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法给手机关机充电发热严重换电池,怎么就变成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没法给手机换电池 怎么就变成一件理所当然的事了?
  拆后盖拔电池的日子,早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还记得刚上高中的那会儿,好不容易省吃俭用攒钱买了台诺基亚(5.81,-0.09,&-1.53%)的 N73,算是正式半只脚迈进了智能手机的大门。由于在学校根本无法解决充电问题,所以为了保证第二天手机能从早上撑到晚自习结束回家,每天睡前我都会给手机冲上满满的电,还会专门在书包里备上一两块电池。
图片来自:AndroidPIT   印象特别深的是,如果运气好遇上一个和你使用同一型号电池的诺基亚手机,还能把别人的电池换在自己的手机上续个命;而那时还有一个非常便利且便宜的配件叫&万能充&,虽然看起来简陋但物如其名,把金属夹对上触点,什么电池都能充上电。   所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给手机&换电池&是一件让人感觉很舒畅的事情。死机的情况自然不用多说,就算是系统遇到卡顿情况,大部分人的操作都是掀开后盖,卸下电池,假模假样的吹吹看看,再重新装回去开机。
  就和以前小霸王读不出游戏就吹一下游戏卡槽、电视机出现雪花屏就对着上面一顿猛敲一样,我们总是愿意相信这类玄学操作所带来的幸运加成。虽然突然断电可能会损伤到内部电板,但比起追究背后多个可能的原因,给手机拔电池就好比是一劳永逸之法,不仅省时省力,也更容易见效。   很可惜,当手机厂商们决定将后盖封起来后,我们再也找不回可拆卸电池所提供的这种安全感了。   最开始,连苹果&MacBook 都是可以换电池的   钟情于封闭文化的苹果,似乎也一直都决意和&可拆卸电池&划清界限。所以不管是 iPod,还是之后的 iPhone,它都没有为自己的移动设备留下可以被大众用户掰开后盖的开关。   但最初的苹果并不完全是这样。如果你用过 2009 年以前的 MacBook Pro 电脑应该还记得,苹果其实也给自己的设备做过可拆卸电池仓的设计。就和早期大部分笔记本电脑一样,我们出差或是坐着长途飞机时都会遇上笔记本没电的情况,然后你就可以给像手机一样,给自己的笔记本换上一块全新的电池。
  可很快,MacBook 的发展历程就变成和 iPhone 以及 MacBook Air 一样了。为了增强续航,苹果全面拥抱了一体式机身和内置电池的设计,使得新款 17 英寸 MacBook 可以在维持原有体积和厚度不变的情况下,将电池容量直接提升 40%,而且苹果还宣称它的使用寿命会是可拆卸电池的 3 倍。   虽然就和砍掉 USB-A 接口一样,苹果最初砍掉笔记本电脑的可拆卸电池也遭到了不少的抗议,但这种决策很难说是苹果单方面的独断,其实也和在整个使用习惯趋势改变有关。   按照当时 NPD 研究集团的统计数据显示,事实上只有不到 5% 的消费者会购买备用电池,这意味着真正会使用备用电池的人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少得多&&虽然这里说的只是笔记本领域,但手机或多或少也受到了一些影响。
图片来自:The Droid Guy   在 iPhone 初代刚刚面世之时,大部分手机厂商还会以&不能换电池&作为嘲讽 iPhone 的谈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可拆卸电池&逐渐成为了各类便携式电子产品的主流选择。   智能手机自然不用多说,另一个手机巨头三星从 Galaxy S6 时代开始也换用了内置电池的设计,还有各类掌上游戏机,平板电脑,甚至是包括无线鼠标和键盘,仿佛一切不需要被电源线束缚住的便携手持设备,都开始朝内置电池的方向去发展。
  如今,如果你还打算买一台可拆卸电池的手机,那么可供挑选的数量大概就和小屏手机一样,已经是这个星球上的&珍惜生物&了,其中有不少是已经上市了两三年的次旗舰产品,要不就是低端的功能机。   是什么导致了可拆卸电池的淘汰?对手机来说,原因估计还不止一个。   追求更长的续航,并不是砍掉可拆卸电池的唯一原因   智能手机会抛弃可拆卸电池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前文所说的靠增大电池体积提升续航时间外,还有一个是老生常谈的结构问题。   尽管可拆卸电池的好处可以信手拈来一大把,但从一体化、防水防尘等集成化角度来看,为电池预留一个电池仓就和预留 3.5mm 接口、SIM 卡槽一样,你得专门腾出一块空间,但这种老旧的结构也会导致手机内部多余零件的增加,这对于寸土寸金的智能手机来说无疑是首要考虑的清除对象。
图片来自:Ubslk   另外,这和电池本身也有一点关系。在诺基亚时代,我们使用的是足够坚固的铝制或钢制外壳电池,但为了满足更大容量的需求,现在大部分手机更愿意使用锂聚合物的软性电池,这种电池的外部只是包裹了一层很薄的铝膜,自然比以前的硬质外壳更容易被划破。   但就和手机外观在寻求&最优解&设计一样,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也是一个谋求&最优解&的过程。谁说电池就一定要做成方方正正的形状了?难道在手机里只允许塞一块电池吗?
