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手机彩患票软件买彩是不是要自己取票好;如何能入门学习知乎?

在知乎看到一个帖子 关于12306订票难的问题 觉得有道理 转给大家【ac米兰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088,754贴子:
在知乎看到一个帖子 关于12306订票难的问题 觉得有道理 转给大家
仅为转帖,还好我订到票了,祝大家都订到票早日回家过年!12306首秀被骂的狗血喷头后铁道部找来IBM、阿里巴巴等大企业要解决方案,给出的条件是资金管够但是问题得解决。几大企业最后都拒绝了(其中阿里巴巴最后负责了排队系统的建设)。12306开始自己尝试解决问题。他们发现市面上可以买到的成套解决方案都不足以应付春运购票负载,所以只能自己改进已有的数据库(注:其实是改用VMware SQLFire/GemFire,这里我之前理解错误)。以前12306用的是小型机,发现性能严重不足,遂改用x86系统+linux平台(原平台为HP Superdome小型机,UNIX系统,Sybase ASE数据库)。最后他们的核心系统用了十几个节点(现在应该是17节点)的多路Xeon E7(具体几路待考),每个节点配1TB内存,数据库全部在内存中运行。2013年春运,12306系统峰值负载11万tps,与2012年淘宝双11活动峰值负载相当,新的系统基本经受住了考验。补充:以上内容是我在2013年7月得知的信息,彼时没有任何公开来源提到过12306新系统的技术细节。甚至,当时局外人没人知道12306已经在2012年开始做了技术改造。直到数日之前,铁总首次向媒体公开了技术改造的详情:分布式集群内存数据技术引领12306技术革命。这篇文章给出的细节,与我之前看到的内容完全一致。由此我可以确信信息来源是此次技术升级的核心人士。另外,关于第三方合作对方给出的信息是IBM、Oracle、Sybase全部不能满足要求,主要是这些厂商的方案部署以后,要升级时不能做到不停机灵活扩展。也就是说,IBM没有做到是他们技术不足“搞不定”。阿里巴巴参与了改造,负责了排队系统。此外,虽然后端经受住了压力,前端却如大家所看到的那样还是频频卡死。到底卡死的原因是前端水平太低还是访问压力太大,暂时没有可靠的信息供判断。淘宝的问题是其系统架构是分散度较高的,各个订单之间关联度不大;而12306每出一张票都要对全线路做数据更新(因为一条线路存在多个站点),因此系统负载相较淘宝来说集中很多,直接搬淘宝的方案也无法解决问题。淘宝的应用类型决定了阿里巴巴可以通过部署大量的服务器来分散压力,但12306就不行。其实他们的核心系统的硬件成本不过数百万,不是他们不想采购更多服务器,而是买更多的服务器也没什么用途。最后,在经过软件层面的优化之后,12306的瓶颈其实是核心节点的CPU、内存性能。但是这个性能的提升不是朝夕的事情,而是受限于摩尔定律,基本上每两年才能翻一倍多些。(这段话是我自己的分析,不过现在12306的后端数据库系统应付现有需求已经够用了)补充:关于座位实时复用,我看到的信息明确表明12306出票时,每出一张区间票都要实时调整该线路其他受影响区间段的余票数量,且这是很大的压力来源;另外,对方表示所使用的GemFire数据库与简单的memcache/redis数据缓冲不同,有着本质区别。==========================然后我说点对铁路系统购票困难现象的看法:一种商品只要出现供不应求现象,那么结果只有两种:大家排队购买;出现黑市,变相提高商品的流通价格并抑制需求。12306这个事情,就是标准的限价商品供不应求之后出现排队与黑市现象的例子。因为供不应求,所以有了黄牛、抢票软件与秒杀。如果供应充足,一个车次直到发车前都有一两张余票,那么黄牛、抢票就毫无存在价值,旅客也用不着守在电脑前和其他人比拼手速和网速以及电脑性能网络性能了。现在供应不足的前提下,12306就算把系统做的性能再高,也只是会加快热门车次票务秒杀的速度而已——而这更会刺激抢票软件,大家为了在更短的时间里成功抢到队列名额就会不断提升自己的抢票性能。打个比方说就是一个店门前排队,消费者为了增加买到商品的概率去雇人代排,每个消费者都雇了好多人,造成店门口的通道拥挤不堪。为了减缓拥堵,商家不断拓宽通道,但每次一拓宽消费者们就会增加雇佣的排队劳力把新增的通道空间占满,形成恶性循环。这样下去,只要还存在供不应求的现象,这种循环就不会有终止的时候。也就是说,12306的问题主要不是出在网站本身。那么怎样解决供应不足的问题?这么多年来铁路不断升级运力修建新线,已经建成全球最庞大的铁路运输系统,可是到了春运还是只能勉强应付。从这个角度来说铁路部门在供应不足的问题上也不该承担太大责任,他们已经做得很不错了。那么问题的根源就出在不断增加的需求上了。