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终极结束有没有运行终极红宝石不卡的就玩不了了

欢迎来到网易视频!
此时此刻你想说点什么?
该视频没有看点
看点是什么
看到视频某处有激动人心的情节时,想将心情分享给此刻其它正在观看的朋友?试试看点功能吧!
你发表的看点文字会在视频播放到此处时,显示在醒目位置。
如此简单,
秒后为您自动播放下一视频""
来源:缃戞槗时间: 13:38:41
--------------------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震撼心灵的一组照片,探究人生的终极意义
相濡以沫数十载,有你的日子连阳光都那么柔和,没你的日子天地都失了颜色
耄耋与孩提的一吻,仿佛看到了人类生生不息中所经历的沧桑巨变
新生儿降临的一刻,人生的意义从此有了巨大的转变
或许他没有钱去买喜欢的球星的队衣,但对于足球的那份热爱却是原始而真诚的
亲人间的相处不正如这般嘛,遇到跨不上的台阶,我推你一把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比起那沧海桑田还要持久
懵懂的孩童还不知道战争对他意味着什么,他的眼里只有对这世界的好奇与热爱
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比起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任何区别吗?
或许下一秒就要去战场上厮杀,可对音乐那种原始美的渴望却未因此而磨灭
老人们的皮肤因水分殆尽而皴裂,那是因为都用来滋养我们这一代人了
军装与和平鸽的反差对比,人类到底在追求些什么呢?这个问题困惑了不知多少代人
这个世上任何一条生命都值得人们去尊重和珍惜,只有如此人才能称自己为人啊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编辑:新语
&未来网为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下属中央级新闻网站 如有新闻线索请发邮箱
来源:新华网  22:34
来源:中新网  20:28
来源:光明图片  10:17
来源:天山网原创  16:59
来源:新华网  21:01
来源:新华网  20:34
看新闻不过瘾来这里吐槽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号-1
&&|&&&&|&&客服电话:010-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卢梭设想了一种取代基督教的“真诚教”,其终极依据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自然情感,是一种心灵的“真诚”.就连看不惯卢梭的伏尔泰为此也忍不住击节赞赏.据此说明卢梭的思想(  )A. 忽视人的理性价值B.
与启蒙思想大相径庭C.
重视人本主义价值D.
反对激进的民主革命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卢梭是法国启蒙思想的代表,主要思想为阐述“天赋人权”,提出“人民主权”,“社会契约论”,主张创立民主共和国,是思想最激进的启蒙思想家,故ABD三项说法有误,应排除.题干材料“人内心深处的一种自然情感,是一种心灵的‘真诚’”反映的是对人本主义的重视,故C项正确.故选C.
为您推荐:
本题考查卢梭的思想主张.考查卢梭重视人本主义价值的思想.
本题考点:
卢梭的主要思想主张
考点点评:
卢梭:法国人,代表作《社会契约论》,主要思想为阐述“天赋人权”,提出“人民主权”,“社会契约论”,主张创立民主共和国.是思想最激进的启蒙思想家,为资产阶级提供了革命的理论.
扫描下载二维码当前位置:
|| | |
心灵的终极驿站——佛道一如道德经
人气:9892 回复:80
转自,最准确的道德经解析。& && &&&一部《道德经》,仅仅五千言,却流传了几千年,散播到全世界。尽管无数人诋毁,却依然不损它的光辉。尽管无数人解读,却依然扑朔迷离。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解析: 关于“道”,佛陀以“空”来称呼;儒家以“无极”来称呼;耶稣就用“上帝”、穆罕默德就用“真主”来称呼。那到底什么是“道”?如果将“道”解释成规律,那只能去幼儿园哄孩子。 “道可道”吗?当然“可道”。它本来寂灭,无在无不在,动静一如,显微无间。大则包含十方,小则细入微尘。一片清虚,万相无碍。寂静而丝毫不减,喧扰而丝毫不增。动静两时全体现,从来不曾隐藏,从来不曾显露。归纳一下就是:它是不生不灭的,是实相无相的,是时空无限的。有首诗所描述的正是“道”。 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上面的文字已经把“道”给说得很形象了,但问题是,不明白还是不明白,因为“道”是需要体悟的,不能只在文字名相上绕来绕去。事实上,“道”本无名,为了沟通方便,就给它命了一个假名。“道”着重在“空”上论述;“名”着重在现象界论述。 既然“名”都是假的,如果我们一味地执着在经典文字名相上,那肯定是找不到“道”的,要么放弃和否定,要么容易落在宗教信仰的层面。所以,我们学佛修道需要借助经典的指引,但不要迷执在经典的文字名相上面。 当我们把“物质”解析,第一步是分子,再解析就是原子,原子外围是电子,中间则有质子、中子,再追溯下去是光子、介子、夸克。目前所能够找到的是夸克,再击碎之后发现是“能源”,然后就看不见了,是一个“空”的世界。物理学家只能够看到“能源”,看不到“空”的玄妙。 “空”不等于“能源”,“能源”是弥漫在整个无边无际的“空’里面的。它们合在一起,无形无色、无质无碍,所以称做“无”。 “无,名天地之始”,“无”是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这个“无”里面不是什么都没有,如果是顽空,那就不可能生出万物。所以,这个“无”是真真切切的“有”。 “有,名万物之母”,“有”是宇宙万物产生的母体。我们可以方便的把“有”理解为“能源”。当因缘成熟的时候,“能源”会凝结而形成极微小的粒子夸克,然后再慢慢凝聚而形成核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分子。不同的分子再经过排列组合,就形成千差万别、形形色色的现象界,一切你、我、他、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就是这样演变出来了。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当我们明白了这个“无”和“有”之后,就要常常站在宇宙的本体,也就是要从“空”、从“道”的角度去感悟天地万物的整个演变过程,以体悟它们的奥妙、浩瀚和伟大。反过来还要常常站在“有”的立场去观察天地的孕化,以至于演变出五彩缤纷的世界。我们会感到,大自然造化万物竟然是如此的“徼”妙、玄妙。 《心经》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中的“色”就是“有”,“空”就是“无”。现在的物理学家发现能源能够转换成物质,物质又可以转换成能源,也就是“有”“无”之间可以互相转换。但是,不管怎么转换,都是“同出而异名”,都是来自于无边无际的“空”、无边无际的“道”。 这样的“道”实在是无法形容、无法诠释。难怪老子在深度体悟“道”的玄妙之后,由衷地感叹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 说到“门”,大家头脑里马上会有个“门”的相,生活中,我们什么样的门没见过!正因为如此,修道的人最容易着相去找悟道的“门”,道家把“门”叫做“窍”,用一些隐喻、暗语,犹抱琵琶半遮面,说得人心痒痒,于是努力去找这个“门”,这个“窍”,而这一找,则让我们亿万年也悟不了道。 特别补充:通常意义的“宇宙”是从三维的角度说的,而“法界”则包含了更多高维次的空间,所以在以后的文章里我通常都说“法界”。
TA共获得: 金币:0枚
还没人打赏
分享给好友
||引用|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解析: 我们先看译文: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下就不会不太平了。 有一天我拿着一个小镜子在理胡子,不知不觉睡着了。在梦里,我来到另外一个星球,那个星球的人见到我的小镜子,如见稀世之宝,男人们嫉妒,甚至想图谋不轨,而美女们则争相示爱,我当时那感觉呀,现在想起来还美滋滋的。这时,一个人搬来一块篮球大的钻石,要跟我换小镜子,你说我能不换吗?这样的交易连傻瓜也会答应的。奇怪的是,等我换完之后,所有的人都追那个人去了,再没人理我。一打听才知道,那是个钻石星球,钻石比石头还多,他们最恨的就是钻石。但他们没有镜子,镜子才是他们的无价之宝,我一下懵了。就在这时我醒了,刚醒的那一刻我还乐了一下:小镜子还在手上。可是一秒钟之后,你懂的……现在回想起来,我都恨不得把那块钻石从梦里带出来。 由此我想,如果社会上出现“尚贤”的风气,把名誉高的、位高权重的人推举出来,人们就往最高的地位争取,在争夺的过程之中,彼此就免不了互相排斥,甚至勾心斗角,“自古文人相轻”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推举一些难得的财物,就会挑动起人们的占有欲、追逐欲。人们的欲贪越多,心境就越乱,就越会成为欲望的奴隶。 什么叫“难得之货”?只不过是欲望堆积而成的虚幻而已。现在,物质越发达,人心的欲望反而更无穷;科技越发展,家里的警卫系统就越来越严密。然而,这种发达到底是让我们过得越来越舒服、自在、安心呢?还是越来越紧张、忙碌、焦虑呢?反过来,如果没有那些可以贪图的东西,我们就可以保持无知无欲的纯洁本性,社会也就自然安定了。 当然,不使人们贪欲,并不是要剥夺人们的生存权利,而是要尽可能地“实其腹”、“强其骨”,使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温饱,身体保持健壮。此外要“虚其心”、“弱其志”,使百姓们没有盗取利禄之心,没有争强好胜之志,使人人都回归纯洁的本性。也就是“常使民无知无欲”。很多人因为这一段话批判老子这是愚民政策,其实大错特错!“知”是术、是谋、是世间的世智辩聪。 现在,我们聪明到什么程度?我们的科技、文化发展到什么程度?不可想象!但是,我要问一句:你幸福快乐吗?我想,几十亿地球人也没有多少人真正从内心感到幸福、快乐的!就算有,也是短暂的,很快退去,又被其他情绪替换。为什么?都是被“知”害的!