  既然不用考虑将电池&取出来&的问题,自然也可以让电池去迎合新结构做改变。在去年的新 iPhone X 里,我们就看到苹果大胆选用了 L 型并联设计的双电池结构,还有像更早的 New MacBook 采用的梯形电池设计,它们都是为了最大化地利用机内空间。
  最后一个原因可能和外壳材质的演变有关。横向对比三星 Galaxy S6 前几代的手机你会发现,虽然其中有一部分采用了金属中框的设计,但只要是能换电池的,基本都是用的塑料后盖。   包括过去大部分可以拆后盖的手机,也都是用的那种可以轻易掰弯的塑料材质。
  但从 S5 开始,三星这种&塑料旗舰&已经没办法再吸引消费者了,当时采用了全金属机身的 HTC One M8 甚至用&创可贴&来嘲讽三星&仿皮革&设计,致使三星不得不在一年后的 S6 中祭出了首款采用双曲面屏幕和玻璃后盖的&大杀器&Galaxy S6,自此可拆卸电池结构也正式退出了三星的旗舰手机阵营。
图片来自:Geeklisto   也许有人会问,难道用了金属和玻璃后盖,就不能用可拆卸电池设计了吗?这倒也不是绝对的。比如两年前使用了模块化设计的 LG G5 手机,虽然它采用了看似一体化的金属机身,但 LG 巧妙地将几个重要的部件塞进了底部的可插拔模块中,其中也包括了电池的部分。   所以,给这款手机换电池并不需要把后盖掰开,我们只要把这个&下巴&拔下来再换一块新的上去就好了。不过 LG G5 手机的最终销量并不算太好,这种模块化设计只做了一代就没有再延续下去。   可拆后盖和可拆电池逐渐变成了两件互不相关的事   手机公司比任何人都清楚用户拆后盖的意义,但就算是后盖可拆,也不是所有的厂商都希望用户把电池拔出来。在从可拆卸电池迈向不可拆卸电池的时代,也出现过几款&能拆后盖,但是不能换电池&的国产手机,就一度让不少用户觉得无法理解。
  比如说初代的锤子 Smartisan T1,它允许用户自己拆卸并更换不同颜色的后盖,然而它并不能换电池,而且是要用户自己动手拧螺丝的,为此锤子还很&贴心&在包装盒里配备了一套小工具。
图片来自:Flyme社区   再来说下魅族,几年前李楠曾亲自在知乎里解答了&为什么魅族手机一直坚持可换后盖却无法换电池的设计?&这个问题。以 MX3 为例,电池不能换的原因就和前文所说一样,为了增大电池容量,延长续航,以及保证安全和结构可靠性。   但后盖可拆,按照李楠的说法则是希望将&SIM 卡槽和入网信息隐藏在机身内部&,毕竟&拆后盖插 SIM 卡只是一次性的事&,可&简洁之美却是不能妥协的&。   是否真的是为了&不妥协&我们不得而知,但唯独能肯定的是,这些可拆后盖却无法换电池的手机,你在掰开后盖后同样能看到一层布满螺丝孔且全面包裹的塑料层,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们掰开的其实都不能算后盖,而仅仅只是一层可以替换的外壳。
  但可以拆后盖的设计终究无法持续太长。对于追求一体化的手机来说,如果无法控制好品控,手机本体和模块之间的连接部分就会出现不平整的瑕疵,若是拿去和那些毫无缝隙的产品做对比,工艺上的差距便会更加明显,这对于在美感上有追求的产品来说更是不被允许的。   最终,后盖也走上了和可拆卸电池一样的道路。既然拆开后盖就会让人联想起拆电池,又会让手机变得更难看,那索性还是还是封死后盖好了。如果剩下的空间能去掉那层塑料壳,还能多塞几颗元器件,后盖能不能拆,又有什么所谓呢?
