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里程子指的是哪一位

书名/朱子全书
介绍/朱子全书
&&&&&& 朱子全书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博学多识,著述丰富,对中国思想文化有极大的影响。他的著作历代虽有编集。但并不完备,且未经校勘整理。有鉴于此,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费时十年,整理编集了《朱子全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与安徽教育出版社共同出版。《》共27册,收入了《》、《》、《》、《》、《》、《》、《》、《》、《》、《》、《》、《》、《》、《》、《》、《》、《》、《》、《》、《》、《》、《》、《》、《》、《》等著作,不仅囊括了朱熹的全部著述文字,而且将今人对已失传的朱熹文字的拷录亦编集成册,并附有历代文献家对各种版本朱熹著作的著录、序跋、考订,等等,是目前为此最完备的《全书》,共约1436万字。《全书》采用了目前所存的最好版本为底本,博采他本,对原书精心校勘标点。主持和参加整理者均为著名专家学者,极一时之人选,耗时十年,方臻完工,其质量无可置疑。它的出版,是对朱熹思想乃至宋明理学研究的一项重大贡献,也是古籍整理事业的一个里程碑。《周易本义》、《易学启蒙》、《诗集传》、《仪礼经传通解》、《四书章句集注》、、《》、《家礼》、《资治通鉴纲目》、《八朝名臣言行录》、《伊雒渊源录》、《》、、《通书注》、《西铭解》、《近思录》、、《童蒙须知》、《小学》、《阴符经注》、《周易参同契考异》、《朱子语类》、《楚辞集注》、《》、《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input type=hidden name=searchkey value=明.朱熹查看更多关于明.朱熹图书发表您对本书的评级如果您阅读过本书,或对本书有所了解,欢迎您发表自己的评论。您的评论将被网络上成千上万的读者所共享,我们将对您的慷慨深表感谢。您的评论在提交后将经过我们的审核,也许您需要等待一些时间才可以看到。谢谢合作。本站发表读者评论,并不代表我们赞同或者支持读者的观点。我们的立场仅限于传播更多读者感兴趣的信息。·&&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4次
参与编辑人数:4位
最近更新时间: 17:21:04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海昏侯墓出土的《齐论语》究竟多重要?海昏侯墓出土的《齐论语》究竟多重要?梦露莲娇百家号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自发掘之始,就持续不断地为大众带来各种惊喜,使得原本“小众”的考古发掘,成为大众广泛关注的热点。身份显贵的墓主人,数量巨大的五铢钱、金光灿灿的金器、制作精美的玉器等等随葬品令人目不暇接,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这些物品固然价值连城,但在诸多专家学者眼中,可能更吸引他们的是沾染着泥土的5000余枚竹简。目前,仅经过首轮红外扫描,就发现了失传1800余年的《齐论语》(《齐论》),举世震惊!这《齐论》究竟为何物,会引得专家学者“竞折腰”?那首先要从《论语》说起。《论语》在中华文化圈可谓人尽皆知的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学而》篇的“学而时习之”,《述而》篇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几乎是人人皆可脱口而出的经典语句。众所周知,《论语》是记录中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反映孔子思想的儒家学派经典之一,虽仅一万余字,却有“五经之管辖,六艺之喉矜”,“六经之精华”之称。在中国历史上,《论语》有着深远的影响,北宋开国功臣、著名政治家赵普的“半部《论语》治天下”乃是推崇儒学治国的名言。南宋时期,《论语》与其他十二部儒家经典并称为“十三经”,著名理学家朱熹将之与《孟子》和《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合并为“四书”,成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和必考内容,对中国古代的教育体系影响巨大。如同诸多流传久远的中国古代典籍一样,经历了数千年的朝代更迭和社会变迁,《论语》的作者是谁已无明确记载,成了一桩湮没在历史尘埃中的“谜案”。最早试图揭开《论语》作者真面目的“侦探”,是汉代的学者们。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记载,西汉末年的汉王朝宗室刘歆曾言,孔子去世后,门下弟子将口耳相传的孔子言行加以论撰,最后结集成《论语》一书,首先指明了《论语》并非出自一人之手,乃是集体创作的结晶。一个比较直接的证据就是《论语》中对孔子的称呼,除大多数篇章中出现的“子曰”中的“子”,还有一些篇章中出现了“夫子”“孔子”“仲尼”等。对于孔子弟子的称呼,也有同一人在不同篇章中有所不同的现象。此外,《论语》还有语句重复的现象,如“巧言令色鲜矣仁”就曾在《学而》篇和《阳货》篇中出现,均表明《论语》不应是出自一人之手。孔子门下弟子三千,身通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者共七十二人,是为“孔门七十二贤”,那么究竟是哪些门人编定的呢?或许是因为班固距离孔子生活的时代已有孙悟空被压五指山的时间那么长久,中间又经历了五朝更迭和焚书坑儒之事,所以《汉书》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在此之后的近两千年中,各路“侦探”从《论语》和他人著述中寻找蛛丝马迹,经过细致的考订,产生了各种说法,可谓众说纷纭。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郑玄等人称,《论语》是由孔门弟子子夏、仲弓等六十四人共同编纂,提供了当时最为权威的论断。至唐时期,“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文学家,世称“河东先生”的柳宗元提出了新论,他认为其编纂者是曾子的弟子,外证如下:据《史记》记载,曾子是孔门弟子中年龄最小的一位,比孔子小46岁,他在16岁拜孔子为师,学习勤奋刻苦,深得孔子真传,成为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之一;曾子晚年居于鲁国,直至70岁逝世,亦是孔门中最晚去世弟子之一,据孔子去世已经有四五十年,其后门下一脉具有很大影响力,之后的诸多儒家经典多尊之为“曾子”;“唐宋八大家”之首的唐代思想家韩愈和北宋理学家程颐均认为孔子嫡孙孔伋(字子思)师承曾子,“亚圣”孟子继承了曾子诸多思想,并对之极为推崇。除了上述外证,《论语》本身也提供了诸多证据。《论语》中有关曾参的记载均称“曾子”;《论语》的主体内容是孔子与弟子的问答,除《子张》篇外极少有单独记载弟子自己的言论,而全书记载曾子自己的言论有12次之多;《泰伯》中有曾子弟子记载他临死前的事情,为《论语》中最晚的篇章;曾子的著作《曾子》书中大量文句是从《论语》中演变而来。如此种种,证据均可推定《论语》的编纂者为曾子弟子,所以柳宗元的曾子弟子之说成为后人接纳的主流观点。柳宗元之后,又有有子、闵子弟子等人编纂论语之说,但不如前者影响力大。近年来,有学者提出新的看法,认为《论语》各篇原本独立存在,然后由人编定成书。至于何时编纂成书,他人著述提供了一些线索。《孟子》一书中有不少章句曾引述《论语》内容,亦有一些引用的“孔子曰”内容不见于《论语》,如若《孟子》早于《论语》的话,这些内容理应收入《论语》之中,故而推测《论语》早于《孟子》。按照此种说法来看,倒是基本符合了曾子弟子编纂《论语》的观点。此外,湖北荆门郭店一号墓葬中出土的楚简、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简中均有出自于子思著作《子思子》中的《缁衣》篇内容,而《缁衣》篇部分内容又可与《论语》中的篇句相似,或是从后者演变而来,所以又有人推测《论语》成书于子思时期,甚至是子思以嫡孙的特殊身份召集孔子的再传弟子,汇集各方所拥有的孔子言行记录,进行选择分类,最终形成了最具权威的《论语》,然后经由这些再传弟子流传到各地。这一说法时间上符合古人所提之孔子再传弟子编纂的观点,与曾子弟子结集《论语》的说法也不冲突。总而言之,时至今日,神秘的《论语》编纂者究竟是谁,依然是一个谜团。在谜团揭开之前,我们不妨暂且将之定格于《论语》是采集孔门弟子或再传弟子的有关记载编纂而成,成书于战国时代。论语》成书的战国时期,群雄并起,王朝境内狼烟四起。秦扫六合之后,又有焚书坑儒之文化浩劫。至秦末,天下英雄揭竿而起,逐鹿中原,《论语》的抄本与其他先秦时期的文献典籍一样难逃厄运,一度失传于天下,但是其流传并没有完全断绝。至西汉初年,叔孙通、陆贾、董仲舒等人还屡屡引用《论语》章句,而这些人也广泛来自于鲁、燕、赵、楚等地,也说明《论语》在经历了这一系列浩劫之后,依然流传于各国。汉兴之后,广开献书之路,《论语》抄本复现于世间,出现了诸多不同的版本,其中最著名的有三种,分别为《古论》《齐论》和《鲁论》。此外,史书记载中尚有《河间论》《燕论语》等,但早已亡佚,具体内容已不可考。需要指出的是,在当今考古出土的文献中,亦有发现与其他版本不同的《论语》。1973年考古学者在河北定州西汉墓葬中发现大批竹简,其中620枚共7576字属于《论语》,虽然字数不足现今流传版本的一半,但却与已知各版本均有所不同,是西汉时期流传的新版本。那么,为何战国时期结集的《论语》会有多个版本呢?最为合理的解释就是,孔子再传弟子搜集整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编订成《论语》后,将之携往各国流传。《论语》的传播方式包括口耳相传和文本传抄两种,在传播过程中,或因记忆的疏忽,或因传抄的错误,或因方言不同等原因,各国流传的《论语》不免会有讹误、增字、脱简等情况的出现,久而久之,便出现了带有地域性特征的不同《论语》版本。西汉时期最为流行的《古论》《齐论》和《鲁论》三个版本中,只有《古论》为古文经,有明确的出现记载,为鲁恭王破坏孔子故宅后所得。鲁恭王刘余为汉景帝刘启与程姬的儿子,汉景帝前二年(前155年)被封为淮阳王,吴楚七国之乱后被改封为鲁王。刘余说话有些口吃,不善言辞,平日喜欢听音乐和养马。此外,他还有个比较奢侈的爱好,就是修建宫殿和别苑,倒是符合他闲散王爷的身份。抵达曲阜之后,刘余于景帝末年(一说为汉武帝时期)选定了春秋时期鲁僖公所建“潺宫”旧址大兴土木,为自己盖一座豪华的宫殿,结果就把孔子故宅纳入了拆迁范围。拆迁队进入孔宅后,在拆除一段墙壁时,发现了一些用通行于六国的古文字书写的战国时期书籍,即所谓“壁中书”。鲁恭王得知此事,便急忙赶往孔宅一探究竟。不料刚进入宅内,他便听到四周传来琴瑟钟磬等乐器奏鸣声。见到此异象,刘余心生惧意,立即下令停止拆建,将孔宅恢复如初。“壁中书”抄写于战国时期,包括了《论语》《古文尚书》《礼记》《孝经》等数十篇,其中《论语》便是《古论》,乃是孔子的八世孙孔鲋于秦始皇焚书坑儒时藏入墙壁中,后经孔子十世孙孔安国整理传之后世。从发现典籍的角度来看,鲁恭王刘余也算是无意中做了一件好事。《齐论》和《鲁论》为今文经,出现的时间尚无明确记载,古今学者持两种观点,一派认为《齐论》和《鲁论》早于《古论》,另一派则认为它们晚于《古论》,至今尚无定论,但都应不晚于汉武帝时期。至于两个版本的流传,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传《鲁论》的名家有常山都尉龚奋、长信少府夏侯胜、丞相韦贤、鲁扶卿、前将军萧望之、安昌侯张禹;传《齐论》的有昌邑中尉王吉、少府宋畸、御史大夫贡禹、尚书令五鹿充宗、胶东庸生等。《古论》《齐论》和《鲁论》篇目、内容大体相同,文字稍有出入,区别主要在书写文字和篇次方面。《古论》属于战国时期古文本,《齐论》和《鲁论》是用汉代隶书书写。《鲁论》二十篇、《古论》二十一篇、《齐论》二十二篇。《古论》与《鲁论》内容大体相同,只有《子张》篇分成了两篇,《齐论》则多了《问王》《知道》两篇。如前所述,西汉时期,各个版本《论语》的出现虽有利于孔子思想的传播,但版本之间文字、章句存在差异,导致各家的解释和传承又有不同。