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苹果跳出运营商欢迎您八为什么经常会跳出欢迎您使用中国移动通信

谷歌眼镜一度陷入低潮,但是重生的消息一直不断,最新的重磅信息是,iPod之父托尼·法德尔(TonyFadell)将接手,肩负起复兴这个伟大创意的任务。值得注意的是,法德尔是自己要求接手谷歌眼镜而非被指派,其原因用他的话说是这样,“我记得我们当初在做iPod和iPhone产品时的情况。我认为这与那些情况相比都是同等重要,但是,这还需要时间才能走上正轨。”

法德尔作为在智能硬件领域光环无数的人,做出这样的决定绝不是一时兴起,作为一个万众瞩目的创意项目,谷歌眼镜的生或死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法德尔压上自己的名声去拯救,勇气一定是要有的,但此举这也是基于他多年的直觉和自信,从他的采访对话中,可以看出他做出此举的两个关键点,一是方向,二是路径。

什么是方向?科幻电影就代表着方向,在科幻电影中,人们可以不拘泥于现实幻想出一个能解决我们日常问题的机器来,智能手机的原型也在多年前的科幻电影中出现,而通过眼镜直接把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连接在一起的场景也比比皆是,将虚拟投射到现实,将现实记录到虚拟,这样的形态一定是从眼睛出发,即便最终形态不是眼镜,也是跟眼睛息息相关的东西,所以这个大方向是没问题的。

谷歌眼镜前期失利的核心在于路径。在当前这个阶段,眼镜能解决的痛点问题不多,即便有也是在某个特定场景中才有价值(比如现在谷歌眼镜想积极发展的行业用途),因此,想要人们为了某个场景而一直戴眼镜确实很难。但是没人戴眼镜,没有终端,又难以促进这个行业的应用创新,这就变成死循环。

其实,手表也有同样的问题,当前阶段同样没啥特别用途,但苹果手表的销售远远强于谷歌眼镜,为啥?因为手表这个形态的命运会好些,戴个手表总没单独戴个眼镜那么突兀,买个表没啥用也可以看看时间,而且表本身就是时尚产物。所以,只要有人愿意为科技为时尚买单,戴手表的人多了起来,围绕手表的应用创新就会应育而生,这样的正反馈将促进一个行业的发展。

所以,法德尔要拯救谷歌眼镜,必须要解开终端和应用的结。在他的面前,有两条路,一是丰富应用,让专业的人先用起来,在特定的场景里解放双手,这条路已经是谷歌在做的;二是改造硬件,让谷歌眼镜成为容易让人接受的时尚产品,让终端覆盖下去,再不断的促进应用的生态,一如当年iPod和iPhone。我想后者才是法德尔的价值所在。

从基因论的角度说,谷歌的优势一直在软件层面和创意层面,其工程师文化,确实难以产出一款热卖的消费级硬件,Nexus手机看上去也是相貌平平,技术真心牛逼的自动驾驶车,也是拼凑改装,整一个工程师的感觉,他们要改装的是车的大脑而不是外表。但在商业上成功的硬件,首先必须是让人觉得这硬件就值钱的东西,无论是iPod还是iPhone,概念并不首创,但硬件产品就是让人愿意花比同类产品贵不少的钱。

作为谷歌里难得的有参与过iPod、iPhone以及Nest这些顶级智能硬件设计的人,法德尔是改造硬件的不二人选,在Nest被谷歌收购一年多后,法德尔跳出来扮演拯救者的角色,可以说充满智慧和自信,一战成功将永留青史,不再是当年被《NetworkWorld》杂志评成的“十大不为人知的科技之父”。

而谷歌也太需要一次成功,证明一次它能将非凡创意转变成商业产品。虽然谷歌仍然是神一般的地位,但是除了原有搜索、地图、操作系统等优势领域以外,近几年兴起的社交、即时通信、O2O等都与之无缘,GoogleReader、Google+、Googletalk和Helpouts等产品都黯然隐退,其赖以生存的搜索广告业务发展也明显放缓,而投入巨资倍受粉丝追捧的那些闪耀着智慧的诸多创意,ProjectAra、无人驾驶车、智能机器人等,却迟迟未能成为有商业价值的产品,这种压力对于谷歌是巨大的。这些创意的成败,将影响到谷歌一直所推崇的天马行空创新还要不要继续,影响到谷歌之道还成不成立,影响到谷歌的未来还有没有价值。

如果法德尔能临危受命,带领谷歌眼镜走出阴影,将开辟出一条创意产品化的路径,让谷歌摆脱出目前的创新困境,找到原有优势领域之外的方向,也让谷歌得以证明GoogleX的钱值得投,让那些创意还能继续生存。那这样,法德尔将成为第二位帮助谷歌关键转型的外人,第一位是安迪鲁宾,05年谷歌收购Android后,让谷歌奠定了其在移动互联网不可动摇的地位。

所以,给iPod、Nest赋予过极致简洁优雅灵魂的法德尔,他不止是在救谷歌眼镜,也是在拯救我们对谷歌这面旗帜的信仰,拯救的是谷歌的创新未来。他会给谷歌眼镜带来怎样的神来之笔?拭目以待!

这一周真的不太平,一边是欲哭无泪人均损失4万的亿万股民,另一边则是面对安全问题战战兢兢的互联网公司们。5月28日上午携程网陷入瘫痪,直到下午仍未恢复,以至于不得不引导客户到其刚刚入主的艺龙网,但很快艺龙也一度挂掉无法访问。在前一天的5月27日,支付宝也摊上麻烦,下午一度无法登录或支付,更早前,网易也宣布其骨干网络受到了攻击,导致其移动应用、游戏无法访问、刷新。这一系列事件,站在全民畅谈建设互联网+、大佬放言“未来最大的能源是大数据”的语境下,已经不止是一个网站能不能访问那么简单,而成了一个影响整个社会生活、需要大家共同审视的事情。

这系列事件给我们几点启示:

第一,互联网在让我们变得日益强大的同时,也变得极度脆弱,这种超出商业范畴的影响,需要国家政策层面未雨绸缪。

安全事件的影响之大,正是说明了互联网已经和水电煤一样,成为构成现代社会的基础设施。十多年前,还有网站悬赏让人测试只通过互联网是否能生存几天,而现在,恐怕离开互联网就难以正常生活。我们不再把所有信息记在脑子里,因为随时可以百度一下;也不再把好友亲人的号码地址仔细的写在本子上,因为微信随时可以联系;越来越多的支付和购买的各种票券,都只是支付宝里的一个数字;出外旅行,除了网络你还真不知道该去哪里排队买票;不带手机出门,你就感觉与世界分离。

移动互联网也好,互联网+也好,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和改造,将人与人、人与信息、人与服务都极为高效与精准的连接起来,这种连接越强大,就让人越依赖于这个庞大的****,这个庞大的****运转得越高效,就让整个社会的资源越发的依赖****的协同,当每个人都借助这种精巧的协同而生存,这样复杂的整体也就愈发的脆弱,一旦协同器发生黑天鹅事件,整个社会将会付出巨大的代价。而另一方面,互联网世界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现实,又让这种脆弱性的风险更大,想想看,如果微信数据抹去了,将有多少人从此失联;如果淘宝数据抹去,将对多少商家造成毁灭打击。(有兴趣可以去读读《复杂社会的崩溃》。)

考虑到互联网巨头们的巨大影响已经超出一般商业范围,如同在水电煤等基础设施上有着各种安全规则、应急容灾举措那样,未来在政策层面恐怕需要有一些强制标准或者说国家层面的应急举措,避免一家商业企业的崩溃而导致社会资源的混乱。