图片来自:Greenbot   归根结底,不管是手机电池还是后盖,如今它们都处于被手机厂商列为高度保护的对象,能尽量不让外人碰就不让外人碰,可万一真的出问题了,谁来背这个锅?显然是厂商这边。   比电池更快老化的是消费者心理,厂商也希望你多换几部手机   先是三星 Galaxy Note 7 的自燃事件,然后再到苹果 iPhone 的&降速门&,这两起事件让我们看到,如果手机内部结构出问题后,厂商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如果说前者的激进结构设计影响的仅仅只是一款产品,那么后者则让我们再一次对当下不可拆卸电池的设计进行了反思。
  试问,如果更换一块电池就能变相&复活&和&延长&一款手机的生命周期,那么这是否也意味着,我们手上的设备其实本可以被我们使用更长的时间,而不是在两三年以后就被大量淘汰?   再阴谋论点甚至可以说,苹果是否也是在有计划的放任电池的老化过程,再促使消费者不断购买和更换新产品?
  但很显然,声讨之余,我们已经很难在这种问题上达成一致性了。哪怕是换一块电池就能续命,换一块电池就能让你的手机再多用两三年,大部分人还是更钟情于带着充电宝,而不是多带一块电池的日子。   究其根本,智能手机早已经超越设备本身,成为比过去更加重要的存在。我们都已经习惯保持 24 小时的实时联网,以及除手机更新和没电之外从不主动关机的生活,与其说是厂商抛弃了可拆卸电池的结构,倒不如说是我们自己主动告别了那个断电换电池的时代。   别说拆电池了,连以前讨论得火热的 Root、刷机和越狱等各种折腾手机的行为,如今也渐渐销声匿迹。卖手机的人每年想方设法地改进产品,不止是为了获取更好的销量,同时也是在告诉消费者:&我们做出来的东西已经越来越好,你只要安心舒服地刷微博(90.67,&0.02,&0.02%)聊微信就好了。&   所以,怀念归怀念,可拆卸电池的好我们都铭记在心,但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仅仅只是让手机实时陪伴在身边,而不是摔在地上时,还会和以前一样摔成看上去令人胆战心惊的三块。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微信朋友圈
微信朋友圈分享到微信
使用微信扫码将网页分享到微信
顾客排长龙、满屏炫富照、荣誉证书数不清……近年来,很多年轻人的朋友圈,时常转发一些时尚、流行的“网红”产品。“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有些“网红”产品的“爆棚”人气,实际上是通过夸大其词的宣传甚至造假炮制的。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使用微信扫码关注爱范儿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广州爱范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8 - 2018。以商业目的使用爱范儿网站内容需获许可。非商业目的使用授权遵循 CC BY-NC 4.0。
All content is made available under the CC BY-NC 4.0 for non-commercial use. Commercial use of this content is prohibited without explicit permission.
Designed by
Design Studio.
关注 if Design Studio.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if Design Studio.
