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一门功夫上下结构念什么一定要把人体结构弄清楚才好练不是吗?

▲时空静止,扑克牌悬浮。

以上预告是我作为一个摄影小白,经过一周多的琢磨,拍摄的几部拙作,其实从刚开始收到飞宇Vimble 2 手机稳拍杆众测,我是有些惶恐的,一是站内不少大神们朱玉在前的测评,让我膜拜;二是手机稳定器的拍摄是有门槛的,短时间对于拍摄的运镜技巧还难以掌握。下面我就一个手机稳定器拍摄小白的视角,带大家一起看看作为一名手机视频拍摄新手,是否真的需要一台手机稳定器。

手机稳定器到底是什么?

随着自媒体、个人直播的火爆,手机拍摄视频成了一种新的自媒体形式,无论初衷是留念还是分享,越来越多的人对更好更优质的视频拍摄质量有了新的要求,于是由专业稳定器衍生的手机稳定器,成了不少入门级用户的选择。

手机稳定器的用处不言而喻,是为了让拍摄更稳定平顺,宛如电影质感。不少人拿鸡头和稳定器做比较,鸡和鸟类都是一样的。会在运动的时候保持头部的稳定,以便能让自己的视野稳定,看清东西。手机稳定器也一样,作用是在人与机器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来维持二力平衡,而使人在拍摄行进间的镜头,不会发生人所产生的颠簸的镜头抖动,他已渐渐成为记录生活,分享生活的平稳“眼睛”,给大家带来更多录制视频的乐趣。

上图来源于知乎用户@的视频,大家可以关注《你拍过哪些高逼格的10秒短视频?可以简述制作过程吗》问题。有不少用手机稳定器拍摄10S大片的教程。

虽然手机稳定器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了,但相对较高的价格,一直是普通消费者不愿买单的痛点,这状况持续到了2017年,国内主流的手机稳定器品牌大疆、飞宇、智云,在一番价格大战后,都已进入了千元以下的价位,今年行业大佬大疆更是把价格降到了899元,频频降价的趋势,更加佐证了手机云台在消费电子市场的前景,势必将专业使用领域拓展到更加平民化的路上。而与大疆之同期上市的飞宇科技 Vimble 2以599元的价格,公然叫板大疆,亦是引起业内哗然。今天po主就带大家看看,这台飞宇Vimble 2到底是否能满足一名普通消费者的期待。

飞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GuiLin FeiY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成立于2007年8月,位于桂林国家高新区,是一家专业从事、惯性测量电子产品的研制、生产和销售公司。中文简写:飞宇科技,英文简写:Feiyu Tech 。飞宇科技有一支年轻充满激情和活力的团队,通过不断的自我创新以及不懈努力,飞宇科技成功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度姿态参考系(),小型无人飞行器,以及FY系列航模平衡仪等产品。被广泛应用到无人飞机、航模飞机、船舶车辆,、天线定位、机器人、以及姿态实时测量等领域。

飞宇科技Vimble 2是飞宇科技2018年推出的全新产品,上市599元的价格几乎是行业内的最低价格了,那么低廉的价格会导致功能上的缩水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飞宇科技Vimble 2的外包装非常简单,但仅从包装上我们就能窥视出这次飞宇科技Vimble 2所带来的和市面上其他同类产品与众不同的两大特点:一:可以伸长缩短,当做自拍杆使用;二、更多的颜色选择,深空灰、银白、樱花粉,多彩时尚的配色适合更多不同用户的需要。这代飞宇科技Vimble 2不同于以往手机稳定器的叫法,而是新创了一个分类,名曰手机稳拍杆,名称去掉了专业化,更加接地气,让不熟悉产品的受众一目了然这台稳定器的作用:1、可以当做自拍杆;2、用我拍可以更稳定!

▲打开包装,一枚质感专业的手提箱跃然眼前,599元的价格,还单独标配了随身手提箱,飞宇科技 Vimble 2在配件上一点也没含糊,整个手提箱由pvc材料和泡沫内里组成,即可稳固机器配件、又可随身携带。正面FY LOGO十分显眼,立体造型,金属拉丝质感凸显出了不错的质感,但整体规格有些过大,还是比较占地方的。

▲拉开手提箱拉链,我们就能看到飞宇科技 Vimble 2的整体造型了。po主拿到的是深空灰颜色,机身三围尺寸:323mm×118mm×110.5mm,除了机身主体,还配备了脚架稳定器、防丢绳、数据线、保修卡、说明书等。在取用和放置收纳过程中,po主发现,稳拍杆主体和手提箱内凹槽并不是完全的切合,给放置过程带来一些不便,希望今后改进。

▲拿出飞宇科技 Vimble 2 手机稳拍杆,我们先看按钮部分,最主要核心的三个按键为:四向摇杆、开关机&功能切换键,侧面是调焦推扭,后面是扳机键,几乎每个按键都被分配了多项任务。

手机稳拍杆按钮的各项按压和阻尼感都感受良好,只是键位设计上不太人性化,特别是拍摄按钮这么常用的功能,却被摆在了一个手指不方便按压的地方。

▲Vimble 2 机身采用复合材料和人体工学曲线设计,整体握感不错,靠近手掌的部分还增加了橡胶材质的亲肤设计,让设计更有“温”度。

▲作为这次Vimble 2 推出亮点之一的伸长功能,确实解决了不少痛点,伸缩范围0-18cm,适合直播、自拍、旅行记录等多种场景,为稳拍杆增加了不少取景角度。

▲Vimble 2 采用了强力夹固定手机的方式,更加方便,可在实际操作中扒开夹子还是有些吃力的,兼容性方面iPhone 6、7、8、X都能的兼容。

▲另外安卓阵营的大部分机型也都是没问题,po主手上的华为P10p,小米NOTE3都能稳定固定。

▲部分异形手机,就不能那么完美兼容了,比如这台美图手机,几乎无法稳定固定,作为一款设计为自拍、自摄为亮点的稳拍杆,对目前市面上最主流的自拍神器兼容性差,我还是觉得需要改进的。