为什么我国铁路系统需要承担如此庞大的客运流量需求?很显然,是因为全国范围的人口流动。大量务工上学人员过节要返乡,节后回驻地,这个刚性需求是合理的。可是为什么他们必须要到外地去打工上学?为什么数以亿计的人员要远离家乡去谋生求学?最后我们会发现,区域发展不平衡才是罪魁祸首。正因为多少人在家乡无法得到足够的机会与资源,他们必须到发达地区奋斗和实现自己的价值。只要这种不平衡现象还在继续,每年春节前后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大批人员全国范围流动的情况,就不可避免地出现运输能力不足的尴尬。改进12306也好,增加铁路网投资也好,最终都只是治标不治本。如果这个社会不去直面根本问题,那么这些表象的症结永无解开的时候。说起来,有几个人愿意背井离乡呢?=============================================然后这个问题争了几天,我实在忍不住要吐槽一下了:12306这个事情,网上有多少网友从一开始就献计献策了,也有不少网友提供了很不错的建议。但不得不说,很多网友在提建议时完全就是一种居高临下、自以为是的态度,上来就先认定需求简单可以轻松应付,随便有点经验的工程师就能搞定,12306出问题全怪体制太烂,国企效率低下,一帮人光拿钱不做事,技术水平太低……淘宝2013年双11活动,峰值流量是一秒钟完成1.3万笔订单。1年1月6日全天网络出票400万张。看起来双11流量完爆12306是吧?等等!别忘了1万张票可不是全天悠悠闲闲平均地卖出去的,而是分成10个时段集中被抢走的。每个时段开始放票后数分钟之内大部分票就已经被抢光了。以每个时段40万票,峰值持续三分钟估算,高峰期一分钟出票在10万张以上毫不夸张。诚然,一分钟10万订单还比不上淘宝2013双11,但别忘了一年以前阿里巴巴也只是达到了一分钟15万订单的水平而已(并且在高峰期一样卡爆)。而且一分钟10万出票还满足不了需求的,以旅客购票的热情来看,达到一分钟50万票都不一定能让所有旅客满意。淘宝在2012年双11时已经是业界顶尖水平了,其软硬件技术皆为自主研发,既便如此面对一分钟十几万的订单量都会卡死。请问,觉得12306“需求简单,问题可以轻松解决”的,是不是水平已经高到了阿里巴巴都要请你们去领导整个技术团队的级别呢?是不是你们的方案可以轻松应付每分钟数十万笔订单,达到全球一流水平了?淘宝面临的需求是业界从未有过的,所以淘宝的路很艰难。12306面临的需求是其他人遇到过的么?全世界哪个国家、哪种客运票务系统敢说自己的负载达到12306三分之一的水平?面对空前庞大的压力,诸位“技术高手”只是凭着自己一点程序员的经验,在电脑前一个人思考上一会儿就给出个“简单、实用、省钱、轻松应付”的解决方案——你们知不知道“自大”这两个字怎么写啊?作为局外人,本来就难以了解铁路售票系统内部的业务逻辑。想出建议可以,那么是不是先收集些信息,了解下背景?是不是先拉出一份需求清单来,把客户的想法搞明白搞清楚了,然后再考虑技术实现?能不能不要上来就想着技术上怎么方便怎么做,把客户需求随意地简化?好多人提的方案在票务供应不足的情况下直接就超售了,难道你要让旅客前一分钟还为订到票高兴,下一分钟对着“您的票被取消”的提示破口大骂么?或者订票延迟确认——知不知道旅客看到选择的车次没能买到票后会做什么?马上去看其他车次有没有票啊!你延迟确认几分钟,然后对排队的账户做抽签,多少旅客会觉得自己被耽误了啊!旅客的要求就是速度越快越好,最好是下订单后一秒钟出结果才安心哩。这还仅仅是简单想一下就能知道的问题,局外人不了解或不能轻易想到的问题又有多少?诸位高谈阔论时,有没有虚心地去找找内部人士了解或者搜索类似的票务系统的研究论文?真觉得自己的头脑聪明绝顶,连背景调查都不做就可以轻松把握所有细节?还有,你们想出来的方案做没做过实验啊?考虑没考虑过硬件适配性啊?你们了解现在市面上能买到的硬件系统,什么样级别的能满足可靠性、性能和可扩展性、可维护性的需求么?你们在多路服务器平台上验证过你们的分布式数据库构想么?哦原来你们什么都没做过,怕是连多节点集群互联该用什么连接方式都不知道,你们拍下脑瓜,一句“那些问题都好解决”就完事儿了?就算你们自己没做过,找找类似的案例会累死么?研究下别人做过的经验就不够高贵冷艳么?就贬低自己技术水平了么?连类似的案例研究都没有,随口就是别人做得到我做得到,真觉得自己写过几行代码就多么伟大了么?还有一些人,看说IBM没做就一口认定是12306故意排挤IBM,认定IBM解决这问题肯定没压力。好嘛,IBM什么时候做过如此规模的票务系统了?你细节什么都不知就预设结论了?为啥淘宝当年没选择IBM作为方案提供商而是自主研发?IBM的大数据业务主要集中在金融领域,这不代表它在其他领域就样样精通好不好?它能拿出的方案无非是Power7小型机平台,Power7在数据库性能上又比Xeon E7强多点?