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都没有恋爱保险一万朵玫瑰 产品购买吗,求解……

爱情保险七夕节意外走红 营销噱头大于实质 |保险|爱情保险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信披滞后虚假宣传,业绩长期低于同类产品,买基金被坑怎么办?点击【】,新浪帮你曝光他们!
  业界呼吁另类保险也可增加保障色彩
  沉寂多时的“噱头”保险再度重现。今年“七夕”期间,不少险企又围绕着“爱情”这一主题大做文章,纷纷推出“爱情保险”。其实单从产品形态来看,这类保险只是一份附加了保险服务的常规意外险或定期寿险产品。
  对此,业内人士看法不一,有观点认为,在目前险企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针对一些细分领域推出新型保险已成为业界的一种趋势。保险公司之所以会推出新的险种,必然是因为有市场需求,有一定的目标客户,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也有分析认为,国内爱情保险营销的因素大过保险实质,险企最重要的还是产品和服务,如果过分重视营销未免本末倒置。 南方日报记者 郭家轩
  爱情保险噱头大于实质
  “七夕”节日,一款名叫“至尊结婚险”的“爱情保险”却意外走红。记者在去哪儿网的保险商城首页看到,这款由中国太平保险公司推出的“结婚险”,只需要支付599元的保费,就可以在三年后结婚时获得1.0999万元的结婚礼金,同时还可享受保额为1万元的人身意外险。购买该结婚险,只需输入投保人和心上人两人的真实姓名与身份证号码和本人简单联络信息即可。每对情侣仅限购买一份,投保人与心上人均为未婚关系。
  从保障内容来看,也就是说,从保险合同生效之日起,投保人的心上人如果发生意外事故造成的身故或者残疾,保险公司的最高赔付金额为1万元;如果在保单生效三周年后到合同期满为止,期间如果投保人和心上人结婚,凭结婚证可以领取1.0999万元的现金。由此不难看出,这一结婚险只是一款附加了“结婚礼金”概念的意外险。
  其实,这类所谓的“结婚险”或“爱情保险”已并不是首次出现。2013年,已有保险公司推出了“爱情保险”,彼时作为兼具投资功能的万能险,这一产品面世后也赢得了不少“剩男剩女”的青睐。不过,这类保险此后也很快便销声匿迹。直到去年底,财险又再度推出了一款“恋爱保险”,也是在3年后,如果投保人三年后与心上人结婚,保险公司将送上1万朵玫瑰花,标准保费也是299元。
  另外,还有一些爱情保险大多是以“主险+多种附加险”保单设计模式推出。今年4月,安心保险推出两款恋爱保险产品——“钻石版恋爱保险”和“现金版恋爱保险”,以及长安责任保险承保的“长安爱情保险”,这几款产品均显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条款。总体来看,这些产品主要依托于互联网渠道,进行线上销售。
  不仅如此,在挖掘此类产品的共性时,有业内人士还指出,这些产品看似十分便宜、划算,但要想领到结婚礼金或理赔金额并不容易;而且,从产品形态来说,这类产品也多是一份常规的意外险,再附加一些与产品概念包装相关的服务,而且其中的意外保额也相对较低,因此,更多时候,这类产品也只是保险公司的营销噱头。
  开发细分型保险已成趋势
  不过,为什么保险公司都热衷于接二连三地推出“爱情保险”,包括一些针对特定人群的专属险种呢?营销噱头如此有效?对此,有参与过设计该类保险产品的保险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其实险企研发这类产品,一方面是为了迎合当前的互联网保险浪潮,积极尝试对细分市场的挖掘和探索,另一方面也是借助场景,满足当下年轻人的婚恋“痛点”。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保险公司之所以会推出这类险种,必然是因为有市场需求,有一定的目标客户,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否则这些保险产品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而且,在目前险企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针对一些细分领域推出新型保险已经成为业界的一种趋势。有分析指出,相关保险公司目前也期望借助互联网渠道进行小规模测算,目的在于日后补足这种新型产品的定价因素。
