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出行还是日常上下班出行坐车,降噪耳机绝 来自

以前在购买耳机的时候,从来都没有考虑过降噪耳机这个选项,在以前我总是认为选择耳机的主要因素在于音质,其次在于外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发觉在许多有着嘈杂噪音的场合之中,耳机的音质不再主宰着听音乐的体验。对我而言,耳机主要的使用场景是在许多的公共场合,而公共场合噪音往往很大,这往往就会使我要将耳机的音量调至非常不健康的等级以便听清音乐。长期以往我发觉,入手一个降噪耳机长期使用,或许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在网上做了功课后,我初定的选择范围是Bose QC35和大法家的1000XM2,在线下体验两款耳机后,我认为QC35和1000XM2在降噪上不相上下。大法家的产品有着许多如气压调节的黑科技,但在实际体验后,我发觉平时去调节这些耳机参数的场景并不多,可能只是刚购买后图个新鲜劲,而且以前购买过三条Sony的蓝牙运动耳机,都以开胶或无法开机而宣告报废,这也让我对大法家蓝牙耳机的耐久度有些担忧。

而QC35虽然没有很多黑科技,但是其操控简便,佩戴极为舒适,降噪水平也极佳,因此最终选择了QC35的第一代。至于为什么不选第二代,主要是因为第二代只比第一代多出个google assistant键,对我这个平常苹果家产品为主的用户来说意义不大,而且第二代耳机盒质感不如第一代,没有立体的bose标志设计,也没有原配的飞机适配器。在主要功能差别不大的情况下,第一代产品又比第二代便宜了有小一千,那当然是购买第一代QC35啦。

耳机包装盒子本身非常小

一打开盒子就有是装有耳机本体的保护盒,还有一包玄学干燥剂

上面覆盖有一层摸起来很舒服的保护海绵

下面就是耳机盒本体了,耳机盒是仿皮材质,摸起来非常舒服,中间的立体logo很有质感,尺寸小巧很便携

这根耳机线是非常的细小,估计挺容易断的我也就没拿出来用了,网上自己买一根2.5mm to 3.5mm的线解决。

打开耳机盒就能看到耳机本体和所有附件(音频线、充电线、飞行转换器),内部空间十分紧凑,左边的收纳区可以放置一些附件

这个飞行转换器做工非常好,收纳区也设计的非常精致,底部预留有小孔固定适配器,可惜第二代这个适配器没有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成本问题取消的。(PS:挂牌价接近三千的有着众多商旅用户的耳机,居然还取消了适配器?隔壁大法家第二代还配有适配器的,不是很懂这个操作)

耳机盒背面也有个小袋子,不过强迫症的我是不会往里面放东西的,平板状的iPad mini也塞不进,没啥用

耳机是封闭设计,尺寸很小巧,除了耳罩是金属的之外,框架基本上是塑料制。做工来看十分精细,衔接处都严丝合缝的。磨砂效果看着很高级,大家有机会可以去店内把玩一下,绝对是比宣传照好看。

QC35肉眼可见的麦克风共有四个,左侧一个右侧三个。多麦克风设计也是降噪拾音的必备。

QC35依旧使用micro USB接口(如果能上个typec就完美了),音频线接口是2.5mm的(太非主流了)。

过去用过的耳罩式耳机大多是大单元的,尺寸非常夸张,但佩戴舒适度并不算好。这次入手qc35,它的小尺寸和超级舒服的佩戴体验,让我戴上后不禁泪流满面......感觉这就是我的dream headphone。

头梁部分使用了高档汽车上的alcantara材质,顶部由皮革包裹,加上厚实的内容物,极大的降低了配戴时头梁的的压力。但这种设计不是没有缺点,alcantara材质摸起来类似毛巾,会有吸汗的问题,而且头梁处不可更换,日常使用需要注意了。