这既对《论语》的进一步传承造成一定困扰,也不利于汉朝统治者所推行的文化一统的国家政策,于是在西汉后期,安昌侯张禹编纂了《论语》修订本。根据《汉书》记载,张禹传习《鲁论》,同时问学于传承《齐论》的琅邪王阳、胶东庸生等人,在教授尚为太子的汉成帝刘骜之时,编定了《论语》作为教材,是为《张侯论》。张禹编纂《张侯论》,以《鲁论》为底本,兼采《齐论》的章句解说,删去了《齐论》中多出的《问王》《知道》二篇,并整合了文本和各家之说法,被视为《论语》结集的一个里程碑。由于《张侯论》是太子所修习的《论语》版本,也就成了官方认定的版本,自此之后,天下儒生开始研修《张侯论》,《鲁论》一家独大,研习《齐论》及其他版本的人愈来愈少,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汉末的熹平石经将《张侯论》作为底本。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底本,又进行《古论》校订,一一注明两版本之异文,是为《论语注》。至三国时期何晏等人编纂《论语集解》,将《鲁论》和《古论》异文完全混淆为一体,完成了《论语》今古文的融合,一直流传至今。海昏侯墓出土的《齐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论语》距今最早的抄本,目前刊布有一枚竹简的正反面照片,背面有“智(知)道”二字,正面共24字,为《齐论·知道》篇的篇首,内容为:“[孔]子智(知)道之昜(易)也。昜(易)昜(易)云者三日。子曰:‘此道之美也,莫之御也’。”就学术价值而言,它不仅体现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的传播逐渐兴盛,皇室教育中儒家经典地位越来越高,也展示了《齐论》的真正面貌,为后世了解《论语》的形成和流传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出土文献资料。至于为何海昏侯墓中会出现《齐论》,《汉书》早已给出了答案,那就是来自于海昏侯刘贺的老师——西汉时期传习《齐论》的唯一名家王吉。刘贺还是昌邑王的时候,王吉担任昌邑中尉,二人关系颇为密切。他曾向刘贺教授《诗经》《论语》《礼记》《孝经》等,墓中出土的《齐论》自然应是来自于他。此外,他在刘贺前往长安继任皇位的时候,也曾用来自《论语·阳货》的文句:“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予以劝诫。从后来刘贺狷狂的性格和失节的行为来看,王吉苦心传授的《齐论》和其他儒家经典,在他那里只是左耳进、右耳出,早已抛诸脑后了。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梦露莲娇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爱百家,分享美好生活的点点滴滴!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2081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3324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政书可分为通记历代典制及史实的“十通”
时间: 10:20:17
文史工具书举要&&&&——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上编:第一章:文史工具书概述第二章:文史工具书举要&&&&下编:第一章:传统古籍的翻阅第二章:出土文献的收集整理第三章:考古新发现的追踪第四章:图像材料的积累第五章:今人论著的查阅与刊物的定期翻检第六章:论文写作&&&&?&&&&&&&&上编:第一章文史工具书概述&&&&?&&&&?&&&&?&&&&?&&&&工具书,通常是指汇集某一方面的知识、资料,按照特定的方法加以编排,为读者提供查考问题的答案或资料线索的图书。通常工具书不是供系统阅读,而是专供翻检查阅的。所谓文史工具书,泛指供文史专业读者使用的各类工具书,以中文社会科学和综合性工具书为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读书治学,也必须学会使用工具书。&&&&&&&&第一节文史工具书的作用&&&&一、解惑释疑。遇到问题可以直接从工具书中获得答案。读书时往往会遇到字不识其音义,人物不详其生卒及事迹,地名不明其方位,名物不知其形态,如查阅有关工具书,疑难即可迎刃而解。&&&&二、提供线索。如书目、索引和文摘。利用书目、索引可知著作(论文)的出版时间、地点、刊期,甚至收藏单位,有些书目还通过提要简单介绍图书内容,文摘则提供论文的内容摘要。&&&&&&&&第一节工具书的作用&&&&三、指引治学门径。“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清·王鸣盛)。初学者应当利用导读书目了解那些书是基本的,先读哪些书。张之洞云:“书即师也。今为诸生指一良师,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读一过,即略知学术门径矣。”张之洞本人撰《书目答问》,对后世影响极深。&&&&&&&&第一节工具书的作用&&&&四、提供知识信息。工具书编纂时吸收了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不仅可以提供新知识,也能提供各种学术信息。年鉴逐年更新,从中可以了解到科学新发现、学术研究动态,以及最新的图书、论文线索。通过书目和索引报道的学术著作和论文,可大致推断当前学术研究动向和论争所在。各种专科词典提供各学科的专门知识,内容广泛。百科全书不仅可供查考,还起到教科书的作用,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此外,一些工具书还被用来校勘和辑佚,如《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收录古籍较早底本的类书。&&&&&&&&第二节文史工具书的类型&&&&?&&&&通行的划分方法将其分为检索工具书和参考工具书两大类。检索工具书提供文献的线索,参考工具书汇集各种知识、资料、事实、数据,提供字词解释及各种问题的答案。文史工具书依编制特点与功用的不同,分为辞书(字典、词典)、类书(含政书)、百科全书、书目、索引、年鉴、手册、表谱、图录九类。&&&&?&&&&&&&&辞书(字典、词典)&&&&?&&&&字典主要是对字的形、音、义进行解释的工具书。&&&&?&&&&词典又称辞典,主要是对词语和名物揭示其概念、变迁&&&&及用法等的工具书。专收某一学科或某一方面词语的辞典,&&&&又称专门性词典。&&&&&&&&类书(含政书)&&&&类书:是辑录古籍中的片断或整篇资料,按照类别或韵目加以编排,供寻检、征引、辑佚、校勘之用的文献。如唐代《艺文类聚》、宋代《太平御览》、明代《永乐大典》和清代《古今图书集成》。法律条文汇编、条约集、数据集等也派生于类书。政书:主要记载古代典章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其沿革变化。与类书不同,政书不是提供原始材料的摘录,而是汇总各类史料后分门别类地进行系统论述。政书可分为通记历代典制及史实的“十通”,和专记一代典制及史实的会要、会典。&&&&&&&&百科全书&&&&百科全书:是概述各学科或某一学科知识的完备的工具书,又被称为“工具书之王”。百科全书与类书的区别在于,前者以条目的形式系统概述各类知识,而不是资料汇编。百科全书采用了词典的编排方法,但不限于词语的解释,而是更深入、详尽地介绍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书目、索引&&&&书目:是一批相关文献著作题名的揭示与记录。&&&&索引:是将图书和报刊的篇目,图书中的字、词、句子或人名、地名、书名和其他事物名称,摘录出来,注明出处或在书中的位置,按照一定的方法加以编排,指引读者检索文献及文献内容的工具书。&&&&&&&&年鉴、手册&&&&年鉴:是全面、系统、及时的汇集一年内的重要学科进展、时事文献或各项统计资料的工具书。手册:是汇集经常需要查考的文献、资料或专业知识的工具书。&&&&&&&&表谱&&&&以编年或表格形式记载事物发展的工具书。&&&&年表:用以查考不同历史纪年对照和编年史事。&&&&历表:用来查考不同历法的年月日对照。&&&&专门性表谱:生卒年表、职官表、地理沿革表等。&&&&&&&&图录&&&&也称图谱,包括地图与图录两类。?地图中反映历史沿革的历史地图对于治学研究尤为重要。?图录大体上可分为文物图录、版本图录、历史图录、人物图录和艺术图录等。除以上各类型工具书外,还有文摘和名录二类,但使用较少。&&&&&&&&第三节文史工具书的编排法&&&&?&&&&工具书是供查阅的,需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编排,便于检索。&&&&?中文工具书排检法分两类:一类是以汉字作为查&&&&检的单位(部首、笔画、音序等);一类是按照材料的内容编排(分类法、主题法、时序法和地序法等),任何一种编排法都有局限性。音序法、四角号码法、分类法、自然顺序法等。&&&&?文史工具书常用的编排法主要有部首法、笔画法、&&&&&&&&部首法&&&&&&&&?&&&&部首法是我国传统的工具书编排法。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以小篆为主,分析字形结构,把具有同一形旁的字归为一“部”,每部共同所从的形旁字列为部首,共分为540部。《康熙字典》与《说文解字》采用的部首法一脉相承,都是“以义归部”,解放后新编的字、词典对部首作了一些微调。部首法的优点是能够把结构复杂的大量汉字分别归纳在200个左右部首里,可以比较准确地按部首检字。但是,目前通行的几种部首法尚未统一,有些字又难以判断部首,影响查字速度。&&&&&&&&笔画法&&&&笔画法是按照汉字笔画数由少到多顺次排列的方法。?笔画法简单易行,现多采用“札”字法。?由于汉字的手写体与印刷体笔画和起笔常有不同,造成笔画多的字计算不易准确,,查检的速度受到影响。&&&&?&&&&&&&&音序法&&&&?&&&&?&&&&?&&&&音序法是按汉字读音规定排列顺序的编排法,主要有韵部法和汉语拼音法。古代将汉字按韵归类,同一韵的字归为一个韵部,各部的标目字称韵目。按四声再依韵部次序编排同音字的方法为韵部法。宋代《广韵》、《集韵》均分为206部。1958年开始推行汉语拼音后,汉语拼音法称为工具书的主要编排法之一,其优点是简单易查。&&&&&&&&四角号码法&&&&?&&&&&&&&四角号码查字法是根据汉字四个角的笔形确定号码,并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查字法。除字典外,查考古籍的工具书(书名、地名、人名索引等)多采用此法编排。此方法从上世纪20年代末开始使用,称为旧四角号码法,1964年做出一些修改,称新四角号码法。此方法的优点是只要熟悉规则,取号、检索都很便利,不受部首、读音的限制。缺点是规则较多,不易掌握,而且新旧方法并行,容易混淆。&&&&&&&&?&&&&将汉字笔型分为十种,用0—9十个号码代表。&&&&&&&&四角号码法要点&&&&?&&&&?&&&&?&&&&&&&&&&&&10种笔形中,前3种为单笔,后7种为复笔,取号时凡能取复笔笔形的,尽量不取单笔。每个字按左上、右上、左下、右下的顺序取号。如端=0212。字的上部或下部,如只有一单笔或一复笔,无论在什么位置都作左角,右角作0。宣=3010,冬=2730,首=8060,母=7750。一个笔形前角已经用过,后角也作0。持=5404,大=4003,史=5000。外围是□、门、斗或行4类字,下面两角改取里面的笔形。因=6043,闭=7724,阋=7721,衡=2143。一个角有两种笔形可取时,有两个单笔或一个单笔一个复笔的,取左右不取高低,非=1111,物=2752,帝=2222;有两个复笔的,取高低不取左右,功=1412,盛=5310,奄=4071。撇被下面其他笔形托住时,取其他笔形作下角。石=1060,衣=0073,辟=7064。附角。四角号码相同的字按附角号码顺序排列。以右下角上方最贴近而露锋芒的笔形作为附角;如该笔形已用过,则附角作0。是=6080,速=3530,科=2940,工=1010。&&&&&&&&分类法&&&&分类法是把知识单元或文献、按照内容性质或学科体系分门别类加以组织并排列顺序的方法。?成书于西汉初年的《尔雅》是第一部分类训释词义的辞书,分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等19篇,随后出现的类书“以类相从”,只不过分类更加细致,如《艺文类聚》分为48部,727目。