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得癌症了,能够得到重疾包括癌症吗理赔吗赔吗

有人买过重疾险得到理赔的吗_百度知道
有人买过重疾险得到理赔的吗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百年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创新百年 关爱永恒
百年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百年基业,始于足下。百年人寿秉承“创新百年 关爱永恒”的企业经营理念,以振兴民族保险业为己任,努力发展成为中国金融服务业最值得尊重、客户首选的保险业服务标杆。
您好!在投保前,如有病史请如实告知,保险公司会严格的核保。一旦核保通过,保险公司就会履行合同上的保险责任。在等待期后身患重疾,凭定点医院的诊断书理赔。虽然保监会早就力推保险通俗化,但对缺乏专业知识的保险消费者而言,部分保险条文依旧无异于“天书”,让人望而却步。这也导致了部分消费者在投保时,只听业务员的一面之词,疏于对保险条款的了解。百小君提醒您在购买重疾险时需重点留意提前给付、额外给付、轻症、责任免赔等条款。比如,为了防止带病投保,保险公司一般对重大疾病设置了等待期,并规定经医院诊断为初次发病。此外,原位癌不在重疾险理赔范围内,目前市场上,部分保险公司对轻症保险责任按照10%、20%的保额进行赔付。百小君希望上述回答能够帮到您!
采纳数:189
获赞数:216
有 我的客户甲状腺肿瘤 赔了60万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工作期间得了重疾,能得到赔偿吗 - 110网免费法律咨询
您的位置:
&& 查看咨询        今日活跃律师: &&&&&&&&&&
该问题已关闭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工作期间得了重疾,能得到赔偿吗
广东-广州&08-23 16:36&&悬赏 0&&发布者:omikoi…… & 回答:(5)
我爸爸在他公司工作了22年,现在得了癌症晚期了。想向他们公司要一点补偿,不知道行不行。另外就是补偿的金额应该怎样算呢?因为他们公司是私企来的。求求各位给予意见,谢谢!
您也有法律问题? 您可以 发布咨询,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广东-广州]
1501699积分
回复时间:
这是可以得到赔偿的
[广东-广州]
471449积分
回复时间:
公司有其他违法行为的话就可以要求赔偿。建议跟公司协商看看。
[广东-深圳]
172759积分
回复时间:
是否购买社保
[北京-朝阳区]
308566积分
回复时间:
你好,是否购买社保。如有疑问,请及时追问。
有购买社保
[广东-广州]
回复时间:
如果单位没有购买社会保险,可以要求保险赔偿,有需要可以和本律师联系
问题答案可能在这里 →
无锡推荐律师
最佳律师解答
(陈晓云)()&
(王可红)()&
(周三明)()&
(龙宇涛)()&
(郑兰运)()&
(王玉君)()&
最新回复律师
人气:1501699
人气:30138
黑龙江 哈尔滨
人气:415706
北京 海淀区
人气:128513
江西 南昌市
人气:283207
上海 徐汇区
人气:84304纯属忽悠?...不得不说说多次赔付的重疾险了!!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可以“多次赔付”的重疾险产品,不管是重疾还是轻症都可以理赔多次。
有人担心得了一次重疾后,再没办法买重疾,所以很需要可以赔好几次的重疾产品。
也有人觉得,重疾的发生本身就是一个概率问题,哪会有那么倒霉,接二连三地得大病呢?当然也不是没可能,但为了一点小概率,多付出成本,有必要么?
想说爱你不容易~~“多次赔付”的重疾险,到底是保险公司的噱头还是为用户需求而生?