这个“知”与老子、佛陀的大智慧是有天地之别的!要得到佛陀、老子这种大智慧的先决条件就是“无知无欲”。“无知”就不会去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无欲”就不会去抓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说到愚民政策,还得多说几句。人类自古以来就被愚弄,几乎所有的宗教,所有的学说流派都是愚弄人的。我这么说好像愤世嫉俗、反对一切、自高自大。相反,民众是需要被愚弄的,就像孩子需要被哄一样。否则,地球上几十亿人,一个人一个思想,那将乱得不可收拾! 正因为如此,绝大多数国家的政界跟宗教都是关系密切的。我一直认为那些劝人向善、让人规矩老实的宗教都是好宗教。而且,《圣经》《古兰经》也绝不是一般的书,值得一读! 我也曾经是宗教中的一员,不同的是我从前门进去,又从后门出去了,因为我要追寻的是法界的真理实相。我们常常把佛法、道法与佛教、道教混在一块分不清,我告诉大家,现在市面上大家接触的全是宗教,不管他如何标榜自己不是宗教。 迷信宗教是迷信,迷信科学也是迷信,迷信大师的学说还是迷信,我们为什么总是迷信?因为我们总是自以为聪明。 有人把佛教解释为“佛的教育”,这是胡说。佛说“实无一法可说”,“实无众生可度”,他教育谁了?可以肯定,从古至今唯一不愚弄众生的只有佛祖和老子,佛法和道法是法界的真理,是给我们开智慧的,是帮我们摆脱被愚弄的,遗憾的是我们业障太深,搞不懂,只能停留在宗教的层面。 这里要强调的是“无为”。“无为”是老子和佛陀的共识,很多专家学者把“无为”解释为“不妄为”,大错特错!“无为”就是《金刚经》里的“无所住”,就是《六祖坛经》里的“无二相”,也就是“空”、就是“道”、就是“佛”、就是“如如不动”、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空无本性! 总之,当我们明白了的时候,怎么说都可以,当我们不明白的时候,想从历史上、从文字中去研究,那只能错上加错。因为越是深入研究越是“有为”,在“有为”的状态中想了解“无为”,那是痴心妄想!我们学佛修道,就是要回到“无为”中去。在“无为”中也就是在“道”中,而“道”是“无不为”的,我们当然就可以“无不治”了。 看到这里,估计大家一定很郁闷:“要我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要我不争,要我没有奢侈的物质享受欲望,这还让不让人活呀!”确实,上面的观点与现实格格不入,难道我们要脱离现实去追求虚无的“道”?当然不是。只是这个“无为”的“道”确实比较难懂,出现一点纠结也是正常的。别着急,后面还有“无不为”呢,这就是“道”的魅力。
||引用|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解析: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意思是,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爱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刍狗”是祭祀时使用的以草扎制而成的狗,祈祷时用它,用完后随手就把它扔掉了。 这里翻译起来容易,理解起来难。自孔子以来,我们一直提倡“仁”,为什么这里却将“不仁”与天地、圣人相提并论呢?原来,只要到“仁”的层次,就有分别心,而分别心一来,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就没完没了。 天地平等地善待一切众生,不需任何主宰者来命令和安排。不管是美国还是阿富汗,太阳同样的普照大地;不管是以色列还是巴勒斯坦,大地同样的滋养万物;不管是台湾还是大陆,法界也不做区分。总之,天地对任何人事物都没有偏爱、没有私心,这就叫“天地不仁”。 这里把天地和圣人并列,看似不妥,其实,天地和圣人是完全相同的,因为都是“道”。圣人也没有偏爱,没有任何私心,对老百姓平等相待,没有厚薄之分,没有彼此之分,随老百姓自由生息,因为大自然已经做了最好的安排。 作为世俗人,即使不存私心,而且自身非常强大,也改变不了大自然什么事物的。大自然自有其运动规律,日月轮转、四时更替,万物因此生生不息,哪里有我们什么事? “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意思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天地之间是空的,看似什么都没有,但一动起来,风雨雷电都来了,就连台风、地震也来了。台风、地震看似太狠毒,这是站在我们世俗人的角度看的,对天地来说,这只是极小的事,就好比我们感冒了,需要打个喷嚏将感冒细菌赶出去。
天地是“无常”的。没有“无常”,也换不来大地的勃勃生机。说到“无常”,我们总是心有余悸,而天地最正常的就是“无常”。反过来,如果天地没有“无常”,一切只有好、只有顺那就没法想象了。要知道,有生才有灭、有灭才有生,去掉一方,另一方就不可能存在了。所以,“无常”是中性的,当我们了解之后,就不会惧怕“无常”了,而是坦然的笑对“无常”。 现实中,我们一方面感叹人生无常,另一方面却一直努力地想抓住“常”,希望所有美好的东西都永远属于自己,结果可想而知。其实,“无常”只是幻相,“无常”之性本来真常,不管现象界怎么变,我们的自心佛是如如不动的,这样的“常”我们为什么不要呢?我们总想在现象界抓住“常”,就好比想拼命按住自己的影子不动一样,请问我们自己若不动,我们的影子能动吗? 天地的“无常”是对一切事物最中正的安排,而我们总是从自己的小我出发,想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逃避“无常”,从而达到个人理想的结果,于是计划、游说、争辩、号召、表白,结果怎么样呢?可以肯定,最终一定会被“无常”击倒,所以说“多言数穷”。这个“言”不要简单的理解为话语,所有的有为法都是“言”,所以佛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既然如此,那就“不如守中”了。 禅宗讲的是两边不着,中间不立,但这里却说“守中”,是不是矛盾呢?告诉大家一个原则,如果我们发现佛法和道法之间有矛盾,不能统一起来,那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搞通,要找自己的原因,别去怪佛陀或老子。 这里的“中”不是中正、中庸、不偏不倚的意思,而是虚静的意思。在虚静状态下,零、一、万、无数都属于“中”。“中”也就是“空”,也就是“道”。就是要我们回归本源、呆在“道”中,别让心意识瞎溜达,免得造业。这一章我们要是明白了这个“中”,谁把我们当“刍狗”都无所谓了。若问如何“守”,这可是难题。《心灯录》上说:“开示者,开示他一切皆妄,惟此我(注:此我即自性)为真。悟入者,悟入他一切皆空,惟此我为实。明此我,最要保任。保任,最要观此我在这里,不可放他走作攀缘。不但世间一切法,即诸佛所说诸陀罗尼,如闻得只作清风度耳。惟观此我,则渐渐入于人位,是佛境界,过去诸佛都从此门入。观我久久,则惟有我,而忘却观。再久则忘乎自,而只有在。再久则在亦忘矣,而只历历孤明。”这可是实修功夫,若一时把握不了,只能慢慢来,机缘成熟时就发现原来如此简单。 特别补充:修行其实很简单,只是我们人为地弄复杂了。比如看这本书,谁要慢慢地看下去,自然就能消去很多业力,哪怕很多地方不懂也没关系,因为只要心里不起对抗,就会自动存入阿赖耶识里面。很多人为了消业,花钱花时间去做义工、放生等,结果得不偿失。然而,现在最好的消业、积福报的方法就摆在眼前,却不会有多少人接受,这就是业力啊!我因为体验了消业的全过程,才深深地感到业障的可怕!大家平时也喜欢说“业力”,却不知道说消业、想消业依然是造业!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解析: 今天喝高了,一头撞在“玄牝之门”上,顿时感到天旋地转: 你是那么的空灵而玄妙,你是那么的虚空而幽深。我看不到你的踪影,只见你无穷的妙用;我听不到你的天籁,只闻你无穷的妙音;我跟不上你永不停歇的脚步,却被你踩了脚后跟;我摸不到你永不枯竭的玄门,只知道我是你生。你是不死的谷神。 因为“不死”,所以“不生”。自身不死不生,却能生出天地万物,这是何等的奇闻!你就是玄之又玄的“道”。我用“谷”来象征你虚空的体态;用“神”来比喻你绵延不绝的生养万物的奇能。所以,我叫你谷神。 你是一位无比神秘而伟大的母性,谁都搞不懂你那“玄牝之门”。万事万物都从此“门”生出,你是真实不虚的“天地根”。这莫非就是传说中的“空生妙有”?莫非就是现实版的无所不能? “道”是你的假名,你的真名谁也搞不清。老子说是“大”,佛陀说是“空”,我干脆叫你佛,以敬你这法界之尊。尊你那作用的无穷无尽,尊你那品格的与世无争。说你天长地久,那是时间的无能;说你无处不在,那是空间犯了混。天地万物的生生不息,都是因你无量的产能。你总是那么若隐若现,只能依稀体察你的“绵绵若存”;你永远叫人琢磨不透,只能依稀感觉你的“用之不勤”。 以上说的权当酒话,现在酒醒了,回想刚才的梦幻镜头,突发奇想,那个神秘莫测境界是咋回事呢?不如偷窥一把如何?于是使劲一跃,一个引体向上翻上去,定神一看,就像打开了魔镜一般,我惊呆了: 世人埋没于富贵之中,习成骄傲丑俗之态。埋没于贫贱之中,习成卑陋寒酸之形。& & 再往上看,生来聪明过人的,能诗至于李杜,能文至于韩、柳、欧、苏,于是埋没于文章中。再往上看,不以温饱为心,而以天下为己任,于是埋没于功业中。再往上看,想跳出阴阳五行之外,观天之道,执天之行,于是埋没于仙道中,其余执一善,修一行,精一技的,更是不胜枚举。 一直以来,我都把这些人当做榜样、偶像,追他们还来不及呢,现在从“道”的角度看,他们不都是凡夫俗子吗!打个比喻,不管是大蚂蚁、中蚂蚁、小蚂蚁,反正都是蚂蚁!原来只要没有悟道、证道,都是一样的六道里轮回的众生啊! 于是我傻了,于是我累了,我只想回家——蓦然回首——十法界是自己的眼,十法界是自己全身,十法界是自己光明,十法界在自己光里,十法界无一物不是自己……这不正是“家”么……无语。 注:今天的解析不算数,大家参考一下译文自己悟吧:生养天地万物的道(谷神)是永恒长存的,这叫做玄妙的母性。玄妙母体的生育之产门,就是天地的根本。连绵不绝啊!它就是这样的永存,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 特别补充:关于“六道轮回”,世俗人不信,而不少学佛人则是迷信。不信固然麻烦,而迷信则更麻烦。而要真正理解“六道轮回”,就一定要悟道。本人关于《道德经》解析的全部八十一篇文章,不管是正说还是反说,也不管是在事相上说还是在根本上说,都是指引人去悟道的。 