另外,反垄断的价值在这里也得到体现。如果市场竞争的结果,是大吃小变成一家,当整个行业的运作都依赖于这家企业,这种单点的风险是极大的。从这两年国内各种并购可以看到行业寡头化的趋势。这个时候,恐怕也要学学美国,不管对方有多明星企业,也要孜孜不倦的打反垄断官司,这对每个人可能都有益。

第二,安全事件重新让我们意识到,原来互联网还真的是个技术的行当,这值得众多忘记技术存在的公司重新审视。

虽然互联网还叫做高科技,但估计已经没有多少人看重“技术”二字,互联网思维、商业模式、产品、设计、体验这些词汇似乎才时髦,才代表互联网的高大上,拥有深厚技术的人大多隐藏在聚光灯之外,舞台上的大佬们已经很少再宣讲他们有什么技术突破了。

虽然这几次的事件,支付宝也好,携程也好没人愿意透露究竟是什么问题,也有不少技术流的人通过发生的问题、修复的时间,揣测其实际的问题恐怕不简单,挖断一根光纤就影响那么大,传说中的云的优越性在哪里?分布式部署的效果在哪里?恢复时间如此之长,已经超乎一般黑客攻击的想象。

这些事件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前这股重产品轻技术潮流的危险,互联网是从无数前人的技术积累中,慢慢建立起来的一座大厦,轻视技术、离开技术,产品是没有根基的。安全事件也让我们猛然发现,攻城狮、程序猿们掌握着这个互联网时代极为可怕的力量,他们真的有心的话,一个人也能让无数人陷入混乱,如果没有他们的话,那么一个积累多年的网站发生崩塌数据删除,你来试试灾后重建一切重来的难度。

所以,多关爱下公司里那些996、997干得天昏地暗又得不到光鲜的攻城狮、程序猿们吧,也多为经常把科学家、技术大拿推到前台的公司点个赞吧。

第三,未雨绸缪,保护好自己。

最近一系列的安全事件也说明,黑天鹅事件真的存在。近期的安全事件,BAT已经有俩出事儿,今年1月微信的瘫痪,前几天支付宝的瘫痪,国外的巨头苹果也同样受伤,去年8月闹出iCloud艳照门事件,这说明哪怕是多么NB的公司一样可能有问题。普通网站受到攻击的就更多了,互联网世界的阴暗面并不少见,攻击+敲诈勒索的事件数不胜数。所以,永远不要忘记安全,自身难以建设也可以使用专业服务的产品,如百度安全宝、阿里云盾等,例如百度安全宝能提供基于云的WAF、DDoS防护、漏洞检测、渗透测试、专业流量清晰等安全服务,对于企业来说只需要简单部署,就能获得专业厂家积累的安全防护能力。

除了云端,手机安全对普通人更重要。记得以前我都没给手机设开机密码,后来有朋友手机丢了的惊恐,多少APP无需密码就能访问,手机几乎有着你所有的痕迹,多么可怕。而即便手机不离身,病毒、恶意APP也可能把数据偷走。所以,也给自己的手机上个保护罩,360手机卫士、百度手机卫士、腾讯手机管家,选个装上。

而且从刚刚出炉的2015互联网女皇报告来看,由于手机应用的不断增长,手机端的安全已经成为安全事件更为主要的入口。因此涉足手机安全的企业的责任也越来越大,各大手机安全软件纷纷从原来的工具属性走向了服务属性。比如百度手机卫士一直在突出的 “打造移动安全生活”的产品理念,以及“默默守护”的核心主张,“家人守护”等功能也在功能层面突出了服务这一属性;再比如腾讯手机管家推崇的“有温度”的产品调性。

当然,即便这些安全都到家了,互联网带来的脆弱风险依然存在,看过一本《一秒之后》的末日小说,电磁战之后,所有带电的东西都不工作了,世界回到中世纪,这时你发现,能不借助现代设备独立生存的技巧是多么重要,所以,时不时的,还是远离一下手机,感受一下没有数字世界的生活。

在流量资费问题上,今年国务院已经第二次发声。总理喊话要降低流量费、降低漫游费,这些无疑反映的是社会普遍的认知,大多数人一到餐厅、酒店就开始找wifi,不过运营商们对降不降资费的问题显得很犹豫,这背后的逻辑显然不是所谓专家们喜欢的常用论调,说什么垄断、缺乏竞争等问题。为什么运营商不愿意降流量费?为什么Wifi甚至可以免费?深层次上,这是一个全世界运营商共同面临的问题,而且这还关系到持续了百年的电信运营商模式还能否为继的问题。

为什么运营商不愿轻易降流量费?

流量费高不高的问题,不能简单的定论。国内的通信价格应该说和国际主流运营商的价格差不多,当然有专家说国内通信支出与收入的比值比国外高就不合理,这个说法其实没有太大的道理,因为本身通信成本中网络设备采购和运营成本国内外差别并不大,如同手机一样,基本国内外价格差距不大,不能说国内平均收入低,苹果到中国卖就要更便宜。

实际上,国外的人民群众同样也是到餐馆、到酒店就四处找wifi。这说明人们对流量资费的认知是相似的。对比全球运营商的定价策略,也可以看出,流量是其套餐设计的核心内容。举几个实际例子,以下资费均来自官网,不包含促销或者捆绑,都属于标准套餐资费:

全球最大的运营商沃达丰在澳洲的资费:

每月30澳刀,含500M流量,1刀/分钟通话,无限短信;或者 500M流量,30澳分/短信,无限网内通话。

每月45澳刀,含1.5G流量,无限通话和短信。

每月50澳刀,含3G流量,无限通话和短信。

著名的AT&T的美国资费:

每月30美刀:不含流量,包通话和短信

每月45美刀:含1.5G流量,包国内通话和短信

每月60美刀:含4G流量,包所有国内通话和短信

另外可以办理流量套餐,大概价格是办了60刀套餐的10刀1G,45刀套餐的10刀500兆,办30刀套餐的5刀100兆。

中国移动接近以上价格的套餐大约是:188元/月,600分钟通话,3G流量;288元/月,1000分钟通话,4G流量;388元/月,1400分钟通话,6G流量。

中国联通接近以上价格的套餐大约是:196元/月,包500分钟通话,3G流量。296元/月,包1000分钟通话,4G流量。396元/月,2000分钟通话,6G流量。

从资费上看,国内运营商套餐除了语音没有包月外,大体阶梯和国外差不多。实际上,一般人通话时间上很少能用完500分钟,甚至有些地方在实现了一个城镇网内免费的情况下,实际电话和短信用量也不多,可见通话和短信的需求已经到顶,套餐中的通话分钟和短信都可以近似认为是准包月。因此,可以认为现行运营商的套餐体系基本约等于流量套餐体系,流量价格的变动将极大影响运营商的收入。

但流量的价格弹性天平并不在运营商一边。降低流量资费所带来的流量增长并不能带来收入增长。多家运营商都表示当前的流量价格比之前已经大幅下降,工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运营商的流量同比增长87.9%。而今年一季度财报显示,中国移动一季度净利润为238.3亿元,同比下滑5.6%,连续第七个季度下滑。中国电信一季度实现营收814.53亿元,同比下降2.1%,净利润为50.46亿元,同比下降9%。中国联通第一季度营收为602.5亿元,同比下降5.6%,净利润为31.6亿元,同比下降4.2%。