然后Power7系统卖多少钱了解么?后续维护难度多大了解么?把适合银行金融行业的平台放到12306来真的合适么?说起来,不就是因为“12306”和“IBM”这俩名字放一起,诸位内心里首先就给前者打了负分对后者仰视么?要是把“12306”换成“nasdaq”,那结论就又是一回事儿了——哦正好nasdaq没用IBM方案,可见nasdaq是排挤IBM内部人赚黑心钱是吧?不过2013年工商银行系统升级故障,应该是和方案提供商IBM无关的,肯定是国企的体制问题无误!评价一个事物,首先不是了解背景、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首先是看被评价者处于什么立场,打着什么标签。如果是“敌对阵营”那就毫不犹豫地踩上一脚再说话,接下来就算研究也只研究“它的错误在哪儿”,不考虑“它也有对的可能性”。在12306这个问题上就是:12306是国企,是铁总下属机构,所以它出了问题一定是自身原因。票务系统做不好一定是铁路方面不懂技术,把该用来请大企业做方案的钱自己贪掉了,一定不可能是大企业都没信心解决这问题。旅客普遍使用抢票软件也是12306的责任,不是供应不足的原因……最后呢?12306还是做到了全球最强的客运票务系统。一贯被认为是因循守旧的国企,在选择技术方案时放弃沿用多年的小型机/UNIX平台去拥抱业界还是新鲜事物的基于x86/linux的大规模分布内存数据库系统,承受住了堪比2012年淘宝双11的压力。在这个领域,12306可以自豪地说自己是做的最好的案例。它还在卡,还是偶尔崩溃,页面还是难看,可是这些迟早会改进。这个过程中也还是会有冷嘲热讽,还是会有所谓的大牛指点江山,但最终解决春运高峰期一天数百万张秒杀售票的,还是12306自己。所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下面我说说12306系统改进面临的一些问题,一些网友提出的解决方案的可行性。1.“超级计算机能不能用于12306?”——不能,详情见这里。;2.“能不能用一个服务器甚至一个集群处理一个车次来加快速度?”——没有意义,处理速度在硬件上主要受限于每个CPU线程获得的内存带宽与延迟,其中内存延迟更重要一些。一个核心处理还是一台服务器处理,内存延迟这个参数是没什么区别的;3.“能不能在多地建立集群,分别处理某地的车次?”——道理同上;4.“能不能取消座位实时复用,降低处理压力?”——如果所有区间站的票数都是预先确定的,那么到最后必然会出现有的冷门区间座位空置的情况,这是旅客不希望看到的;5.“能不能把座位实时复用改为延时复用,热门车次第一次放票后,根据区间之间的情况在下一个放票点调整各区间票额?”——这样做可以减轻计算压力,但是会让大量旅客在第一次订票失败后等待下一次放票,增加下一次放票的负载。而且这会干扰旅客的抢票计划,原来是一个车次没票后就去找下一个车次,现在是一个车次要抢两次甚至更多,反而让旅客更累;6.“能不能改成预先排队抽签,放票前订票旅客在网上选择进入队列,放票后抽签决定,避免争抢”——很多人提出类似这样的主意。注意热门车次放票被抢光后,没买到票的旅客会立刻去找其他车次是否有票。也就是说即便有这个预排队功能,也不能阻止没去排队的旅客在放票开始之后去买票。对于热门车次而言,参与预排队的旅客抽签失败的概率非常高,而他们抽签失败后多数会失去对这个功能的信任,转而继续选择抢票的方式,于是很快大多数人都会放弃抽签。如果设定为只有参与预排队的旅客才能买到票,那么抽签失败的旅客就失去了对其他车次的选择权,结果更是一场灾难。希望提出类似方案的网友好好思考我上面这些内容。7.“12306的负载不是比淘宝小很多么?”——淘宝2013年双11峰值订单数量一分钟79万笔,12306每次放票按500热门车次算,根据央视直播春运火车票抢票 这篇报道,热门车次峰值抢票速度在每分钟500票左右。很容易算出现在12306的峰值订单量在一分钟10万-30万的级别,与淘宝双11峰值是相同数量级。我在前面提过供求关系是12306面临的核心问题,可能很多没有经济学基础的网友不太明白,我这里再详细解释下。任何限价商品出现供不应求情况时,最终获得商品的大多数消费者支付的成本都是要超出商品本身的标价的。一个简单的例子,超市限量出售半价鸡蛋,大批顾客去抢购,虽然排队买到的顾客为鸡蛋本身花的钱少了,但是这些顾客付出了在那里排队的时间和人力成本。排了很久队才买到鸡蛋的顾客,为鸡蛋支付的时间与人力成本甚至可能超过了他买半价鸡蛋省下的金额。于此同时,限量供应的条件下必然有一些排队者最终没能买到鸡蛋。12306的情况也是如此。在现有的车票限价限量供应体系下,在某些高峰期有乘车需求的旅客数量大大超过了铁路系统在这些时间段的运输能力。