我有一个学生,曾经也是市面上的能人,面子也有,钱也有,总之是社会上被人羡慕嫉妒恨的那一类人,然而,他整天忙碌得连自己都不知道忙了什么,也曾学过茶道,家里也存有不少好茶却不喝,因为没那个心情来喝茶。他的健康问题更是麻烦,身体无一处不难受,而这种难受只有自己知道,外人看起来他还是很不错的,很多中西医的朋友都拿他没招,靠大量的保健品维持……& & 开悟后,他回头审视自己的人生,感觉过去整个人就像活在地狱中。现在,他的身心都调整到了极佳的状态,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安稳和平静,原来以前一直追求的东西就这样实现了,而开悟前的人生恍若隔世。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解析: 天地确实了不起,不仅变化万千、威力无比,还能天长地久的活着。为什么能这样呢?老子说“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什么叫“不自生”?译文的解释是“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这是不准确的。 “不自生”通俗的解释就是“不下崽”。看看所有的动物、植物是不是都会繁衍自己的后代,结果有生就有灭,没完没了。我们什么时候听说过天地又生出一个小天地?不可能吧,所以说天地“不自生”。因为“不自生”,所以也就不自灭了,“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译文的解释是:“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从文字相上说,这样解释没错,但请问,为什么退到后面反而就领先了?为了圆其说,估计只能举个别的例子来证明。所以,《道德经》的很多内容着相地去解释是说不通的。 首先对圣人的理解就错了,我们把圣人理解为最会处事的“人”,其实,老子说的圣人就是“道”,只是因为说“道”太空洞,所以说成“圣人”接地气些。 大凡只要是个脑子正常的人,对前后、上下、左右、内外等一定分得清,那请问,太阳、月亮是在我们上面还是下面?我们是在银河系的什么方位?银河系又在宇宙的什么方位?所以说,只要跳出这个小我,哪来的前后、上下、左右、内外!也就是说,到了圣人这个境界,先就是后,后就是先了,所以说“后其身而身先”。 再说“外其身”,既然没有内外,怎么又说“外”呢?所以,这个“外”只是为了方便表述,其实是“无住”的意思。当然,也可以说是“三界外”。注意,“三界外”也只是说法,十法界就没有任何一丁点地方属于“三界外”的。然而,如果修行没能实实在在地跳出“三界外”就不算真正的成就,这怎么解释我就不说了,只要我们还想问为什么,就去不了“三界外”,也就不可能“外其身”。 接着说“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就是说圣人能谦居人后,能置身度外,他不是对什么事都插手,而是从旁边把事情看清了再帮一把,结果反而能够站得住脚。这么解释,相信很多人还是能够接受的。 但问题是,我们不是天地,也不是圣人,我们是俗人,俗人只能做俗人的事情,要俗人的东西,这些大道理与我们八杆子打不着,哪怕解释得再好我们都不来劲。于是专家又说,天地是客观存在的,是依“道”的规律运行的,从而真正能体现“道”。老子赞美天地,同时以天道推及人道,希望人道效法天道。然而,一说到“天”,我们马上想到无限遥远处,一说到“人”,我们马上回到自己这个身躯,中间隔着一条“天河”,随你怎么比喻,怎么拉近关系,与我们这些俗人又有什么关系! 真的没有关系吗?事实上,我们是被天道、人道这些名相搞晕了。要我说,没有天道,也没有人道,只有“道”,而且“道”也是个假名。如果一定要说天道,那人道就是天道!所以,老子不是在打比喻教育我们,他是在指引我们去领悟真理实相。 我们可别以为老子也是那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专门教我们一些不切实际的大道理?其实是我们理解不了老子!注意,想从儒家的角度解《道德经》,那就好比拿着竹竿去捅星星,做梦!儒家的“圣人”是“做”出来的“人”,而老子说的“圣人”则是“道”,两者有天壤之别。同样,儒家的“无私”与老子说的“无私”也有天壤之别! 在老子看来,只要动念就是“私”,因为有小我在嘛。所以,这里的“无私”就是不动念,而不动念就是佛,就是“道”了。 那这么说的话,“故能成其私”的“私”又怎么解释呢?这个“私”可不得了,它是大私,真私!“私”到没有“公”的地步。 儒家一直教育我们要大公无私,老子倒好,教我们“成其私”。怎么个“私”法?原来一个人得道后,十法界都是他的!也就是说,“不得”反而得到一切了!也就是说,不用清点,也不用防火、防盗了,总之全是他的,他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这还不是大私、真私吗? 这里,我还要告诉大家一个惊天秘密:我们不是一直强调自己是俗人吗?其实,“天”乃至十法界都是我们这些“俗人”造出来的!一切山川大地、日月星辰、万事万物都是我们这些“俗人”的儿孙!看到这些话如果你没说我疯了,那你自己一定懵了!等你醒过来,一定会想,现在胡说八道、臭不要脸的人多得去了,但也不至于如此瞎掰胡扯啊! 请别激动,先喝杯水,以后我会慢慢把这些道理阐述明白的。只是需要一点耐心,《道德经》还长着呢,我慢慢说,大家慢慢看。 特别补充:我从不求神拜佛,今后更不会求神拜佛,但因为发愿解出《道德经》,结果身体方面和修行方面都得到了难以置信的帮助,这种帮助完全超越了人的思维范畴。所以,为了个人以贪求之心求佛是什么也求不到的!想以小我修成佛更是万万不可能的!《佛道一如道德经》这本书是在“后援团”的帮助下写给现代和后世有缘人的,心地不善,没有大福报的人是不可能得到它的。如果谁真的发愿利益众生,而且守住一个“善”字,哪怕这本书看不太懂,坚持下去自然会有奇迹发生,否则,除非他的发愿杂质太多!
||引用|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解析: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意思是,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 从字面上看,这章的内容很好懂。那些贪慕权位利禄的人,往往得寸进尺;恃才傲物的人,总是锋芒毕露,耀人眼目。所以说,为人处世要留有余地,不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过度,要适可而止。那些锋芒毕露,富贵而骄,居功贪位的行为,都是过度的表现,招致灾祸是难免的。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层出不穷,我们干嘛不引以为戒呢? 我们总是这样,遇到名利当头的时候,没有不心醉神往的,没有不趋之若鹜的。所以,老子在这里就明确指出知进而不知退、善争而不善让的祸害,希望我们把握好度,不要把事情做得太过,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 事物的发展往往向着自己的反面转化,否泰相参、祸福相位。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常盛不衰能有几人?所以,老子奉劝我们趁早罢手,见好即收。在事情做好之后,不要贪婪权位名利,而要收敛意欲,含藏动力。可是有些人就是不听话,贪心不足,居功自傲,忘乎所以,结果身败名裂的比比皆是。 我这么说,可能反对的人少,认可的人多,只是极少有人能够做到,往往失败之后才懊悔不已,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受了欲望的诱惑、牵引。而这欲望是怎么来的呢?其实,欲望就是所谓的业力。 我们一个个看似踌躇满志,自由自在,实际上都是被业力这根锁链牢牢牵着的囚徒,别以为功成名就真是自己奋斗来的,那是善业牵上去的,否则,那么多人努力怎么就你成功呢?当然,身败名裂也是恶业牵下来的。所以,别看我们一个个像模像样,其实跟耍戏的猴,拉磨的驴没有本质的区别。 那怎么办呢?仅仅看我的文章,不能说没用,但实际上作用不大,唯一可靠的办法就是消业,把那根无形的锁链慢慢消融掉!因果、业力是所有修行人都自以为懂,并长期挂在嘴边的东西,老是把一个人现世的不顺理解为前世或今生干了坏事,也特别愿意破财消灾来做所谓消业的各种仪式,而实际上这种消业还是在造业。 事实上,“因”就是“果”,“果”就是“业”,“业”就是“因”,它们是非常复杂的东西。不能说因果、业力与干坏事没关系,但要害不在这里。那么,业力到底有哪些方面呢? 首先,传播所谓相似佛法、道法都是造大业。因为这些似是而非的东西一旦输入到众生的阿赖耶识里面,就像电脑染上病毒一样,今生乃至后世都只能去相应邪法,越学越愚痴,不知道要经历多少世,碰到大机缘才能洗清,就像电脑程序坏了,需要找到专业人员修理一样。当然,跟着这类邪师修行同样是造业,是受报。所以,要这么看的话,现在学佛修道的人士就没几个不是在造业的。 其次,世智辩聪也是大业。世间的小聪明是最大的愚痴,因为这种聪明时时让我们围绕着“小我”妄想不断,不仅时时在造业,还会把真正的智慧拒绝掉。所以,对修行人来说,越“傻”越好修。坦率的说,本人就是世间非常聪明的人,然而,这正是我修行最大的障碍,为了消这个“聪明”业,我花了很多功夫。 还有,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业力的牵连。大家都认可多个朋友多一条路,事实也确实是这样,很多时候一个朋友可以改变我们一生的命运,然而,哪怕这么好的事,从本质上来说还是业,不同的是,帮我们的是善业,害我们的是恶业。所以,当我们自以为人脉关系非常广的时候,早已经被业力包围得身不由己了。为什么大家现在都感叹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都是业力让我们脱不开身啊。 此外,我们的相貌,我们的习性,我们的健康、财富,乃至我们的梦境,都是业力的反应。 由此看来,业力的范围是如此的广泛,可以说,我们就生活在业中,我们的言行举止、喜怒哀乐,无一不受业力的左右,多可怕! 回过头来看看现在的学佛人,老是把吃荤、打蚊子等当造业,是不是愚痴?本身不明业力却妄说业力是不是造业?反过来,他们把着相的忏悔、放生、吃素等当消业,实际上还是造业。婴儿坐在屎中不知屎,一边拉屎一边将屎往嘴里塞;迷人身在业中不知业,一边造业还一边教人消业,造下无量业力自己还不知道! 我们这个肉身就是业报身,是无明妄动产生了我们的性格、品行、能力等,这些东西一旦产生,就会以一定的惯性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再由贪嗔痴慢疑补充新的能量,于是没完没了,形成一个无形的、威力强大的网,这个网将我们的命运牢牢地控制住,常人根本就没有能力逃脱它。