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现在的孩子偷偷充值游戏给游戏充值?

原标题:玩家①|昔日游戏少年为父后:有人忧孩子沉迷,有人主动陪玩

节节攀升的数字见证了电子游戏的勃兴,但如何看待它在孩子成长中的位置,成为很多家庭面对的难题。

电子游戏在中国已经走过30多年的发展之路,最早的游戏少年如今也已为人父母。这些家长中对游戏最为熟稔者,今日又是如何看待孩子对游戏的追逐?

在ChinaJoy的舞台上,我们找到了其中的三位,和他们聊了聊当年往事以及在人生的角色变化后,是如何看待游戏的。

人生步入中年,这些昔日的少年们态度已不尽相同。而种种观念,无不包含着对过去的审视和未来的展望。

8岁的祝辰君最渴望周五傍晚的那个时刻。爸爸会提前下班,从上海坐上高铁,准时出现在晚餐桌上,带给他自由——玩游戏的自由。

尽管2017年9月才上小学,但他已经有三年的游戏史,玩过几十款游戏。最近让他着迷的是《我的世界》,在里面他可以像上帝一样,搭建自己的积木王国。

这是平时里妈妈禁止的。其实也无可能,她手机只装了“消消乐”一款游戏。爸爸的手机才是快乐的源泉,他可以自由地下载任何想玩的。

“他爸爸回来,就像开了闸的水一样。”妈妈说,调侃中带着无奈,还有更复杂的一些情绪。

就像身边很多同事一样,在原本为儿子设定的生活里,这位望子成龙的母亲希望完全杜绝游戏的存在。平日里,她是甚为严厉的管教者,儿子从幼儿园回来,要先做好功课,收拾好文具,看动画片也不能超时。

她总担心自己做的还不够,如今却妥协了。“他看的东西太多,说不过他啊。”妈妈说,尽管多少不情愿,但同时她也承认,丈夫对游戏的理解超过自己太多,妥协也是信任的结果。

妻子说这话的时候,40岁的祝克坐在一旁,静静听着。尽管人至中年,他看起来像刚参加工作不久。

“我就是不想重复以前跟大人斗智斗勇的战争。”他说。

在玩了二十多年游戏后,祝克至今享受着虚拟世界带来的快乐。前段时间,他又重新下载了《魔兽争霸3》,一款本世纪初发行的单机游戏,至今仍众多拥趸。

“当时(画面效果)都惊为天人,现在一款手游都能做到了。”他感慨,但现在市场上太多拼凑之作,不似当年游戏制作者投入了真正的心血。

那是电脑游戏的黄金年代,红色警戒、帝国时代、CS等一批经典游戏涌现,网吧遍地而生。它们被称为“电子海洛因”,但对祝克来说是“美丽的新世界”,由此缔造了许多真挚情谊。

部分源于自己的经历,在儿子最初打开游戏时,他并不认为这是件坏事。他将游戏视作父子交往的媒介,主动向儿子普及游戏常识,传授诀窍,帮助他更快地突破难关。

青春的步履匆匆,并非所有游戏少年,长大后对昔日的游戏时光会怀有这般知足的感情。39岁的梁克军,尽管不完全否认那段岁月,但也找不出更多的意义。

“没得到什么,能得到什么?”他用近乎惊讶的语气反问说。“开心是开心,但是学习肯定是受影响的。”

当着儿子面,他对曾经的痴迷有些不好意思。游戏都是事先设定的程序,但小时候的他,就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游戏的人物消失了,自己也感受到死亡特有的那种寒意。