  有意思的是,记者也发现,在此类产品推出后,确实仍有不少年轻人愿意购买。记者随机采访了部分购买过爱情保险的消费者,不少是来自于校园的大学生。其中广州某大学生小李(化名)就告诉记者,“购买这份保险就觉得是好玩,而且也想把它当作一个见证,希望我和女朋友能走到最后。”
  “开发出新的险种占有空白市场,这既是保险公司产品的优势,也是公司创新发展能力的一种体现。”在上述人士看来,目前市场上的一些互联网保险产品确实存在博人眼球的嫌疑,因此建议在保险产品的设计时还是要考虑更多地体现社会责任、体现保险的保障本质。据了解,类似爱情保险的碎片式网销产品此前也出现不少,起初大受追捧,但很多都难逃“短命”的遭遇,少有长期运作的范例。
  对此,一位保险精算师也指出,目前来看,国内爱情保险营销的因素大过保险实质。而广州某机构资深保险人士高先生也认为,一些个性化、针对细分领域的保险产品确实有利于险企应对市场竞争,但险企自身最主要的还是产品和服务,如果过分重视营销而忽略这些重点,未免本末倒置,保障永远都是保险最核心的理念。
  根据国外经验来看,类似的爱情保险也可以增添更多的保障色彩。据了解,国外比如日本、英国等国家,也有专门针对夫妻婚姻险的保障,但此类保险更多是作为养老金准备,而且期限是20年。只要20年后夫妻双方还未分开,就能获得一笔钱用于养老。目前来看,跟国外的风险保障模式相比,国内相关爱情保险产品结构还比较单一,并没有跳出传统的风险保障模式范畴,只是进行了营销上的包装。
  因此,保险专家也建议,虽然在国内不存在类似国外的“爱情保险”产品形态,但不妨选择高保障、低保费的保险产品,比如联合寿险。据了解,联合寿险是以比两人分别投保更少的总保费让夫妻同时成为被保险人,且均享有受益权的一种投保形式。目前市场上能够以联合寿险形式购买的保险产品多为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由于终身寿险最主要的保险利益是在被保险人身故后实现,将保障留给家人。
  ■盘点
  “噱头”保险五花八门
  近年来,随着保险搭上互联网的快车道,推出了不少听起来颇为新鲜的险种,譬如怀孕生育意外险、大姨妈痛经疾病女性险等。
  1.怀孕生育意外险:20至40周岁人群支付50元的保费,在一年的保险期内,由于妊娠期间意外伤害身故及伤残,手术意外身故或伤残,新生儿身故或新生儿出生缺陷的,由保险公司根据条款约定给予赔偿,每人限购3份。
  2.痛经疾病女性险:18至40周岁人群,支付10元的保费,在所选择的90天或180天的保险期内,被保险人由于意外身故及伤残、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腺肌病,由保险公司根据相应条款给予赔偿。
  3.吃货护身符:投保人支付1.9元的保费,在7天的保险期间内,被保人由于饮食导致的身体发生意外伤害,由保险公司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期间因饮食导致的意外身故及伤残保障,人均保额0.2万元。
  4.“扶老人险”:2015年10月,“扶老人险”的推出引起社会讨论,这款保险将赔付因扶起老人可能产生的法律诉讼费用。数据显示,“扶老人险”火热的背后正是保民的公益心。在购买“扶老人险”的保民中,有过公益捐款的人比例是全网平均水平的21.4倍。
责任编辑:蔡越坤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与美国股市相比, 港股的科技类股票乃至整体“新经济”股票比重都远远不及,同样与此相关的则是港股市场整体估值长期被认为过低——美国大量高PE(市盈率)的科技股,显著提升了整体市场的PE。
北京、上海、深圳的房价为什么不掉?那是因为北京和上海的人口每年净增长五六十万人,而深圳已经是过千万人口的城市,现在还在增长。北京的朝阳区,光是中央电视台就为它带来了几万人,所以这个地区的租金持续上涨。
可以看出,外储的减少并不完全是外资望风而逃,而是外债的减少、藏汇于民和主权基金的使用,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外债风险,提高了国家竞争力和社会福利。换句话说,与其让外汇储备趴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里不动,不如将储备货币换成投资性、生产性资产,以更好的提高...
为什么外汇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难以改变呢?从外汇市场基本面看人民币并不一定是贬值货币。然而在当前人民币定价规则下,人民币对美元期望值是贬值,这自然会增加外汇需求和减少外汇供给。七夕情人节礼物晒爆朋友圈 你准备了什么?