所以我前面说命运是改不了的。 对我们常人来说,不管多么优秀或者多么失败,都只是业力的傀儡。我们只是个木偶,业力才是背后的操纵者。可见我们是多么的可怜,多么的无能!然而,说我们无能也冤枉,因为我们能造出连自己都逃脱不了的业力。 本人就是个业力重于泰山的人!曾经很多世都是带兵打仗,杀人如麻,自己也战死沙场,然后业力自然牵引着我下辈子继续参战,多可怕!当把这些业力请出来超度时,真是遮天蔽日!记得小时候读《三国演义》,我就特别喜欢诸葛亮,但对他的计策从来就没有佩服过,因为我觉得那些计策我都想得出来。而且,从小我就觉得自己生错了时代,如果我出生在战争年代,只要不被打死,我一定能成为将军,而事实上我曾经有一世就是将军。其实,我今生也是一名军官,但因为不打仗,所以与部队格格不入,强行退伍了。看看,这就是业力! 我今生的杀业也非常重,被请出来时,鸡、鸭、狗一大片,而且身上还出来十几把刀(虚态的),原来我杀的那些众生全都跟着我呢,难怪我今生倒霉得一塌糊涂!此外,还有过去世的两条命案将我的中脉完全堵死;另一个大业将我心肾相交的通道完全堵死,任何医疗手段包括自己养生都解决不了;腹部的业力请出来就像马蜂出窝一样。当然,还有很多别的业力。所以,没见过业力的人最好不要空谈业力,因为谈就是造业。 要摆脱业力,唯一的办法就是修行!当然,我说的修行绝对不是现在常见的学佛人那样,现在绝大多数以修行人自居的都不是真修行,而是造业。 从广义上来说,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这是人人需要的,所以说,人人需要修行。从本质上来说,修行得明理、开悟,不明理、不开悟怎么修啊!所以,现在学《道德经》不就是明理、开悟的最好机会吗?珍惜吧! 最后关于“功成身退,天之道”还要说几句。从古至今,真正能功成身退的人屈指可数,往往都是功成了,结果却惨不忍睹,这不能怪任何人,业力早已经把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安排好了。比如诸葛亮、刘伯温等,他们可不是一般的聪明,而是具有预知天机的智慧,但即使到了这样的程度,还是算不过“天”,这个“天”其实就是自己的业力。所以,想“身退”的人不少,但这个业报身怎么可能想退就退得了呢? 如果真要退,一定要“心”退,“心”退到哪里呢?当然是退入“道”中,只有这时候,才可以说真正的安全了。反过来,想在世俗中求全,那只能是做梦。 特别补充:关于超度,好像谁都不陌生,实际上几乎都在上当受骗。被超度的对象总的来说有两类,一类是灵体,有人的,也有动物的。人堕落在三恶道,希望往上走,动物灵体也是为了升级或转人。另一类是执念,也就是业,贪嗔痴慢疑,怨恨恼怒烦都会形成业的能量团。这么看来,人人都有不少需要被超度的对象。但是,要超度他们并不容易,比喻经一万个农民工批准,也没法将一个外地户口换成北京户口,但北京市市长一句话就能解决问题。所以,只有修到相当高层次的人才有资格给别人做超度。不管超度什么,都是要付出能量的。在那个层面,货币都是废纸,能量才是一切,虚态众生只有得到足够的能量才能被超度。所以,自身级别不太高的人超度一个小东西也会感觉累,但菩萨级的人一念就可以超度大量众生:该化解的化解,想升级的升级,要投胎的送去投胎。总之都是和平解决,结果皆大欢喜。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柔致,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解析: 这一章与实修有直接关系,比较难懂。什么叫“载营魄抱一”?“载”就是保持、持守,“营魄”就是我们的身跟心,“抱一”就是合一、守一。一般的解释就是要我们身心合一,或者身、心、灵合一。这种解释是学术派的臆测,是非常肤浅的。 只有修行到一定程度才能悟到:真正的“身”不是这个肉壳子,而是十法界,而心也不是在肉壳子里面,而是遍满法界。所以,真正的“营魄抱一”就是天人合一,就是如如不动,就是寂静涅槃。我们平常总以为涅槃是死后去一个神圣的地方,真让人哭笑不得! 什么叫“专气致柔”?“专气”就是心不散乱、清醒明觉,“致柔”就是身、心柔软,不与任何事物拧巴。这是一种大定的状态,也就是行住坐卧都在定中。 有人应该听说过处在大定中的人,就算毒蛇猛兽见了都回避,决不会伤害他。这也好理解,只要有这个“小我”在,就会发出一些与自然不和谐的干扰信息,毒蛇猛兽接收到这种信息,就会产生本能的反应,发起攻击。而在大定中是与自然合一,也就是与“道”合一的,当然就不会激起任何其他生物的反应了。 我们平常总以为婴儿傻,什么都不懂,实际上是我们傻到一点都不懂婴儿。只有婴儿常处在天人合一的状态,常处在大定的状态,我们修行就是要返朴归真,返还到婴儿那“一”的状态。所以老子说:“能如婴儿乎?”我们都以为一个人证悟之后,一定会法喜充满,事实不然,真正证悟后是没有任何喜怒哀乐的,就像一个婴儿,吃饱了,傻傻呆呆的瞪着眼睛躺在摇窝里。如果哪个人打坐出来后高兴得不得了,以为自己证到了什么,那最多只是到了某个中间层次,甚至有可能是着魔了。 再说“涤除玄览”。我们每个人的佛性跟佛陀、老子是一模一样的,一点也没有少,只是因为累世历劫以来造成的污垢太多,才沦为六道众生,我们修行就是要慢慢涤除这些污垢。 所以,修行不是做加法,而是做减法,内减一切念,外减一切事,最后减成一个“光蛋”,没有任何瑕疵了,也就是所谓的成就了。 遗憾的是,我们现在绝大多数人修行还是在做加法,学点什么知识,学个什么咒语,增加点什么功能,就了不得了,就出来炫耀,甚至想办法兑换成人民币。其实,我们的自性是本自具足的,再好的东西也加不上去,能加上去的只有累赘,也就是业。 “爱国治民”的“国”、“民”是代指大小事情,我们不要着在“国”上,也不要着在“民”上,而是要把焦点放在“无为”上。 老子和佛陀的看家宝贝都是“无为”,大家要反复参详,慢慢体悟!若问:“无为”还怎么做事?这么问肯定是误解了“无为”,菩萨都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我从小到现在不求神,不拜佛,也没有任何一个菩萨怪罪我。而且,任何一个修行人,只要他能够呆在自性家园,自心能与佛菩萨相应,关键的时候,自然能得到佛菩萨的加持。反过来,如果自己不在“道”中,为了个人的私利,想通过花大钱、烧高香的方式求得佛菩萨的帮助,几乎是不可能的。 修行人一定要知道“自心是佛,离心无别佛”,这是真理。但同时,无数的佛菩萨也是真实存在的,这似乎很难理解。我给大家打个比喻,一万台电脑装的是同一个操作系统,你说这到底算一个系统呢,还是算一万个系统?所以说一就是万,万就是一。而且当我这个电脑出问题的时候,其他电脑还可以通过网络帮我修复,所以说网络是关键。我们世俗人就好比是出了问题的电脑,只要能跟其他电脑连上网,它们就可以帮我们。很多修行到一定层次的人其实是可以跟其他佛菩萨联网的,得到佛菩萨的帮助也就理所当然了。但我们世俗人基本都是问题严重到没法跟佛菩萨联网的程度,任我们怎么求烧香拜佛,怎么可能得到佛菩萨的帮助呢?我坦言,我就是这类人,怎么办?只好花钱请人来修。什么是钱?善功德才是钱,可是我偏偏又恶业重,怎么办?只好努力修行,努力挣“钱”。所以,善才是关键的关键!只有善才能得到善缘;只有善才能化解业力;只有善才能最终与佛菩萨联网,直至成为一体。 “天门开阖”的“天门”就是六根,包括所有穴位乃至毛孔,当它们全部打开的时候,就是大周天的境界,这时法界的能量随你取用,身体敏感的人还能感觉到能量的交换。注意,不少人用意念转小周天,觉得有个东西在转,那只是个玩意儿,没用的,执着他反而是个麻烦。 还有炼丹,有人在肚脐下方炼出一个大拇指大小的硬块,到处炫耀说自己的丹炼得怎么样了,这是很可笑的。谁要真觉得丹田那里有个东西,那肯定是走偏了!丹田是虚态的,没有实体,但却是人体真正的心脏。关于丹田的位置,说法不一,实际上就在肚脐与命门的连线上。随着修行层次的提升,丹田的形象也会发生变化,听说某些人的丹田不仅放光,而且光中还带有文字。这个时候,他身边往往就会有高级虚态众生围着沾光的。随着修行的深入,丹田的形状和光像会发生各种想象不到的变化,其妙得很。还有人说,他的丹田是一望无际的水面,中间像滴了一滴水一样,也许是因为这个景象,所以称之为“田”。注意,道家很重视炼丹,打坐有守丹田一说,这都是有为法,除非初始阶段用,否则是有害无益的。丹不用炼,也没法炼!随着心性的提升,“田”就自然伸展开了。 本人修行是很麻烦的,因为我这个自以为聪明的脑袋转速极快,虽然理上知道要呆在自性家园,可忙起来的时候,往往一整天都没着“家”,即使偶尔回来一下,也不知道呆了几秒钟就又逃跑了。所以,修行的进度特别慢。有人说,他也曾经像我这样,后来把业消了,大周天就自然通了,这时候,整个人就像变了一个人,自然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不想静都不可能了。由此看来,我们之所以静不下来,都是因为业力的骚扰。 “明白四达”是什么境界?就是开悟了,就是明心见性了,也包括有了某些功能,总之就是真正的大智慧出来了。这个时候,表现出来的决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牛得很,相反,往往是大智若愚,不像世间人那样贼机灵。跟这样的人相处,很多时候会发现他们“笨”得超出想象,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象。世间的聪明是最大的愚痴,而“若愚”则是真正的没有分别心,所以看似傻傻的,实际上什么都明白。 如果谁看到一个大师非常的慈悲,说法还好像很不错,而且还有某些功能,很多人都拜倒在他脚下,可别高兴,这样的人十有八九是阴魔附体,要跟上了这样的师父,那真是要倒八辈子霉,因为不仅今生麻烦,后世还麻烦不断,小心、小心! 这一章讲的是真正的修行功夫,而且是最上乘的顿悟法,谁要能够切入,那是非常舒顺的。 有些版本后面还有几句:“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几句经文与上文的意思不合,而且在五十一章还重复出现了,而在那里就非常合适,所以这一章我就把它删除了。 大家不要以为经典就那么神圣,动它不得,你要真懂了,动动又如何?但某些字坚决不能动,比如“上善若水”就不能改为“上善治水”。后面还有不能动的,我会点出来。《道德经》的版本有几十个,不少人一直想搞明白哪个是正本,要我说,只要解析的时候不离“道”就是正本。反过来,如果不能定在“道”上解析《道德经》,正本也会解析成邪本! 特别补充:现在求神拜佛者多,却不知道,菩萨已经离了四相,哪里还会在意众生给他磕多少头,供多少水果?反过来,如果菩萨还在意这些,那跟世俗的贪官又有什么两样?所以,世俗人想求菩萨保佑是不太可能的,求来拜去的结果,除了招来一身附体,没什么别的作用。