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医通如何删除就诊人,绑定了3个人的卡,想删除一个,京医通怎么删除就诊人

原标题:小林带您来学习:“京医通”预约挂号就是这么简单

“京医通”微信预约最方便 三步完成省时间

多渠道挂号可以用自助机、APP、电话、网络等方式,但对于很多年轻人,微信挂号是最方便的。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6年,微信账户已经突破了9个亿,如此普及率相信您也是其中一员。那么如何用微信挂号预约呢?其实三步就可以了。

第一步就是先关注“京医通”微信公众号,然后用手机号登陆,最后绑定北京社保卡或北京通·京医通卡。这个时候,您已经完成了注册程序,接下来就可以挂号了。

第二步在“就诊服务”窗口选择挂号,选定您想去的医院以及门诊后,就会看到包括今天在内之后7天的号源。您可以选择其中一天,专家号、副主任号、普通号,只要有号您随意选。

第三步就是您拿着北京社保卡或者京医通卡在约定好的时间,到您选择的医院窗口或者自助机上进行取号看病。整个过程有点像买飞机票手机办理值机手续后到机场打印登机牌。

很简单吧,前后不会花费5分钟的时间。在这里,小林要提醒您一句,如果您是第一次到北京胸科医院看病,那需要您在取号之前,先到医院的建卡窗口办理北京通·京医通卡,如果您已经有北京社保卡或北京通·京医通卡,要到建卡窗口进行关联、激活操作。对于以前在本院就诊过的患者在2016年12月19日以后也要到窗口进行激活,然后才能在自助设备进行操作。

外地无北京医保卡患者怎么办?

可能有人会问,我外地来京看病,没有北京医保,也没有北京通·京医通卡,怎么通过微信挂号呢?对这些患者,微信平台还有一个“建立临时卡”功能,这个功能可以允许患者先建个临时账户预挂号,然后患者在就诊时间拿着身份证到就诊医院窗口实名办理北京通·京医通卡后就可以取号了。或者患者直接到就诊医院先办理北京通·京医通卡,然后到自助机上预约挂号。总之,能替患者想到的,北京市卫计委基本上都想到了,留给患者的就是畅通无阻的看病就医。

多渠道挂号容易但别乱用

虽然挂号很容易,但您也别没事儿竟挂号玩儿,因为这是要付出代价的。比如同一患者在同一天、同一就诊单元、同一科室(二级科室)、同一医院、同一级别只能挂1个号。如果您挂错了,或者需要改号,系统准许您一天退号三次,超过这个数字那就只能很抱歉的告诉您今天无法再挂这个就诊单元的号了。

第二个就是微信挂号后如果想在微信上退号,必须在就诊前一天完成,如果已经到了就诊当天了,那就需要您到就诊医院窗口办理退号了。

除了挂号限制、退号限制外,如果您挂了号没来取号爽约3次之后,您在三个月内(91天)将被禁止线上预约挂号,也就是说再挂号得麻烦您来医院排队了,而且爽约次数需要一个自然年才能清零。所以且行其珍惜吧。

最后小林附上“北京通·京医通”微信公众平台和自助机使用规则及规定

1.同一个京医通账号,只能有一个待缴费的挂号记录;

2.同一个临时卡,只能有一个待取号、待缴费的挂号记录;

3.同一个京医通账号,1天最多只能取消挂号3次;

4.同一患者,同一天,同一就诊单元最多挂3个号;

5.同一患者,同一自然日最多挂5个号,其中不超过3个专家号;

6.同一患者,同一自然周(星期一到星期日),最多可挂10个号,其中不超过5个专家号;

7.同一患者,同一自然月(1-31日),最多可挂15个号,其中不超过10个专家号;

8.同一患者,同一季度内(1月到3月),最多可挂30个号,其中不超过15个专家号;

9.同一患者,同一天,同一就诊单元,同一科室(二级科室),同一医院,同一级别,只能挂1个号;

10.患者退号,对应时期内可挂号的数量同样减少1个,因医生停诊导致的退号,不占用可挂号的名额;

11.微信支付未实名,不允许使用微信支付缴费;

12.取号类:当天挂号:自助机只支持取当天号;预约挂号:打印预约单给患者,就诊当天取挂号单;

13.在线退号:未取号前,可在线退号,取号后,只可以窗口退号,退号费10个工作日内退还。就诊当天,不允许线上退号,需到医院自助机或窗口退号;

14.就诊单元内未取号,视为爽约。同一患者爽约3次之后,该患者在三个月内(91天)禁止线上预约挂号;一个自然年后,爽约次数清零;

15.如有医生停诊,线上将推送通知,请您及时退号或重新挂号;

16.就诊提醒:就诊前一天下午15:00提醒,就诊前一小时提醒第二次;