来源:金融界保险频道综合
  保险频道综合 七夕节将至,一个属于爱情和浪漫的节日,当然,也是属于示爱的日子。每年宣传的“爱情保险”真的有用吗?金融界小编专门挑了三款产品给您对比了下。
  第一款保险虽然保费贵,但是会有一个连续5年1万保额的重疾险。
  第二款和第三款保费一致,价格低,且回报的价格很客观!
  第三款恋爱保险虽然没有指定给多少钱,但是经验的人都知道:一朵玫瑰花大概在2-10元。1万朵玫瑰,至少也值2万块钱吧。
  国外爱情保险怎么保?
  在英国,新婚夫妇有20%会选择爱情保险,一结婚每个月存5,存25年,在银婚的时候,婚姻还存在着,会得到5000英镑的给付金,但如果分手了,被遗弃的一方只能得到3000英镑的保险金。
  在韩国,在婚前买这个保险,一旦真的结合了,在婚姻持续的不同年限,都会得到保险金,一旦婚姻结束,也就不会再得到保险金了。
  平凡人有平凡人的浪漫,不需要惊天动地,而是天长日久。
  因为让你记忆最深刻的不是爱情,陪伴你度过最久时间的,才是爱情。
  爱情保险有3年的等待期,有人会觉得投保不值,但是小编认为,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今年情人节的礼物你还犹豫吗?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李丽梦&RF13188
中国证监会授牌&&&民生银行资金监管&&&
数据来源:盈利宝基金研究中心,巨灵数据支持
全场购买手续费4折起!
近一年涨幅
近一年涨幅
已有&0&条评论
24小时新闻榜
理财产品推荐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热门关键字:
>>美股资讯
金融时报:中国女孩热衷买爱情险求保障
8月23日是中国的“七夕”,也就是中国的情人节,中国的保险公司推出了“爱情险”。英媒称,这类险种在中国新的婚姻法制度下让女孩觉得有了保障。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爱情险”的险种名称不同,条款不同,可能是人寿保险、意外保险、医疗保险或养老保险,但所有险种都被作为巧克力和鲜花的完美替代品加以推销。有些险种的回报与婚姻持续时间长短挂钩,许多险种甚至规定只有女方可以受益。报道指出,在任何社会,“保险”都主要取决于旁观者自己的看法:在西方,钻石不仅是女性最好的朋友,也是她们最佳的保单。在负资产抵押贷款比比皆是的今天,起码戒指的“退保金”还是高于零。但在中国,风险观念以及如何投保来抵御风险都更具可塑性:数十年来,中国人遭遇困境时向来依靠子女对付。今天,中国的保险普及率依然非常低,即使是寿险、大病保险和车险这些最基本的保险也是如此。中国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种类令人眼花缭乱,从附带健康险的寿险、附带意外险的“爱情险”,到赠送结婚周年纪念奖金的养老险——如果投保人熬到“金婚”,奖金的数额将相当可观。一些保险经纪人说,去年中国婚姻法的新司法解释提高了女方购买保险确保婚姻幸福的需求,因为新的司法解释看起来对男方有利,它规定结婚时一方(一般是男方)父母为子女购买的住房归该方所有。据一位销售情人节保险(该险的品牌颇具想象力,叫做“红玫瑰”)的经纪人说,“七夕”那天,一些男士为妻子购买了“爱情险”,作为他们永恒爱情的象征。不过,现如今,不仅仅是那些浪漫的或有负疚感的男士在掏钱购买这类保险,就连公婆也在购买这类保险作为送给新娘的结婚礼物,以便让新娘感觉到她在这个新家庭里是个受重视的成员。中国湖北省的一位女士在自己的微博上贴出了一份意外险的保单,是她男朋友以她的名义投保的。这位女士最近出了一场车祸,住进了医院,而她当时还没有购买意外险,因为这件事,她对男友显然更加满意。还有一位妻子在中国一个热门网上论坛发帖,她似乎认为购买婚姻险是夫妻关系的试金石:她要求丈夫购买婚姻险,但她丈夫对此并不热心,这使她很担心丈夫已经不爱自己了。销售婚姻险的保险经纪人表示,事实上,这类险种更多的是在离婚时而不是在婚姻存续期间发挥作用,按照婚姻法的新司法解释,妻子被丈夫抛弃时,不再按照常规获得丈夫婚前财产的一半,这一规定催生了一个新的险种,在离婚时仅妻子是受益人。一位婚姻险的受益人在网上写道,这份保险让她觉得有了保障。她说:“如果我的婚姻出了问题,退保金不会变成夫妻共有财产,而是全部归妻子获得。”报道援引最新数据指出,中国中年男性中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患艾滋病的人数急剧增加,由此判断,现在买点儿婚姻险已刻不容缓。位于北京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说,中国退休男性中新增感染病例大幅上升,这在世界范围是罕见的。中国政府称,付得起嫖娼费用,加上退休男性觉得自己已经很老、不用担心潜伏期长达5至10年的艾滋病,是导致退休男性感染率激增的两个因素。2005年,新确诊的艾滋病毒携带者中年龄超过60岁的比例仅为2.2%,5年后这一比例增至4倍。此外,中国人的钱越来越多,这也是驱动因素之一。或许中国的丈母娘们不应当再坚持让女婿在结婚前买一套房,而是应当开始要求女婿购买商业医疗险。针对富贵病推出保险险种,无疑将是中国保险业的下一个前线。(编译/宋彩萍)