&&&&?&&&&&&&&分类法&&&&?&&&&?&&&&西汉刘向、刘歆编撰的《七略》将图书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六类,成为第一部分类目录。据此编成的《汉书·艺文志》沿用了这一体系。晋代改分为四部,《隋书·经籍志》以经、史、子、集的名称标示四部。这个分类法就成为我国古籍的主要分类法。清代纪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时,将四部划分为44类,其中有16类再分细目。&&&&&&&&分类法&&&&?&&&&?&&&&?&&&&进入20世纪以后,著译书籍增长迅速,四部分类法已不能适应,目前我国各图书馆采用的是《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此方法以科学分类为基础,采取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的逻辑系统,既能容纳古代和外国的图书资料,又能充分反映新学科和新事物。有关类目: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B哲学、宗教;C社会科学总论;D政治、法律;E军事;F经济;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H语言、文字;I文学;J艺术;K历史、地理&&&&&&&&第二章文史工具书举要&&&&第一节丛书&&&&?&&&&&&&&丛书又名丛刊、汇刻、合刻、集成等,是多种书籍的集合体。它作为一个整体有一个总名,即丛书名;相对于总名而言,收入其中的各书称为“子目”。丛书按内容可分为汇编式和类编式两种,南宋俞鼎孙、俞经辑编《儒学警悟》收书6种41卷,是现存最早的汇编式丛书。清代乾隆时编纂的《四库全书》是丛书发展的里程碑。包括经、史、子、集各部书的综合性丛书称为汇编丛书。按经、史、子、集各类编纂的专科丛书称为类编丛书。&&&&&&&&一、汇编丛书&&&&?&&&&《四库全书》&&&&乾隆时官修的大型丛书,收录古籍最多,当时缮写七部,分藏“北四阁”,即北京文渊阁(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圆明园文源阁(为英法联军焚毁)、热河文津阁(现藏国家博物馆)、奉天文溯阁(现藏甘肃省图书馆);“南三阁”,即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均毁于太平天国战火)、杭州文澜阁(太平天国时期损失近四三之三,后经三次抄配补全,今藏浙江省图书馆)。现在有电子文本而被利用最为广泛的是文渊阁本,计收书3461种,79309卷(其他各本实际收书量略有不同),凡举经史子集,无所不包,乾隆以前中国古代典籍,基本上尽在其中。&&&&&&&&《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按照内容分类分经、史、子、集四部分,部下有类,类下有属。全书共4部44类66属。经部收录儒家“十三经”及相关著作,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6属,小学类又分训诂、字书、韵书3属。&&&&&&&&《四库全书》&&&&?&&&&史部收录史书,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其中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6属,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四库全书》&&&&?&&&&子部收录诸子百家著作和类书,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其中天文算法类又分推步、算书2属,术数类又分数学、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7属,艺术类又分书画、琴谱、篆刻、杂技4属,谱录类又分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3属,杂家类又分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6属,小说家类又分杂事、异闻、琐语3属。&&&&&&&&《四库全书》&&&&?&&&&集部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其中词曲类又分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5属。除了章回小说、戏剧著作之外,以上门类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流布的各种图书。就著者而言,包括妇女、僧人、道家、宦官、军人、帝王、外国人等在内的各类人物的著作。&&&&&&&&《四库全书》相关论著&&&&?&&&&?&&&&?&&&&《四库全书荟要》。为《四库全书》的精粹,收书463种,均为未经篡改之本。台湾世界书局年影印出版,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重新影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乾隆五十四年首次刊印,对于每一种收录的书都做了提要,除了对书名、作者、卷数和主要内容的提示外,还做了大量的繁琐考证(中华书局影印本,1965年)。《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1931年—1935年修成,主要收录《四库全书》和《提要》有篡改、版本不精和遗漏的古籍,以及乾隆以后的禁毁书、佛道藏的重要典籍、词曲小说方志类书籍、敦煌遗书、外国人用汉文所撰著作等,共收录古籍三万余种(齐鲁书社1996年出版了全部影印本)。&&&&&&&&《四库全书》相关论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共收录《四库全书总目》中未收入的,或“止存书名”(存目书)的著作4730种。(齐鲁书社,2001)《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年。收录范围包括:被《四库全书》遗漏、摒弃、禁毁,或列入“存目”而确有学术价值者;《四库全书》已收而版本残劣,有善本足可替代者;四库馆臣对戏曲、小说持鄙视态度而未予收入者;《四库全书》未及收录的乾嘉以来著述之重要者;新从域外访回之汉籍而合于本书选录条件者;新出土的简帛类古籍而卷帙成编者。&&&&&&&&其他常用大型丛书&&&&?&&&&&&&&?&&&&《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年。分十大类五百四十—小类,举凡需常备作参考的古籍,大致已经包罗在内。所收之书,共分十类:总类、哲学类、宗教类、社会科学类、语文学类、自然科学类、应用科学类、艺术类、文学类、史地类。《四部备要》,中华书局,年。这是一部注重实用的古籍丛书,收书336种,均为古籍中名著要籍。《四部丛刊》(初、续、三编),张元济等辑,商务印书馆分编影印,至1936年出版三编,共收书504种。本书首开大规模影印善本之风,使罕见秘籍得以广泛流传。《中华再造善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起出版,计划收书1300余种。&&&&&&&&二、类编丛书&&&&?&&&&《十三经注疏》。通行本为清阮元据宋本校勘附&&&&《校勘记》本,1980年中华书局补校影印本。所谓“注”是指给“经”书原文作注释;“疏”是指给注文作注释的。十三经及其注疏是儒家经典,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称《诗》、《书》、《礼(仪礼)》、《易》、《春秋》为五经。唐代把《礼》分为《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分为《公羊传》、《谷梁传》和《左氏传》(《左传》),合称九经。唐文宗开成年间(836—840)刻石经,将《论语》、《孝经》和《尔雅》列入经书,宋代又列入《孟子》,始称十三经。&&&&&&&&《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是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故又称“正史”。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计有《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前四史)、《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二十四史》&&&&目前的通行本有:?年出版的排印点校本,1997年出版缩印合订本。?年商务印书馆影印善本“百衲本”,原为线装,1958年改为16开缩印精装本。?1996年中国档案出版社原大影印大字武英殿版。此外还有:?1935年开明书店以武英殿版《二十四史》,加上《新元史》,改称《二十五史》。?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影印本《二十五史》,改收《清史稿》。?1995年岳麓书社出版影印本《二十六史》,同收《新元史》与《清史稿》。&&&&&&&&《诸子集成》&&&&?&&&&?&&&&1935年世界书局排印本,1954年中华书局改印本,1986年重印。这套书汇集了清代学者校勘、注释子书的重要成果,其中包括了从先秦到汉魏六朝诸子著作26家的28部注本或校本(老子、庄子各2种)。《新编诸子集成》。1982年起中华书局陆续编辑出版,选收先秦到唐五代的子书,编为两辑。第一辑所收与旧本略同,第二辑则收此之外的其他子书。《新编》吸纳了近几十年特别是一九四九年后一些学者整理子书的新成果,修订了旧本的一些错误。至2010年,收书40部。&&&&&&&&《诸子集成》书目&&&&?&&&&?&&&&&&&&第一册:《论语正义》、《孟子正义》第二册:《荀子集解》第三册:《老子注》、《老子本义》、《庄子集解》、《庄子集释》、《列子注》第四册:《墨子闲诂》、《晏子春秋校注》第五册:《管子校正》、《商君书》、《慎子》、《韩非子集解》第六册:《孙子十家注》、《吴子》、《尹文子》、《吕氏春秋》第七册:《新语》、《淮南子》、《盐铁论》、《扬子法言》、《论衡》第八册:《潜夫论》、《申鉴》、《抱朴子》、《世说新语》、《颜氏家训》&&&&&&&&《新编诸子集成》书目&&&&?&&&&?&&&&?&&&&&&&&01儒家:论语集释、孟子正义、四书章句集注、荀子集解、晏子春秋集释、新语校注、新书校注、春秋繁露义证、盐铁论校注、法言义疏、太玄集注、白虎通疏证、潜夫论笺校正、颜氏家训集解(修订本)、刘子校释02墨家:墨子闲诂、墨子校注、墨辩发微、墨子城守各篇简注03道家:老子道德经注校释、老子校释、帛书老子校注、庄子集释、庄子集解·庄子集解内篇补正、列子集释、抱朴子内篇校释、文子疏义04法家:管子校注、管子轻重篇新诠、商君书锥指、韩非子集解05名家:公孙龙子悬解、公孙龙子形名发微06兵家:十一家注孙子校理、孙膑兵法校理07杂家:吕氏春秋集释、淮南鸿烈集解、淮南子集释、论衡校释(附论衡集解)&&&&&&&&历史类新编大型丛书&&&&?&&&&?&&&&?&&&&《中国史学丛书》。吴相湘主编,台湾学生书局1964年11月起影印出版,共395册(初编206种,续编189种),所收多明清两代罕见刻本、稿本、抄本及印本等。《中国野史丛书》。缪越主编,巴蜀书社1993年影印出版,收书950种。《清代野史》丛书。1920年成都排印版,收清代建国前期至宣统逊位300年间有史料价值的著作100种。&&&&&&&&文学类新编大型丛书&&&&?&&&&&&&&?&&&&《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中华书局1977年起陆续编辑出版,此丛书注重实用,所选包括白文本、旧注本、新注本、总集四类。《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起陆续编辑出版,至2004年底已出版85种,多为高水平的名著笺注本。