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川伺服报警代码怎么打开Err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禾川的触摸屏是支持西门子通讯的,组态软件可选的,不懂到我的空间找链接可以问的到

1、控制电源电压瞬时下降;

2、升级驱动器软件之后,部分参数的范围有改动,导致之前存储的参数超出上下限

1、确保电源电压在规格范围内,恢复出厂参数(P20.06设置为1);

2、如果升级了软件,请先恢复出厂参数

1、编码器连接线损坏或连接松动;

2、无效的电机型号或驱动器型号

1、检查编码器接线是否正常,确保接线牢固;

2、更换成有效的电机型号或驱动器型号

1、参数读写过于频繁;

2、参数存储设备故障;

1 上位装置用通信修改参数并写入EEPROM操作过于频繁。请检查通信程序是否存在频繁修改参数并写入EEPROM的指令;

2 检查控制电接线,同时确保控制电源电压在规格范围内

查看软件版本号是否正常

1、编码器连接线损坏或连接松动;

2、使用不支持的外部接口如编码器等;

3、电机型号与驱动器型号功率不匹配;

4、不存在的产品型号编码

1、检查编码器接线是否良好;

2、更换不匹配的产品;

3、选择正确的编码器类型或更换其他类型的驱动器;例如设置的电机型号的功率等级大于驱动器的功率等级,或者设置的电机型号的功率等级比驱动器的功率等级差了两级以上会报出这个故障

EEPROM故障,恢复出厂参数(P20.06设置为1),重上电

增量编码器UVW数据异常

上电时检测到编码器信号异常

检查编码器接线,或更换编码器线缆

1、检测线缆UVW是否与地短路,如果是则更换线缆;

2、检测电机线电阻以及对地电阻是否正常,如异常更换电机

1、指令输入与接通伺服同步或指令输入过快; 

2、外接制动电阻过小或短路;

3、电机电缆接触不良;

5、电机UVW电缆短路;

7、软件检测出功率晶体管过电流

1、检查指令输入时序,伺服接通“rdy”后输入指令 

2、测量制动电阻阻值是否满足规格,按说明书要求重新选择合理制动电阻;

3、检查线缆连接器是否松脱,确保连接器紧固;

4、检查电机UVW线与电机接地线之间的绝缘电阻绝缘不良时更换电机;

5、检查电机电缆连接UVW是否短路,正确连接电机电缆;

6、检查电机各线缆间电阻阻值是否相同,不同则更换电机;

7、减小负载。提升驱动器、电机容量,延长加减速时间

1、指令输入与接通伺服同步或指令输入过快 

2、外接制动电阻过小或短路

3、电机电缆接触不良 

7、软件检测出功率晶体管过电流

1、检查指令输入时序,伺服接通“rdy”后输入指令;

2、测量制动电阻阻值是否满足规格,按说明书要求重新选择合理制动电阻;

3、检查线缆连接器是否松脱,确保连接器紧固;

4、检查电机UVW线与电机接地线之间的绝缘电阻绝缘不良时更换电机;

5、检查电机电缆连接UVW是否短路,正确连接电机电缆;

6、检查电机各线缆间电阻阻值是否相同,不同则更换电机;

7、减小负载。提升驱动器、电机容量,延长加减速时间

增量光电编码器Z断线或者绝对值编码器圈数异常

1Z信号接收异常,Z信号线接线不良或编码器故障导致Z信号丢失;

2、绝对式编码器电池供电不足;

3、参数P06.47=1(设置为绝对式系统),未进行编码器初始化操作;

4、在驱动器断电期间,编码器电机端接线有拔插

1、手动旋转电机轴,如果依然报故障,则检查编码器接线,重新接线或更换电缆,或更换编码器, 重新上电;   

2、需要确定电池是否正常,若电池电压不足,请更换电池;

1、通信式编码器断线;

1、检查编码器接线,或者更换编码器线缆;

2、检查编码器是否接地良好

1、串行编码器断线或接触不良;

2、串行编码器存储数据读写异常

检查接线,或者更换编码器线缆

编码器电池电压过低异常

编码器电池电压低于P06.48设定的阀值,并且P06.47的十位设置为1

速度指令和实际测得的速度的绝对差值超过P06.45设定的阀值

1、将P06.45的设定值提高;

