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9 i97980xe和i77800跟i7 8700k哪个打游戏更爽

自2008年Nehalem架构的Bloomfield家族i发布以来,酷睿i系列产品已历8代。8代酷睿中,初代相比之前的Core2来说性能提升巨大,是理顺HDET和消费级平台关系的一代。Intel的Tick-Tock战略从2代酷睿开始走的很稳,产品命名也非常有规律,直到7代酷睿终于开始天下大乱。

架构冰期混乱之世Intel8代酷睿综述与展望

8代酷睿,是有史以来最乱的酷睿命名时代。8代酷睿可能最终会包含两到三种内核微架构,三到四代工艺制程,以及N个CPU家族代号。在即将到来的台北电脑展上,AMD即将祭出ThreadRipper2000系列CPU,这一举动将直接影响Intel8代酷睿HEDT平台的后续规划,在此之前,我们为您捋顺一下8代酷睿已经发布和可能将要发布的型号。

从名称上讲,所有Corei系8数字开头的CPU都是8代酷睿的范畴。Intel的CPU代际划分总共有三个层次——最表层的命名法则、具体的家族代号、以及内核微架构演进规律。

十年间Intel酷睿架构与代际变革

以8代酷睿最典型的中坚i78700K为例。以8为数字命名开头,证明她属于8代酷睿。i78700K隶属CoffeeLake-S家族,后者是8代酷睿桌面版4核、6核消费级CPU的统一命名集合。CoffeeLake-S虽然是原生6核心的Die(芯片),但除了核显功能部分微调和制程工艺换代外,同6代、7代酷睿一样使用Intel第6批微架构。Kabylake是Skylake的迭代马甲(同规格Die面积不同,但同频性能完全相同),相当于Refresh版(类似过去同代奔腾4的65nm和90nm关系),CoffeeLake则是再版的再版。

intelCPU架构与家族、命名的关系

向前追溯,i7K名义上属于第6代酷睿,家族代号Broadwell-E,是X99主板平台的HEDT高端CPU入门型号,和i75775C(Broadwell)一样属于第5批微架构集合。

可以明确,在涉及命名代际问题时,名字开头数字一致的Intel高端HEDTCPU向来在内核微架构上落后主流消费级平台一代(最新情况可能会成为两代)。同一代IntelCore平台通常包含两种内核微架构的CPU,在第8代酷睿上应该更加复杂。

整个8代酷睿已经发售的CPU内核微架构都是统一的,同三年前发布的Skylake拥有相同的单位频率性能指标(即使L2/L3和总线不同,IPC也基本一致)。

8代酷睿笔记本型号一览(点击可看大图)

桌面版后期更新了35W的T系列低功耗家族,此外还有一体机的B系列BGA封装家族。

8代酷睿桌面型号一览(点击可看大图)

在Intel的路线图规划中,CannonLake除了已经发布的U和Y之外,还可能有桌面端的S和移动端的H家族,但是更换内核微架构的IceLake也将在2019年发布,后两者是否能够有时间如期推出还在未定之天。

10nm的情况不容乐观

如果CannonLake的桌面版和移动标准电压版发布,那么他们仍然有可能会被规划到8代酷睿家族范畴中去,这取决于他们在何时上市。目前来看,这种可能性不高。

在2018年春季,CoffeeLake-S系列传出了新的消息。先是intel在内部技术推广会上吹风表示8核才是主流消费级平台使用环境所需要的未来产品,后是一系列软硬件消息表明有80W和95W两款8核实际产品的存在。如果这两款CPU正式在2018年下半年发布,那么他们肯定将会成为8代酷睿的最新成员——比如i78850K或者i78800K。

此外,我们还有一个重磅家族——X299系列的8代更新版CPU家族。X299平台目前使用的i778X0X系列和i979X0X系列属于HEDT高端家族,代号Skylake-X,与桌面端的Kabylake、CoffeeLake、SkylakeIPC同频效能保持一致,但更改了二级缓存和三级缓存的配比,使用了MESH网格总线,最多支持18核36线程的规格,十分强劲。

X299平台在2018年显然也会得到更新,目前得到的消息是,其代号为CascadeLakeX。由于目前为时尚早,我们不清楚CascadeLakeX是否还拥有SkylakeX那么多的型号(每隔2个核心出一个型号),也不清楚他是否会采用钎焊封装工艺,但他内核微架构基本不变的特性是基本确定的。

Intel会不会把服务器端18到28核的CascadeLake-SP移植到X299上充当新的8代酷睿i9来卖呢?虽然功耗、散热方面的压力很大,但也不是彻底不可能。