小结:飞宇科技 Vimble 2 从硬件来看,仅售599元的价格,确实还是算比较实在,无论是做工还是材质都算的上一流。新推出的伸长功能在几天体验来看,也比想象中的稳定可靠。只是在手机品类兼容性以及细节设计方面,还需有更多的思考。

既然叫手机稳拍杆,那么稳定性是衡量这部数码玩意的重要标准之一,下面po主就大家从不同场景和横向对比两个方面看看,飞宇科技 Vimble 2 手机稳拍杆到底有多稳

▲首先是最轻松的步行移动拍摄,大家可以看到,还是带给大家与平时摄影完全不同的效果,丝滑平稳,稳定可靠

▲然后po主又尝试了模拟动物第一视角跳跃拍摄,即使在瞬间变速和改变视角的情况下,稳拍杆依旧能保持较高水准的稳定。

▲变速追踪跑步跟拍中,稳拍器产生了小幅的抖动,但整体观感并不受影响。

▲车内固定拍摄,和车内移动拍摄的情况下,效果还是挺惊艳的,因为在车上如果不用防抖设备几乎拍出的视频是没法看的。

接下来是横向测评。这次与飞宇科技 Vimble 2 横向测评的为:iPhone X和sony as300,三台设备由po主同时携带进行奔跑拍摄。

▲第一段视频来自iPhone X,iPhone X的两个摄像头都有OIS光学防抖,主要优势体验在使用长焦镜头拍摄时,画面会更加稳定,在实际拍摄中是三款设备中都抖动最大的,我们从画面上能明显感受到前后左右的剧烈抖动。

▲第二段视频来自sony as300运动相机,作为除了自家RX0外唯一一台具有光学防抖的运动相机,as300将索尼摄像机的平稳光学防抖技术衍生到酷拍运动相机系列中,影像传感器和镜头组的整个影像单元独立于机身进行移动,利用不同的移动幅度和方向,来有效消除视频画面的抖动*2。在实际拍摄中,我们可以看到as300确实比iphonex拍摄效果稳定很多,几乎没有上下颠簸的抖动,只有少量左右方向性抖动。

▲第三段视频正是来自我们的主角飞宇科技 Vimble 2,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除了在下台阶可以感到轻微抖动,整个拍摄过程非常平稳丝滑,飞宇科技 Vimble 2的防抖直接秒杀上面两台设备。

▲然而在拍摄中po主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自带光学防抖的iPhone X和稳拍器组合的时候,有时会出现画面边缘果冻化的抖动(仔细看上图边缘),据说应该是两个防抖相互冲突结果,因为iPhone X的光学防抖无法关闭,所以目前这个问题无解。

手机稳定器适合哪些人群?

▲第一点不得不说Vimble 2 手机稳定器的使用拍摄还是需要一定入门门槛的。首先是结构复杂,仅主要按键功能就有十几项;其次是握持姿势,虽然稳拍器能带来出色的稳定效果,但如果姿势不正确就不能发挥出全部实力。再次是拍摄技巧,灵活多样的拍摄技巧才能让拍摄更生动,否则在平稳的画面也只是乏味。

▲那么飞宇科技 Vimble 2 到底适合哪些人群呢?po主认为第一序列为视频发烧友&视频拍摄从业者、旅行达人、极限运动爱好者,这类用户对拍摄画面要求更高,同时也有更多拍摄场景及使用状态,特殊的视角、美丽的风景,即使不用那么多技巧也能拍出不错的视频效果。

▲第二类适合的就是长期视频直播,特别是外拍直播的用户了,横拍竖拍可切换、可伸长调节杆,vimble2似乎就是为这一用户产生的,然而加上手机几乎一斤多的设备,长期外拍当真要考验臂力了。

▲第三类,就是热爱生活、热爱分享、喜爱摄影的普通消费受众了,这也是近几年稳拍器急于想扩展的市场。无论是拍娃、秀恩爱、自拍还是记录旅行,手机稳定器无疑都是能增加拍摄效果的好伙伴。而这类用户想入手稳拍器首先要考虑三点:1、我需要拍什么,有多少场景值得拍摄?。2、我有钻研精神吗?(包括软硬件)。3、我想分享给谁?。

深度剖析自己在这三点上的认识,就可以基本决定你是否需要购置一部手机稳拍器啦!

新手如何用手机稳定器愉快的装X!

看完上面的内容,不少人可能面对手机稳定器望而却步“我是一名新手,上手手机稳拍杆怎么能速成拍大片在朋友圈里愉快的装X呢?”po主就将这十几天速成的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帮助更多新手快速入门!

一、熟读说明书,了解操作方式

▲与传统不同,手机稳定器的操作逻辑和大家通常使用的数码产品还是不太一样的,为了能更好的更灵活的操作,熟读说明书是第一步需要做的事情。特别是一些视角切换,轴向切换,是大家需要熟练学习的功能。

二、三角架固定视角拍摄

▲飞宇科技 Vimble 2 附送一个金属,能非常稳固的固定稳定器。伸缩杆亦可以支持不同角度的取景。固定视角拍摄可以说是门槛最低的一种拍摄方式了,你不用过多操作,也不用学更多运镜技巧,就能快速拍摄一段自己的视频。

▲以上两个小短片就是用固定视角拍摄的,当然后期还需要进行软件处理(后面再说)。

▲有人可能会说,固定视角的话那这个手机稳拍器和普通的三脚架有什么区别呢?当然有区别了,飞宇科技 Vimble 2可以设置追踪人脸或是物体,即使在固定视角,也能全程自动跟拍让你有更多视角创作空间。

▲这部分可能更容易显现出稳定器的优势和特性,所谓跟随拍摄就是紧跟拍摄主体进行运动。需要注意和练习的是保持一个稳定的握姿,这是拍摄稳定的一个重要前提。在跟随主体运动拍摄的时候,需要双手紧紧抓住稳拍器,双臂紧紧夹紧身体固定不动,尽量保持身体的稳定从而确保画面不受其他因素影响,在拍摄的时候也进行切换前后、左右、高低等不同视角的分镜头拍摄,从而给后期带来更多素材处理空间。