2、将内部位置指令的加减速时间延长,或者调节增益提高系统的响应; 

3、将速度偏差过大阈值功能置为无效,即P06.45=0

转矩长时间处于饱和状态,持续时间超过P06.46设定的阀值

1、提高参数P06.46设定时长;

2、检查UVW是否断线

1、电源电压超过允许范围,AC280V

2、制动电阻断线,制动电阻不匹配,导致无法吸收再生能量;

3、负载惯量超出允许范围;

2、检查是否已连接外置电阻。测量外置电阻的阻值是否已经断开,确保接线正确,如果是电阻已烧毁,则建议更换功率更大的外置电阻(可联系厂家获取相关建议);

3、延长加减速时间,或者根据负载惯量重新选择合适的驱动器和电机

3、欠压保护阈值(P06.36)设置偏高;

(注:这个故障默认不存储记录,可通过P07.19设定是否存储 

1、提升电源电压容量,确保电源电压稳定;

2、确认电源电压正常的情况下,检查欠压保护阈值(P06.36)设置是否偏高

驱动器内部电流采样故障

正确连接AI输入,将输入电压设定在±10V以内

1、速度指令超过了最高转速设定值;

3、速度响应严重超调;

1、降低速度指令; 

2、检查UVW相序是否正确;

3、调整速度环增益,减少超调;

1、负载或惯量太大,电机不能按照规定的曲线运行;

2、辨识过程中出现其他故障导致辨识终止

1、减小负载或加大电流环增益;

1、不同的物理DI端子重复分配了同一DI功能;

2、物理DI端子与通信控制的DI功能同时存在分配

1P04.01P04.09中有同一功能配置到多个物理DI端子的的情况;

2P04.01P04.09中分配的功能,与P09.05P09.08中相应的二进制位同时启用,请参考P09.05P09.08的使用方法;重新分配DI功能

不同的DO重复分配了同一输出

P04.21P04.29中有同一功能配置到多个DO的的情况,重新分配DI功能

执行了让电机通电的辅助功能后,仍然从上位机输入了伺服ON命令

超过了硬件允许的脉冲输出上限

更改分频输出设置功能码,使得在伺服工作的整个速度

范围内,分频输出脉冲频率不会超限

1、伺服电机的UVW接线;

2、伺服驱动器增益较低;

3、位置指令脉冲的频率较高;

4、位置指令加速过大;

5、位置偏差超出位置偏差过大故障值(P00.19)设置的值过小;

6、伺服驱动器/电机故障

1、确认电机主电路电缆的接线,重新接线;

2、确认伺服驱动器增益是否过低,提高增益;

3、尝试降低指令频率后再运行 降低位置指令频率、指令加速度或调整电子齿轮比;

4、降低指令加速度后再运行 加入位置指令加减速时间参数等平滑功能;

5、确认位置偏差故障值(P00.19)是否合适,正确设定(P00.19)值;

6、后台查验运行图形,若有输入没反馈请更换伺服驱动器

1、三相输入线缆接触不良;

2、缺相故障,即在主电源ON状态下,R\S\T相的某一相电压过低的状态持续了1秒以上

1、检查三相电源输入的线缆是否连接稳固(注意安全,不要带电操作);

2、测量三相电源各相的电压,确保输入电源三相平衡或者确保输入电源电压符合规格

1、电机UVW接线不良;

2、电机损坏,出现断路

带载运行超过驱动器反时限曲线,原因如下:

1、电机UVW线或编码器线不良或者连接松动;

2、电机堵转或者被外力驱动,如机械卡死、碰撞,重力或别的外力拖动,或者机械制动器(抱闸)没有打开就运行;

3、多台驱动器配线时,误将别的同一台电机UVW线和编码器线连接到不同的驱动器上;

4、负载过大,驱动器或电机选型偏小;

5、可能缺相或相序接错;

1、确认电机UVW线和编码器接线是否存在问题;

2、确认电机没有堵转或被外力驱动,确认机械制动器(抱闸)已经打开;

3、确认多台驱动器和电机没有出现交叉配线,即没有出现一台电机UVW线和编码器线连接到不同的驱动器上;

4、延长加减速时间,重新选择合适的驱动器或电机;

