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推荐几款100-200的主动降噪耳机推荐的耳机吗?听书用。

作为国内耳机出货量最大的厂家,1MORE这几年推出了各种不同定位的耳机,hifi、电竞、运动、无线以及智能的耳机都有涉猎,拥有极为细分的产品线,例如我去年入手的1MORE iBfree以及不久我用的一款1MORE电竞蓝牙耳机E1020BT等等,都属于无线耳机,但设计的侧重点完全不同,一款定位运动蓝牙、另一款则是无线电竞类耳机。值得一提的是,传统耳机市场增长放缓的今天,无线耳机应该是如今增长率最快的一个耳机市场板块,市场上充斥着各厂家产品,竞争也进入了白热化。但对于我这个耳机发烧友而言,无线耳机市场上显然已经有太多产品,但国产产品当中真正定位高音质并不多,如今用的最多的蓝牙传输方案是Apt-X,但最佳的无线蓝牙方案,除了华为刚推出但还未有相关产品的HWA外,应该就是索尼的LDAC传输技术了,而1MORE在近段时间推出的三单元无线耳机就是这样的一款产品,蓝牙用上了LDAC传输技术,单元方面是自家的三单元圈铁,应该算是国产无线耳机当中唯一LDAC方案的HiFi级蓝牙耳机了。

上面也说了,LDAC是索尼自家的无损蓝牙传输技术,传输速率是990Kbps,大概是我们常用的高通Apt-X编码的3倍,理论上可以实现更低的传输损耗和更高的带宽,其实一直以来索尼的音频产品大多数都会用上这个技术,例如索尼的WF-1000X、100ABN等,配搭索尼自家的播放器可以实现几乎无损的无线传输。但实际上,对于一般用户而言有使用上的关键问题,从性价比角度看来,之前国内耳机是没有LDAC产品的,因此想要享受LDAC既要匹配地入手索尼的耳机和索尼播放器,付出享受高音质的代价,另外不少手机并不支持LDAC蓝牙编码,就算硬件支持系统也并不支持,手机的系统设置LDAC传输也并不是真正的实际实现LDAC,但在安卓8.0系统出来后,如今不少手机主讲可以支持LDAC编码了,例如我手头的小米MIX2S在最近升级MIUI10后可以实现LDAC,降低了使用难度和使用成本,因此在这个关节点上,1MORE支持LDAC的三单元HiFi无线耳机的出来可以说定位非常明确,抢占了国内市场的空白,定位极致音质的耳机,蓝牙传输上用上最好的LDAC方案,用的单元也是曾经作为旗舰的三单元圈铁,799元的售价并不太贵,对于烧友或者大众用户而言,是可以承受的,比起索尼自家的无线产品,性价比也是其高的。

除了一些百元以下的入门级别耳机,1MORE绝大部分耳机的包装一直都不错,这条三单元无线圈铁耳机也并不例外,配件齐全,包装内部整齐划一,有设计稿的涂鸦作为内饰,而包装外的铭牌说明这条耳机定位属于自家的旗舰系列,算是HiFi与无线相结合的旗舰产品。

1MORE自家有一条售价599元的三单元圈铁耳机,定位上是HiFi级的旗舰产品,之前获得过国内的最佳设计奖和国外的众多奖项,而这条三单元圈铁蓝牙耳机的腔体发声部分其实就是基于自家三单元圈铁耳机改进而来,腔体结构和质材几乎一模一样,只是颜色上略有不同,拥有同样的三单元结构。当然了,这条蓝牙版本的耳机整体上更显专业风,耳机腔体和挂脖部分的颜色进行了融合,都是银色磨砂金属的质感,有红色横条,既圆润也有质感,充电口升级了少见的Type-C口,做工上比起我手头的iBfree和电竞蓝牙耳机更好,算是国产蓝牙耳机当中的标杆级的做工。

在使用上,这条耳机与传统蓝牙耳机一样,开机后久按确认键可进行蓝牙匹配,我用升级了MIUI10的小米MIX2S与之配搭可以自动进入LDAC。在最重要的声音表现上,个人认为这条三单元无线圈铁耳机表现是接近1MORE自家的三单元有线版本圈铁耳机的,特别是在低频力度的表现上,并没有因为是无线耳机而有所减弱,低频有质、有量,声底和有线版本较为类似。与有线版本相比,无线版本声音会更为清新一些,中频人声会更靠后,但高频细节同样丰富,可能是得益于LDAC传输的加成,基本上1MORE的这条蓝牙耳机没有传统无线耳机的浮躁和发虚感,力量感和密度比较出色,如果不特别说明的话这条耳机就是一条传统HiFi耳机的听感,适用于绝大部分的音乐演绎,整体均衡,音乐氛围浓厚。

