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珂cu评测骑行碰撞要是来不及拍照,那前置摄像头靠得住吗?

转载自百家号作者:九毒草

前几天刚刚入手了SOCO CU,然后第一时间发了评测分享,标题蹭了一下特斯拉的热度,然后我的评论区就炸了。大多数都是问我为啥放弃了特斯拉,其实答案大多数人都已经猜到了,比如说“穷”。穷是重点,确实买特斯拉有一些困难,毕竟我看好的那个算是跑车。但是除了这个原因,我个人在第一时间使用SOCO CU的时候,确实想到了特斯拉。在电动车行业里,目前做的风生水起的国产厂家还是有的,但每家都有自己的核心,比如有的是从传统转过来,主抓线下,有的主抓线上。而SOCO起家算是从跨骑电动车开始,这个领域似乎SOCO做的很不错。正在有了良好的产品基础,SOCO才开始做都踏板系列,从目前的有品众筹的成绩来说,用户是认可的。

当时想要红色的,但是后来到了一台白色,白色算是大众色,到手之后看到实车要比宣传图的颜值更高。只是拍摄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没有官方的美模相称,有一丝遗憾。不过,在拍摄的时候,车子放在那还是会引来很多人侧目,这点也是我意料之中的。相比于之前的那台SOCO复古跨骑版,SOCO CU来的更低调,用来日常使用上下班很不错。

上一篇文章,我把SOCO CU的一些外观,还有一些细节都分享了给大家,这里我再简单的说一下,不作为本次评测的重点。在外观上,SOCO CU的外观采用了简约风格,没有太多浮夸的设计,这点作为我个人还是很喜欢的。细化的线条设计,也是最近几年主流的设计风格,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简约+线条似乎就是流行。

那么,除了这些外观美之外,SOCO CU的动力又如何呢?说到动力,很多人就会想到标准,对于20KM/h,我想很多人骑上了都觉得不够快。但是根据电动车国家新标准,从2010年1月1日起将实施。标准将"40公斤以上、时速20公里以上的电动自行车,称为轻便电动摩托车或电动摩托车,划入机动车范畴"。所以,如果你自己不挖掘,那么就必须按规则来骑行。电动车出厂都是根据标准的速度来的,至于怎么骑得更快,动力更强,需要网友自行挖掘了。

为了测试一下SOCO CU的动力性能,我进行一个爬坡测试,因为没有人协助,所以只能单手操作,视频看起来有一些晃动,不过这并不影响大家看到视频效果。说起来,SOCO CU的操控性还是很好的,从起步到登顶,一切看起来都很顺畅。因为速度比较快,路比较窄,很多人看到我都躲到了一边,本来想多拍几次的,但是考虑到人多的安全因素,所以最后选择了这条并不完美但是能够呈现事实的视频。

如果上面的视频你看着不太方便,那么下面的这种动图你一定看着比较舒服。通过画面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些晃动,主要是因为我一个手把着车把,另外一只手拿着手机,所以画面会有抖动。不过,车子的稳定性还是值得肯定的,通过画面你也能感受到所有的抖动都是来自我的手,而不是车子。

夜间骑行还有一件事情需要注意,那就是尾灯。而SOCO CU在设计的时候,把尾灯也列入了重点。CU的尾灯采用的线条化设计,让你在后面的时候远远就可以看得清,保护了骑行者的安全,同时,左右转向灯的亮度也恰到好处,让你在夜路的时候,不再担心别人看不到你。

其实,一台电动车的好坏,我们最终都会提到舒适、续航还有动力上,至于哪个放到前面,完全要看消费者的自身需求,我个人比较偏重续航,因为舒适性任何一个厂家用点心都能办得到,毕竟这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但是续航就不是了,续航能力表现的是一台车能够走多远,这个才是拉开各家品牌的差距。SOCO CU能够支持120KM的续航,这点我想很多电动车厂家都会觉得表现不错。充电时间我个人测试大概是4个多小时,整体表现我还是比较满意的。提升了续航时间,我就可以考虑在稍远距离的骑行,这点方便了用户。