5、检查电机输出的UVW是否接错,是否对地短路;

6、更换驱动器或者电机

带载运行超过驱动器反时限曲线,原因如下:

1、电机UVW线或编码器线不良或者连接松动;

2、电机堵转或者被外力驱动,如机械卡死、碰撞,重力或别的外力拖动,或者机械制动器(抱闸)没有打开就运行;

3、多台驱动器配线时,误将别的同一台电机UVW线和编码器线连接到不同的驱动器上;

4、负载过大,驱动器或电机选型偏小;

5、可能缺相或相序接错;

1、确认电机UVW线和编码器接线是否存在问题;

2、确认电机没有堵转或被外力驱动,确认机械制动器(抱闸)已经打开;

3、确认多台驱动器和电机没有出现交叉配线,即没有出现一台电机UVW线和编码器线连接到不同的驱动器上;

4、延长加减速时间,重新选择合适的驱动器或电机;

5、检查电机输出的UVW是否接错,是否对地短路;

6、更换驱动器或者电机

3、过载后通过关闭电源对过载故障复位,并持续多次;

4、伺服驱动器的安装方向、与其它伺服驱动器的间隔不合理;

1、运行时风扇是否运转,更换风扇或驱动器;

2、测量环境温度 改善伺服驱动器的冷却条件,降低环境温度;

3、查看故障记录,是否有报过载故障,变更故障复位方法,过载后等待30s后再复位。驱动器、电机选用功率过小,提高驱动器、电机容量,加大加减速时间,降低负载;

4、确认伺服驱动器的设置状态,根据伺服驱动器的安装标准进行安装;

5、断电5分钟后重启是否依然报故障,重启后如果仍报故障请更换伺服驱动器

1、输入频率大于脉冲输入最大频率设定值;

1、更改最大允许频率,参数P06.38

2、后台软件查看指令是否异常,检查线路接地情况,确保线路可靠接地,信号采用双绞屏蔽线,输入线和动力线分开布线

1、确认外部编码器线连接是否正确,更换外部编码器;

2、全闭环偏差过大,保护功能设置有误确认相关参数的设置 重新设置相关参数

通过DI功能32FORCE_ERR)强制进入故障状态

正常的DI功能输入,配置了DI功能32且输入有效。断开输入即可解除故障

绝对位置编码器绝对位置复位故障

停电或主电源线路异常。(注:这个故障默认不存储记录,可通过P07.19设定是否存储 

检查输入主电源是否有瞬间掉电,提升电源电压容量

写入定制版程序之后第一次启动

在已经有标准程序的驱动器下载入定制版程序之后第一次启动

恢复出厂值,以便载入定制参数

母线电压较低时输出的警告状态

1、检查输入主电源是否正常;

2、调低欠压检测点参数P06.36

带载运行超过驱动器反时限曲线,原因如下:

1、电机UVW线或编码器线不良或者连接松动;

2、电机堵转或者被外力驱动,如机械卡死、碰撞,重力或别的外力拖动,或者机械制动器(抱闸)没有打开就运行;

3、多台驱动器配线时,误将别的同一台电机UVW线和编码器线连接到不同的驱动器上;

4、负载过大,驱动器或电机选型偏小;

5、可能缺相或相序接错;

1、确认电机UVW线和编码器接线是否存在问题;

2、确认电机没有堵转或被外力驱动,确认机械制动器(抱闸)已经打开;

3、确认多台驱动器和电机没有出现交叉配线,即没有出现一台电机UVW线和编码器线连接到不同的驱动器上;

4、延长加减速时间,重新选择合适的驱动器或电机;

5、检查电机输出的UVW是否接错,是否对地短路;

6、更换驱动器或者电机

带载运行超过驱动器反时限曲线,原因如下:

1、电机UVW线或编码器线不良或者连接松动;

2、电机堵转或者被外力驱动,如机械卡死、碰撞,重力或别的外力拖动,或者机械制动器(抱闸)没有打开就运行;

3、多台驱动器配线时,误将别的同一台电机UVW线和编码器线连接到不同的驱动器上;

4、负载过大,驱动器或电机选型偏小;

5、可能缺相或相序接错;

1、确认电机UVW线和编码器接线是否存在问题;

2、确认电机没有堵转或被外力驱动,确认机械制动器(抱闸)已经打开;