在这个前提下,必然会有大量旅客无法在这些时间段买到车票,被迫改变出行计划或者出行方式;而买到票的旅客为车票支付的成本,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高于甚至远高于车票本身的标价的。超出的这一部分成本,可以体现为向黄牛买票支付的溢价,可以体现为在车站售票口排队付出的时间精力,而到了12306的时代,就可以体现为为了抢到票而付出的等待成本。因此,12306无论怎么改进,都不可能降低因为供求关系而产生的旅客获得车票的额外成本。12306改进的结果只是会改变这种额外成本的形式。以前没有网络订票,大家去售票厅排队或者一次又一次打电话;现在有了网络订票,大家在网上卡到骂娘。但大家吐槽12306的种种缺陷时,其实原因并不是旅客真的特别重视网站的美观程度、重视网页的代码是不是高水平,而是还有很多人没能按自己的心意买到车票。旅客对12306的需求只有一条——买到旅客需要的车票;可是12306无法解决这个需求。对于旅客来说,卡三个小时但买到了票的体验是60分,三次放票时每次都一秒钟就被告知票已售完的体验是0分。于是12306的未来就会很麻烦。随着系统的改进升级,整套系统的负载能力会越来越强大。可是性能的提升意味着热门车次放票后售空的速度越来越快。上面引据的例子里,一个车次一分钟就卖掉500张票;性能改进后,最终达到的效果可能是5秒钟就卖掉全部票额。而对于旅客来说,卖票速度提升并不会减少他们为了获得车票而付出的额外成本——以前是买一张票卡10分钟半小时,现在一个订单几秒钟就确认了,但是为了能在几秒钟里抢过其他旅客,你需要提升你的电脑性能,增加你的网络带宽,降低你的网络延迟;你需要更强大的抢票软件,一秒钟内发起更多的请求……最后,你在硬件设备上增加的投入就是你付出的额外成本,相比之前你在等待网页响应时付出的时间成本来说只是换了形式。以前售票厅时代大家比拼谁去排队排的早,以后大家比拼谁的网络性能好。而且,12306的响应速度越快,旅客之间的设备军备竞赛也就会越激烈。最后,大家会为了降低几十毫秒的延迟购买国内的vpn通道,改用表现更好的网卡,跑到号称能提供更高抢票性能的网吧去抢票……然后还是会有大量用户因为竞争不过其他旅客而被迫改变出行计划或出行方式。而且当旅客纷纷提升自己设备的性能时,对12306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12306自己也必须同步增加性能,投入越来越高的成本。回到最开始的问题:12306包给知名大企业是否会更好?答案是,无论谁来做,最终结果都是一样。
找无锡金科米兰米兰上安居客,汇集本地各区域二手房房源信息,720度全景看房,随时在线咨询!&安居客&买房大平台,精选无锡金科米兰米兰,保真可带看!
专业保证抢到。??扣: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听京剧该如何入门? | 知乎精选
我的图书馆
听京剧该如何入门? | 知乎精选
【平沙生的回答(115票)】:谢邀。这个问题吧,其实非常因人而异.如果您有一个懂戏且懂您的朋友,就一切不必担心了。【月底我在纽约讲这话题,美东对有兴趣的朋友都可以联系我】·····································分割线,第一次修改开始咯·······································大原则,能看现场就不看录像,任何剧场,视频和现场的表现力是完全不能比的。如果您住在京津沪,那算有福了,不知道看什么戏,可以在网上咨询当地的青年资深戏迷。千万不可看央视频道!大外行频道!!没文化!再说这因人而异的问题。咱可以分几个类型:【经我第一次修改后大家可以直接奔第七条!】一、音乐类爱好者。像邀请我的
这样的资深古典乐迷,肯定我会带您从听唱片入手。听谁开始呢?这时候就得正确估量您自己的审美水平了。好比您水平很高,听歌剧专听卡鲁索这级别的,对帕瓦罗蒂不屑一顾,那您完全可以从谭鑫培、余叔岩开始听起。如果您还没有到那忽略录音音质,直达大师内心的耳朵,也可以从解放后的录音,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开始听起。如果还嫌音质不好,那就听一些像张克、杨乃彭等这样有高清CD录音的当代名家开始。如果您爱听于魁智?呵呵。参考资深古典乐迷们对李云迪的态度。老先生的录音可以在老唱片网
