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iPhone到三星s8手机到底好不好,几天体验写给正在观望的吧

今天在三星授权体验店里,有个女店员说:她用过iphone的全部机型,然后从iphone转移到用三星_百度知道
今天在三星授权体验店里,有个女店员说:她用过iphone的全部机型,然后从iphone转移到用三星
今天在三星授权体验店里,有个女店员说:她用过iphone的全部机型,然后从iphone转移到用三星s6eage,说用过s6eage之后,感觉其他机子都好卡,这话可信吗?...
今天在三星授权体验店里,有个女店员说:她用过iphone的全部机型,然后从iphone转移到用三星s6 eage,说用过s6 eage 之后,感觉其他机子都好卡,这话可信吗?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marryyouilike
marryyouilike
采纳数:289
获赞数:742
擅长:暂未定制
怎么说呢?王婆卖瓜,自卖自夸。首先她是三星店员,肯定为自己的手机打广告。其次,她推销手机成功后肯定有提成。但是我们不能凭借这两个原因就断定她说的一定错误,具体实际情况如何,你可以问问周围朋友,苹果与三星哪个手机更好用。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小米系列,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
采纳数:19
获赞数:33
擅长:暂未定制
这么跟你说吧,安卓系统用时间长都卡。还是苹果系统耐用
lovewhereye
lovewhereye
采纳数:27
获赞数:24
三星S6的确流畅,不过,卖西瓜的人说我卖的西瓜保证甜,你信么?
采纳数:52
获赞数:171
iPhone好些机型都不卡!
有谁会说自己卖的东西不好
其他5条回答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iphone6splus与三星note5使用感受对比_iphone6splus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67,938贴子:
iphone6splus与三星note5使用感受对比收藏
这两款手机的对比很多朋友都发过了,但因为曾经是大屏手机一生黑,近期连买两款大屏手机使用后却感动得老泪纵横,忍不住发一帖,尽可能客观地评论一下这两款我用过的最好用的手机。废话不说,直接对比。1,屏幕。过去一直坚定地黑三星A屏,因为不喜欢色彩偏蓝偏绿的感觉,而且p排列导致分辨率很水,颗粒感强。后者被很容易地解决了,2k屏的诞生完全弥补了分辨率的损失。至于色彩,拿到牛5以后,真觉得是个惊喜,以前看A屏那种郁闷完全没有了,色彩很棒,当然侧视还是有一点偏蓝。至于苹果的屏幕,我一直是力挺的,主要是喜欢苹果手机屏幕的色彩,这次拿到6sp,看起来感觉依然很舒服,1080p的分辨率也足够,被人诟病的大黄屏我是没有感觉出来,跟退役的肾4和5s比了比,甚至觉得6sp的色彩更好。总的来说,这两款手机的屏幕都属一流,如果非要分出个高下,我还是喜欢苹果多一些,个人观点6sp小胜。2,相机。五年前我觉得苹果是拍照最好的手机,但这些年来似乎苹果的优势已经荡然无存。对比这两款手机,拍照效果还是都不错的,至于网友说的哪个真哪个假,我觉得只是个人喜好吧,如同佳能和尼康的区别。但是有一点三星完胜,就是逆天的夜拍,前几天去郊外转转,那夜拍效果把我都吓到了。另外,苹果还有个巨大的槽点,就是只能拍4:3比例的照片,这一点实在是和iphone的高大上范儿不符……什么年代了还用这个比例的相机,拍的时候觉得构图不舒服,看照片时觉得太不上凳次。所以,在拍照环节,note5胜。3,续航。