▲运镜拍摄是被摄主体相对静止,运用镜头进行拍摄的方式,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不少场景就是这种拍摄手法。一方面需要我们多联系运用稳定器顺滑的上下左右移动,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借助一些遮挡物进行转场效果,增添拍摄视频的b格。

五、拍摄软件&后期剪辑&特效

▲vicool是飞宇稳拍杆的官方拍摄app,只有运用这款软件才能实现变焦、人脸&物体追踪(貌似只有iphone支持,且需要将竖方向锁定取消才能正常使用)、轨迹延时拍摄等多项功能,从界面设计来看vicool和iphone的拍摄界面比较接近,常规的全景、视频、延时、慢动作等功能被放在了最显眼的选项位置。大家灵活运用,就可以拍出不错的效果。然而这款软件的缺点也显而易见:1、蓝牙链接有一定失败几率,在实际使用中几乎10次中有2-3次的无法链接,需要在设置中忽略蓝牙设备进行重新链接,或是将稳拍器关机后再同时按住蓝牙快门及功能键开机。2、设置层级有问题,例如延时摄影时,调节属性被隐藏在了3-4级菜单里,使用起来十分不方便。3、全景只支持横排,而且拼接失误率很高。4、功能简化上还需加强。总的来说,vicool这款app大家购买飞宇稳拍杆无法选择的唯一性产品,尽管它还存着种种的不足,但确实你不可少的软件之一。

▲filmmaker pro是一款非常专业的视频拍摄软件,独有的手动模式,可以对曝光、感光度、对焦进行单独调节。

▲MuseMage的中文名称为“极拍”,也是一款专业的视频拍摄软件,独有的电影滤镜和多模式切换让视频拍出电影的质感和味道。

▲电脑处理软件,不得不提的就是AE和PR了,有不少人一看这两款软件就大呼,老天,这么专业,我不可能学会的,其实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难。在实际应用中大家要知道PR是做剪辑的,AE主要合成,也就是旅行、生活记录拍摄PR剪辑一下就好,玩特效就要靠AE了,po主拍摄的这段扑克牌悬浮就是靠AE制作的。虽然AE和pr需要一定学习门槛,不过还是有简便方法的,那就是某宝购买素材模版,搜索PR转场、AE特效等关键词,某宝上有大量现成模版,几块钱可以买几百个,直接套用,一秒变大师,爽歪歪。

手机剪辑&特效软件推荐:

手机上的特效和剪辑软件就非常多了,操作也比电脑更简单,po主简单推荐几个,大家按需下载吧:

action movie fx(动作电影)一直是我手机中的装X利器,几乎所有内购包都购买啦!爆炸、烟花、灾难等常见的电影动效一应俱全,能迅速打造一部特效不止五毛特效短篇,使用简单,特效繁多,甚至在逢年过节还能制作一款喜庆的短视频为亲友送去祝福。

苹果官方的视频软件,内置多款酷炫转场预告片,可以轻松制作。

可以说是手机版的AE浓缩版了,简单的AE功能都能实现。只是有内购,要去水印需要付费。

Videoleap软件是一款强大的视频编辑应用,用户们通过该软件可以很好地创建和编辑出色的视频作品,同时众多的功能选项也可以让视频更加的多元化,也能实现一部分AE的功能。

一款特效拍摄软件,控雪、控雨、灵魂出窍,简单制作特效。

一款AR视频软件,可以虚拟各种特效。

飞宇科技 Vimble 2 作为一款仅售599元的产品,差异化的给大家带来了伸缩和多色选择两大亮点,可以说还是值回票价了,从硬件来看,飞宇科技 Vimble 2 无论是做工还是实际运用也都达到了主流水平,只是在软件适配和设计上还是有不少缺陷,是需要今后再努力的方向。

1、做工精致,稳定性能优秀。

2、特有的伸长功能适合更多拍摄场景比较实用。

3、配件齐全,有诚意。

1、键位设置不够人性化。

2、手机机型适配性不够完美,作为一款主打自拍的稳拍器,软件里没有美颜,又不支持美图手机等设备,让主播妹子情何以堪。

3、软件不够简单稳定可靠,希望一方面加大软件开发力度,另一方面能支持更多其他第三方拍摄软件。

英语阅读能力是中考和高考中重点考察的内容,阅读题,以及与阅读能力直接相关的题目在这些考试中的占比已经超过了一半。

与此同时,中考和高考中的英语阅读难度也已远远超过现行的教材的基本要求,中考阅读达到高中水平,高考阅读达到大学四级水平的情况已是屡见不鲜。

很多学生阅读水平一直难以得到提升的主要原因是拘泥于教科书,没有相当的阅读量做配合。 因此,提升阅读量是增强阅读水平,提高阅读题得分率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在开始向大家介绍如何提升阅读能力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改正那些影响到我们阅读水平的坏习惯。

一、影响阅读水平提升的七个坏习惯

许多学生误认为读得越慢,就越能理解清楚文章中的意思。然而,心理学与心理语言学研究表明,阅读速度与理解率之间并无多少联系。而且实验表明,阅读速度快的人把握文章大意优于阅读速度慢的人。因此我们在日常阅读训练时,要为每篇文章的阅读时间进行限定和计时,在远程习惯之后,才能最终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

这是在阅读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学生常用手指、笔、尺子等工具指着单词逐个地读。这种习惯不仅减慢了阅读速度,而且会让注意力集中到那些多个句子和词组上,最后读完了一篇文章后,连文章的主题内容是什么都没弄明白。

所以,这个坏习惯是一定要改正的,它唯一的用处只是拖慢了你的阅读速度而已。

许多同学在阅读文章时,经常会不由自主的读出声来。而声读主要弊端是使你的阅读速度受到了说话速度的约束。实验证明,正常人的默读速度是说话速度的两倍。所以,在阅读文章的时候,请紧紧的闭上你的嘴吧!