至此,我们的文章到此结束,希望Intel的9代酷睿不需要这么多介绍,大家一眼就能看个明白,我们拭目以待。

自2008年Nehalem架构的Bloomfield家族i发布以来,酷睿i系列产品已历8代。8代酷睿中,初代相比之前的Core2来说性能提升巨大,是理顺HDET和消费级平台关系的一代。Intel的Tick-Tock战略从2代酷睿开始走的很稳,产品命名也非常有规律,直到7代酷睿终于开始天下大乱。

架构冰期混乱之世Intel8代酷睿综述与展望

8代酷睿,是有史以来最乱的酷睿命名时代。8代酷睿可能最终会包含两到三种内核微架构,三到四代工艺制程,以及N个CPU家族代号。在即将到来的台北电脑展上,AMD即将祭出ThreadRipper2000系列CPU,这一举动将直接影响Intel8代酷睿HEDT平台的后续规划,在此之前,我们为您捋顺一下8代酷睿已经发布和可能将要发布的型号。

从名称上讲,所有Corei系8数字开头的CPU都是8代酷睿的范畴。Intel的CPU代际划分总共有三个层次——最表层的命名法则、具体的家族代号、以及内核微架构演进规律。

十年间Intel酷睿架构与代际变革

以8代酷睿最典型的中坚i78700K为例。以8为数字命名开头,证明她属于8代酷睿。i78700K隶属CoffeeLake-S家族,后者是8代酷睿桌面版4核、6核消费级CPU的统一命名集合。CoffeeLake-S虽然是原生6核心的Die(芯片),但除了核显功能部分微调和制程工艺换代外,同6代、7代酷睿一样使用Intel第6批微架构。Kabylake是Skylake的迭代马甲(同规格Die面积不同,但同频性能完全相同),相当于Refresh版(类似过去同代奔腾4的65nm和90nm关系),CoffeeLake则是再版的再版。

intelCPU架构与家族、命名的关系

向前追溯,i7K名义上属于第6代酷睿,家族代号Broadwell-E,是X99主板平台的HEDT高端CPU入门型号,和i75775C(Broadwell)一样属于第5批微架构集合。

可以明确,在涉及命名代际问题时,名字开头数字一致的Intel高端HEDTCPU向来在内核微架构上落后主流消费级平台一代(最新情况可能会成为两代)。同一代IntelCore平台通常包含两种内核微架构的CPU,在第8代酷睿上应该更加复杂。

整个8代酷睿已经发售的CPU内核微架构都是统一的,同三年前发布的Skylake拥有相同的单位频率性能指标(即使L2/L3和总线不同,IPC也基本一致)。

8代酷睿笔记本型号一览(点击可看大图)

桌面版后期更新了35W的T系列低功耗家族,此外还有一体机的B系列BGA封装家族。

8代酷睿桌面型号一览(点击可看大图)

在Intel的路线图规划中,CannonLake除了已经发布的U和Y之外,还可能有桌面端的S和移动端的H家族,但是更换内核微架构的IceLake也将在2019年发布,后两者是否能够有时间如期推出还在未定之天。

10nm的情况不容乐观

如果CannonLake的桌面版和移动标准电压版发布,那么他们仍然有可能会被规划到8代酷睿家族范畴中去,这取决于他们在何时上市。目前来看,这种可能性不高。

在2018年春季,CoffeeLake-S系列传出了新的消息。先是intel在内部技术推广会上吹风表示8核才是主流消费级平台使用环境所需要的未来产品,后是一系列软硬件消息表明有80W和95W两款8核实际产品的存在。如果这两款CPU正式在2018年下半年发布,那么他们肯定将会成为8代酷睿的最新成员——比如i78850K或者i78800K。

此外,我们还有一个重磅家族——X299系列的8代更新版CPU家族。X299平台目前使用的i778X0X系列和i979X0X系列属于HEDT高端家族,代号Skylake-X,与桌面端的Kabylake、CoffeeLake、SkylakeIPC同频效能保持一致,但更改了二级缓存和三级缓存的配比,使用了MESH网格总线,最多支持18核36线程的规格,十分强劲。

X299平台在2018年显然也会得到更新,目前得到的消息是,其代号为CascadeLakeX。由于目前为时尚早,我们不清楚CascadeLakeX是否还拥有SkylakeX那么多的型号(每隔2个核心出一个型号),也不清楚他是否会采用钎焊封装工艺,但他内核微架构基本不变的特性是基本确定的。

Intel会不会把服务器端18到28核的CascadeLake-SP移植到X299上充当新的8代酷睿i9来卖呢?虽然功耗、散热方面的压力很大,但也不是彻底不可能。

至此,我们的文章到此结束,希望Intel的9代酷睿不需要这么多介绍,大家一眼就能看个明白,我们拭目以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97980xe和i77800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