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产品经理需要懂的技术运营

您的位置:
当产品跟不上运营需求时,产品经理该怎么办?
作者:小圣
  一、运营到底是什么?
  从广义的角度上说,一切围绕着产品进行的人工干预都叫运营(百度百科)。
  运营的岗位大致可分为:用户运营、内容运营、活动运营。
  用户运营是以用户为中心,依据用户的行为从而采取相应的运营维护策略,维系产品和用户之间的关系,搭建用户的成长体系。须了解用户的使用行为,清楚用户为什么来,为什么走,为什么留以及为用户所产生行为的原因,这一切都依赖数据来进行改进。
  内容运营是指通过创造、编辑或组织文字等形式来呈现用户喜好的内容/引导用户产生高质量内容,进而推进优质内容的沉淀和分享。须把控整体内容质量,了解用户的喜好并结合热点和用户需求整合相关内容做推荐,日常内容的维护和更新。
  活动运营是以做活动的形式来引导用户参与,推动各种资源完成活动既定目标。须明确活动的目的,追踪活动过程中用户行为轨迹,优化活动方案从而达到效果最优,整理活动后数据并总结经验。
  然而不管是用户运营或内容运营还是活动运营,从总体上来说还是运营用户,要吸引用户,留住用户,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从而让用户沉淀下来成为核心用户。
  运营工作的三个指标就是:拉新、留存、促活。
  拉新,是指为产品带来新用户或流量。对于APP而言,拉新意味着新的用户下载注册;而对于众多的微信公众号、微博、贴吧运营个体而言,拉新指的是吸引新的粉丝关注。可通过话题事件营销、微信公众号、微博、ASO等方式来实现;
  留存,即新增用户中经过一段时间后留下来的那部分,这个时间一般以日、周、月来计算,一般衡量指标有次日留存、七日留存和月留存等;
  促活,即促进用户活跃,可以通过分析用户的喜好,通过活动/话题的方式来增加用户的活跃度。让不活跃的用户变得活跃;让活跃的用户变得更加活跃。
  二、运营和产品的关系?
  运营对于产品而言非常重要,好的运营能推动产品实现快速增长。
  由于每个产品所属行业性质的不同,则其运营模式也可能不同。如社交类产品偏用户运营模式,而资讯/阅读类产品偏内容运营模式,因此各个产品所注重的运营模式也不一样。产品运营不分家,当产品不断推出新功能,运营就需要快速跟进,来为产品拉新、提升用户留存、促活等,并根据用户反馈/数据反馈反向推动产品进行改进。在产品中找真正能拉动用户自增长的产品功能,这很关键。然而产品功能已做出一大堆,但用户增长/活跃仍不给力是产品的错还是运营的错?答案肯定是两者都有错。那作为产品,该如何结合运营,满足运营需求,从而实现用户自增长呢?
  先抛一个问题:运营需求是先于产品功能存在,还是依据产品需求而产生?即是在做用户需求时就要考虑运营需求,还是根据产品在后期发展的需要才考虑运营需求?
  打一个最简单的比方,抚养小孩是要在教育的过程中就给小孩以方向的引导,还是让小孩自然生长根据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再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都没有对与错,不管是哪种培养方式,小孩都能长大,但很明显,后者的成熟周期更长,觉醒能力相对较差。对于产品而言,前期在产品设计中就考虑到运营需求有利于缩短产品的成熟周期,产品越快趋于稳定成长期,特别是在一些重运营的产品中。
  再举个栗子,对于是否做新用户运营功能,是在初期设计产品时便考虑新用户运营功能,还是在后期产品的发展过程中发现需要针对新用户做运营活动时,才开始搭建新用户运营功能?答案是很明显的,在前期就应该考虑到新用户运营功能,这样有利于新用户的沉淀,在这个过程中,PM所承担的就应该是提前挖掘运营需求,以支撑后期的产品发展。
  很多产品在设计的时候,都是先不管运营,先做出来产品,这是不对的。
  运营的方式多种多样,通过各种活动/内容等形式来吸引/引导用户参与,从而达到那三个指标(拉新、留存、促活),这里也就不举例别人家的运营都是怎么做运营的,主要来讲讲别人家的产品是怎么做运营位的,毕竟运营怎么做是运营的事,运营位怎么留就是产品的事了!