不多说了,大号手机的一个特点就是续航不错,一天一充毫无压力,感觉6sp的续航比note5稍强一点,续航方面6sp小胜。顺便说一句,note5真的不发热。4,音效。本人对什么高音质从来没有啥感觉,如果想听音乐,觉得100多块的入耳式就足够了。但是前几天同事拿来个号称几千块的大耳包,给我试了一下。不得不说 配上高端设备,苹果的音质马上就看出牛x来了。这方面,6sp胜。5,外观。手机这东西,从最初流行开始,可能外观就是最重要的!当年的摩托罗拉V998把诺基亚、8250三代高端机打得落花流水,靠的就是颜值,当然诺记那三款机的颜值也不错,只是不及V998那样耐看。2010年肾4横空出世时,颜值真是秒杀了所有手机。但时过境迁,现在6系列苹果,看起来总是觉得不舒服,总会想到“两个和尚洗澡”这首定场诗……牛5不用说了,玻璃机身帅爆了。外观上,note5胜。6,系统。五年前用肾4时,我就逆着好评潮大骂ios。乔布斯能做出领先于时代的科技产品,却会犯傻子都不会犯的小错误!返回键在左上角,设置菜单混乱复杂,itunes麻烦得要死,输入法坑爹,不能电话录音(美国法律不允许,但大部分国家是允许的)等等,当然现在有一部分已经解决了,所以我才会觉得6sp用起来感觉不错,但ios系统反人类的感觉依然存在,只是淡化了许多。ios的优势自然不必多说,能长期保持流畅(前提是不升级系统),稳定安全,高质量app等。但就我这两款手机的使用体验,反倒觉得现在安卓系统更好,或者说是三星优化得更好。大家都知道安卓5.1之后解决了安卓手机用久卡顿的问题,越升级越流畅。而苹果则是越升级越卡,看来时代变了哈。现在6sp刚升了921,感觉还不错,不存在5s和6的问题,但愿苹果以后也能越升级越流畅。言归正传,最想说的是牛5的系统,有一点实在太牛了,就是自动杀后台。开上几十个应用,全都不关,上床睡觉,第二天早上醒来,耗电仅4%。感觉像见鬼了,以前安卓手机这么搞的话估计早上起来就特么自动关机了!当然也有人不喜欢自动杀后台,说游戏玩到一半,切出来做点别的事,游戏就被强行关了,让人很不爽,这个只能说各取所需了,我不用手机玩游戏,仅就其它功能来说,自动杀后台带来的只有优点,没感觉到麻烦。7,其它方面各自的缺点。关于6sp,前面说了,ios的反人类设计有些还在,比如返回键在左上角,itunes让人想死……和以前相比已经进步了很多。至于常被诟病的6系列iphone的品控问题,本人目前还没碰到,就不吐槽了,同事的小6s确实屏幕进灰了……note5的缺点应该就是误触的问题了。我真不知道边框做这么窄除了提高颜值还有什么用!躺着基本就不能玩……期待安卓6解决误触的问题吧。8,其它方面各自的优点。6sp最大的优点当然是硬件提升了,首个内存升到2G的iphone,寿命估计短不了,而6和6p才出一年多,已经跟不上最新系统了,可能会是苹果最短命的一代手机吧。哦,对了,我很喜欢现在大苹果可以调桌面图标大小的功能,虽然没啥大用,但确实让人心情大好,调成大图标,找回当年用肾4的感觉。牛5的最大优点就是那根笔了,我不写字也不画画,只是钟爱截图功能,因为这个功能,更加懒得用电脑了。9,说说性价比。6sp经历一次大跳水后价格又坚挺了,虽然新闻全在说6s和6sp销售惨淡,但就是不降价。鉴于16g广泛不受待见,要享受国行64g,目前还是得花掉大洋,鉴于现在苹果的品控下降,什么美日韩版还是不要买了,保修是大问题,而港版比国行也没便宜多少,个人感觉价格偏贵。而note5虽然相比之前的三星旗舰降价速度慢了,可基数本就不高,也不存在16g跳64g这种坑爹情况,买32g的牛5真不算很贵。我当时是因为要银色只能买了港版,带发票4000多点,现在国行也出了银色(据说还有黑色),4500以内应该能拿下了,这个价格相对牛5的使用体验,还是很值的。说得有点多了,最后说一句自己的看法,如果必须二选一,在这两部手机之间犹豫不决的话,我是倾向于选择note5的。
苏宁易购手机,品牌授权,保证,买正品,就上苏宁易购网上商城!苏宁易购手机,全国联保,货到付款!
文章挺长 赞一个
夜里回家,也要赞一个!