这是一种最难以觉察的出声阅读形式。心读时,人体的部位如唇、舌、声带没有活动。但在学生内心深处却清晰地发出并听着每个单词的音。这种读法使文字首先转化为声音记号进入大脑,然后再转化为文字思维,等于绕了一个弯,延缓了阅读速度。

这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已经阅读过的内容不放心,而倒过去再看的现象。每人都有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但应该尽量减少回视的次数。因为回视的次数越多,阅读的速度就越慢。

很多人天天读英语,可就是阅读水平不见提高,老是猜来猜去地猜不明白,糊里糊涂的,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是由“假读”造成的。什么叫“假读”呢?也就是英语阅读中的“母语转移现象”。

我们的大脑在阅读外语时有一个顽固的习惯,就是把一切读进来的英语单词都统统转化成汉语来理解和记忆,这造成一篇英语文章读完后,英语没记住什么,汉语反而记住了。结果所练习的不是直接阅读英语的能力,而是英汉转换能力,是一种拐了弯的英语阅读能力,用这种阅读能力读简单的文章还算勉强,读地道复杂的英语文章就不行了。

这种阅读方法也叫心译。心译就是学生在阅读文章时,用非英语思维模式理解阅读材料,即英语→母语→英语,在这一过程中,无形中多了一个心译过程,这是在掌握母语后再去学外语时常犯的一个毛病。

我们要认识到它的害处,认识到阅读英语时用英语思维模式(英语→英语)理解所阅读内容的重要性。

(7)过多地依赖工具书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遇到不懂的单词或短语就频繁地使用工具书,这样做不但影响了阅读速度,而且因为查词典,使阅读的过程被打乱,不利于理解其中信息,增加了阅读障碍,降低阅读效率。

克服这一习惯的方法是学会猜测,掌握猜词的技巧,利用上下文意思、构词法、同义、反义、定义、解释等技巧得到词的意思。

二、提升阅读能力的六个方法

就像我们在文章一开头所说的,提升阅读能力最根本的做法就是增加阅读量。但是除了这个最基本的要求外,提升阅读能力还是有多方法可循的。

阅读要天天坚持,而且要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完成的阅读任务。把阅读培养为一种习惯,保持阅读的兴趣。阅读要精读和泛读结合,动脑思索,猜测词义,必要时使用字典,摘记警句和重要词语。

在阅读时,既要选择不同的题材,又要选择不同的体裁。只有阅读量上去了,阅读速度上去了,理解层次上去了,才能谈到阅读综合能力的提高。

不要以为加大了课外阅读的内容,就放松了课本内容的学习。课本内容毕竟还是英语考试和出题的基础,只有在掌握好了课本内容的前提下,再进行阅读能力的提升才会收到好的效果。

3、掌握阅读技巧,加快阅读速度

通过略读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

首先要学会找主题句,找到了每段的主题句,那么这些主题句的意思加起来就差不多是全文的中心思想了。主题句是一个能够概括全段大意的句子,多数置于每段的开头,也可能放在段落的结尾或在段落的中间。

为寻求特定细节,放弃大部分无关内容,只注意某一点或几点的阅读方式。

通过跳读把握与主旨和大意有关的事实,特别是在结合题目的基础上,跳读是比较有效率的一种做法。

根据需要查找文章中的关键内容。

通过查读对事实和细节做出合理判断,并根据上下文内容进行逻辑判断,找出重点。

通过细读掌握全部内容甚至分析语言特点等。

4、善于把握解题规律。

阅读理解题的出题也是有一些规律的,大致题型就是那几类。做的时候要分清楚它的类型,有针对性地去解答。

对于句子理解题,返回原文找到这个句子,将原句的结构、语法、语义都分析分析,不仅仅看字面意思,还要看看这句的上下句,有时句子是有比喻义的,联系上下文就能很好地明白;对于主旨题,主要是纵观整体,理解文章整体的行文思路,对短文整体理解有一定的概括能力;对于态度题,那就要体会作者的观点、态度,从文中一些细节的词来体会,千万不要搀杂自己的感情色彩。

一般来说,我们阅读文章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文章体裁不同,其结构特点就会有差异。因此,我们获取信息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去学习和了解文章的结构,以便更加准确、快速地定位我们要找的信息。阅读文章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这类文章的基本结构模式是:

a. 用一段概括性的话引入要叙述的经历(话题)b. 叙述先前的经历(举例1)及其感悟或发现c. 叙述接下来的经历(举例2)及其感悟或发现d. 做出总结或结论

也称知识性或信息性材料。

作者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信息或知识。他们提出某种见解并以各种论据加以证明。阅读信息性文章的目的是学习作者所阐明的某个道理或事实,以丰富自己对人生和世界的见解。

此种材料无观点,又无情节,是一种对某事或某物的说明。如某产品说明书、图书阅览规章、大赛报名办法、菜谱等。此类材料紧扣生活,实用性强。阅读这类材料可以培养思维的条理性。

英语文章中不是所有的词的功能都是同等的,有些词担负着传达主要信息的功能,而有些词主要起语法作用或者它所传达的信息和下文的其他信息没有联系。

表示人名,地名,机构名等专有名词。遇到这些词,只要我们能辨认出它是专有名词,就能理解文章而不必知道它的意思。

如果我们对文章中的某一个单词不熟悉,我们还可以根据同一篇文章中的其他信息来帮助判断。

这类信息有:同位语、下定义、解释、举例、同义词、反义词、上下文以及标点符号(如破折号、冒号都表示解释和说明)等。

英语阅读内容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了解正确的阅读策略,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都有助于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提高阅读效率和考试成绩。

我要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这个秘密在长达半个多世纪以来无人揭晓。而今天终于被找出了答案。这个答案是多年来我一直想知道的,我想也应该是大家一直都想知道的。

那就是咱们的武术前辈们在与人交手中是如何做到抖手人飞犯者立扑的。这其中的道理是什麽,怎样练才能达到呢?这个问题一直捆扰着我们。多少年来大家一直再猜测。因为这种功夫一直被拳家所秘传。而国术在近百年来又是几经沧桑,本来就鲜为人知的内家功夫到现在已成残喘之势。以至于有很多人已经开始怀疑它的存在。认为这种功夫只是传闻而已,可信度不高。不象国外的拳击与格斗。全部都有相关的记载。真实可信,来得又快。所以有很多朋友现在已经开始改练拳击和散打了。这种局面不能不让我们每一个热爱传统武术的男儿所忧虑。可问题是光忧虑是没有用的,要想使这种状况得到解决就必须拿出事实来予以证明。但我们却又苦于自身功夫的浅薄,无法拿出事实来说明。所以只好是望而兴叹了。