与传统有线耳机相比,1MORE这条三单元蓝牙圈铁耳机并没有音质上的明显劣势,甚至高频解析力和声音的流畅度还有更出色一些,去年的时候我曾做过一篇关于国产三单元圈铁耳机的对比评测,对比的魅族的Flow、飞傲的F9和1MORE的三单元圈铁,结论上个人认为1MORE的三单元圈铁耳机的声音整体性和低频层次感都要比魅族Flow要好,整体细节上也优于飞傲F9,在耳机发烧的观点看来千元内1MORE的三单元圈铁耳机已经有不错的性价比,而1MORE这条三单元蓝牙圈铁耳机除了继承了有线版本的声音特色外,在设经过两年的调教被设计为无线时做了极佳的融合,磨合出了一条为HiFi而生的蓝牙耳机,比起有线版本,甚至还提高了明亮度和低频量感,让这条耳机变为无线耳机后拥有更为开阔通透的听感,不会像传统蓝牙耳机或者一些可换线耳机接入蓝牙耳机线后,没有考虑驱动和匹配问题,声音的整体性和驱动受到限制,通透性和动态表现会有所拘束。

这条耳机我除了听音乐外还拿来听书,续航应该在6-7小时左右,在蓝牙耳机当中并不算特别长,但作为一条定位HiFi级的蓝牙耳机来说已经算是不过不失了,这条耳机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加入了环境降噪,降低通话时外界的影响,算是一个福利功能。当然了,这条耳机对于一般的用户而言,799元的售价是略贵的,但对于传统发烧友而言,这条耳机从音质表现角度看来已经是极具性价比,特别是LDAC规格的蓝牙传输,在国产耳机里面是具有唯一性的产品,其实这一点就足够抢占国内的空白市场,虽然说如今索尼也推出了拥有LDAC功能的蓝牙耳机线,可以匹配不少科幻想的HiFi耳机,但从声音的匹配度和耳机驱动的角度看来,1MORE的这条无线三单元圈铁已经做到了极佳的声音磨合度,音质、做工和续航也做到了业界的优秀碎片,毕竟这条耳机其实从工程版到如今正式成型并量产经历了2年多的调试,个中花费精力和诚意是不言而喻的,已经算是为这条耳机力求做到精益求精的地步了,因此无论是烧友或者大众用户,考虑到这条耳机显然并不是一般的蓝牙耳机,定位上完全按照HiFi的高要求高规格去制作,799元的售价反而算是很合理了,而且也无疑是如今1MORE乃至国内耳机市场当中规格最高一款蓝牙耳机产品。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编者按:作为智能音箱产品的杰出代表,亚马逊Echo自2014年年末发布以来,一直备受市场热捧。据了解,2015年亚马逊Echo卖出了400万台,2016年卖了800万台,2017年销售目标更是上了1000万台。这也让其他很多智能音箱厂商羡慕不已。

对于亚马逊Echo来说,其核心技术则是其集成的智能语音助手Alexa。而早在2015年6月25日亚马逊就宣布,将开放智能语音硬件Echo的内置AI助手Alexa的语音技术,供第三方开发者免费使用。随后,亚马逊发布了针对第三方开发者的版本,用户可以通过其他电子设备操控Alexa,而不必通过Echo。这也使得很多第三方智能音箱厂商有机会利用Alexa打造一款与亚马逊Echo类似的智能影箱。

下文将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如何来开发一款类似Echo的智能音箱。

由于我本人专注wifi音响已经有五年的历史,对WIFI音响的技术比较熟悉,所以最近接待了很多北京上海深圳的大公司的产品经理上门来请教,发现大家对Echo的研发还处在没有研究过的阶段,对Echo这款产品还只是停留在以一款蓝牙音响的认识去理解Echo这款智能语音识别音响。所以,我今天把我的技术开发,资源整合,市场情况,未来发展的积累给大家分享,减少大家的疑惑。

?亚马逊Echo的历史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亚马逊的echo这款产品,这款产品是亚马逊耗费了2000人的研发团队,历时4年打造的产品。