和游戏中的激情相比,生活的轨迹显得那么平淡。他在一家快消品公司做销售,负责维护自家附近门店的关系,摆货理货。儿子梁昊11岁,马上要读五年级,成绩也一直徘徊不前。

梁克军几乎不允许儿子玩游戏,平常只有洗脚的十分钟,才会给到手机,前提是已经完成作业。

他不想复刻当年父母对自己的溺爱。1997年,以学习的名义,他求爸妈买了第一台电脑,价值一万块。以当时六分之一套房子的金钱为代价,玩遍了那个年代的经典电脑游戏。

但真正让他怀念的还是中学时代。楼下派出所的隔壁就是游戏厅,自习课也会偷偷溜出学校去玩。高中有了平板机,他连着两个通宵,把所有人物练满级。

少年梁克军的生活中,游戏是排在第一位的。直到今天,他记得《拳皇》里的那些连招细节。家里专门有个硬盘,装满了当年所爱的横版游戏,他会不时重温。

成绩后来还是没有起色,最终读了自考大专。直到工作几年,社交面广了,开始恋爱,游戏的比重才逐渐下降。“最疯的就是学习阶段。”这是他捕捉到的规律。

“千万不要相信,给孩子一个手机,自己能管好。”他提高了调门,再次强调说,“相当于自己坑自己,肯定管不住的。”

位于无锡的祝家,危险的信号早就开始闪烁,至少在妈妈看来事实如此。

在爸爸不在家的日子,祝辰君学会了偷偷从网络电视上下载游戏,“他已经完全控制不住了,”她显得懊恼而无奈。

这也是祝辰君自己困惑的地方,为什么打游戏时精神非常亢奋,写作业的时候,就头昏、眼花、手抽筋?“你就是有心理抵触。”虽然被儿子问得有些茫然,妈妈还是回答得很干脆。

对妻子眼中失控的信号,祝克不以为杵,恰恰相反,认为这是可以理解的。

“现在游戏集合了那么多兴奋点,你想要小孩子抗拒,真的不大可能。”他说,“以前游戏有一两个兴奋点,我们就很开心了。”

在祝克看来,自己对游戏良好的分寸感,就来自从小的接触。小学在少年宫学编程之余,他就开始玩飞机射击一类的小游戏。

90年代中后期,继游戏厅和家用游戏机“红白机”兴起后,网游开始盛行,有人将之称为中国游戏的第二次浪潮。祝克当时正在南京上大学,开始真正投身于游戏的海洋。

他每周都要去几次网吧,为了省下网费,只花一块钱买烧饼充饥。单机版的《仙剑奇侠传》面世,他和室友通宵奋战,打通全部剧情。

那真是激情燃烧的岁月, 只有一点让他后悔:带室友走上了游戏之路。来自四川广安的室友,陷入游戏后却无法自拔,没钱也去网吧坐着,曾经考上重点大学令家里自豪,最终却退学收场。

他自信对游戏有充分认识,控制力良好,即使最为沉迷游戏的大一,高数挂了科,也能及时调整自己,跟上学业,因此从未真正地玩物丧志。

“瘾肯定是有的,要克服它只能拿更大的瘾。”他相信如果玩得足够多,儿子也会有倦怠感。

祝克在一家外资公司负责公关和法务工作,平常住在上海,但每周五都会坐高铁回无锡。他两头带儿子参加亲子活动,一起参观展览馆博物馆,为他报名了击剑、游泳班。

就像在海洋里,滴了滴墨水,他相信游戏对儿子的负面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就算没有游戏,生活也不会缺少什么。

但8岁的祝辰君似乎不太认同这一点。他最爱的是游戏,击剑也快乐,只是太辛苦了。

对孩子们而言,相比其他娱乐,游戏带来的快乐显得既便捷又频繁。

12岁的杨帆今年升初中,富裕的家庭为他安排了丰富的业余生活。他说,自己最爱的还是游戏,第二才是骑马课,没有第三。

在二三年级的一段时间,杨帆会把手机藏着枕头下,在爸妈洗澡的空隙偷玩,直到一天起床红了眼睛,被妈妈发现。

即便有过上述经历,但他的父亲杨石始终自信,游戏不过是儿子生活的调剂品,并不是什么特殊的存在。他依然会为儿子买一些昂贵的正版游戏,并不担心儿子迷失其中。

事实上,他根本不把游戏当回事。他理解游戏的吸引力在于不劳而获,无需太多付出就能获得精神上的亢奋,相比起来,现实社会得到的认可实在多了。

这个身材高大的东北汉子要求儿子凡事像个真正的男人,“社会衡量男人的标准就是看你拥有多少财富”,其他标准还包括要阳刚、有风度、有担当等等。

他为儿子排满了补习班,学奥数、英语、画画、吉他,还有骑马,为此每个月开销两万以上。儿子10岁生日,他送的礼物是价值六位数的一只股票。

“我认为游戏打得好应该是赚钱的,对吧?”在司机载着儿子去上英语补习班的路上,杨石教导,“如果你不能用这个东西赚钱的话,这个东西就不值得你去沉迷。”

