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奶茶店工作怎么样还是再手机店工作好?刚毕业的第一份工作

我在旧金山帮在北京的女朋友叫了一个 Uber 冰激凌
十分钟之后,她收到了我从地球另一边给她叫的冰激凌
今天早上读完了雷蒙德·卡佛的「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于是晚上想写篇博客。
最近在社交网络上看到许多关于「」的文章,其中内容无非是:「食堂特别好吃」,「办公室特别的 fancy,员工福利特别好」,高端一些的答案包括:「同事特别优秀」,「可以学习到许多知识,工作上用到的技术」。看到这些答案,觉得特别有意思。
最近刚从 AVOS 跳槽到 Uber,如果问在 Uber 的「工作体验」,我只用一个词来形容:
Uber 的产品是,你打开手机,按一个按钮,就有一个司机开车过来载你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Uber 每个月会免费给员工价值几百美元的免费打车额度。住在旧金山的我,早上有时起床比较晚,就会叫一辆 Uber,从我家楼下把我载到公司的楼下。坐车的时候,有时候我会跟司机聊天。
我遇到过在 SJSU 读书的学生,他告诉我:「因为 Uber,他可以自己赚一些钱帮助自己完成他的研究生学位」。遇到过旧金山的高中老师,现在因为暑假,通过开 Uber 来赚一些外快。有一次遇到一个华人大叔,他说他住在东湾,早上送太太到旧金山上班之后则在城里开开 Uber。还有从 Santa Cruz 一路载着客人开到城里的司机,说他要在车里多放一些关于 Santa Cruz 的杂志,让更多客人了解这个冲浪圣地。
一个能够让人每天从床上跳下迫不及待去为止工作的公司,不仅仅是服务了消费者,更是为另一端提供服务的人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生活方式。就像淘宝不仅仅让你更方便地买到东西,更是提供了一个给成千上万的小商户赖之生存的平台。就像 YouTube 不仅仅让看客开心,更是提供了一个平台给那些独立艺术家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
做为一个软件工程师,这样子如此深刻地改变他人生活的机会真地是非常难遇到。Google 确实是很伟大的公司,但是整个公司可能已经有 3、4 万工程师了,而 Uber 现在才刚刚超过 200 个工程师,这个数字在一年前还只是两位数。你可以想像一下每个工程师在这里的影响,「螺丝钉」应该是跟这里工程师距离最远的形容词了吧。
A BMW 428 is Parking in Sunset
去参加 Happy Hour,总会遇到第一次见面的人,上次就有人问道:除了工作之外的时间,你都喜欢做些什么呢?
我非常地不擅长回答这个问题,听到问题脑子里的第一反应往往是:除了工作以外的大部分时间,其实还是会想工作或者跟创业有关的事情。但是为了不让对方觉得自己太过于书呆子,我会说:
我还蛮喜欢去滑雪的,去年冬天在 Kirkwood 征服了双黑雪道呢。
然后我会接着描述 Lake Tahoe 雪山的美景,周末钻到山里住上两天惬意的心情,心里想着:这个答案应该还蛮不错的吧。
但是总有人会接着问,那冬天以外的时间呢?跟滑雪相似的运动或者兴趣,要在夏天找一个对应的,还真是答不上来。于是只好说,喜欢读书,看电影和旅游。说完以后都觉得这是蛮烂的答案,谁不喜欢读书,看电影和旅游呢!但我真地是很喜欢这三件事情呢,自从大四开始读起村上春树的小说开始,就觉得阅读是可以让被工作塞满的脑袋好好放松的一件事情,仿佛就是经历别人的生活,透过别人的眼睛看着这同一个世界。电影和旅游对我来说,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提供类似的体验。
真希望自己犹如妙笔生花的电影评论员,马上在对方面前滔滔不绝地开讲最近的观影体验。
如果对话还要接着继续下去!有时候我会说我喜欢打德州扑克,但是心里也觉得自己并不像认识的其他牌友那样专注。
喜欢开车到处转悠,喜欢在城市里走来走去欣赏它的建筑,但这些都不是常常,每个周末会去做的事情。
