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装机的时候装了一块240g固态推荐 结果分区不好空间太小了 有一块以前的120g固态 能装上吗

没搞清固态硬盘该分几个区,你只会越用越糟!
没搞清固态硬盘该分几个区,你只会越用越糟!
电脑太卡了,进入系统慢,玩游戏慢,打字慢,上网卡,种种问题都想让大家通过加装固态硬盘这个举动来提升电脑性能。前几天,就有小伙伴后台提问“快启动”小编说:“自己买了一块120G固态硬盘该分几个区比较好?”,确实,很多小伙伴固态硬盘分区这方面知识了解的不多,接下来快启动小编为大家分享详细的固态硬盘分几个区比较好的详细见解吧。
在这里,快启动u盘启动盘制作工具小编想明确跟大家说一点,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在分区方面是相同的,能分区也能不分区,这两种操作都会影响到电脑的正常使用,但一般情况下是建议大家给硬盘进行分区,至少分两个区。
为什么要建议大家给硬盘分区呢?
给大家举个“栗子”:要是你的电脑硬盘只分了一个区的话,那电脑中所有的文件、游戏、重要资料、电脑系统等等都得存放在同个分区里面,要是不小心电脑中毒、操作系统损坏的话,很可能会造成重要数据文件丢失,带来很多的损失,当然大家要是将重要资料都存放在一定硬盘也可以,或者当系统损坏时进pe将重要文件导出也可以,就是比较麻烦哦。
给硬盘分区有什么好处呢?
1、方便管理和使用
硬盘分了两三个区之后(不建议分是几个区),我们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将资料视频等分区存放,使用更加便利。
2、有利于数据安全
电脑难免中毒,要是电脑只有一个分区则容易让存放在硬盘中的数据受到感染。要是多个分区就可以分区存放,可有足够的时间来查杀病毒,不至于让其他盘数据收到感染。
3、便于为不同的用户分配不同的权限
要是需要在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下,此模式可以为不一样的用户指定不一样的权限,然后将其放在不一样的分区上,这会比放置在同一分区的不同文件夹内效果好更多。
4、一键备份还原一般至少需要2个分区
如果大家在购买新电脑时候,难免都会将新系统备份起来,当系统出现损坏就直接一键还原系统,而现在想要使用第三方工具进行还原时,满足此操作的条件就是你的电脑硬盘有2个分区(因为电脑系统备份的镜像文件不可以和电脑操作系统同时存放在一个分区中)。
电脑装了固态硬盘+机械硬盘两个组合,还需要给固态硬盘分区吗?
电脑装了固态硬盘+机械硬盘两个组合,固态硬盘就可分区也可以不分区了。快启动小编则建议给固态硬盘分两个区,这样就可以把操作系统安装在固态硬盘中,才能有起到更好的加速作用,游戏重要资料放置在哪里呢?不建议与安装了系统的固态硬盘放在一起,因为当你打算重装系统的时候,游戏也需要重装一下,那要是放在机械硬盘的话,则没法享受到固态硬盘的加速效果,所以建议大家将固态硬盘分两个区,方便使用。
120G/128G固态硬盘分几个区比较好?
就120G/128G固态硬盘来说,“快启动”小编建议分两个区,C盘系统盘则建议大家分个40-50G左右空间,其他的则全部分给D盘。因为你的电脑安装了WIN7或WIN10系统就要占用20G左右的空间,而且电脑常用的软件以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文件都会占用一部分空间,所以需要分40-50G比较合理。
240G/256G固态硬盘分几个区比较好?
240G/256G的固态硬盘则可以分-3个分区。要是打算分2个区的话可以跟上面分区方法一致,要是打算分3个区的话,C盘40-50G,D盘和E盘可以随你的意愿分就可以了。
c盘容量越大越好吗?
很多人都跟快启动小编说,是不是c盘分大一些可以有利于系统的运行速度,小编想告诉你的是,这是不可能的,要是大家不用考虑软件工具占用的大量缓存空间,C盘只要保证留有2G左右空余空间就行了。如果实在空间不大,大家可以把软件的缓存设置到其他分区上就行了。【11.11比谁最败家】联想Y50加装240G固态硬盘,拆机+装win10
网上down图,做封面,强烈要求开放可以设置任意图片为封面的功能~
双11的晚上11点多,睡不着了,逛聚划算正好看到SanDisk的240G固态硬盘特价399,直接下单,因为Y50只有一个硬盘仓,所以原硬盘只好取出来当移动硬盘,于是又入了一个SSK飚王的移动硬盘盒,谁知道盒子先到了
打开以后就是这些,一个盒子、一个袋子、一把小螺丝刀,一张保障卡,还挺正规的。后来多亏了这把螺丝刀,硬盘来了以后就迫不及待的换上了,公司没有小螺丝刀,从头到尾都是这把看起来很廉价的螺丝刀,此次的功臣
SSK的保护袋近照,手感还不错
盒子包装正面,这东西一定要买USB3.0的,要不1T的硬盘你真想撞墙~
参数一览表,然并卵
这个就是立功的螺丝刀!!!