依我看,若是想真修行,起步阶段踏实苦修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尽管着相,却是以实际行动在发愿,在表决心,坚持下去,善因缘也就不期而至了。本人曾经就是苦修、傻修过来的,而接踵而至的善因缘都是自己撞到我鼻子上的。再说,真想得到菩萨的加持也不需要求,当你修到一定的程度,心与菩萨相应了,自然得到不可想象的东西。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解析: 译文很简单: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一般人只注意实有的东西,而忽略了虚空的东西。实际上“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为用的。无形的东西能产生很大的作用,只是不容易被一般人所觉察。老子特别把“无”的作用向人们显现出来。 他举了三个例子:车子的作用在于载人运货;器皿的作用在于盛装物品;房屋的作用在于供人居住。这是车、皿、室给人的便利。车子是由辐和毂等部件构成的,这些部件是“有”,毂中空虚的部分是“无”,没有“无”车子就无法行驶,当然也就无法载人运货,其“有”的作用也就发挥不出来了。器皿没有空虚的部分,即没有“无”,就不能起到装盛东西的作用,其外壁的“有”也无法发挥作用。房屋同样如此,如果没有里面的空间和门窗,人就无法居住,房屋也就不能成为房屋了。 这么一解释,估计没有人看不懂。但是,我们可别以为自己就真正理解了“有”和“无”。看着天空我们以为是“空”,一个雷劈下来还敢说话吗?看着石头我们妄言是“空”,砸在腿上还能走路吗? 我常听一些学佛人说,“哎呀,都是空的、假的,执着它干什么!”说这话的人,表面上看似乎已经学得很高深了,他自己也常常以大师的身份教训别人,这个时候如果给他一耳光,看他疼不疼,看他还说不说是假的、空的。所以,先别高兴太早,我们真要把“有”与“无”搞明白了,佛法、道法也就一通百通了。 有个形象的比喻:“有”“无”狼狈为奸,“有”是跑腿的,“无”是幕后指使。这个比喻有几分道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千万不要把“有”“无”理解为两个东西,它们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老子在这里只是借现象界给我们点一下,真正“有”“无”“色”“空”的实相要我们自己去悟。 “空”不是顽空、不是断灭空。“空”是这个样子的:非大非小,非内非外,非有非无,非动非静,非合非分,非生非灭,非往非来,非实非虚,非方非圆,非显非隐,非流非凝,非有相非无相。 这么一说之后,恐怕原来以为明白“空”的人都被搞懵了,或者说脑袋反而被搞“空”了。这里不是故弄玄虚,如果“空”那么容易说,佛陀也不需要说法49年,讲出三藏十二部经。而老子也不需要用《道德经》五千言来说“空”。如果谁反问,老子怎么是说“空”,他不是从头到尾说“道”吗?这么一问我就明白了,他肯定“空”也没明白,“道”也没明白,要是明白了一个,另一个也就明白了,因为“道”就是“空”,就像番茄就是西红柿。 在整个《道德经》的解析中,我会反反复复地说“空”,也就是要大家离相,而且很多解析也全部是离相的。何谓离相?证、悟、了、觉,此四相在心上论。人、我、众生、寿者,此四相在身上论。外不可着此幻身之四相,内不可着此幻心之四相。但是,另一方面,我又会说很多的“有”,包括虚态的很多事物,其实全都有,只是某些东西不是民间传说的那样。这是不是自我矛盾呢?其实不是,因为“有”就是“空”,不能在“有”之外格外去找一个“空”,真正的修行就是要空空地躺在一切“有”上打滚,而不被“有”所染。 “空”其实从科技的角度反而比较好理解。在我们这个物质界,光速是最快的,可是,在三维以上的世界里,光速是最慢的。如果一颗子弹以超光速的速度穿过我们的心脏,别担心,肯定毫发无损,因为这时候的子弹“空”了,它可以穿过任何有形质的东西而不会伤害对方。 反过来,如果站在子弹的角度,则我们是“空”的,子弹不仅伤害不了我们,自身也不会受损伤。《金刚经》为什么要用“金刚”二字?因为《金刚经》是教人离相的,是说“空”的。就算核武器也没法将“空”击穿,所以称之为“金刚”。 由此看来,“有”和“无”要是不解释,大家好像还都明白,越解释让人越糊涂。没办法,我们的心要是“空”了,那就啥都明白了。《心经》里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实已经把“有”“无”说透了,但我们明白了么?本人在这本书里就说了很多的“有”,比如:菩萨、气场、附体、虚态众生等等,总之,一切事物在我这里都说“有”。我们一定要知道“有”就是“无”,不能到“有”之外格外再去找“无”。否则,势必要么着“有”,要么着“无”,都是错的! 自古以来就说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直到现在我们还引以自豪,但龙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人说是灭绝了的物种,但我估计它们本来就是虚态众生,因为现在虚态中各种各样的龙多得很,能量级别也相差悬殊,经常三五成群是常事。它们也需要超度、升级等等,有时候一个小黑龙得到能量后,立马就变成大黄龙腾空而上,而且走的时候还非常高兴。本人曾经也被小龙附体过,只是没功能,而小龙的妈妈则附体在一个女孩身上,使得那个女孩功能很强。因为龙的因缘,我跟那女孩还在一个道场呆了十几天。 大家看看《维摩诘经》,维摩诘那间小屋子竟然能“装”下那么大的世界,别以为这是神话,这完全是真的,只不过是虚态的。有人告诉我,他房间里经常来大量虚态众生,都是来沾光的,或者求他超度的,有一次竟然来了几条大恐龙,还臭烘烘的。所以,如果我们想凭着心意识把“有”“无”分辨清楚,那只能是瞎子摸象。 特别补充:现在各种有为法的修炼非常多,本人也曾经修过学过、练过很多有为法。起步阶段用点有为法是可以的,但不能执着,何况现在很多有为法是害人的。比如说只要集聚能量,当能量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开悟,这完全是邪说。开悟与能量毫无关系。但是,开悟后如果再往上提升,能量会自动增强,不需要用任何有为法去修。反过来,执着于有为法的人最终全部在邪道上,害人害己!我们之所以能量不足,是因为很多通道被业力障碍了,随着业力的消除,能量通道的打通,能量是自动提升的。有人说有为法修着修着就能进入无为法,这绝对是邪说!有为法是越修越“有”,不努力的人也能有所收获,努力的人则越得越多,所以,越修就越舍不得放手,怎么可能进入“无为”呢?而且,用有为法修炼很容易走入魔道,因为有求心很容易与魔相应,于是成为魔王的形象代言人。曾经就有修行高人在我眼前突然疯了,只好送精神病医院。
||引用|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解析: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得宠是一种殊荣,有了殊荣便担心失去,为了不致于失去殊荣,便在赐宠者面前诚惶诚恐,曲意逢迎,因而人格尊严受到无形地损害。 这样的例子现实中比比皆是,好在久而久之,大家已经习惯了,一面装爷,一面装孙子,来回转换几乎不需要时间,但内心的纠结只有自己知道。受辱就不用说了,谁受辱都是件悲伤的事情。所以,“宠”和“辱”对于人格尊严的挫伤,并没有两样。 如果一个人从未经受任何辱和宠,那么他在任何人面前都可以傲然而立,保持自己完整、独立的人格。但现实中,这样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倒是有极少数人,经历了很多的宠和辱,然后开悟了,从宠辱中破茧而出了。这样的人也能在任何人面前傲然自立,哪怕将他踩在脚下被人唾弃,他依然傲然自立,所以这种“傲”与骄傲是完全不同的,这种“傲”叫做“佛慢”。
但我们都是世俗人,对于身外的宠辱荣患十分看重,甚至于许多人重视身外的宠辱远远超过自身的生命。为了荣华富贵,为了子孙后代,总之为了寿、名、位、货等身外之物,最终把自己这个身体玩完了。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人不把自己的身体看得非常非常重,但是,毕竟身外还有很多非常非常重要的东西,哪一样都舍不得拉下,结果顾此失彼,疲于奔命。 人生在世,难免要与功名利禄、荣辱得失打交道,但把它摆在什么位置上,就需要斟酌了。现实社会机会多,诱惑更多,名望、财富、吃喝、旅游、家庭等等数不清的东西像一根无形的锁链,拽着我们身不由己的乖乖往前走,直到生命结束。 很少有人反思一下这根锁链是哪里来的,要不要挣脱它?怎么样才能挣脱它? 这里有几句经文很容易被误解:“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直白的解释是:“我们之所以有各种祸患,就是因为有这个身体,要是没有这个身体,那还会有什么祸患呢?”如果真是这个意思,我们真要遇到大的祸患解决不了,还不如自杀算了,一了百了嘛。真是这么解释的吗?显然大错特错。 先说“有身”,人真是麻烦,就是因为有这个身体,行住坐卧、吃喝拉撒、穿戴装扮,还有爱面子、装孙子等等哪一样不是事?总之,为了这个色身,一辈子忙不完,同时还造下了很多的业力。等我们死的时候,就用前世加今生的全部因果业力买一张“旧船票”,继续在苦海里飘摇!然而,要是没有这个色身,我们还没法修行,没法逃出这个苦海。这真是左右为难啦! 再说“无身”,如果我们能认真的学习《道德经》以及佛陀的智慧,同时扎扎实实修行,那就有可能买一张“新船票”去彼岸,那时候就真正不需要这个色身了。这个色身只是我们修行的工具,修完了扔掉它,毫不可惜。 我们大家都是领到了这个工具的人,可遗憾的是,绝大多数人拿了这个修行的工具却不修行,而是去干其他自以为有意义的事情,结果呢?到那时,哪怕是世界首富也只能买到“旧船票”,因为法界的金融还比较落后,没有货币兑换这一说。 再说,这个“身”就是业报身,所以,从根本上说“身”就是“业”,现在将那段话重新翻译一下就是:“我们之所以有各种祸患,就是因为有业力,要是没有业力,那还会有什么祸患呢?”这么看来,真正的修行其实没什么可修的,因为“本自具足”啊,我们的命运之所以各自不同,就是因为各自的业力不一样,所以,修行就是消业,业力消完了,就是佛了。 “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直接的翻译是:珍贵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他;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 如果这真是老子的本意,那我们就要反问老子:你既然这么明白,那怎么就没能“寄天下”“托天下”,而是骑着青牛独自走了呢?