一方面流量收入是运营商的命脉,另一方面流量又增量不增收,在这个背景下,如果流量价格体系一旦崩溃,运营商就失去了未来。这个难题,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整个电信运营商界所面临的问题。即便去年大手笔放开虚拟运营商,也难以有变化,也说明了这一点。

为什么Wifi可以免费?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Wifi的价格可以便宜甚至免费?为啥4G流量的价格不能降到和Wifi一个水平?我认为问题的核心,在于以电信级服务为核心的运营模式,它既成就了语音时代运营商的辉煌,也导致了流量时代运营商的迷茫。

曾经,电信级服务是一个非常响亮的词语,它代表着7*24小时、任何地方都可以获得高质量的无缝接续的服务。这在语音时代非常成功,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被联系到,无论在坐车还是走路,可以一路聊天。

要满足这些电信级的服务,电信领域的资源分配方式、协议方式以及设备实现方式,有着和Wifi模式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可以看到3G、4G甚至5G的方案中,如何保障广域覆盖、高速移动下使用、无缝切换都是核心内容。客观的说,这种模式保障了你随时随地的业务使用,但是你也需要为了满足这些质量保障付出成本,即便你只固定在一个地方上网,你也在默默的为基站覆盖的无人区域买单,为每个电梯、每个地下室、每个山头的信号买单。据称摊分到每兆流量的成本接近1毛钱。

但是这种强调质量保障、强调无缝覆盖和切换的高要求,在流量时代却变成了绊脚的高成本。在流量时代,用户的使用行为变了,对网络的质量和成本的权衡因素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流量时代,大多情况下,用户看手机时才需要用流量,不看手机时没网络也影响不大,而语音时代,你即便不看手机,也希望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连着网、能被呼叫到;再有,流量的特点对连续性、小区切换的要求也远没有语音高,用户可以忍受电梯里、地下车库里没有网络,只要回到有网络的地方,那些没接收到的微信可以看到就行。这些使用行为的变化,让用户对价格的敏感度比对网络的敏感度更高,这恰恰让Wifi们在流量时代获得了优势。

Wifi是一个有限、够用的模式,只在人聚集的地方部署,只在有宽带接入的地方部署,只需要能上网就行,不需要为处理QoS烦恼。客观上,这是一种极为高效的模式,信号只充斥在不到亿万分之一的室内固定场所,就满足了大部分用户的80%需求。在这些场所中部署Wifi,几乎就是一个硬件和固定宽带网络的成本,摊分到流量来说接近于0成本。

正是这种无可比拟的低成本优势,让Wifi们可能夺去运营商未来的奶酪。

Wifi会成为运营商的掘墓人吗?

Wifi的低成本优势,可能会让昂贵的电信级移动网络变得很尴尬。

一方面,商业场所、公共场所不断扩张的Wifi覆盖正在蚕食流量市场。基于吸引更多用户到来、以及后向O2O或者后向广告价值的考虑,互联网公司、商家们正在把Wifi提升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大量的投资涌向Wifi领域,像国外Google不断的在扩张免费Wifi的领土,国内迈外迪饱受风投追捧,而万达广场等商业地产也都纷纷布局Wifi,可以预见,在这些合力之下,流量的高价值场所将实现Wifi的无缝覆盖。

另一方面,用户会更倾向于将流量需求释放在Wifi网络下。Wifi覆盖越广泛,用户就越倾向于使用Wifi,从操作系统到应用APP,也都针对Wifi做着各种优化,这样的结果,有可能导致即便4G网速很快,用户大流量部分的需求如下载软件、观看视频等也会放在有Wifi的地方。

如果这样的趋势不断发展下去,将对运营商形成非常难受的压迫,当高价值、大流量的热点份额被Wifi拿去,运营商的流量成本将越来越多摊分到低流量广域覆盖的地方,如果流量成本不能很好的被消化,那又反过来更促使用户的流量消费投入到wifi中。恶性循环之下,Wifi可能会毁掉运营商的前程。

那运营商能否利用Wifi自行革命?事实上,原本国内最大的Wifi网络也是由三大运营商建设和运营的,但其存在两个难题:

一个是左右互博问题。运营商不会因为建设了Wifi,就能减少电信级网络的建设,因为电信级网络要发挥作用必须要广域无缝覆盖,如果大力建设Wifi反而会分流导致电信网络的价值下降。

二是价值取向问题。商家建Wifi是出于吸引用户,可以免费。但运营商进驻建Wifi是要花钱的,后续的运营也必然要收费,当然现在运营商也开始尝试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前向免费的模式,但总体而言Wifi之于运营商的价值要远低于电信级网络。

当然,目前Wifi的真正影响还远远没那么大。但是按照这样的逻辑,Wifi真的很可能因为成本、因为模式、因为用户使用行为的变迁,在商业上让更为先进完美的运营商网络难受,一批第三方Wifi运营商的崛起,可能意义上比虚拟运营商来得更深远,他们恐怕才是电信运营商最强有力的对手。

此前Uber和百度联姻的猜测终于水落石出。12月17日,Uber宣布接受百度的战略投资,双方达成全球范围内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估值400亿美元的Uber和市值800亿美元的百度走到了一起,这场少有的国内巨头和国外巨头的战略合作。对于嘀嘀和腾讯、快的和阿里来说,并不是件好消息,中国用车领域的硝烟看上去又将浓重了许多。

Uber亟待治疗水土不服

中国庞大的用车市场对Uber来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不过一直以来,Uber只在一线城市布局,走的也是面向少量群体的高端路线,迟迟无法打开局面。此次引入百度的战略投资,至少可以获得以下好处:

一是流量。背靠大树的嘀嘀和快的,依靠年初数以亿记的补贴已经深入人心,无论是在司机还是用户端均已经建立了相当深厚的领先优势,更别说分别在超级APP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里还有入口,而后来者Uber如果没有导流,很难在进入市场。当下,AT已经各有布局,同样拥有巨大流量的百度,是Uber想快速上位的不二之选。

二是本土化。用车是个非常重的传统行业,与当地的利益格局密切相关。此前多个地区抵制Uber,即便是在其老巢美国亦如此。中国的情况也未必明朗,互联网租车行业也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带,Uber要想在各个城市落地,必然依赖当地的汽车租赁公司资源。从当前Uber只在北上广深等少量城市落地的推进情况看,显然困难重重,但是这些看上去小而散的汽车租赁公司,却往往是百度的广告客户,借助百度这一渠道Uber能够快速的接地气。

三是地图。在全球都使用Google地图的Uber在中国有些水土不服,据之前媒体的体验和采访,Google地图在国内定位不准,导致对司机的投诉率影响相当大,以至于司机颇有不满,而百度地图正好能解决Uber的这一痛点。

百度意在O2O和国际化

对于百度而言,年初缺位打车大战市场,眼睁睁看着阿里腾讯你来我往颇为寂寞,这次的合作,让百度找到了再次归队的切入点。从目前的产品布局看,与Uber合作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让百度地图生态链更加完善。在手机地图市场上百度地图占有率最高,但基于地图的打车应用却长期为别家导流,甚至导流之后还要用别家的支付手段完成闭环,这个情况相当尴尬。此前百度已经通过收购糯米团形成了电影餐饮门票等服务的闭环,此次引入Uber之后,百度地图的O2O生态更加完整。