耳罩部分是一定要吹嘘一下的,耳罩内部仿耳朵设计,有记忆海绵,可全方位包裹,即舒适又隔音。耳框正对处设计成了下陷设计,配戴时不会有任何耳机框架压迫耳朵,带一个白天不会累绝对不是夸张的。

QC35全身只有四个按键,第二代会在左耳多一个google assistant键,操作十分简便。右侧外壳开机键兼顾了蓝牙配对键,开机后无论是否配对,自动启动降噪。向右滑动开关键可进入配对模式。一次充满电可以使用20个小时(蓝牙状态),电池没电时也可以使用音频线化身普通耳机使用。

右侧下部有音量键和多功能键,中间的多功能键可以接听电话,音乐控制和呼出siri。两个指示灯分别指示通电状态和蓝牙配对模式

没错,虽然这不算是一款智能耳机,但是配合app,还是能感受到许多智能亮点。

下载Bose Connect软件,耳机第一次开机时便会自动显示在屏幕上,下拉自动连接。

多设备连接:通过app,QC35的可玩性大大提升。你可以同时连接两个设备,匹配8个设备。每次开机时会提示连接的设备和电量。例如在同时连接mac和iPhone的情况下,mac上正在播放音乐,如果此时同时在iPhone上播放音乐,声音会默认走耳机通道,不会外放。当mac停止音乐播放,1s左右,耳机便会播放iPhone的音频。如果在mac放音乐时有电话拨入(忽略handoff),耳机会念出号码并暂停播放音乐,通话完成后,音乐会重新播放。如果更换设备只需在iPhone的app(无电脑客户端)上断开连接,再选择其他配对设备即可,当然你也可以使耳机进入配对模式更换连接设备。这个多设备连接逻辑在日常的实用性非常强。

降噪调节:更新固件后,一代可在app内调节降噪等级,还算适用。

在连接苹果两台设备时,可通过app在一台手机上控制另一台的音乐播放,如果两台都是iOS设备,还可在app内显示另一台设备中正在播放的歌曲名。连接mac时app内不会显示歌名,但仍然可进行换曲暂停操作。

QC35作为一台降噪耳机,降噪效果那是必须得谈的。

强降噪模式:QC35本身可以很好的消除掉汽车飞机空调等低频噪声。耳机对自然音的隔离也很强,即使外面下着倾盆大雨打着雷戴着耳机也是完全无法感知到的。日常分贝的人声交流也基本能过消除。但大声的交谈、报站、音乐不能完全消除,但会使你感觉声源距离非常远,如果此时再开音乐,那噪声基本就消失了。降噪耳机最神奇的时候便是在取下耳机噪音扑面而来的时候,你会惊叹于那么多噪声都被这耳机消除了。当体会到广场舞disco统统消失,大妈吵架,邻居孩子的哭闹的声音统统被这消噪电路消除的时候,那种感觉实在是无法言语的爽快。当然降噪会带来一些耳压,类似飞机上的感觉,但没有那么强烈,很快就可以适应(这个因人而异)。

低降噪模式:低频噪声依旧可以消除,但人声消除减弱。这个模式下在刮风时会忽略风对降噪的干扰。同时听歌感觉音质更好,是个常用的模式。

降噪关:此时降噪电路完全关闭,耳机本身仅有极为有限的被动消噪能力。没有降噪部分的电路,音质也会变差很多。这个模式仅推荐在上街走路佩戴时使用,毕竟安全第一。

这款耳机的音质时绝对不值2000价位的,应该是1000价位耳机的水平。三频分离不算很清晰,但是够用。低音有下潜,但不会很深。高频人声算是弱项。乐器定位也不算好。整体有点白开水的感觉,没有很强的音染。不过有是降噪有是蓝牙的,还要啥自行车呢。

