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姐姐和姐夫有爸爸妈妈姐姐还有我用英语怎么说外甥因故去世 只剩下我外甥媳妇 那么我外甥名下的房子 归我还是我外甥媳妇?

本帖最后由 般若山人 于 06:19 编辑

我不吃咸鸭蛋,已快整整15年。

1997年那个夏天,我接个了苦差,连续很多天吃住在密闭的火车货运车厢里。每天的饮食更是单调得要命:面包,咸菜,咸鸭蛋,火腿肠,外加提前灌在若干个大塑料壶里的凉白开。

苦战多日,留下严重的后遗症:见到方便面、火腿肠和咸鸭蛋就恶心。

妈妈来沈阳之后,不时会从早市买一些咸鸭蛋回来。

事隔多年,时过境迁,其实我已经不那么排斥咸鸭蛋了,但心中的那种抵触情绪根深蒂固,任凭妈妈怎么说好吃,我也决不动一筷子。

有一天早餐时,妈妈乐呵呵地从厨房端出一只热乎乎的、剥了皮的咸鸭蛋入在我面前:“小,你尝尝这个,我蒸了一下,应该没那么难吃了。”

我心头一热,用筷子夹了一块放进嘴里,品匝着好长时间都没碰过的咸鸭蛋,真没了记忆中臭哄哄的味道,甚至变成美味了。

连同妈妈的爱,咸鸭蛋从此重新走进我的生活。

昨天下午四时许,我在办公室加班写材料。

妈妈打来电话,问我晚上回不回家吃饭。

我说回去吃。妈妈说那我刨洋芋,晚上蒸灒(发音“喳”)肉吃。

灒肉是我们川渝地区的土菜,农家自产的新鲜猪肉切成薄片,加入炒香磨碎的玉米面、切碎的辣椒等佐料,放入密封的瓦罐里腌制一些时日,与土豆一起蒸来吃,别具风味,算是老家的私房菜吧。

自从妈妈来了沈阳,我和邻家女孩有了口福,因为老妈时不时的会按老家的风味做饭菜给我们吃。

我问芬在做啥子,老妈说她睡着了。

哈哈,这妮子还真会保养自己,难道女人睡觉真有美容效果?一直不太相信这个不那么靠谱的说法。

晚上六点多回到家,老妈和邻家女孩一起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电视。

不远的厨房里,飘来一阵阵灒肉特有的香气。

我笑着问邻家女孩:刚才睡着了?在哪睡的?

邻家女孩倒也不含糊:就在洗发上啊,看着书,两页没看完哩,就睡着了。

我问她咋不上床睡,感冒了怎么办,邻家女孩的回答差点没把我鼻子气歪:到床上还有一段距离,一折腾,就睡不着了。

见我俩拌嘴玩,老妈在一旁乐呵呵地看着,就是不吱声。

过了一会儿,等到邻家女孩到厨房炒菜,老妈才笑着告诉我:我怕芬凉着了,给她盖了个小被子。

晚上睡觉时和邻家女孩说起老妈为她盖被子的事,她只是笑,那么开心,那么幸福。

一家人泡完热水脚,起身各回各屋,准备睡觉。

我问儿子:自己睡还是跟奶奶睡?

儿子毫不犹豫:跟奶奶睡。

最近沈阳天气回暖,气温已升至零度以上,室外暖和了不少。

可能正是因为升温,这些日子屋里的暖气不再那么热乎,想来是供暖公司节约成本的缘故吧。

每年这个时候,一直到四月底,因为室温偏低,一直都是东北最难熬的时节。

在这样的季节里,一个人睡觉,确实不会感到那么暖和。

于是,怕冷的儿子选择跟奶奶睡,最近几天一直如此。

老妈没来沈阳之前,到了这个季节,儿子肯定会天天往我和邻家女孩的被窝里钻。即使入睡前在自己的小屋,到了半夜也会跑到爸妈的被窝里取暖。

奶奶来了,没人特意安排,儿子把最亲近的人定位为他奶奶。

奶奶与孙儿那种亲密无间,像是与生俱来,根本不需要什么适应过程。

奶奶的到来,我那一贯调皮的儿子似乎一下懂事了许多。

2月29日晚,儿子新学期开学的前一天晚上,我郑重其事地交给儿子一个光荣的任务:每天清晨上学前,负责陪奶奶下楼;过马路时要牵着,并要注意红绿灯;先把奶奶送到外婆家的小区门口,你再去上学。

儿子当时就表态:小意思,保证完成任务。

次日晨七时许,吃过早餐,儿子背上书包,招呼奶奶穿衣服穿鞋下楼。

老妈和儿子过马路的时候,我站在阳台远远地观察着。

绿灯亮了,儿子挽起奶奶的手,十分小心地过了马路。

儿子年底才到12周岁,但个头早已远远超过奶奶。

在东北有些寒冷的春日晨光里,看着祖孙俩渐行渐远的身影,我莫名其妙的泪眼模糊。

一位网友在我的《两个老太太,天天忙约会》后面留言:家有一老是一宝,你家两个老人,简直就是宝藏了。

哈哈,非常喜欢这条留言。因为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了家有老人的那种踏实和幸福。

其实,我家有三位老人:老妈,岳父和岳母。

老妈今年72岁,岳父58岁,岳母61岁。

三个老人,个个都那么勤劳善良,个个都对我和邻家女孩以及我们的宝贝儿子很好很好。

老妈来沈阳后,只要是买女士用品或食品,我都坚持一式两份,也要求邻家女孩这么做。

邻家女孩讲,她妈妈还年轻,不用这样;我小舅子也这么讲。

嘿嘿,他们说他们的,我做我的。

还会用心孝敬岳父,那个最后一个可以称之为爸爸的男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爸爸妈妈姐姐还有我用英语怎么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