  这篇文章主要给大家分享几个优秀的产品是如何做运营位的栗子,以及对于PM而言,该怎么考虑运营位功能。
  三、别人家的产品运营位设计案例分析
  1、新用户运营
  新用户运营是专门运营新用户的,主要通过活动等形式来刺激新用户完成首次任务(比如注册/下单/阅读等),能有效地提高新用户留存/转化率。
  案例1:京东 & 淘宝-时效性运营位
  时效性运营位顾名思义就是具有时效性,用户完成任务后整个运营位消失。淘宝和京东的新用户运营区就属于时效性运营位,用户领取后消失。这种运营位能有效地传达活动信息,当用户参与完成后消失既能节省页面空间,又能让参与过的用户不产生额外的困扰(反正已经不能再参加了,还留着干嘛)。
  分析:淘宝整个新用户运营区是一个整体,不管用户点击该运营区的哪个位置,都直接跳转到登录页面进行登录/注册;而京东将整个新用户运营区划分成了多个模块,每个模块对应一个活动,用户可查看到针对新用户的各个活动细节,当选择参加活动时才要求进行登录/注册。京东的新用户运营区更灵活且更吸引新用户参与,用户在了解活动详情后再选择性参与活动时给用户弹窗登录,这种方式所带来的新用户登录/注册转化率更高。且京东的新用户运营活动相比淘宝而言,新手权益更加吸引人。
  案例2:抓钱猫-非时效性运营位
  非时效性运营位区别于时效性运营位,用户完成任务后整个运营位仍显示。抓钱猫这个新人福利运营区就属于时效性运营区,用户在领完新人福利后仍显示在页面上。这种运营位有利于用户的传播,用户参加完任务后仍显示在页面上,能方便用户推荐给其他的朋友,从而起到运营活动宣传的效果,然而这种运营方式对用户会产生一定的干扰,可以通过设计来减少对用户的干扰。
  分析:抓钱猫的新人福利虽然在领取前后都会显示在页面上,但该运营区的位置有发生变化,领取前新人福利显示在最顶部,火爆热销显示在新人福利后;领取后新人福利显示在页面最底部,火爆热销显示在新人福利的上方。这种位置的变化可以减少对用户的干扰,尽管用户不能再参加了(既然不能再参加,就放到不显眼的位置)。
  2、常规运营
  常规运营区是用来日常运营用户的,运营人群可以是新用户也可以是老用户,运营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内容/活动),通过吸引用户来参与,从而提高产品内用户的活跃度,并提高指定行为的转化率。
  案例3:支付宝 & 美拍-内容式运营位
  内容式运营位即直接以内容的形式在运营,和用户所产生的内容形式尽量保持一致。例子中支付宝和美拍就是采用的这种运营方式,都是通过吸引用户参与活动/话题从而提高用户活跃。这种运营方式最不打扰用户,且运营内容传达率也高。
  分析:支付宝在生活频道页会运营一些日常活动,如热门生活故事,通过分享自己的自拍,获得10个好友点赞从而获得打赏。一方面引导用户加好友,另一方面刺激生活圈的活跃;美拍在热门频道处会发布一些日常运营的话题活动,如今日最火视频,一方面引到用户参与话题,提高整个社区的活跃,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方式整合有趣的视频内容推荐给用户。
  案例4:百度糯米-固定运营位
  固定运营位即在页面上某个固定位置显示的运营位,这是产品中非常常用的一种运营位,一般显示的位置比较明显,流量比较大,运营效果也更明显。
  分析:百度糯米在页面上有三个固定的运营区,分别为:精选抢购、一元抢宝、每日惠。精选抢购运营区为整点抢商品折扣的活动、一元抢宝运营区即运营一元抢宝活动、每日惠运营区则提供优惠折上折商品信息。这三个固定运营区在页面上固定显示,所在页面上的显示位置比较明显,且和其他版块分隔开,用户一眼就可以看到,流量比较大,运营效果应该较明显。
  案例5:网易云音乐 & 优酷-banner运营位
  banner运营位顾名思义就是专门放banner的运营位,可配置单个banner/多个banner进行轮播显示,可放置在页面不同的位置上。常见的是多个banner轮播放在页面顶部,这样可以有效利用好空间位置,传达更多的内容;但现在也有很多app的banner运营位只放一个banner且放在页面的中间位置,如例中的优酷,只放一个banner相比多个banner轮播传达率要更高,运营效果更好,就是有点浪费位置(放一个/多个还是由运营说了算)。
  分析:例子的网易云音乐则是多个banner放在页面顶部轮播的形式,7个banner以轮播的形式展示,而用户能接收到的往往只有其中的2~3个,传达率较低;优酷页面顶部也有banner轮播显示,但优酷在页面中间又加了一个banner运营位,且只布局了一个banner,适合放置优先级高一点的运营活动,毕竟只布局一个banner的效果要更好,比如这次优酷就重点在“上优酷看视频,抢双十一红包”双十一活动预热。
  案例6:QQ阅读 & 支付宝口碑外卖-文字链运营位