3、确认多台驱动器和电机没有出现交叉配线,即没有出现一台电机UVW线和编码器线连接到不同的驱动器上;

4、延长加减速时间,重新选择合适的驱动器或电机;

5、检查电机输出的UVW是否接错,是否对地短路;

6、更换驱动器或者电机

需要重新接通电源的参数变更

变更了需要重新接通电源方可生效的参数

伺服未准备好时伺服ON

E2PROM频繁操作警告

程序非正常频繁操作E2PROM

减少EEPROM写入操作频率,可以改用不存储EEPROM的通信写指令

1PotNot同时有效,一般在工作台上不会同时出现的;

2、伺服轴在某方向上出现超程状态,可自动解除

正向限位开关被触发,检查运行模式,给负向指令或人工转动电机,离开正向限位,会自动清除警告

1PotNot同时有效,一般在工作台上不会同时出现的;

2、伺服轴在某方向上出现超程状态,可自动解除

负向限位开关被触发 检查运行模式,给正向指令或人工转动电机,离开正向限位,会自动清除警告

1、电子齿轮比设置过大;

绝对值编码器角度初始化警告

编码器角度重新初始化时偏离过大(大于7.2度电角度)警告

1、制动电阻接线错误或接触不良;

2、使用内置电阻的情况有可能出现默认短接线脱落情况;

3、制动电阻容量不足;

4、制动电阻阻值过大导致长时间制动;

5、输入电压超过规定;

6、制动电阻阻值、容量、或发热时间常数设置错误;

1、检查制动电阻接线是否正常;

2、检查内置电阻接线是否正常;

3、增大制动电阻容量;

4、减少制动电阻阻值;

5、减少输入的电压值;

6、按规格设定合适的参数;

1、外接再生泄放电阻小于驱动器要求的最小值;

1、按规格配置外接再生泄放电阻的功率;

正常的DI功能输入,配置了DI功能30且输入有效。断开输入即可解除警告

1、搜索原点的时间超过了P08_95的设定值;

3、不以限位为原点时,两次碰到限位

2、回原点搜索速度过快导致,减小回原点搜索的速度P08.92P08.93

编码器电池电压低于P06.48设定的阀值

1、控制电源电压瞬时下降;

2、升级驱动器软件之后,部分参数的范围有改动,导致之前存储的参数超出上下限

1、确保电源电压在规格范围内,恢复出厂参数(P20.06设置为1);

2、如果升级了软件,请先恢复出厂参数

1、编码器连接线损坏或连接松动;

2、无效的电机型号或驱动器型号

1、检查编码器接线是否正常,确保接线牢固;

2、更换成有效的电机型号或驱动器型号

1、参数读写过于频繁;

2、参数存储设备故障;

1 上位装置用通信修改参数并写入EEPROM操作过于频繁。请检查通信程序是否存在频繁修改参数并写入EEPROM的指令;

2 检查控制电接线,同时确保控制电源电压在规格范围内

查看软件版本号是否正常

1、编码器连接线损坏或连接松动;

2、使用不支持的外部接口如编码器等;

3、电机型号与驱动器型号功率不匹配;

4、不存在的产品型号编码

1、检查编码器接线是否良好;

2、更换不匹配的产品;

3、选择正确的编码器类型或更换其他类型的驱动器;例如设置的电机型号的功率等级大于驱动器的功率等级,或者设置的电机型号的功率等级比驱动器的功率等级差了两级以上会报出这个故障

EEPROM故障,恢复出厂参数(P20.06设置为1),重上电

增量编码器UVW数据异常

上电时检测到编码器信号异常

检查编码器接线,或更换编码器线缆

1、检测线缆UVW是否与地短路,如果是则更换线缆;

2、检测电机线电阻以及对地电阻是否正常,如异常更换电机

1、指令输入与接通伺服同步或指令输入过快; 

2、外接制动电阻过小或短路;

3、电机电缆接触不良;

5、电机UVW电缆短路;

7、软件检测出功率晶体管过电流

1、检查指令输入时序,伺服接通“rdy”后输入指令 

2、测量制动电阻阻值是否满足规格,按说明书要求重新选择合理制动电阻;

3、检查线缆连接器是否松脱,确保连接器紧固;

