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干这个月入13万,网友:别再说歌词什么值不值

点击上方"新北方" 可以订阅哦!

最近,江苏的南京林业大学毕业生魏鹏涛

大学时期,魏鹏涛就是个爱折腾的小伙子,做过很多兼职。毕业后,他回到母校创业卖煎饼。魏鹏涛的小店开了才4个多月,每天的营业额都有大几千,一个月的收入在十好几万,利润也非常可观。

“做煎饼店可以说是我自己尝试的一个创业渠道吧,因为我本身就很喜欢吃,以前做兼职时也积累了一些餐饮经验。”去年年底,魏鹏涛回到母校南京开了二妮煎饼店,从选材、进货、摊饼一步步做起。魏鹏涛表示,当时宣传也比较少,一天也就能卖二三十张饼。过完年回来以后,学生也多了,加上之前的一些积累,生意也就慢慢好起来了。现在,魏鹏涛请了几个阿姨来帮忙做煎饼,自己平时则是查漏补缺,完善煎饼店的经营。

谈到未来的规划,魏鹏涛笑着说道,最开始的时候他就没打算只做这一家店,他希望自己的煎饼店能在南京各个高校生根发芽,做成“煎饼联盟”。

年营业额做到700多万

大学期间,魏鹏涛创办了一个兼职社团,承接各种商业活动,为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最多的时候社团集结了800多名学生,在南航、南农都有业务。

再后来,他又和7名南林学生一起创办了为学生们收取快递、配送日用品、提供干洗服务的“联盟镖局”,把年营业额做到了700多万。

他觉得这个模式不错,于是回到老家连云港运行这个项目。“我以快递为纽带,整合维修、便捷超市、物业管理等服务,为小区业主提供各项服务。”经过两年的时间,他目前在连云港已经拿下了28家社区。如今,他希望借由快递带来的人流,结合大学生所需,营造一个小型商圈。

在这么多年的创业过程中

最高纪录58小时没有合过眼

“创业不易,”他说,他不会放弃对目标的追求,“希望自己在了解行业社会的前提下,为社会解决问题。”

他们选择了不一样的道路

2017年,29岁的吉林大学毕业生林晓旭辞去了知名国企的工作,回到母校开了一家煎饼店。林晓旭说,他现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还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人过着幸福的生活,他很幸福。

翟一帆有13年武术功底,毕业于北体大武术系。为多陪陪父母,他放弃企业万元高薪返乡创业,在街头夜市摆摊卖“烤脑花”。他每天晚上只在18时至20时段出售,生意很是红火,月收入三万,除去成本也能挣一万五千余元。

2016年,山西太原理工大学的孙天琪毕业工作几个月后便辞职。他发现农村的快递是个空白,便成立了物流公司,根据需求,常将货物送到田间地头,服务贴心方便,顾客纷纷上门。

对于回母校卖煎饼的魏鹏涛,有网友认为,年轻人不适合这种创业。

这是一个没有前景的行业,天花板垫垫脚就够到了,年轻人真的不适合做这种创业。

也有人反问:谁规定读了大学就一定当白领坐办公室?读书从来都不是无用的。

读书从来都不是无用的,不管是在哪一个行业,教育所带来的那种宽广的眼界与见解都是不能可比的。

魏鹏涛本人的回答可以说相当通透了:你经历的事情多了以后,你自然而然会发现,所有的高大上,我们讲四个字“冷暖自知”。每一行,它都不分高低贵贱的。

有网友表示,别再说什么值不值了……

职业本就没有什么贵贱,既能满足生计,乐在其中,每个人的人生不应该限制于大学生的标签,每个人的使命应该是生命的最大化。

来源:中国青年报、龙虎网、紫金山视频等



这里是新北方,用新闻力量关注民生。

最近,南京林业大学毕业生魏鹏涛

大学毕业生回母校卖煎饼,月入13万

魏鹏涛在南京读大学期间,就一直兼职积攒社会经验。毕业后,他回到母校创业卖煎饼。

“生意非常好。”老板魏鹏涛一边招呼客人,一边向记者介绍,小店开了才4个多月,每天的营业额都有大几千,一个月的收入在十好几万,利润也非常可观。

魏鹏涛表示,月收入在12万到13万左右。来源:紫金山视频

现在,魏鹏涛请了几个阿姨来帮忙做煎饼,自己平时则是查漏补缺,完善煎饼店的经营。

谈到未来的规划,魏鹏涛笑着说道,最开始的时候他就没打算只做这一家店,他希望自己的煎饼店能在南京各个高校生根发芽,做成“煎饼联盟”。

大学创业 年营业额做到700多万

大学期间,魏鹏涛创办了南林兼职联盟社团,承接各种商业活动,为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最多的时候社团集结了800多名学生,在南航、南农都有业务。