重疾险的“多次赔付”,有重疾的多次赔付和轻症的多次赔付之分。我们这里重点说重疾的多次赔付。
一般传统的重疾险,投保人一次患病得到理赔后,合同就终止了,投保人失去了后续的保障。也因为患过重疾,存在理赔记录,以后再买重疾险往往被拒保。
“多次赔付”的重疾产品,简单通俗讲,就是得了一次重疾,理赔后保单不终止,后期保费不用交了,第二、三次重疾依然可以得到赔付。
下面是某多次赔付重疾产品的条款关于多次重疾的责任描述,供参考:
举个例子:
金先生投保了多次赔付的重疾产品A和一次赔付的产品B,保额都是50万,金先生投保10年后确诊罹患肺癌,A产品赔付50万,B产品也赔付50万。这时候,A产品以后的保费都不用再交,保单继续有效,而B产品的合同终止。
金先生的肺癌经过治疗得到控制。15年后,金先生又由于中风生活不能自理,再次拿到A产品50万的重疾赔偿。
如果金先生只投保了一次赔付的产品,在这种再患重疾的情况下就没有保障了。
其实价值还不只这一点,这里面还有个关键问题,是否有续保资格。保险公司对于患过重大疾病的投保人基本是拒保的。也就是说,如果金先生只购买了一次赔付的产品的话,重疾理赔过一次,基本上就没有再投保新重疾险的可能性了,以后的重大疾病保障只能靠自己储蓄,金先生连后续投保资格也失去了。多次重疾赔付等于在首次投保时就保护了患病后的投保资格,是个保证续保条件。
不过,多次赔付的重疾险往往带着严苛的理赔条件,不同的产品的限制条件也会有不同,一般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病种组别设置(分组)
“多次赔付”最大的限制在于病种分组的设置,并不是连续几次患上任何大病都可以获得理赔哦!
目前市面上的此类产品一般会对重疾进行分组,就是将病因相近的重疾归类。投保人必须确保自己每次所患的重大疾病都在不同的组别。
以某款多次赔付的重疾产品为例:重疾一共分为4组,每组赔付1次,全部最多赔付3次。
从上图的例子可以看出,多次赔付的重疾险对重疾的分类还是比较讲究的:
保监会规定的6种高发重疾,被分配到3个不同的组别,这是比较合理的。
第一组属于治疗费较高而死亡率也较高的病,比如恶性肿瘤生存率就很低;第二组是与神经系统有关的疾病;第三组主要是心脏功能方面的,是一些容易导致迅速死亡的病;第四组属于暂时死不了,但无法治愈的病,比如双耳失聪、双目失明等。每组疾病的关联性不高。假如投保人先患第四组中的重大疾病再患其他三组中的重疾,拿到理赔款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同一组的重疾赔付过一次后,那么这组就终止了,就算再罹患同组的其他疾病,也没办法获得理赔。比如第一次得了癌症,治好了,一年后复发,也是不赔的。所以分组越多越好,这样每次赔付后的除外疾病就越少。
但不得不说,病种分组降低了疾病的赔付概率。比如,癌症复发的概率要比患过癌症又患过中风的概率要高。保险公司通过分组大大降低了多次赔付的几率。所以提醒下小伙伴们,仔细阅读疾病分组很重要,尤其要看后面两三次赔付的保障范围,是否包含高发疾病。
2、时间间隔
多次赔付的重疾产品,在第二次、第三次赔付中,一般会有一个间隔期和生存期限制。
间隔期是指第一次重疾和第二次重疾之间的间隔时间,一般为1年。第二次和第三次同样也有时间要求。比如在某组重疾责任发生后至少1年,其他组责任才可能赔付。
有些产品还要求第二、三次重疾确诊后还要有一个生存期,如14天、28天、30天等,一般不会超过30天。如果投保人自确诊后在生存期内死亡就没有第二次(第三次)赔偿,因此没有生存期限制的最好。
就因为带有诸多限制条件,所以多次赔付的重疾险产品,存在不少争议。
首先,相同病种的复发和转移还是非常常见的,比如癌症,在手术5年后复发或转移率高达90%。
其次,国家癌症登记中心的数据显示,中国癌症患者5年存活率仅30.9%,能触发二次重疾的机率更低。当然不同重疾后存活率会不同。
毕竟多次赔付的前提是要顺利从第一次重疾顺利活下来,并且要符合规定,才能获得下次理赔。
又有重疾分组,还要时间限制……这样看来,多次赔付的实用性能有多大?
