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宜家组装费升级一些其它的配置,不要闲费尽管说。

【摘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碳减排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随着全球范围能源消费需求的急剧增长,能源安全、环境污染及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中国经济持续增长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双重压力已成为政府和各界关注的又一焦点。中国在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前确定节能减排目标,于2005年承诺到2020年降低能源强度——单位产值耗能40%-45%。而中国单位GDP能耗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定差距,仍然较高。能源利用效率总体偏低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经济“高增长、高能耗和高污染”典型特征凸显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做好节能减排,提高能源效率进而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提高能源效率有利于兼顾经济增长质量和节能减排双重目标,这也是现阶段经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摆脱发展困境,实现经济成功转型升级的重要出路。为此,科学、系统的研究中国省际能源效率,探讨能源效率的结构特征和区域差异,分析能源效率低下的原因,对因地制宜制定行之有效的节能减排目标、能源政策,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现实和战略意义。首先,本文在能源利用现状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非期望产出DEA-SBM模型和方向距离函数构了建静态测度框架以及采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法构建了动态测度框架,对年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了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结果发现:从静态评价来看,东部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从省际层面看,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上海、江苏、福建和广东省份表现最好,均处于生产边界,山西、贵州、甘肃、青海、新疆和宁夏等西部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较低,其表现与能源消耗强度结果相一致。从动态评价来看,考察期内全要素能源效率ML指数大于0,表明有所改善且呈现阶段性变化。三大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也均有所提升,东部地区ML指数高于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最低。从指数分解看,技术进步成分大于效率提高成分的贡献,表明从整体上技术进步对推动整体效率的提升起着更重要的作用,且未出现技术退化现象。在此基础上,本文以煤炭、石油和清洁能源作为能源投入要素,构建了新的环境生产技术组合,在全要素能源效率框架下对年中国省际全要素煤炭效率、全要素石油效率和全要素清洁能源效率进行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从整体来看,考察期内全要素石油效率高于全要素煤炭效率和全要素清洁能源效率,且均出现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最低。从动态评价来看,全要素煤炭效率、全要素石油效率和全要素清洁能源效率的ML指数均大于0,表明均有所改善,其中全要素煤炭效率的改善最为显著,全要素清洁能源效率动态变化改善缓慢。尽管煤炭效率有较快提升,但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短期内无法改变,煤炭效率整体相对偏低,其提升对总体能源效率的提升的作用有限。技术进步成分是推动能源效率提升最重要的因素。进一步本文构建了全要素能源非效率分解框架,分析不同能源全要素能源非效率的结构特征。东部地区的全要素能源非效率低于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全要素能源非效率最高。煤炭对全要素能源非效率的贡献最大,煤炭对中部地区的全要素能源非效率贡献高于其他地区;石油对东部地区的全要素能源非效率贡献高于其他地区;尽管清洁能源对总能源效率低下的贡献是最少的,但在TFEI模型中是上升的,我们需要更加关注清洁能源的低效率贡献。然后,基于此前测度,本文运用Tobit模型,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及结构特征下不同品种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主要结论:从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来看,能源消费结构与全要素能源效率成反向变动的关系,这结论符合“结构红利假说”。产业结构对中国以及东部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都有着显著负影响,中西部地区并不显著。技术进步、政府影响力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技术进步可能存在回弹效应。经济发展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具有显著正影响。