对话进行到这个程度的时候,就只是觉得自己在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面前还是个蛮枯燥的人吧。或者,你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今天我们终于发布了筹划好几个月的产品 MixBit,今天一天上班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刷 Google News,刷 Twitter,看着国内外大大小小成百上千家媒体我们的产品,而且正面的评价占了大多数,不禁松了一口气。加入 AVOS 将近一年的时间里,看着大大小小产品的发布也有好几个了,这一次推出之前的心情已经不仅仅是期待,更多的是忐忑,是紧张,直到看到今天媒体和用户的反应,才真真呼了一口气。在这里我想着重写一写参与这个产品开发的其中三位工程师 Vijay,Richard 和 Walter。
Vijay 是我们整个项目的工程总监。任何工程师有疑问(不论前端/后端)都可以把问题抛向他。Vijay 06年在 YouTube 被 Google 收购之前就加入 YouTube,之后一直在 Google 做到 Engineering Manager,随后跟着 Chad/Steve 一起离开 Google,一起创办了 AVOS。在这之前 Vijay 是 Steve 的高中和大学同学(其实 Paypal 当年的一群工程师就是从 UIUC 来的)。Vijay 也是我在去年四月递交简历时第一个回复我,第一个面试我的人。Vijay 的特点就是人非常非常 nice,他的招牌就是上班不背包,只手里扛着一台 MacBook Air。有时候在别的场合遇到 YouTube 的工程师,总是会用非常钦佩和赞赏的口气提到 Vijay,说他在 YouTube 是「One of the most popular engineer in YouTube, super nice, super knowledgable」,我一直觉得一个工程师同事能得到的最高尊敬是别的工程师在背后称赞他。前面提到了 Vijay 的技术非常全面,这可以从他的 上看出一些端倪,有一次我在他的桌子上看到一本 Machine Learning 的教材,我问他说你最近在看 ML 啊,他笑着说这是他之前 Google 一个同事写的,所以拿来看看。而且 Vijay 还学过一些中文,有一次带着之前室友参加公司的年会,也被他竟然听得懂「Three Kingdoms」给小小震惊了一下。
Richard 是 MixBit 里唯一的一个 iOS 工程师,Richard 在去年 12 月加入我们公司之前,在 Apple 整整待了 13 个年头。他笑称 2000 年加入水果公司的时候,被告知这是一个随时可能倒闭的公司,但他还是去了,一待就待了 13 年,看着 Apple 从一个摇摇欲坠的企业变成了地球上最有价值的企业。他也开玩笑说过他这么多年来会做的只有 iOS & Mac 开发,来我们公司是希望能够学习一些不同的东西,没想到还是做回老本行。Richard 的特点就是,做事情非常快,做出来的产品(iOS App)质量非常高,工作起来非常勤奋,时常看到半夜两三点还在 commit 代码,第二天又从遥远的 Walnut Creek 开车来到公司准时上班,而且人也是非常 nice,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完美的工程师同伴。每每想到一个工程师,孩子已经上了大学了,还可以不顾一切加班加点地写代码,就感觉自己做的还不够,还远远不够。除此之外,作为一个 Apple 老兵,Richard 那一头金色的长发已经出卖了他骨子里特立独行的个性,跟他聊天时不时会被他的奇思妙想所吸引。有一次他问我你知道中国有金字塔嘛?我回答到:What !@#$%^&* 然后他就开始跟我讲关于敦煌的故事(此处省去一千两百字暂且不表)。
Walter 是 MixBit 团队里负责视频转码解码的工程师,除此之外还负责整个 App 与服务器之间 API 的设计,和手机 App 的上传/身份验证等基础设施的实现。Walter 加入我们公司之前在 Mountain View 的微软待了 11 年,之后和另外一个人创建了一个 startup,之后在去年六月比我晚几个星期加入了 AVOS。Walter 的特点也是技术非常全面,除了比较不喜欢前端的 Javascript 之外,对 Infrascture,Big Data,Mobile App Development 都有所染指。Walter 是在加拿大出生的华人,从多伦多毕业之后来到斯坦福攻读计算机硕士,这一待就待了将近 20 年,他育有一儿一女,很多时候早上要先送孩子去育儿所,晚上还要准时下班把小孩接回家。因为是华人,有时候交流相对多了一些,Walter 虽然早早已经结了婚,但是看到我这个 New Grad,还是时不时地给我指点一下在男工程师在湾区的生存指南,诸如去报个 Ballroom Dancing 课程好认识女生之类的建议,每次听到这儿我都是笑笑。而且虽然已经将近 40,但是一提到汽车的事情,Walter 双眼顿时闪烁着光芒,他也是唯一一个支持我去弄一辆 Mercedes-Benz CLA 45 AMG(a.k.a 拥有世界上最强四缸引擎仅售 $45,000 的怪兽)的人。