所以,这句话是另有深意的。 我们老是以为只有当了皇帝或总统才算得天下,在老子眼里,“天下”就是法界!而要拥有十法界就只有成佛、成道,而要成佛、成道,就要把业力消完,而要把业力消完就要重视业力,也就是要“贵以身”和“爱以身”。所以,这句话的真实义是:踏踏实实的消业,业力消完了也就成就了。 关于消业,本人深有体会。由于我的业力超出一般的重,曾有好几年的时间都是着相修行,逐步消业,所有消业的方法我都努力去实践,坦白说都有一定的效果,但与我海量的业力相比,实在有点像愚公移山。后来碰到集中消业的机会,那两个月的时间里,小便奇臭无比,身上也特别臭,哪怕每天洗澡,澡盆里也飘着一层油腻的东西,这是因为某些业力一旦被去掉之后,与它相应的某些肌体就会把垃圾排出来,所以越臭我就越高兴。还有,随着业力的除去,身上很多部位都有可能会跳动,会无缘无故的痛,人也会特别的疲乏,甚至像生病一样,这都是特别好的反应。肠胃里面有时候也会翻滚,接着就可能拉稀,包括宿便也会排出来。注意,排宿便决不是一两次就能够完成的,随着肠胃功能的增强,相当长一段时间都会陆续有宿便排出。还有的时候屁超级多,这也是肌体修复的反应,都是好事。 有些业可以批量消,也有些业一个就需要很长时间,就好比一块巨冰,太阳每天照,也要好长时间才能消融。我的喉轮处有一个大业,直接扼住我的要害,使得中脉不能畅通,就连证悟者也不能一下清除,只好慢慢消。后来终于机缘成熟有了办法,将它连根拔掉了。我之所以反反复复说业力,就是因为自己受了很多业报,看到还有很多人为了财色名利在造大业,想想他们的未来,于心不忍,自然就婆婆妈妈地唠叨了,但只怕说多了不仅没人听,还会反遭人非议,没办法,业力就这么坚固,就这么可怕! 再说个可笑的事,有高人闲坐者,突然感觉头顶上跑出一串气体,一看,竟然是好多双漂亮的鞋子。原来他特别喜欢漂亮鞋子,而这喜欢就形成了执念,也就是业力。这事对我感触很深,业力的范围竟然是如此的宽泛,那我们世俗人一辈子得造多少业啊!也难怪我的业力能遮天蔽日了。再说这位高人,修到那种程度还有业力跑出来,可见消业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特别补充:中脉是非常重要,非常神奇的,这不是着不着相的问题。修行人能通中脉极少。有人说中脉不通的人打坐会坐不住,不是这么回事。我曾经连续打坐72小时,后来才知道那个时候的中脉还完全是堵死的。有些图上描述中脉七轮为七朵莲花,似乎假得太没有技术含量,而实际上竟然是真的,人体就这么神奇!现实中,谁要在中脉七轮修出了莲花,一定是值得佩服的修行高人。其实,七朵莲花还仅仅是通中脉后的初始阶段,以后莲花会消失,变成七个光盘。而且光盘会越来越大,直到伸出体外,与法界成为一个整体。中脉也会越来越大,颜色由浑浊逐步变为白色,再到纯白,再到青幽,美得很。整个这些变化快的人几天就能完成,慢的人一辈子也完成不了。中脉从人体上来说对应的是相应部位的器官,从虚态来说对应的是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所以,中脉完全畅通不仅预示着百病全无,同时也预示着三界已经畅通无阻。注意,中脉不是有为法能修通的,很多所谓开中脉的修法基本都是忽悠,费尽力气能将中脉开一条缝算很不错了,其实没什么用。中脉是修“性”的结果,当我们的心性达到相应的程度后,中脉自然就通了。很多修行人身体不好,说是自己不重视这个色身,其实这是在为自己没有实修实证找借口。事实上,只要“性”修好了,身体是自动跟着变的,根本不需要有意健身。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解析: 我们先看译文: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这三者的形状无从追究,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它的上面既不显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晦涩,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却又不可称名,一切运动都又回复到无形无象的状态。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是“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头。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
如果我们已经明道,就会发现这一章对“道”的描述非常清楚,非常准确,因为当我们真正进入“道”境的时候,就是这种感觉。如果没有明道,想看看译文就开悟,好像不太可能。因为,“道”不是普通意义的物,是没有形体可见的东西。所以,老子用经验世界的一些概念对它加以解释,然后又一一否定,反衬出“道”的深微奥秘之处。 然而,“道”自古以来就支配着现象界的一切事物,要认识和把握现象界的个别事物,就必须了悟“道”的法理,体证“道”的实相。如果仅仅是从文字上面解析,纵使研究一辈子,仍然还停留在文字相上。而且无论怎样解析,也无法知道什么叫做“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可得,名曰微”。 因为这是三维以上,也就是光速以上世界的东西,而我们却总想站在光速以下的世界里把它搞明白,打个最老土的比喻,这就好比搬着石头打天。所以,如果哪位大师把这一章的文字解释得细之又细,只说明他没有悟道,一个语文老师而已。 其实,没悟道也没关系,问题是有些人把自己装扮成传播佛、道、传统文化的使者。文化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但如果文化一旦染上病毒或者被转基因,害人也是亿万年的。我真佩服那些“导师”们,这么大的业力他们都敢造! 《心经》里面的“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都是对“空”、对“道”的描述。然而,就这么一个什么也“没有”的“道”,却能生妙有:一切有形的、无形的事物。总之十法界都是它生出来的。 天文学家一直想去寻找宇宙的边际、“空”的尽头,用太空望远镜照射到120亿光年之外,也依旧茫然。因为它在“空间”上是无边无际的,在“时间”上是无始无终的。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这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如果我们学道只是为了玩嘴皮子,那不学也罢。事实上,不管我们懂不懂“道”,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用“道”,只是用了却不知“道”。如果我们知“道”,那人生就真正地洒脱自在了,哪怕事务依然纷繁复杂,内心的感受已经完全变不同了,所以说能“御今之有”。 若问,世俗人也能“御今之有”吗?当然可以,条件是开悟,开悟后,处理工作和生活中的事,都会容易得多,不会再像以前那么纠结了。 如果不开悟,只是一味的贪求,那就没招了。现实中,很多人不仅计划着各种事业,还计划着老了怎么养老,养老地产买好,死了埋在哪儿,墓地也买好,以为自己很有远见,却很少有人想过死了怎么办?其实,这才是真正要命的问题。因为死了并不能一了百了,无尽的麻烦还在后面,而对悟道者来说,这样的麻烦也能一笑而过,也就是说,没有什么“御”不了的。 下面重点要说一说“古始”。把它解释成“宇宙的初始”等于没说。佛陀是这么描述的: “未有大地之先,只有我一片真空。真空即真我也。盖此我无有形相故曰空。然此空即是我,又至实至真,故曰真空。此真空之我,求其来处并无来处,亦并无生处。若有来处,则有方所。若有生处,则不能号为至尊。 普照三千大世界,惟此一真我而已。然此我非一,若说是一,则今日何得有此无限多之人?若说是万,则何得又一,一即是万,万即是一。然又不可一混于万,万混于一,清清楚楚,才能放心。当此混同真空之时,并无佛与众生之名,亦并无佛与众生。大家都如如不动,大好一寂灭道场。 无奈大家都迷而不肯安分,无福受用此大好道场。都在那寂灭之中若有所感,一动一动的发出一微芒纤细之觉。此觉非等觉妙觉大觉圆觉,乃本我本觉中稍有一点趋向者,然已将离乎本觉矣。 积觉生明,明者明明有此一觉也,非有他物可以明之也。积明生空,因明久则若似乎有目而可前望者,然望去则惟空而已。此际真空已变为顽空,盖因明之故也。生死之根基于此。因望而见有空,然空中毫无一物,惟见一片昏昧而已。此乃大家之我不安本分、迷而攀缘之相也,所谓觉、明、空、昧是也。 由此愈不安分,则发念乱想,即乱想亦不过空昧。久之则因想生气,气盛力大则成风,风有来往进退,进则为阳,退则为阴,吹来吹去遂吹出一物,渐渐坚实而为金,即此天也。风与金摩则生光明,谓之火。火上烧金则生水,水下降而有渣滓,则成土,土与水交则生木。此世尊所论五行,天地山河人物所由生也,世亦有知之者乎。大家念想乘此五行,攀缘四大,遂有此身。” 这一段描述实在精彩,我准备把他翻译成现代文,但还是放弃了。佛陀说的这个才是真正的物种起源,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只是从现象界的个案做出的推论而已,或者说只是某些物种后期的一些演变,从根本上来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看到了宇宙真相的唯有佛陀和老子。如果我们对佛陀这一段文字能够切入,悟道不难。如果连这一段文字都否认,却满世界宣讲《道德经》,那只能是混世魔王的邪说。遗憾的是这个末法时代不仅邪说者多,愿意听邪说的人更多,都是业力的牵引,有什么办法。 特别补充:再说说行善的事。很多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重视行善,以为放生多、供养多、做义工多,善功德就越大。这是错误的。善功德在“心”不在“事”。有人花钱花时间帮一个邪师搞道场,因为他是以无我利他心做的,所以仍然有功德。但如果他是怀有利己之心去做的,那他就是帮凶,造大业了。所以,如果谁不管遇到什么事,起心动念都是善的,那恭喜他,他一定是个善根浓厚的人,无量的福报一定属于他。比如这本书,如果谁觉得好,发愿尽最大努力传播给他人,哪怕他挨了很多骂,却没有一个人受益,他的善功德也非常大。如果有人因他的传播开悟或成就,哪怕他们之间从来没有交往过,其功德也是无量的。这种功德将直接反应在他今生乃至后世的生活或修行上。坦白的说,本人也不知道前世或今生无意中积了什么德,不然的话,如此珍贵的法宝怎么会落到我头上呢?善是一切的关键。世间福报决不是努力挣来的,而是过去的善换来的。出世间则靠善的动能才能推着往上走。顿悟法不诵经、不持咒、不打坐、不持戒,但非大善之人不能修!!!