看了我上次的分享评测,对车身的外观会比较了解,而看了今天的评测,会对车子的冲坡有一定了解。后面,我会带来更多好玩有趣的分享,让大家看到一个品牌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对于SOCO CU,我觉得如果用来上下班代步,是很不错的选择。在当下电动车横行的时代,有一辆抓眼球的车子,是不是也是一件拉风的事情呢?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当我们说起踏板电动车,印象中总是千篇一律,大同小异,就像当初我们的功能手机一样,纸板,翻盖,拿掉logo都分不清哪个和哪个,不过这次我要给大家带来点不一样的。

那就是速珂智能锂电车(来点掌声不)!从前年开始,他们每次发布新车,都会对电动车行业造成不小的轰动,经典的SOCO TS,优雅复古的SOCO TC,亲民的SOCO TS LITE ...转眼第三年了,4月份,他们又推出了一款SOCO CU,是的,是踏板车,是的,我本来也很不懈,但是当我拿到实车之后我就知道,他们又要轰动一次,下面咱就来看看SOCO这次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惊喜。

顺丰快递,直达楼下,妥妥的,大家伙一个。

本次拿到的是白色的SOCO CU标准版,可以看到包装非常用心,不只用实木框架进行包裹,还在易晃动的地方用铁丝进行了加固。

稳稳当当的铁丝紧固,易刮伤的车把手等凸起物,还有皮料进行了包裹。

坐垫部分,还用泡沫进行了额外的包裹,从这些细节方面就能看到SOCO在很用心的做产品,这份匠心体现在方方面面,不得不点个赞。

贴心的顺丰快递师傅表示可以帮我进行包装的拆解,但是为了拍下所有拆箱细节,我还是选择自己动手拆解,使用锤子和钳子废了一番力之后,SOCO CU的真容终于出现在我们面前啦!

说什么都是虚的,一个词,漂亮!作为经典配色的白色,与黑色的搭配恰到好处,SOCO的设计师加俩鸡腿都不嫌多。

车把上包裹着一层皮革,上面固定着车的遥控器和钥匙,方便使用者第一时间试车。

配件被妥善绑定在脚踏上,给我第一印象,这脚踏区域好大。

纸箱中的物品,后视镜*2,锂电充电器*1,最后量产车应该还会有更多配件哦。

可惜充电器标配并不是快充,希望赶紧上快速充电器,充电10分钟,开车20公里,想想都激动。

安装好后视镜,完成了电源的连接后,SOCO CU终于完美登场啦!

作为一个数码直男,我居然对着一辆电动车留下了口水,啧啧啧,大家一起欣赏一下吧!

本次拿到的这辆CU是白色版,但是仍然以黑白两色为主色调,作为永不过时的经典配色,不得不说SOCO CU的区域配色做的非常漂亮,在稳重中又有一丝轻松与写意,非常符合速珂宣传的酷玩风采,让我们这些90后孤寡老人爱不释手。

之前说CU的脚踏区域很大,但是从正面看,车子并不是很大,好处自然是方便使用者在车水马龙的大街小巷中穿行,更方便大家进行各种环境下的停放,但是也让我怀疑这车难道是女人车?(事实证明我错了)

正面冷峻的线条风格让定位于酷玩骑宠的SOCO CU又有一种跑车的凌厉感,无论男士还是女士骑行,都十分出彩。

SOCO CU作为一款智能锂电车,拥有众多实用的特色功能,而这些功能大多集成在车把两侧的操作区域中,十分照顾使用者的操作习惯。

简单介绍一下下图中的右车把按键功能:

1、车辆计量里程更换,可以显示行驶总里程数据和单次里程数据。

2、灯光按钮,可以打开车辆的基本灯光,大灯拥有自己额外的开关。

3、双闪灯,等同于汽车双闪,打开之后前后灯管闪烁,提醒前后车辆。

4、通电预备按钮,近两年在高端品牌电动车上出现的功能按钮,只有在按下此按钮的情况下,车辆才可发动,避免在挪车过程中因为无意中触摸车把手而发生事故。

5、档位调节按钮/拍照按钮,左右拨动可以在档位中进行调节,SOCO CU分为三档模式,对应不同路况下的骑行,按下此键即可进行前置摄像头的实时拍照,记录下骑行过程中的每一个美好风景。