他自己在读书时代,就没有真正喜欢过网络游戏。尽管1998年在厦门大学读书时,他就用赚来的一千多块钱,购置了一台二手电脑,买过厚厚一碟的游戏光盘,但始终兴趣寥寥。他似乎只对做生意感兴趣。

在杨石看来,良好的家庭氛围下,游戏不足为惧。至于那些孩子沉溺游戏的家庭,“他们对孩子的用心程度是不够的。”

前段时间忙于新公司的事,他最近陪儿子的时间少了。放在以前,他会陪着一起打游戏、打球、游泳。带他参加自己的饭局,甚至是董事会会议。

做现在这家公司之前,他是一家演艺经纪公司的高管,他会带儿子看自家女团的专场演出。和带儿子参加ChinaJoy一样,他觉得这也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

但最近有件事让这个自信的父亲也有些头疼。儿子好像有女朋友了,每天早上,那个女孩都会等在小区门口等着儿子一起去上课。

为了不让儿子在这条路上走得太远,他又回归到了儿子身边。作业做完一起打游戏、跑步,一起切菜、做饭。12岁的杨帆感慨,累得快要尿床了。

在ps4上,俩人一起玩《最终幻想》和《纳克大冒险》,儿子发现他没进步,知道他没用心打,他就帮着组局,叫来其他小朋友,自己在一旁切水果。

“要有一个共同的爱好,这样才好沟通。”杨石有自己的育儿经,相信信任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基础,“不要发生误会,不要拉开距离,一旦有了裂痕,想要修复就很难。”

在谈论游戏时,家长们也不仅仅在谈论游戏本身。祝克和妻子都承认,在儿子打游戏这个问题上,两人分歧的重点在于期望的不同。

妈妈望子成龙,周围同事、朋友的努力,也带给她压力。但祝克觉得,时代已经变了,不再像当年的自己那样,只有读书这一条路可选。

“年年三好学生,区优秀少先队员,市什么代表,我都经历过了,”祝克学生时代成绩突出,但没觉得这些有什么特别了不起的。

关键是花费的时间精力太多,在他看来,这是一道简单的计算题,时代变了,付出同样的努力,得到的东西已经相差太多。家里已经有余粮了,他希望儿子可以舒服些,不像当年的自己那么辛苦。

“像他们这一代人,不一定非要创业,赚大钱了。”信奉财富是衡量男人标准的杨石,也认为儿子一代面临的竞争环境已然不同,社会正朝橄榄型状发展,挤进“上流社会”的难度越来越大。

梁克军最为担心孩子迷失在游戏中,但事实上他也没有完全禁止。尤其是带出门的时候,儿子活跃,游戏看起来是最管用的镇定剂。

连着两年,他带儿子参加了ChinaJoy,儿子在台上打游戏,欢呼,他在台下等着,头一天没打完的,第二天他又带去,找到场馆继续打完了。

他自己闲暇时也还玩游戏。大多是手机上的,称不上沉迷,用来消磨时光。就像吃饭一样,这也成了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前段时间,他还添置了一台任天堂的SWITCH,有时会和儿子一起跑跑马里奥赛车,或是一起玩些其他的双人游戏。既是游戏,也是陪伴。

