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因为挤兑崩盘的理财平台被挤兑,都究竟是些什么东西

雷潮的爆发让人害怕,平台出问题也持续一段时间了,这个时候选择靠谱合规的平台才是关键。

活期从备案开始就一直被监管明确被禁止,目前还是有很多投友在活期理财平台栽跟头。活期对P2P平台是绝对的毒药,在风平浪静的时候活期平台相安无事,一旦有平台暴雷引起恐慌,比如这次的暴雷潮,活期平台或者活期占比很大的平台首先就会倒下,原因就是恐慌引起的挤兑。
平台搞活期也知道这其中蕴藏的巨大流动性风险,但部分平台为什么这样做,主要原因就是利用活期迎合投资人的口味进行快速吸金,然后快速捐款跑路。
1、有真实业务搞活期也必然是拆标进行期限错配,恐慌挤兑发生后一是借款人没到期不会还钱,二是没有新资金进入,此时你拿什么兑付大量投资人的钱?
2、无真实业务搞活期,那就是真正的借新还旧,旁氏平台随着资金盘的增大,资金链的断裂必然会导致崩盘。
目前恐慌情绪还在蔓延,部分存在活期或类活期的平台已经出台相关措施了,比如限制每天提现的总额度等,目的就是为了应对恐慌造成的挤兑。

二、拥抱合规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作为一个P2P投资人应该坚持的投资思想就是:坚持合理分散是核心,确保收益覆盖风险是关键,追求高性价比是目标。
一定保持风险意识、敬畏风险,每投资一个平台都是抱着血本无归打算的。自己要对自己负责,把希望寄托于平台和他人都是不现实的。
对于长期高息高返的平台来说,千言万语也阻止不了他们要投资的心,最终掉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所以要对自己的投资行为负责,愿赌你就要服输,而不是愿赌、输了你就找政府。
不是政府甩锅也不是政府助长老赖的气焰,最主要的是提醒投资人投资有风险,要为自己的投资行为负责。投资前一定要学习要理性、要做到不懂不投。

能有人来说一下,为什么海象理财会这样?大家都在疯狂挤兑,是因


原标题:黄河金融:这个老让人挤兑的上市系平台究竟如何?

今天小象先不发表感言了,因为接下来要观察的平台自身的话题性就很强了,所以我们开篇就开始对它的讨论吧。

这里也不卖关子了,直接报出它的大名吧,那就是黄河金融。

一个很憋屈的上市系平台,因为前段时间它让一些自媒体挤兑的不像样,还惊动了上交所,为此事儿上交所还专门出了个问询函,要求其背后的上市公司对媒体方文章中提出的质疑做出详细的解释,并做好充分的风险揭示。

而这家上市公司这段时间也因为与赵薇的买壳卖壳闹剧算是彻底出了名了,当然也不是什么光彩的名声,黄河金融作为这家上市公司旗下的互联网理财平台,你说话题性能不强吗?

但作为网贷投资者,我们只需要关心平台值不值得投资就可以了,至于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是是非非我们就不要太多关注了。

所以小象接下来就直接对这个平台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并通过一些公信度还不错的细节来分析一下这个平台的投资价值吧。

首先我们需要来了解一下这个黄河金融运营主体的股权结构,通过浏览其官网可以获知,该平台的运营主体是浙江众联在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经工商查询后可以看到这家公司的股权结构如下图所示:

除了一个由多名自然人组成的投资基金之外,另外两个股东其实可以被看作是一家了,一个直接就是上市公司浙江万好万家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而另一个则是它的最大股东,万好万家集团有限公司了,这样看来黄河金融的股权结构非常的简单,其实就是万家文化旗下的一个互联网理财平台。

一般这种上市公司控股的网贷平台,最大的问题都是涉嫌自融,也就是为自己公司的主营业务进行输血,这一现象在房地产公司中尤为明显,但是这家黄河金融,还真没发现有什么明显的自融迹象,而让媒体方经常拿出来念叨的主要还是它的自担保。

虽然在问询函的回复中,万好万家强调为黄河金融提供担保的并不是它自己而是它的最大股东万好万家集团有限公司,但是这家公司同时也是黄河金融的股东啊,所以自担保还是乖乖的承认了吧。

那么涉嫌自担保就说明这个平台一定有问题吗?黄河金融本身就一点儿投资价值都没有了吗?

接下来小象会选取一些细节跟大家探讨一下的。

首先是去年1月份,万好万家曾经发布过一个公告,主要内容是披露一下它用自己的闲置资金投资了自家的理财平台黄河金融,而且还是短期理财产品,初步分析很有可能是它的活期产品零钱宝。

而在这份公告中我们也可以清晰的了解到黄河金融主要的业务模式和债权来源。

没错,它自己本身不开发债权,而是与长三角区域的一些小额贷款公司达成战略合作,由它们来为黄河金融推荐借款需求,同时需要这些与之合作的小贷公司提供债权赎回承诺以及主要股东的连带担保责任,黄河金融这边主要负责二次审核和寻找出借人。

所以很明显,这种二手的债权的质量的好坏,只能通过黄河金融对投资人做出的承诺来辨别了,因为好不好,也是小贷公司回购,同时还由其背后的集团公司提供全额担保,并且在这个担保的基础上,这个集团公司还为自己购买了商业综合责任保险(其实只是一个噱头)来提高担保力度,可谓是费劲了苦心,就差把心掏出来给投资人证明黄河金融有多安全了。

到这里问题的关键点也就出来了,那就是作为投资人的你究竟信不信黄河金融的担保方万好万家集团了,毕竟大公章可是盖上了,也明确表示全额担保了,也就是说,一旦投资人有什么损失,拿着合同直接找万好万家集团就可以了。

所以问题的落脚点就更近一步了,那就是万好万家集团本身的担保实力究竟如何?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尴尬的怪圈,小象一直不赞同这种分析平台的方式,但是没办法,只怪这个黄河金融的担保方式太强势了,只要分析一下担保方自己本身的实力,基本就可以有一个大概的判断了。

所以小象今天就破一下例吧,也不去分析具体的标的和风控措施了,而是直接来分析一下万好万家集团的担保实力吧。

毕竟它是上市公司的最大股东,所以分析它的担保实力也不算太难,把财务报表捋出来计算一下就可以了。

首先我们要来确认一下万好万家集团对万家文化的占股比例。

从上面的截图中可以看到是40.40%,接下来我们再来确定一下万好万家的净资产是多少吧。

以2016年9月30日的财报数据为依据,在没有特殊前提的情况下,我们直接取股东权益为净资产值。

可以看到是18亿,这样万好万家所拥有的净资产粗略计算就应该是7.27亿,这也就是万好万家集团最大的担保力度了,当然这里我们看不到它实际对外的其它担保情况,所以需要再打个折,这里我们设定为7折吧,也就是5亿。

目前黄河金融官网显示的待收为4.87亿(2017年5月1日),还是能做到完全覆盖的。

所以黄河金融目前来看安全性还算OK,毕竟风险能被硬性覆盖住。

当然这种比较畸形的完全看背后担保公司的观察方式如果大家不太能接受的话,还是建议观望吧,小象我本人也暂时不会考虑的。

欢迎关注小象要趁早,公众号:xiaoxiangTV888【小象网贷频道】

一个普通投资者的网贷观察日记,真实,独特,也犀利!

PS:这里还有小象的平台观察文章音频等着你来收听哦:)当然也可以来向小象留言推荐你关注的平台!

声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本文为小象原创,如若转载,请联系小象获取授权,谢谢配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理财平台被挤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