青铜星玩家
百度移动游戏玩家均可认证(限百度账号),
如果有条件 两个我都喜欢 但是用惯了的iOS系统 所以我用iphone 6s plus
苹果能装逼
「国美电器」手机尊享版手机,领券下单,帮你省更多!「国美电器」手机,新潮手机任意购,急速送达,售后无忧!
我从三星Note1用上来的还包括另外一个旗舰到现在用苹果最不喜欢的就是系统体验和软件
我的就是黄屏,心塞
说得还算比较客观。三星最丑的要算它的home键了,凸出的,丑爆了!
没看完,不过我也都用了,note5不得不说比之前的三星提升很大,无论是系统流畅度还是人性化,添加了智能管理器只要稍微有点动手能力的人都会把系统优化得好好的。不再依赖那些流氓管家软件。n5自带的确强大,电话归属地,自动分类,自动拦截广告,诈骗电话,短信自动归类,双卡分别设置套餐,通话时间监控,流量监控等等自带功能,的确人性化很多,苹果我到现在只知道有个统计流量的功能,但是几号清空,限制多少都没有。。不过还是要吐槽安卓应用生太乱,看个贴吧不注意一点就开始下载,太灵敏,一不注意几百兆流量没了,现在4g那么快,挡都挡不住!还有后台,苹果的智能后台也就是说得伪后台我认为完胜安卓所谓的真后台
写的很客观,苹果相对于安卓的优势正在被库克贫乏的创意和安卓的大幅优化给追赶上来…从安卓4.4以后的系统就开始越来越流畅,用几个月都不需要重启。还有,那个自动杀后台的功能可以设置,有些是可以放到白名单里不会被杀的…苹果的返回确实恶心,滑屏幕返回有些页面又不支持还会误触只能点左上角…其实我觉得,home键那一行完全是空出来的,可以设计成在底部右滑返回…安卓主要是现在一些厂商喜欢预装一大堆软件,一开机,乱七八糟一大堆通知栏都被占满了,把手机也搞卡了,拿到手就得把他们卸载掉…苹果一个软件去查看另一个软件的文件还得拷贝过去,安卓直接看就是了,而且安卓6以后,软件之间也会隔离开,但是用户下载的资料可以放在一个公用文件夹供所有软件查看…这样看来,安卓系统在不断优化,可是苹果呢,好像也没有想过提升用户体验了,一个压缩文件都不能解压…算了不说了,库克这菜鸟迟早把苹果玩死
太长看了一半不过lz也是蛮拼的
床单和我学校的一样
靠谱,所以选了牛5
这个必须顶,写的不错
更喜欢note5
iphone 官网在降价啊,只不过没有明面降价,可以打电话申请与天猫京东或者本地经销商一样价格
三星掉价快是因为,安卓队伍实在是太过于庞大了,于是拼硬件,拼价格是在不可避免的事情,IOS系统苹果独一号啊,完全没得竞争,所以不要拼什么。垄断永远是圈钱的不二法门么。
其实都很不错的机子了
我承认三星上一年改变了很多 但是touchwiz的负优化还是让我望门却步啊
苹果返回键左上角,你不会左滑返回吗?
现在用note5,屏占比,双击home拍照,双卡等确实挺爽,但是安卓应用还是比不上ios,打算买个6sp
三星的确在进步。我也是note5 edge+ 6SP 三者间徘徊
最后还是选择了iPhone
登录百度帐号苹果自家SoC怎样一步步走到今天?得从ARM与三星说起…
2005 年的 WWDC 上,乔布斯(Steve Jobs)公布了一项重要的计划:将 Mac 从 IBM 的 PowerPC,转移到 Intel 的 x86 架构。然而在当时,苹果也在私下进行两件大事……
2005 年的 WWDC 上,乔布斯(Steve Jobs)公布了一项重要的计划:将 Mac 从 IBM 的 PowerPC,转移到 Intel 的 x86 架构。然而在当时,苹果也在私下进行两件大事:开发平板电脑,以及当时仍以 iPod 设计为基础、但加入了通讯功能的原型手机。
苹果移动设备之初:为什么是 ARM?