切开了,贴的很结实,应该是原厂~刀子就是小壁纸刀,不上镜~~
里面一个包装好的盒子,一根数据线,五个小螺丝(其实只用4个,多一个可能备用吧),四个脚垫,一张质检合格证。
螺丝和脚垫近照
撕去封皮,不好看啊,浓重的塑料感,算了,凑合用吧,不过挺轻的
背面,默认是没有上螺丝的,只用卡扣锁死,非常紧,赞一个~
USB3.0接口,已经拆开,所以有道缝
叫你怎么安装,然并卵~从来不看
里面很简单,就是一块PCB板而已,左边是底面,右面是顶面,顶面上的白条不是什么按钮,就是灯亮的时候透光的。
PCB板近照坐下靠近螺丝的080-1就是那个灯,蓝色的~
PCB板背面,拿来的时候是用螺丝紧在盒子上的,我自己卸开了,做工一般般吧~
一天后,正角到了~好轻啊~比盒子还轻~
闪亮登场!
拆开了~包装很好,看起来应该是正品,味道不错,包装仔细~
标签贴的很不错
全家福,主要是硬盘,其他的并没有什么卵用,右上的框框背面有双面胶,度娘后知道是有些笔记本硬盘会厚一些,所以需要这个加厚,我的不需要~
开封,正脸~入门级~
背面~整体非常轻,重量就跟一个好一点U盘差不多吧,度娘上的拆解图显示里面其实就是一块PCB板上面好多存储芯片和一块控制芯片而已,这下笔记本不怕震动了~而且噪音只有散热风扇了~~~
先插到硬盘盒试试大小~还不错
提前准备好的软件,大家看看认识几个~你又装了几个呢?
最后看一眼我的win7锁屏界面~马上就换win10了,下载win10前几天,正好除了TH2尝尝鲜~
准备开始拆,Y50的背面是一体化的,左边红网下是低音喇叭,黑网下面是散热风扇和热管,他的主散热口在转轴处,正好不会热,也不会因为笔记本下面的空间不够而无法散发热量,这个设计还是不错的。而且底部有脚垫,会抬高笔记本,整体的切角设计,不但看起来很薄,而且很有动感。
多年拆机的好习惯,把螺丝拆下来以后对应笔记本每个螺丝位,这样不容易掉,一目了然,返回去上的时候不容易出错,记得当年的笔记本底部螺丝有长中短各种型号,有小伙伴把长螺丝直接上穿了笔记本,从键盘漏出来那个尴尬啊~不过目测现在的螺丝都是一个型号,但好习惯还是要保留的~
螺丝、SSD和本本~
拆开了,Y0很好拆,后面螺丝卸开,转轴处的暗扣先撬开,然后把底部轻轻抬起30&左右,再从底部往转轴方向一推,就开了。比早些年的本子好开。打着lenovo标的是电池,续航还可以吧,不过一直是60%的保养状态,有GTX这种显卡在,多少电池都不够看的,还是老老实实插电源吧。电池旁边是1T&5400转的WD硬盘。绿色的是内存,原厂+我自己加的,都是4G单条,一共8G。热管被喷成了黑色,细节处理的很好。Y50变态的加了一个低音喇叭,效果很好,赞一个~用了一年多,非常给力~
这一面就不太好看了,全是灰啊,去年过年的时候清理过一次,然后就懒得弄了,趁这次机会,清理一下吧~
好习惯2:对硬件进行任何改装升级前,先把笔记本所有的电源断掉~因为是内置电源,所以只能拔线,结果后面悲剧了,后面再讲~
这就是服役了一年的WD硬盘,空间稳定性都还好,就是太慢、太慢、太慢啦!!!
拆下来了,反面照片,上面包着一层纸,做工还不错,西数蓝盘,之前台式机用过很多块希捷的,感觉没有西数的好,朋友用的WD黑盘确实给力。不知道同级别希捷的怎么样,过阵子准备弄个NAS,计划上WD的红盘。边上的框框哟啊拆下来换到新硬盘上,SATA口上的线也要拆
新老交替~我给你准备了新家~
正面来张合影~
已经换好了,不过我看着怎么有点不太配啊,算了,我也就看你这一次了~强力建议大宝剑增加编辑时图片自由旋转功能!!!
