺序排好,其中2到3个已经给出。&/p&&p&第三种是标题,文章长度同上,除文章外给出6到7个标题或概括句,考生选择合适的5个标题或概括句填入文章中的空缺处(实际上就是给某些段落加上标题或概括句)。&/p&&p&上面讲的只是13年的,具体有哪些一定要参照当年的大纲或者比较权威的机构发布的相关解读,影响并不大。&/p&&br&&p&&b&2.6&/b&&/p&&p&最后就是翻译。翻译也是很多人选择放弃或者半放弃的一项,我同样觉得不该放弃,完形放弃了还能无节操蒙一下,运气不太差再怎么也会对几个,翻译扔了可就是真扔了,一分没有,一分没有啊,你姓福吗?现在的题型只有英译汉,难度比英汉互译小多了,而且不是整个句子都很难,长难句的分析可以买一些参考书看看,技巧很重要,但我觉得还是平实的积累最重要,多看文章自然会有所提高。练习的资料我觉得以真题为主,先把真题吃透再说,其他资料和真题确实存在较大差别,不是差距是差别,高级口译的翻译和考研的还是很不一样的。做题做到信、达就可以了,看到必要的得分点就会给分的,雅没必要也很难去追求,专业笔译深思熟虑的事情在考场上时间那么紧,做起来太难。&/p&&br&&p&&b&2.7&/b&&/p&&p&真题对于英语的复习十分重要,绝对不能忽视,真题一定要有一本,不管你用哪本,一定要选带解析的。我用了黄皮书,以它为例,我在使用的时候把最近年的真题忽略了,留在最后作为模拟题,真题的价值最高,不是任何模拟题能比的,最后用真题模拟有利于把握考场真实的感觉,对临场调整状态很有好处。黄皮书要怎么用呢,我是细致地看过的,我认为应该先进行模拟,比如花三小时认真地做完一年的年真题,然后再对应地去看各题的答案及讲解,一定不要忽视讲解,很多地方确实讲得很透彻,尤其是阅读理解,或者有同学喜欢一项一项地做,集中看讲解,我觉得也可行,但这样少了很多模拟的机会。一定不要简单地选个ABCD就放在一边了,分析出题思路,知道自己为什么对为什么错才是最重要的。以阅读理解为例,要求就是每一篇都完全理解,没有生词,每一题为什么选那个答案,其他答案怎么错的要清楚。暑假结束之前差不多可以认认真真地看两遍,之后就算不进行系统的回顾也要时常翻翻才行。真题熟悉到一定程度,考场里就会觉得虽然自己不是命题工作者,但是见得太多了,英语的哪年真题我没做过,自然就谈笑风生了。&/p&&br&&p&&b&2.8&/b&&/p&&p&我做题的顺序和时间安排是这样的:完型(20min)、阅读(60min)、新题型(20min)、翻译(20min)、小作文(20min)、大作文(30min)、涂卡(10min)。我做阅读用的时间是偏少了,看过很多人说安排了80分钟,如果是那样的话可以适当从其他地方匀一点过来。平时要注意练习把握时间,利用周末比较整的时间做一整套卷子,时间掐的精准点,可以精确到类似17分钟、73分钟这样的程度,平时要求严格一点,考场上才能多一分从容。关于做题的顺序,其实我就是顺着卷子做的,我懒得翻来翻去,可能每个人都不一样,选择习惯的就好,不存在对或错,倒是考试的日期值得关注,一般都是在12月底或1月初这个大致范围内,这个时候天气已经非常寒冷,如果有同学非常怕冷而且考点也没有空调的话,可以考虑先把作文写了,这样不至于到最后冷得手发僵,字写得难看。&/p&&p&&b&四、临考&/b&&/p&&p&临考的十天左右,需要有一定的调节,首先是考前的一些总体建议:&/p&&p&&b&1&/b&&b&、心态&/b&&/p&&p&心态一定要平和,我知道很多人越想越多,越想越慌。越是觉得放不下,越是觉得紧张,越要主动调整心态,千万人和你同时紧张,甚至比你还紧张。只要心态放平和了,我们不去指望超常发挥,只要正常发挥就足够了,相信自己的努力。&/p&&br&&p&&b&2&/b&&b&、作息&/b&&/p&&p&我觉得不要去做大的改变,原来不到一两点不睡的是要适当调整,原本作息很规律的就大可不必调了,稍早一些睡就可以了,喜欢赖床的倒是尽量提前适应一下,就这几天,克服一下。刻意去违反一贯的作息规律只会扰乱自己。