其实在创业公司里,工程师之间并没有严格的上下级之分,每个人的任务就是写代码,唯一的区别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当遇到问题时能够找到合适的人把问题解决。能够在刚毕业的第一份工作就能够跟这些非常优秀的工程师一起工作,只能说自己非常幸运。而且写完文章之后,回头看这几位已经入职场十多年,事业有小成的工程师,仍然能够不分日夜的 commit 代码,就觉得自己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PS,当然 MixBit 的发布跟公司所有参与的人是分不开的,在这里只是以同伴工程师的视角挑了我认为最为重要的三个人,发表了一下感想,上面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不代表公司。
這幾天在網上閱讀 Peter Thiel 去年在 Stanford 開的一門名爲「 Startup」課程的筆記,現在讀了 1/3 多一些,在這裏記錄一下印象比較深刻的片段。
關於「競爭和壟斷」,Peter Thiel 提到很多時候人們過度美化「競爭」了,爲了競爭而競爭,反而忽略了什麼是「價值」。你贏得了競爭並不代表你獲得了價值,或者說創造了價值。比如在「學術界」,競爭非常非常的激烈,往往是因爲其競爭的結果大家能夠獲得的價值實在是太少。而當你在「創業」創業的時候,你應該思考的是如何打造一個「壟斷」的企業,雖然你不會告訴大家:我們公司壟斷了市場。當你在吸引風險投資,或者招聘工程師,你應該要準備好一個「吸引人的」關於你們公司壟斷市場的故事。
關於「早期團隊」,Max Levchin 提到在 PayPal 早期的時候,四個創始人(or 員工)都是 Nerds。避免早期員工和創始人的「diversity」,可以讓公司保持開發和前進的速度,速度是創業公司最大的優勢之一。
關於「跟 Google 競爭招聘工程師」,Max Levchin 提到,現在硅谷創業公司太多,工程師都很聰明,明白很多公司都很可能活不下來,他寧願去 Google 享受豐厚的福利,並且幫助他們收集並且索引全世界的信息。而你除了能夠給他們股票之外,你要跟他們講述「齒輪」的故事,在大公司(即使是 Google),你就是一個可以替代的齒輪。
關於「股份」,當你在談論創業公司股份的時候,「股價」是沒有意義的,「股票數量」也是沒有意義的,唯一有意義的是「份額」。你需要知道的不僅僅是「分子」,同時你還得知道「分母」,也就是股票的發行量,做一個簡單的除法之後你的股票佔有整個公司的百分比才是你最需要關心的。
關於「風險投資的冪分佈」,一個風險投資能夠賺錢,他投資的公司的回報需要像冪律分佈一樣。他投資 7~8 家公司,可以全部都死掉,但是只有一家能夠帶回來 10 倍的回報。這樣的例子在現實世界中被不斷印證,比如 Y-Combinator 投資的所有公司裏,光是 Airbnb 和 Dropbox 兩家的價值就佔了他們所有投資公司價值的 3/4。
最近看了一個 Steve Chen 的幾個視頻採訪,其中一個問題就是當時賣掉 YouTube 是怎麼考慮的(注:YouTube 2006 年以 16.5 億美元賣個 Google)。他回答道:當時將近兩年的時間裏,公司所有員工每週都工作將近 120 小時,所有人都處於瀕臨極限的狀態,Google 的 Offer 就像是一場及時雨。因爲 YouTube 的增長速度太快,太爆炸,沒有人能夠掌握他,所以最後由 Google 接下這個接力棒。
如果有讀者會說:我做一個網站能賣 16.5 億美元,哪還有這麼多原因?我還記得當時高中看到 YouTube 被收購新聞的時候,確實很多媒體都喊道:Google 簡直就是瘋了,錢太多沒初花,買下一個不賺錢只燒錢的網站。在這裏我只想列幾個簡單的數據,Alexa.com 上全球排名前四的網站分別是 Google, Facebook, YouTube, and Yahoo。除了 YouTube 之外,另外幾家公司的市值在今天分別是:2741 億美元,660 億美元,252 億美元。還記得同樣是 2006 年秋天 Yahoo 打算 10 億美元收購 Facebook 的新聞嘛?今天回頭看如果當時 Mark Zuckerberg 決定賣出公司,將會是多麼可笑的決定。
另外一個 Facebook 跟 YouTube 最終命運不同的原因就是,Facebook 增長也是非常迅速,但是當時「增長」被很好的「控制」了。團隊的擴張很好的跟上了用戶的增長,最終成就了今天的 Facebook。