从结构分解下的影响因素来看,能源消费结构与全要素煤炭效率为负相关关系,与全要素石油效率和全要素清洁能源效率为正相关关系,但并不显著。经济发展对全要素煤炭效率、全要素石油效率及全要素清洁能源效率都有着显著正向影响。产业结构、技术进步、政府影响力对全要素煤炭效率、全要素石油效率及全要素清洁能源效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技术进步可能存在回弹效应。政府影响力对清洁能源的影响程度最大,这也可能从另一方面解释了清洁能源非效率贡献不断提高的原因。同时,本文基于β收敛模型,实证检验了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收敛性。样本期间内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呈现β收敛,但是全域范围内的收敛并不稳定。地区生产总值和碳排放支持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收敛,资本、劳动和能源消费并不支持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收敛。最后,本文在此研究结论基础上,提出了差异化制定煤炭、石油和清洁能源的相关能源政策,针对性制定区域能源发展战略,提升中西部地区能源效率,加快科学技术进步等政策建议,以进一步加快节能减排和能源效率的提升。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17


【摘要】: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工业的进步和技术的创新,重金属污染在全球日益严重。通过土壤-作物-食物链,重金属会对土壤、植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重金属通常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形态,破坏土壤生化反应和微生物代谢,改变土壤酶活性。尽管土壤酶活性对评估土壤重金属污染、土壤肥力至关重要,但是,当前的研究大多采用传统土壤酶测定技术,导致测定结果不能准确反映土壤酶活性及其分布在环境中的真实情况,限制了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中酶活性空间分布的研究。本研究通过盆栽实验,利用原位酶谱技术分析了重金属胁迫下酶活性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了土壤-植物酶活性体系对重金属胁迫的响应机制,揭示了根瘤菌-苜蓿共生体系对铜胁迫的缓解机制。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重金属胁迫下,紫花苜蓿的生长受到显著抑制,苜蓿生物量、叶片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Pb,Zn和Cd在苜蓿地下部过量积累,但转移系数小于1.0,说明种植苜蓿有助于金属稳定化。极度污染处理下,苜蓿地下部丙二醛(MDA)含量上升34.7%,受到严重氧化胁迫。苜蓿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着重金属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在中度和极度污染处理中,土壤β-葡糖苷酶活性分别比无污染处理提高了34.4%和33.9%。此外,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中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与Pb、Zn、Cd和Cu浓度呈现极显著正相关。2、酶活性的空间分布表明,磷酸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分布都与根系紧密相关,在土壤表面分布较低。酶活性总热点面积在极度污染土壤中最高。在无污染、中度污染和极度污染处理中,磷酸酶热点面积占根土表面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3.4%、1.5%和7.1%,β-葡萄糖苷酶的热点面积比例从0.1%上升到0.9%。与传统的酶活性测定方法相比,酶谱法能够直接、准确地反映重金属污染土壤中酶活性的分布和大小程度。3、根瘤菌-苜蓿共生体系能促进苜蓿生长,提高苜蓿生物量与叶绿素含量,增加氮磷含量,并且促进苜蓿对铜的吸收,显著降低铜转移能力,有助于金属稳定化。在接种根瘤菌处理中,苜蓿地上部、地下部分生物量分别比未接菌处理高9.5%~35.2%和2.6%~33.3%;地下部全氮含量增加了5.7%~9.2%。土壤铜浓度为600和800mg·kg~(-1)时,接种处理后的苜蓿地下部全磷含量比对照处理分别增加了6.3%和7.4%。接种处理地下部铜含量与吸收量显著增加,金属提取效率增强。4、随着铜胁迫程度的增加,苜蓿地上部、地下部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增加,接种根瘤菌可显著抑制MDA的产生,缓解植物氧化胁迫。在800 mg·kg~(-1)铜胁迫下,接种根瘤菌使植物地上部和地下部MDA含量分别降低了17.8%和24.6%。此外,根瘤菌-苜蓿共生体系能够刺激植物抗氧化酶系统,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酶(APX)的活性,缓解植物受到的胁迫。5、与对照处理相比,接种处理土壤碱性磷酸酶和β-葡萄糖苷酶显著增加。且在铜浓度为0与800 mg·kg~(-1)时,根瘤菌接种显著增加了根际碱性磷酸酶活性,比对照处理分别提高了13.6%和38.3%。酶活性的空间分布表明,在接种与非接种处理中,磷酸酶活性的分布均沿着根系且在根尖最高。此外,接种根瘤菌还能提高0和800 mg·kg~(-1)铜胁迫下的磷酸酶总热点面积,分别比非接种处理提高了26.1%和39.3%。本文首次研究了苜蓿根际酶促热点的空间分布格局,阐明了磷酸酶分布对接种根瘤菌的响应。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1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宜家组装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