再后来,他又和7名南林学生一起创办了为学生们收取快递、配送日用品、提供干洗服务的“联盟镖局”,把年营业额做到了700多万。

他觉得这个模式不错,于是回到老家连云港运行这个项目。“我以快递为纽带,整合维修、便捷超市、物业管理等服务,为小区业主提供各项服务。”经过两年的时间,他目前在连云港已经拿下了28家社区。

如今,他希望借由快递带来的人流,结合大学生所需,营造一个小型商圈。

在这么多年的创业过程中,魏鹏涛睡过大街,最高纪录58小时没有合过眼。

“创业不易,”他说,他不会放弃对目标的追求,“希望自己在了解行业社会的前提下,为社会解决问题。”

大学毕业后,他们选择了不一样的道路

与魏鹏涛类似,一些大学生毕业后,也选择了不一样的道路。

2017年,29岁的吉林大学毕业生林晓旭辞去了知名国企的工作,回到母校开起了一家煎饼店。林晓旭说,他可以利用学生开学的时间去工作,学生放假后他就会休息出去旅游。林晓旭说,他现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还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家人过着幸福的生活,他很幸福。

来源:中国新闻网 张瑶 摄

翟一帆有13年武术功底,毕业于北体大武术系。为多陪陪父母,他放弃企业万元高薪返乡创业,在街头夜市摆摊卖“烤脑花”。他每天晚上只在18时至20时段出售,生意很是红火,月收入三万,除去成本也能挣一万五千余元。

来源:中国新闻网 杨正华 摄

2016年,山西太原理工大学的孙天琪毕业工作几个月后便辞职。他发现农村的快递是个空白,便成立了物流公司,根据需求,常将货物送到田间地头,服务贴心方便,顾客纷纷上门。他说:“不要被专业局限,要有勇气寻找适合自己的事。”

大学生卖煎饼,到底是怎么想的?

对于回母校卖煎饼的魏鹏涛,有网友认为,年轻人不适合这种创业。

@鱼二小:12万去抛去各种成本费用,在考虑他自己本人的人工只能算一般……而且这是一个没有前景的行业……天花板垫垫脚就够到了……年轻人真的不适合做这种创业……

也有人反问:谁规定读了大学就一定当白领坐办公室?读书从来都不是无用的。

@whiz_k:都这年头了,还讲什么高大上?能赚钱,成功了,你自然就是高大上!谁规定读了大学就一定当白领坐办公室!@鸡汤:说实话想想看这就是教育的力量。同样是卖煎饼,有些人每天日复一日在同一地方卖煎饼,而大学生毕业卖煎饼就有着不一样的眼界和高度。读书从来都不是无用的,不管是在哪一个行业,教育所带来的那种宽广的眼界与见解都是不能可比的

魏鹏涛本人的回答可以说相当通透了:冷暖自知。每一行都不分高低贵贱。

有网友表示,别再说什么值不值了……

@HJE时光:职业本就没有什么贵贱,既能满足生计,乐在其中,每个人的人生不应该限制于大学生的标签,每个人的使命应该是生命的最大化。在你觉得一个大学生不值得去卖煎饼的时候,何不想想,大学生的加入,体现了各行各业文化与国民素质提高,随着文化程度的普及,这是自然而然的

内容综合自南京日报、龙虎网、紫金山视频、华商网-华商报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原标题:大学生干这个月入13万!网友:别再说什么值不值了…