免责声明:本条资讯由用户
分享发布,如侵犯了原作者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立即删除。
我要点评此资讯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给朋友:
以上行业显示为大行业分类,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
Copyright@ Microbell.com 备案序号:冀ICP备号-2 &&冀公网安备:65
运营公司:贵州绿色硅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鹿晗恋爱险、忘穿秋裤险...这些奇葩保险你敢买吗?鹿晗恋爱险、忘穿秋裤险...这些奇葩保险你敢买吗?经济日报百家号说到保险,我们日常接触的有疾病险、财产险、交通安全险等等。但目前,互联网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奇葩险。例如,不久前,明星鹿晗和关晓彤公布了恋爱消息。网上有商家开始销售“鹿晗恋爱险”,每单保费11.11元,承诺如鹿晗关晓彤一年后仍保持恋爱关系,商家便支付双倍金额,不少粉丝竟然投保。此外,“奇葩”险种层出不穷:违章贴条险、熊孩子惹祸险、扶老人被讹险、忘穿秋裤险、美厨娘关爱险、肠胃险、痘痘险……险种之多之奇,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可是,对消费者来说,很多互联网保险,其实并不保险!因为“再也不相信爱情了”有人买了份“恋爱险”除了“鹿晗恋爱险”,2014年,有影视明星婚姻出现问题,众多网友又一次惊呼“再也不相信爱情了”。为了守护爱情,一些人开始投保“恋爱险”。据南方网报道,当时,仅厦门多达千人购买了“恋爱险”,一对中年夫妻甚至为此花费了99999元。今年2月份情人节期间,小编就曾报道过,有保险公司就推出了这样的保险产品:男方和女方共同投保,一次性支付299元。如果投保双方在三年后十年内结婚,可在婚礼上收到1万朵玫瑰。▲两款爱情险产品小编还发现,在网购平台上,类似的保险依然存在。商家表示:自购买之日起3年以后,13年以内的任意一天,投保人与指定心上人首次领取结婚证后,即可领取结婚祝福。(投保3年内领取结婚证则不能获得)▲图片来源:商家截图七年之痒、三年之约,这是爱情的见证,但也是情侣很难过去的槛。保险公司的套路,核心就在于对人心和人性的揣摩,而且它们能够用理性的公式表达出来,并将这些数字做到产品上,以赚取利润。有研究称,恋爱三年是最容易分手的期限,而且还有精算师统计,98.39%的情侣都会分手。除了分手,还有网友认为,现在年轻人没那么好的耐性恋爱三年以上,闪婚闪离的比例高,熬不到三年后结婚。互联网保险“奇葩”多不止“恋爱险”,早在2016年3月,新华网就梳理了一些“奇葩”险种。扶老人险保险期限:1年针对“扶老人反被讹”现象,商家推出了一款“扶老人险”,用户只需要支付3元保费,在一年期间内因“扶老人”而对簿公堂者最高可获赔2万元诉讼费,并得到全年法律咨询服务。美厨娘关爱险保险期限:1年在家烧饭过程中,切伤手指或是烫伤是常有的事情,现在这些也能买保险。一款“美厨娘关爱险”,投保人花12元,一年内如果因为切菜切伤手指或被热油、热汤烫伤等产生的医疗费用有赔偿,保额最高3000元。奶粉召回损失险“奶粉召回损失险”,每年28元保费,若客户购买奶粉因为质量问题被召回,每桶赔偿100元,最高赔3000元。熊孩子险保险期限:1年熊孩子险保险期限为1年,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均可作为被保险人,4款套餐可供选择,最高可获赔50万元,保费为每人每年28.58元起。忘穿秋裤险保险期限:90天保费11.11元,最高可获赔1111元。“忘穿秋裤险”适用0-80岁,在日至日期间,意外伤害伤残,以及意外门急诊和住院,含冬天产生冻伤、感冒、下雪摔伤等冬季易发生意外或疾病的医疗责任,最高给予1111元的医疗费用报销。每人限购一份。