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北区2018年小学入学服务平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情况是怎样的

国家统计局:2018年上半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7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讯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3元,同比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70元,同比名义增长7.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42元,同比名义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7,比上年同期缩小0.02。
责任编辑:lwy
禁止发表不文明、攻击性、及法律禁止言语
请发表您的意见(游客无法发送评论,请
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符
热门评论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以下为热门自选股
代码|股票名称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专业炒股利器
同花顺爱基金2018年是“十三五”规划的第三年,以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为目标要求。了解居民基本生活水平,全面做好各项工作,为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城乡居民收入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西双版纳调查队反馈得到上半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12311元,同比增加933元,增长8.2%,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9.3%;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6199元,同比增加527元,增长9.3%,完成全面目标任务的57.9%,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1个百分点。
二、城乡居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一是工资性收入增加。我县与上海松江区的结对帮扶使得农村富余劳动力得到有效转移;有关部门与本地企业的积极配合,增加就业岗位,城镇居民收入得到提高;蔬菜、瓜果、茶叶的市场较好、收获较大,尤其茶叶采摘价格是100-150元/天人,劳务报酬的提高进而带动打工人次的增加,以上促进了全县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
二是经营性收入增加。在二季度主要靠的是蔬菜、瓜果、茶叶、橡胶等经济作物的收获。截止上半年蔬菜播种面积达8.4万亩,同比增长8.0%,蔬菜产量9.4万吨,同比增长35%;茶叶采摘面积14.1万亩,产量达1939吨,同比增长7.7%,茶叶价格同比增长30%。在橡胶价格的持续低迷的经济环境下,坝区乡镇的橡胶户在境内外种植的作物如香蕉、西瓜等,都相较橡胶的收入高,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橡胶所带来的损失,如以后橡胶仍然保持低价状态,这样的情况在将来仍将呈现上升趋势,也逐步实现了自我市场调节,体现了热带作物地方的优势。
三是财产性收入增加。经济作物的收获带来了外来人口务工使得流动人口增加,带动城镇居民房租等收入的增加;以及农村土地的有效流转,转让土地经营权收入增加,尤其今年开年来香蕉、西瓜、蔬菜、火龙果等成片成规模的开发,土地租金不断上涨,大幅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
四是转移性收入增加。居民转移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社会保障标准提高。如城镇居民基础养老金、低保补助水平,以及社会救助力度等逐年提高。二是工资水平提升的政策措施同时惠及离退休人员,离退休金稳步提升。三是精准脱贫的各项政策,如报销医疗费、农业生产保护补贴、财政兜底缴纳保险费等的措施,有效地提高了低收入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收入。
友情连接:
版权所有:勐腊县人民政府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勐腊县人民政府&& 承办:勐腊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勐腊县电子政务网络管理中心
网站标识码:
滇ICP备:号
&&联系电话:2018年常德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以上
发布日期:
信息来源:常德晚报
1、着力推进产业行动大力推进产业立市三年行动计划,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做强产业园区,推动园区走集约化、特色化、人性化发展道路。壮大产业实力,着力壮大新型工业。认真对接“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全省20个新兴优势产业链和“五个100”部署,针对性建链、补链、强链。全力打造烟草、生物医药与健康食品、装备制造与军民融合、文旅康养四大千亿产业。2、着力推进对外开放强化招商引资责任,坚持主要领导带头抓招商,分管负责人集中主要精力抓招商,驻外机构、工业园区全力抓招商。积极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行动。突出招商引资重点,主攻港澳台、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积极对接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民营500强,深化与央企省企的战略合作,鼓励发展总部经济。各区县(市)和常德经开区、常德高新区全年落地开工的亿元以上产业项目不少于15个,其中工业项目不少于7个。3、着力推进改革创新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下放行政权限,创新监管体制,减少行政审批,推进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社会领域等重点领域改革。大力推动科技研发。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实施本土人才培育工程,年内培训高技能人才2000人以上。4、着力推进乡村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立足提质增效,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立足搞活经营,大力培育新型主体。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年内新增农民合作社500家以上、家庭农场1000家以上。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搞活农产品流通。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立足生态宜居,大力建设美丽乡村。5、着力推进城镇带动以城市拓展和改造为抓手,推进城镇品质提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做好北部新城、西部新区、东部城区、江南新城、德山新城等片区建设发展,推动一江两岸协调发展。持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大力发展海绵产业,确保通过三年海绵城市试点考核验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抓好县城规划发展,推进县城品质提升,提高县城在县域经济中的首位度。稳步推进津澧融城、常桃融合,打造市域副中心。