月入13万!大学生回母校卖煎饼!他却说:“冷暖自知”,一番话可以说相当透彻。网友也表示,别再说什么值不值了……

最近,南京林业大学毕业生魏鹏涛

大学毕业生回母校卖煎饼,月入13万

魏鹏涛在南京读大学期间,就一直兼职积攒社会经验。毕业后,他回到母校创业卖煎饼。 

“生意非常好。”老板魏鹏涛一边招呼客人,一边向记者介绍,小店开了才4个多月,每天的营业额都有大几千,一个月的收入在十好几万,利润也非常可观。

魏鹏涛表示,月收入在12万到13万左右。来源:紫金山视频

现在,魏鹏涛请了几个阿姨来帮忙做煎饼,自己平时则是查漏补缺,完善煎饼店的经营。

谈到未来的规划,魏鹏涛笑着说道,最开始的时候他就没打算只做这一家店,他希望自己的煎饼店能在南京各个高校生根发芽,做成“煎饼联盟”。

大学创业年营业额做到700多万

大学期间,魏鹏涛创办了南林兼职联盟社团,承接各种商业活动,为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最多的时候社团集结了800多名学生,在南航、南农都有业务。

再后来,他又和7名南林学生一起创办了为学生们收取快递、配送日用品、提供干洗服务的“联盟镖局”,把年营业额做到了700多万。 

他觉得这个模式不错,于是回到老家连云港运行这个项目。“我以快递为纽带,整合维修、便捷超市、物业管理等服务,为小区业主提供各项服务。”经过两年的时间,他目前在连云港已经拿下了28家社区。

如今,他希望借由快递带来的人流,结合大学生所需,营造一个小型商圈。 

在这么多年的创业过程中,魏鹏涛睡过大街,最高纪录58小时没有合过眼。

“创业不易,”他说,他不会放弃对目标的追求,“希望自己在了解行业社会的前提下,为社会解决问题。”

大学毕业后,他们选择了不一样的道路

与魏鹏涛类似,一些大学生毕业后,也选择了不一样的道路。

2017年,29岁的吉林大学毕业生林晓旭辞去了知名国企的工作,回到母校开起了一家煎饼店。林晓旭说,他可以利用学生开学的时间去工作,学生放假后他就会休息出去旅游。林晓旭说,他现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还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家人过着幸福的生活,他很幸福。

来源:中国新闻网 张瑶摄

翟一帆有13年武术功底,毕业于北体大武术系。为多陪陪父母,他放弃企业万元高薪返乡创业,在街头夜市摆摊卖“烤脑花”。他每天晚上只在18时至20时段出售,生意很是红火,月收入三万,除去成本也能挣一万五千余元。

来源:中国新闻网 杨正华摄

2016年,山西太原理工大学的孙天琪毕业工作几个月后便辞职。他发现农村的快递是个空白,便成立了物流公司,根据需求,常将货物送到田间地头,服务贴心方便,顾客纷纷上门。他说:“不要被专业局限,要有勇气寻找适合自己的事。”

大学生卖煎饼,到底是怎么想的?

对于回母校卖煎饼的魏鹏涛,有网友认为,年轻人不适合这种创业。

12万去抛去各种成本费用,在考虑他自己本人的人工只能算一般……而且这是一个没有前景的行业……天花板垫垫脚就够到了……年轻人真的不适合做这种创业……

也有人反问:谁规定读了大学就一定当白领坐办公室?读书从来都不是无用的。

都这年头了,还讲什么高大上?能赚钱,成功了,你自然就是高大上!谁规定读了大学就一定当白领坐办公室!

说实话想想看这就是教育的力量。同样是卖煎饼,有些人每天日复一日在同一地方卖煎饼,而大学生毕业卖煎饼就有着不一样的眼界和高度。读书从来都不是无用的,不管是在哪一个行业,教育所带来的那种宽广的眼界与见解都是不能可比的

魏鹏涛本人的回答可以说相当通透了:冷暖自知。每一行都不分高低贵贱。

有网友表示,别再说什么值不值了……

职业本就没有什么贵贱,既能满足生计,乐在其中,每个人的人生不应该限制于大学生的标签,每个人的使命应该是生命的最大化。在你觉得一个大学生不值得去卖煎饼的时候,何不想想,大学生的加入,体现了各行各业文化与国民素质提高,随着文化程度的普及,这是自然而然的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青年报(ID:zqbcyol整理编辑:朱健斌张小松)综合自南京日报(通讯员 季天宇 蒋学飞 记者 谈洁)、龙虎网(记者祁锋)、紫金山视频、华商网-华商报(李蓉)、网友留言。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持续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别再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