其實我看完採訪的感覺就是,現在公司明顯還沒有達到「每週 120 小時」的工作狀態,倒是很期待能夠看到我們產品病毒式傳播和增長的那天。
Being Nerd & Working Hard 才是創業公司成爲偉大公司之必經道啊,這是這篇博客的最後總結。
当你刚毕业,加入一家硅谷创业公司的时候,拿着不比大公司的薪水,唯一吸引你的地方就是那大笔的期权(Options),期待哪一天公司被大额收购或者上市,这些大笔期权变成了真金白银,然后一夜之间逆袭成功,你布衣出身,在 30 岁以前靠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个百万或者千万富翁。
等等,好像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首先,当你签下公司的 Offer,上面写着“经过董事会讨论,我们愿意给你 100K 的期权,你可以以 $0.1 的价格来行使购股权(Exercise options)“。我们这儿介绍的第一个概念叫做期权,期权不是股票,他只是一个权利,就是你可以用指定的价格购入指定数目的股票。根据上面的例子,设想如果你拥有 100K 的期权,并且可以以 $0.1 的价格来换购股票,当六年过去,当年哈佛的社交玩具网站已经成为了全球社交巨擘,上市之后的股票价值 $20,也就是说你可以以 $10,000 的价格购买价值 $20 的 100K 股票,然后你当天趁着一股热血把他们全部抛售,你净赚的价格就是 ($20 – $0.1) * 100K = 1,990,000。恭喜你,价值 $190,000 的 Porsche 911 GT3 就是毫不费力拿下,付个首付连住房问题也搞定了,冒个险弄个 EB-5 连绿卡都搞定了,往后日子就好好 follow your heart and enjoy your life 好了。
等等,好像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设想如果我签了这个小小创业公司的 Offer 之后,上了一个月的班就拍屁股走人,跳槽到大公司,拿着不错的薪水然后排队等个绿卡神马的,那边创业公司拼死拼活,每日加班加点,终于过了四年苦媳妇熬成婆,上市了。IPO 表现抢眼,半年后稳定在 $30 美元,当年手里的期权顿时变成黄金白银。
这种美好的事情当然是不可能发生的,别人的汗水成就你这个百万富翁,作为一个软件工程师,还是醒醒吧。
所以创业公司当赋予你期权的时候,都会写明:这 100K 的期权会分四年授予你,当你在公司待满一年的时候一次性授予你 25%,随后的三年逐月授予。只有当你被授予(Vest in options)期权之后,你才能行使权力换购股票。不要说你做 1 个月拍屁股走人,即使你待了 11 个月之后跳槽,之后公司上市,你也就是在家里看看新闻的劲,保时捷是你前同事的。
OK,所以签了 Offer 之后,我努力工作,随着时间的过去,我一点一点 Vest in 我的期权,最终柳暗花明,帮助公司成功上市,接下来的日子我只要花掉 $10,000 换购我那 100K 的股票,不管他是值 $20(Yelp), $30(Facebook), 还是 $100(Linkedin),都是我的资产啦,想卖就卖,觉得能够升值就留着。
在今天以前,我的脑袋里的知识只能走到上面这么远,但是事实证明,我是图样图森破(too young too simple)了。
各位北美码农回忆一下,当你签下写着 $9167 月薪的 Offer 之后,正式上班之时你每个月拿到手里的薪水是多少?中间发生了什么?没错,上面说了这么多,压根就没有提到:税,这个字。
邪恶的美帝,凶残的资本主义在这个时候露出了它原本的面目。
先假想一个美好的世界,一个税不存在的过地方,年薪 $120K 的码农每个半月会固定收到 $5K 的支票。现在这位码农不满足于上班族的工资,加入了一个创业公司,拿到了 100K 的期权。鉴于这个公司还处于很早期的阶段,他可以以 $0.1 的价格来行使这些期权。
风吹云过,四年就这么过去了,码农终于可以有资格 vest 他所有的期权,并且因为优秀的业绩,公司也顺利的 IPO,并以每股 $50 的价格在市场上进行交易。这意味着,他可以只用 $10,000 来行使他 100K 的期权,行使完成之后,当年的一打废纸瞬间变成价值 $5,000,000 的真金白银,也就是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股票,瞬间成了一个不小的百万富翁,跑车豪宅尽收麾下。