  文字链运营位即在页面上只有文字形式的链接入口,可链接到各种页面,可以配置一个文字链也可配置多个文字链,当一个入口配置了多个文字链时则进行轮播显示,与banner规则类似。但和banner运营位相比,文字链运营位不占空间,但也不容易被用户感知到。
  分析:QQ阅读的文字链运营位上放置的是新用户专区这一个运营活动,用户未进入活动页执行相关操作(此处为领取新用户礼包200阅券)时则一直显示在此处,当用户执行完操作后消失,规则同时效性运营位。口碑外卖的文字链运营位置放置了好几个文字链活动进行轮播显示,用户可点击进入相应的活动页。
  文字链活动不明显,所以QQ阅读和口碑外卖都做了相应的文字链提示。QQ阅读在文字链右边加了引导信息和小红点提示;口碑外卖在文字链右边加了“new”标签提示,都是为了增加用户对文字链活动的感知度。
  案例7:饿了么 新用户大礼包 & 红包-图标运营位
  图标运营位是指以小图标的形式存在的运营位,这种运营位一般固定在页面的右下角,所占位置空间很小,但由于位置是固定在右下角的,用户即使滑动屏幕后仍能看到,运营效果很好,但仍有点打扰用户,可以通过制定规则减少对用户的打扰。
  分析:饿了么在首页的图标运营位上放置了新用户大礼包活动,规则是当用户尚未登录时即显示该新用户大礼包图标活动,但只有新用户才可领取,用老帐号领取时会提示该活动只支持新用户,在登录后该新用户大礼包图标活动会消失,从而减少对用户的干扰;饿了么在订单详情页内也设计了一个图标运营位,用来分享红包到微信/朋友圈,用于用户传播,即使用户分享过红包后仍不消失,一直显示在订单详情页的右下角,一般用户只有进入到该订单详情页才会看到,显示的场景较少,即使一直不消失也不会对用户造成多大困扰,相反可以引导用户去传播红包活动。
  可以通过制定显示/隐藏图标运营位的规则来减少对用户的打扰,或如饿了么一样,减少某些图标运营位的显示场景。
  以上的例子都是比较常见的产品内运营位设计,还有一些非常规的运营位,如:
  案例8:非常规运营位
  非常规运营位一般是依据用户的使用场景进行搭建的,如例子中的追书神器,在用户看书的书架页上加了一个7天连续签到的运营位,用户在看书的时候顺便可以签个到领个书券岂不是不费吹灰之力一举两得?例子中的优酷,在精选首页右边加了一个运营位,根据时事热点或热播内容做的视频集合推荐,这个位置的视频推荐效果应该还不错,在流量大的位置专门针对某一话题进行运营,效果比在精选页面上的某个栏目专门做运营推荐/做多个话题视频推荐要好,配合现有的热点和热门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也很符合用户在查看精选页面推荐时的寻找某类视频合集的场景需求。
  分析:追书神器在书架上方加了一个连续7天签到的局部固定运营位,用户连签到第7天会获得大礼包,用户在书架看书的时候可以顺便就签到,很符合用户的使用场景;优酷则是在精选首页右边新增了一个全页运营位频道,根据时事热点或热播内容做的推荐,推荐的视频类型比较多样化,涉及了电视剧、电影、综艺等多种视频类型专题,通常是围绕一主题进行相关视频精彩集锦片段推荐或相似节目推荐。如此次的双十一预热活动,优酷在该页面上推荐了一些可能会出现红包的视频,让用户“边看边捡钱”,并集合了去年双十一晚会的精彩集锦等,内容很丰富,整体推荐的视频内容和当前双十一主题很符合。
  四、对于PM而言,该怎么考虑运营功能。
  优秀的产品绝不是单单靠产品功能堆砌才被大家所认可的,运营绝对是优秀产品的强力辅助。看完了上面那么多例子了,那作为一名PM该如何考虑运营功能呢?
  总结了这么几点:
  1、布局多个运营位
  前面的案例中可得到大约有这么几种运营位:时效性运营位、非时效性运营位、内容式运营位、固定运营位、banner运营位、文字链运营位和图标运营位等。
  在设计运营位时可以考虑多个运营位结合的方式来创建运营活动场景。
  (1)多个运营位有利于保证运营活动的传达率,让活动能充分地展现给用户,让用户感知到。可分析用户的使用场景,在用户使用场景较多的地方加运营位,但要切记保证不打扰用户在当前页面的主要功能操作,且不给用户造成困扰,在各个运营位布局活动时也要保证所布局的活动符合用户在当前页面下的使用场景。
  比如,可以在充值页面上加充1元送5元的运营活动,但不可在充值页上加签到的运营活动,这和用户在当前页面的主要使用场景不符合,会给用户造成困扰。
  (2)多个运营位有利于运营效果的比较,从而给以后的运营活动提供数据支持。分析对比哪个运营位的效果最好,从而间接得知用户更易于接受哪种运营位的方式,在做运营活动时可以依据每个运营位的活动效果来布局运营活动,重点的运营活动放在效果好且易于被用户接受的位置,而一些普通的运营活动可以放在效果一般的运营位上,补充流量入口。
  具体布局几个运营位根据业务需求来~
  2、制定每个运营位的规则
  每个运营位的规则可以不一样,这个同样可以由PM根据业务需求来制定。
  比如前面说的时效性运营位和非时效性运营位就是根据在完成任务后是否消失这个规则来进行区分的。
  制定规则时可以往这两个方面考虑:
  (1)运营位是仅作为入口还是要关联运营活动逻辑?