如果五年前妻子没有因车祸去世,情况或许会不太一样。在采访的最后,梁克军才提起这段封存的往事,回忆妻子在世的时候,也是一个“虎妈”,为梁昊报了不少兴趣班。

现在,他对儿子最大的期望是平安、健康。今年是升学的关键年,暑假也只是报了一两个补习班。相比成绩,他更在意儿子已经50度近视的视力。

采访结束,记者和他一起走出餐厅。走出了十米开外,梁昊却还停在门口,低头把玩着手机,里面英雄人物的战斗还未停歇。澎湃新闻记者 周航 刘瑞 杨帆 王维佳

(文中三对父子皆为化名,澎湃新闻实习生汪笑帆、何燕、唐一鑫对本文亦有贡献)

  幼儿园个案怎样对待幼儿爱偷偷跑回家

要采用做游戏、看电视、适当的学习竞争、创造竞争与有爱并存的环境等让幼儿投入活动中,对幼儿园充满美好的回忆与向往,逐渐忘却偷跑回家这件事,并且应该适当鼓励孩子学会独立,从要引导孩子拥有梦想并且教会孩子独立做事,独立成长。

宝宝知道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晓华写在前面:我相信世界上没有不爱玩儿游戏的孩子,所以家长们不要小瞧玩儿在孩子成长中的意义哦。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就说过:Play is the highest form of research. 孩子不光从游戏中获得愉悦感,心智、情绪、协调能力等各方面都能得到锻炼和发展。喜欢陪孩子做游戏的爸爸妈妈,是孩子得到的最好的礼物。

我一直提倡“玩”英语,因为英语启蒙,其实可以像游戏一样好玩儿!大部分儿歌、绘本和日常对话,家长和孩子都可以通过分角色朗读表演或手工游戏的形式完成。

通过孩子喜欢的方式学习英语,让孩子没有压力,让语言习得自然而然地发生。英语启蒙陪伴营的课程里,有很多有趣的游戏,让孩子玩儿到停不下来!

英语启蒙陪伴营”中的游戏

英语启蒙陪伴营的课程里,最受欢迎的应该就是游戏了,晓华会把儿歌和绘本拓展出很多好玩儿的游戏,孩子们玩儿着玩儿着就有输出了!

和大家分享其中最受欢迎的几个游戏!那些常见的连一连、涂一涂、找一找就不在这里列举了,这里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做不到的!

Fly Swatter Word Game,打苍蝇的词汇游戏,是ESL教师让孩子巩固词汇的一个常用方法。在启蒙过程中,我们虽然不主张背单词,但是这类小游戏还是可以让学过的词汇以有趣的方式重复。

启蒙陪伴营第5课绘本拓展游戏

有娃的家里怎么可能没有动物毛绒玩具呢!

启蒙陪伴营第15课儿歌课

启蒙陪伴营第27课互动游戏读绘本

绘本故事除了读,还可以这么玩儿哦!

I Spy游戏,又叫I spy with my little eye游戏,是英美国家特别常见的一个亲子游戏,可以说所有孩子童年时都玩过。

I Spy有不同的玩法,可以一个人描述一样ta看到东西的属性,比如颜色、形状,不说出来是什么,让另一个人来猜是什么,也可以直接说出看到的东西的名称,由另一个人指出来在哪里。

I Spy游戏对提高孩子的语言应用能力非常有帮助。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不光知道了物品的名称,也通过对物品属性有所了解,并且,还练习了通过英文去思考的好习惯。

儿歌不会唱?家长和孩子试试有节奏的边拍手边唱!

启蒙陪伴营第19课绘本唱诵游戏

Elsa和妈妈边玩儿边唱

游戏太多,就不剧透了,

来我们的英语启蒙陪伴营,和孩子玩儿起来吧!

“教书如戏,全靠演戏”——这是我在美国小学教书最大的心得。别误会,这里的演戏不是成人世界的伪装,而是——玩游戏!