苹果开发触控式平板电脑的时间点其实比手机还早。乔布斯坦言,他是因为参加微软高端工程师的婚礼,才打听到微软正在设计以触控笔来操作的平板电脑(注 1)。当时苹果对手机的想法还没有完全脱离 iPod 的转盘,直到 Jony Ive 向乔布斯单独简报能用手指卷动页面的多点触控原型,Jobs 才拍板把原本放在平板电脑的多点触控,改到手机。
▲ 苹果 2004 年推出的多点触控专利图。
尽管为了管控风险,iPod 风格的转盘版 iPhone 仍然继续开发,但新的多点触控原型除了同步进行,也执行了从档案系统底层就大改写的移动版 Mac OS X,并去除鼠标游标,改用手指。为了整合 OS X 以及新的多点触控到尺寸小得多的手机,同时保留类似 Mac 的 UI 效果,苹果发现自己需要一组高效省电的 CPU 与 GPU 架构,又必须省空间把它们整合到一枚 SoC。
苹果其实已经有过相关经验的合作供应商。当时还占公司 40% 营收的 iPod,用的是 PortalPlayer 生产设计的 ARM 架构处理器,直到 2006 年因为出货短缺,才转单给三星。当时,三星几乎是唯一能整合 PowerVR,以及 ARM 架构的 SoC 设计厂,同时还能每年稳定出货数百万枚。一直到 iPhone 3GS,苹果都还在使用三星的 ARM 架构应用处理器。
然而实际上,苹果与 ARM 的关系还比想像中更早。在 1997 年乔布斯回归苹果前,苹果曾在 1994 年推出一台称作“Newton”的掌上型电脑,并为此与 Acorn 参与了 ARM 的创办,来开发 Newton 的处理器底层,直到乔布斯重回苹果停产 Newton 并处分对 ARM 的持股(注 2)。后续,ARM 亦随着 Nokia 的成功,成了几乎是移动领域唯一的应用处理器架构。
Intel Atom、ARM,以及 XScale
在开始开发移动设备时,SoC 设计除了 ARM 与三星,苹果还考虑过另一个选择,那就是 Intel。
2005 年,苹果刚把 Mac 从 PowerPC 转移到 Intel x86,为了节省开发资源,乔布斯其实首先考虑在 iPad 使用 Intel 的 Atom 处理器。虽然 Atom 当时仍在研发,但每季会与 Intel 开会一次的乔布斯却颇信赖 Intel CEO 保罗欧德宁(Otellinii) 的能力──放眼全球,也没有其他厂商能做出效能比 Intel 更好的产品。乔布斯甚至为此在 2005 年,裁掉苹果早年为了 Mac 筹设的芯片设计部门。
▲ 左二为 Tony Fadell 。(Source:Flickr/Fabio Bini CC BY 2.0)
不过 Tony Fadell 却大力反对使用 Atom。Fadell 因为一手整合了 iPod 的软硬设计,成为苹果的二号人物。在他的坚持下,乔布斯同意改用设计更简单、同时也更省电的 ARM 架构(注 3)。乔布斯后来回忆:
Intel 的确有全世界最好的处理器,但前提是不在乎能耗与价格。此外,他们的芯片也只有处理器,所以还需要其他类型的芯片来配合……但多年来,我们一直告诉 Intel,他们的绘图芯片做得很差。起初,我们合作得很好,Intel 也希望和我们一起研发 iPhone 芯片,但他们动作太慢,应变力也不够,我们无法一直等他们;此外,我们也不打算什么事都教给 Intel,然后让他们把东西卖给竞争者。
尽管 Intel 前 CEO Otellinii后来表示,双方没有合作移动设备芯片,原因只是 Intel 不满意苹果的报价,同时也判断苹果移动设备最多百来万台出货量,根本不能让 Intel 获利,但无论如何,Intel 的决定最终让苹果转向三星设计的 ARM 架构应用处理器。
有趣的是,Intel 其实也有过自己的 ARM 架构团队,是一间收购得来、称作“XScale”的公司。当时 Intel 对 iPod 以及苹果正在秘密研发的新款移动设备仍保有兴趣,同时希望透过 XScale 打入 PC 以外的市场,不过随着苹果在 2006 年将 iPod 转单给三星 ARM 架构处理器,Intel 也在 2006 年卖掉 XScale,转攻 X86 架构的 Atom。
三星与初代 iPhone