而现在的武术界从表面上看起来虽然是武馆林立,各门各派人才辈出。而实际上这些所谓的衣钵传人和关门弟子在拳学理论上大都海阔天空,在实际应用方面则推三堵四。别说是技击,就连推手也难以让人信服。嘴上说是传统武术,而实际上是武术加散打。所谓发放也只不过是在说手当中以大个对付小个,体重大的对体重轻的,会打的打不会的。更有甚者,竟利用后学者的无知和经验不足,用下流的手段来蒙骗学生。

这些实际情况让我们这些热衷传统武术的后辈们真的是饱尝了风霜。但这并不是最惨痛的,最可悲的是那些受了蒙蔽还不自知,每天还要花上几个小时的时间去苦炼,梦想自己能有一天终有所成的人。这些人不单单是在经济上受到了损失,而无法挽回的是几年或是十几年的宝贵时光。经济上的损失终归是可以弥补的,可大好的光阴却是一去不复返了。

我个人这个圈子里摸扒滚打了二十多年。一边寻师访友,一边刻苦钻研。可进展上却总是颇为缓慢。在这当中不知打了多少次退堂鼓。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老天爷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收获。几年前的一次外出我有幸结识了一位原籍河北的老人。到现在我们也不知他姓氏名谁。可在这几年当中我却一直蒙受他老人家的教诲。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我不但自身的功夫有了前所谓有的变化,而且通过学习以前遗留下的诸多问题也全部得到了解决。这真让我心喜若狂。但在喜庆之余我并没有忘记还在泥泞之中蹒跚而行的朋友们。我要郑重的告诉大家,在我二十多年的武术生涯中,所结识的圈子里的朋友多不胜数。包括我在内大家全都练错了。我这麽说不是在吓唬大家,我知道大家听到这样的话心里是什麽滋味,这和我当初听到先生这样说时内心的感触是一样的。所以我就更应该把真相告诉大家,把所谓的不传之秘告诉大家。在如今这个年代,我所遇见的这位老人能不惜打破几百年来一脉单传的陈规,既不为名也不为利,把武功首次外传。我想这应该是出自一位老武术家对中华武术的热爱与关怀吧。作为他老人家的学生,就更应该把继承和宏扬中华传统武术作为自己所应肩负起的一种责任。刚才我跟大家讲这麽多年咱们都练错了,那麽究竟咱们错在那里了呢?

下面我将针对这个问题给大家做一个粗略的分析。要说都练错了,那可是个大问题。这个问题可不是随便乱讲的,是要拿出事实依据的。要说错,其实咱们大家都错在了一点上。那就是传统武术练的是心,是人体的先天功能。而我们现在所练的却是后天的躯体。当然练先天功能,后天躯体也要跟着发生变化。但大家却忽视了先天才是问题的根本,应当作为下手之初,而我们现在全都是在舍本逐末。

大家不妨想想,如果我们把锻炼的重点放在后天形质上的话,那麽无论你使用任何方式方法,你的这种锻炼模式和现代所有竞技体育项目的训练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说到这里,肯定会有很多练形意,八卦,或是练太极练大成的朋友表示反对。没关系,我在这里先要跟大家说两句佛家的偈语。这几句偈语千百年来一直没人能够破解。在我与先生学习期间,他曾多次对这首偈子进行讲解,使我获益匪浅。我想在这里提出来多少也能给大家一些帮助吧。这首偈语的原文是:空手把锄头,行路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咱们都是行路骑水牛的人。嘴上说自己练的是内家拳,形式上也没有错。可练的过称中却一直是在跟着自己的感觉走。无论是好的感觉还是坏的感觉,只要是你在跟着它转悠,你所练的就都是后天而非先天。

拳法本身并没有错,无论是桩功还是架子,错的是我们每一个执着自我意识的人。我个人在平日里经常与各门各派练武术的朋友们一起切磋交流。对于很多难以解答的问题我都曾向先生一一进行请教。比如说抖大杆子,先生说秆子必须要在自身练到内外相合的基础上才能练习,否则极易出偏。尤其是那些体质差的人,在既没人指点又急于求成的情况下进行大运动量练习,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先生还说,当年丘处机丘真人练功用的试力石重达四百斤。如果没有相应的内功作基础,即使你练到能把它举起来,也只不过练的是一身蛮力。况且我国国人体质与西方人种相比相差甚远。这一点从现代所有对抗性体育项目上都表现锝极为明显。而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家功夫在这个方面却有其非常独特的锻炼方式。恰恰能够弥补国人体质之不足。

说到这儿,不禁使我想起了几个练形意和八卦的朋友。他们针对自己所练的拳术在练功的方式方法上提出了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正好可以做为典型事例来给大家在学习上提供帮助。大家应该知道,形意,八卦,太极包括所有内家拳在内,不论是拳架还是桩功,只有形式上的不同,而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其目的都是在开发人体的先天功能。并使之与后天形体合二为一。以备其用。

在练法上,无论是行拳架还是练站桩,虽然可以按照高中低三种不同的姿势去锻炼。但是在上中下三盘之中,我们还是应该以高式作为最基础同时也是最关键的课程勤加练习。因为只有在最自然的姿势状态下,我们才有可能作到身心两个方面的放松。而只有在身心两个方面都得到放松了之后,我们才有望启动人体的先天功能。作为中盘和下盘只不过是先天功能在人体内部充分发挥使后天形质得到明显改善的一种外形体现。

而现在的练习者大都把事情本末倒置。把原有的内功训练变成了力量性训练。以至于把肌肉练锝僵硬,关节造成异常的比比皆是。身体素质好的也只不过是增长了些力量而已。对于内功则毫无意义可言。而在力量方面果真要和专业队的运动员相比较的话,其差距真不是略逊一筹的问题。因为要真把这种形式作为增长力量的手段来实施的话,远远不如现代体育项目训练得科学。