  运营位作为入口时不需要考虑到该运营位所配置的运营活动逻辑(即活动的时效性和参与情况),所配置的运营活动是否到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用户是否已参与和运营位是否显示没有任何关系,运营位只管有没有配置该运营活动,配置了就显示,尚未配置/删除了就不显示;而当运营位要关联运营活动逻辑时则必须要考虑该运营位上所配置的运营活动逻辑,如所配置的活动到活动开始时间时运营位是否显示该活动、到活动结束时间时运营位是否隐藏该活动、用户已参与完该活动后运营位是否隐藏该活动等逻辑。
  比如案例6中口碑外卖的文字链运营位仅仅作为入口放置所推荐的活动内容,该运营位只是承担是否显示该活动,而不判断活动是否开始/结束/用户已参与;而案例7中饿了么的图标运营位则是关联了运营活动的逻辑,未登录时则显示新用户大礼包,用老帐号领取时会提示该活动只支持新用户,在登录后该新用户大礼包图标活动会消失。
  运营位仅作为入口或关联运营活动逻辑各有其优缺点。运营位仅作为入口时更灵活,所配置的运营活动类型也可以更丰富,但由于不关联所配置活动的逻辑就会导致运营位显示活动的时间和本身活动的开始/结束时间不一致(比如,运营位中已显示该活动,但活动尚未开始,此时用户能看到运营位中的活动但无法参加),毕竟不由程序控制。而运营位关联活动逻辑时能配置的活动类型将受到限制,好处是可以完全由程序来控制运营位活动的显示,能保证运营位处活动的显示和活动的开始/结束时间保持一致(比如,活动时间开始时才在运营位中显示该活动,活动结束了就在运营位中不显示,保证用户能看到该活动的情况下就能立即参加,活动已结束的情况下就看不到该活动,也就无法参加),不会出现差错。
  个人建议还是将运营位仅作为入口,不关联运营活动逻辑,这样运营位更加灵活,可支持多种活动类型,至于运营位显示活动的时间和本身活动的开始/结束时间不一致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在后台配置该运营位的活动时填写该活动在运营位的显示时间和隐藏时间,保证在该运营位的显示时间和隐藏时间与活动本身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保持一致即可避免这种问题,并在做活动时做好相应的逻辑处理,比如,活动未开始时点参加提示:活动尚未开始;在活动已结束时点参加提示:活动已结束。
  但类似需要针对新用户的运营活动,在设计运营位规则时还是要关联运营活动逻辑,毕竟程序需要判断用户类型(是否是新用户)从而确认是否显示在运营位。关联了活动逻辑的运营位还可以带上设备判断,比如,在同一个设备上已经参与过该运营活动了,用户重新下载应用后是否还需要显示。案例1中淘宝和京东在做新用户运营活动时并没有加上设备判断,当用户重新下载并安装应用后,仍显示该新用户运营位,其实不是特别合理,因为一般在同一个设备上以前登录过淘宝/京东的用户是老用户,给老用户显示无法参加的新用户运营活动,这对老用户而言是种伤害啊…
  (2)运营位是否需要支持后台可配置活动?
  各个运营位可以考虑是否支持可灵活配置运营活动,如果某活动固定显示在某个运营位上时,那可以不用考虑后台配置活动,如案例8中的追书神器的签到固定运营区,这个便是不需要进行后台配置的。但这种情况下,如果需要更改活动规则或运营位规则就需要重新发版本,更新周期较长,除非已确定的常规活动,否则不建议这么做;但如果运营位可支持多种活动类型时,应考虑运营位支持后台灵活配置活动。
  在设计后台运营位配置活动时,可以考虑是否需要给活动打标识,用于区分不同的活动类型,同时可以增加用户对活动的感知。如案例8中,优酷在全页运营位频道处加了“¥1111”活动标识,案例6中口碑外卖文字链运营位处的“new”活动标识,都可以用来区分活动,给用户带来活动气氛并增加用户对活动的感知。
  运营位可支持后台配置活动,但也要保证配置的运营活动不打扰用户使用当前页面主要使用场景下的功能。
  3、社会化分享
  为了让产品能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给力的宣传,在设计运营位的时候应考虑分享机制,活动内页的分享机制这个是由运营来考虑的,PM要做的就是保证任何一个运营位进入到活动页时,都可以找到分享的功能。比如在原生框架下打开活动页面时,原生框架的顶部状态栏中就应该带有社会化分享功能(分享到微信、微信朋友圈、QQ、QQ空间等)。
  总之,产品运营需要一体化思考,当产品跟不上运营需求时,你知道怎么办了嘛?该有觉悟了~
(转载请保留)
置顶推荐热门话题
您刚刚看过
互联网的一些事,已超50万小伙伴关注!为什么很多做产品运营的人都想转做产品经理?
我的图书馆
为什么很多做产品运营的人都想转做产品经理?