《古本小说集成》,本书编委会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影印出版一至五辑,共收宋元明清(乾隆以前)孤本、善本小说428种。《古本戏曲丛刊》,郑振铎主编,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主要收集明清宫廷大戏、戏曲传奇。&&&&&&&&第二节总集和全集&&&&?&&&&集部收古人诗、文、词、曲等文学作品,是我国文化遗产中数量最多的部分。简单而言,收录多人作品的为“总集”,收录个人作品的为“别集”。总集又可分为“选”本和“全”收两种。&&&&&&&&选集:《文选》(《昭明文选》)&&&&?&&&&是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他主编的这部文选又称《昭明文选》,此书对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被称为“总集”之祖。共60卷,分为赋、诗、骚、诏、册、令、教、文、表、上书、启、弹事、笺、奏记、书、檄、对问、设论、辞、序、颂、赞、符命、史论、史述赞、论、连珠、箴、铭、诔、哀、碑文、墓志、行状、吊文、祭文等。收录极为丰富,选材上等。&&&&&&&&《文苑英华》&&&&?&&&&宋李昉等奉敕编修。此书继《文选》,起梁末至唐末、五代,选2200余人的诗文近20000篇,分38类,每类之中又按题材分若干子目,如赋类下分天象、岁时、地、水、帝德、京都等42小类。书中约十分之一是南北朝作品,十分之九是唐人作品,多数是根据当时流传不多的抄本诗文集收录的,《文苑英华》中收录不少诏诰、书判、表疏、碑志,保存了不少有价值的文献资料,校记里还附注有别本的异文,可以用以辑补校勘唐人的诗文集,是研究这一时期文学的重要书籍。&&&&&&&&其他选本有:《玉台新咏》,南朝陈徐陵选辑,为南北朝时期诗歌总集。《乐府诗集》,宋郭茂倩编,选辑上古至唐、五代的乐章歌辞。《花间集》,后蜀赵崇祚编,收唐五代词近500首。&&&&&&&&全集&&&&?&&&&《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清严可均校辑。收上古至隋代单篇文章,作者3497人,各有小传。通行本为1958年中华书局影印本。《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1983年中华书局排印本,收先秦至隋的诗最为完备。&&&&?&&&&&&&&《全唐诗》&&&&?&&&&?&&&&《全唐诗》是清朝初年编修的汇集唐代诗歌的总集。清康熙四十四年曹寅、彭定求、沈立曾、杨中讷等奉敕编纂,成书于次年十月。全书共九百卷,共收录唐五代诗人2246人的诗作48900余首,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一部诗歌总集,影响深远。《全唐诗》编辑仓促,疏漏颇多。日本河世宁《全唐诗逸》辑于天明年间(),是最早的补编。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全唐诗外编》补遗2000余首。199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全唐诗补编》补诗达4300余首。&&&&&&&&《全唐文》&&&&?&&&&&&&&全称《钦定全唐文》,嘉庆十三至十九年()由董诰领衔,阮元、徐松等百余人参加编纂,是清朝官修唐人总集。全书一千卷,并卷首四卷,辑有唐朝、五代十国文章共18488篇(一说20025篇)、作者3042人(一说3035人),每一位作者都附有小传。文章多出自《文苑英华》,故一律不注出处,是其缺点。2000年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周绍良主编的《全唐文新编》,收录作者5073人,作品34742篇。2005年中华书局出版陈尚君编《全唐文补编》。&&&&&&&&?&&&&&&&&《全宋词》,唐圭璋辑,194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线装书版,中华书局1965年补订出版,1979年重印,附编者缩写《订补续记》。全书共计辑两宋词人1330余家,词作约20000首,引用书目达530余种。此书收录齐备,考订也比较精审,改正了不少前人的承谬踵误之处,为研究宋词的重要参考书。此书新版问世后,今人孔凡礼又从明抄本《诗渊》及其他书中辑录遗佚,编为《全宋词补辑》,收录作家140余人(其中41人已见《全宋词》),词作430余首,1981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全宋文》,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主持,2006年由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出版集团安徽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全宋诗》,北京大学文献研究所主持,北京大学出版社年出版,1999年出版《索引》1册,2005年大象出版社出版陈新等著《全宋诗订补》1册。&&&&&&&&独撰全集举例&&&&?&&&&?&&&&《章太炎全集》,章炳麟撰,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起出版。《饮冰室合集》,梁启超撰,1932年中华书局出版。《罗雪堂先生全集》,罗振玉撰著校勘,年台北文华出版公司印前三编,1972年起大通书局影印后四编。《王观堂先生全集》,王国维撰,1968年台北文华出版公司影印本。《陈寅恪集》,三联书店,。需要注意的是,个人全集不是短时期能编辑完成的,以上作者除了上述个人丛书外,还有大量单行著作行世,这些著作并未全部收入丛书。&&&&&&&&第三节地方志&&&&?&&&&?&&&&&&&&地方志是分门别类记载地方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地理等情况的史籍,简称方志,是我国特有的百科全书式的传统文献。方志起源于魏晋之际,古称记、志、地记、图经等。隋唐时的总志又称一统志,宋代以来方志体系趋于完备。清雍正七年(1729)诏令全国府、州、县每六十年续修一次,此后修纂方志成为地方官必须履行的职责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于上世纪60年代、80年代两次掀起修志热潮,多数省、市、县建立了修志机构,已有不少新志修成。方志种类繁多,除总志(一统志)、省志(通志)、府州县志外,还有乡镇志、以及山川、土司、盐井、寺庙、人物、艺文等小志或专志。&&&&&&&&古代总志(一统志)&&&&?&&&&?&&&&?&&&&《括地志辑校》,唐初李泰等纂修,贺刺君辑校,中华书局1980年排印本。这是我国最早的总志,原书550卷,序略5卷,南宋亡佚,此为佚文辑校本。《元和郡县(图)志》,唐李吉甫纂,贺刺君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排印本。此书记各地沿革、山川、城邑、古迹、大事等,有较高史料价值,可补《旧唐书》、《新唐书》之不足。原书40卷,有图,今存34卷,宋时图佚。《太平寰宇记》,宋初乐史纂。原书200卷,记各州府沿革、辖境、户口等,并增风俗、姓氏、艺文、土产等,书末记四夷。乾隆时已有残缺,《四库全书》本仅193卷。四库馆臣认为“盖地理之书,记载至是书而始详,体例亦至是大变”,“虽卷帙繁浩,而考据特为精核。”清末杨守敬从日本访得佚文5卷半,刻入《古逸丛书》。&&&&&&&&古代总志(一统志)&&&&?&&&&?&&&&《元一统志》10卷,赵万里辑,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6年排印本。此书本名《大元大一统志》,1300卷,前有彩绘地图,元代官修。仿前代总志体例,多采宋元旧方志,网络宏富,,为空前完备之一统志,后散佚,仅存残本。《大明一统志》,明李贤等纂修,90卷。依明代两京、十三布政司等行政区划,参照《大元大一统志》体例修成。引用古事多有失误,但保存不少明代史料。&&&&&&&&古代总志(一统志)&&&&?&&&&?&&&&《读史方舆纪要》130卷《舆图要览》4卷,清顾祖禹撰。通行本为中华书局1955年重印《国学基本丛书》本,中华书局2005年出版贺次君、施和金点校本。此书依明代行政区划,侧重记述古今山川形势及用兵利弊,内容丰富,考证精详,为地理学名著。《大清一统志》。清代三次纂修一统志。乾隆八年(1743)修342卷,乾隆四十九年(1784)增补500卷,收入《四库全书》。嘉庆十六年(1811)三修,《嘉庆重修一统志》成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560卷,今有《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本,1986年起中华书局重印。&&&&&&&&《中国地方志集成》&&&&?&&&&是国内外选收方志最完整、覆盖面广、实用性强的大型方志丛书。,由江苏古籍出版社(今凤凰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编辑出版。此丛书选收1949年以前所修方志3000余种,包括府、州、厅、县志,依现行行政区划,分省编辑,并另编《乡镇志》、《山水志》、《寺庙志》三个专辑。&&&&?&&&&&&&&其他方志丛书&&&&?&&&&?&&&&《中国方志丛书》,何光谟主编,台湾成文出版社年编辑出版。分一、二两期,共收宋朝至当代方志1362种,其中有通志、府县志、乡镇志及各种专志(如《庐山志》、《白鹿洞书院志》)。《宋元方志丛刊》,中华书局1990年影印本,收宋元本方志40余种。《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1964年上海古籍书店选编影印,1990年又选编《续编》,合计共刊216种。《中国省志汇编》,台北华文书局年影印本,一、二期共收省志17种。&&&&&&&&第四节档案史料与资料汇编&&&&一、历史档案&&&&?&&&&?&&&&?&&&&历代政府、社会组织或个人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文字记录或图片、声像、实物等资料,经过立卷归档的程序,便成为档案。档案是具有证据价值和信息价值的文献。“历史档案是原始资料的原始资料”,“历史档案在史料中不容忽视,应该把它放在研究的最高地位,就是说,离开了档案无法研究历史。”(郑天挺)目前已经有一些古代档案经过整理出版,可分为“实录”、“起居注”、“诏令集”、“奏折汇编”等。&&&&&&&&起居注&&&&?&&&&?&&&&?&&&&起居注是古代由专职官员逐日记载帝王起居和朝廷大事的历史档案,是最原始最详细的史料。“古之人君,左史记事,右史记言,所以防过失,而示后王。记注之职,其来尙矣。”(顾炎武《日知录》)传说最早的起居注是汉朝汉武帝时的《禁中起居注》(已佚),目前尚存的起居注有唐初的《大唐创业起居注》、明代的《万历起居注》。清代入关前后仅有简略记载,康熙十年(1671)至宣统二年(1910)有起居注12076本,基本完整。中华书局1985年起点校出版《康熙起居注》、《雍正起居注》等,第一历史档案馆同时出版起居注微缩胶卷,为清史研究提供了珍贵史料。&&&&&&&&实录&&&&?&&&&?&&&&“实录”是一个皇帝在位时期的编年大事记。最早的实录是南朝梁周兴嗣撰《梁皇帝实录》和谢昊(吴)撰《梁皇帝实录》,前者记梁武帝事,后者记梁元帝事,已佚。唐代开始,每位皇帝死后,继位者必为之纂修实录。明以前实录存世者仅有唐韩愈撰《顺宗实录》5卷,宋钱若水等撰《太宗实录》(残本)20卷。《明实录》。明代实录共有15朝13部(建文帝附于太祖,景泰朝附于英宗)。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年影印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影印台湾本。&&&&&&&&?&&&&《清实录》。每朝缮写五部,每部有满、汉、蒙三种文本(《德宗实录只有汉文二部,《宣统政纪》只有汉文一部)。伪“满日文化协会”年影印“奉天大内崇谟阁本”太祖至德宗十一朝实录,另加《满洲实录》和《宣统政纪》。中华书局年另择善本影印,这是比较完善的本子。&&&&&&&&&&&&?&&&&?&&&&?&&&&历代帝王诏令及大臣奏议是档案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以下几种:《唐大诏令集》。