关注爱范儿微信号,连接热爱,关注这个时代最好的产品。
想让你的手机好用到哭?关注这个号就够了。
关注玩物志微信号,就是让你乱花钱。
小程序开发快人一步。
最好的微信新商业服务平台。分享到微信
使用微信扫码将网页分享到微信
我不是一个反潮流主义者,我也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享受着越来越新奇的产品;但我也不是个喜新厌旧的人,有时也喜欢拿出旧手机旧电脑玩一玩。
但玩着玩着,就会感到疑惑,为什么那些曾经手机上很好的设计会慢慢的消失。
不得不消失的可拆卸电池
来到 2017 年,可拆卸电池的手机几乎绝迹了。
(Nokia 6681)
记得当年的第一台手机是诺基亚 6681,电池容量也就 900mAh 多点,那时还没有移动电源,我可以在身上带好几块电池,后来用到了 N95,没电的时候也能从容地换上,再后来,我手上最后一部能够换电池的手机停留在了 Google Galaxy Nexus。
(Galaxy Nexus)
之后用过的所有手机都不能更换电池了,解决方案也从随身携带的备用电池变成了沉甸甸的移动电源,还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电源线,虽然慢慢习惯了不能换电池的日子,但如果忘记带电源或者充电宝,还是不禁会想要是能换电池该多好。
而在可拆卸电池这件事上,坚持最久的应该算是三星和 LG 了。
三星的可拆卸电池的机型完结在在 Galaxy S5 和 Note 4 时代,尤其是 Galaxy S5,虽然依然能够更换电池,但一美难遮百丑,由于万年的大塑料以及昂贵的售价,S5 在当年被不少人看作是三星最失败的旗舰机,但也是在 S5 之后,三星在设计上成功的逆袭。
LG 的最后的可拆卸电池的机型是 LG G5 和 V20,虽然 G5 因为模块化的设计毁了前程,但不得不说,在当年几乎所有手机都是一水的金属机身设计时,LG G5 和可拆卸电池的设计依然是值得称赞的。
然而,消费者对于旗舰机的概念早已被厂商们惯坏了,金属机身,超薄设计,大屏,才是旗舰机该有的样子,可拆卸电池则是“阻碍”,而实用主义则早已是几年前的事了。
(Lumia 950,Lumia 950XL)
那些还在坚持旧世代设计风格的厂商也不得不妥协,LG 和 三星的新旗舰上也再也见不到可以掀开的背盖,一天一充的阵营也终于完整,剩下些还有可拆卸电池的廉价机型,以及,微软家可能没多少人知道的 Lumia 绝唱,它们还能更换电池。
(嗯。。。)
如今看着不少配件商推出的充电手机壳,实在是不忍直视,而用千篇一律的外观和手感来交换续航以及早已难被人提及的通话时长,你觉得这算得上值得,我却觉得称得上遗憾。
我有点怀念大塑料时代
可拆卸电池的消失,还和另一个趋势相关,现在不少手机都有着 IP67、IP68 级别的防水防尘能力,而要实现这一点,一个可拆卸的背盖和电池是绝对不能存在的,一体式机身才是正解。
你说摩托罗拉 Defy 也是 IP67 级别的,但你问问看说它长的好看的有几个人?
可拆卸电池没了,可以追求一体化全封闭式的机身设计了,封闭式的机身让防水成为可能,让你在洗澡的时候也能用手机,也让一众评测小哥多了把手机丢在水里测试的操作。
然而,手机的差异化不见了,我越来越难以从一个又一个新品中区分出谁是谁,也越来越习惯于手握冰凉凉的金属机身,直到冬天不愿掏出手机,亦或是在手机从我手上滑落时,才想起当初的 Nokia N9 以及 Google Nexus 5 拿在手里是什么感觉。
Nokia N9 的设计已经快被人夸烂了,但我还是忍不住想说,聚碳酸酯材质的机身让它看起来很出众,而它又具备很好的耐冲击性,更重要的是,高级塑料在它身上玩出旗舰机的工艺,拿在手上并没有廉价感。
而 Nexus 5,虽然除了音量和关机键是陶瓷材质外,整机都是大塑料,但其背盖类肤的处理方式依然避免了塑料的廉价感以及金属的滑手问题,即便没有一众旗舰高级的金属光泽,我也觉得 OK。
不能否认,金属机身为手机的耐用性带来了不小的提升,但由于金属的加工难度高,着色性差,你能在市面上看到的金属机身的手机,长相和颜色也都差不太多。
(奇形怪状的 Nokia 手机)
大塑料时代的五颜六色越来越难见到了,奇形怪状的机型也几近灭绝,大直板,是如今的潮流。
金属之外,玻璃机身开始扛起工业设计和工艺的大旗,但当我不小心跌落手机时,我可能会开始怀念只有屏幕破碎的日子。
你是否还有“盲打”的能力
记得当年手持实体键盘的手机,还参加过“课间 1 分钟打字”比赛,我默认当年获胜的应该是我。
