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伊朗石油制裁被制裁时是怎么交易

来源: 作者:饶煜东 张琪责任编辑:徐和谦

欧盟和签署了伊朗核协议的英国、法国、德国等三国表态,将保护欧洲企业与伊朗之间的合法利益。他们还称,伊朗核协议的其余各方已经承诺,除致力于保护和维持与伊朗的有效金融渠道,还将继续与伊朗的石油、天然气出口交易

当地时间2018年8月6日,伊朗德黑兰,伊朗总统鲁哈尼就美国重启对伊制裁发表电视讲话。图/视觉中国

  【财新网】(驻华盛顿实习记者 饶煜东 记者 张琪)美国将于美东时间8月7日0时1分(北京时间同日12时01分)重新启动对伊朗的制裁,单方面恢复其在2015年伊朗核协议框架下取消的对伊经济制裁。

  此举在加剧对伊朗压力的同时,也加剧了美国与英国、德国、法国、中国、俄罗斯及欧盟的政治分歧。

  美国这次恢复对伊朗的单边制裁之举,是美国在今年5月单方面退出伊朗核协议的延续。特朗普政府认为,退出伊核协议、重启对伊朗制裁,方能够真正遏制伊朗的核武器计划,结束伊朗对中东激进组织的支持。

责任编辑:徐和谦 | 版面编辑:吴秋晗




油价在周二小幅上涨,受到美国11月制裁伊朗制裁后供应减产的预期支撑,但担心中美贸易争端将拖累燃料需求增长。格林威治标准时间0104

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为每桶72.24美元,较上次收盘价上涨3美分。

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原油期货价格上涨24美分,或0.4%,至每桶66.67美元。

交易商表示,一旦美国对主要石油出口国伊朗的制裁从11月起生效,预计供应量将下降。

由于潜在的供应减少,为了防止价格飙升,美国周一从其战略石油储备(SPR)提供了1100万桶原油,从10月1日到11月30日交付。

由于供应中断迫在眉睫伊朗法国巴黎银行表示,预计伊朗成员国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的石油产量将从2018年的平均每日3210万桶降至3170万桶。 2019年

尽管如此,交易商称,整体石油市场气氛,因为在需求前景之际美国之间的贸易争端的担忧谨慎的中国。

中国贸易代表团本周将在华盛顿解决争端,但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周一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他预计不会有太大进展,解决与中国的贸易争端将“需要时间”。

伊朗制裁的影响尚不清楚。

中国表示将无视美国的制裁。

欧佩克生产者卡特尔以外的产量增加也可能弥补伊朗的供应减少。

法国巴黎银行表示,非欧佩克产量2018年可能增长200万桶,明年增加190万桶。

“根据美国取消管道基础设施限制的时间,到2019年底非欧佩克的供应增长可能会高于目前的假设,”该银行表示。

增幅最大的是北美,过去两年钻机数量从491猛增至1,057。

价格如何发展也取决于需求。

“我们看到2018年和2019年全球石油需求每天增长140万桶,”法国巴黎银行表示,这意味着全球市场可能仍将充足供应。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环球光伏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 伊朗自己的油轮船队可能为其原油和凝析油出口提供生命线,随着美国对波斯湾国家的制裁措施的搁置,这些出口将被削减。根据行业顾问FGE的数

  伊朗总统鲁哈尼6日晚就美国重启对伊制裁表示,美国应该停止威胁,如果要与伊朗谈判,应拿出诚意。 新华社发

  自美国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并重启制裁,美伊关系前景令人担忧。

  8月7日,美国政府重启对伊朗包括金融、金属、矿产、汽车等一系列产业在内的非能源领域制裁。美国还将于11月5日重启对伊朗剩余部分制裁,涉及伊朗港口运营商,能源、航运和造船行业,石油类交易,外国金融机构与伊朗央行交易。

  面对施压,伊朗早些时候在波斯湾进行了军事演习。伊朗军方表示,如果原油出口被封杀,不排除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石油运输咽喉通道的可能性。经济方面,伊朗央行也从7日开始实施一系列放宽外汇管制的措施来应对。

  数十年争端,美伊问题症结何在?美伊对峙未来将如何?本期南方时事圆桌采访了3位相关领域专家,对此进行解读。

  华黎明 前驻伊朗大使

  刘中民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

  沈雅梅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王诗堃 实习生 胡平

  策划:胡素青 王长庚

  美伊问题是长期结构性矛盾

  南方日报:美伊问题的核心是什么?美国为何念念不忘制裁伊朗?

  华黎明:美国历来就把这个政权看成流氓政权,历届美国总统虽然敌对的程度不同,但是基本上都是对伊朗敌对,特朗普也不例外,无非就是特朗普时期的关系可能到最坏的地步。

  奥巴马入主白宫后,觉得美伊长期敌对,对于美国在中东的包袱太沉了,所以想到要解决伊朗核问题,和伊朗缓和关系,才有了2013年美伊谈判,达成伊核协议。这是一个妥协或者说交易:通过限制伊朗的核能力,换取美国和国际社会对伊朗制裁的解除。

  那么特朗普上台把它彻底推翻了,他就说这个协议是很糟糕的,他不认同伊核协议,所以5月8日正式宣布美国退出协议。这意味着恢复美国原来对伊朗解除的制裁。

  刘中民:是长期结构性矛盾,既涉及到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也包括地缘政治,还有美国保护其在中东地区盟友的利益等。