17.京医通账号实名认证通过,一个账号同时最多只能绑定3个人的卡,累计最多只能绑定5个人的卡,一个人最多只能绑定3张卡;

18.同一张卡只能同时绑定在一个京医通账号上;

19.同一个实名信息只能同时认证一个京医通账号 ;

20.同一个京医通账号中,一个人只能建一个临时卡;

21.在线建卡、社保卡预约开户信息填写错误,线下窗口无法领卡、就诊;

22.临时卡有待取号、待缴费的挂号记录时不能解绑(临时卡包括京医通临时卡、预约开户社保卡、无效账户的社保卡)。

点击上方 大兴这些事儿 关注我们

 速读 目前,几乎每家医院都有单独的就诊卡且彼此无法通用,这让不少常跑医院的“老病号”颇感无奈:几次看病下来,就能攒一大堆卡片。对此,市医管局日前出台新政,拟推出22家医院统一的“京医通”卡,卫生部门希望通过该卡便捷的特点能逐步替代现在各家医院所用的就诊卡。


 记者调查:就诊卡各自为政患者无奈 患者看病手里一堆卡

昨天,记者来到积水潭医院,挂号大厅窗口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是首次就医患者,需要在挂号时同时办理一张就诊卡。这张卡不需要押金预存,当患者完成此次就诊后,无需办理退卡。

不过有患者提出,这种情况比较适用于需要多次在该院就诊的患者。“如果是老病号,办一次卡可以多次使用比较方便,但对于偶尔去一次的患者,就感觉没太大必要。”

一位患者无奈地表示,自己平时去不同的医院看病,手里至少已经积攒了五六张就诊卡,“去一家就得办一张,有时候忘带了还得补办,光301医院的就诊卡我手里就有两张。”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东城区一家三级专科医院,情况就更为复杂一些。由于医院分为不同院区,尽管彼此相隔不远,却要办理不同的卡。

记者首先拿着医保卡来到挂号窗口,希望挂一个普通号,工作人员告知需要办理医院就诊卡,办卡需要10元押金,完成就诊后,可以办理退卡退钱。大约3分钟时间,记者就顺利完成了办卡及挂号的全过程。

但当需要到该院另一区看某一科室的专家号时,挂号处人员却要求记者再办一张在该区内使用的就诊卡,同样需押金10元。

记者了解到,为方便患者就医,去年包括朝阳医院和301医院等都推出了与银行合作的“银医卡”。用“银医卡”可以在银行自助终端预约挂号,还可以实现“先诊疗,后缴费”。

不过,目前各家医院的“银医卡”还不能在各医院间通行。另外,合作银行也很有限。譬如,301医院的“银医卡”就只能适用于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4家银行。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也有一些医院不用办卡,而是采取其他办法。在北京口腔医院天坛院区预约挂号窗口,记者被告知预约号源之前需要到建卡中心激活医保卡。记者来到建卡中心,在简单填了一个表格之后,提交医保卡很快即完成激活。随后,再回到预约挂号窗口完成预约或挂号,在该院就诊无需再办理任何一张单独的就诊卡。

 原因分析:各医院医嘱系统不统一

记者了解到,各医院就诊卡之所以不能统一,其根本原因是医嘱系统不统一。就诊卡相当于一张在医院看病的“通行证”,卡内记录患者的各类就诊信息。例如在放射科照了什么片子,在超声科做了哪些检查,医生开了什么处方等都能记录在卡中。医疗卡的ID是唯一的,相当于一个总索引,把患者在院内不同地点的就诊串联起来。“病人每次看病用药的记录都会保存在电脑里,使用就诊卡复诊时查看比较方便。”一名三甲医院工作人员介绍说。

 惠民对策:22家医院拟推“京医通”

市医管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本市计划在友谊医院、朝阳医院等四家三级医院启动试点“京医通”就诊卡。试点成熟后将在本市22家市属大医院中推广。

据介绍,“京医通”卡主要是为了方便非医保患者,鉴于目前本市各大医院都已有了医生工作站,可以在医院内实现检查、化验、缴费等信息联网互通功能,患者只要在“京医通”卡内储存一定金额,即可在医院内进行多次检查等服务,并在完成一次诊疗过程时进行结算,避免了重复划价、排队缴费的等待过程。

 权威提示:医保患者暂无缘“京医通”卡

医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京医通”卡将和医院的就诊卡并行使用,不会强制患者办理,希望能通过前者的便捷特点逐步替代就诊卡。同时,因“京医通”卡不具有社保卡对诊疗项目的切分及实时结算的功能,因此医保患者暂不能使用。

(信息来源:北京晨报)

大兴这些事儿 每日新鲜事

? 看大兴新闻,搜微信号“bjdaxing”加关注

? 问生活服务,搜微信号“dxfuwu”加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与大兴小伙伴儿一起讨论本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京医通怎么删除就诊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