我是从运营转做产品的,本人觉得运营转产品其实很顺其自然的事。当时做这运营,因为有产品的改进优化需求,想让需求推动得更快些,就直接跟开发沟通了。而且做到比PD更清楚需求跟开发沟通也比较顺畅。做过一段时间产品运营后,找机会转做产品了。 为什么转? 一、做运营久了会发现其实产品运营上的事情很多很琐碎,人肉,机械; 二、个人觉得做运营是非常依赖平台的,没有大的平台比较难做出成绩; 三、个人觉得做产品经理可以积累比较通用的经验,比较好找工作; 四、在做运营过程中有发现产品需求有一种强烈要实现这个需求的冲动; 五、在做运营过程中有一种强烈的想要自己去推动需求;
六、做产品可以更多地决策让产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设计; 七、做产品,不断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之没有安逸的时候,解决了让人有很大的成 就感,做产品是让人很有激情的事情,所以喜欢; 怎么转? 一、只要有做产品的机会,就努力去实践;,从产品优化做起,通过运营产品可以更深入 地了解发现产品的需求,为做产品打下较好的基础; 二、自己着手了解产品经理这个岗位所需的技能,然后做相关的准备; 三、通过各种机会让老大,主管相信自己能做运营也能做产品而且是更偏向产品;补充:看了@姚建东的评论,想起了要补充的。我倒是没有否定运营的重要性,自己之所以从运营转产品绝大部分原因是分析自己个人原因。运营在我看来要做好是非常深奥的一门学问,我不太擅长,但是会持续学习,现阶段自己感兴趣的是做产品,所以往产品转了。 其实,运营包括网站运营,商家运营,店铺运营,产品运营,甚至行业运营,类目运营,KA运营等等。因为自己一直做的产品运营,所以对运营的认识还是比较狭隘。 其他的运营工作没做过,说不出什么。产品经理和产品运营,做产品一个是生孩子,一个是养孩子。产品经理要懂运营,运营也要懂产品。无论是产品经理还是产品运营有时候本来就没必要区分得那么明确,tittle和岗位都不重要,关键是能发现有价值的需求,并努力去推动实现,以达到最终的产品目的。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成都君德鑫力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最新招聘(深圳 . 运营招聘)
深圳流量运营产品经理 o 薪酬概况与就业形势分析
该数据为平均值,取自195578 份样本
深圳运营招聘 o 相关搜索
&&&&&职位介绍
该职位不错,推荐给你朋友吧
微信扫一扫查看,效果更佳
欢迎咨询和投递简历
给该公司HR留言
最近登录:6天前
举报类型:
问题描述:(选填)
邮箱地址:(选填)
感谢你的反馈意见!
职友集:一家做公司点评的网站产品经理需要了解学习哪些技术?-马海祥博客
新型SEO思维就是从一个全新的层次上提升seo优化的水平,达到网络信息最佳化的展示效果!
> 产品经理需要了解学习哪些技术?
产品经理需要了解学习哪些技术?
时间:&&&文章来源:马海祥博客&&&访问次数:
首先强调一下,产品经理需要掌握一些技术点这事不是必备项,但却是大大的加分项,从我目前的经验来看,不懂技术的产品经理很难做产品,但可能会有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只不过大多数都会被同行或者技术开发人员说实现不了。
有些产品经理是有研发背景的,即在转行做产品经理之前,有从事过开发工作,这样就非常的有优势,如果之前的开发工作与现在产品所需的技术语言是一样的话,就比较完美了,可以在设计的时候就进行一定程度的实现性和可行性考虑,评估所设计的功能是否可以在现有条件和资源下实现,也能在开发人员的系统设计说明书评审会上听懂,可以大致了解是否符合要求。
我本身并不擅长技术,对设计相关的内容也仅限于了解一些基础概念,避免出现低级错误,所以这个章节算是对沟通部分的补充,并不是很专业地技术/设计入门推荐,只希望了解一些常识有助于和设计人员、开发人员的交流。
先说技术,这些都是纸上谈兵,我属于编程能力比较弱的那种人,只不过比较喜欢关注技术领域的一些新闻,只是简单说一说技术相关的内容。
从我目前的经验来看,以下这些技术点是产品经理应该掌握的,这里不说&必须掌握&,确实是因为有例外存在。
1、产品经理为何要学习技术
技术开发人员都比较喜欢和同行交流的,就像我们自己喜欢和产品经理同行交流一样,因此做过开发的产品经理在和开发人员的沟通上有优势,但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不懂装懂,不要以为自己做过开发了不起,就指手画脚的参与系统设计,这样反而会令人反感。
要记住:你的技术背景只能停留在产品设计阶段和PRD沟通阶段,不要过多的给出技术方面的意见或建议,术业有专攻,况且你都转行了,说不定你所知道的东西已经过时了(具体可查看马海祥博客《》的相关介绍)。
没有研发背景的产品经理就需要修炼了,其实也不需要去学习开发技术,但是要知道一些专业术语,比如要知道缓存、JS脚本、Ajax、数据库、存储过程、BI等等名词到底是什么东西?否则你会发现你在和开发人员沟通的时候会一愣一愣的,因为他们说的你听不懂。
产品经理在学习的时候要有针对性,比如公司产品都是采用JAVA开发的,那就去了解一下JAVA相关的基础知识,数据都都是采用MYSQL的,那就去简单了解一下这个数据库相关的知识,我们的目标是能听懂开发人员说的话,以免陷于被动。
如果让开发人员发现他说了半天,你都没有听明白,如果要他讲第二遍或者一一解释一下,估计首先会有点不耐烦,其次会有点嫌弃你了,呵呵。
2、技术的两大分类
技术分类两类,一类是开发技术,分为前端和后端技术;一类是产品技术,包括本产品经理必须要掌握的技术。
