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人应该做好人还是坏人是不是应该这样笑?

《好看》依托百度技术,精准推荐优质短视频内容,懂你所好,量身打造最适合你的短视频客户端!

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们常常会有这 样的判断:一个坏人总做坏事,但当他 突然做了一件好事,我们对他的看法可 能马上会改变,会原谅他过去的种种, 并对他做的这件好事大大赞赏,以至于 认为他就成为好人了。相反,一个好人 做了一件坏事,我们往往就只看到他的 这件坏事,而对以往的好事视而不见, 认为他原来是个坏人,甚至会认为他原 来做的好事都是有预谋的。

举个例子,小说《天龙八部》中的吐蕃 国师鸠摩智和少林方丈带头大哥。大家 都知道前者几乎是一个大魔头,无恶不 作。作为出家人,本应六根清净,一心 向佛才对,可他却带着一批手下到处找 人挑战,弄得江湖上不得安宁,大理段 氏的天龙寺因他而再无宁日。可最后的 结局是什么?在一个枯井中,鸠摩智武 功尽失,而不再有争强好胜的念头,回 去好好念他的经了。段誉就此原谅了他 ,大家也原谅了他,认为他改邪归正了

以前的事情一笔勾销,既往不咎。我

们再看看带头大哥的故事。33 年前,带 头大哥得到消息,辽人要进攻大宋。俗 话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是 少林的高僧呢。于是带头大哥就带领一 帮江湖豪杰,守在雁门关,等待着辽军 的到来。可当时等来的只是普通的契丹 百姓。我们知道,当时的情况,各种信 息闭塞,中原的人很可能从来没有见过 辽人。于是悲惨的一幕就发生了,这也 造就了乔峰悲剧的一生。这是错事其一 。其二,带头大哥犯了佛教中的戒律之 一,与叶二娘有了私情,生下虚竹。我 们姑且不看他做这些事情的原因,就算 是他做的坏事。他一生做了两件坏事。 可是他做的好事呢,小说中没有直接提 到。可是单从少林方丈这一头衔来看, 他应是好人中的好人。那他的结果是什 么呢?少林方丈被杖责吐血而死。

简单说来,一个坏人,做了好事,他的 一切坏事不但不被惩罚,反而因这件好 事,赢得了很多的表扬。而一个好人, 做了坏事,他的所有好事不但不被承认 ,反而因这件坏事,得到的惩罚远远比 坏人做同样的坏事得到的惩罚严厉得多 。这样看起来很不公平。同样是好事, 为什么坏人做了效果就不一样?同样是 坏事,为什么好人做了结果又不一样? 佛教有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对 于十恶不赦的人,有了向佛之心,便可 成佛。鸠摩智算是要立地成佛了。可是 佛教的清规戒律又说了,犯了戒是要受 惩罚的,甚至要受非常严厉的惩罚。少 林方丈这样的高僧看来是成不了佛了, 可能还要下地狱也说不定。我们常有成 语,“一着不慎,全盘皆输”,“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再好的东西,只要有了一 点点瑕疵,它便不再是完美的了,甚至 还不如一样不好的东西。生活中的种种 迹象都表明了我们的这种看似很奇怪的 ,很不公平的倾向。也许有人说,人性 本恶吧,或是人就是自私的吧,或人都 是追求完美的吧。

实际上,当我们去掉这些主观的因素, 将好与坏当作是同样的东西时,我们就 会发现,我们实际上并不注意好还是坏 ,我们注意的是从好到坏,或是从坏到 好。也就是说,我们注意的是好与坏之 间的变化,而不是好与坏本身。

和一堆散落在地上的卡片相比,堆叠成形的卡

片能带来更大的信息量。

这样的一个事实实际上可以用香农的信 息论来解释。假如一个事物有2 个状态 {S 1 ,S 2 }。当它长时间处于某个状态 S 1

时,那么它下一时刻处于S 1 的概率P(S

说,当这个事物下一时刻仍然处于S 1

时,它所带来的信息很少,因而它的影 响就很小,因而也就有很少人会在意这 件事。相反,当其处于S 2 时,由于信

息量极大,它的影响就很大,因而大家 都会很注意这件事情。回到上面的故事 ,鸠摩智变好的概率很小,所以一旦这 个小概率事件发生,他就带来了轰动效 应,于是人们把他以前的所做所为都忽 略了,还对此次行为大加赞赏。而带头 大哥呢,他做坏事的概率也很小,所以 当他做了所谓的坏事之后,他所受的惩 罚远比一般坏人所受的惩罚严厉得多。

所以,我们乍一看很没有道理,甚至很 不公平的事情,其实内在是很符合自然 界规律的。懂了这些,便不再会被一些 突如其来的事情所迷惑。如今网络时代 的各种事情,不过是为了得到轰动效应 而做的一些小概率事件罢了,比如辍学 开公司而成为世界首富,比如怎么怎么 一夜成名大多数人是不会这么干的。 好好生活才是真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坏人是不是应该这样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