以及梨园网上找到。当代名家的录音可以在虾米音乐网上搜到。二、舞蹈、形体类爱好者。可以从武戏入手。京城一位老玩儿家曾有“武戏是京剧发展的最高阶段”的论述。虽然我个人觉得唱儿才体现出了最高境界吧,但是人家也有道理……武戏体现的力与美,是典型中国式的古典韵味。大家可以看两个视频1、俞大陆的挑滑车:可以先从21:20看起,看这段【石榴花】曲牌的表演。2、裴艳玲的夜奔:经典,看了再说别的。三、颜控们……真的,我不会judge你们的,真的有很多后来很了不起的青年票友都是从当颜控开始的……喜欢帅哥的从凌珂、杨少彭、王珮瑜【乱入】等开始,喜欢美女的从李胜素、王艳、丁晓君等等【旦角实在太多了】开始。四、古典文学爱好者。尤其小说。我就是受益人啊,小时候爱看三国,看戏也从三国戏看起,很容易有兴趣。五、曲艺等传统艺术爱好者。我就是从听相声开始听戏的……这个也容易得很。六、萌物控、小朋友们。强烈推荐@胖不墩儿 姐的京剧漫画大作《说段儿京剧你听吗》!激萌!太哏!估计大家可能都看很多营销账号转过《舌尖上的京剧》漫画,那就是墩儿姐的作品。七、没节操的……这个经
贤弟提示,让我想起来,这是最要紧的一条!!!我估计这条应该比颜控那条更受欢迎……首先我们老生就有很多没节操的例子:1、调戏小姑娘。比如《游龙戏凤》……可以带你想泡的妹子去看这戏哈哈,不过解放后净化舞台,很多原有的情色包袱都给去掉了。等我演时候我再加上。2、被小姑娘调戏。比如《珠帘寨》……剧情见胖不墩儿的《说段儿京剧你听吗》,反正还被二皇娘打了一巴掌,这戏我也演过……3、调戏好基友与被好基友调戏。最典型的,《群英会》,Sherlock和Watson不就是现代版的诸葛亮和鲁肃嘛!一定要看马连良、谭富英、叶盛兰等大师们的豪华合作电影版!夏贤弟说的是让我推荐“粉儿戏、神鬼戏、三小戏”,让我想起了微博著名ID @北冥乘海生 老师的关于振兴京剧的方法:“全面恢复粉戏和一切封建迷信情节。”三小戏我也提几个供你们参考吧。筱翠花音配像的《一匹布》、陈永玲的《打杠子》,82年众多相声名家合作的《三不愿意》【这几个录像都很好找,找不着在评论找我要】~~~~~~~~~~~~~~~~~~~~~~欢迎补充。以上所举的几个方面,是我一下子想到的,难免挂一漏万,大家想起啥来我就补充里面。您可以问我:“像我这样喜欢XXX的应该怎样开始听戏?”先回答到这里~~本月在纽约的朋友有空来听我讲座。【曹梦迪的回答(44票)】:1。先从熟悉的故事开始看,比如《空城计》《红楼二尤》《铡美案》等等。2。先从贴近自己生活经历的开始看,比如自己属于比较侠肝义胆又聪明的,可听《四进士》;属于年轻对生活诸多不满的,可听《锁麟囊》;夫妻感情上有过不和后又和好的听《白蛇传》;当年叱咤风云现在却被人欺负的听《打渔杀家》等。3。唱段先听中速的,如《空城计》中的”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三家店》中的“将身儿”,《凤还巢》中的“本应当”等。4。看表演时可把演员的韵白和唱段先都当成外语,但从演员的手眼身法步和语气语调语速中试图理解剧情。5。多去现场看戏。6。多和资深戏迷交流,尤其是年轻的资深戏迷7。可以联系历史、哲学、政治、心理等多方面进行思考和理解。8。不要怕其他人嘲笑你不懂,不懂就问。【吴伟的回答(39票)】:我之前也不听京剧,最近开始迷上京剧了,就从我个人的切身体会来说说如何欣赏京剧。如果想欣赏京剧,需要有较高的欣赏水平。这句话听起来挺高大上,也挺装b,其实翻译过来就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京剧已经老了,他已经不能用浅显易懂的方式给人民大众带来欢乐了,所以你需要更费力的去挖掘他的娱乐价值。这种老是全方面的,比如:1叙事手段。京剧基本上只有一种讲故事的结构,就是平铺直叙,按照时间顺序依次陈述。可是看看电影,叙事结构多复杂:正叙、倒叙、插叙、循环叙事、平行叙事,变着方的给你讲故事;都不要说电影,即使同为舞台艺术的现代话剧,叙事手段也可以做到很酷很炫,甚至有些话剧根本没有剧情,看的就是结构。试想一下,京剧凭借这么老的叙事手段,如何给你讲述一个悬念重重,引人入胜的故事呢?2视觉效果。虽然都说京剧布景华丽,但那是相对于京剧流行的那个年代说的,现在看看电影的视觉奇观,又是3d又是高清,无论是震撼力、清晰度、色彩刺激,都远远不在一个档次上了;话剧舞台也一样,丰富的灯光效果、舞台效果、令人炫目的道具、舞台装置,这些京剧也是比不了的。3最后说说音乐。大部分接触京剧最大的障碍就是听不懂,咿咿呀呀唱半天不知道唱什么,伴奏乐器的表现力也远远不及现代乐器(西方古典音乐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故事情节、视觉、听觉,是人们欣赏戏剧的最直接的体验,看看豆瓣上的影评,绝大多数都是从这三方面评价一个电影的,特别是故事情节,很多高分影评就是从电影剧情中引申出一点自己的感慨罢了(顺便吐槽一下,这样的影评最多也就是叫观后感,但是竟然普遍能得高分,只能说豆瓣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文艺)。而京剧这三样都不占优势,所以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欣赏起来有困难。