(1)、前端开发技术
我个人认为html、css和ajax等前端技术应该很懂,最好能写一些前端页面,如HTML5、jquery等新的技术也应该懂一些,这对于自身策划页面有着重要的帮助,对于竞争对手的观察也能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对于提升产品的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2)、后端技术
php可以不会,但编程的逻辑关系要知道,自己可以尝试学习python这样的入门比较容易的语言,多试试用编程的逻辑考虑问题,产品和技术沟通更容易,这对于产品迭代及效率的提升来说,有着莫大的帮助(具体可查看马海祥博客《》的相关介绍)。
而学会了Python,对于下面要将的数据分析能力方面也是一个显著的提升,对于数据分析方面,有时候你可能需要各种Excel表格,各种公式罗列,甚至当数据量过大的时候,对于数据的分析还会造成阻碍,而通过Python,只需要简单的做一些基础的命令行,便可以轻松获取相关的数据,对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无可言语。
(3)、架构和数据库
一个好的产品经理常常是有机会参与一个产品数据库构建的,对数据库字典、数据逻辑和架构关系有一看便知的了解。
3、基础的技术名词
如前面最开头所提到的那些,如缓存、Cookie、Ajax、中间件、数据库等等名词,需要去了解一下其所表示的意思,开发人员在沟通的时候会经常提到这些,如果你听不懂,就会比较杯具。
另外,掌握如缓存、Cookie的使用,还可以在产品后端逻辑中添加一些功能,比如让Cookie记录用户填写的用户名,下次再来登录时不要重复输入;用缓存记录用户的登录验证信息,在一段时间内不需要用户重新登录等等。
还有就是要区分学习一下产品实现的开发语言,比如Java、PHP、.Net等,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点,如部署方式,运行载体等,比如常说的LAMP是指Linux+Apache+Mysql+PHP的组合;了解一些脚本语言,如JS脚本、CSS等。这里需要提一下的是,产品经理最好懂HTML,注意不是HTML5,当然要是懂H5就更好了,HTML是最基本的网页脚本语言,有时候看不懂某个页面的逻辑时,可以点击右键属性&&查看网页源代码&来看一看。
4、编程语言
编程语言是用来定义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语言,它是一种被标准化的交流技巧,用来向计算机发出指令。一种计算机语言让程序员能够准确地定义计算机所需要使用的数据,并精确地定义在不同情况下所应当采取的行动。
想要成为产品经理的同学可以学习一些前端相关的知识或者学习一些脚本类语言,比如Python,前端相关知识相对来说注重前端呈现,不像后端特别追求性能,并且前端有自身的设计规则(类似的,iOS/Android/WindowsPhone也都有各自的人机界面指南),对产品设计有很大的帮助,与C/JAVA相比,不需要那么多的数理知识和算法要求,而脚本类语言相对更为友好,没有那么抽象,编译器/IDE也较轻,适合入门。
在此,马海祥也跟大家简要介绍一些编程语言相关的内容:
(1)、HTML/CSS/JavaScript
前端相关,HTML算是比较熟悉的,毕竟是简单的标记语言,相对来说对逻辑的要求没那么高;CSS没深入学过,能改一改;JS简单用过框架,没深入了解过框架源码和架构,前面说过,我认为这部分应该是最应该了解的,马海祥感觉C系列的编程语言以及脚本类编程语言都比较偏向技术实现,而前端类的编程语言比较注重呈现的效果,这一点在产品设计阶段需要关注到。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随着HTML5在移动领域的表现越来越好,学习web相关的知识,对移动端也有很大的帮助。
(2)、Basic
BASIC是一种直译式的编程语言,在完成编写后不须经由编译及连结等手续即可执行,但如果需要单独执行时仍然需要将其建立成执行档。
不过,我现在是没接触过,据说更加类似搭积木,没有那么抽象,如果一点没有接触过编程,推荐先玩一玩Small Basic,类似很久之前的LOGO语言,很有意思,英文官网疑似被墙,我这里现在无法访问。
(3)、C/C++/C#
C还算好点,最好的时候能弄懂一点指针的概念,很久不写也就忘记了。C++/C#有个好处,可以使用MS的IDE&&VS2013。
C++是在C语言的基础上开发的一种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应用广泛;C++支持多种编程范式 --面向对象编程、泛型编程和过程化编程。
C#是一种安全的、稳定的、简单的、优雅的,由C和C++衍生出来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它在继承C和C++强大功能的同时去掉了一些它们的复杂特性(例如没有宏以及不允许多重继承),C#综合了VB简单的可视化操作和C++的高运行效率,以其强大的操作能力、优雅的语法风格、创新的语言特性和便捷的面向组件编程的支持成为.NET开发的首选语言。
(4)、JAVA
Java是一种可以撰写跨平台应用程序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Java 技术具有卓越的通用性、高效性、平台移植性和安全性,广泛应用于PC、数据中心、游戏控制台、科学超级计算机、移动电话和互联网,同时拥有全球最大的开发者专业社群,有意从事安卓相关职业的同学可以学习。