4、检查电机UVW线与电机接地线之间的绝缘电阻绝缘不良时更换电机;

5、检查电机电缆连接UVW是否短路,正确连接电机电缆;

6、检查电机各线缆间电阻阻值是否相同,不同则更换电机;

7、减小负载。提升驱动器、电机容量,延长加减速时间

1、指令输入与接通伺服同步或指令输入过快 

2、外接制动电阻过小或短路

3、电机电缆接触不良 

7、软件检测出功率晶体管过电流

1、检查指令输入时序,伺服接通“rdy”后输入指令;

2、测量制动电阻阻值是否满足规格,按说明书要求重新选择合理制动电阻;

3、检查线缆连接器是否松脱,确保连接器紧固;

4、检查电机UVW线与电机接地线之间的绝缘电阻绝缘不良时更换电机;

5、检查电机电缆连接UVW是否短路,正确连接电机电缆;

6、检查电机各线缆间电阻阻值是否相同,不同则更换电机;

7、减小负载。提升驱动器、电机容量,延长加减速时间

增量光电编码器Z断线或者绝对值编码器圈数异常

1Z信号接收异常,Z信号线接线不良或编码器故障导致Z信号丢失;

2、绝对式编码器电池供电不足;

3、参数P06.47=1(设置为绝对式系统),未进行编码器初始化操作;

4、在驱动器断电期间,编码器电机端接线有拔插

1、手动旋转电机轴,如果依然报故障,则检查编码器接线,重新接线或更换电缆,或更换编码器, 重新上电;   

2、需要确定电池是否正常,若电池电压不足,请更换电池;

1、通信式编码器断线;

1、检查编码器接线,或者更换编码器线缆;

2、检查编码器是否接地良好

1、串行编码器断线或接触不良;

2、串行编码器存储数据读写异常

检查接线,或者更换编码器线缆

编码器电池电压过低异常

编码器电池电压低于P06.48设定的阀值,并且P06.47的十位设置为1

速度指令和实际测得的速度的绝对差值超过P06.45设定的阀值

1、将P06.45的设定值提高;

2、将内部位置指令的加减速时间延长,或者调节增益提高系统的响应; 

3、将速度偏差过大阈值功能置为无效,即P06.45=0

转矩长时间处于饱和状态,持续时间超过P06.46设定的阀值

1、提高参数P06.46设定时长;

2、检查UVW是否断线

1、电源电压超过允许范围,AC280V

2、制动电阻断线,制动电阻不匹配,导致无法吸收再生能量;

3、负载惯量超出允许范围;

2、检查是否已连接外置电阻。测量外置电阻的阻值是否已经断开,确保接线正确,如果是电阻已烧毁,则建议更换功率更大的外置电阻(可联系厂家获取相关建议);

3、延长加减速时间,或者根据负载惯量重新选择合适的驱动器和电机

3、欠压保护阈值(P06.36)设置偏高;

(注:这个故障默认不存储记录,可通过P07.19设定是否存储 

1、提升电源电压容量,确保电源电压稳定;

2、确认电源电压正常的情况下,检查欠压保护阈值(P06.36)设置是否偏高

驱动器内部电流采样故障

正确连接AI输入,将输入电压设定在±10V以内

1、速度指令超过了最高转速设定值;

3、速度响应严重超调;

1、降低速度指令; 

2、检查UVW相序是否正确;

3、调整速度环增益,减少超调;

1、负载或惯量太大,电机不能按照规定的曲线运行;

2、辨识过程中出现其他故障导致辨识终止

1、减小负载或加大电流环增益;

1、不同的物理DI端子重复分配了同一DI功能;

2、物理DI端子与通信控制的DI功能同时存在分配

1P04.01P04.09中有同一功能配置到多个物理DI端子的的情况;

2P04.01P04.09中分配的功能,与P09.05P09.08中相应的二进制位同时启用,请参考P09.05P09.08的使用方法;重新分配DI功能

不同的DO重复分配了同一输出

P04.21P04.29中有同一功能配置到多个DO的的情况,重新分配DI功能

执行了让电机通电的辅助功能后,仍然从上位机输入了伺服ON命令

超过了硬件允许的脉冲输出上限

更改分频输出设置功能码,使得在伺服工作的整个速度

范围内,分频输出脉冲频率不会超限

1、伺服电机的UVW接线;