到底值不值,我们来仔细分析下。。。
1、一般来说,得过重疾的人,身体免疫力会大大下降,再次罹患疾病的概率会比一般人要高,更需要重疾险的保障。但保险公司却不愿意承保有重疾病史的人。
例如因为罹患肺癌而获得理赔,并不意味着以后年纪大了不会再得脑中风、急性心肌梗塞什么的,毕竟癌症只是重疾里面的一种。
多次赔付的重疾险,可以满足已经发生重疾后还想继续投保的客户:赔付过一次,只要符合约定,还能多次赔付。避免了一旦患重疾再无保障的风险。
2、虽然癌症的存活率不高,但事实上其他很多重疾治愈的可能性却越来越高:比如大病分器官移植手术术后存活率已达90%以上;45岁以下患有心脏病的成年人,手术后有80%的概率可以存活3年以上甚至更久;2/3的中风病人可以治愈等……
而且重疾中的很多病种并不会威胁到人的生命:例如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严重III度烧伤、严重川崎病、严重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等。
罹患这些重大疾病后基本无法再购买重大疾病保险,所以一款重疾险可以多次赔付还是很有用的。
3、保费问题。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多次理赔”比“一次理赔”承保风险更大、保障更全,当然保费也比一般的重疾险贵一些。
根据精算原理测算的多次给付的成本差异(演算复杂,不作赘述),一般来说,每多一次赔付次数的增加(如二次赔付比一次赔付),保费会上涨5%-10%不等。
4、从客观角度来说,多次赔付重疾产品相较于单次赔付重疾产品从保障方面来说确实多了许多保障内容。俗话说“一分价钱一分货”,所以保费会贵一些,也在常理之中了。
综合以上因素,可以说,因为单一保障已经不能覆盖重疾带来的损失补偿需求,所以多次赔付的重疾应市场而生!
多次赔付保障的意义在于应对多次重疾发生的可能性,虽然我们没有一个人一生多次患重疾概率的数据,但是这种可能性一定是有的!在价格差别不大的情况下,多一层保障会更安心。
说了这么多,最后要说,多次赔付的重疾险并不是人人都适合,要看经济状况,也要根据自身需求来酌情考虑。
如果你有家族病史,比如家庭成员都曾罹患过不同的重疾,那么自己得1种以上大病的概率也会高,投保多次赔付的重疾险比较必要。
如果你是土豪,那么放心去买。保障更足、更全,安全感优越感满满。
如果为孩子投保,可以考虑多次赔付。因为孩子未来的路很长,发生多次赔付的概率要比成人大的多。
如果你预算一般,那建议选择覆盖基本重大疾病的传统重疾险,把重点放在第一次赔付上,等经济状况允许后再做相应的调整。我们始终提倡首先要把保额做高,不要为了追求多次赔付,而降低保额。
其他多重保障配置方案,除了购买多次赔付的重疾险,还可以购买多个一般的重疾产品,或者在一款重疾产品基础上再购买几种高发疾病的专项保险。如专项防癌险等,在这类高发疾病上加强保障,等于是购买了多重保障,也加高了保额。这种组合方案虽然比一次性购买多次赔付的重疾会有更多支出,但最大好处就是克服了多次赔付分组的限制,对于癌症等高发疾病有了实质性的加强保障,钱用在刀刃上。
本文为作者整理编写,仅代表个人观点。
如果大家还有其他疑问,或更深入的见解,欢迎关注“慧择保险”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免费预约定制宝贝保险规划
一键预约免费定制专属方案
今日搜狐热点得了原位癌,以前缴的重疾险不理赔。请问这个重疾险还要继续缴下
保险学堂纵览
得了原位癌,以前缴的重疾险不理赔。请问这个重疾险还要继续缴下
发布日期:
导读:Q:得了原位癌,以前缴的重疾险不理赔。请问这个重疾险还要继续缴下去吗? A:六安太平洋人寿的网友:您好,要交的,原位癌也就是没有大事的瘤子,切了就好了,癌变就是大事了也就是要花大价钱了,重疾是赔付的。
新一站向您推荐
vm-tel-xyz-product-1绝对干货!「多重赔付重疾险」终极评测指南_香港保险科普_传送门
绝对干货!「多重赔付重疾险」终极评测指南
精算师Alex