在此之前不得不提一提它的前辈——SONOS音响。SONOS音响是美国的一个成立于2002年历时6年研发打造的产品,这家公司的核心技术成员来至于美国一家高科技通讯公司——高通Qualcomm。6年的技术攻关将WIFI的带宽高,高保真无损传输和解码,多台设备互相(利用wifi宽带宽,将几台音响连接到同一个局域网实现同时播放同一首歌,营造出给无线环绕声的效果);同时,利用其音乐云服务控制的技术交换和商务合作,SONOS音响的APP集成了美国,中国,欧洲主流的音乐内容服务商资源,比如Pandora,Spotify,QQ music,虾米,多米等丰富的内容资源。其结果是给公司带来了很高的知名度和丰厚的收益。2005年乔布斯在看到SONOS音响时感叹道“这是音响的未来”。长时间的技术研发和投入(据说研发投入2亿美金)给SONOS音响带来了好的收益,单2011年SONOS音响销售额达到近2亿美金。

SONOS音响拥有五款经典产品,包括:三款wifi音响,一款soundbar,一款WIFI桥接器盒子,WIFI中控。但其缺点也很明显:价格贵,体积大,仅仅适合高端消费人群,而且其核心优势multiroom功能只有在别墅才能体现出其优势来。

2010年11月SONOS进入中国,所以从2011年开始中国有了第一批wifi音响的开发者,希望模仿SONOS的成功。而最早的一批开发者是用MTK5350或者高通的QCA9331开始开发的,但无疑都倒在了学习的路上。随后亚马逊也开始介入,并最终获得了成功。

亚马逊的Alexa项目大概开始于2011年,应该是受到了iphone4s语音助手Siri的启发(同时受到启发的还有“讯飞语音输入法”。不得不说,乔布斯真的是一代伟大的产品经理)。至于Echo(Echo tap、Echo、 Echo dot)是Alexa实际应用的最成功的产品。

Alexa是亚马逊投入重兵研发出的语音识别云服务平台。像一个带语音搜索功能的APP Store(主要的功能有智能问答,音乐服务Amazon music、Spotify、Iheartradio等;新闻服务NBC;天气预报服务;打车服务Uber;智能家居服务IFTTT协议的灯等等),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超过了5000个服务接入了亚马逊的Alexa云平台。

而Echo类似于苹果手机,不仅仅包括硬件,还包括一套基于Linux系统自主开发的操作系统(类似于Mac OS)。   

Echo去除了SONOS的笨重,价格贵等缺点,当然最重要的是有Alexa做语音识别后台,产品有卖点,卖得也特别好。其实,Echo已经不单单是一款wifi音响,已经成为了一台家庭智能中心产品,通过不断的采集用户习惯,收集用户问题训练Alexa,让Alexa越来越智能。Alexa也集成越来越多的服务,使得消费者越来越喜欢这款产品。

亚马逊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追求的不单是Echo销量的大幅增长带来的几十亿美金的销售额,更在乎的是Echo背后的Alexa代表的人工智能这个未来的庞大市场。所以,亚马逊把Alexa的API接口开放给到全球的开发者,开发者们可以利用Alexa开发出很多不同的硬件产品,比如:Alexa音响,Alexa车机,Alexa耳机等等。

怎么样开发出一款Echo音响产品?

(1)联网——WIFI芯片或模块(博通、瑞昱、MTK都可以)。

(2)语音算法本地处理单元:主要是解决降噪(背景噪音消除,回声消除);唤醒词唤醒;语音方向识别这几个问题。需要用到MIC阵列(咪头)+ADC(音频模拟转数字信号芯片)+DSP(语音数字信号处理芯片)(一般由CPU模拟运算)。

MIC阵列负责语音的采集。一般来讲MIC越多声音采集的效果越好,但算法也就越复杂,对CPU的主频要求也就越高。

ADC将MIC采集的语音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物理滤波消除一部分外部噪音,只保留20-20KHZ频段的声音。

DSP负责运行语音数字信号的处理,分两种:一种是用强大的CPU资源模拟运算降噪算法处理语音音频数字信号,一种是用芯片硬件处理的方式最终得到干净的人的语音信息。

处理完成之后,利用wifi信号,将干净的语音信息编码打包上传到云服务器上,然后做进一步的处理(语音识别,语义理解,服务调用)。

MIC的参数主要注重灵敏度和几个MIC的一致性;ADC主要注重的是模拟转数字的采样率,一般亚马逊对人声采样格式要求是芯智讯官方交流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主动降噪耳机推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