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p2p如何?

前几年,P2P就像是理财市场的“宠儿”,每天都有平台诞生,车站、商场、电视、网络等等到处能看到P2P的广告和业务人员。

野蛮生长了两三年,或由于“初衷”,或专业水平、风控能力有限,在一些列平台跑路、庞氏骗局、非法集资事件被爆后,大家才慢慢开始揭开神秘面纱,也随着监管越来越严,P2P走向合规化道路。

如今,P2P备案进入冲刺阶段,自4月份以来,各种劲爆消息频频刷屏,P2P备案延期了平台还没跑路,银行先撤了、百亿级的善林金融雷了,这个四月,注定不太平。

关于P2P备案延期,算是意料之中。毕竟“29号文”对部分平台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特别是那些规模比较大的平台,需要给它们时间去消化。

同时,各地细则标准不一,有些地方严,有些地方松,这就给某些网贷平台有了漏洞可钻。

但是,对于平台来说,备案延期对于平台整理和清理违规业务将留出一定的时间,不过这也意味着P2P网贷行业受到的监管将更加严格,如果弄虚作假、偷梁换柱,把不合规的计划类产品定投改为投资人和借款人一一对应的散标,不仅期限更长,收益变低的做法,这无疑是给自己挖坑。

回归本质,P2P本应是一个信息中介平台,将借款人与投资人一一对应起来,操作由借款双方自己完成。然而,如果真的用这个标准去衡量我国P2P平台,大概有95%都是不合格的。

至于贵州银行退出存管业务、农行关闭充值通道,超30家平台受到影响。陆陆续续,民生、招商、华夏银行都暂时关闭快捷通道,这样就牵连更广了。

银行存管是P2P的“法宝”,没有银行存管,监管是不会让他们继续存活的。在银行看来,风险远远大于收益,一旦平台跑路,直面愤怒投资者的,就是银行本身了。

绝大多数的平台,多多少少都点问题的,哪怕是排名前几的,要说纯碎靠谱干净,也不太可能。

在备案关键期,善林金融给我们当头一棒,警醒我们更应该小心谨慎,能避开就避开,现在人家银行连钱都不要了,我们更没必要急着入场,擦亮眼睛,如果不想让自己的资金站岗,也可选择其他安全平台。

就像小编一直强调的不涉及借贷的风零度,其创新的商业模式不以借贷利息为收入来源,而是通过提供担保服务获取收入,信贷或资产机构将贷款信息或资产信息接入平台;平台自动计算所需保证金并自动其理财产品;投资者认购买理财产品份额,获得收益,并成为实际担保人;平台SAAS系统内部智能计算并细化分散匹配担保。

从一定层面上,分散风险,把风险降到最低。而且平台2017年3月上线至今,正值合规监管之际,经历了监管和市场在双重考验。一方面,上线初,向金融办申请批示,所谓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从一定层面上说获得先行先试的认可;另一方面,平台也积极与持牌大型机构合作解决其问题。

?与P2P两者完全不同的模式,从目前来看,还是比较安全稳健。特别是,P2P消息满天飞,我们处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获取客观真实的信息多么不容易,最重要的是在这些信息,自己如何理性分析,理智选择至关重要。

华泰金融... 华泰金融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没有听说过他的负面信息。

华泰金融是安全的p2p网络平台,已经有几年了,几年来记录下来的用户超过上万名,口碑还是比较好的,没有听说过他的负面信息。

作为一名人士,最近一直在密切关注P2P相关事宜。因为最近这个行业,粗大事了……

8月24日下午,银监会官网正式对外公布《》。
一石惊起千层浪,这部堪称“基本法”的法规一公布,整个P2P圈都炸翻了。

为什么炸翻? 了解一点P2P的童鞋都知道,因为这个《暂行办法》真是极端严厉!如果施行,极可能导致大部分因为不而相继倒闭、歇业。不夸张地说,这个办法施行后,全国95%的P2P平台都将死掉!

为什么? 《暂行办法》里,不仅明确给划了13条不能触碰的“红线”,包括之前传得沸沸扬扬的“借款限额”的问题也终于坐实。就是:


一个人在一个P2P平台最多只能借20万!多个平台合起来不超过100万!企业的话,在一个P2P平台最多只能借100万!多个平台合起来不超过500万!
如果是这样的话,绝大部分的P2P平台的业务都不合规,需要按《暂行办法》来整改。
特别是一些过于依赖大项目的平台,船大难掉头,很有可能因为这个政策而最终死掉!
不仅如此,政策还规定所有P2P平台必须与银行达成。
而要上线,根据前阵子出台的《》,P2P必须拿到ICP经营许可证,以及在监管部门完成备案登记(即在平台所在地的办进行备案)才能接入银行存管。

完成这个有多难?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6年7月19号,全国两千多家P2P平台,仅有184家P2P平台与银行签署了,仅占正常运营平台数量的7.8%;其中72家已经上线了银行存管系统,占据正常运营平台数例仅为3%!


以上种种规定,几乎将大部分P2P平台绞杀。
说得这么恐怖,那么,难道一个收益丰厚的投资渠道,以后都不能再碰了吗?还有,假如已经在政策不合规的平台里做了投资,又该怎么办呢?


别着急,我们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来回答。
首先,P2P到底还能不能投资了?
能,当然能。严厉政策之下,P2P的安全性只会越来越好。只是在目前政策明朗的情况下,我们不可再盲目投资那些明显有政策缺陷的平台,而应重点关注那些合规性好的平台,因为毫无疑问,在概率上,这些平台胜出的可能性远远超过那些不合规的平台,即使合规平台目前只是一个小平台,而不合规平台是大平台!
怎么筛选哪些是合规平台,哪些是不合规平台呢?


如前所述,既然政策已经明朗,那么我们就应该重点关注那些合规性好的平台
第一,看平台有没有银行存管
第二,看平台有没有ICP经营许可证
第三,看平台有没有在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完成备案登记
第四,对照刚刚出台的《暂行办法》,看你想投的平台有没有触犯13条“红线”,以及触犯的程度如何!
这些,都是《暂行办法》出台后硬性规定的要求,如果平台太多条件都不具备,那就赶紧撤吧!


13条“红线”的原文就不一一罗列了,大家可以在网上很容易找到。
总之这13条红线就是13种禁止行为,包括禁止平台(自己给自己)、设立、平台不得承诺保本保息、不得在线下打广告、不能放贷、不准(比如24个月的借款不能拆成3个月然后连续发8次)、不能代销别的金融机构的、不能把项目包装成传统金融产品、不能把网贷产品拿到银行或等其他金融机构进行销售、不能(比如说收益是银行的几十倍这样不负责任的话...)、借钱去也不行,等等等等。。。
一句话,有这些行为的平台就可以考虑撤了!因为这是明令禁止的事儿,不要玩火自焚!
此外,如果平台具备签署正规的实力,那将更好!


假如我们已经在政策不合规的平台里做了投资,又该怎么办呢?
首先小白要告诉你,千万别慌!
一些平台即便不符合新规,但只要不是致命的问题,都是有可能转型的。《暂行办法》也给了所有平台12个月的调整期。只要整改了的,都是好同志。
同时,记得保存好自己的投资证据,包括但不限于、投资页面截屏等等,以备以后所需。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暂行办法》的出台,给了整个行业一个合法的地位,意味着网贷行业运作会越来越规范,也能投得更安心,对于全行业都是一个很大。与此同时,平台的核心竞争力正逐渐凸显,真正有实力的平台将脱颖而出。我们就拭目以待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安全的理财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