(5)、Python/Ruby
Python是纯粹的自由软件, 源代码和解释器CPython遵循 GPL(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协议。
脚本类语言,Python入门,Ruby没学过,相对,Python的免费电子书比较多,推荐大家可以看下马海祥博客《》的相关。
(6)、Linux
Linux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Unix操作系统,是一个基于POSIX和UNIX的多用户、多任务、支持多线程和多CPU的操作系统。它能运行主要的UNIX工具软件、应用程序和网络协议。它支持32位和64位硬件。Linux继承了Unix以网络为核心的设计思想,是一个性能稳定的多用户网络操作系统。
在信息化社会,充分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各类信息资源,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决策管理的前提条件,数据库技术是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各类信息系统的核心部分,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决策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
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从逻辑的角度(即数据间的联系和组织方式)来观察数据,分析数据,与数据的存储位置无关;数据的物理结构是指数据在计算机中存放的结构,即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中的实现形式,所以物理结构也被称为存储结构。
数据库方面无法推荐,图形化操作还可以,SQL没有认真学习,数据库只了解一些概念性的东西。
相对来说,了解一些技术性的概念有很大帮助,比如&高内聚低耦合&等,适当熟悉一些简单的编程语言,对产品设计时的思路有所帮助;从另一个角度,也有利于估算产品的开发进度。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各种DBMS软件都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的。所以通常也按照数据模型的特点将传统数据库系统分成网状数据库、层次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三类。
严格来说,软件工程专业的学习对我帮助最大的并不是编程语言的课程,而是《软件工程》《软件项目管理》两门课程,虽然最后终于确认自己没有编程上的天赋和耐心,与其吐槽自己Hello World级别的编程能力,倒不如讲讲一些其他的体会更好。
6、SQL的读和写
在大数据时代,产品经理几乎天天都要和数据打交道,数据的来源有很多,但大部分肯定都是存储在数据库里面的,这时要做分析数据的话,数据分析能力是体现在拿到数据之后的,前提是你要拿到数据,这时就和SQL有关系了。
大公司数据仓库建设比较完备,有较为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且有专门的数据维护人员,俗称BI或者DA,即做商业智能和数据处理加工的,在这种条件比较优越的公司,常规的取数需求都可以提交给这些专业人士处理,如日常的分析报表、项目开展所需要的基础数据等,只要说明清楚取数逻辑和所需要的字段就可以了。
但平时的一些产品分析所需数据的获取,以及一些指标考核项的数据就需要你自己动手了。好一点的情况下,你可以央求BI给你写一个SQL语句出来,然后根据需要你自己改改;次一点的情况下,BI会将一些表结构说明给到你,然后你自己去组织表关联取数;最差的情况就是啥都没有,你自己去取数系统里面摸索着取数。
而在小公司,产品经理可以让开发人员帮你取数,但你要是频繁需要取数的,我想你也不好意思老开口,毕竟会影响开发人员的本职工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而且因为小公司数据系统建设不完善,最好的情况就是上面说的第二种,有表结构说明给你参考。
上面这些场景就要求产品经理需要懂SQL语言,这里首先是要能看懂SQL,比方说你是求别人帮你取数的,但看了数据总感觉不对,这时你就需要去看看人家写的SQL对不对,毕竟你自己才最清楚取数需求是什么,看懂了发现有错误的地方,还要会改,特别是别人给你一段有相似取数功能的SQL语句时,要能手动改改之后适合你自己的取数需求。其次是要知道怎么写SQL,这就要求产品经理懂得SQL语言的语法和一些常用的函数,比如日期函数、格式转换函数、数学函数、字符串函数等等,最常见和最基本的都要掌握和灵活运用。
在此,马海祥强烈建议产品经理同行们都学习一下SQL,这样在日常工作当中会方便很多,需要注意的是,SQL语言有T-SQL(Transact-SQL)和PL/SQL(Procedural Language/SQL)两种,需要根据不同的数据库类型,有针对性的去学习。
比如说产品采用的是SQLServer数据库,那就需要学习T-SQL;如果采用的是Oracle或者Mysql数据库,就需要学习PL/SQL,两种语言在语法上差别比较大,大部分情况下都不能混用。
另外,Oracle和Mysql数据库在应用PL/SQL的时候,会有一些函数有使用上的差异,需要注意一下,有人会说现在还有一些非关系型数据库,如MangoDB之类的,这种数据库基本不支持SQL语言去查询,而且里面存储的都是非关系型的数据,也不需要查询出来做分析。