长痘痘险保险期限:90天2015年,有商家推出了免费的“痘痘乐”保险,投保后90天内脸上新长了痘痘,就可获得每个痘10元、最多10个,也就是最高100元的补偿,需要提供本人正脸照片和身份证正面照片。堵车险保险期限:1年1元钱可以购买堵车补贴,堵车超过5分钟即可获得赔偿。吃货险保险期限:最短10天,最长1年吃货险主要赔付吃货由于食物中毒住院产生的相关医疗费用,保险的主要内容是:每天30元的住院津贴,赔付最长时间为10天;赔付客户的住院(二级或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的正式病房)医疗费用,最高额度为2000元。此外,该保险公司还承诺客户因食物中毒造成的身故,一次性赔偿50000元。涉嫌诈骗、非法集资、赌博“奇葩”保险真的保险?据《人民日报》12月11日报道,大多数互联网保险费用并不高,便宜的仅需1元;多的百十元,花得也不心疼。此外,很多险种提供定制化“套餐”,微信、支付宝就可以转账。于是,“我的保险我做主”,个性化、去中介化,使其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的热捧。有数据显示,互联网保险70%以上使用者为“80后”到“90后”的年轻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可是,对消费者来说,某些互联网保险,其实并不保险!一是有诈骗和非法集资嫌疑。一些险种并非保险机构开发、销售,保单毫无法律效力。所谓保单,不过是商家自行印制的一张纸,若该险种大卖后商家卷款跑路,哪里还有礼金可追?南开大学金融学院教授朱铭来指出,目前有些流量平台假借保险之名非法集资,或撒出高额回报的“诱饵”,或伪造保单,骗取消费者资金。二是有博彩性质,“网销保险”可能是网络赌博。前两年,某些正规保险机构销售雾霾险、世界杯遗憾险、宠物怀孕险、股票跌停险、中秋赏月险。专家指出,这些保险“标的”毫无规律可循,定价和条款更没有风险数据支撑,与赌博并无二致。所幸这些“创新”都被监管部门及时亮了红牌。三是商家对关键信息含糊其辞,产品名不副实。有些互联网保险的条款不清楚,保险机构相关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充分,或者夸大理财收益、弱化保险产品性质,或者缺少风险提示,免责免赔付条款存在歧义和误导,损害消费者权益。四是个人信息遗失或泄露风险。太平人寿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有些公司与不具备资质的第三方网络平台开展业务。业内人士担忧,如果某些保险公司将客户隐私数据放在公共“云”服务器上,或是自身信息系统出现维护不当等情况,都会导致客户个人信息泄露。▲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不仅消费者容易被涮,保险业面临的风险也不容忽视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合作平台方并不具备资质,给保险公司“惹麻烦”。太平人寿相关负责人指出,这些平台一旦出现集体违约或挤兑等系统性风险事件,会反向传导至保险公司,对保险公司当年甚至接下来几年的经营业绩及偿付能力带来严重影响。其次是假保单屡禁不绝。保监会不久前通报了多起互联网小贷公司涉嫌冒用保险公司名义、搭售伪造的“小额贷款意外责任险”保单骗取受害人资金案件。还有数据定价风险。平安“一账通”有关负责人认为,由于缺少相关历史数据积累及应用,互联网保险在创新型业务的经营上可能有较大偏差。“互联网本身的虚拟性也会产生各种‘伪数据’,影响精准定价。”日,中国保监会发布了《互联网保险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对保险公司网销产品时进行不实描述、片面或夸大宣传过往业绩、违规承诺收益等误导行为,保险公司与不具备经营资质的第三方网络平台合作的行为,以及非持牌机构违规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等行为,都作出了警示。(责编:刘辛未)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经济日报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权威发布,解读经济,服务生活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恋爱保险有领到的了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