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世界抄袭我的世界有抄袭吗?

请问: 迷你世界为什么要抄袭?

题主问的是为什么要抄袭,而不是哪里抄袭了。各位Minecraft玩家理智一些,且听我道来。

迷你抄袭的原因:从MC的热度中分得一杯羹,来赚钱。

迷你世界很好的抓住了现在的小学生经济自由度极高,零花钱支配量大,因此为小学生开发了一款沙盒游戏。当然,迷你玩的本质是个商人,MoJang和网易也一样,但是MoJang是付费购买游戏,网易是开发租赁服和售卖一些无关痛痒的组件,只有迷你世界,深知自己不可能做到这一地步,便直接开发了一些令人匪夷所思、无法获得正常游戏体验的氪金项目。

当然了,如果迷你玩能原创游戏的话,应该能取得非常好的成绩,可惜它抄袭了,而且抄到了Minecraft的头上,抄到了微软的头上,抄到了网易的头上,抄到了全球无数玩家的头上。

迷你抄袭是为了钱,因为买了版权才不算抄袭,迷你公司还没有什么钱吗?哎,我是为了贪点钱才这样的。


谢邀我们首先先来了解一下我的世界

《minecraft》(《我的世界》)是一款风靡全球的高自由度沙盒游戏,由瑞典

取得了该游戏在中国的代理权。[1]

该游戏以每一个玩家在三维空间中自由地创造和破坏不同种类的方块为主题。玩家在游戏中可以在单人或多人模式中通过摧毁或创造方块以创造精妙绝伦的建筑物和艺术,或者收集物品探索地图以完成游戏的主线。2011年Minecraft获GT年度评选年度最佳创新奖。2016年5月20日,网易宣布正式代理《Minecraft》中国版。[2]2017年3月,中国大陆代理商“网易”正式确定Minecraft中文名为《我的世界》。

那为什么迷你世界要抄袭我的世界呢?

今年夏季,网易《我的世界》中国版尚未测试以前,一款名为《迷你世界》的手游产品突然出现,MAU迅速突破千万成为今年国内手游市场大黑马。7月21日,GameLook发布了一篇稿件《<我的世界>拦路虎?<迷你世界>MAU超千万,陷模仿风波》,重点谈到了《迷你世界》这款产品的实际情况,以及与《我的世界》的各种纠纷。

但令我们始料未及的是,GameLook文章发出后,两方玩家将战地扩大,持续4个多月竞相在我们这篇稿件下留言攻击对方玩家和产品,且直到今日,两边玩家也没有丝毫罢手的迹象,时不时公号后台就收到一条对喷评论,目前这篇文章微信最多放出100条评论、后台还积压了数百条评论,让我站编辑部一脸懵逼,这种现象是gamelook这5年来从未遭遇过的状况。

众所周知微信公众号文章发布后,一星期后其实就不会再有阅读量上的增长,《我的世界》和《迷你世界》玩家契而不舍地通过微信搜索进入gamelook这篇微信文章,并积极维护自家与对方互喷,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精神,连gamelook都要被感动了。

但这种现象反思一下,也许是沙盒游戏玩家的忠诚度、以及国内沙盒游戏市场的容量,似乎被国内游戏业严重低估了。

《我的世界》《迷你世界》玩家持续4个月的骂战

骂战硝烟不停的原因,与两款产品用户量都快速增长有不小干系。

从用户量的角度来来看,过去4个月中,《迷你世界》秋季继续高歌,截止到2017Q3已拿下3500万MAU;而《我的世界》中国版10月全平台公测后也开始发力,网易在本月16日发布Q3财报中透露,《我的世界》注册用户近3000万。

虽然《我的世界》官方中国版与玩家见面的日子比《迷你世界》晚了几个月,但10月12日全平台公测后,两天时间里《我的世界》单安卓玩家就超过千万,MC中国玩家的大规模回归官服不是假的。

单论留言感受,10月份以前,《我的世界》玩家似乎火力更强;10月份之后,为《迷你世界》摇旗呐喊的读者也渐渐多了起来。从具体用户发言来看,《我的世界》玩家主要抨击《迷你世界》在玩法、场景、角色有抄袭《我的世界》嫌疑;《迷你世界》在低龄用户群体中下探更深,玩家更倾向表达《迷你世界》更加好玩,部分情绪化的玩家会上升到民族情感层面,别看这些玩家年龄小、但喷起人来套路也是深。

两边玩家都存在过度偏激的言论,整体情绪化较为严重,gamelook出于评论尺度的原因,没有让大量过激评论通过审核释放出来,总体来看中立态度和足够理智的这部分玩家只是少数。