2007 年,苹果发布革命性的第一代 iPhone,使用三星设计的 ARM 架构 SoC,GPU 则是透过 Imagination Technology 的 PowerVR。不过,iPhone 一发布,乔布斯就深知它的隐忧:没有前镜头,只支持 AT&T 的 2G,续航力也很弱。更大的缺陷是:iPhone 虽然设计先进,但只是整合各方资源打造的产品。它使用的芯片(没有特地命名),原始设计甚至是用在三星的 DVD 播放器。
不过三星这款 SoC 确实很不错。当时在 ARM 架构上执行的移动操作系统,像是 Nokia 的 Symbian,微软的 Windows CE,以及黑莓,甚至初版的 Android,都是功能相对简单的轻量系统,不过三星的 SoC 却能帮助苹果,在 ARM 架构执行改写自 Mac OS X 的 Unix 系统,同时还有着完整的 UI 效果。苹果的成功,让这些厂商重新调整了开发计划,其中就包括苹果日后的对手 Google Android。
乔布斯注意到潜在的竞争对手。为了加速开发效率,同时维持 iOS 的独特性与先发优势,苹果需要一款能 100% 自控的芯片,来作为 iPhone 的底层。然而,2005 年才裁掉芯片研发团队的苹果,不仅没有足够能力的工程师来与三星交涉想要的 SoC,第一代 iPhone 使用的 SoC 尽管不错,也不是苹果完全认同的设计。
于是在初代 iPhone 发布后不到一年,苹果便秘密与 Imagination Technology、三星,签署了 GPU 以及 SoC 开发的协定,同时也开始招募员工,重建自己的芯片团队。
A4:苹果第一款自行设计的 SoC
2008 年,苹果从 IBM 挖角了 Johny Srouji。他后来一直是苹果芯片部门的副总裁,主管每一代苹果 SoC 的设计。Srouji 加入不久,苹果在 2008 年 4 月又以 2.78 亿美元,秘密收购了硅谷新创公司 P.A Semi。这间公司的专利与团队,也成为苹果日后设计 SoC 的核心,同时让苹果的芯片团队从 40 人增加到 150 人。到了乔布斯离世的 2011 年,苹果的芯片工程师更超过了 1,000 人。这成了乔布斯晚年对苹果影响最深远的决策。
2009 年乔布斯接受《时代杂志》专访时,还曾经简短谈到一年前买下 P.A Semi 的理由:
P.A Semi 将会专门为 iPhone 与 iPod 设计 SoC。
不过当时乔布斯还少谈了两件事。首先,苹果买下 P.A Semi 不只是为 iPhone 与 iPod 设计 SoC。它独立设计的第一款 SoC,其实最初是用在苹果 2010 年的新产品 iPad,而不是 iPhone 与 iPod。此外,当时苹果也已经与 Imagination Technology、三星签订合作 SoC 的协定,因此,苹果最初并不完全是独立开发自己的芯片。
▲ 初代 iPad。(Source:Flickr / Lisa Giles CC BY 2.0)
2010 年随着第一代 iPad 亮相,乔布斯简报了苹果设计的首枚 SoC“A4”。A4 使用 ARM 的 Cortex-A8 为 CPU 核心,以及 Imagination Technology 的 PowerVR SGX 535 当作 GPU。尽管用的是 ARM 的 Cortex-A8,但苹果经由与三星、以及一间美国公司 Intrinsity 的合作最佳化了 CPU 架构,让 A4 的 Cortex-A8 时脉能高过其他同样采用 Cortex-A8 的处理器,但又能完全相容 ARM 架构。
苹果与三星的合作也首次付出代价。不清楚是经由与 Intrinsity 的合作关系,还是与苹果之间的三方协定,三星后来把这个改版的 Cortex-A8 CPU 核心称作 Hummingbird,并用在自家的 SoC“S5PC110”。后续三星又在 2011 年把 S5PC110 改称为 Exynos 3,成了三星最早以“Exynos”命名的自家 SoC,并搭载在第一代 Galaxy S、Galaxy Tab,以及 Google 的二代 Nexus S。而早在 iPad 发布前,三星就已经把 Hummingbird,用在自家两款手机的 SoC。
于是,或许是为了提防与三星间的竞争,苹果在第一代 iPad 发布后 3 个月,便紧急收购了 Intrinsity。
而事实上,Exynos 3 的设计也几乎与 A4 相同,只是两者的电路设计稍有区别。这起事件或许也标示了库克(Tim Cook)接手苹果 CEO 后,与三星的一系列侵权诉讼的前奏。实际上,使用 Exynos 3 的 Galaxy S,后来也被苹果控告抄袭 iPhone 3GS。