说到传统武术的内劲,有很多朋友多次提到气沉丹田的问题。其实这与咱们上述的问题相似。现在的习练者大都把事情前后混淆了。所谓气沉丹田是人体的生理机能得到充分改良之后的一种特征。当先天功能在习练者的身体内部被启动之后,其皮肉筋骨与五脏六腑全部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身体从后天状态逐步向先天状态过度。其身体特征表现为形体柔软,呼吸由原先的胸式呼吸漫漫下降成腹式呼吸。由粗重逐渐变得匀细深长。头脑中的杂念也越来越细微。所以说先天功法在人体生理的改造上一步有一步的征候。

而我们却把前人在无为状态下获得的身体变化特征,用后天的思维方式变成了一种有为的运动方法。在现实中,这种情形不胜枚举。就拿形意拳的明暗劲来说吧。所谓明劲,是习练者在先天功能的作用下,使身体达到节节贯通,节节贯川的状态之后,在平日练习或技击当中在形体上浑然而生的一种整脆之力。常会给人一种其锋莫可当之的感觉。而后人却误认为此劲一定要使劲才能练成。假如真那样做的话即使你苦练一辈子也是白费功夫。所谓暗劲,是指先天功能使后天形质进一步发生变化,先天一气由体内出露体外。使先天功能由习练者的形体本身扩充到形体之外。与大自然中的先天一气相互融合。所以习练者在平日的练习或是在技击当中,其形体上表现得好似轻描淡写,给人一种毫不经意之感。而现在的习练者对于暗劲的理解在这里我们就不做评判了。其实一直让人难以置信的轻功,也是待身体整齐化一之后,先天之气由体内出露体外与地表形成一种相斥之力。而后再行穿沙衣跑板子的一种特殊功法。在这里我们不做详述。

而作为内家三拳之一的太极拳,当年王芗斋先生在达记者问中曾说该拳却有几种力学原理。而得其要者百不能一,因为其基础体认功夫早已消亡。这是王芗斋先生在当时哪个年代对我国传统武术的一种担忧。如果从现今来看,几乎所有传统武术都是从一开始的铁老虎而逐渐变成今天的纸老虎。几年前我从先生的藏书中曾看到一本太极拳的老拳谱。其中几句有关于棚劲的描述,我想大家看了之后也许会和我有相同的感受。书中写到:所谓棚劲者,如水负行舟,先实丹田气,次要顶头悬,遍体弹簧似,开合一定间,任凭千斤力,漂浮并不难。从这几句话中大家可以得知,太极拳也要求习练者在推手与断手中具备无点不成弹簧挨着何处何处击的混元力。而并非象现今的太极拳,只能运用一些近乎于摔跤的手法在力量和技巧上去赢人。同时也说明了遍体弹簧似这种技击状态并非只被一家或几家拳种所拥有。而应该是中华传统武术所共有。

但是在如今,这种传统功夫已几乎成为绝学。造成这种现状最重要的原因无外乎有三种:语言,文字和童子功的问题。因为前辈们的心得体会全部来自于先天功能。而语言和文字都是后天所为。所以当老师的倘若在这两个方面尺度把握不好的话,就很容易使学生产生误解。况且做学生的在对先天功能没有切身体会之前,全都习惯于用后天的思维模式去理解老师说的话。这也是造成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这种功夫并不意味着真的象古语所说的那样圣人之道不可传。关键是要看当老师的怎麽教。在过去,一般都是有钱的人家把老师请到家里来。既然你请人家来就是相信人家,所以过去当老师的一般都很严厉。学生练的不对不是打就是骂,而且一开始决不给你讲其中的道理,只是叫你按他说的去练。练的不对他自然会告诉你。当学生的从不敢多问。其实这才是高明的老师。因为他知道说了你也理解不了,不但没帮助反而会害了你。当学生的只要能按老师的要求认认真真的去练就行了。但是在这里面有一个很关键性的问题,就是过去凡属武术名家在学艺途中都有两个基本相同的特点。一是童子功,二是都有明师指点。所以大都不会走冤枉路,等功夫上身之后拳理也就自然明了了。可后来由于社会条件的改变和政治上一些相关因素的影响,很多习武之人大都是半路出家,而这些人在很多方面缺乏练武所必备的条件。尤其是在身体条件上与学龄前的孩子相比是有天壤之别的。而咱们的武术前辈们在教学上对于这些半路出家的人来说大都缺少相关的教学经验。这就必将造成形体训练这一重要环节在难度上的加大。

人体在筋肉骨骼上的构造基本上是这样的。在医学上,筋是指一条肌肉的两端附着在骨骼上的那一部分,骨骼与骨骼之间是靠白韧带与黄韧带相连接的。关节的中间是软组织,软组织中有组织液。它能在人体受到重力时起到缓冲作用。而由若干肌肉纤维组成的肌肉束的外围有一层筋膜,学名叫结缔组织。这种结缔组织把若干肌肉束组成的肌肉群也包裹着并同时把全身所有的肌肉群全部连接在一起。传统武术中讲的筋膜腾起说的就是针对这种结缔组织通过良好锻炼之后所达到状态。它本身是有弹性的。

而人体在后天当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都会导致这些人体的组织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在过去的武行中有肩不挑担手不提篮的说法。这句话是相当有道理的,因为手持肩扛对人体脊柱的影响最大.人在三岁之前脊柱与盆腔还没有完全长合在一起,所以在这个年龄段的小孩走起路来晃晃悠悠总是爱摔跟头。在这之后随着人体的成长和发育,由腰到尾闾这一段的脊椎渐渐和盆腔长合在一起了。这一段为人体的中节。在人体的上中下三节当中,中节的锻炼在中国传统武术的修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习拳者中节必须要打开,这一段被贯通之后当人体在做原地旋转时,整条脊柱与盆腔还有两跨是分别转动的。而现在练武术的朋友从腰到尾闾这一部分的脊椎骨与盆腔都是闭合在一起的。这正是问题的关键之所在。因为只有在这一段被完全打开之后,习拳者在平日练习或是技击当中才能做到上下相连,手足相顾,内外如一。所发之力才能均整,攻防之中才能作到化打合一。