由于《迷你世界》是被指责抄袭的一方,而且《我的世界》用户年龄相对偏长,骂战的天平微弱向《我的世界》玩家倾斜。

据gamelook观察到的情况,《迷你世界》官方似乎也对玩家骂战门清,并明白自家玩家在舆论和辩术上的不利地位,10月26日,《迷你世界》新版本更新,在游戏中嵌入了内置社区。开发商迷你玩在更新公告中表示,“在外漂泊的孩子们,以后再也不用遭受委屈”。

虽然《迷你世界》决心给自家玩家围起了保护的围墙,但这场持续4个月的争论,在gamelook看来,还远远没有结束。

  是否真的算抄袭仍是无头公案

《迷你世界》和《我的世界》皆为像素风的沙盒游戏,二者玩法、UI相似,都拥有收集、生存、建造等元素,不同在于《迷你世界》美术风格更加卡通多彩,并开通了复活币、皮肤等氪金点。

由于游戏界公认玩法并不受版权保护,法律界主流观点也认为,游戏的玩法属于不被著作权保护的思想范畴,因此单凭难以藉此判定是否存在侵犯知识产权的事实。界定存在抄袭行为与否,仍需要通过美术资源、核心代码、乃至复杂游戏系统相似度等关键证据才能判断。

同时,相关律师介绍,认定著作权侵权标准需遵循作品、接触、实质性相似、排除合理解释四项原则标准,需全部满足才能判定侵权。如作品指游戏当中的独创性作品,具体例子为《我的世界》主角史蒂夫。

尽管《迷你世界》虽然在玩法上与《我的世界》存在一些相似之处,但许多细致的物品具体形象和名称都有所差别,比如《我的世界》的物品红石,在《迷你世界》有相似功能的物品则被称为电石。

换言之,网易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有可能会是一场硬仗。不过业界常理归常理,但网易其实在国内已有类似诉讼获胜的先例。

早在8月初,网络上就谣传网易已经向《迷你世界》正式提起诉讼,不过在网易《我的世界》官方中并未发现类似声明,这些传言基本系玩家伪造。8月底,网络上同样流传一张网易向国内渠道发律师函,要求下架《迷你世界》的截图,真伪同样难辨。

之后TapTap的确下架了《迷你世界》,后继也有其他应用商店跟随下架,这或说明了网易在幕后做了一些工作,渠道也赞同了网易的维权看法。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经过实际验证,国内仍然有部分渠道可以下载到《迷你世界》,意味着并非所有渠道都支持《迷你世界》侵权《我的世界》的说法、这或许是在这两款沙盒高下载量状态下的一种狡猾态度。同时,在国内被封堵去路后,《迷你世界》也在积极筹备海外发布事宜。

从目前的状态来看,两款产品都处在快速增长期,并且网易已经和自家玩家站在同一战线、正式认定《迷你世界》侵权,但没有法院正式裁判定性的情况下,抄袭一说仍然是一桩无头公案。

这场两大沙盒游戏持续4个月的争端,揭示了国内沙盒游戏市场份额之庞大、玩家之忠诚,远超业界预期。同时也侧面验证了,网易此前大手笔拿下《我的世界》中国版代理战略的正确性。

同样不得不说的是,沙盒游戏这个品类被整体低估了。

根据迷你玩科技的数据,今年10月26日,《迷你世界》用户总数就已经超过1亿。11月16日网易发布2017Q3财报也显示,《我的世界》累计下载近3000万,网易首席财务官杨朝轩在分析师电话会议中也乐观表示,“《我的世界》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从近几个月到2018年初,我们都处于化初期”。

这透露《我的世界》暂时还不急于《我的世界》的变现,目前3000万的注册玩家只是刚刚开始,还有更多潜在的沙盒游戏玩家没有被挖掘出来。沙盒游戏的玩家,更多藏在那些从来没有接触过游戏的低龄用户中,并同时会称为将来游戏玩家的中坚力量,决定了未来中国游戏市场的格局。

业内往往会将2017年称之为狼人杀年、以及吃鸡年,但现在看来,也可以称之为沙盒手游的元年。

其实国内也有其他厂商瞄准了沙盒游戏这块肥肉,准备争抢低龄用户资源。今年3月份,360就早早宣布代理沙盒游戏《宝藏世界》,并于10月26日正式公测;蜗牛游戏更是在年初祭出了6款沙盒,其中较为引人瞩目的是《方舟:生存进化》IP改编的沙盒端游《方舟:方块世界》。

不过,可以发现的是,国内虽然有厂商发力沙盒,但大多集中在年初。沙盒在上半年和下半年的风头相继被狼人杀和吃鸡游戏抢过后,整体曝光都偏冷,在《迷你世界》抢先吃到红利占领市场后,业内才真正发现沙盒游戏并非小众品类,而是值得深耕、甚至可能与吃鸡、MOBA平起平坐的明星题材。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布时间:2017年9月26日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迷你世界抄袭我的世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