宋宋敏求编,有《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1959年根据铁琴铜剑楼原藏顾广圻旧抄本等校勘断句排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出版《唐大诏令集续编》。《宋大诏令集》。宋代编者佚名。今有所散佚,实存196卷,收北宋九朝诏令3800余篇。中华书局1962年据旧抄本点校排印。《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档案出版社年套色影印出版。《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整理,江苏古籍出版社年影印出版。&&&&&&&&二、资料汇编&&&&?&&&&资料汇编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概念,大致是指为了某种研究课题搜集有关资料并加以编排,供人参考的书。这种书籍可能是从古代类书里派生出来的,一般具有内容丰富、编制多样化、针对性明确、查阅方便等优点,因而目前大量涌现。&&&&?&&&&&&&&?&&&&?&&&&《甲骨文献集成》(中国古文字大系之一),宋镇豪、段志洪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本书收录的范围为,凡以甲骨学为研究或评述对象,或主要利用甲骨文对殷商史及有关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进行专题研究,具有较高学术价值,或在甲骨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中文或外文论著、论文及报道资料等。《金文文献集成》(中国古文字大系之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线装书局2004年。&&&&&&&&?&&&&?&&&&&&&&&&&&《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国史学会主编,上海神州国光社、新知识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1989年起中华书局开始出版。《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9年起开始出版。《中国文学批评资料汇编》,台湾“国立编译馆”编,台北成文出版社年出版。收录西汉至清末散见于总集、别录、类书、随笔中有关文学批评的篇章,不收专著中材料。按朝代分为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南宋、金、元、明、清八编。各编分叙论、资料汇编两部分。《古汉语语法学资料汇编》,郑奠、麦梅翘编,中华书局1964年。《古汉语修辞学资料汇编》,郑奠、谭全基编,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五节宗教文献所谓的宗教文献是指佛、道二教的经籍总集:《大藏经》和《道藏》,以及与之有关的文献。?宋太祖开宝五年至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72—983)刻成第一部汉文大藏经《开宝藏》,以后历代刻有官版、私版大藏经20多种。大藏经既是佛典总汇,也是研究东方哲学、历史、语言、美术等的资料宝库。&&&&?&&&&&&&&《大藏经》&&&&?&&&&?&&&&《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中华大藏经》编辑局编,任继愈主编,中华书局1994年起出版。共分三编,第一编收历代大藏经中有《千字文》编号的典籍,即正藏;第二编收录未收入《千字文》编号的典籍,即续藏。第三编收录藏外典籍及近代有关佛教著作。《大正大藏经》,日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编印。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3年影印正文,1977年影印索引。包括中国撰述部、图像部、古逸部与疑似部、日本撰述部,其中还包括部分敦煌、日本写本保存的藏外文献,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学术版。&&&&&&&&《道藏》&&&&?&&&&&&&&南朝宋陆静修编成《三洞经书目录》,建立了道教典籍分类体系。唐开元中,辑成《三洞琼纲》,是为《道藏》之始。宋真宗命王钦若等辑成《大宋天宫宝藏》,按三洞四辅分类,采用《千字文》编号,奠定了《道藏》的编纂体制。徽宗政和年间()刊成的《政和万寿道藏》,是《道藏》的最早刻本,也是金元各藏的蓝本。以上道藏均已散佚,目前现存的是明《正统道藏》《道藏》内容十分庞杂,除道经外,涉及哲学、伦理、政治、社会以及化学、生物、保健、体育等各个方面,在探究传统文化上有广泛用途。&&&&&&&&《道藏》&&&&?&&&&?&&&&《正统道藏》,明英宗正统九年至十年()编成,续编为神宗万历三十五年(1607)编成的《万历续道藏》,二者共收道教典籍5485卷。目前使用较为方便的本子为1988年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合作影印的精装大开本。《中华道藏》,华夏出版社2003年,张继禹主编。本书是既明代《道藏》之后,对道教经书所作的系统整理。以明代《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为底本,酌情收录黄老道家简帛佚籍、敦煌道经写本、金元藏经刻本孑遗等,在保持三洞四辅的基本框架的基础上,按经书内容性质和时代先后、所属门派重新分类编次,分为三洞真经、四辅真经、道教论集、道教众术、道教科仪、仙传道史和目录索引七大部类。&&&&&&&&名词解释&&&&?&&&&?&&&&《千字文》。即由一千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韵、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南朝梁武帝时期(502—549年),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奉皇命从王羲之书法中选取1000个字,编纂成文,是为中国历史上第一篇《千字文》。三洞四辅。道教经书分部的总称。道教经书首由南朝宋道士陆修静于泰始年间编成《三洞四辅目录》,后宋代张君房和明代邵以正督校《道藏》,仍以三洞四辅分类,故三洞四辅成为道藏分类的代称。三洞指洞真部、洞神部、洞玄部,四辅即太玄部、太平部、太清部、正一部。三洞是经,四辅是对三洞经文的论述和补遗,太玄辅洞真,太平辅洞玄,太清辅洞神,正一则为以上各部的补充。&&&&&&&&《千字文》(部分)&&&&?&&&&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女慕贞洁,男效才良。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信使可覆,器欲难量。。。。。。&&&&&&&&第六节辞书&&&&?&&&&?&&&&?&&&&辞书是字典、词典、辞典的统称。字典是主要用来解释汉字的形、音、义的工具书,词典是主要用来解释词语的意义、概念、用法的工具书。词典与辞典:词、辞在表达言词、文词时意义相通,但在古代,“词”可以用来指“语助”(虚词),如《经传释词》、《词诠》(解释虚词),“辞”的指称范围比“词”大,一般来说,以收录语文词汇为主的语文词典多称为“词典”,而以收录术语、专名、学科性词汇为主的被称为辞典。本节将辞书分为古代字书、语文词典、百科辞典、专名词典四类。&&&&&&&&一、古代字书&&&&?&&&&先秦至清代编著的重要字书,分为三个系列:《尔雅》之属、《说文》之属和《广韵》之属,这三部书是汉语史的经典著作,已分别形成训诂、文字、音韵三门学科。&&&&&&&&《尔雅》之属&&&&?&&&&?&&&&《尔雅》。作者不详,晋郭璞注。《十三经注疏》本,周祖谟《尔雅校笺》(江苏教育出版社,1984)。《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词典。成书的上限不会早于战国,因为书中所用的资料,有的来自《楚辞》、《庄子》、《吕氏春秋》等书,而这些书是战国时代的作品。清代研究《尔雅》的人很多,最重要的是邵晋涵《尔雅正义》和郝懿行《尔雅义疏》(《四部备要》本)。朱祖延主编《尔雅诂林叙录》(湖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包括《尔雅》研究专著书目提要、研究专著序跋汇编和当代《尔雅》论文选编。下为20世纪40年代以前《尔雅》研究资料辑录。&&&&&&&&《尔雅》之属&&&&?&&&&?&&&&?&&&&《尔雅》首创的按意义分类编排的体例和多种释词方法,对后代词书、类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人模仿《尔雅》,写作了一系列以“雅”为书名的词书,如《小尔雅》、《广雅》、《埤雅》、《骈雅》、《通雅》、《别雅》等等,而研究雅书又成为一门学问,被称为“雅学”。《广雅》,三国魏张揖撰,隋曹宪音释。《汉魏丛书》,《丛书集成初编》本。清王念孙撰《广雅疏证》、《广雅疏证补正》,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影印本。《广雅》是《尔雅》的续书,仍分19篇,共补充解释词语2343条。《释名》(一名《逸雅》)。东汉刘熙撰,《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本。这是一部从声音上探求语源的词典,开创了“因声求义”、“音同义通”的训诂学方法。通行本有毕沅《释名疏证》、王先谦《释名疏证补》。&&&&&&&&《尔雅》之属&&&&?&&&&《经籍籑诂》。清阮元主编,中华书局1982年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影印本。此书将唐以前古籍正文和注释中的训诂材料分书辑录,实为古书训诂材料之总汇。单字按《佩文韵府》106韵排列,每韵为一卷,单字专训字义。一字异音的,按韵分入各部,并因不同字义分别注释。所收均为单字,注释中则包括双音词,兼具字典和词书两种功用。全书体例严谨,材料丰富,是研究古汉语的重要工具书之一。&&&&&&&&《说文之属》&&&&?&&&&?&&&&?&&&&?&&&&《说文解字》汉许慎撰,商务印书馆1929年影印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北宋刊本,中华书局1963年影印清陈昌治刊一篆一行本。本书收篆文9353字,另有重文(古文、籀文)1163字,按所创立的540个部首排列。《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撰。嘉庆十七年金坛段氏原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缩印本《说文》注本很多,以此书最为著名,为清代文字学代表作。《说文解字诂林》丁福保编,上海医学书局1928年出版正编,1932年出版《补遗》,中华书局1988年影印。本书是《说文》注释及研究资料总汇。《康熙字典》,集古代字书之大成,又为现代字典之创始。&&&&&&&&《广韵》之属&&&&?&&&&?&&&&汉字是表意文字,不能表示明确的读音。随着佛经的传入,受梵文等拼音文字的影响,东汉后期出现了“反切”记音法,为韵书产生创造了条件。魏晋南北朝时产生了许多韵书,如魏李登《声类》、晋吕静《韵集》(现仅存辑本)。隋陆法言等撰《切韵》,是中古音系的最重要韵书,收11558字,分平韵54韵、上声51韵、去声56韵、入声32韵,共193韵,也是《广韵》的前身。&&&&&&&&《广韵》之属&&&&?&&&&?&&&&?&&&&《广韵》(全名《大宋重修广韵》),宋初陈彭年等奉敕修,是宋以前韵书的集大成者,是我国历史上完整保存至今并广为流传的最重要的一部韵书。此书原是为增广《切韵》而作,除增字加注外,部目也略有增订。有繁简二注本,繁注本有《四部丛刊》影印宋刊巾箱本,《古逸丛书》覆刊宋本,康熙张氏泽存堂刊本(北京中国书店1982年影印)。简注本是元泰定年间删节本,有《古逸丛书》覆刊元本。