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欢迎关注,谢谢!一篇文章解决所有「多重赔付重疾险」性价比高低的评判问题。这篇文章应该是2017年上半年科普君写的最有价值的一篇文章。干货比较多,希望能对各位纠结于重疾险选择的朋友带去帮助。「多重赔付重疾险」的崛起2017年,无论是香港还是内地,重疾险几乎成了各家公司的“必争之地”:香港由于内地严格的外汇管制,储蓄产品严重受挫;内地由于保监会整改高现价万能险,储蓄产品的销售也不景气。各保险公司大都寄托于重疾险的突破创新,来赢得市场的一席之地。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多重赔付重疾险」迅速崛起,并逐渐成为香港保险市场的主流重疾产品。2016年,香港友邦「加裕倍安保(加强版)」率先优化了“癌症多重赔付”的定义,将原先的“癌症需痊愈且间隔五年以上才可赔付”,修改为“第一次癌症确诊日起三年,无论是癌症持续、扩散、复发皆可赔付”,大大提高了癌症多重赔付的实用性。2017年,保诚「守护健康危疾加倍保」与宏利「活耀人生危疾保」也同样采用了这种“新癌症多重赔付”定义,香港重疾险市场已经展开了一场“全面变革”。由于这种新型的「多重赔付重疾险」内地市场尚不存在,这一点也成为了香港重疾险现阶段相较于内地的一个独到优势。「多重赔付重疾险」的实用性判别目前香港市场上带有“新癌症多重赔付”定义的重疾险主要有以下几款:友邦「加裕倍安保(加强版)」:可在首次癌症赔付后,额外提供两次的癌症赔偿,每次为原保额的80%;宏利「活耀人生」:可在首次重疾赔付后,额外提供两次的癌症赔偿,以及额外的两次心脏病或中风赔偿,每次为原保额的100%;保诚「危疾加倍保」:可在首次重疾赔付后,额外提供两次的癌症赔付,以及其余4个疾病分组重疾各一次,每次为原保额的100%。从「加裕倍安保(加强版)」最高310%保额赔偿,到「活耀人生」最高550%保额赔偿,再到「危疾加倍保」最高700%保额赔偿,消费者能获得的保障越来越全面,而所要支出的保费也在增多。众多消费者在这些虚浮的数字中迷失了方向,很难“理性地”选择自己该买的产品。有时候,大家往往都在关注“这个产品最多能赔几次”,而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额外多出的几次赔偿是不是我所需要的,以及能拿到额外赔偿的概率是不是能值回我所多付出的保费。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癌症是占到所有重疾赔偿约75%的重疾,中风则仅占到5%左右,且癌症的复发率远高于中风。在这种发病率与复发率相差很远的前提下,虽然癌症复发与中风复发都能额外拿到100%的保额赔偿,但这两个“100%”所蕴含的实际价值却完全不同:癌症复发赔偿的价值明显要高得多。重疾产品的定价都是基于疾病的发病概率计算。笼统来讲,如果一项疾病的发病率是1%,那么为了获得100元的保额,消费者需要支付100元 x 1% = 1元。如果用理性的思维去判断一个产品的性价比高低,首先要看“重疾的发生概率”与“所支出的保费”是否匹配。如果消费者为了一个发病率只有1%的疾病支付了5元的保费(100元保额),那么这个产品的性价比明显较低。实际上,不止是保险销售人员,就连科普君之前对这个概念的理解都比较模糊。我只知道癌症的多重赔付最为实用,其他的多重赔付仅是“锦上添花”,但是对这个概念没有任何量化标准,所有的认知仅仅停留在一个感性的层面。于是,科普君仔细思考了如何量化这些数据,来给各位读者朋友直观地展示各疾病多次理赔的发生概率,以便于大家对于选择「多重赔付重疾险」做到心中有数。科普君查阅了较多资料,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将所使用假设与计算方法与几位精算师朋友进行了讨论,得出了以下可供各位读者参考的“各疾病多次理赔发生概率表”。