1、在开启灯光的情况下,按下此键即可打开大灯,根据SOCO给出的数据,大灯的照射距离达到了75米,约相当于29000cd。(1cd相当于一根蜡烛)关于SOCO CU的大灯,我们后期还会专门测评。

2、自动灯光按钮,打开此按钮后,SOCO CU的灯光会随着外部光线的变化而自动调整,这种本该属于中高档汽车的配置,还是第一次出现在电动车上。

3、简单明了,电动车的喇叭。

4、定速巡航按钮,这个可就牛B了,按下此按钮后即可在不拧把的状态下正常行驶,解决了长时间驾驶电动车之后手腕酸痛的问题。

5、转向灯,左右可推动,按下之后取消转向灯闪烁状态。

这辆SOCO CU的仪表面板采用的是比较普通的TN屏(只有中高配是VA屏),VA屏的特点就是亮,清爽,可视角度大,体验了TN屏,似乎也不错啊。

无论是在直射阳光下还是不太明亮的环境中,仪表上的数据都清晰可见,在高配版的SOCO CU上,还有光线感应器,可以根据外部光线环境进行自我调节。

简单说下仪表中最下面一列的标识,从左至右依次是:左转灯,电池示警,准备标识,大灯开关,定速巡航,右转向灯。

在车把内侧,分布有四个可用区域,分别是USB充电插口,挂钩,钥匙插孔,车头存储空间。钥匙插孔集成了车把锁,坐垫储物箱开关等功能,十分方便。

值得一谈的是,USB充电插口十分实用,使用者可以将手机插线后放置在储物箱中,在长途行车当中避免手机没电的困扰,如果再安装上手机支架的话,那就更欢乐了。

车把则特别进行了防滑设计,骑行时的加减速十分灵敏,响应迅速,手感一流,操控到位。

后视镜的安装也十分简单,无需任何工具,徒手即可进行安装,镜面可以进行大范围调节,方便各种情况下的骑行中,使用者都可以清晰准确的看到后面的景象,保障了安全。

作为一种交通工具,电动车的骑行空间也非常重要,宽敞的骑行空间让使用者即使在长时间的骑行中也不会感觉腰酸背痛,也能装载一些物品。

图中的骑行者身高约178CM,体重140斤,可以看到即使是这种块头,坐在SOCO CU上也十分宽敞,双腿无论是蜷着还是舒展开,都十分舒适。在双腿放好的情况下,前面也可以放置一个中等尺寸的行李箱,且不影响骑行,真是老少咸宜,胖瘦通吃,高矮不限...

当女孩子骑乘本车时,空间更显宽敞,图中的模特身高165cm,体重50KG,在采取最舒适坐姿的情况下,前后依然留有很多的空间,后面再坐下一个中等身材的人也绝无问题。

SOCO CU的骑乘姿势也经过了精心的设计,骑乘者坐在车垫正中间时,双臂自然伸展,腰背挺直,无论是路面颠簸还是长途跋涉,骑行者总能找到最舒适的姿势,免去腰酸背痛之苦。

作为一款都市骑行踏板,SOCO CU的储物空间算不上大,仅有车头储物箱和底座储物箱两处,车头储物箱可以放置一些出行时长带的物品,比如饮料,食品,手套,帽子等,无论是存放还是取出都十分方便。

因为采用轻量化车身,SOCO CU的每一寸空间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应用,尤其是在与骑行舒适性密切相关的脚踏区域扩大之后,留给CU的坐垫储物空间相对较小。