A5 到 A10:更进一步
之后的几年间,苹果逐步加大芯片研发的力度。2011 年以后,苹果每年的研发经费投入都在增加,2014 年起,更是以每年 20 亿美元的幅度成长,最终在 2016 年突破 100 亿美元。其中,芯片、电动车,以及穿戴设备,被认为是苹果研发投入的三项重心;苹果的 CFO Luca Maestri 也曾表示,这些投入多数都集中在芯片。
苹果的第二代 SoC 是“A5”。与前代 A4 一样,最初是用在新的 iPad 2,随后又很快地配给 iPhone 4s。A5 是苹果的第一款双核心 CPU、GPU 的 SoC,这项策略一直延续至今日的 iPhone 7。A5 的体积比 A4 大了一些,也首次整合了新的 ISP 来优化白平衡。在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成像的白平衡一直是 iPhone 相机的强项。
为了因应 Siri,A5 也增设了一个称作“earSmart”的区域,可能是专门用来执行语音辨识的演算法,这导致没有 earSmart 的 A4 产品,像是 iPhone 4,就没办法使用 Siri。苹果也宣称 A5 的 GPU 效能是 A4 的 9 倍,并且在之后将 A5 的 GPU 架构升级到 4 核心,并改称 A5X,搭载于首款支持 Retina Display 的 iPad 3。然而 iPad 3 因为效能不振,上市仅 7 个月就停产,成为最短命的 iPad。
▲ A10 Fusion 其实是苹果的第一款 4 核心 SoC。不过它的设计是两大核 + 两小核,运作起来还是很类似双核心。(Source:苹果)
第三代 SoC“A6”对苹果来说则是一个新开始。从 A6 起,苹果不再使用 ARM 的公版设计方案,例如先前 A4、A5 采用的 Cotex-A 系列,而是改与 ARM 签订指令集授权,以 ARMv7-A 为基础开发一个自己的 CPU 架构“Swift”──和苹果后来的程序语言刚好同名。这个举动,让苹果成为高通以外,第二个以 ARM 指令集为基础开发 SoC 的公司。
A6 也从前一代 A5 的 512MB 的 LPDDR2-800 存储器倍增到 1GB LPDDR2-1066,同时在相比 A5 小了 22% 的体积下,完成快上两倍的 CPU、GPU 性能,还能比 A5 省电。这让后续的 iPhone 5、iPhone 5c 相比 iPhone 4s,在升级 iOS 时有更多优势。
2013 年搭载在 iPhone 5s 的 A7 可能是苹果对移动产业影响最深远的一枚 SoC。苹果当时以近乎突袭的方式,将移动业界主流的 32 位架构升级到 64 位,成为现代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中,第一款 64 位 CPU 的 SoC,逼得高通宣布放弃所有 32 位产品的研发投入,全面跟进苹果。它搭载的 GPU 架构 PowerVR G6430,也让 A7 成为绘图性能接近 Xbox 360 以及 PS3 的产品。
A7 的另外一个特点是以 ARM 的 TrustZone 方案为基础,打造一块称作“Secure Enclave”的区域,来专门储存 Touch ID 指纹资讯。至今,这个方案仍未从硬件上被破解,为日后的 Apple Pay 打下基础。此外,为了处理升级 64 位产生的能耗,A7 也把加速度感应器、电子罗盘和陀螺仪移除,整合到一个新的协同处理器“M7”。M7 后来也一路升级到 M10。
这之后的 A8 到 A10,苹果则透过不断更新,将自家 SoC 提升到 ARM 架构下,业界效能最顶级的芯片。从 A8 开始,台积电也开始取代三星,成为代工苹果 SoC 的厂商。尽管在一些关键技术,苹果还是不如三星,例如在 CPU 塞入调节器,但这项技术看来已在 A10 Fusion 得到一定解决。
无论如何,苹果从 2006 年起对三星、ARM,甚至 Intel 的依赖,到开始自主设计架构,成为高通等级的 IC 设计公司,如今看来已走进下一个阶段。苹果甚至准备好自己研发 GPU,同时传出不再采用戴乐格半导体的省电芯片。
日后:GPU 自己做?