实体键盘的好处,多到数不过来。一只手托着腮帮子听课,一只手伸进书桌“盲打”聊天和作弊,虽然我不提倡这种行为,但这是生在 iPhone 之年的孩子们体会不到的另类乐趣。
而现在,或许没人能在触控手机上“盲打”。Palm、Blackberry、Nokia E 系列,到如今依然是不少过来人怀念的对象。
实体键盘的消失,或许算不上遗憾,毕竟触控可以实现的操作是实体键盘给不了的。不过,在以 iPhone 和 Android 为代表的触摸屏出现后,实体键盘并没有很快消失,但其与触摸屏共存的那段时间,却更加让人们意识到有了触摸屏,键盘变得没那么重要了,而这也加快了实体键盘的消亡。
(HTC G1)
第一部 Android 手机 HTC G1 可以说是最令人不解的一部手机,它同时拥有触摸屏和实体键盘,但任何文字输入都要通过侧滑键盘才能输入,一年后搜狗输入法支持 Android 后,不少 G1 用户才得以解脱。
(Motorola Droid 3)
在此之后的 Android 阵营里,几乎见不到实体键盘了,少有代表性的 Motorola Droid 也逐渐被淘汰。“盲打”从此成为一种传说,但实体键盘给用户打字时带来的那种回馈和踏实感,是虚拟键盘给不了的。
人们对实体键盘的好感也依然还在,这也是为什么当黑莓带着 KEYone 回归时,依然有不少人拍手叫好。
但黑莓或许并不能代表实体键盘未来会复苏,毕竟,在触控时代,厚重的键盘在主流用户的眼中并不讨喜,另外,还是那个简单的逻辑,既然我可以用屏幕输入,为什么还要一块突兀的键盘?
命运不明的 3.5mm 耳机孔
去年的 iPhone 7/7 Plus 砍掉了 3.5mm 耳机孔,而后一众厂商也纷纷响应,说少了一个耳机孔就能让机身更薄一些。
小小的一块智能手机,被赋能太多,厂商希望它能实现更多东西,用户也希望得到更多,但如果说砍掉 3.5mm 耳机孔是一种设计上的精简,留下一个承担起所有功能的接口,这不是精简,是更复杂了。
USB Type-C 的出现,让 3.5mm 耳机的消失有了另一个理由,Type-C 接口除了让机身变薄,还让传输信号发生了改变。
通过 3.5mm 接口传输的是已经处理好的模拟信号,而通过 Lightning 接口、USB Type-C 等这类接口输出的则是未经过完整加工的数字信号。是说,这样做最终是为了音质。对比模拟信号,数字信号具备更多的可塑性,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可玩性。
但,用户可能并不会玩。普通用户很难听出音质的提升,而音质的提升则要借助专业的外置解码设备。
更加专业的外置解码设备也会让用户疑惑,此外,从用户的使用习惯来讲,3.5mm 耳机孔的消失会带来诸多不便,不能一边充电一边听歌,而对于那些已有 3.5mm 耳机的用户,还要另购买一副甚至两副。
作为一个普通用户,我还没有做好失去 3.5mm 耳机接口的准备。但 3.5mm 耳机接口在未来消失的可能性很大,苹果、英特尔、Google,科技巨头们都在推行简化接口的方案,对新的连接方式进行探索。
但它可能并不会像实体键盘那样快速的被触摸屏所替代。因为在它们之中,一个改变了人们相对古老的交互习惯,并给出了一个较为完美的解决方案;但另一个,从用户的角度来看,或许并不是一个先进的变化。
在手机这个小小的身体上,消失的东西还有很多,红外装置、挂绳、轨迹球等等等,科技的进步让人享受着新产品的同时,也让人们感叹过去曾经用的那么顺手的功能,未来可能都会不见。
有时不禁会想,产品上的创新是为了用户而创新,还是单纯为了创新而创新,那些曾经实用和经典的设计,应该为创新而让路吗?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不喜欢给文字过多修饰,还不是因为懒。
累计已发布 348 篇文章
最近文章:
使用微信扫码关注爱范儿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广州爱范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8 - 2018。以商业目的使用爱范儿网站内容需获许可。非商业目的使用授权遵循 CC BY-NC 4.0。
All content is made available under the CC BY-NC 4.0 for non-commercial use. Commercial use of this content is prohibited without explicit permission.