除了地图以外,百度支付也将受益。目前Uber中国有两种账单支付方式:支付宝与信用卡,相信百度战略投资之后,百度钱包将成为Uber的首选,并且,百度钱包也很可能与Uber的推广开展合作,相互补贴共同发展客户,Uber也渴望新客户,百度钱包也渴望增加使用场景,两个巨头都愿意投入补贴的话杀伤力将是巨大的。

不过这还不是重点。在合作发布会上,Robin强调的更多的却是国际化布局。正如Uber渴望通过百度更加本地化的进入中国一样,百度战略投资Uber之后同样可以借助Uber向全球渗透。毕竟Uber已经在全球250个城市开展业务,搭上Uber能够快速理解全球不同地区的O2O行为,甚至能够通过Uber签约的车辆进行应用的推广,这对于百度推出针对性的本地化产品大有裨益。

而实际上,今年以来百度在海外O2O的布局动作频频,今年10月百度宣布收购巴西最大团购网站Peixe Urbano,而此前百度入股了芬兰的室内定位技术商IndoorAtlas,本周一又传出百度已和诺基亚签署合作,诺基亚将为百度提供中国以外的地图数据。这些动作的逻辑指向非常明显。

用车市场的战局更加精彩

在出租车打车市场份额逐渐稳定下来后,用车市场的竞争,正从出租车向专车领域进击。今年7月阿里巴巴旗下快的打车宣布推出“一号专车”,从出租车打车市场切入商务租车市场,随后的8月腾讯旗下的嘀嘀打车组建商务租车团队,推出“嘀嘀专车”,加上更早做的易到用车和AA,以及Uber,专车市场形成了五个主要玩家。

憋了半年的百度,一直希望在专车市场上扳回一局。早在8月业内就风传百度将投资专车市场的老大易到用车,虽然后来只是宣布合作推出“百度专车”,不过从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看,易到投靠百度这棵大树的可能性未必没有。尔后百度专车里又多了个接送机,其合作伙伴又变成了AA租车,再加上此次对Uber的战略投资,在专车市场上,百度的影响力陡然提升。

不过,面对来势汹汹的嘀嘀快的们,鹿死谁手还难以断言。嘀嘀和快的做专车,不但拥有移动支付的优势(Uber目前都还得借助支付宝),而且同为用车服务,其打车市场的领先优势也能带动专车的发展。已经逾一年的打车市场教育已经让嘀嘀快的们占据了庞大的出行市场,快的和嘀嘀的用户数均已过亿,两款应用已分别覆盖全国358个、300个城市。通过在打车的时候提供专车的优惠信息等,很容易将用户引导到专车。此外,近期嘀嘀完成7亿美元的融资,子弹也是满当当的,所以专车市场,恐怕将比年初打车大战更加激烈,更加有看头。

当然,Uber这一次也是认真的了。正如Uber主席Travis Kalanich在其近期博客中所说,“这笔融资将让我们可以进行重大投资,尤其是在亚太地区,Uber的规模将实质性的扩张,其对城市的影响将变得显而易见”。而对百度来讲,国内专车市场的纷争还只是浮云,这种与海外公司联手的新模式,推动其国际化战略才是重心。

在经历了几年的低潮之后,中移动重新找回了意气风发的感觉。在19日召开的中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中移动不再如过去般谈概念、谈信息化,而是更多的讲数字干货、讲中移动4G的影响力,在经过了一年的4G狂飙之后,中移动显得更自信,也更回归关注通信本身。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移动实际在做着去通信化的尝试。在2G红利用尽,3G网络不足的情况下,中移动面临着发展的迷茫,每年巨大的投资往哪里投?从哪里寻找增长动力?在这样的迷茫之下,所谓的“信息化”成为了人财物的投向,于是各类眼花缭乱的业务创新层出不穷,这也成为了过去几年移动被诟病的地方,大量业务昙花一现,为达指标又导致诸多被媒体口诛笔伐的类似乱扣费、垃圾短信等问题。这些非通信主场的业务,不但没有拯救中移动,反而落下了一身骚。

4G的出现,为中移动巨大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找到了出口。憋了几年的产能突然爆发,也造就了中移动总裁李跃的发言中提到的三个奇迹:

1、网络奇迹:一年建成全球第一大4G网络,2014年一年建设了70万基站,等于3G的6年,2G的20年,一年建的基站占全球4G基站的40%。

2、终端奇迹:一年就让4G终端销量突破1亿,千元4G终端占比达到65%

3、业务奇迹: 4G客户达到8000万,流量规模9个月超3G,12个月超2G。

从整个合作伙伴大会的发言与展示看,中移动正在向通信主场回归,高管们几乎言必称网络,甚至非常少见的不断提及如载波聚合、多流传输等能提高无线网速的各种通信技术术语,因为在通信主场,业务发展的逻辑很简单,那就是拼命的建好网络覆盖,提升网络速度,更换支持更高速度的终端,之后自然而然带来的是客户的流量上升,流量增长意味着收入的增长。

在主场之中,中移动已经完全没有当初面对微信野蛮生长时的不自信,甚至在大会上连OTT挑战都极少提及,毕竟对于回归通信的运营商来说,OTT带来的是流量增长,是共赢。

不过,唯一提到OTT的地方就是“三新手机”。

实际上在今年年初,李跃就在MWC2014上发布了“三新”的概念。三新也就是基于IP的、更互联网化的新通话、新信息、新联系。从今天大会的演示看,新通话就是基于VoLTE的IP语音和视频通话,新信息是类似微信的服务,可以发文字、语音、图片以及视频,可以群聊,甚至还包含类似公众号的服务,新联系类似当前社交概念的通信录。

中移动希望在终端底层对这三个最核心的通信功能进行替换升级,从而把被互联网公司日益霸占的“人与人沟通服务”重新拉回通信主场。面对腾讯们的先发优势,三新能否逆袭?

对于新通话,这是三新之中唯一几乎可以肯定会成功的。在语音都基于IP之后,如果均按流量计费,那么以微信电话本为代表的免费通话服务基本可以洗洗睡了。因为一方面所谓免费通话服务仍然是要耗流量的,大家都用流量来通话那么优势几乎消失,另一方面,由于实现方式的差异,微信电话本们的通话体验还是差很多,VoLte由于有PCC保障等因素,其通话质量要好很多。IP通话和视频通话始终是运营商的囊中之物

对于新信息,要夺回微信们的市场很难,但必然会大大分流。与新通话相比,新信息要上位要难得多,微信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能发语音、图片和视频,产品体验,社交关系,不断衍生的关联服务等等,诸多因素构成了微信的护城河,易信、来往也提供类似服务也难以撼动,不具备这些优势的运营商更难。不过,不能撼动不等于不能分流,尤其是在替换了终端的信息服务之后,如同iMessage那样,即便没有任何社交关系、任何衍生服务,只要在系统底层支持了多媒体信息发送,那么必然有大量的信息通过这个更简易的方式走。

而新联系,更强调的是社交关系、个人状态,类似朋友圈的模式,这是微信们最擅长的,也是通信属性最弱的,后期运营商要如何去运营还是一个待解的问题,即便是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提供者苹果、谷歌,也没有大刀阔斧的改造通讯录,运营商要做真不容易,因此,即便它成为了系统的默认项,但是用户们也会更多的当起为普通的通讯录来使用。

所以,我认为,三新的出现,并不是如媒体评论那样要抢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要抢占社交服务,它更重要的使命是,要从微信们手中夺回原本属于运营商的服务,否则,以后用户、电话、信息都隔着人家的软件,运营商就真的远离用户了。