所以想要欣赏京剧,就要跳过这些最直接、最容易获得的快感,去挖掘一些更深层次的快乐。比如,你能够无视故事情节发展本身,而是去欣赏演员 在舞台上是如何调度的;你能够忽略角色本身,而是去欣赏演员是如何塑造角色的;你能够忽略唱腔是否朗朗上口以及歌词的能否带来感动,而是欣赏歌者的发音技巧、伴奏者的演奏技巧;你能够忽略舞台布景、道具是否真实的问题,而是探索道具为什么此时此刻出现在这里,究竟对表演起到了怎样的辅助作用。总之,如果你能够深一步的挖掘京剧表演背后的事情,而不是着眼于表演本身,就会感受到京剧的魅力和乐趣,但是这种欣赏当然比不上看大片轻松,是需要欣赏者有一定的积累和知识的,这也是京剧曲高和寡的原因。恰好我在接触京剧之前写过剧本,演过话剧,组过乐队,可以说具有一些初步的知识,再恰好接触到了京剧,一下子就被迷住了。下面是我第一次接触到也是立即被迷住的京剧曲目:《失空斩》里面诸葛亮“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的选段,我把自己的欣赏过程写出来,供你参考。先放视频,你可以先欣赏一下(说句题外话:这段视频是马连良马老板的录音,张学津张老板配得视频,由cctv主导录制。虽然我对cctv一项没有好感,但是这件事情我还是很感谢他的):马连良 失空斩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E2MDkwNDYw.html下面是我的赏析:在这段舞台调度上,诸葛亮在舞台右上方,司马懿在右下方,老兵在中间坐着。这样虽然舞台上人很多(12人),但是由于层次十分清晰,即把舞台站满了,又不显得凌乱。而且,由于在垂直方向上的层次看,立刻可以看出三人在剧情中的地位:诸葛亮最高(因为在这部戏里诸葛亮是神一样的人物,用空城计吓跑了司马懿的千军万马),司马懿其次,跑龙套的老兵地位最低。在这段舞台调度上,诸葛亮在舞台右上方,司马懿在右下方,老兵在中间坐着。这样虽然舞台上人很多(12人),但是由于层次十分清晰,即把舞台站满了,又不显得凌乱。而且,由于在垂直方向上的层次看,立刻可以看出三人在剧情中的地位:诸葛亮最高(因为在这部戏里诸葛亮是神一样的人物,用空城计吓跑了司马懿的千军万马),司马懿其次,跑龙套的老兵地位最低。而且这个城墙的道具设置的也很讲究,首先,城墙的大小与人物的比例肯定是与现实不符的,现实中的城墙要高大得多。之所以故意缩小城墙的高度,目的是为了突出人物;其次,诸葛亮虽然说“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但他其实没有坐在城楼上,而是坐在城墙上。在有的版本中,整个舞台是完全相反的,和目前的状态成水平镜像,但是无论如何,诸葛亮都不会坐在城楼上,这是为了从视觉上显得均匀一些,否则本来城楼就高,再坐上去一个人,使得诸葛亮在舞台上过于突兀,失去的平衡的美感。在这里,明显的看到司马懿背对着观众,在戏剧表演里有个专有的名词叫“背台”。作为戏剧表演的常识,演员是不能背台的,因为这样一方面观众看不到演员的表演,另一方面用背影对着观众,会让观众产生一种突兀感,会影响观众沉浸在戏剧表演的氛围中。但是京剧里,背台的情况很普遍,经常某些次要角色在自己没有表演的时候就背台了 ,比如现在的司马懿。这样做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由于这一段是诸葛亮大段的台词,司马懿如果一直傻愣愣的站着也不好看;另一个也是为了突出诸葛亮的主要角色。虽然背台会带来很大的问题,但是京剧用服装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请看司马懿的服装(行话叫行头),首先服装很宽大,基本上躯干部分看不出腰身、腿,近似于一个长方形;其次,背后的花纹很复杂、华丽。这两点结合起来之后就形成了一个效果:当演员背台时,其实后背并不是光秃秃的,反而是一张漂亮的画面,有机的融合到整个舞台表演中去了。不是搞舞美的,所以对于服装说不了更多的东西,相信如果更仔细的研究,会发现行头更多好玩的地方。对于演员表演来说,最常见也最复杂的莫过于面部表情。张学津老先生是我很欣赏的一位京剧艺术家,他对面部表情,特别是眼神的应用非常的到位。看这张图,诸葛亮让司马懿进城,说:“你来来来。”再看这个眼神,是不是传达出很多的含义,仿佛会说话一样。再来看看台词对整个剧情、情绪的推动作用。诸葛亮的唱词可以分为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蔑视:从“我正在城楼观山景”开始,后面还有“你得三城多侥幸”等等;第二个层次是威胁:比如“贪而无厌夺我的西城”、“诸葛在敌楼把驾等”,第三个层面是吓唬,比如“只有我的琴童人两个,我既无有埋伏又无有兵”等等,随着诸葛亮从心理上不断的为司马懿施压,司马懿的内心也从准备作战、怀疑有诈、确信有诈三个层面发展,直到最后诸葛亮说道“请上城来听我抚琴”后,司马懿立即下令撤军。