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6、着力推进县域发展实施扩权强县。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切实提高县级抓发展的自主权、主动性和积极性。扎实推进石门县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积极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体制改革,探索推进市、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加快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7、着力推进基础建设实施重点建设项目300个,完成投资900亿元以上,全力推进100个重大项目、200个重大前期项目。继续加大交通建设力度,完成投资120亿元以上。加快黔张常铁路、常益长高铁建设,力争襄常高铁、常德铁路交通枢纽站开工建设。加快安慈高速建设,开工建设常益高速公路复线、官庄至新化高速公路,推进宜石张高速前期工作。加快水利设施建设。全年完成水利投资59亿元。加快智慧常德建设。8、着力推进生态保护加强生态系统保护。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保护。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加强矿产资源保护性开发和高效利用,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推进国际湿地城市建设,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动退耕还林还湿。深化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推进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强力整治突出环境问题。开展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全面落实河长制,启动实施湖长制,禁养区内规模化畜禽养殖全部退出,完成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9、着力推进民生改善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市贫困村退出100个以上,脱贫5万人以上,确保石门县脱贫摘帽。坚持精准扶贫,建立“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村+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为贫困人口构建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教育优质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推进创业带动就业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10、着力推进社会治理深化信访制度改革,压实信访工作责任,完善领导干部公开接访、依法处访、妥善息访、信访终结等工作机制。抓好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加强和改进社区矫正、法律援助、司法鉴定等工作,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城乡全覆盖,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渠道。国家统计局:2018年上半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7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据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资料显示,2018年1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67元,同比增长8.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49元,同比增长8.3%。2018年1季度,从四项收入构成看,全市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9901元,同比增长8.3%;人均经营净收入306元,同比下降11.3%;人均财产净收入2637元,同比增长5.8%;人均转移净收入2923元,同比增长13.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0650元,同比增长8.2%;人均经营净收入287元,同比下降5.0%;人均财产净收入2846元,同比增长4.4%;人均转移净收入3186元,同比增长10.9%。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统计范围、采集渠道及主要指标解释一、统计范围住户调查对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住户,既包括城镇住户,也包括农村住户;既包括以家庭形式居住的户,也包括以集体形式居住的户。调查对象按照常住地确定,既包括户口在本地的住户,也包括户口在外地、但在本地居住一定时间(通常为半年)以上的住户。城镇范围为《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中被界定为“城镇”的区域,农村范围为《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中被界定为“乡村”的区域。二、采集渠道住户调查采用日记账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采集基础数据。其中,居民现金收入与支出、实物收入与支出等内容主要使用记账方式采集。住户成员及劳动力从业情况、住房和耐用品拥有量情况、家庭经营和生产投资情况、社区基本情况及其他民生状况等资料使用问卷调查方式采集。三、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可支配收入:指调查户在调查期内获得的、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调查户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可支配收入既包括现金,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计算公式为:可支配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工资性收入:指就业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和各种福利,包括受雇于单位或个人、从事各种自由职业、兼职和零星劳动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和福利。经营净收入:指住户或住户成员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净收入,是全部经营收入中扣除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和生产税之后得到的净收入。财产净收入:指住户或住户成员将其所拥有的金融资产、住房等非金融资产和自然资源交由其他机构单位、住户或个人支配而获得的回报并扣除相关的费用之后得到的净收入。财产净收入不包括转让资产所有权的溢价所得,这应该计入“非收入所得”。转移净收入: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和住户之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在扣减调查户对国家、单位、住户或者个人的经常性或义务性转移支付后的净收入。来源: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我们致力于打造互联网最专业的国情知识互动社区。与你一起分享中国的基本情况。&&&&&&&我们用知识为中国代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居民医保有大病保险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