不过,三新战略要成功,还绕不开一个话题,那就是终端厂家的支持。

对于中移动而言,终端的重要性不仅仅是“三新”,更重要的是扭转TDD网络弱势的局面,毕竟除了中国,TD-LTE在世界范围内的使用还是少的,要让产业链有信心,要让用户能无缝漫游,中移动必须狠砸终端。

在此次大会上,几乎所有的国产手机厂商都到场表态力撑中移动4G,甚至手机芯片厂家也被中移动多次提及,因为他们提供了低成本的5模方案,可以说,5模是中移动终端政策的核心。而5模政策的推行,依赖于中移动的市场容量和补贴力度。

因此,大会上中移动高调的不断灌输着惊人的数字,给终端厂商们画着巨大的饼。14年4G手机销售1亿部,12款上百万出货量的4G手机全部都是中国移动的4G手机,这当然,因为90%以上的4G用户都是中移动的用户。而明年,中移动将新增2亿部4G终端,巨额的成本资源将全部投向5模4G手机,尤其是具有三新功能的手机,这对于任何一家厂家都是巨大的诱惑。

而此时,电信和联通仍然在冒险押注FDD,仍然在宣传和强调FDD对比TDD的优势,不过,在速度面前,FDD和TDD的差异显得不值一提,出货量才是终端厂家的奶酪。

除了4G、三新、终端几个关键词外,中移动还在大会上宣布了在线服务公司的成立,以及首次全面的介绍咪咕公司(可见笔者另一篇评述)的合作方案,不过,此次大会真正透露出来的,依然是中移动重回主场的姿态。

如同被互联网颠覆的一个个行业那样,那些动则赚取数百万美金、生活在金钱帝国最顶端的投行基金们,恐怕也将面临从神坛跌落的命运。最近Forbs、FTimes等国外著名金融刊物以“华尔街人神共愤的叛徒”报道了Kensho这家科技公司,实际上,早在12年Kensho已经让华尔街紧张了一轮,它所做的,是将大量的经济数据、政治事件、金融交易信息以及通过复杂的金融模型运算,可以像谷歌搜索一般的简单方式提供答案,比如苹果发布iPhone6哪些股票将涨。

对于金融行业来说,虽然随机性的因素非常之多,但并非没有确定性的因子。如同天气预报那样,你知道的有效信息越多,就越能知道结果。没有人能否认信息的重要性,谁提前一步知道政策的走向、公司的重大变化,他将具备相当的优势,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金融都是信息手段最积极的使用者(电报、电话、网络)。

不过在传媒日益发达的当下,除了少量被人为控制的内容,信息本身已经不是稀缺,这时候,更大的问题是信息过多,面对如此庞大规模的数据,普通公众是难以处理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两个因素反而成为核心能力,一个是如何完整的获得海量信息,另一个是如何从信息转换到结果的预测模型。Kensho做的,就如同天气预报那样,不断优化模型、灌入海量信息,然后给出结果。

所以,一旦Kensho成功,那金融机构的分析师和研究人员将面临危机,这就是为何对冲基金们纷纷指责Kensho为叛徒,“如果你发现了这种关系,那你就利用这种关系来交易!不要公开它啊!你这样导致大家都无法进行套利交易。”

不过可惜的是,Kensho似乎并不打算像谷歌那样完全向公众公开他们的成果,而是计划将软件租赁给基金经理和买方公司,并且参照彭博社和路透社的方式收取高昂的软件使用费。最新报道的重点,实质上是高盛花了1500万美元成为Kensho的最大股东。这可能让金融精英们松了一口气,至少,技术野蛮人暂时被招安了,这些顶尖基金和投行获得超额利润的法宝,仍然要花巨额费用去买,仍然留在一个较小的圈子里。

这样的故事听上去很让人沮丧,不过,随着大数据技术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我相信一定还将出现更多这样的创新者。技术是让世界更扁平,是让信息鸿沟变得更小,而不是把秘密封闭起来。他们也许会发现,将这些华尔街精英们的秘密工具开放给大众,将获得更大成就。这些故事,在很多领域都发生过,那些被小心翼翼供奉着的行业潜规则以及因此带来的金饭碗,都被一一打破,技术不断压缩着每一个“介质”过去通过信息不对称而获得的利润。

当真正的“背叛者”出现时,当这些强大的能力完全开放,金融业恐怕真的会被改写。

一方面,大量分析师的工作被取代。面对机器对海量信息的分析能力,分析师是难以匹敌的,甚至机器不仅仅具有经济数据的量化分析,机器还能对“人”这个最具不确定性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无数人在互联网上的行为倾向,获得趋势信息,实际上,这项技术已经被应用到国内的大数据基金里,前有百度联手广发基金推出百发100指数,后有新浪联手南方基金推出大数据100和300指数。如果开放这些能力,任何一个普通人都能具备一个分析师团队的资源,这时候金融机构的职能又将转变成什么?研发模型?

另一方面,金融获利模式将会改变。所谓不确定性越大,收益越高,但是某些对大众不确定的东西未必是真正不确定的,这种差异就会成为优势一方的利益来源,当技术抹平这种不确定性的差异化时,要获得超额收益将会非常难。如同大家都能看到卫星云图,都知晓冷空气要来了,那么冷空气来的时候大家都能提前做好准备,大家的获益是一样的,除非你不去看这个信息。越透明博弈越难,越确定收益越低,这样,基于技术的因素,短期的预测可能将相当的确定,那么短期的收益波动越小。而大的收益恐怕得看更长期,这里面随机的影响更大,机器能给出的确定性建议更小。

更深层次上,当技术变成了一种预测的神话之后,可能还会产生非常大的社会影响。与天气预报这类完全是客观因素的数据分析预测不同,金融不仅仅受客观因素影响,还严重的被人群的选择所左右,而技术分析预测本身又会影响人的选择,从而影响结果,这样技术可能成为正反馈的放大器。因此,当技术分析准确到让人们深信不疑时,技术预测可能不仅仅是预测未来,而是影响未来。举个例子,技术分析预测某个公司价值被低估,那么深信不疑的人们的行为就是倾向于买入,这就导致某个公司上涨,从而又反过来证明技术分析正确;再比如,当技术给出非常信服的结果某个股票价值10元,那么它会迅速的到达这个位置,既没人愿意更高价买,也没人愿意更低价卖。

以上只是作为一个非金融专业人士的畅想,我们乐见这一天的到来,Kensho的出现说明技术已经在不断的逼近现实,下一步等待的,是看哪个公司能打出向公众开放的旗帜。不过,这样的技术出现又是可怕的,虽然人类生而不希望不确定,不希望冒风险,但是在我们内心深处,又希望未来是不确定的,不确定的世界,才充满了魅力。

曾一度被全世界所膜拜的神器——谷歌眼镜,也走到了被科技媒体一致吐槽的地步。最近,《连线》杂志在一篇评论文章中直言谷歌眼镜已经濒临失败,拯救它的唯一方法就是“干掉它”。路透社则报道称“很多谷歌眼镜的开发者正在放弃与其相关的项目”。腾讯科技的一篇文章也称“最酷的产品彻底沦为实验品”。

诸多媒体批谷歌眼镜没有未来的问题,大致可以归纳成三点:又贵、又不好用、还牵涉隐私问题。你想,花1500美元买个东西,还没有150美金的手机作用大,而且要右眼一直盯着右上角看并不舒服,最关键的是,戴着还不受待见,据说已经有餐厅、酒吧、影院、医院等场所明令禁止佩戴谷歌眼镜,甚至有人因为看电影戴被FBI抓,开车戴被罚款。这样的产品,确实难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近期谷歌关闭了洛杉矶、旧金山、纽约、伦敦四地的实体店,虽然谷歌官方称是因为谷歌在今年4月份已经开放了网上订购,已经无需实体店了,但这一举动仍被媒体认为是谷歌要慢慢离场了。没有了足够用户量的支撑,谷歌眼镜的开发者也纷纷放弃,例如Twitter宣布停止对谷歌眼镜提供支持,而更痛心的是,连“谷歌眼镜之父” 巴巴克·帕维兹也跳槽到亚马逊。

那么,谷歌眼镜这个曾经最酷的产品,真的如媒体所言要走到被干掉的地步吗?