Designed by
Design Studio.
关注 if Design Studio.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if Design Studio.
关注爱范儿微信号,连接热爱,关注这个时代最好的产品。
想让你的手机好用到哭?关注这个号就够了。
关注玩物志微信号,就是让你乱花钱。
小程序开发快人一步。
最好的微信新商业服务平台。能让你“一键回家”的 Home 键 很快也要无家可归了
本文来自爱范儿我们时常会谈论未来科技趋势,但有时候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追求更为高效的数字化世界里,也有很多极具时代性的经典方案,正在渐渐被快速更替的新兴技术所淘汰。为此,爱范儿第一篇:抛弃旋钮,可能是现代电子设备最大的遗憾第二篇:没法给手机换电池,怎么就变成一件理所当然的事了?和旋钮、可拆卸电池不同,Home 键还不能算是一个被抛弃的设计——它依然活得好好的,存在于数以亿计的智能手机上,或许就包括了现在你手里的这部。但我们都知道,留给 Home 键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当苹果决定发布 iPhone X 的那一刻,这家科技巨头的态度就已经十分明确:带有 Home 键的 iPhone 注定是过去式。▲图片来自:The Ringer在初代 iPhone 刚刚面世的时候,大多数电子设备还并没有养成向苹果致敬的习惯,那时市面上常见的黑莓和摩托罗拉手机还配备着全尺寸键盘,更多的是九宫格按键,哪怕是之后用上了电阻触摸屏,诺基亚也好歹会设计三四个按键放在屏幕下方,这些都和 iPhone 毫无相似之处。但大环境改变得很快,如今我们都已经习惯了正面只带着一颗按键的手机,也并不会觉得这是什么反人类的设计。只不过当你手握当今集成度最高的电子设备,若无其事地按下 Home 键返回到主屏时,可能并不会去思考,最初苹果为什么要给 iPhone 做一颗 Home 键?而十年后的今天,为什么我们又要和它匆匆告别呢?多点触控屏和实体按键,注定是两个时代的产物对于发明了 iPhone 多点触控屏的人来说,按键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必要存在的东西。故事的开头始于一位名叫韦恩·韦斯特曼(Wayne Westerman)的电机工程研究生,按照原本的计划,韦恩应该会投身到更有未来感的人工智能技术研究上。不幸的是,他在念大学时就患上了肌腱炎,据说这是一种重复性的过度疲劳损伤,所以每当他在写论文时,双手会慢慢开始疼痛,然后他只能在电脑前休息数小时才能继续工作,而有时候疼得厉害,他连一页论文都打不下去。“我再也受不了按键了。”韦恩后来是这么说的。正因为有这样“切肤之痛”,他决定去寻找物理键盘的替代品,并和朋友创造出一种“零施力”的手指敲击方式,加上以前有弹钢琴的经验,这也启发他致力于研究出一块既能单一敲击,又可以像演奏乐器一样识别多个点的触控板。最后,韦恩成功依靠这块手势触控板打出了三百多页的论文,这也成了他最有力的研究成果展示。2001 年,他与自己的导师开设了名为 Finger Works 的新创公司,尝试用这套研究帮助更多手部失能的人。▲图片来自:Wired但很显然,新兴技术总能吸引他人的目光,包括 IBM、微软、NEC 在内的大公司都曾对这项技术抱有兴趣,而最后则是苹果悄声无息地收购了这家公司,随后苹果的交互团队简化了原本的手势资料库,并拿去给乔布斯展示。这些都是 iPhone 原型机出现之前就已经发生的故事。所以,就和所有针对小众群体再到面向大众用户的普世技术一样,多点触控屏的出现并不是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建立在无数人的汗水和点子上的。以前屏幕仅仅是显示内容的载体,而现在,我们都已经习惯了拿出手指按上去的操作,看看屏幕中的元素是否会随着手指的移动而产生变化。▲图片来自:Wired这种基于触控屏的交互如此自然,以至于 iPhone 刚亮相时,鲜少有人会把焦点放在底下的实体按键上。当时还有人发出质疑称,为什么有了触控屏,还要再做一个实体按键?苹果最初的构想,是做一台没有 Home 键的触屏设备苹果擅长做减法,也钟情于极简设计,哪怕只是稍微繁琐一些的操作流程,它都会想方设法地寻找替代品,而实体按键自然是首个要消灭的对象。