否则,我们只能是去和对手比拼力量,速度,耐力还有技巧,从而落入了现代竞技体育的模式,与中国传统武术完全背道而驰。喜欢看武狭小说的朋友都知道大侠徐良的背是驼的,这种说法可真是外行看热闹。当人体脊柱舒展到最佳状态的时候就跟猫科动物的脊柱一样是耷拉着的。尤其象猫在蹲着的时候,背是圆的。世人还误以为是驼背,其实这正是传统武术中要求习练者所必须达到的含胸拔背。而溜肩圆背则是一种最佳状态,它是先天功能在人体生理改造上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在拳谱中有熊蹲虎坐,鹰眼猿神,鸡腿蛇身的说法。对于这些老话大家千万不可忽视,不能只当作是一种形象上的比喻。而现在的练习者大都只是一味的从外形上去模仿。没有真正理解传统武术在体用这两个方面的实质与作用。这正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反思的。真正的传统功夫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人的本体即先天功能的发挥,才能使后天形质得到改善,直至在实际当中发挥出这些动物的特性,而这才是我们每一个习武者所应追求的。

在人体的所有关节当中尾闾这一节是最难打开的,当尾闾被打开之后其他关节均已被打开。在这种状态下尾闾与两跨在同一平面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万向轴。各项力量都可以由此而转换。所以在中国传统武术中把两跨与尾闾称为一身之根节。当习练者达到了这一层次,就可以在推手或技击当中,在身形不动或微动的状态下使对方的力量通过与我的肢体接触而使其化为乌有.比如当对方用力推住我的双臂或前胸时,对方的力量会自然而然的沿着我的脊椎产生快速移动,由脊椎骨的自行传导下降至尾闾而使其落空。在此同时,我的力却由脚根起经腿和腰传送到接触点作用在对方身上。这在传统武术中叫分阴阳。在这种生理条件作用下,不管对方有多用力,我的身体却始终保持在松弛的状态。对方推不动并不是因为我在用力抵抗,而是由于我的身体在做自然性的传导。这正是传统武术中无力之力的道理所在。

在一般情况下,对方越是推不动就越会用力,而越是用力身体就会越僵。直至想撤回来都不容易。就好像是我把对方给粘在了身上。这时候对方的感觉就好像是推到了墙上,从脚底下有一种被棚起来的感觉。因为对方的力根本没有作用在我身上,而是随着自然性传导全部回到了他自己身上。在这种状态下对方越是用力脚底下就越是站不稳。因为对方的重心已被他自己所发的力给破坏了。所以脚下失去了平衡,这就是棚劲。而棚劲的产生正是由于自身阴阳的自动运动。

在这里要向大家说明的是,功夫到了这个层次的习练者无所谓推人和被人推,因为道理是一样的,因为这种自身阴阳的转换或称之为攻防上的变化已完全脱离了外形的招数和技巧。庄子云:得其环中以应无穷。而这正是环中之力的初级阶段也可以说是遍体弹簧似的刚刚开始。到了这个阶段习拳者才真正作到了推手即是断手。因为这时候的习拳者在技击当中已不必左躲右闪的去逃避对方的拳脚,或是在你来我往当中被动的去忙于招架。我们要做的就是主动靠近对方,已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去攻击对方的中线。几乎不给对方留第二次出拳的机会。所以拳经有云:起如箭,落如风,追风赶月不放松。起如风,落如箭,打倒还嫌慢,足打七分,手打三,五形四梢要合全,气连心意随时用,硬打硬进无遮拦。这就是中华传统武术的初级层次。到了这个程度,习拳者才能在技击当中体现出传统武术的味道。

说了这些,大家应该明白了什麽才是改造生理,改造生理在传统武术中的重要性是什麽。而改造生理的关键是要启动人体的先天功能。那麽如何启动人体的先天功能呢?首先,我们要从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入手。

为了让大家便于理解,我先说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人在睡觉的时候,由于长时间在一个姿势状态下造成肢体上受到压迫,使自身的血液循环受到阻碍。在正常情况下,我们都会自动的进行调整。但是由于过度疲劳或其它等原因,大脑对肢体发出的信号没有反应,而这时由于肢体压迫造成的疼痛不断的加大,使大脑不断的收到大量的紧急求救信号。如果这时侯大脑对此还是没有反应的话,脑神经就会因为受到这种大量不良信息的反馈而产生出各种幻觉,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梦。在这种情况下所做的梦往往都很恐怖,我们便会从噩梦中惊醒,而这一切都是由于肢体的极度不安造成的。这个事例告诉我们,人体在生理和心理上是相互作用的。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生理状况,就会产生出什么样的心理状态。而地球上所有的动物,包括人类这种高级动物,他们的思想行为都是根据自身的生理条件来决定的。

那么,换一个角度讲,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被禁锢着的。被什么给禁锢着呢?就是被我们现在所具备的生理条件。人的生理条件决定了他在现实当中所做的一切。我们平常要用眼睛才能去看,用耳朵才能去听。但是有很多武林前辈都有不见不闻之知觉。这正是人体先天功能所产生的作用。然而先天功能的发挥完全有赖于后天心态的改变。人体现有的生理条件是固定的,我们不可能让它再长出第三只眼睛来。能够改变的只有我们的思想。

说到心态的转变,大家就会想到佛家所说的修心。没错,我们所说的转变思维模式的确跟佛家所说的的修心有关。那么大家一定要问:佛家历来只注重心性上的修为,而忽略形体上的锻炼。这跟武术有什么关联呢?其实无论是佛家也好,道家也好。根本就不存在只修性不修命,或是只修命不修性的问题。因为性命是不可分的。心物是一元的。

但是佛道两家的经书浩如烟海,这让人从何学起呢?其实经书只是前人练功的经验和体会。纵然有千卷万卷,其实问题只有一个。讨论的都是如何去解决。那么在这个问题上,方法虽有八万四千,但是你却只能拥有一个。所以事情并不象大家想的那么复杂。但在这里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迷信有什么修炼口诀。所谓千古不传之秘只不过是教你如何改变后天的思想意识,让你从被禁锢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而只有这样才能启动本我的原有功能,打开人与自然之间被后天堵塞的通道。这就是禅机,道家称为玄关。它是开通人体先后天的一把钥匙。要想开通它的确要有方法,但决没有什么口诀。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大家怎么可能都用同一种方法来解决所有的问题呢。