随后的一个章节将是这个结果的计算过程与假设选择,如果有耐心和数学功底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只想了解最终结论的朋友,可直接跳至文章倒数第二段。计算过程与假设选择根据香港友邦公布的「2016年重疾理赔报告」,癌症、心脏病、中风和其他重疾的理赔数量占比分别为75.2%、11.0%、3.4%和10.5%,这个理赔概率与宏利公布的2015年重疾理赔数量占比相近。宏利2015年重疾理赔数量友邦2016年重疾理赔数量因此,75.2%就是“给定已发生第一次重疾,且该重疾为癌症”的条件概率,或称为癌症的“相对发病率”。同时,我们还要计算癌症的“绝对发病率”,也就是一个正常人在一年内患癌症的概率。2014年,香港人口为724万,根据「香港癌症资料统计中心」的资料,当年的癌症发病人数为29,618人,推算得一年内发生癌症的“绝对发病率”为0.41%;对应的因癌症身故人数为13,803人,即第一次患癌者在第一年的死亡率为46.6%,生存率为53.4%。想要获得癌症的第二次理赔,受保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患者在患癌后生存;(2)患者在三年后癌症复发。根据科普君拿到的香港某再保公司的癌症复发累计概率数据,癌症的累计复发率大约为60%,其中三年内复发的有40%,三年后复发的有20%,其余的40%可以看做痊愈。三年后复发的20%患者,是可以获得癌症第二次理赔的,前提是患者要先患第一次癌症,然后在第一次癌症中幸存。因此,计算“患者可以获得癌症第二次理赔”这一事件概率的计算公式为:75.2% (先患第一次癌症) x 53.4% (患癌后生存) x 20% (三年后癌症复发) = 8.03%(对应图表中癌症第二次理赔的“绝对概率”)。同时,患癌后40%痊愈的患者,仍有概率患除癌症外的其他重疾,如心脏病、中风等。由于患者身患癌症后,身体健康条件转差,我们认为他们比正常人有更高的患病概率,因此在心脏病、中风和其他重疾的“绝对发病率”上附加50%的loading。如,正常人的心脏病“绝对发病率”为0.06%,则假设癌症痊愈者的“绝对发病率”为0.06% x 150% = 0.09%。然后,根据这个一年的“绝对发病率”,我们计算癌症痊愈者在未来10年累计患心脏病的概率: 1 - (1 - 0.09%)^10 = 0.89%。可能有朋友会问,为什么我只选10年的累计患病概率,而不是直至生命结束的累计患病概率呢?首先,在这个简化的模型中,我们并没有考虑“投保人年龄”这一因素,也无法知晓某一患者还能存活多少年;其次,我们认为已经患过一次癌症的人,预期寿命会比正常人短,因此10年已经是一个较保守的期限;最后,如果这是真正的产品定价,所有未来的保险责任会根据预定利率折现,而我们并不考虑折现也更加保守。因此,计算“患者在发生一次癌症后可获得的第二次理赔为心脏病”这一事件概率的计算公式为:75.2% (先患第一次癌症) x 53.4% (患癌后生存) x 40% (生存后癌症无复发) x 0.89%(在未来患心脏病的概率)= 0.14%(对应图表中患癌后第二次理赔为心脏病的“绝对概率”)。我们可以看到,即便是第一次患的是占比为75.2%的癌症,患者在余生中能因患心脏病而拿到第二次理赔的概率仅为0.14%。其他疾病理赔发生的“绝对概率”与此计算方法相同,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仅介绍一下计算中所用到的几个假设:心脏病发病率: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卫生署数据,2014年,心脏病患者为33,772人,因心脏病死亡人数为4,293;心脏病复发率:根据香港公立医院心脏医生协会介绍,42%的心脏病患者会复发,其中约四成的人一年内会出现血管阻塞(用来计算心脏病一年内复发人数)。中风死亡率:根据香港医院管理局数据,中风发生三个月内死亡概率为30%;中风复发率:根据美国中风协会介绍,美国约1/4的中风患者会复发,我们假设其中一半(12.5%)为一年内复发,另外一半(12.5%)为一年后复发。