好吧,你也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不过,我们总会进步的,我相信有一天电池技术也会突破的~所有的技术终将被更好的技术所取代~
另一个全家福~公牛插线板(带USB口那款),联想Y50,微软无线办公键鼠套装,SanDisk&32G&USB3.0&U盘,笔记本散热垫,其实我不插电,就是为了抬高一丁点,视线比较好。各种油渍请谅解,毕竟一天对着他工作8小时以上,这很正常。边上的耳机是飞利浦的~装机直接把镜像刻到了U盘里,联想这款本子是没有光驱的,所以也是这么麻烦的替换原硬盘,要不然就可以用光驱位了~
一闪而过,就读取完了,USB3.0确实很快~
各种下一步,不过今年的win10相对之前的XP、win7、win8等版本都简单多了,其实之前用过一阵子2003,后来因为一些显卡驱动的问题就换win7了,也是比较早的一批win7用户了,最早从RC版到RTM版,最后到MSDN版,其实用不了那么多,就是觉得比较好看而已。当然微软的隔代升级也很正确。我那会儿是winxp+win7,偶尔是winxp+ubuntu,后来就是win7+ubuntu了。好像装双系统是一个习惯,任何硬盘分区都会留一个主分区,哪怕什么都不装~
现在安装!
这个画面也是一闪而过
这里不需要输入,直接点&我没有产品密钥&就行,win10现在换了验证方式,方便了很多人啊~话说我买回来这个笔记本的时候就是win8OEM版的,也是正版啊,早知道留着序列号了~
妥妥的选专业版,当你某一天突然要用到一个功能家庭版里没有还要找镜像安装时,就很麻烦了~其实普通用户差不了多少
我接受,下一步
这个地方点自定义,因为电脑上只有SSD了,没法升级~
只有这一块硬盘。其实硬盘分区也很艺术,我喜欢分成都是整数,就是50G就是50G不要49.9G,看着就别扭,网上有很多固态硬盘分区计算器,算一下就好了,或者先用软件把硬盘分好区,再回头直接安装到分好的主分区就行了。
从win7开始的吧?每次装系统都会留一个系统保留分区,我记得win7还多一个小分区来着,技巧就是算好前面的数字,先分一次,然后看系统保留多少,再删掉分区,重新建,分的时候把他保留的分区加进去就行了。
完美~系统保留500MB,两个主分区装系统,各50G,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装着装着C盘就满了~后面的装完系统以后再分~
这速度,嗖嗖的~
还在看照片,直接复制完了&&
这就完成了,我去,一共也就三五分钟?
开始重启,安装完毕
准备就绪,闪光灯+室内光线太暗,变成黑白的了~
先设置一下网络
下一步,这些进入系统都可以再调整,不浪费时间
选择所有者,公司或者私人
个人的microsoft账户登录,用了十多年的hotmail账号,当年上过msn,估计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msn了吧,跟QQ打了那么多年,还是,完败&&
pin码,类似苹果手机的解锁密码,我不喜欢这种方式,直接诶跳过
安装完成~各种欢迎界面
每个都卡半天
我就想自己试试,不用你说
突然变成彩色了
那你还这么磨叽~
我觉得微软应该会还在后台设置一些东西,要不然不会设置这儿长时间的字幕,完全没用啊~不过倒是有点人性化的感觉,不是那种纯工程师思维了~
OK了,终于进入桌面~
扭头把老硬盘换到新家里,还挺好用的,四周用快递盒子剪了几个纸条塞住,防止震动,固定位置,用双面胶粘好,合盖了~
因为显卡驱动的原因,居然在我装完win10以后五分钟内,遭遇了第一次蓝屏。好吧,比以前好看多了。
原来win7的时候属性界面,分级是4.9分,最低的一项就是硬盘。
新的win10的属性,从拟物化到了扁平化,脑残的分级也删掉了吧?反正我是找不到了。
原来1T硬盘的分区方式:50G主系统,50G的第二系统,50G的程序盘,200G的文档盘,200G的工作盘,200G的个人空间,剩下的都是备份盘。都很整吧~当时win7我是先用软件分区,在装的系统,所以没有系统保留的分区,其实这样并不好,不过也没什么影响。
新的硬盘分区SSD是,500MB的系统保留+50G的主系统,50G的第二系统+50G的程序+剩余70G左右的文档盘HDD是原分区格式,过渡一下,等新系统都没问题了,我会把老盘的前三个分区重新格掉,当纯数据盘用。
所属兴趣:
我有金币:
此帖荣誉记录
设为精华帖
理由:描写的很详细,精华支持。you have been blocked1542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512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40g固态分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