&/p&&br&&p&&b&3&/b&&b&、饮食&/b&&/p&&p&饮食避免过于油腻辛辣就可以了,尽量平时怎么吃现在也怎么吃,当然平时像下面这种的这几天可拉倒吧&/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cfd534a932ca25d23389cece653e0572_b.jpg& data-rawwidth=&882& data-rawheight=&8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cfd534a932ca25d23389cece653e0572_r.jpg&&&/figure&&br&&br&&p&&b&4&/b&&b&、考场&/b&&/p&&p&这可能是绝大多数人第一次在冬天进行意义重大的考试,我考过之后才发现中高考的炎热其实比寒冷好多了,真是被冻得感觉不到脚的存在了,尤其是下午场,写着写着太阳下去了,越来越冷。各位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考点有空调暖气的穿衣适量,没有取暖设施的一定要多穿或者带简单的取暖工具,可以开考前询问监考老师,如果允许大可以带个暖水袋之类的东西,总之想尽办法保暖,手被冻僵写字太难受了。&/p&&p&晚上的住宿和考试当天中午的休息根据自己的情况酌情选择吧,如果需要在考点周围预订宾馆的要抓紧了,一般都很紧张的,但一定安全第一。考前看考场一定要去,不要第二天直接过去,观察好考场和卫生间的位置、中午吃饭去哪比较近、不订宾馆中午在哪休息等等问题,中午的时间不是很紧,但耽误不起,尤其第一天下午是英语……&/p&&p&&b&5&/b&&b&、考中&/b&&/p&&p&入场提前一些,最好提前15分钟,留足应对突发情况的时间。相关的文具一定备齐,考点有特殊要求的一定问清并准备好,监考老师的话认真听,不让带什么马上扔回包里放在外面,尤其是有记忆功能的计时工具,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各类证件带齐,更要保管好,千万不要失手把身份证装到最后装答题纸的信封里寄走了。不要带任何自己的演草纸之类的纸张,考点会发答题纸,多数考点必要的科目会给演草纸,不过当时我那考点给的演草纸我怀疑是临时从门口卖糖葫芦的那儿批发的,我根本没用,如果实在对演草纸有要求,可以多打印几张准考证,背面可以随便写,但是切记不要把带字的准考证带进下场考试!我不敢说全部,但绝大多数考试科目都是要求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的,一定看清要求,那张试卷其实也可以当演草纸,反正你是世界上最后一个看它的人了。做完所有题目,检查完毕,装信封时一定仔细检查是不是所有要交的都在里面了,有没有把不该装的装进去,试卷不能带走,都得寄回。&/p&&p&专门用一节写个人信息的填写,从小就听了太多遍是不是?但事实就是每年总有很多人因为这个出问题,条形码、答题卡等等,认认真真全部弄好,急着做题却在这些方面忘记或者出错,很可能你所有努力就因此白费了。&/p&&p&遇到其他各种问题,一定事先举手问监考老师,不要随意去做任何可能引起误会的事,先说清楚怎么都好说,也不要直接和监考老师顶撞。&/p&&br&&p&&b&6&/b&&b&、考后&/b&&/p&&p&最后一门考完之后随你怎么对答案,之前一定不要和别人谈论,于己于人都不是好事。&/p&&br&&p&&b&7&/b&&b&、复习&/b&&/p&&p&最后几天的复习还是以查缺补漏和背诵记忆为主,不必再熬夜加班,不管是复习为主还是放松为主,不要影响作息、心情就好。&/p&&p&政治:这可能是很多人后期复习的主角了,最后几天巩固为主,现在市面上很多押题、预测,可以作一定参考,但切忌盲目相信,更不能完全押宝。大题主要理清答题思路,抓住基本方法,一些网上流传的提纲、狂背之类的挑一些较好的就可以了,不要舍本逐末疯狂地钻进那些资料里。&/p&&p&英语:千万不要乱做题了,尤其是150篇之类的书,适当做一些模拟卷,或者把之前留下的最近一年年真题做做,把握好时间,找到感觉就可以了,作文一定自己去构思,模板作文得分很低,实在需要用模板就自己总结出一套。