我认为,其实没那么糟糕。事实上,虽然已经可以面向消费者销售,在售的谷歌眼镜仍然是一种实验性质的超前产品,任何创新产品的初期,都经历过这样的过程,计算机刚出现的时候,如此笨重和昂贵,谁有料想到能每人拥有一台呢?从谷歌眼镜的研发过程看,已经在飞快的进步着,从最初的原型到12年的惊艳登场已经是质的飞跃,13年10月发布的第二代产品,已经可以兼容太阳镜和各种视力矫正眼镜,而后软件层面也在不断优化升级,这一过程也被成为是“谷歌眼镜探险者”计划,也就是谷歌不断在尝试着把各种想法搬到这个设备上,看看效果如何。

所以,在这样的阶段,讨论价格和功能是没意义的。在谷歌眼镜探险到一个新的里程碑的时候,当产业链准备好的时候,如同你所经历过的很多产品那样,价格会雪崩式的下跌,而价格的下跌会带来消费者的蜂拥而入,有说法是产品下跌一半,潜在消费者增加10倍。消费者如果增加,那些离场的开发者仍然会回来。

而对于批评人士所担忧的隐私问题,也并非判处谷歌眼镜死刑的地方。数字时代的隐私问题,本身就是现实世界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仅仅是谷歌眼镜,这个世界已经快速的被数字化,每一秒都有无数的智能手机在拍照和上传、有无数的摄像头在摄录和上传,每一个人都很可能成为其他人照片中的一部分,谷歌眼镜只是被推到风口浪尖而已。所以,要解决隐私问题的不是谷歌,而是整个世界去思考该如何面对数字化的问题。我相信,就如同人类适应了汽车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那样,早晚我们都能智慧的解决实体世界和数字世界融合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

我看好谷歌眼镜,并不是看好“这副眼镜“,而是看好它所代表的一类设备。谷歌眼镜本质上,是一种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将虚拟投射到现实,将现实记录到虚拟,这在诸多科幻电影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对于一个科幻迷而言,我坚信这类产品是必定普及的,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所以,现在讨论谷歌眼镜是否会死掉还为时太早。

当然,谷歌在硬件上的战绩确实不怎么样。谷歌不像苹果,苹果推出的东西都是一个打磨得很好的艺术品,它的用户只需要欣赏和使用,苹果的利润也来源于如此美妙的硬件。而谷歌的核心利益还是在软件和操作系统层面,它推出的硬件是一个概念品,推出只为证明这个可行,要引领出一个全新的市场,没有它巨大的投入,没有厂商敢贸然涉足。所以我认为封闭只是暂时的,最终它将开放给诸多更擅长做硬件的厂商来做,回归操作系统符合它的利益所向。

最后引用一个网友的评论:人们总是无法接受超前的科技。是金子迟早有一天会发光,只不过今天还没有人能控制你,所以人们害怕你,不是你不够优秀,只是你太过优秀。

在智能硬件拼创意、拼供应链、拼众筹、拼渠道告一段落后,带来的更多是冷冷的反思,如何让智能硬件变成日常使用的东西而不是摆设,这成为一个核心问题,但这丝毫不妨碍巨头们进击物联平台的决心。在11月16日高交会上,中移物联网公司正式发布了设备云OneNet,为智能硬件提供免费的云端接入、存储、计算和展现,这一模式与半个月前腾讯发布的“QQ物联”社交智能硬件开放平台类似。而实际上,早在4月21日百度就推出“Baidu Inside”计划,阿里则在6月26日上线“阿里物联平台”,小米、海尔等硬件出身的玩家也纷纷布局物联平台。这些有实力的大佬纷纷进场瞄着平台,能带来什么改变?

信息革命每一个时代的兴起,都离不开几个关键要素:硬件、网络、操作系统以及应用。1998年PC互联网爆发的关键词是:PC、ADSL、Win98、 Web。而2008年移动互联网元年的关键是: iPhone,3G,IOS/Android以及海量APP。

物联网也接近这样一个风口。传统硬件正在经历一场智能化改造的革命,从汽车、手表、家电到衣服鞋子,每个物品都抑制不住联网的冲动,Wifi、3G/4G、蓝牙等不断把物品连接到一起,移动互联网的两大操作系统巨头也竞相发布适配穿戴、汽车等硬件的操作系统……

但还缺一个要素:应用。硬件联网只是基础,应用才是引爆的关键。

没有找到杀手级应用是当前智能硬件行业最头疼的问题,在聚光灯下每一款智能硬件都充满了诱惑,智能灯泡、智能插座、智能路由器、智能手环、OBD……,但现实的市场相当冰冷,即便是圈内人往往也是用不了多久就放入了深深的抽屉里。

缺乏应用的问题,一般的判断是因为封闭:现在几乎每一款智能硬件都是一个独立生态,从硬件、数据、应用都是独立的,无法开放,就无法激活整个产业链的协同,无法激活第三方应用的想象空间。比如,能想象一部手机只能用该手机厂商的应用、数据只能被该手机厂商使用吗?

物联平台就是希望解决这个问题。

物联平台的生意,就是做生态,一端连接硬件,一端对接应用开发者,理论上,出现众人认可的平台,是产业链的利好,能够更加高效的推动终端和应用的繁荣。但智能硬件生态的构成更为复杂,有所谓的黄金三角(“智能硬件 智能手机 云平台”)。做智能硬件的厂家,会从硬件的角度向云、向手机端APP渗透,而原先已经占据智能手机应用的公司,也会向云和向智能硬件侵蚀。这就是当下纷争的故事。

对BAT来说,做物联云平台是介入智能硬件最好的方式,不用理会智能硬件面广、水深、投入大的问题,而且真正做的也是过去用户和平台的延伸。

比如阿里的物联平台,其实质就是阿里云旗下针对物联网用户的一揽子服务,其最核心的还是提供三个资源,一是阿里云计算资源,二是阿里的供应商家资源,三是阿里的电商销售资源。

百度的“Baidu Inside“也是“技术+推广”模式,但其核心提供的资源主要还是技术领域,主要有两个,一是百度云存储云计算资源,另一个是百度技术输出的API,包括语音识别、图像识别、LBS以及视频解码等。这些能力一直在开放着。

而腾讯抛出的QQ物联平台,号称提供海量覆盖、快速联网、消息触达、服务扩展、大数据计算、安全稳定、一点接入等七大能力,看上去很美,但仔细分析,其实质内容也不算多,不过比BA稍微实在点,开放了设备和腾讯掌握的“人”对接的能力。

这种新瓶装旧酒的方式对于BAT来说进退两宜,举个开放平台的大旗,拉拢拉拢开发者,然后作壁上观,既高调参与了,又不会承担风险。但这种态度提供的平台,对于智能硬件公司来说很鸡肋,感觉好像有帮助,但又没太多干货。