其他重疾死亡率:保守假设死亡概率为30%,生存概率为70%,以便于有更高概率拿到后续赔付。最终结论通过我们的计算可以看到,「多重赔付重疾」的后续赔偿责任概率较大的主要包括三项,(1)患癌后的第二次癌症复发:8.03%,(2)患心脏病后的第二次心脏病复发:2.42%,以及(3)患癌后的第三次癌症复发:2.01%。其余的所有责任概率累加起来不超过2.0%,而癌症复发责任的概率已经达到10.0%以上。实际上,癌症复发责任的概率应比我们计算中所得到的更高,原因主要包括(1)随着医疗条件的进步,患癌后的生存率将会有显著提高,会导致有更多的患者幸存下来获得后续理赔;(2)我们在计算中使用的癌症第二次理赔绝对概率,是基于癌症三年累计复发概率计算的,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会在三年内癌症复发,但持续至第三年末尚未身故,同样可以获得赔偿,而这部分人的理赔概率我们在计算时并未包含在内。根据图表中各疾病多次理赔的发生概率,我们可以简单地计算三个重疾产品所各自对应的总赔偿责任发生概率(假设第一次理赔已经发生)。友邦「加裕倍安保(加强版)」:简称PEP,可在首次癌症赔付后,额外提供两次的癌症赔偿,每次为原保额的80%。PEP总赔偿责任发生概率(对应上图红色数字) = 75.2% + 11.0% + 3.4% + 10.5% + 8.03% x 0.8 + 2.01% x 0.8 = 108.0% (8.03%与2.01%后面乘0.8是因为PEP两次额外赔付为原保额的80%)。宏利「活耀人生」:简称MBC,可在首次重疾赔付后,额外提供两次的癌症赔偿,以及额外的两次心脏病或中风赔偿,每次为原保额的100%。MBC总赔偿责任发生概率(对应上图绿色数字) = 75.2% + 11.0% + 3.4% + 10.5% + 8.03% + 2.01% + 0.14% + 0.04% + ... + 0.02% = 113.9%。保诚「危疾加倍保」:简称CIM,可在首次重疾赔付后,额外提供两次的癌症赔付,以及其余4个疾病分组重疾各一次,每次为原保额的100%。CIM总赔偿责任发生概率(对应上图红色数字) = 75.2% + 11.0% + 3.4% + 10.5% + 8.03% + 2.01% + 0.14% + 0.04% + ... + 0.06% = 114.2%。将三个产品的总赔偿责任与其对应保费与单次赔付的友邦加裕倍安保(PE)保费作对比(以35岁不吸烟男性,62,500美金保额,25年缴费为例):加裕倍安保(PE):总赔偿责任发生概率100.0%,保费1,462美金;加裕倍安保加强版(PEP):总赔偿责任发生概率108.0%,保费1,583美金,为PE保费的108.3%;活耀人生(MBC):总赔偿责任发生概率113.9%,保费1,657美金,为PE保费的113.3%;危疾加倍保(CIM):总赔偿责任发生概率114.2%,保费1,998美金,为PE保费的136.7%(此为香港居民价格,内地居民要加费约15%,保费约2,268美金,为PE保费的155.1%)。以上分析与对比仅限于产品的主要赔偿责任,各产品都拥有自己独有的产品特点,因此不能完全用保费高低来衡量产品的性价比高低,仅作为参考用途。在科普君看来,「加裕倍安保(加强版)」与「活耀人生」都拥有很高的性价比,且对内地居民没有加费,可以作为考虑「多重赔付重疾险」朋友的首选;而「危疾加倍保」的性价比则相对一般,主要原因是价格太贵。虽然我们文章中没有单独分析内地「多重赔付重疾险」的性价比,但考虑到内地一般采用重疾分组的形式,且对于“癌症多次赔付”的定义仍旧为“间隔期五年且不保障癌症持续与复发”的旧定义,可以用CIM的整体赔偿责任发生概率中扣去8.0%(相当于剔除癌症第二次赔付)计算总赔偿责任发生率,即114.2% - 8.0% = 106.2%。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内地的「多重赔付重疾险」价格是「单次赔付重疾险」价格的106%~110%左右,这个产品的定价才算是“公允的”。