在这个理想的世界里,一瞬间这位码农先生净赚了 $4,990,000,并且一分税也没有交,所以我们知道这是不现实的。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在这个过程中,税务局(IRS)是如何计算并且征收码农先生的税的。
当这位码农先生花掉 $10,000 买进价值 $5,000,000 的 100K 股票的时候,他的个人财产净增了 $4,990,000,这时候税务局,会根据这个资产增加的价值计算来计算你的收入税(Income Tax),也就是你每个月拿到支票上那个将近 30% 的税,并且该比例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而当码农先生在抛售股票的时候,也就是把股票换成真正的美元的时候,税务局又会走过来,认为你净赚了 $4,990,000,然后同样又计算一遍你的收入税,也就是说同一个差值被算了两次。如果以 35% 计算收入税,也就是码农先生赚的 $4,990,000 要被税务局硬生生合法地扣掉 70%,只有 30% 能拿到自己的荷包里。
我们现在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当这位码农花掉 $10,000 换来价值 $5,000,000 的美元时,他当年要缴的税是 $4,990,000 * 35% = 1,746,500。「这里注意,这个税务是在码农卖出股票前就进行计算的,也就是说码农现在银行里一分钱还没有加的情况下进行计算的。」可是这位码农相信公司股票的潜力,于是决定拿在手里并没有马上抛售。可惜华尔街的资本家们不买账,公司股票短短半年从 $50 跌到了 $15,码农觉得不能在拿着股票了,于是把所有股票抛售,换来 $1,500,000。不要说还没有计算抛售股票赚得的钱算的收入税,$1,500,000 已经少于 $1,746,500,码农同学还得从银行掏出将近 $246,500 来偿还税务。
更悲惨的是,这样的事情还是基于他的股票从当年的 $0.1 涨了 150 倍到 $15 的情况下。
惨啊,悲啊,奋斗了四年,白头发多了几根,肚子大了几圈,公司终于上市,可是因为吸血鬼一般的税务局,码农同学竟然还赔了将近25万美元,想到一辈子有多少机会能够做成一个上市的公司,码农同学走向了金门大桥……
慢,其实世界并没有如此悲惨。试想如果世界如此悲惨,今天又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创业公司,有如此多的年轻码农们前赴后继的跳如这个硅谷梦中。为了对付邪恶的税务局,创业公司们也想尽了办法来保护咱码农们的权益,于是今天要介绍的一个名词就叫做「提前行使期权」(Early Exercise Stock Options)。
顾名思义,「提前行使期权」的意思就是允许员工可以行使还没有 vest 的期权。前面介绍过,为了防止员工拿到期权就跳槽,一般都是分四年一点一点把期权交给员工,vest 之后的期权才真正属于员工,员工才可以用期权去换取股票。而提前行使期权,员工则可以在上班的第一天就把所有期权都换成股票。
提前行使期权,私认为有两大好处,而两个好处都跟上面所说的税有关。
一、还是讨论极端情况,假设码农先生在加入公司的第二天,就行使了他的所有期权,换来了 100K 股票。我们想想看,因为现在公司还没有上市,并且非常之早期,所以这 100K 的股票的价值,几乎就是没有。也可以说码农的资产并没有增加,刚刚上文讨论的第一个收入税码农一个子儿也不需要交。
二、终于过了四年,拨开白云见日出,公司成功上市,当年一文不值的 100K 股票已经成为了价值 $5,000,000 的财富。码农同学觉得行情不错,决定抛售这些股票。因为码农同学手持股票超过一年,税务局已经不能再拿收入税的税率(35%)来计算需要缴纳的税,而是要拿「长期资本增值税」(Long-term Capital Gains Tax Rate)来计算。简单地说,这个税率就要少得多了,只需要 15% ~ 18%。也就是说码农同学净赚的 $5,000,000 只需要缴纳 $900,000,剩下的都归自己荷包所有。而且如果码农同学觉得股票可能会涨,大可把股票稳稳地把持着,等到自己觉得价格合适时再抛售,而不需要考虑明年因为行使期权要缴纳收入税的问题。
听起来真是赏心悦目对嘛?但是提前行使期权也并不是所有时候都是完美的决定。假设公司在上市前关门大吉,这在硅谷快节奏高科技的创业行业中,倒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这也意味着码农同学早期花去的 $10,000 也是血本无归,因为 100K 的股票永远也不再有机会变成真金白银,公司也「没有义务」回购你的股票。所以提早行使期权可以认为是员工对自己公司的一个小小投资:公司成功,我赚,公司倒闭,我赔。