这样一个层层推进,铺垫情绪的过程,让剧情发展的顺理成章,观众也不会产生突兀感。所以台词的功力还是很强的,应该说京剧的台词也是众多表演艺人一代代打磨的结果,很难说出来谁是原作者了。最后从音乐的角度说两段我认为有意思的唱词。第一个是视频33秒“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这是一句弱起的唱词,“却原来”三个字都是弱音。所谓弱起就是乐句从弱拍起唱,使得节奏富于变化。而“司马”的马字时长达到了4个小节,是整段唱腔里最长的一个字。大家有兴趣可以试试,看看能不能跟着马老板一起唱这么长的发音。因为也没有听到明显的换气过程,所以马老板要不然就是有高超的换气技巧,要不然就是肺活量真的惊人。第二个是1分29秒的“等候了司马到此好谈呀谈 谈谈心”,这句有意思的是在于“谈呀谈”后面跟了个休止符,然后是两个8分音符“谈谈心”(因为谱子上也没标是什么拍子,我就按4/4拍算了)。因为这一段实际上是诸葛在戏耍司马,所以休止符之后有连着两个短时长的音符,听起来确实挺好玩的,能够感受到诸葛的那种戏谑的语气和司马满头是汗的神情。=============说几句关于振兴京剧的牢骚话===============我觉得振兴京剧、普及京剧的方法可能有很多,但是像我这种又是截图、又是写赏析的方法肯定是不对的。普及、振兴京剧,就应该让京剧像电影那样,没有任何专业知识的普通观众都能够立刻欣赏;就应该像郭德纲振兴相声那样,哪怕是第一次听相声的听众,也能从头乐到尾。这才是京剧的真正复兴,京剧不应该是个阳春白雪的艺术,他应该是普通人最容易获得的一种娱乐方式。还请各位有识之士多多努力,为京剧恢复娱乐大众的功能奋斗!最后贴一段视频,是一位中阮演奏艺术家冯满天的演出视频。中阮是唐朝时流行的宫廷乐器,但到现代已经失传,甚至在新中国打算修复这门艺术的时候,竟然没有人知道这个乐器长什么模样。幸好经过多位艺术家的不断努力,这门古老的民族艺术又焕发了生机。视频中的冯满天先生,将中阮生生弹出了爵士吉他的感觉,相信你即使从来没听过中阮,完全不知道中阮是做什么的,也会忍不住随着节奏鼓掌。这,才能叫振兴。“逆天”的中阮即兴(中阮大师冯满天与爵士钢琴家尤雅)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M0ODk1NzQ4.html【珠帘寨主的回答(2票)】:首先你为啥要听京剧,是真的觉得京剧好听么,如果确实觉得好听的话那就多看看CCTV戏曲频道的节目吧,可惜名家名段被取消了,否则那个入门很好【赵文轩的回答(4票)】:希望题主增加题目完整,比如,听什么,如老生,青衣,小生,老旦,花旦等。。。。现代戏,折子戏等,选段推荐等初学者也分,不过也可以从一些曲牌,像夜深沉或者现代戏如打虎上山'智取威虎山选段。智斗'沙家浜选段等本人从小就受京剧熏陶'(我爸一家,老北京传下来的)。其实听多了你可能就喜欢上了。题主题目更了我再更【Anonymous的回答(9票)】:1、从比较流畅的经典唱段开始,西皮流水之类的我自己就是从某次晚会听到票友唱《三家店》觉得好听,才开始听的下面是从网上转来的,一些经典唱段:三家店-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定军山-这一封书信来得巧,在黄罗宝帐领将令;(此为两段)桑园会-秋胡打马奔家乡,站立在桑园把话答;(此为两段)珠帘寨-贤弟抬头来观瞧,老虽老孤的须发老(张建国唱),昔日有个三大贤(三个“哗啦啦”,层层高起,很是好听);打严嵩-(麒派和马派都不错);追韩信-我主爷起义在芒砀;五家坡-苏龙魏虎为媒证(流水对唱);四郎探母-听他言吓得我浑身是汗(流水对唱);梅龙镇-月儿弯弯照天下(对唱);淮河营-此时间不可闹笑话(马连良唱);甘露寺-劝千岁杀字休出口(历数“刘关张赵诸葛”的流水,有气派);斩黄袍-天作保来地作保;秦琼卖马-站立店中用目洒;空城计-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余言高马杨奚关派均有此段);穆桂英挂帅-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锁麟囊-耳听得悲声惨(此为“二六板”);春闺梦-可怜负弩充前阵(此段唱词极为优美,如诗如画);红娘-叫张生隐藏在棋盘之下;苏三起解-苏三离了洪桐县(梅尚程荀张派都有,各有千秋);牧虎关-高老爷来至在牧虎关;断密涧-李密闻一言无定准;双投唐-这时候孤才把这宽心放(邓沐伟,关怀对唱,是净角生角对唱经典)打龙袍-一见皇儿跪埃尘;四郎探母-一见娇儿泪满腮;法门寺-刘公道在大街我珠泪双抛。 