《广韵》分206韵(平声57、上声55、去声60、入声34),南宋原籍山西平水人刘渊,在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时将同用的韵合并,成107韵,同期山西平水官员金人王文郁著《平水新刊韵略》为106韵,清代康熙年间编的《佩文韵府》把《平水韵》并为106个韵部,这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平水韵。《广韵校本》附《校勘记》,周祖谟撰,商务印书馆1951年出版,中华书局1960年重印。&&&&&&&&《广韵》之属&&&&?&&&&?&&&&《集韵》。宋丁度等奉敕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影印钱氏述古堂抄本。中华书局《古逸丛书三编》1986年影印南宋刻本。《集韵》是《广韵》增订本,收53525字(根据《汉语大字典》四川大学编写组编的《集韵通检》统计,《集韵》实际收字应为32381个)。收异体字多,有些是当时流行的方言俗语用字。反切用字亦有改动。小韵排列做了调整,大致以声母为序,这些改动大致反映了宋代语音的实际情况。&&&&&&&&二、语文词典&&&&一、通代词典:大型的包括古今词语的字典、词典。二、现代汉语词典(包括重要字表、此表)、方言词典。三、古汉语词典、古文字字典(包括部分唐以前古籍汉语词典、甲骨金文字典、形体字典等)四、虚助词典、语辞词典(后者指唐以后文学作品中特殊语汇和近代汉语词典)五、成语典故、俗语、熟语字典。&&&&&&&&通代词典&&&&?&&&&?&&&&?&&&&《康熙字典》。清康熙年间张玉书、陈廷敬等奉敕编。康熙间内府刊本,商务印书馆1933年影印,上海书店1985年重印;道光七年(1827)内府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影印。本书是古代字书向现代字典过渡的大型重要字书,参照明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编纂而成。全书分为十二集,以十二地支标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三卷。字典采用部首分类法(214部首),按笔画排列单字,并按韵母、声调以及音节分类排列韵母表及其对应汉字,共收录汉字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影响极其深远。《新修康熙字典》,高树藩编,台北启业书局,1979年。&&&&&&&&通代词典&&&&?&&&&?&&&&?&&&&《中华大字典》。徐元诰、欧阳溥存等编,中华书局1915年初版,1932年合印版,年重印。此书是在《康熙字典》基础上改编而成,增收口语字、科技字1000多个,共收48200余字。《汉语大字典》。本书编委会编,徐中舒主编,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年出版。此书是一部全面解释汉字形、音、义的集大成的语文词典,共收单字54678个。《汉语大词典》。本书编委会编,罗竹风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出版第1卷,第2卷起由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共12卷。&&&&&&&&现代汉语词典、方言词典&&&&?&&&&?&&&&《新华字典》。新华辞书社编,魏建功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53年出版,1957年起改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其后经多次改订,2004年出版第十版。此书是普及型的小型语文工具书,对字、词的正字、注音、释义都很细致准确。《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出版,1978年第一版,2005年出版第五版。这是一部以记录普通话语汇为主,体例完善,通行最广的语文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方言词典&&&&?&&&&?&&&&《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本书编委会编,李荣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年分卷出版。该书是一部以实地调查为基础的大型汉语方言词典,已出版42分卷。2003年又在分卷本基础上出版《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综合本。规范性字表有:《简化字总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编,文化改革出版社1964)、《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1955年联合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1988年联合发布)等,以上字表分别收入《语言文字规范手册》(语文出版社1997年重排本)和《语言文字应用国家标准》(语文出版社1992年)。&&&&&&&&古汉语词典、古文字词典&&&&?&&&&&&&&《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编辑部与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合编,商务印书馆年出版4卷本,1988年出版合订本。经过修订,保留了释词溯源的特色,成为一部专供阅读古籍使用的古汉语词典。内容包括古书中的词语典故和有关古代文物典章制度等方面的词语;释义注意词语的出处和词义的发展演变;书证一律标明作者及时代、篇目、卷次。有些词目后略举参考书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本书编写组编,商务印书馆1979年。2005年出版第四版,是普及型的古汉语工具书。《十三经辞典》。刘学林、迟铎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起出版。此书按十三部经书分部编写,各卷尽收各部经书的词、短语、固定格式以及含有经义及特殊定义的句子作为条目。&&&&&&&&古汉语词典、古文字词典&&&&?&&&&?&&&&?&&&&《甲骨文字典》。徐中舒主编,四川辞书出版社1988年。本书收录单字1112个,广泛吸取诸家之长及近20年来的新研究成果,是一部规模较大、切合实用的甲骨文字典。《金文大字典》。戴家祥主编,学林出版社1995年。本书收录金文可释字2661个,是目前最完备的金文字典。考释文字仅录学界公认的比较可从的最早一家之说,其他有参考价值的也酌收备考。《古文字诂林》。本书编委会编,上海教育出版社,年。本书共12卷,汇录历代学者关于古文字音义的考释成果,包括甲骨文、金文、古陶文、货币文、简牍文、帛书、玺印文和石刻文8种,时代起自殷商迄于秦汉。&&&&&&&&虚助词典、语辞词典&&&&?&&&&?&&&&《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中华书局1956年版,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影印王氏家刻本。本书收录易、书、诗、三礼、三传、及论语、孟子等经部书中虚字167个,援引经传本文及注疏、周秦诸子等材料,对各虚字作了详密考释,有许多精辟见解。增补此书的有《经词衍释》(清吴昌莹著,中华书局1956年)。《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室编,商务印书馆1999年。本书共收虚词1855条,每个虚词注明所属词类,广举例证说明其用法和意义,并力求反映虚词的历史变化。&&&&&&&&虚助词典、语辞词典&&&&?&&&&?&&&&《诗词曲语辞汇释》。张相编著,中华书局1953年出版。本书选诗、词、曲中比较难懂或容易误解的词语537个。有的词有几个意义,再分若干条,每条下均广引书证,词义主要从大量例证中归纳得出,颇多新解。《敦煌变文字义通释》。蒋礼鸿著,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第一版,后不断补充修订,内容日趋完善。此书是敦煌卷子中唐代变文的词语考释,所引书证材料,除变文外,上自先秦下迄现代均广为采撷。&&&&&&&&成语典故、俗语、熟语词典&&&&?&&&&&&&&《汉大成语大词典》。本书编委会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6年。本书在《汉语大词典》基础上选收古今成语(严格意义上的成语)24808条。书证一般只举最早和最晚两种。《古书典故词典》。本书编写组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江西教育出版社1988年修订版。《引用语词典》。朱祖延编著,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年。本书收经史子书及古代文学作品的成句被后人引用而不注明出处的约3000余条。编著者后将此书扩充为《引用语大词典》(武汉出版社2000),扩大了收条范围并增加了近现代书证。&&&&&&&&成语典故、俗语、熟语词典&&&&&&&&?&&&&?&&&&?&&&&&&&&《通俗编》。清翟灏编,商务印书馆1959年。此书是成书较早、收罗比较完备的俗语词典,共收5000多条。《恒言录》。清钱大昕编,商务印书馆1958年据《丛书集成初编》本重校排印。《中国俗语大辞典》。温端政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古今俗语集成》。山西省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编,温端政主编,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共6卷,广收先秦古籍至当代名家文集中的俗语。《古谚语辞典》。张鲁原、胡双宝编,北京出版社1990年。《中华谚语大辞典》。耿文辉编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中国歇后语大辞典》。欧阳若修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三、百科辞典&&&&?&&&&百科辞典又称知识性词典,包括多学科词典和专科词典,用以解释名词术语。百科辞典种类繁多,仅介绍以下五类:综合性多学科类,图书文献类,语言文学类,历史、文化、艺术类,一般社科类。&&&&?&&&&&&&&综合性多学科类&&&&?&&&&?&&&&《辞海》(修订版),本书编委会编,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1965年有16分册本;1979年版有20分册本;1982年出版《语词增补本》、《百科增补本》,1983年合编为《辞海》增补本;1989年版为26分册本;1999年版为彩图5卷本、普及3卷本,缩印1卷本。本书是一部兼收语词和百科词语的大型综合性辞书,1999年版收单字19485个,复词122835条,所收词语兼顾古今。&&&&&&&&综合性多学科类&&&&?&&&&?&&&&?&&&&《中国古代名物大典》,华夫主编,济南出版社1993年。本书收古代名物词,或见诸文献记载,或有实物传世,依物稽命。《中国百科大辞典》,本书编纂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全书收条目近55000条,包括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文学艺术等60余门学科,侧重人文学科各领域研究的新成果。另有《百科知识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现代学科大词典》(海洋出版社1990)、《当代中国百科大辞典》(档案出版社1991)可供参考学习。&&&&&&&&图书文献类&&&&?&&&&?&&&&?&&&&《四库大词典》,本书编委会编,李学勤、吕文郁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本书收录范围包括20世纪30年代以前存世的古籍,并不限于《四库全书》所收,是目前内容较完备的大型古籍辞典。