&/p&&p&数学我不了解,专业课各有各的特点,所以不讲了。&/p&&p&&b&五、复试&/b&&/p&&p&考研初试结束之后大终于松了一口气,可能晚上开始忙着吃喝玩乐放松一下,可能拿着早已买好的车票准备回家,也可能感觉不太好忙着到处对答案。当然也会有人想到接下来的复试吧,作为一个过来人,我这里给出一些建议,看看初试后复试前都该做些什么。&/p&&p&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当然要放松,但是保持一定强度,尤其是端正态度。&/p&&br&&p&&b&寒假&/b&&/p&&p&初试结束后基本上就到寒假了,除了部分课程期末考试之外应该没什么特别的事了,不过有些学校可能会安排毕业设计开题,如果有本科学校里的任务一定好好做,不能忘了考得再好本科毕业也得做到,本科毕业证都拿不到,任何学校就算录取了也无法报道,有挂科或者其他影响毕业的问题可以回家前去找导员聊聊,确认之后该怎么尽快弥补。&/p&&p&进入寒假如果想好好休息或者玩玩的当然可以,不必再像初试前那么高强度地复习,但药是不能停的,根据自己的需要维持一定的复习强度就可以了。报考985、211强校的同学,尤其是34所自主划线的,要多注意了,这些学校,尤其是某些热门专业,竞争都是比较激烈的,不进则退,不好好准备怎么行,放松的同时要巩固,更深入地了解复试有可能涉及的专业知识,尤其是给定了复试参考书的,时间那么充足,放松之余足够好好看看书了,这个阶段要转变方式,减少初试中的死记硬背,多对专业的各个方面尽量深入地了解,报名时已经报了导师的可以针对导师擅长的领域多作了解,专业素养很重要。&/p&&br&&p&&b&开学&/b&&/p&&p&开学之后初试成绩很快就可以查到,但是复试通知估计还要再等一个月左右才会下来,复试一般都在4月上中旬进行。34所自划线普遍要早很多,需要调剂的话要注意这个时间差。开学之后的节奏一般不会很快的,本科最后一个学期,一般都只剩毕业设计和零星的工作,毕业设计进度较快的同学完全可以复试毕设两边兼顾。&/p&&p&下面开始讲具体的复试注意事项:&/p&&p&&b&1、导师&/b&&/p&&p&提到复试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联系导师,也都发愁怎么去联系。联系导师当然是可行的,但是一般不要太早,除非本科就在目标学校,或者自己本科的老师可以引荐,一般复试通知下来了再联系也不迟,不然算怎么回事呢是吧。做到礼貌高于一切,导师一般都很忙,不可能和你深入交流,一开始最好是发邮件,导师一般都会回复,视回复的情况,导师希望了解可以继续交流,如果导师礼貌性地回复,明显没有想继续下去的意思,其实已经够了,再继续只会让人反感。第一次发邮件要介绍清楚自己的情况,篇幅不必很长,但话要简洁明了,做到不卑不亢,客观地展现真实的自己就好。发邮件,或者之后发短信、打电话,如果可能的话可以拜访,但不管怎样,尽量选择工作日,而且不是周五或者临近假期的时候,换位思考。&/p&&p&导师的选择一般是双选制,即老师同学经过一段时间互相了解之后,学生递交自己的选择,老师再根据情况选择,人气高的导师自然要刷人了。也有报到时就分好导师的,那样注重公平,毕竟人气导师大家一窝蜂都选,总会有很多人不如意的,其他老师也会略显尴尬。&/p&&br&&p&&b&2、复试笔试&/b&&/p&&p&很多人更关注面试环节,忽略了这部分,其实看看它的比重,还是要重视起来。笔试一般根据学校给定的复试参考书目以及历年真题来复习就可以了,我确实听说不少学校这个环节基本是走个过场,重点在面试,但是不管怎样仍然要好好考,尤其是一些处在边缘、勉强进复试的人,因为初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的未来作文300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