2、如果还是觉得好听,就可以听整本的戏了3、然后,我也不知道了,自己也是刚开始听没多久【知乎用户的回答(1票)】:过年都有戏曲春晚 今年是大年初二初三晚八点 然后有一些戏曲电影 小时候跟着家里老人看了不少所以比较能接受(但是现在想举例子的时候发现印象比较深的都是别的剧种的……)惊闻名家名段木有了 不过土豆优酷上还是有蛮多的 不管是哪个剧种都有最经典的几出几段 先看熟了作为基础 然后听不同流派 不同年代的名家唱的 各自比较 这个就取决于个人口味了 但是一开始绝对要听名家的 因为声音也是种记忆 有个先入为主的因素 现场虽然气氛好 观赏角度比较开阔 但是演员的发挥不稳定 自身水平也与几十年前大师级人物没法比如果想培养兴趣的话先看程派的锁麟囊吧 不过我觉得喜欢这个剧的人也可能更喜欢昆曲……【胖次的回答(1票)】:听现场。非现场的可以听一些过世的老艺术家。首推男神裘盛荣的《铡美案》《赵氏孤儿》;然后经典戏《锁麟囊》,现代戏《沙家浜》也不错~作为初学者我一直听不进去梅兰芳……如果题主不拘泥于京剧,也可以听听其他戏曲啊,比如我觉得《穆桂英挂帅》豫剧版最好听,《苏三起解》黄梅戏最好听,《西厢记》《梁祝》这些儿女情长当然是吴侬软语的越剧最好听~~都可以试一下【等风来的回答(1票)】:个人比较喜欢听黄梅戏【大佩佩的回答(1票)】:可以先从武戏开始啊!肢体语言比较利于接受,文戏的话可以先从做功多的,反正这是我的经历,哈哈!【张中博的回答(0票)】:京剧入门最简单的就是听现场版,带叫好的!听哪些地方好,不懂也没关系,再听别的演员这段,就知道哪好了,慢慢的就会找到这里面的魅力,先听相声再往里转也是个选择,比如于宝林的《铡美案》连唱带讲。要是对这个都接受不了就放弃吧,干什么不找乐啊,您说是不?【知乎用户的回答(0票)】:我觉得这强求不来。喜欢是发自内心的。我从小就对戏曲没有反感,我父母就接受不了。我身边的同龄人都觉得我喜欢听戏曲是个异类。【书飞白的回答(0票)】:如果你是颜控,旦角就看看李胜素的戏吧,蛮多的,扮相超美。几位新星我都不太认识,以前很喜欢的王蓉蓉,管波也不太上电视了的样子。老生帅的太多了,而且每个流派都超有特色,简直说不上最喜欢哪个。我特喜欢老生戏,扮相干净漂亮,主要是故事都特好。花脸……就不推荐漂亮的了,长相加分不大。倒是花脸有两种,铜锤和架子,铜锤是声音比较闷的那种,比如包公。架子花比如张飞那种,花脸戏不太多呢。京剧有种说法叫唐三千宋八百数不尽的三列国,如果您是历史控,列国戏绝对不容错过赵氏孤儿,伍子胥都特别好!老戏好就好在不管谁演,扮相嗓子怎么样,光看故事就够人哭一会儿的,超赞!三国戏,隋唐戏和杨家将,包公戏什么的简直能凑成四部电视剧,可惜现在都不兴演连台本戏了,估计想看全了得自己凑。如果您是武打控,武生,武丑都特精彩!九龙杯,三岔口都是百看不厌的。还有挑滑车。有一种反串戏也比较好玩,大家都不演自己的行当,基本上笑料百出,不过还真不乏超赞的反串。经典反串戏八蜡庙,网上好几版,不过推荐过段时间再看否则不太能找到笑点!新编戏其实也不错,倒是我不太喜欢啦,因为成本高不能保留下来,也不能对比着看。而且我比较怀旧,更喜欢传统的表演形式,比较朴素。也不能说新编戏不好,名家会聚至少也是看点,而且很华丽,视觉上的刺激很给力。样板戏也不错,虽然样板戏和新编戏都被某些老戏迷批评,但是你在家唱两句样板戏很快就能跟爹妈找到共鸣了!京剧这东西,说是国粹,其实也是很草根的东西啦。梅兰芳先生那样著名的表演艺术家不也是戏迷捧出来的吗,所以作为戏迷您有权利选择喜欢谁不喜欢谁。你也有权利选择迷迷糊糊地听声看脸,或者是钻研一些比较深刻的东西,不管怎样都是好的。至于欣赏,您得先觉得一听见胡琴响就高兴,其实这就是最起码的欣赏了,至于能分析理解到什么层次,就随缘吧。【孙济安的回答(0票)】:听名段,去戏院。【TIANLEE的回答(0票)】:1. 如果有条件的话,看一次现场版的。上海的逸夫舞台连续16年在周六和周日两场公益场,票价到今天也只有30元起,4个小时的唱念做打,数十位演员给您演出,更别说剧场内部古雅高档的装修和气氛了。看完以后,你会觉得化50元去看一场电影,真是太坑了;2. 看基本京剧的普及书目,推荐齐如山的《国剧汇考》,《齐如山回忆录》,非常有趣,而且专业;3. 接下来,如果真的喜欢,那就自己去网上当了,有的你看的。【papi的回答(0票)】:常聽【化月鸟的回答(0票)】:伪戏迷一个,但以前排斥,现在爱听,建议先听西皮流水一段一段的,节奏非常强,好听。坐宫。女起解。男起解。耳听得悲声惨。【李飞天的回答(0票)】:听戏,其实就是来看角儿的。人不出彩,唱念做打功力不到位,再好的剧目也没办法吸引你。我承认我是从老郭——梅葆玖——张火丁,中间还有很多京剧艺术家不一一列举。
推一荐:&&|&&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天中彩票买不了世界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