我在美国小学教书的时候,当我对孩子说“我们接下来要学习单词XX和单词XX…”

此刻孩子们好像都没有什么兴趣, 脸上往往写满了心不在焉…

这时如果我说:“嗨,我们接下来要玩一个游戏…”

神奇的化学反应发生了:那一瞬间孩子们的眼里突然开始放光,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

最后的结果是,我用玩游戏的形式,带他们学习单词。比如我常常用的几招——

大声小声游戏:我大声读单词,孩子小声读单词;

苍蝇拍游戏:两个孩子一人拿一个苍蝇拍,我读一个单词以后两个孩子抢拍单词;

单词躲猫猫游戏:先让孩子们复习所有的字卡,把一个单词卡片偷偷藏起来,让孩子们找找哪个单词不见了。

为什么原本枯燥无味的“学单词”,换了一身游戏的皮囊,就变得如此丰富有趣起来?

Lawrence J.Cohen在《游戏力》中提到,游戏可以帮助孩子探索世界,又能帮助他们理解每天所接收到的信息,还能帮助他们从生活中的挫折中重新振作起来。

游戏,就是一个充满魔力和想象的场所,孩子能在其中得到完全的释放,从而成就自己。

更有魅力的是——基于玩耍式游戏的养育方式,可以重建亲子间深情联结的桥梁。游戏中所激发的活力、所产生的亲密感,可以缓解父母的压力,也可以帮助父母进入孩子的世界。

而游戏之所以重要,不只是因为孩子“喜欢玩”游戏,而是最平常的游戏中,也含有层层深意。

比如孩子跟爸爸玩飞镖。孩子不仅仅在训练手眼和身体的协调性,飞来飞去的飞镖划出美妙的弧线,就像架起了一座亲子间的空中桥梁,爸爸的夸赞给孩子带来自信,对爸爸产生信赖感。

比如看似枯燥无味的学习内容,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形式“玩知识”,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了。

下面分享《游戏力》里面的经典游戏案例。

“陪伴游戏”培养亲密感

不少父母会记得孩子小时候热衷的“假想游戏”——

“来,假装我是妈妈,这个娃娃是宝宝。”5岁的小女孩抱着娃娃喜欢这样玩。

有趣的是,黑猩猩也会玩假想游戏。成年的雄性黑猩猩会相互之间打架,但是它们也是和解专家,善于道歉。

有的时候,当两只黑猩猩无法通过道歉的方式达成和解时,其中一只会假装在草丛里发现了什么好玩的东西,大声叫其他猩猩过来看。

其他的猩猩看过发现没什么就会离开,只有刚才吵架的那只猩猩会留下来,假装在草丛里发现新东西,兴奋得跳上跳下。最后它们会安静下来,开始为对方梳理毛发,友谊在此刻恢复了。

当我们发现孩子在交谈时频频走神,哭泣着说没有人理解他,或是对学习倍感乏力时,我们可以玩一些假装游戏。

比如,妈妈假装成女儿,女儿假装成妈妈。有机会扮演大人角色的孩子,突然有了“掌控大人”的权利,而平时高高在上的妈妈,突然失去了教育孩子时的威严,这种游戏拉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感,让父母放下架子,成为和孩子闹成一团的老顽童。

陪伴游戏,会成为和孩子言和的那把钥匙,打开孩子关闭的心门,帮助孩子重回世界。

“自信力游戏”培养自信

孩子通过游戏来认识世界。还记得年幼的孩子喜欢“扔东西”的时光吗?两岁的孩子一次又一次地把东西扔在地上,看得津津有味,兴奋不已。

有的父母可能觉得这是纵容孩子乱扔会养成不爱整理的坏习惯,其实不然,这是孩子探索世界的一个方法。

简单的“扔”这个动作,源于地心引力的作用,对于孩子而言,“扔一百次东西”是一个好玩的游戏,也许就由此激发了他们对于物理探索的兴趣。

再来看看五岁的孩子喜欢玩的“假装医生”的游戏。他们假装量体温,开始对身体进行探索。又比如,做饭的游戏,清洁整理的游戏,假装当妈妈看婴儿的游戏…

这些日常家庭生活里发生的种种情形,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通过游戏,他们学会做饭烧菜、清洁整理、上班下班、看护宝宝等等。反复练习这种游戏,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自信。

因为他们发现自己开始通过这些行为,拥有了对世界的“掌控能力”,而反反复复一次次的练习,治愈了孩子的无力感。

游戏可以打开孩子的心扉,帮助化解不良的情绪。

举个例子,一个三岁小女孩去打针,打针的时候哇哇大哭,打完针以后回家想和爸爸妈妈玩游戏——当护士!