||引用|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解析: 这一章整个就是站在“道”的顶尖上,也就是从根本上来说的,若要从世俗的相上来解释,再高的学问也是在文字上绕来绕去。 我们首先不妨看看公认的译文:“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复归于生命认识了自然规律,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不认识自然规律而轻妄举止,往往会出乱子和灾凶。认识自然规律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会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遭到危险。” 请问通过这段译文你真的明白了吗?所以,这一章我只从根本上来解析。 “致虚极,守静笃”这六个字是老子整个修行方法的核心。它就是《金刚经》所说的“离一切相”,就是六祖所说的“无念”,就是《心经》所说的“观自在”。 只有当我们真正明白了的时候,才会发现全是通的,如果要从文字相上来解释上面这几个词,那只能是胡扯!这六个字是“无为法”。“致虚”就是把自我去除掉,把我是、我能都空掉,让心放开。其中的“守”字非常关键,只有“守”才不会落入顽空,而会渐渐“明觉”。那怎么守呢?《心灯录》说:只要将世法佛法一切丢去,只有真我。也不必守住真我,也不必有不守住之心,而罄然独存。这话是要修到那个境界才能真正把握的,想凭思维去理解是没有意义的。 这时候,在清醒明觉的状态下,就会“万物并作”,十法界的法流、法音、法义就会如实显现,包括一切人、事、物的景象和各种声音,而你必须保持安然无住。安然无住不是不动,而是要起禅观,所以就叫“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就是在禅观中你会发现,现象界的一切都是“生住异灭、成住坏空”的,而最终都是“各复归其根”,也就是各自又回到它的根本、回到“空”的状态。这一句说白了就是你会看到一些平常看不到的东西,知道一些事物真实的来龙去脉。但要注意不能执着于这些东西,因为这一切都是从“空”中生出来的幻相,终究要“归其根”的。 “归根曰静”的“静”就是“空”,就是涅槃寂静。一切来自于“空”,又回归于“空”。如果体会不到“空”,找不到心灵的家,就不可能大安心、大自在。 我们这些世俗人,哪怕再有能耐,也是达不到“静”的状态的,相反,世俗人不管胆子多大,都有一种本能的恐慌,表现在现象上就是抓取:抓名、抓利、抓亲人、抓朋友、抓工作……反正不能停,不能空,一定要抓个“有”才能安心。不信你看独自走夜路的人,少有不害怕的,这时候哪怕身边有个孩子,也会安心多了,按理说,带着个孩子应该更麻烦、更担心才对。但由于有了孩子这个伴,就安心多了。 所以,不要责怪世俗人贪,因为大家都是丢失了根本、丢失了“家”的流浪者,心里慌啊,不抓点东西怎么办?由此看来,无论贫穷富有,高贵贫贱都是可怜人! 一个人要想真正的“静”,唯一的办法就是“归根”,就是回归自己的自性家园。“静曰复命”的“复命”就是成道、成佛,就是永生。只有这时才会永恒的、超越时空的“活着”,因为一直这样“活着”,所以“不灭”了,因为“不灭”,所以就“不生”了。这样就达到了“不生不灭”的状态,所以说“复命曰常”。“常”就是永恒,就是不动。 我们为什么在六道中永无休止的轮回?就是因为“无明”。当了悟了真理实相,也就是破除“无明”之后,就将“无明”转为“明”了,所以说“知常曰明”。这里的“常”不是不变的“常”,是超越时空的真理,如果不知道大自然“恒常”不变的真理,就一定会在相上抓取,在小我上执着,就会背道而驰,就会自讨苦吃,所以说“不知常,妄作凶”。 为什么“知常容”呢?因为这个时候十法界都是你的,请问你如何能够做到“不容”?现实中我们很难做到“容”,而那时候却没有办法“不容”。在“容”的状态下,对十法界展现的是平等的爱,也就是大爱,而真正的大爱就是不爱,所以说“容乃公”。而这样的“公”绝不是世间的“公平、公正”所能及的,达到这种“公”的状态,自然就周遍法界,所以说“公乃全”。 “全乃天”的“天”也不是我们平常意义上的“天”,这里的“天”就是十法界,就是“道”,所以说“天乃道”。而“道”是不生不灭的,当然“久”了。哪怕是我们的肉身没了,我们的自性(佛性)依然是恒常的存在的。成就者当然就不必说了,其余众生哪怕依然在六道中轮回,其佛性也是不减半分的,所以说“没身不殆”。 特别强调的是,这里的“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从文字上看很像是一个修行的次第法门,是层层推进的。实际上,到了这个阶段连“动”都不能动,哪里还能有次第?这是老子为了说透,把一个东西掰开来细说。这一个东西就是“道”,就是“佛”,就是“自性”,就是“真如”就是“如来大寂灭海”。 总而言之,悟到了怎么说都是,没悟到怎么说都错。到了这时候,任何的言语、文字都是多余的。反过来,要是不明白,体会不到,纵然把佛经、道经全部背下来也徒劳!所以,为什么“道”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研究,因为它是要去明的、要去悟的、要去证的。 另外,在长沙马王堆里挖出来的《德道经》中,将这一章的“全”字改成“王”字,说“公乃王,王乃天”。就这一字之改,已经露出长沙王那既愚痴又幻相得道的丑态。“全”是周遍法界,而“王”在法界中只是微尘中的微尘。所以,就凭这一字之改,就可以判断《德道经》绝不是老子的正本,而是长沙王根据个人的奢望篡改的。 居然还有人说《德道经》中隐藏了很多修身方法,如果老子还在世,他一定会大声叫屈的!老子就怕我们不懂,翻来覆去从各个角度将“道”描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一部《道德经》已经说尽了天地、宇宙、人生的秘密,没有半点隐藏,我们自己读不懂,还怪人家藏了什么,这岂不是天大的冤枉!这里,我斗胆告诉大家,法界没有秘密,再高深的秘法都只是渐修的方法,是一个临时借用的工具而已,终究是要扔到垃圾堆里去的。 当然,后来传道的书确实爱藏,藏来藏去传到现在只剩下一个空壳,顶层的东西早已经失传了!然而,不管是学佛还是修道,“法”都是很诱人的东西,照着那么修,就能见到一定的效果。于是,踏实修行的人就埋在功夫堆里,一个劲地往幽深处钻,却不知何时才是出头之日!所以,作为一个修道者,真正能搞明白一部《道德经》已经足够了,法界的真理只有一个,一通百通啊!反过来,如果《道德经》搞不懂,把《道藏》和佛家的三藏十二部全部背下来也只能成为装点门面的谈资!至于那些心怀不轨,借着所谓秘法的幌子招摇的人就更别提了。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解析: 先说“太上”是谁?有人说,这我知道,就是老子,就是太上老君,他有个八卦炉……我说这是宗教迷信!权威的解释说“太上”是最高的统治者。我说这只是在文字面上挠痒痒,不达实意。 其实,“太上”就是“道”,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本来,就是我们自己,可我们竟然“不知有之”!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个道理很深,以后慢慢说。 再说“不知有之”,有的版本叫“下知有之”,这是抄写、流传中的错误,从文字上好像也通,所以那些“尊敬”老子的学术派人士就不敢改动,只是想办法去圆其说,其实变成“下”字就错得离谱。通篇《道德经》是借一切事物说“道”的,说了几千年了,我们有几个人真正明白“道”了?何况“下”面的人,怎么可能都知道呢?再说了,虽然“道”是“太上”,但这只是为了方便理解,给个名而已,“道”实无名,也无所谓“上”,既然没有上,哪里来的“下”呢? 当然,“太上”落到人相上就是得道者。得道者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自己都没有“我得道了”的感觉,就像个普通人一样,别人当然就“不知有之”了。就像济公活佛,在众人的眼里,只是个疯子、乞丐而已。 “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意思是,其次的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人民畏惧他;更次的人民轻蔑他。当一旦落到世俗人的层次之后,肯定就有高低贵贱之分了。像焦裕禄、孔繁森一类,就是受人尊敬,被人称颂的;当今很多有权有势的人就是让人畏惧的;而那些骗子、盗贼等罪犯则是让人痛恨、让人蔑视的。 当然,这是以我们世俗人的眼光来判断的,我们世俗人是永远分别不止的,任何事物都要分出三六九等来,分了又分,最后就连乞丐也要按袋子的数量分级别。还记得“九袋长老”吗?就是这么来的。 然而,在老子眼里,一旦离“道”后,都是一个等级:都是六道中轮回不止的众生!就好比游乐场的轮盘,转到高点就会下来,转到低点就会上去,你说是高点的人尊贵呢,还是低点的人尊贵?所以,我们如果不从这里开始反省,所谓的理想抱负都只是一场游戏一场梦而已。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这一点非常具有现实意义,为什么那么多人学佛修道却很少有人悟道、得道?就是因为“信不足”,按理说只要一秒钟就可以让任何一个人开悟,但事实上为什么开悟那么难呢?因为“信不足”,脑子老是要思维一下,而只要任何一点点思维,立马将我们打入凡夫的行列。 再说现实中的事吧,我们嘴上说信任人家,实际上都要防一手,这也不为过,防人之心不可无嘛,然而,就是这一防,往往让我们失去很多机会。本人虽然无能,但也有点小术可以帮帮人,我也乐意给人,但实际上不防我的人还是极少,结果呢?根本不防我的人收获难以用金钱衡量,防我的人呢?得到的自然有限。不是我不给,是他的防备之心将通道堵塞了。 “功成事遂”谁都懂,但老子要表达的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这个意思。