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中进项税额转出会计分录不予抵扣部分作进项税额转出会计分录转出处理,要是进项税额转出会计分录转出额超过了当期进项税额转出会计分录可抵扣额,怎么做账?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账务处理

  对于从事会计行业的朋友来说,外贸企业的账务相比国内来讲,要麻烦那么一丢丢,但是对于接触过一段时间之后,也是soeasy的了,下边列举一些外贸企业在处理应交增值税、外销、转账、计提等情况的账务处理,供大家学习!


(点上图了解出口退税做账所需资料)

  1.外贸企业采购货物,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分录如下: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确认外销货物的销售收入,记账汇率建议使用出口当月第一个工作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分录如下:

  3.结转销售货物的成本,分录如下:

  4.征退税差转成本,分录如下: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5.计提出口退税出口退税:

  借:应收出口退税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注:2018年7月31日后出口的,增值税退税率包括16%、15%、13%、10%(国际、港澳台与航天运输等)、9%、6%(研发设计等)、5%、3%(从小规模企业购入)八档。

  6.收到退税款,分录如下:

  注释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在“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内设置“进项税额”、“销项税额抵减”、“已交税金”、“转出未交增值税”、“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等专栏。其中:

  “进项税额”专栏,记录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而支付或负担的、准予从当期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

  “出口退税”专栏,记录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按规定退回的增值税额;

  “进项税额转出”专栏,记录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等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其他原因而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

  2、财会[2016]22号第4条出口退税的账务处理规定:未实行“免、抵、退”办法的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按规定退税的,按规定计算的应收出口退税额,借记“应收出口退税款”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科目,收到出口退税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出口退税款”科目;退税额低于购进时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增值税额的差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3、账务处理分录二级科目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核算清晰,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增值税出口退税中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计算公式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它和免抵退税额计算时用的是出口销售价
可是,进项税额转出不是应该以购进的数额为基数吗?为什么要以出口销售价为基数呢?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1、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计算公式是什么意思:
简单的讲,我国出口商品(在国内销售)的征税率不一样,(一般的都是17%,但不全是),因此只能定义为“征税率”,而不能直接说17%.在退税率确定的情况下,由于征税率不同,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肯定无法统一,因此才提出了一个公式.
2、至于用出口销售价计算,那是规定啊!
3、退税率的对象,就是出口销售收入呀!
4、对于出口不予免征和抵扣的税额,只是规定通过“进项税额转出”科目处理,没有实在的对应意思,为什么以出口收入为基数,是因为出口收入比较容易控制,不易变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进项税额转出会计分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