如果你是一位对噪声十分敏感的人士,或者你很注重佩戴舒适感,那么qc35绝对适合你。bose祖传的降噪功力绝对会让你一耳朵难忘,在嘈杂的环境中戴上耳机的那一刻,你会发现原来世间的喧嚣原来可如此的被模糊消散。如果你追求音质,那么千万不要入手这款耳机,他的定价和音质之间差距悬殊。价格方面,现在一代1999的售价虽然已经比上市价2888低了不少,但也是比较贵的一款耳机,同时这个价位还有sony 1000xm2的竞品与之不相上下,因此如有需求购买还是建议去专卖店多听听,亲身体验后对比后再做选择。

QC35本身可以很好的消除掉汽车飞机空调等低频噪声

外面下着倾盆大雨打着雷戴着耳机也是完全无法感知到的

对噪声十分敏感的人士,或者你很注重佩戴舒适感,qc35绝对适合你

大声的交谈、报站、音乐不能完全消除

这款耳机的音质时绝对不值2000价位的,应该是1000价位耳机的水平

      为了在漫长的旅途中安静的听歌,很多人都会选择像BOSE QC 35、索尼MDR-1000X这类的头戴式降噪耳机,不过在实际使用中,头戴式降噪耳机携带比较累赘,所以挂颈式无线降噪耳机成为了越来越多商旅人士的选择。今天笔者就为大家推荐几款挂颈式无线降噪耳机,让旅行听歌不再是负担。

      作为主动降噪耳机中的老品牌,BOSE已经出过多款非常受关注的主动降噪耳机,尤其是BOSE QC25和BOSE QC35更被视为是“降噪神器”,今天笔者为大家推荐第一款耳机就是BOSE QC30有源消噪耳机,它采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结构设计,并且配合鲨鱼鳍硅胶耳套,佩戴的舒适度和稳定性都非常不错。

     和QC35不同的是,QC30最大的特色是增加了可控消噪功能,用户可以自行掌控并决定阻隔环境噪音的程度。例如,行走在喧闹的街道上需要留意周围环境,工作中需要完全沉浸在工作状态,而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接听家中来电时需要阻隔周遭噪音,在不同环境中,用户都可以通过QC30选择他们想要听到的声音。

 之前体验过索尼MDR-1000X无线降噪耳机,其出色的降噪效果让人印象。今天笔者推荐的正是最新推出的WI-1000X无线降噪耳机,它采用颈挂式造型设计,更适合经常外出的商旅人士。除了自适应声音控制模式外,WI-1000X还率先支持了索尼独特的气压降噪优化技术,在飞机上,通过气压降噪优化技术,对环境气压进行检测,并调整至当前气压下最合适的降噪效果,满足高空降噪的需求。

  除了以上两项之外,通过Headphones App还支持声音位置模拟、环绕(VPT)、声音均衡器、声音质量模式等音效调节功能,非常的全面,也更适合旅行听歌。

      在上个月的时候,FIIL推出了两款无线降噪耳机,其中FIIL Driifter 采用挂颈式设计,重量仅为24g,非常轻巧,携带起来更加方便。耳机材质为镍钛记忆合金,表面覆盖亲肤涂层,佩戴起来更加舒适。FIIL随身星同样具备主动降噪功能,设计由独立降噪开关,降噪效率95%,性能表现出色。

       在信号方面,FIIL随身星采用HEAC稳连技术,连接距离30m,全角度信号覆盖,天线效率达到56%,支持同时连接两个设备并随时切换。续航方面,FIIL随身星续航11小时连续播放,待机14天,离线待机66天。

       FIIL随身星还具备智能磁吸控制和智能运动检测功能,支持自动接打电话,自动播放停止音乐,监测步数卡路里消耗等功能,旅行使用更加方便。

       与大家熟悉的BOSE QC 35降噪“神器”相比,这几款无线降噪耳机均采用挂颈式设计,外出携带更加方便,而且随时戴着也不会显得累赘,更适合旅途听歌。如果你想要提升旅行幸福感,那么无线降噪耳机肯定是非常值得选的装备之一。■


关注泡泡网,畅享科技生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下班出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