前面已经说过,人的思维是受人类现有的这种生理条件影响的,所以说它是有很大局限性的。如果我们能从主观上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把它从一种有局限的思维逐渐转变成一种无局限的思维。而后再通过这种无局限性的思维来改变我们在后天思想意识作用下的能量运行模式。使它从一种杂乱无章的非常状态,回到一种无意而有序的自我调节状态。古人把这种状态称之为先天状态。在这种先天状态下,人体能量是自然运行而不受后天各种因素的干扰的。所以前辈们把这种自然状态下的能量运动也叫做自动运动。这种自动运动可以使我们的身体不练而自练,不养而自养。不锻而自锻。被破坏的人体组织机能在这种运动的作用下会自然的进行修补而逐渐得到康复。使不健康的身体变得健康,使健康的身体变得更强壮。最终,这种自动运动会沟通人体与自然界之间的能量通道,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当习练者具备了这种自动运动的体验之后。接下来,我们将面对的就是如何节流的问题。有人说开源为第一,节流为第二。其实,开源与节流同样重要。开源就如同人在沙漠中找到了水源,但如果不能很好的保存和利用,其结果还是会被沙漠所吞噬。所以,节流是个大学问。这对所有修习传统武术的人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与心性上的修为是并驾齐驱的。很多人到了这个阶段就停滞不前了。如果我们想在武学的修为上继续大踏步的前进,那么必然要在心性的修为上高瞻远瞩,不能只看眼前的这点成绩。欲穷千里目,还需更上一层楼。否则,只能是内家里的门外汉。曾有一位前辈感叹地说:想不到搞了一辈子的养生,到最后却落得如此地步。其实,这个问题在中国传统内家拳的修习过程中是必修课。不然的话古人就不会在武学上一直把德行放在首位。

在武学中,技击只不过是人体在生理改造的进程中各个不同层次的不同表现。如果我们本末倒置的把表象当成了目的,那么即使你水平再高最终难蹬内家之堂奥。

对于开源和节流的问题在武学上只是历来被拳家所秘传。在世间少为人知。其实佛道儒三家的经典之作当中对开源和节流这两个问题都有独到之处。只是在方法和作用上有所不同,后人看不明白而已。作为后人看不明白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这两个问题一旦展开就会变得非常复杂,因为每个人的脾气秉性都各不相同,所以入手功夫决不可能千篇一律。最终所得的结果也是深浅不一。在这种情况下,前人的经验之谈便会给后人一种无所适从之感。况且前人在个人心得的描述上用词多有隐晦。这就更使后人如入五里迷雾。但这并不是说就没有好的方法可行。佛家六神通里的漏尽通,道家的斩赤龙,断白虎都是前人在开源与节流这两个问题上的实际验证。然而,凡属非常之成就都来自于平常。可大部分人总是喜欢把问题复杂化。误认为前人的一些成就是高不可攀的。这种思想意识的形成一是由于没能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二是由于现实当中的误导。比如,佛道两家的清规戒律到底是为什么而设?这个问题肯定会有很多人都能回答。可答案却不一定正确。有人说现在市面上所流行的佛道两家的修持方法都是普法,真正的大法一直在秘密流传。这种说法也不能说它完全没有道理。比如说,在节流这个问题上属男女之事最难解决。而现在社会上有那么多的大师到处讲经说法,大家不妨可以请教一下,问问他们对于这个问题是如何解决的。仁义道德谁都会讲。而为什么在实际当中却排不上用场。近年有人在刊物上大谈男女双修的问题。明明知道这种功夫容易麻痹世人害人害己。还在那儿一个劲的的肆意宣扬。殊不知,所谓男女双修本来只是对节流功夫的一种验证。要想做到不漏,首先要做到无欲。然而无欲并非无能,只是慧而不用。这种功夫一定要在形神合一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操行。它是练己功夫的验证,而绝非技巧。历来高僧大德在这个问题上决不敢信口雌黄。对于这个问题的对治方法从释迦摩尼佛开始就没有明确的记载。可见这个问题的复杂性绝非一般。难怪南怀瑾先生说他这么多年来在市面上还没见过一个百日筑基的人。

在武学中,要过这一劫必须先要过生死关才行。所谓生死关就是让你在思想意识上,体验什么才是真我。这样你才能明了人的生死只是表面现象的变化而已,其实无所谓生也无所谓死。由此,你才能具备清逸之大勇。而非匹夫之蛮勇。李洛能先生端坐椅上一笑而逝,孙禄堂先生说自己视生死如游戏。过去有很多的老武术家在这个问题上都有具体验证。当年王重阳祖师在终南山修炼掘活死人墓。大家不妨仔细想想,也许可以从中悟出一些道理。

对于心性的修持是无止境的。万丈高楼平地起,最基础的东西往往才最重要。谈论了半天开源与节流,而实际上开源与节流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的方面。把它作为两个问题是因为在后天的表现上有所不同而已。前面已经说过,开源是对人体先天功能的启动,而节流实际上是先天功能对后天形体的转变。只不过这种转变需要我们在思想意识上进一步提高。在功法的修炼上更加精进。所以,我们的重点还是要放在如何改变自己的思想意识,启动人体先天功能这一方面。

太极拳由阴阳变化之理推演而成。从形式上虽有百十式之多,但其精髓,则在于舍己从人之道。拳论曰:由己则滞,从人则活。老子曰:为欲取之,必固与之。但是要想能从人,习练者必须先练得周身一家。动作时全体俱要相随,稍有不相随处,身体便会散乱。所以习练者于平日练习拳架,一动便要问自己周身内外是否能处处相合。稍有不合,便要改正,等日久功深练得全体一致,此时你一挨我,我既能量彼劲之大小,前进后退,处处恰合。彼劲稍一出尖,我不用动彼分毫,彼因重心不稳自会跌出。此时,我也可乘机而入,借彼之力,发力将彼跌出。但要想练得周身一家,无有不合之处。就必须合着理法去锻炼。使自身由后天转变为先天,将自己融入于虚无之中,才能由此而得太极拳之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功夫上下结构念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