2017 年 4 月,早从
年,就与苹果签订 GPU 授权协定的 Imagination Technology,在官网发声明,证实苹果将在 15 个月至 2 年内,终止与 Imagination Tech 的协定,转而自行研发 GPU。在 2008 年时,苹果还曾经与 Intel 展开几轮持股竞争,最终让苹果持有 Imagination Tech 约 10% 股份,是第四大股东,并拥有 30% 营收分配。苹果的订单,也占了 Imagination Tech 超过 50% 营收。
从第一代 iPhone 起就一直专注使用 Imagination Tech 的 PowerVR,是苹果的一项策略,因为这可以减轻开发者的困扰,从而在底层专注针对 iOS 优化的 API,例如 iOS 8 的 Metal API 就是个例子。这种软硬整合也让 iOS 成为手游运作较流畅的平台。
相比之下,三星 SoC 的 GPU 选择就比较混乱,经常在 ARM 的 Mali、PowerVR 之间游走,早年甚至还用过 VideoCore 的 GPU。高通尽管一直使用自家 Adreno,但由于操作系统在 Google 与各厂手上,比较没有能力打造一致性够强的体系。
其实苹果想换掉 PowerVR 改用自己架构的 GPU 已经不是新闻。从 iPhone 6 使用的 A8 SoC 开始,苹果就已使用自己的技术来客制一部分 GPU 的核心组成,比如 GPU 的“心脏”着色器内核。苹果也订制了 CPU 上的 Compiler,以及 GPU 的图像驱动程序,来进一步优化 iOS 10 上首次大改的 Metal API。
尽管 Imagination Tech 扬言要用诉讼来阻止苹果,导致苹果收购 Imagination Tech 的传言又再度开始,甚至传出这纸声明只是苹果压低 PowerVR 报价的手段,但无论如何,在技术上,苹果确实已经开始累积自制 GPU 的能力。这将会让苹果成为高通后,第二间拥有自己 GPU 架构的公司。
有趣的是,苹果预告会终止 PowerVR 协定的同时,刚好也是苹果与戴乐格半导体的能耗管理芯片的契约到期日。对于想让移动设备拥有 AR 能力、同时推展 Apple Watch 等穿戴设备的苹果,“省电”与“GPU”都是关键技术,这可能会让苹果尝试在“自控芯片”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尽管在那之前,用户可能会先见到 iPhone 10。
注 1:Bill Gates 也有参加那场婚礼,并对大嘴巴员工非常不满。事实上,那名向乔布斯爆料的员工,正是过 High 的新郎本人。
注 2:乔布斯处分对 ARM 的持股,是为了变现。据他所述,苹果当时已经快破产。
注 3:Tony Fadell 为了说服乔布斯放弃 Intel Atom,还不惜扬言要辞职。多年之后他也因内部斗争离职,并且在 2010 年创办 Nest,Nest 后来又为 Google 所并购。
职位推荐:
【整理不易,记得转发】
半导体人临走记得点下方拇指留下脚印。如觉文章不错,留言评论,转发更多朋友,传递咱半导体人的观点。
电子发烧友www.eefans.com 中国半导体论坛www.eefans.com 电子工程师论坛www.eefans.com
【整理不易,记得转发】
半导体人临走记得点下方拇指留下脚印。如觉文章不错,转发更多朋友,私信留言评论,传递咱半导体人的观点。
推荐关注“摩尔精英” 微信号:MooreRen,一键定制职业机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星手机note8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