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药品行业现在好做么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好?

  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格局

  中投顾问发布的《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资料显示:目前,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呈现集聚发展态势,主要集中分布在美国、欧洲、日本、印度、中国等地区。其中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

  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已在世界上确立了代际优势。即比最接近的竞争对手如英国、德国等生物医药强国,在技术和产业发展上,要至少先进两代以上。目前,美国已形成了旧金山、波士顿、华盛顿、北卡、圣迭戈五大生物技术产业区。其中,波士顿、华盛顿和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园分布在东海岸,旧金山和圣迭戈分布在西海岸。

  英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生物医药研发强国,产业的科学基础是其他欧洲国家无法比拟的,在这一领域,英国已经获得了20多个诺贝尔奖。在园区发展方面,英国剑桥生物技术园区现已成长为世界最大且从事最尖端科研的生物技术园区之一。目前,英国生物医药产业主要分布于伦敦、牛津、剑桥、爱丁堡等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密集的地区。

  印度目前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将生物医药与信息学不断融合,是印度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已成为亚太地区五个新兴的生物科技领先国家和地区之一。印度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重视生物技术的研发,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以吸引国内外的投资。目前,印度生物医药产业主要分布于班加罗尔、浦那、海德拉巴、新德里、勒克瑙等地区。

  日本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起步晚于欧美国家,但发展非常迅猛。日本在2002年12月提出生物技术产业立国的口号,经济产业省出台了产业园区计划,积极推进产业园区的形成。形成了包含各种高科技的主题园区18个,而其中的11个都是以生物技术或生命科学为重点的产业园区,如大阪生物技术产业园区、神户地区产业园区和北海道物技术产业园区等。目前,日本的生物医药产业主要分布于东京、北海道、关西等地区。

Consilium进行的。他们发现各经济体在创新方面不同的政策是影响生物制药竞争能力和投资环境(BCI)的主要因素,那些出台支出鼓励创新的国家走在了生物制药领域的前列。

  这项研究报告是从5个方面对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BCI进行评分,满分是100分。5个方面包括:科技实力及基础设施,知识产权保护情况,临床研究情况和框架体系,监管体系,市场准入及资金供应。他们的问卷的调查对象是各个国家生物制药公司的高层,这些人显然对生物制药的行情了解比较深入。问卷涉及到上述5个方面共计25个问题(考虑到经济历史的原因新兴市场和成熟市场问题略有不同),每个问题的答案分四个等级可供选择,他们就是根据这些答卷来对各国的BCI进行评分。

  这份报告指出各国对生物制药行业创新方面不同的政策是影响BCI主要因素,我们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各国的不同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们的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因此我们从上图上看到经济发展状况(人均GDP)与BCI基本是呈现正相关关系的。但是各经济体的BCI指标与其市场容量(总GDP)关系不大,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大国落在了后面(金砖国家真是好“基友”,尤其是中俄巴在图中几乎都重叠在一起了),而新加坡、韩国、台湾、以色列等同为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体)已经走到了前列。报告指出,新兴市场方面:BCI排名靠前的国家都出台了相关政策,设立了大量的专项基金来支持和刺激生物制药创新和科技转化。相反BCI排名靠后的新兴国家在这些方面做的远远不够,这些国家大部分有一项共同点就是不断提高专利申请的标准,其他不利的政策还包括带有地方保护主义色彩的政策等。

  即使是成熟市场国家的BCI也不能避免政府政策的影响。例如加拿大加强了对专利利用的监管,澳大利亚对源头公司的连带责任惩罚等政策都被看作是对研发及投资环境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他们的BCI指标得分较低。相反给予研发、监管、市场准入和知识产权系统良好政策环境的成熟市场国家(美国、瑞士、英国等),BCI指标的得分都很高。

  我国生物医药企业运营状况

  截至2016年4月30日,2015年年报已经披露完毕。按中投顾问发布的《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划分,生物医药行业共有33家上市公司,2015年营业收入达505.87亿元;净利润达92.43亿元。