附录:资料来源癌症:致死率(来源:香港癌症资料统计中心,Overview of Hong Kong Cancer Statistics of 2014):The local cancer burden continued to rise, with the number of new cancer cases diagnosed in 2014 reaching a new record of 29,618…Cancer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 in Hong Kong. Nearly one of every three deaths in Hong Kong was due to cancer. Altogether 13,803 died from cancer in 2014.复发率:香港某再保公司癌症累计复发率精算假设。心脏病:致死率(来源:香港特别行政区卫生署,http://www.healthyhk.gov.hk/phisweb/zh/healthy_facts/disease_burden/major_causes_death/coronary_heart_disease/ ):在二零一四年,因冠心病而住院病人出院及死亡的數字為33,772人次……因冠心病而死亡的人數為4,293。复发率(来源:香港公立医院心脏医生协会):受訪者中有 42%曾經因心臟病?發而要入院或再做手術……現時全港每?約進?七千宗「通波仔」手術,?過手術後一?內的血管再阻??高達三至四成。中风:致死率(来源:香港医院管理局,http://www21.ha.org.hk/smartpatient/tc/chronicdiseases_zone/details.html?id=97):中風是嚴重的內科急症,三個月內的死亡率大概是百份之三十。复发率(来源1:美国中风协会National Stroke Association,http://www.stroke.org/we-can-help/survivors/stroke-recovery/first-steps-recovery/preventing-another-stroke):Recurrent stroke makes up about one out of four of the nearly 800,000 strokes experienced in the US every year.复发率(来源2:台湾全民健康基金会,http://www.twhealth.org.tw/index.php?option=com_zoo&=item&_id=670&I=20):Q:曾經有過一次中風經驗,很容易會再復發嗎? A:在醫院裡因中風住院的患者中,有四分之一都是再次中風而住院的。原创声明:本公众号之文章,除有特殊注明,均为原创,版权归「香港保险科普」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谢谢合作!免责声明:香港保险科普(本微信平台)为第三方保险知识科普平台,并非为任何保险公司的官方微信平台。本平台的任何有关保险及投资产品的介绍均为个人的专业知识及观点,并不代表任何组织或公司。所有由于不正当使用本公众号文章而引起的利益纠纷,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香港保险科普∣专业介绍香港保险知识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或添加微信账号wsword或tycope联系我们精算师与高级理财顾问为您解答疑惑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香港保险科普 微信二维码
分享这篇文章
香港保险科普 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安福重疾理赔完主险还赔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