在设计初代 iPod 用户界面时,为了不用对着加号按钮按一千次去选歌,苹果给出的解决方案是转轮盘,当时菲尔·席勒(Phil Schiller)认为,这是一个能够在任何列表中实现迅速导航的最佳方式,不管是歌手列表还是歌曲列表,只要你越快滑动转轮,列表就会滚动得越快,反之亦然。所以就算是你对着一个很长很长的列表,有了滚轮,也可以很快滚到底部。▲图片来自:Washington Post但早期的 iPod 并没有赶上触摸屏的时代,所以设计师依旧需要额外设计四个按钮,分别负责播放/暂停、前进、后退和菜单的功能。据说乔布斯则一度想要将按键的数量从四个砍成三个,可是工程师绞尽脑汁,也想不到如何靠三个按钮来实现多层级列表的自由切换,乔布斯才作罢。但在多点触控屏出现以后,交互层级的问题显然就不再是问题了。通过手指,你还可以用触摸、拖动、拉拽等更直觉流畅的手势来操作那些平面 UI。只要想拨号,屏幕上就会有数字;想写东西则会弹出一块键盘,而不需要的时候它就会自动消失,这些都可以直观地在屏幕上体现出来。所以,苹果的设计团队在构想 iPhone 形态的时候,带有 Home 键的方案本来是在考虑范围之外的,因为有了多点触控屏,实体按键对应和很多功能都可以做到屏幕中去,而且还不用遮挡视野,仔细想想还真是个可有可无的东西。年,苹果设计出一款名为“035 号”的模型,在以《Jony Ive》为名的传记中,我们也得以看到这款原型机的真身。从现在的角度看,与其说这是一台手机,倒不如说是一块大号的 iPad,关键是它没有 Home 键,正面就是一整块的屏幕,这个核心设计理念是乔纳森·艾维(Jony Ive)很早就确定下来的。按照艾维自己的说法,他觉得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转移用户对屏幕的关注,同时还给出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无边泳池(the infinity pool)”。这种泳池有何特别呢?它一般只会出现在高端的酒店和度假村中,另外就和图片显示的那样,你并不会看到泳池的边界,如果面积再稍微大一点可能连尽头都看不到,水平面就好像直接延展到地平线一端,并和大海和天空融为一体,确实非常漂亮。事实上,现在的全面屏手机就是朝着这个方向来发展的。如果说,以前的 iPhone 只有在息屏状态下才能实现这种效果的话,那么现在的 iPhone X,无疑是让整块屏幕也朝着这个方向迈进了一大步。但纵使革新了交互界面,苹果内部仍然有人对 iPod 时代的按钮抱有念想,另外为了降低风险,苹果也选择同时开发两种手机。你应该还记得乔布斯在发布 iPhone 时展示过一台带有滚轮拨号的 iPod,很多人都以为这只是苹果的玩笑,殊不知这台“iPod 手机”,其实是一台耗时 6 个月,最后被乔布斯枪毙掉的一个原型机。▲图片来自:cultofmac所以苹果最终还是为 iPhone 设计了一个 Home 键,你可以说这是受限于时代技术桎梏不得已而为之,但苹果应该也不会想到,这颗 Home 键会在未来数年里被赋予另一层面的价值。键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永远都会带你回到主屏坊间曾有传闻,说 Home 键会出现,是因为乔纳森·艾维(Jony Ive)以前设计过马桶,更具体点说大概是因为马桶上的冲水按钮。虽然这有点跨界,但两者对应的功能点其实十分相似:只要按下去,就能回归最初始状态。▲图片来自:News而比较可信的说法,则出自于名为《The One Device: 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iPhone》的书中。根据苹果前用户界面设计师伊姆兰·乔德里(Imran Chaudhri)透露,最开始乔布斯其实是想在 iPhone 上设计两个按键的,即除了 Home 键以外,至少还需要一个返回按键。但乔德里则主张,对于一个每次按压就会做同一件事情的按键来说,这关系到“信赖度以及可预测性”的问题。苹果应该是希望我们的每一次点按,都能毫无意外地回到主屏页面。“我的早期构想,是设计一个类似于 Mac 上 Exposé 功能的按键,只要你按下去,就能看到全部的应用程序,然后你再点开其中某一个就能打开它,就像是你在 Exposé 中选择了其中一个窗口。”