  对特朗普来说,他对中东的战略就是要把伊朗塑造成为地区的一个核心威胁,从而进一步巩固美国跟以色列、沙特的盟友关系。

  此外,美伊对峙,对俄罗斯、土耳其、伊朗在叙利亚问题上的联盟,是很大的挑战。美国的一个重要的目的,是要瓦解这个三方联盟,通过制裁伊朗间接地对叙利亚问题产生影响。更深的战略,是通过制裁伊朗来打乱俄罗斯重返中东的战略,但现在看来还不明显。

  沈雅梅:核问题会打破以色列在中东的核垄断地位,威胁到美国的盟友,自然也就是对美国的安全威胁。然后能源方面,双方的竞争现在愈加激烈。美国2015年以来,它的能源自主也取得了重大突破,美国从能源进口变成了能源出口的大国,所以在国际能源市场上,它的出口需求在上升。从能源角度把伊朗视作威胁的分量也在上升。

  双方都不希望升级为战争

  南方日报:制裁加剧海湾局势紧张,会导致美伊对峙进一步升级吗?

  刘中民:从目前来看不会出现失控,还不至于走向局部战争。从美国方面来说,今年国内有中期选举,特朗普更重要的是通过加强制裁伊朗,进而满足以色列院外集团的利益,确保中期选举胜利。再加上特朗普的中东政策没有改变,就是减少投入,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政策导向。在这种情况下发动战争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华黎明:美伊对峙实际上已经是出现了,但是不会按照现在这个思路一直走下去。因为如果特朗普限制伊朗石油出口、制裁伊朗,把伊朗财源全部切断的话,伊朗肯定要作出强烈反应,或重启伊朗核生产,或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无论伊朗采取什么措施,那可能会引发中东地区一场危机,乃至战争。

  我想特朗普政府没有准备好在中东打第三次战争,所以他必定会想办法让自己“解套”。前几天他有说出来,他愿意跟伊朗领导人会见。美国恐怕也在努力争取让这个问题软着陆。现在双方的言辞都非常激烈,但是又不希望出现很严重的危机或者是战争,双方都承受不起。

  沈雅梅:从美国中东政策来看,特朗普的女婿库什纳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由于特朗普和库什纳对中东本身的地缘政治和地区热点问题的外交专业性的重视不足,他们更多的是从盟友关系的角度切入,现在一味地站在了以色列和沙特盟友一边,使得伊朗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调动地区力量去打压伊朗,对于原本的地缘政治矛盾也是一个激化。对于中东地区形势会起到一个急速加剧恶化的作用。

  南方日报:伊朗是否有能力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封锁是否会成现实?这种封锁会导致下一步什么后果?

  刘中民:尽管伊朗舆论上说要封锁,恐怕更多还是一种外交博弈,而不会真正地去封锁霍尔木兹海峡。

  华黎明:霍尔木兹海峡非常狭窄,伊朗封锁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这样做的后果会非常严重,因为战略封锁之后,世界上60%的能源就出不去了,油价猛涨,而且伊朗自己的能源也出不去,所以伊朗不会轻易走这一步。最近的军演也就是一种姿态。

  美制裁给欧洲出了难题

  南方日报:如今伊朗国内情况如何?面对制裁,伊朗有哪些可行的做法?

  华黎明:伊朗的保守派并不赞成鲁哈尼政府同美国签的伊核协议,认为让步太多,出卖了伊朗的民族利益。但是现在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迫使鲁哈尼政府也变得非常强硬,保守派可能和鲁哈尼政府采取同一立场,共同反对美国的政策。

  所以伊朗国内两派的争议反而不是很激烈,而是经济情况有一些麻烦,出现了老百姓抢购美元、黄金的风潮。但伊朗政府在美国制裁下生活了40年,已经找到了在制裁阴影下的生存之道。制裁不会导致伊朗国内政权的崩溃。

  最重要的,现在就是采取外交行动,拉住欧洲继续跟伊朗做能源交易,在伊朗投资;然后拉住俄罗斯等,不跟特朗普站在一起。目前看来,特朗普这个政策是比较孤立的,国际上除了以色列和沙特之外,大概很少有国家支持,伊朗外交在这方面还是比较成功。

  南方日报:欧盟当初力挺伊核协议,今时又联名抵制美国重启制裁。那么,一旦制裁开始,会给欧洲带来哪些影响?

  沈雅梅:欧盟和伊朗的安全经济联系都远远高于美国。欧洲整体来讲,它的经济和安全利益受到伊朗形势恶化的负面冲击,这个是确信无疑的。但是欧洲现在面临一个困境,到底是对美国采取退让妥协,还是迂回,然后想办法挽救自己的经济利益,或者说对抗?现在还不明朗。美国把这个难题出给了伊朗,实际上也出给了它的传统盟友。

  刘中民:国家层面,伊核问题整个谈判过程,欧洲都是重要的角色。欧洲相信它的“欧洲的规范”,能够解决国际热点问题。欧盟从道义出发,要去努力保护协议。另一个企业层面,欧洲国家尤其以法国为主,在伊朗有大量的投资。美国加强制裁以后,为了规避风险,已经有数十家欧洲的企业逐步地撤出伊朗,这样的话客观上还是弱化了欧洲对伊朗的支持。

  华黎明: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欧洲政府态度很坚决,但是政府不一定能控制整个欧洲的企业。欧洲这些大公司在美国有很多投资,所以他们怕在美国的利益受损。比如说法国最大的石油公司道达尔,在特朗普宣布的第二天,就退出了伊朗市场,像法国的雷诺、标致这些汽车公司,德国的西门子很快撤出伊朗。所以这些公司欧洲的政府不一定控制得了,这也是欧洲面临的挺严重的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对伊朗石油制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