对于有更大抱负的智能硬件公司而言,云是他们的未来,他们辛辛苦苦做智能硬件,为的也是拥有一个连接一切的平台,如果平台都在别人那儿,开发者都是基于人家的开放平台接口来做应用,那和其他代工做硬件的没啥差别,永远是为别人做嫁衣。诸位大佬都说了,未来数据是最值钱的,最值钱的东西,有抱负的人大多还是想拿着的。

这种微妙的博弈,让智能硬件产业链仍然陷于一种混沌的状态,基于各种物联平台的第三方应用也乏善可陈,跨界相联仍然是个梦想。

垂直开放平台也许才是破局之道

要在一个新时代复制过去的成功路径通常并不是很容易,如果容易的话,就不会存在新的颠覆者了。从目前的经验看,搭个通用平台就期望有人唱戏恐怕不是有效的解决之道,智能硬件需要更深一层次去挖掘应用。

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智能硬件时代的演进,在于越来越从虚拟世界向物理世界转变,越来越对物理世界产生影响。智能硬件的应用之难,在于比以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更深入到对传统行业的实体改变。想想看,十年前要做电商有多难,传统没有配套的时候,应用是很难起来的。智能硬件更是这样,越深入传统产业,就越需要提供上下游配套能力的平台,而不是通吃一切的平台。

举个例子,OBD算是今年以来大红大紫的智能硬件产品,但现在发展实际上也面临困境,其应用不是把车里的数据搬到手机上那么简单,这样的结果是车主难以长期使用,要真正激发应用,涉及到汽车厂商私有数据接口的开放、汽车服务行业的改造、保险行业的改变等,这正是诸多厂商希望跨界获得支持的。

再比如,智能健康穿戴产品,如果仅仅只是监测下脉搏血压血糖、测测体重什么的,卖点并不比传统产品大多少,但是如果整个医疗体系都为之改变的时候,其颠覆的影响力要深远得多,从身体量化、医院的问诊、药物的监控等等,这个改变实在太大。

所以,智能硬件的曙光,恐怕会从垂直开放平台开始,越理解垂直行业、越能整合垂直领域能力的平台,才会越吸引智能硬件的聚合,从而打破篱笆产生应用价值。破局将从最具备条件的垂直领域开始,将从最有诚意的平台开始。

欢迎关注“创事记”栏目的微信公众账号!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创事记的微信号“sinachuangshiji”即可关注!(扫描下方二维码亦可)我们每天会推送1-3篇科技行业的犀利观点文章,期待您的点赞或拍砖!

这几天,中国移动的动作备受瞩目。10月9日,之前一度搁浅的中移互联网公司筹备加速,由当年谋划 “移动梦网”、“动感地带”两大知名业务的现任中移国际公司董事长林振辉担任筹备组组长。10月11日,中国移动与德国电信签署合资协议,按各50:50的比例设立车联网合资公司。10月13日,之前筹备已久的中移新媒体公司,已确定命名为“咪咕文化科技集团公司”(下简称咪咕公司),计划10月底完成工商登记,并将三年投入104亿打造新媒体巨无霸。

巨资之下,咪咕的命运如何?

咪咕是中移动第一个“走出去”的子公司

咪咕并不是最早的独立子公司,但是它的成立对于中国移动来说,探索意义更大,其披露的策略表明,中国移动这次想要的,是个能在外独立生存的子公司。

此前,中移动成立了终端公司、物联网公司、政企公司、财务公司等众多子公司,但这些子公司仍然是中移动原有运营体系内中的一个环节,不能脱离单独生存,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运营公司。比如终端公司主要是充当中移动庞大终端战略的资金物流平台;物联网公司是作为中移动物联网终端、号卡等业务的支撑公司;政企公司是为了对口服务全国型集团客户而生,弥补以往中移集团公司只有管理职能而各省公司又无法协调全国的短板。而再早些的控股子公司卓望,也几乎是中移动的产品开发及平台运营的支撑方。

它们的存在,在中移动的大盘子里,是为了提高运营的效率,是为了让中移动的核心业务更好的运转,因此,只要大树不倒,它们是衣食无忧的。而真正市场运营的核心主力,仍然是中移动的各省公司。

但是咪咕诞生的背景却有所变化。在今年年中,中移动提出了“三条曲线”的发展模式。第一条曲线是以语音和短彩信为代表的传统移动通信业务,第二条曲线就是流量业务,第三条曲线是数字化服务的发展。前两条曲线可以被认为是当前的主业,而第三条曲线的发展,则被寄予到咪咕新媒体公司和中移互联网公司身上。

因此,咪咕的成立对于中移动来说,不再只是简单的把内部职能独立化,而是寄望其能在市场上拼出一片天地,能跳开现有体制产生新增收入。这个重任,让咪咕公司将面临比过去诸多子公司多得多的挑战。

咪咕公司是含着金钥匙出身的。

首先资金极为雄厚。根据腾讯科技的报道,咪咕公司注资资金为104亿元,分三年拨付,2015年注资71亿元。而当前A股中投资不少手游、内容产业的新媒体龙头浙报传媒,其市值也不过225亿,布局视频及智能家居的乐视网市值300亿。咪咕单注册资金就是百亿,可以说一出生就位居新媒体巨头之列。

其次继承了相当厚的家底。咪咕公司被指定为中移动旗下音乐、视频、阅读、游戏、动漫数字内容业务板块的唯一运营实体,也将继承积累了多年的新媒体版权资源已经运营资源,像中移音乐基地当年一度成为唱片公司的救星,拿到了大量的正版音乐内容,而游戏基地目前也是收入不菲。

最后得到内部资源的大力倾斜。根据中移内部的策略显示,以后其各省公司、专业公司、直属单位不能自行开展音乐、视频、阅读、游戏、动漫领域的业务经营,不能自行与上述领域的第三方业务开展合作,或为上述领域提供代计费。这一点,算是中移动给咪咕的一条退路,如果搞不定外面的市场,那就独家搞内部市场。

过去,由于中移动主业的空前成功,无论是专业公司也好、基地也好,大多依赖主业输血,靠内部资源才是便捷之路,真正去市场拼的还真不多,这很正常,放哪个公司都一样,BAT三系里面哪个部门不是希望核心产品导流量?随便导一导流量,就能让一个产品一飞冲天。所以,争取内部资源往往是子公司生存最重要的着眼点。

即便是目前中移动主业面临困境,希望咪咕跨出去打片新天地的时刻,依然看得出这种争取内部资源的惯性。代计费是新媒体公司最关键的资源,目前看到中移动的策略是封杀掉省公司独立和外部在新媒体合作的机会,哪怕咪咕公司做得再不好,省公司要在音乐、视频、阅读、游戏、动漫有所动作,也不能绕开咪咕,必须由咪咕来负责接入、代计费。而同在筹备的另一个公司中移互联网公司,也在不懈的争取代计费能力,不过目前看,互联网公司似乎有点站了下风,互联网赖以生存的最核心业务MM(Mobile Market),目前收入主要也来自于所谓应用内计费,也就是游戏的代收费,在游戏归属咪咕公司后,互联网公司也不能再独立的去和优秀的游戏公司直接谈接入了。

因此,有这样的家底和这样的资源倾斜,短期内看咪咕的运势似乎不会太差。

要有出息还是要着眼于外部

但正如有互联网人士指出,我们在外面拼的时候,都是背水一战,做不好就死路一条,而这些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公司,做不好,就哭喊着要资源要政策就好了。一群有退路的人vs一群拼死一战的野蛮人,谁赢谁输?