在坐垫下方,速珂别出心裁的设计了一个储物仓,可以放置充电器和雨衣,并且储物仓的四角正好可以顶住电池,这样就不会出现电池在骑行中晃动的情况,一举多得。

较少震动,保障安全,作为一款轻量化的都市骑行电动车,这种设计我给满分。

判断一家企业的产品好坏,评判标准除了外观和性能之外,做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骑着骑着车头歪了,轮胎掉落,这种事情可一点都不好玩。

SOCO CU采用了碳素结构钢车架,在保证安全强度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减少车身重量,达到更舒适的驾驶体验和更远的续航里程。

SOCO CU的尾部把手为一体成型金属部件,固定点呈三角形分布,让整体部件的稳定性非常强,无论是载人时作为手部支撑还是挂载物品都很方便,不会有掉落的困扰。

车身后部的金属大梁做工细致,也是机械一体成型,部件的金属厚度看着就有一种安全感,包括刹车的每个小部件上都有金属螺丝固定,每一分的小心与匠心,才能造出一辆真正的好车。

这是电车后轮的底部空间,虽然并不是会被消费者看到的区域,但是SOCO丝毫没有松懈,各式电线都用专用保护层包裹好,分门别类的安转载预先设置的槽线内。

塑料部件也采用了承重加固设计,鱼鳞状的分隔增强了承重力和耐变形系数。

闸线等部件都经过额外包裹加固,车身底部一般看不到的地方也都上了亮光漆,不知道这该成为偏执狂还是尽善尽美,看看自己原来车子那到处伸展的布线和磕磕绊绊的金属构件加固,唉,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啊。(这可是我躺在地上头伸进去才看到的)

需要说明的是,原装的SOCO CU并没有安装后部大撑,只有侧撑可以使用,因为轻量化设计和纤细的车身,侧撑在使用当中并没有让人感觉不稳,也非常方便,为了照顾有额外需要的使用者,SOCO CU在车底额外预留了安装大撑的结构件,看来配件已经在路上了。

车轮的侧面安装有折射反光灯,在昏暗的道路上行驶时,会在光线照射下反光,提醒其他车辆,提高了安全系数。

标准版采用了前碟刹后鼓刹的设计,时速20km/h的情况下,路面干燥的刹车距离为1.8米,路面湿滑的情况下刹车距离为2.5米,安全系数非常之高。

脚踏板上部有一块可拆卸区域,里面在碳素钢大梁上阴刻了车辆的编码,方便进行车辆识别找回和登记。

脚踏板底部也有一块可拆卸区域,需要用螺丝刀进行拆解。

打开之后可以看到,这是车辆的线路集中处理区域,各种电源线、数据传输线都在这里进行分门别类的集中布置,并用螺丝进行加固,周边做了防水卡槽处理,除非长期泡水,否则不会有进水之虞。

在后轮附近的大梁上,标注了车辆的规格参数,可以看到胎压指示及载重量提示等,SOCO CU的最大载重量达到了150KG,可以轻松承受两个150斤的大汉,在后面的性能测试中,我们将测量在接近极限载重的情况下,车辆的续航等性能。

刚开始笔者并没有发现这一部件的作用,两边各有一个同样规格的部件接口,中间用可滚动的钢轴进行连接,可以进行转动。

直到看到后面的链条齿轮之后才想到,这应该是SOCO CU预留的脚踏板模块部件,在安装传动链条和脚踏板之后,哪怕在没电的情况下也可将车子骑行至目的地。

全金属四螺丝加固的车头转动部件,转动灵活,可旋转范围大,无论是掉头还是转弯,都十分方便,更是增强了安全系数。

前后车轮都使用了液压减震设计,后部载重轮额外还增加了弹簧减震,将舒适骑行进行到底,无论是城市公路还是乡村小道,都让颠簸不适减少到最小。

酷玩骑宠SOCO CU的第一部测评就到这里为止咯,想知道电量续航、骑行体验、充电效率、灯光效果?

静静期待第二篇的到来吧!

你想要性能?SOCO CU有!

你想要颜值?SOCO CU有!

你想要个性?SOCO CU有!

你想要什么,SOCO CU全都有!

听说有品众筹已经突破5000万了,没得说,先去开车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速珂cu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