后来,这个东西就成为 iPhone 的主页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Home。乔德里觉得要是多一个返回键,反而会让交互变得复杂起来。最终,乔德里说服了乔布斯,我们现在看到的 iPhone 也就只剩下一个 Home 键了。在 iPhone 的发布会上,乔布斯只用了一句话来介绍这颗 Home 键:“It takes you home from wherever you are”,这是一个简明扼要的解释,也意味着 Home 键至始至终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永远都会“带你回家”,带你回到主屏这个最初始的状态。通俗点说,如果乔纳森将 iPhone 的屏幕比作是一望无际的泳池,那么 Home 键就像是这个海平面上的灯塔一样,即使你再怎么深入到海底,它总是能以微光照亮世界,指引一条回家的方向。我们不再需要 Home 键,就和我们不再需要拟物化界面一样对 iPhone 来说,Home 键可以说是苹果产品设计理念的最佳典范之一,这种高辨识度的设计甚至一度成为了 iPhone 的标志——简单易用,且无需学习成本,Home 键承载着远比苹果所设想的功能点还要多得多的价值。对于那些第一次接触 iPhone 的人来说,Home 键就好比“救星”一般的存在,无论你出现任何问题,只要直接点击 Home 键,都可以从头再来。另外你也能从身边的小孩和老人用户群中看到,他们可以在没有说明书的情况下,无障碍地使用 iPhone 或 iPad,这其中有多点触控屏的功劳,但 Home 键也一定帮助不少。这种简单直接的具象化特征,其实也存在于早期的 iOS 软件中,好比用信封来作为邮件的图标,而代表拍照的摄像头也闪着反光和真的一样,备忘录好像便签纸一样泛着黄——比起说明书,苹果尽可能地将 iPhone 贴近现实,做成上手即用的产品,因为这些元素都是大家熟悉的东西。当人人都能看明白这些拟真元素所代表的功能点后,苹果便开始逐步去掉这些模拟的痕迹。一方面是消除视觉观感上的拟物化元素,而在交互上,你也能看到 Taptic Engine 和更多滑动手势的出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对传统物理按键的机械反馈认知。▲图片来自:Designing Fluid Interfaces然后就到 iPhone X 登场的时间了,我们在使用手势操作时应该能感受到,哪怕它们并不如 Home 键那么直观,但却不会让我们产生不适感,因为这些手势不是一个拍拍脑门想出来的临时设计,而是我们历经多年,积累起了足够多的对 iOS 系统滑动操作和反馈的直觉感知。所以,就和过去看到 Home 键你会按压一样,如今你看到 iPhone 底部的横条,也会本能地产生由下往上滑动的操作,这是苹果在触屏时代想要达成的直觉操作。当越来越多人培养起这种抽象化认知后,iPhone 便不需要再靠具象化的拟真元素来降低学习成本,而 Home 键也会和最初的拟物化界面一样,成为全面屏时代格格不入的存在。键的消失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就和文章开头所说的一样,多点触控屏和按键是两个时代的产物,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里,音量键、锁屏键、开关键,只要这是一个能被虚拟按钮所取代的设计,只要苹果仍然能找到可以被放弃的东西,那么它们肯定也会在某个时间点与我们告别。等到那时,我们还会和最初接受了只有一个按键的 iPhone 一样,习惯和爱上一个没有任何按键的 iPhone 吗?未来并不可预知,趁着现在我们的手机上还有 Home 键,还是能多按一下就多按一下吧。题图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 2018 邵阳网 i0739.com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phone6s电池百分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