这个时候她会以游戏的方式,来给爸爸妈妈,或者自己的毛绒玩具打针,从而释放自己的情绪,忘记自己被打针时的无力感。

我在教室里常常带孩子玩的情绪游戏是扮演——

我让孩子们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然后扮演那个动物在教室里走来走去。有的孩子会扮演成狮子,发出吼声宣泄情绪。有的孩子扮演成猴子,跳来跳去模仿原始动物…

这样的游戏过后,低落的情绪一扫而光!

小杨老师曾经教过有自闭症的孩子,在学校里被其他的孩子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为此,我们全班一起做了一个“心灵圆圈”的游戏,每个孩子坐成一圈,一个接一个传递一个玩具,拿到玩具的人将有机会发言,聊一聊自己对“朋友”的定义。

玩具一个个从孩子们的手中传递,直到传到自闭症的孩子手上,他说道——

“我想要跟大家交朋友,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可不可以告诉我怎么做才更好?”

通过这个游戏,他释放了内心的困惑,而其他孩子也了解到了他的心路历程。

除此以外,由于童年时期的经历而需要释放情绪压力的孩子不计其数。没有人能事事如愿,没有谁的童年一直都是欢声笑语,能够永远不吃亏。

面对种种信息,做游戏能帮助孩子进行心理治疗,又能帮助他们释放自己的情绪。

“教育性”游戏培养学习兴趣

如此回想,做一个擅长游戏的老师,这是很多美国小学老师想要做到的目标。每天在课堂上看似都是在玩各种各样的“教育性”游戏,这样的游戏可以让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起来。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学单词。它不再是枯燥的抄写,而是悄悄潜伏在各种各样的游戏里面:

例如利用桌游来学习单词:

这么多好玩的游戏,不仅仅是老师与孩子的互动,更可以成为家长与孩子的互动方式之一。

在美国教书的时候开家长会,家长常常跟我抱怨——

每天回家问孩子“你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

孩子的回答往往是一句“还不错”,草草了事。

其实,孩子也需要倾诉,沟通的秘籍就是:用孩子的方式加入他们的游戏。

比如我们可以这样问:“想不想跟爸爸妈妈玩一玩?我们来演一下老师和小朋友在学校一天的游戏吧!”

如果他们同意,孩子的一天都会灵活地在你面前展示起来啦!

很多家庭的生活都很正常,但就是缺了些热情和快乐。比如我一个朋友就非常会利用游戏来增添家庭生活的乐趣。

比如我和朋友带着孩子一起去逛商城,小朋友走不动了,朋友换了个法子鼓励孩子:“我们玩谁先跑到终点的游戏好不好?”

一下子小朋友变得有动力,跟妈妈嬉戏打闹跑回了家。

号外!号外!晓华老师讲座

8月29日(周三)晚7:30,微信群讲座

亲子启蒙这条路,到底怎么走?

英语启蒙难不难,累不累,怎么做才行?

一年的启蒙规划,怎么来?

入群听讲座,请加下面微信

已在群的家长,不用重复添加

第一阶&第2期招生啦

课程内容:儿歌+绘本+日常对话+动画片+亲子游戏!

本课程适合人群:3-6岁孩子及爸妈

想带娃启蒙,又不知如何入手;

孩子刚刚启蒙,不知下一步怎么走;

很想开启亲子启蒙,但又怕坚持不下来;

已经成功启蒙,读章节书都没问题的孩子;

只想花钱买结果,启蒙过程完全不想参与的家长;

哪有什么捷径,唯有正确的坚持

长按下方二维码,开启亲子启蒙

课程费用:3个月,998元(机构5次课的价格,省时高效,在最佳语言学习阶段,事半功倍)

退费原则:开课后,一周内可以退费,需扣除已上课程费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偷偷给游戏充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