老子的“功成事遂”就是“无事”!因为我们但凡还有功利心在,还有事情要做,就是六道众生,而六道众生是永远不可能“功成事遂”。 我们不妨反观一下从古到今的所有人,不管他事业多成功,寿命多长,临死的时候,总是还差一件事没办完:“唉,要是把那件事办完了,我也就没有遗憾了!”所以,世俗人永远会差“一件事”没办完就离开人世,也就永远不可能“功成事遂”了。如果我们懂得“天下本无事”,当下一歇,不就是“功成事遂”么。所以,按照老子的标准,本人现在可是“功成事遂”的人了。 “贵言”是个重点。现实社会相反,大家都很“言贵”,明星广告代言就不用说了。其次则争相占领大大小小的讲台,讲经说法、做报告,还美之名曰“度人”,实际上把众生污染得惨不忍睹!此外还要争相出书,复制粘贴,东拼西凑又一本,既轻松又名利双收,实在是好买卖。自古以来,言语就是害人的东西,所以老子要强调“贵言”。只有“贵言”,自己才会少造很多业力。只有“贵言”,众生才会少受很多污染;只有“贵言”,社会才会祥和! 当然,最重要的是“我自然”。学术界公认这是老子乌托邦式的政治幻想。我真想骂几句,但又怕引起众怒,反而被唾沫淹死,毕竟我不善游泳,只能勉强来几下狗刨。 这里我告诉大家真相:首先,“我自然”不是老子的愿望,老子站在“道”的高度,哪里会有我们世俗人这么多愿望,因为所有的愿望都是妄想!其次,“我自然”是我们本有的生活。在我们的自性家园里,我们就是这么生活的,只是现在我们把这个“家”给忘了,都成“流浪汉”了。我们不管权力多大、地位多高、财富多满,都是一样的流浪汉,在生死中流浪,在颠倒梦想中流浪! 有一天,我在垃圾场里看到一群流浪狗在争抢垃圾,吃饱之后,有的嬉闹,有的晒太阳,有的抢母狗——好一群幸福的狗啊!我突然想,我们跟这群流浪狗到底有多大的差异? 特别强调,我们不要将老子所说的“自然”与平常眼见的自然界的“自然”等同,更不要简单的理解为自自然然。老子所说的“自然”是道境,前面再叫一“我”字,不要以为是“我很自然”之类的意思,它的真实义是“我”就是“自然”,“我”就是“道”。当然,这个“我”不是肉身之我,是“真我”。“我自然”这三个字就是无上秘,谁要把它悟透了,所有的秘法都可以扔掉!还有,大家千万别忘了主语“百姓”二字,老子分明就是告诉我们这些普通百姓,众生平等,人人有个天真佛!老子慈悲,把最核心的东西毫无保留的奉献给我们,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指引我们“回家”。可我们被自己的狂妄心障碍了,不仅听不懂人家的话,还反而污蔑人家。这真是无语了,我也“贵言”吧。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解析: 蚂蚁在搬家,每只蚂蚁大约3毫米长,却排起了上十米的长队,而且不是单行线,相当于双向六车道或八车道同时启用,真不知道需要多少蚂蚁才能排这么浩瀚的队伍。去的要么搬着食物,要么搬着卵,回来的都是空载。这么浩浩荡荡的一支队伍,也看不出谁在指挥,谁在管理。从它们的表现来看,看得出它们的能力,也看得出它们的自信,当然,还有自傲、自负。就这架势,要它们把地球搬到月亮上去,它们都会满口答应。我被吸引了,同时也被震撼了。 天快下雨了,我替这些蚂蚁着急,使劲的叫:要下雨了,快躲起来!可是蚂蚁听不懂我的话,继续他们的工作,有条不紊。一阵暴雨袭来,蚂蚁瞬间被冲得七零八落,估计没有几只能活下来。 正在我茫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乌鸦的一声怪叫把我惊醒:我是谁?如果它们是蚂蚁,那像我这种能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两脚动物能不能叫“人蚁”,再如果那叫的不是乌鸦,而是一只俯视地球上这些“人蚁”的眼睛,那他看我们这些“人蚁”会不会像我们看蚂蚁一样?他要是打个喷嚏,能不能把我们也搞得七零八落?再说,我们这些“人蚁”挤在微尘一样的地球上,在那里使劲地鼓捣着仁义、智慧、孝慈、忠臣等,是不是非常可笑? 如果把那只眼睛比做是大道,蚂蚁理解不了我们“人蚁”,而我们“人蚁”又何尝能够理解大道!于是,我释然了。我们“人蚁”就只能干“人蚁”能够理解的事情: “大道废”了,“仁义”两兄弟哪里去了?赶紧冲上去,二对一,别管什么江湖规矩了,胜者为王。 哎呦呦,“仁义”哥俩咋搞的,那么不中用,我的面子都快被你们丢尽了,赶紧把我的面子给遮盖遮盖。两兄弟还干不过一个小聪明,真是的。这小聪明出来了可不得了,他后面全是搞歪门邪道的,315呢?315赶紧上,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你是我的王牌军,赶紧加大力度整治。 哎呀,光顾整治外边,后院又着火了,六亲都不和了,赶紧把“孝慈”找来,别太较真了,“孝慈”得差不多就行,主要靠媒体宣传包装嘛,多弄几个做榜样,要有阵势。那边赶紧组织大家参观学习。 什么?到处出问题,国家昏乱了?别慌,没那么严重,把包青天这块王牌给我打出来,抠他的底,我就不信了! 好了,别太认真,这只是按照老子的剧本比划了一下,真正的演员是大家。老子这双大智慧的眼睛早就把这一切看得明明白白,一旦“大道废”了,就永远只能做救火的事,而且,这火永远也救不完。 注意,“道”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所以“道”是不可能废的,“大道废”的意思是大家离开了无私、无欲、无我的境界,来到了“小我”的环境。 这个社会很有意思,缺少什么一定宣扬什么,打击什么一定兴旺什么。谁都知道毒品极其有害,打击的力度也非同小可,可毒品的市场依然那么旺盛。反过来,从孔孟宣扬仁义开始,两千多年了,除了让一批又一批站在舞台上讲仁义的大师们赚得盆满钵满,社会依然还是那样。现在是国学热,《弟子规》被当成国学的精髓又被炒热了,可惜我的记忆力不行,如果我能把《弟子规》背下来,别说当国学大师,起码也赶上潮流了。 “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意思是,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也就盛行了;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于混乱,才能见出忠臣。 这是为什么呢?中医的核心是阴阳,太极拳的核心也是阴阳,任何事物都能一分为二,也就是分为阴阳两面。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只要有一,就一定有二,好比不管多残疾的人,只要有手掌,就一定有手背。同样,有佛就有魔,有好就有坏。 没有聪明巧智,大家都傻呆呆,怎么可能产生“大伪”呢?没有“六亲不和”,大家都相安无事,你好、我好、他也好,还要“孝慈”干什么呢?像过去说的那种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还需要“忠臣”干什么?正因为如此,我们一味地指责“大伪”“不和”“昏乱”是没用的。反过来,一味地推崇“智慧”“孝慈”“忠臣”也是达不到理想的目的的。当然,作为个人,我可不敢干坏事,我胆小体弱受不起因果啊! 说到“大伪”,我又想起了当年受的愚弄。那个大师也算当家道家的顶尖人物了,我怎么能不信他呢?他说“人法地”就是要把海底轮打通,让地火上来。怎么打通呢?打坐的时候用一个能量石顶住会阴穴,还要有节奏的收会阴穴,叫做“捉昔肌”。可怜我穷得叮当响的一个人,为了成仙,还花了180元买了他们的一个能量石,而且非常认真的实践,甚至在那个系统做了半年多的义工,结果呢?不仅是我,整个那个系统就没人真正修出什么本事来,而且那个大师也仅仅只是个附体。现在想想也只能怪我自己,一个既愚痴又贪婪的人,不上当才怪呢?再说了,做这样的义工别说积德,还助纣为虐呢。还有密宗的破瓦法,绝对也是个邪法。开中脉是灵体的事,与这个肉壳子有什么关系!以为在脑袋上凿个洞就能让灵魂升天,岂不是愚痴已极!我是后来亲证了开中脉的全过程,所以敢于戳穿这些邪门歪道,反正我也不怕他们用神通来报复我。 特别补充:地震又让我们想起无常,所以关于无常还得说几句。本文开头说的蚂蚁正是遭遇了一次超级无常,只是我们这些“人蚁”不以为然罢了。现在我们的各种建设之大是前所未有的,谁都喜欢更大的新房,更宽的道路,所以大家都喜欢搞建设,但这种建设对无量微小的生命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可我们这些“人蚁”连想都没想这事。现在站高一层看,地球也是要维修的,在上一层看来,搞工程伤了几只“人蚁”实在不算什么,因为“人蚁”们的“真我”是不会受半点损伤的,伤害的只是个肉壳子。但现在问题就在于我们太把自己这个肉壳子当回事了,以为这个肉壳子是我们的“真我”,因此生出无数的幻苦、幻乐。如果我们知道这个肉壳子是虚幻的,不执着于它,跳出去站在“真我”的高度,也就是站在“道”的高度看待所有的无常,最多也就是一丁点微风罢了。所以,我们站在小我的角度想解决无常是不可能的,若能跳出小我,哪里还有无常可言。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解析: 在宗教人士的眼里,庙里的泥菩萨是神,自己是俗人;在追星族的眼里,明星是偶像,自己是粉丝;在大众眼里,成功人士是智者,自己是普通人。我们永远就是这么向外比较、向外追求,却不知道反观自照,结果迷失了自己,成了真正的迷途羔羊。 说点丑事,我身上的附体中,就有一只癞蛤蟆,我们超度任何众生都是随其所愿的,万万想不到的是,超度这只癞蛤蟆时,它立马变成青蛙跳走了。还有人跟我说,他在超度一只猫的时候,那只猫的愿望是变成一只有鱼吃的猫,大概原来的主人吃素,强迫它也吃素,再投胎希望别过那种苦日子了。这两件事让我感叹良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灵终极飞行兵可以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