《中华古文献大辞典》,吴枫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起出版,拟收古籍35000种,分为文学、历史、哲学、宗教、地理、民族、科技、医药、综合等10卷。编者另编《简明中国古籍辞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中国图书大辞典》,宋木文、刘杲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此书实为书目提要,由新闻出版署组织全国540余家出版社共同编纂,从年间我国出版的80余种万种图书中选出10万种加以著录、提要介绍。&&&&&&&&图书文献类&&&&?&&&&?&&&&《文献学辞典》,赵国璋、潘树广主编,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2005年广陵出版社出版增订本,改名《文献学大辞典》。本书是有关我国古代文献学学科的专门性辞典,收录包括文献学基础理论、文献载体、文献整理、文献聚散与流通、重要文献、文献阅读与文献学家等方面的词目四千六百余条。书后附录“中国文献学大事记”,辑录公元前21世纪迄2003年有关文献学科方面的重要事件,系年编排。另有《图书学大辞典》、《简明古籍整理辞典》、《中国古籍版刻词典》、《中国地方志辞典》、《中国方志大辞典》、《中国年谱辞典》、《中国古代书目词典》、《中国古今书名释义辞典》等。&&&&&&&&图书文献类&&&&?&&&&&&&&&&&&《文史工具书简介》,施廷镛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按查考问题和工具书类型分章节介绍1978年以前出版的工具书1300多种。《文史工具资料书举要》,吴小如、吴同宾编著,中华书局1982年,结合治学经验详细介绍了200多种工具书和资料书。《港台工具书指南》,北京图书馆工具书室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著录年间台湾、香港出版的工具书4000种,少部分附有提要。《国外工具书指南》,陈伯华等编,中国学术出版社1984年。选介综合类和社会科学类外文工具书2000种。《中国工具书大辞典》、《中国工具书大辞典》续编,徐祖友、沈益编,福建人民出版社年。&&&&&&&&语言文学类&&&&?&&&&?&&&&?&&&&《语言学百科词典》,戚雨村等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年。本书是综合性语言学词典,收词目5000余条,包括古今中外语言学的术语、理论、方法、学科、流派、人物、著作、事件、世界诸语言等,做出简明的解释。《传统语言学辞典》,许嘉璐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传统语言学即“小学”。本书立术语(基本理论和学说)、人名、书名、主要学派4类词目,一般截止到1919年。《中国文学大辞典》,马良春、李福田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共8册。本书共收33000余条词目,包括古代至当代中国各民族的文学,涉及作家、作品、流派、社团、思潮、事件、争论等。&&&&&&&&语言文学类&&&&?&&&&?&&&&?&&&&《红楼梦大辞典》,本书编委会编,冯其庸、李希凡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古典文学专书词典以本书最有特色,是兼收书中名词和“红学”词目的百科性辞典。同类词典还有《三国演义辞典》(沈伯峻等编著,巴蜀书社1989)、《聊斋志异辞典》(朱一玄等编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等。《唐诗鉴赏辞典》,萧涤非等编著,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此书问世以来受到普遍欢迎,对提高读者鉴赏水平,普及古典文学知识起了积极推动作用。此外,还有《中国诗学大辞典》、《中国词学大辞典》、《中国曲学大词典》、《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中国历代小说辞典》等可供参考使用。&&&&&&&&历史、文化、艺术类&&&&?&&&&《中国历史大辞典》,郑天挺、谭其镶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本书是迄今为止新中国编纂出版的第一部由国家组织编写的特大型历史专科辞典,堪称当今世界上最全面、最权威的中国历史辞典。全书收词近7万条,依据历史朝代和专门领域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夏金元、明、清(上、下)和民族史、历史地理、思想史、史学史、科技史等十四卷,涵括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思想史、文化史、教育史、法制史、科技史、民族史、风俗史、宗教史、外交史等各个领域。书后附中国历代世系表、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中国历代户籍、人口、垦田总数表、中国历代度量衡演变表及中国历史地图24幅。&&&&&&&&历史、文化、艺术类&&&&?&&&&?&&&&?&&&&《二十六史大辞典》,戴逸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本书分为事件、典章制度、人物、表图索引4卷。《二十五史导读辞典》,本书编委会编,华龄出版社1991年。本书主要是评价各史的优劣和价值地位,附有研究各史的重要书目和论文索引。此类辞典还有《中国近代史词典》(陈旭麓等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中华民国史大辞典》(张宪文等主编,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等。&&&&&&&&历史、文化、艺术类&&&&?&&&&?&&&&《中国古代典章制度大辞典》,唐嘉弘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收词约10000条,按职官、科举、礼制、封建、教育、法律、兵制、田制、货币、财经、宗教、乐舞、美术、中医、文档、版本、天文、宫室、体育等分类,出文献资料外,还利用了大量出土文物资料。《中国古代职官大辞典》,张政烺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00年。此外还有《中国官制大辞典》(俞鹿年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简明中国历代官制词典》(安作璋主编,齐鲁书社1990)。&&&&&&&&历史、文化、艺术类&&&&?&&&&?&&&&?&&&&《中国文化史词典》,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杨金鼎主编,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本书分类编排,较全面地汇集了古代文化知识,比较适用于文史工作者。《敦煌学大辞典》,季羡林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本书是国内外第一次以工具书的形式反映敦煌学研究成就的大型专科辞典,收录敦煌石窟艺术、敦煌遗书、敦煌学研究方面的条目6925条。《三礼辞典》,钱玄、钱兴奇编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本书从“三礼”、《大戴礼记》四书中选取有关典章制度、礼制、名物等词语5000余条,对阅读古代文献,研究古代社会生活有重要参考价值。&&&&&&&&历史、文化、艺术类&&&&?&&&&?&&&&?&&&&《宗教词典》,任继愈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本书收词目6719条,包括宗教一般、史前和原始宗教、古代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中国部分少数民族宗教、中国民间宗教、其他宗教十大类。后扩充为《宗教学大辞典》(任继愈主编,1998年),收词目增至11970条,改按十六大类编排。此类辞典还有《佛教大辞典》(任继愈主编,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中华道教大辞典》(胡孚琛等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等。文化类词典还有《中国风俗大辞典》、《古今称谓词典》、《中国名胜词典》等。&&&&&&&&历史、文化、艺术类&&&&?&&&&?&&&&《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本书编委会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年。本书分陶瓷、青铜、金银玉石、书画4卷,精选大陆100多家收藏单位所藏一级文物5323件,图文并茂,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艺术类词典还有《中国书法大辞典》(梁披云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中国美术辞典》(沈柔坚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吴山主编,江苏美术出版社1989年》等。&&&&&&&&一般社科类&&&&?&&&&&&&&?&&&&《社会科学大词典》,彭克宏主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年。词目按20多个学科分类编排,每个学科包括基础理论、学派、代表人物、机构、事件等。《哲学大辞典》,冯契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起分卷出版,1992年出版汇编本。《教育大辞典》,本书编委会编,顾明远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年,收词目30000余条,1998年出版增订合编本。《法学大辞典》,曾庆敏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五、专名词典&&&&?&&&&?&&&&?&&&&?&&&&《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张撝之、沈起炜、刘德重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本书是目前最详备的中国历史人名词典,收录原始社会至清末辛亥革命约54500人,基本上以正史中有传的人物为主,条目释文力求客观准确、项目齐备。《中国人名大词典》,本书编委会编,上海辞书出版社年,分历史人物、当代人物、现任党政军领导人物三卷。《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本书编委会编,中华书局1992年起出版,分为先秦汉魏南北朝、唐五代、宋代、辽金元、明代、清代、近代7卷。对凡有作品存世或作品已佚但史籍载其活动者,均详考其生平,著作存佚流传情况,并注明资料出处。《世界中国学家名录》,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外事局合编,社会文献出版社1994年。收录海外的中国学家1434人。&&&&&&&&五、专名词典&&&&?&&&&?&&&&?&&&&?&&&&《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臧励龢等编,商务印书馆1930年,上海书店1982年影印。本书上起远古下迄民国,收地名共40000余条。对古地名注明初置、沿革。对今地名则叙述概况。《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史为乐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本书收历史地名60000余条,引证有据,纠正以往错讹,吸取了最新研究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中国地名委员会编,商务印书馆1984年起出版。