另外有同学会问,如果员工提早离开公司,也就是说在四年内,正常情况下没有 vest 完期权就离开公司了,怎么办?这时候,公司「有权利」以当年码农先生行使期权的价格回收那些还没有 vest 的股票,不论现在公司的估值。简单举个例子,码农在工作三年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离开了公司,公司有资格以 $0.1 * 0.25 * 100K = $2.5K 回购他手上 25,000 股股票。而另外 75,000 股则完全属于码农先生。所以,提早行使期权并没有破坏分四年一点一点授予员工期权的规则。
说到这里,今天的文章已经差不多到了尾声了。其实期权的税务并没有这么简单,期权本身也不只一种,上面介绍的大都是 Non Qualified Stock Options(NQOs)的情况,还有另一种叫做 Incentive Stock Options(ISOs)的期权的期权,税务的计算还会涉及到「最低所得税」(Alternative Minumum Tax, AMT),又是很深的一潭水,就不在这里展开了。因为其实加入如此小规模创业公司,要考虑这么多的同学也并不会很多。
如果读到这篇文章的你,同样也是在创业公司工作,也被公司律师问到了同样的问题:你需不需要「提早行使期权」,欢迎私下联系我,我们可以再慢慢讨论。也欢迎各位住在湾区对创业感兴趣的同学来 San Mateo 找我一齐,,,,交个朋友。
PS, 预计有空写个「番外篇」,简要讨论一下,如果公司中途被收购了,如何计算股票的情况。
温习一下今天提到了的名词:
期权(Options):可以以很低的价格购入相应数量股票的权利。
行使期权(Exercise Options):以很低的价格换购相应的股票。
授予期权(Vest In Options):获得行使期权的权利,用以避免员工拿到期权之后拍拍屁股走人的情况,致使员工不得已留在公司努力工作。
这儿再介绍一个概念叫做受限股票单位(RSU),这个一般会发生在已经上市的公司。比如你现在加入 Google,作为一个初级工程师,已经不太可能发生公司一下发给你 10,000 股票价值 $6,500,000 的电影情节了,公司大概会给你发个…… 100 股,意思意思,说我们公司还是给新员工发股票啦,大家要努力工作。
但是即使是这小小(或者不小)价值 $65,000 美元的股票也不是在你加入公司那天,打到你银行卡里的。设想我可以这个月去 Google,下个月跳槽到 Facebook,再下个月跳槽到 Apple,瓦擦不到半年瞬间累积好几百 K 美元的存款,首付搞定买房去啦。
于是这时候 RSU 闪亮登场了。
跟上面创业公司的期权的模式一样,咱分四年给你这个股票,第一年你可以兑现 25% 获得 25 股真金白银的股票,余下 75 股在接下来的三年里逐月兑现给你。终于过了四年媳妇熬成婆。你手里 100 RSU 变成了100 股可以在市场甩卖的股票。
受限股(RSU):不能卖的股票,用以大公司避免员工拿到股票之后拍拍屁股走人的情况,致使员工不得已留在公司努力工作兑现它们。
Early-Exercise Options:
收入税, Income Tax:
资产增值税,Capital Gais Tax:
这是一张 Paypal 的老照片,拍摄于 2000 年,照片中的每一个人的职位都是,工程师,或者叫做 coder。你看他们每个人都脸上都是开心的笑容,他们应该想不到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他们会变成百万、千万或者亿万富翁。他们做得产品影响了成百上千,上万,上百万,上亿的用户。
今天的你不能预测明天发生的事情,我想这就是在创业公司,startup,做工程师的魅力吧。
照片中唯一的一个华人 Steve Chen,是我现在的老板,你看他那时的发型,挺挫的吧。
PS, 最后附送 Quora 上的一个问题,What is the best way for an engineer to get rich? 回答者是一位 06 年加入 Facebook 的工程师,
在 Facebook 上寫了一條狀態:「Gather ye rosebuds while ye may」,然後下面的留言裡他說道:這句話跟一句中文古詩的意境極其相似。
因為不能讀懂英文原文,出於好奇搜索了一下,得到其中文翻譯:「花開堪折直須折」。頓時豁然開朗,把「ye」理解成「they」「you」意思頓時就清楚了。看到這句話的第一個反應,結合今天是七夕節日的特殊時間,就是覺得年輕應該好好談戀愛才是。