当前,媒体运营平台竞争已经极为激烈,音乐、视频、阅读、动漫,每个领域都充斥着经历过市场战火的对手,从终端体验、内容运营、用户运营等多方面看,咪咕公司都没有太大的优势。根据易观14年移动APP终端覆盖数据显示,咪咕音乐排名音乐类APP第8名,月活用户数270万,不及排名第一的QQ音乐11478.8万的零头,也和酷我、酷狗、多米等不在一个量级。而视频、阅读等暂没找到数据,但从各大应用市场的分类看量级都比较小。游戏运营平台根据易观数据也未进入前十。所以,除非采取收购等策略,自主平台要想往上目前看并不是太乐观。

而最为核心的代计费方面,虽然运营商账户计费方式仍然是最便捷的移动支付方式,但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一方面手机端的支付宝钱包、微信支付在这一年发展迅速,支付宝钱包用户数已经突破1亿,月活用户数超过4000万,虽然和中移动7亿的用户相比还有距离,但是支付宝更多的支付场景,黏性更强,用户使用的比例将会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由于新媒体及游戏的分发平台移动并不占优,平台在支付选择的主导权更大,而平台一般倾向于各类支付都接入,运营商账户计费的优势也将被淡化。

在外部优势不明显的情况下,省公司的推广能力和营销资源是关键。但独立后内部的利益博弈将会更复杂。新媒体公司成立后,和省公司成了并行的架构,新媒体公司还有没有直接指导的职能?还会不会向省公司下达相应的业务推广指标?如果没有,那么新媒体公司地位将很尴尬,靠自己推广很难,要靠省公司推要占用省公司宝贵的营销资源,省公司还有什么动力去消耗资源呢?以前购买这些所谓增值业务送流量、送话费的活动,在把重心越来越放到4G流量经营的当下,省公司还会做吗?

如果咪咕公司没有证明自己在公开市场的能力和地位,新媒体独家合作权能支持多久也是个问号,当年终端公司也曾希望成为省公司终端的独家平台,但现在在各省均成为与社会平台并行的若干平台之一。

因此,虽然有着丰厚的家底,咪咕的未来相当艰难,这也是中移动集团逼咪咕公司走出去的用心所在。真正有出息,要靠在外打出市场,那么咪咕公司要改变的不仅仅是把基地收编,而是要彻底的与过去的运营模式决裂,真正形成一个市场化的公司,具备自己独立的市场推广能力,在没有看到这一表现的时候,很难看到其命运的光明面。不过,也许只有在最黑暗之际,才是重生的时刻。

即便是两年前,你去市面上买Android手机,如果这个手机不支持安装第三方输入法、不能提供来电归属地显示、没有好用的拨号盘、没有丰富多彩的桌面插件(比如天气、音乐)、通知栏没有一键清除、不提供FM……等,估计你连看下去的兴趣都没有。

但是,当各种Android UI已经演化出更多便利功能的当下,IOS8终于提供了上面说的部分(注意也只是部分)功能,科技媒体、朋友圈里到处都是一片赞誉,大家都惊呼太棒了、太强大了、太好了。

这不能不说很讽刺。因为它是苹果,它不给你时,你觉得它一定有深意,它比别人晚了很久以后才给你时,你又感觉它在引领潮流。

当然IOS8还有很多其他的独有功能,那我们也尝试解读下吧。下面是各个媒体总结的IOS8的亮点:

这是果粉们最为激动而奔走相告的亮点,苹果的输入法也算是好用,但中文的易用性还是搜狗更胜一筹,无论是方式、常用的语言等都强大太多了。忍受了那么多年才得到开放第三方输入法,这只能说是平复过去果粉们被Android用户嘲笑的痛,而不是拿出来炫耀的亮点,这可不是创新。

这又是过去苹果被诟病的地方之一,不仅仅是来电归属地显示,苹果的拨号盘设计真心很差,相比一般Android手机拨号盘可以直接查用户(用首字母或任意拼音的快捷查询、自动按通话频率排序等),苹果的设计可以说弱爆了,非常不方便。

这次补上了来电归属显示也只是解决了部分问题,这一块还有很多课要补,更谈不上创新。

3、信息支持发送声音和分享地理位置,加入群组信息功能

这个是个不错的功能,不过,这是和微信、WhatsApp们在抢生意吗?当然,创新还是谈不上,不过把即时信息能力直接内置在系统最核心层,确实威力巨大。

4、加入健康应用,全面管理健康和健身信息

好吧,这个才真是苹果自己的好东西了,软硬一体带来的便利。为这一点点个赞。

增加了今日视图插件和快捷处理, 第三方应用可以为 iOS 8 的通知中心定制显示在「今天」里的插件 (widget),也可以直接在通知栏里进行应用的简单交互。另外还增加了一键关闭通知。

应该说,Android率先创造了通知中心后,这一块已经被各大手机厂家的UI改造得丰富多彩了,除了UI,还有很多第三方厂商也在不断增加通知中心的能力,苹果的这几项功能虽不错,但也只能说是补课。

虽然苹果的相机拍摄效果一流,但是相机功能实在是单薄了些。也许它图像处理太出色以至于不需要软件再做啥,不过,国内各种UI里面提供的美肤、特效,还是能捕获大量用户的心,这次增加的照片编辑增强功能,算是锦上添花。延时摄影倒是一个有意思的创新,再点个赞。

谁是耗电大户,终于也上了IOS了,不过,这比Android迟了不知道多久。别当亮点了。

这是个不错的功能,因为应用闭环生态模式,这是苹果专有的。

这个是关键的升级点,不过我没有Mac,感觉不到,但多屏互动确实是未来系统竞争的核心。

也许评价有偏颇,IOS8有很多底层创新我看不到,但是就我们最常用的东西而言,苹果封闭模式下,只能靠它升级来解决的方式,显然比不上开放模式下众厂家来拼创意变化得快。所以那些最常用的功能,什么MIUI、FLYUI、EMUI等,大多已经做了多年,IOS8的推出,别太神话太过高的赞美,它只是跟上趟而已。

苹果手机放上移动卡不能用的原因如下:

1、手机不支持移动卡,比如是移动的联通手机。

2、手机所处环境没有移动信号。

3、移动卡问题,比如已经卡损坏、卡注销、停机等。

问题1:通过手机网络制式分析是否支持移动卡。

问题2:检查是否有移动信号。

问题3、更换移动卡试试,确保移动卡可以使用。

1、手机SIM卡与手机卡插槽弹片接触不良,导致SIM卡电路无法工作,手机与网络基站无法通信、此时可以拆下SIM卡,用清洁棉布擦拭SIM卡金手指后,重新安装;

2、手机因安装用应用软件与系统不兼容,导致系统软件关闭手机信号处理电路中的调制解调器,此时可以关闭手机然后重启,手机信号电路中的调制解调器将会重新启动,待信号正常后,删除出问题前安装的可疑手机应用软件;

3、手机SIM卡未在网络中注册,此时可以将此SIM卡插入另外一台手机,如果同样显示无服务为SIM卡原因;

4、手机SIM卡偶然原因,网络信号覆盖区域无信号后,未能重接搜索网络并册,此时可以在设置-常规-网络-网络运营商,菜单下重新手动搜索网络注册;

5、手机SIM卡网络运营商信号覆盖不到原因,此时可以更换所处位置到空旷区域,然后查看手机信号格显示,如更换位置后显示正常,可以致电网络运营商服务电话,进行反馈与投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苹果跳出运营商欢迎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