本书是大型标准化地名工具书,按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卷出版,共收各类地名10万余个。《世界地名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本书分外国和中国地名两部分,共收中外地名近30万条。&&&&&&&&第七节类书和百科全书&&&&百科全书无所不包,是现代工具书中最重要的一类。?类书虽被称为“中国的百科全书”,而且以数量多、规模宏大著称,但实际是中国古代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资料汇编型工具书。?政书,原是史书的一个门类,因具有资料汇编性质,往往也被视为工具书,甚至被视为类书的一类。&&&&?&&&&&&&&&&&&&&&&类书起源最早,一般认为曹魏时编纂的《皇览》是我国第一部类书。其书久佚,唐人已不得见,现有清人辑佚1卷。南北朝时期类书数量不少,惜多已失传。唐代类书有相当发展,《艺文类聚》首创“事文合编”的体例。两宋和明清是类书兴盛发达的时期,不仅出现了几部规模巨大的综合性类书,而且出现了供各种用途的不同类型类书。宋代《崇文总目》和《新唐书·艺文志》均在子部设“类书”类,类书之名始自此。现存最著名的类书为唐代《艺文类聚》、宋代《太平御览》、明代《永乐大典》、清代《古今图书集成》。&&&&&&&&?&&&&?&&&&?&&&&政书始于唐代刘秩所编《政典》。玄宗开元末,刘秩按《周礼》天、地、春、夏、秋、冬六官所掌职务,分门汇集经史百家有关典章资料,成《政典》35卷。杜佑在此书基础上扩充增补,于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编成《通典》200卷,叙述史实,首作概述;采录史料,兼及议论,编纂体例更趋完善,成为史书的重要题材之一。唐苏冕编唐高宗至德宗九朝史事为《会要》40卷,宣宗年间杨绍复、崔铉等续修德宗以来史事为《续会要》40卷,宋初,王溥对两书重加厘定,续补至唐末史事,成《唐会要》100卷,遂创“会要”一体。“会典”之体则始创于唐玄宗命李林甫等所纂之《唐六典》。&&&&&&&&?&&&&?&&&&?&&&&明杨士奇《文渊阁书目》始设“政书”类,后《四库全书总目》仿此于史部下设置政书类。政书以事类为中心,类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史料,从中可以考核有关典章制度的因革损益,查检甚便,故作为工具书使用。政书又不同于类书,类书只摘抄汇编资料,而政书采编史料,重加组织熔炼,又具有典章制度专史的性质。&&&&&&&&类书和政书的功用概括起来有四:?查考史实掌故、名物制度,如考证人物、故事、著作,考究事物起源,查考典章制度等。?检索辞藻典故、诗赋文章,如查考典故出处,查检诗词文句等。?寻检参考史料。?用以校勘古籍,辑录散佚。&&&&&&&&?&&&&&&&&本科全书是供查检所需知识和事实资料之用的工具书。西方的百科全书源于古罗马的教科书,法国哲学家狄德罗(DenisDiderot)是现代西方百科全书的奠基者。我国1980年开始出版第一步综合性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已出齐74卷。百科全书与类书有区别。两者虽都包罗各科知识,但类书只是汇编前人资料,而且偏重于文史方面,对所摘录的资料既不加解释,也不作系统阐述;而百科全书则是概括各学科基本知识,通过条目对各项知识作完整、系统论述,偏重于科学文化的新成就、新进展。&&&&&&&&一、类书(综合性类书)&&&&?&&&&?&&&&《北堂书钞》一百七十四卷(现存一百六十卷),唐虞世南编,通行本为清光绪十四年(1888)南海孔广陶校刻本,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此书成于隋大业年间(605—618),为现存最早的类书。全书分19部582类,摘引古籍词句。《艺文类聚》一百卷,唐欧阳询等奉敕编,中华书局1965年出版汪绍楹校点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重印。本书分727目,编排方式为“事居其前,文列于后”,“事”的部分主要辑自经史诸子;“文”的部分辑录诗、赋等各种体裁的作品。重印本增编了索引,极便利用。&&&&&&&&一、类书(综合性类书)&&&&?&&&&?&&&&?&&&&《太平御览》一千卷,宋李昉等奉敕编,中华书局1960年索引涵芬楼影宋本,1985年重印。太平兴国八年(983)成书,分55部,5363个子目。此书征引广博,引书达2500余种,其中十之七八已失传,故保存五代以前文献尤多,其所引《唐书》与后世列为正史的《旧唐书》不同。《太平广记》五百卷,宋李昉等编,中华书局1961年排印本。太平兴国三年(978)成书,全书92类,150余个细目,专门收录汉自宋初的野史小说,引书475种,大半已散佚。《玉海》二百卷,宋王应麟编,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7年影印清光绪九年(1883)浙江书局重刊本。本书为应博学鸿词科考试而编,分为21部,240余类,辑录有关典章制度的文献和吉祥善事,搜罗宏富,宋代史事多录自实录、国史、日历,为后来史志所未详。&&&&&&&&一、类书(综合性类书)&&&&?&&&&?&&&&《永乐大典》,明解缙、姚广孝等奉敕编。本书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类书,成书于成祖永乐六年(1408),仅钞成正本一部,计22877卷,10095册,可能毁于明末战火。嘉靖时又钞成副本一部,至乾隆时已散失2240余卷,经1860年英法联军入京与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大部被焚毁,少部被掠走,仅存64卷。经过不断努力,1960年中华书局影印730卷,67册,1986年中华书局精装影印本,补67卷,总计达797卷。2003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影印出版《海外新发现永乐大典十七卷》。《永乐大典》中包含了明代初年以前的大量古籍,许多古书被分类按照韵部分别抄录在不同的韵字下面,几乎完整地保存了许多文献,如现在常用的《旧五代史》就是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嘉庆时,徐松从中辑出《宋会要》五六百卷。&&&&&&&&一、类书(综合性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清陈梦雷原编,蒋廷锡等奉敕重辑,中华书局1934年影印清雍正六年(1728)内府铜活字本;中华书局、巴蜀书社缩印出版。本书是完整保存下来的规模最大、体例最完善、资料最丰富的一部类书,成书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本书汇集了清代所能见到的古籍资料,按类编排,分为6汇编32典:历象汇编(乾象、岁功、历法、庶征)、方舆汇编(坤舆、职方、山川、边裔)、明伦汇编(皇极、宫闱、官常、家范、交谊、氏族、人事、闺媛)、博物汇编(艺术、神异、禽虫、草木)、理学汇编(经籍、学行、文学、字学)、经济汇编(选举、铨衡、食货、礼仪、乐律、戎政、祥刑、考工)。&&&&&&&&一、类书(专门性类书)&&&&?&&&&?&&&&《册府元龟》一千卷,宋王钦若等奉敕编,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明黄国琦刊本,1984年重印。此书编成于大中祥符六年(1013),分31部,1104门。取材唐以前以正史为主,唐、五代则直接引用实录、国史,兼取经、子,但不采小说、杂史。内容着重历代君臣事迹,收辑上古至五代的典章制度和史料颇为详备。所引均系北宋以前古本,有的已经散佚,故可用于校史,亦可补史。影印本附《类目索引》。《佩文韵府》四百四十四卷,清张玉书等奉敕编,清康熙十五年(1711)刊本,商务印书馆1937年影印本,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重印本。全书按平水韵106韵编排,共收单字10257个,专供采撷辞藻、典故之用,材料丰富,然多辗转抄袭,引书不注篇名、题目。影印本附《索引》一册。&&&&&&&&一、类书(专门性类书)&&&&?&&&&?&&&&?&&&&《格致镜原》一百卷,清康熙间陈元龙编,台湾商务印书馆1971年据清雍正间海宁陈氏刻本影印,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9年影印。全书分乾象、坤舆等30类,共886目,汇辑古籍中有关博物和工艺的记载,包括天文、地理、建筑、器用、动植物等。“采撷极博”,体例井然,为研究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和文化史的重要参考书。《三才图会》一百零六卷,明王圻编,其子王思义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据明万历王思义校正本影印。该书分天文、地理、人物、时令、宫室、器用、身体、衣服、人事、仪制、珍宝、文史、鸟兽、草木等十四门。每门之下分卷,条记事物,取材广泛,先有绘图,后有论说,图文并茂,相为印证。《图书编》一百二十七卷,明章潢编,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8年据明万历万尚烈刊本影印。全书分经义、象纬历算(天文)、地理、人道4类,诸书有图可考者皆汇辑于此,有图有说,考核也较《三才图会》为精。&&&&&&&&类书使用时需注意的问题第一,要熟悉类书的编纂年代和辑录文献资料的时限。?第二,类书引用古籍常有校勘不精,甚至删改原文、断章取义之处,类书之间辗转抄袭更是普遍现象。?第三,使用类书要尽量利用索引,以提高查考的准确性。对于未编出索引的类书,要了解其分类体系及类目的含义。&&&&?&&&&&&&&一、类书(新编类书)&&&&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编纂新型类书,已问世的新类书较重要的有:《中国历代文献精粹大典》,门岿主编,学院出版社1990年。本书收录辛亥革命以前历代有代表性及对今天有应用价值的文献资料。《中华思想宝库》,吴枫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年。本书收录从孔子到孙中山1000多位历史人物的思想文献史料。《中华大典》,是对汉文古籍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分类整理和汇编总结的新型类书,所收古籍30000余种,按学科分为22个典,近百个分典,规模是目前最早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的两倍,预计2015年编纂完成。&&&&?&&&&&&&&&&&&二、政书&&&&?&&&&?&&&&政书是记载典章制度的史书,通常作为查考古代典制及史实的工具书使用,分为通记历代典章制度沿革的“十通”和专记一代典制史实的会要、会典。“十通”是《通典》、《通志》、《文献通考》及其续书共十部书的合称,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合刊为《十通》。其中前三者通称“三通”,以成书早、记述时间长、资料丰富详实、体例完善而被公认为中国古代史学名著,是政书的主体。&&&&&&&&“十通”&&&&?&&&&?&&&&《通典》,唐杜佑撰,中华书局1984年影印“十通”本,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重印。成书于德宗十七年(801),共二百卷,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8门,1500余子目,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记述唐天宝以前历代经济、政治、礼法、兵刑等典章制度及地志、民族,资料丰富、体例严谨,叙、说、评、论、注结合,确立了典制体政书的基本编纂方法,为后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书章句集注全译pdf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