出於第二個好奇,然後搜索了一下整首詩的全文: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頓時這句話有了新的認識,意思是:「年輕的時候,不要這麼看重金錢,而應該更多地去體驗人生,體驗不同的生活」。這裡我想說的意思就是:來加入創業公司吧。也許這個的薪水不如那些公司高,也許會有一些風險,但是我們應該趁我們精力旺盛的時候去完成更多的事情,而不是等到歲月老去,只能感嘆。
以後我就拿這首詩來勸來面試的優秀工程時候選人,如果他聽得懂中文 XD
晚上借室友的马自达开去健身房,回来的路上听到车里面的电台指向了 FM 90.3 KDFC,正在播放莫扎特的 「E大調小提琴與樂隊慢板,K261」,回到家后我笑着跟她说你车里的电台 make my night,才注意到今天已经八月十四日,夏天已经接近尾声了。
08年的夏天是奥运会城市志愿者,和踢不完的实况;
09年的夏天是 BeBeyond,和在夏末收获了人生第一个实习;
10年的夏天是颠覆了我对创业对工作看法的街旁实习;
是开不尽 Party 的 Yelp,和看不完的旧金山;
然后就又是一届夏季奥运会了。
没有车又没有住在城市里的夏天,周一到周五的生活就是三点一线,公司家和健身房。周末同学拜访或者孔哥有空才会出门去聚个餐,别的时候则待在家里(尽可能)持续地写代码。San Mateo 是我见过最好的夏天,六、七、八三个月永远维持在 15 摄氏度以上,又在 25 摄氏度以下,不像旧金山的大雾大风,也不像美国其他城市的炎热。周末走到镇上的日本超市买一个鳗鱼盒饭坐在小小的公园里,边吃边看着不远处网球爱好者们之间的比赛。
不能出行的日子就去看电影和读书好了,伍迪·艾伦故事里的「罗马」,侯孝贤镜头下的「九份」,和海明威笔下的「西班牙」,把一个又一个想要去的地方压栈,把它们 pin 在客厅墙上的世界地图,工作的时候也会更有动力一些。
周三晚上打算坐 CalTrain 去城里看桂纶镁主演的「女朋友·男朋友」。这个十二月终于可以把去台湾的计划放上行程了嘛?
上班两个月已经给过三个面试,面试的时候我总喜欢穿 Google 或者 Square 的 T-shirt 衫带着准备好的问题过去。然后如果看到 candidate 在简历上写着 Google 的实习经验,我会跟他聊说 「Moma」, 「TGIF」,「Google 是个很好的公司,但你看我们公司,那几个人都是 YouTube 过来的,我也在 Google 实习过,我很喜欢这里。」
之前面试的一个 candidate 是来自大陆,刚刚在美国拿到本科学位的学生,在豆瓣实习时写过 Douban FM Android,在 Google 实习时用 C++ 写过 Search Infrastructure。今天他给我打电话说:他拿到了 Zynga, Facebook, Google 和 AVOS 的 offer,但他仍然倾向于加入我们公司,想去创业公司,但仍想问我多几个问题。在电话里我告诉他我对创业的想法,和我当时做 offer 选择时的考虑,然后给他发了 Steve 自传里的一段。最终如果他能加入我们固然是好,即使不成我也告诉他说当然 Z, F, G 都是很好的选择,多认识一个年轻有创业想法的同行总是很好的。
I have worked on the admin site, front-end development, product design, interviewing candidates, build statsd realtime measurements, and build the Solr search index, since I started working here two months ago.
我跟 Steve 开玩笑说给我买一个 iPad,我好做 mobile app dev,他说 iPad 1应该够你用了吧 ? ?Ruby on Rails 写得越来越熟练,看到越来越多有意思的问题出现,真地不想离开湾区,回到深山里的学校渡过这个秋季。
早上上班的时候第一次自己用 espresso 机器打了一杯拿铁,终于补回了在 Google 实习时没有上完的一课。
9月1号会从 SFO 飞 LAX,然后 10 号回到 Boston 回村里,中间 10 天会到处逛逛。我很担心那辆 03 年的甲壳虫打不着火。
Keep coding, coding and shipping. Exercise, reading and watching movie. Be kind to the people around me. That is the summ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开在手机店旁边的奶茶店叫啥名字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