  营业收入排名:复星医药2015年营业收入达126.09亿元,位居行业第一;海王生物和长春高新分别以111.17亿元和24.02亿元,分列二三位。

  净利润排名:2015年生物医药行业有33家上市公司,31家盈利,2家出现亏损。其中,复星医药2015年净利润达28.70亿元,位居行业第一;上海莱士和华兰生物分别以14.80亿元和5.82亿元,分列二三位。沃森生物2015年亏损最多,亏损9.25亿。

  截至2016年10月30日,33家生物医药行业上市企业三季报已经全部发布,中投顾问发布的《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数据显示,在营业收入方面,海王生物以101.7亿元位居榜首;在净利润方面吉林敖东以12.8亿元,位居榜首,不过吉林敖东现持有广发证券境内上市内资股(A股)股份1,252,297,867股,占广发证券总股本的16.43%;吉林敖东全资子公司敖东国际(香港)实业有限公司现持有广发证券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份20,237,400股,占广发证券总股本的0.27%。故吉林敖东的净利润很大部分来自于广发证券。

  在同比增长方面,博雅生物营业收入增长82.7%,为营业收入增长幅度最大;四环生物净利润增长167.3%,为净利润增长幅度最大。

  其中,博雅生物的营业收入大幅增长,主要是因为控股合并新百药业及血制品收入增加所致;四环生物的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是因为控股子公司新疆爱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亏损额较2014年同期大幅减少。

来源:华润安必康 作者:杨旭辉
我们,正面临一个最坏的时代,也遇上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个时代叫“互联网时代”。医药将是下一个被颠覆的行业,你准备好了吗?
我们指的是谁?被颠覆的是你吗?当然,除非你准备转行不做医药行业,但可叹的是其他行业早已是被“颠覆”了,诸多领地已被“外行”入侵,医药是最后一块还未被“侵犯”的领地,不是这块领地未被发现,而是早已被你不知道的或是说你不懂得方式入侵了,被颠覆只是时间问题。
不管你是几十亿,上百亿的品牌生产企业,还是拥有全国网络的大型流通企业;不管你是全国的大型零售连锁,还是县城某一不知名的个体药房,不管你是品牌企业高管,还是一线的销售人员,你都在被颠覆之列,因为你面临的是一个新的时代,那么你准备好了吗?

2015年,对于医药行业来说是艰难的一年,不平凡的一年。最近听说某知名品牌企业今年完成20亿目标无望且销售较去年下滑,正准备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自救,布局医药控销领域。然而控销领域的佼佼者修正,葵花等企业今年也倍感压力,未能延续往年的增长。今年亲眼目睹大批医药公司倒闭,另外零售终端也不如往年好做,处方药市场企业及从业者更是风光不在。

为什么突然间大家都觉得整个行业都不好做啦?近期与行业各层级的人员有过交流,他们说国家管控严格,新版GMP,GSP认证,税改等国家出重拳规范医药行业所致,这些因素确实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医药行业的企业及从业者。有大批企业在新版GMP,GSP认证中消失,被认证通过的企业也大伤元气,让众多企业主及医药从业者大呼艰难。

但我认为比这更艰难的时候还在后面。互联网的冲击要远远大于新版GMP,GSP认证及税改等对企业的影响。接下来将有50%以上的传统中小型医药企业,甚至大型品牌企业倒闭,大家认为的医药控销模式也将不再是业绩增长的利器,我们大多数医药从业者也将面临者极大的挑战。取而代之的将是适应互联网时代新环境,新趋势的新的医药企业。


或许很多人对于以上观点不予理会,甚是嗤之以鼻。但不管你信或不信,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它正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者各行各业,医药行业自然也不例外将会被冲击,被颠覆。

如果你不信,让我们一同看看几组数据:


中国网售药品销售额由2010年1个亿到2014年70个亿,短短四年间增长70倍;2013年到2014年1年间增长68%,远远超过医药行业约年20%的增长率;截至今年9月30日,互联网医药牌照已颁发460张;天猫医药馆9月销售数据6亿,而刚去年全年最高的有着双11大促节的当月才1.078个亿,1年间增长约6倍,今年马上来临的双11天猫医药馆的销量值得期待。
9月综合排名第一的壹药网单月销售额1.02个亿,一个成立才几年的壹药网一个月的销售额已相当于线下1000家月销售额10万的传统药店。那么另外459家互联网医药企业呢?
以天猫医药馆,壹药网这种适应互联网时代新的医药企业正用我们所不了解,我们所不懂得方式蚕食着我们传统市场份额,其实最要命的不是这些数据,而是我们的思维模式,是我们根本不清楚他们这些“外行”是怎么做到如此的增长速度,是我们还陶醉在太极拳,降龙十八掌的时候,他们已经用上了机关枪,甚至大炮,我们该如何与他们竞争?
或许你还是认为这些数据不足以撼动你在传统医药行业的地位,认为医药行业特殊,处方药无法网售销售,网上购药医保不报销,医药互联网难以有发展等等,但当网售处方药解禁,当网售药品医保放开,当网售药品监管法规完成,当国家药监行政部门对网售药品监管方式成熟时,医药互联网将引来空前的发展机会及速度,那时估计你已来不及了。

为什么说互联网将会对我们传统医药有颠覆性的冲击?我们来看看商业的本质及互联网时代的特性。


任何商业模式都是建立在社会生活模式基础上的,社会交往模式改变之时,商业模式也必须随之而变。互联网时代特性倒逼着传统企业实现互联网化。“企业永远是在追随顾客的脚步,顾客在哪?企业就必须在哪”。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顾客买药只能在实体药店,那时企业产品的流通方式是生产企业---中介(医药一级经销商,分销商)--零售药店—消费者;信息的流通方式是:企业—中介(电视,广播,纸媒等)----消费者。
这个时期,顾客只能通过药店购买药品,消费者被动接受企业的信息传播,消费者与企业之间没有联系,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是隔阂的。企业为追逐消费者的脚步,只要占领“流通渠道”及“信息渠道”就可大获全胜。这是一个“渠道为王”的时代。
互联网普及之后,消费者不再坐在电视机前被动的接受企业的信息宣传,人们开始在电脑和智能手机里自主获取其想获取的海量信息,如果企业继续依赖电视,纸媒传播信息,品牌推广将不再凑效。消费者购物渠道也有了新的选择,这个选择就是互联网。消费者聚集地发生了迁移,药店已不是购药的唯一渠道。
“下单于帷幄之中,送货于千里之外”成为如今互联网时代新的消费模式。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型中,产品在原有渠道外,有了一个新的流通方式:企业-互联网-消费者,天猫医药馆,壹药网,七乐康等企业就是这种新型渠道的代表,这个新型渠道在信息,资金及物流等三个价值传递方面具备更高的效率,另在物理空间,时间及成本方面具有颠覆性优势,它正以其独特方式及惊人速度瓜分着传统医药渠道的市场份额。

“渠道为王”的时代已经不再奏效,”用户主权”时代已经来临。互联网时代,商业逻辑发生变化,作为医药企业及医药行业从业者,我们必须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加快互联网化步伐,进行自我颠覆。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所有医药企业及医药行业从业者,我们都必须要认真审视,我们现在的商业模式是不是适应互联网这个时代,如果不是,它会被什么方式取代?我们应该如何改变?
医药行业受政策和体制的影响较大,互联网化较其他行业慢了很多,但不是永远能置身互联网之外。互联网**,这是一波不可阻挡的趋势,医药行业也不例外,你看见了吗?你采取行动了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药品行业现在好做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