7、UML和E-R图
早些年,产品经理这个名词还没有流行的时候,做类似行当的人一般称为&需求分析师&,传统的软件需求分析师的一项必备技能就是用UML画用例图,当然这个现在也适用,用例图对于说明需求来说,作用还是很明显的,至少开发能看的比较明白。
现在随着思维导图和原型的星期,用例图逐渐的有点被淘汰的意思,但很多开发人员还是会用UML来画系统设计图,如活动图、状态图、协作图等,产品经理需要了解一下这些,以便能在设计评审上看懂这些图。
E-R图也称实体-联系图(Entity Relationship Diagram),提供了表示实体类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在数据表关系设计上应用比较多。一个产品的数据存储,肯定不会只有一张数据表,而是由多张数据表通过关系关联起来的,相互之间的这种关系就可以用E-R图来表示,可以从中看出各表之间关联的主键和外键分别是什么,哪些字段值唯一等。
UML图和E-R图在系统设计当中经常出现,产品经理要能看懂其所表达的意思,你和开发人员讲需求设计的时候需要面面俱到,每个细节都会讲到,但开发人员跟你讲系统设计的时候,可是能简则简,你看不懂是你的事情,他们可是按这个开发的。
8、关于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里对我帮助最大是&软件生存周期模型&,其次是需求分析的一些方法和文档,UML图等更偏向详细设计,并不十分适合互联网产品快速迭代的开发模式。
我们可以看一些软件生存周期模型和产品研发流程的示意图:
快速原型模型
产品研发流程
又一个产品研发流程
两者虽然不尽相同,但是却有着某种共性:需求&&设计&&开发&&运营。
互联网产品由于其特性,不断循环这样一个流程;而快速迭代,实质上也就是将每一个这样的流程缩短,尽快推给用户,得到反馈,继续下一个这样的流程,也因为跟传统软件公司的不同,没有甲方的存在,必须要从用户中获取反馈,所以产品经理必须要有一定的数据分析和用户调研能力,辨别真需求和伪需求,也就是经常说的,找准用户的痛点(具体可查看马海祥博客《》的相关介绍)。
有些产品经理的入门书籍中说过产品经理和项目经理的区别,网上也有一些回答。一般大公司分得比较细,两个职位都有专职人员,小公司很多都是一人兼两个职位。即便如此,学习《软件工程》相关的知识绝对对成为产品经理有所帮助,像刚才所说的,最基础意义上的,理解软件的生命周期,对理解快速迭代、理解产品的开发流程非常有帮助。
因为大学期间在图书馆的兼职经历,对图书的分类比较敏感,相当多的产品经理书籍都分到了F类&&即经济管理,这本书也属于F类。从管理的角度上来说,《软件工程》就属于对软件(产品)的管理。
虽然说产品经理不一定要会设计,但是有必要了解一些设计相关的知识,避免出现一些低级的错误。
9、移动端的设计规范
这里包含产品设计规范和编码规范,无论是Android还是IOS都有自己特定的规范,移动端的产品经理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就需要先了解清楚这些规范的内容和一些技术实现的方式(具体可查看马海祥博客《》的相关介绍)。
移动端的技术实现相对比较可控和有限,多了解一些技术有助于进行有效的产品设计,盲目的设计要么实现不了,要么最终无法通过审核,是不可取的。
在此,马海祥提醒各位产品经理,移动端的一些特效也需要清楚,如拖拽、滑动、下拉、手势等,产品经理如果不了解这些,都设计不出操作体验很好的产品来,另外诸如不能获取用户的某些敏感数据等注意事项,都需要在产品设计时就考虑到,这块具体的还是要看场景来决定。
马海祥博客点评:
我认为互联网上本质依然是技术驱动的,开发人员才是核心,所以,一个高级的产品经理应该尊重技术,不迷信产品。
当然,产品经理最重要的能力仍是用户需求把握能力并把它也产品结合,协调管理好开发人员。
本文为原创文章,如想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摘自于http://www.mahaixiang.cn/cpyy/1467.html,注明出处;否则,禁止转载;谢谢配合!
您可能还会对以下这些文章感兴趣!
近日百度百科又改版了,其中明星词条改版最大,不仅全民女神范冰冰、气质女神刘诗诗、教主黄晓明、喜剧天王……
百度第四届技术开放日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以“大数据引擎驱动未来”为主题,是百度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度……
要解决春节购票难,靠12306没戏,12306为什么会在购票高峰期瘫痪?先不考虑架构不够合理,宽带不宽等等,我……
很多站长在做网站诊断的过程中,往往会查看网站有没有做404页面……
通过分析服务器日志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蜘蛛的活跃程度、亲和程……
HTTPS是超文本传输协议,是HTTP的加密版和安全版,或者说搜索引……
通过IIS日记的记录我们可以更加清楚的分析出搜索引擎蜘蛛在网站……
其实早在互联网时代来临的时候,雅虎是最流行的搜索引擎。但随着……
一般来说,网页标题最好是7个汉字以上,不要超过30个汉字,对于……
本月热点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产品经理需要懂技术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