2、伺服驱动器增益较低;

3、位置指令脉冲的频率较高;

4、位置指令加速过大;

5、位置偏差超出位置偏差过大故障值(P00.19)设置的值过小;

6、伺服驱动器/电机故障

1、确认电机主电路电缆的接线,重新接线;

2、确认伺服驱动器增益是否过低,提高增益;

3、尝试降低指令频率后再运行 降低位置指令频率、指令加速度或调整电子齿轮比;

4、降低指令加速度后再运行 加入位置指令加减速时间参数等平滑功能;

5、确认位置偏差故障值(P00.19)是否合适,正确设定(P00.19)值;

6、后台查验运行图形,若有输入没反馈请更换伺服驱动器

1、三相输入线缆接触不良;

2、缺相故障,即在主电源ON状态下,R\S\T相的某一相电压过低的状态持续了1秒以上

1、检查三相电源输入的线缆是否连接稳固(注意安全,不要带电操作);

2、测量三相电源各相的电压,确保输入电源三相平衡或者确保输入电源电压符合规格

1、电机UVW接线不良;

2、电机损坏,出现断路

带载运行超过驱动器反时限曲线,原因如下:

1、电机UVW线或编码器线不良或者连接松动;

2、电机堵转或者被外力驱动,如机械卡死、碰撞,重力或别的外力拖动,或者机械制动器(抱闸)没有打开就运行;

3、多台驱动器配线时,误将别的同一台电机UVW线和编码器线连接到不同的驱动器上;

4、负载过大,驱动器或电机选型偏小;

5、可能缺相或相序接错;

1、确认电机UVW线和编码器接线是否存在问题;

2、确认电机没有堵转或被外力驱动,确认机械制动器(抱闸)已经打开;

3、确认多台驱动器和电机没有出现交叉配线,即没有出现一台电机UVW线和编码器线连接到不同的驱动器上;

4、延长加减速时间,重新选择合适的驱动器或电机;

5、检查电机输出的UVW是否接错,是否对地短路;

6、更换驱动器或者电机

带载运行超过驱动器反时限曲线,原因如下:

1、电机UVW线或编码器线不良或者连接松动;

2、电机堵转或者被外力驱动,如机械卡死、碰撞,重力或别的外力拖动,或者机械制动器(抱闸)没有打开就运行;

3、多台驱动器配线时,误将别的同一台电机UVW线和编码器线连接到不同的驱动器上;

4、负载过大,驱动器或电机选型偏小;

5、可能缺相或相序接错;

1、确认电机UVW线和编码器接线是否存在问题;

2、确认电机没有堵转或被外力驱动,确认机械制动器(抱闸)已经打开;

3、确认多台驱动器和电机没有出现交叉配线,即没有出现一台电机UVW线和编码器线连接到不同的驱动器上;

4、延长加减速时间,重新选择合适的驱动器或电机;

5、检查电机输出的UVW是否接错,是否对地短路;

6、更换驱动器或者电机

3、过载后通过关闭电源对过载故障复位,并持续多次;

4、伺服驱动器的安装方向、与其它伺服驱动器的间隔不合理;

1、运行时风扇是否运转,更换风扇或驱动器;

2、测量环境温度 改善伺服驱动器的冷却条件,降低环境温度;

3、查看故障记录,是否有报过载故障,变更故障复位方法,过载后等待30s后再复位。驱动器、电机选用功率过小,提高驱动器、电机容量,加大加减速时间,降低负载;

4、确认伺服驱动器的设置状态,根据伺服驱动器的安装标准进行安装;

5、断电5分钟后重启是否依然报故障,重启后如果仍报故障请更换伺服驱动器

1、输入频率大于脉冲输入最大频率设定值;

1、更改最大允许频率,参数P06.38

2、后台软件查看指令是否异常,检查线路接地情况,确保线路可靠接地,信号采用双绞屏蔽线,输入线和动力线分开布线

1、确认外部编码器线连接是否正确,更换外部编码器;

2、全闭环偏差过大,保护功能设置有误确认相关参数的设置 重新设置相关参数

通过DI功能32FORCE_ERR)强制进入故障状态

正常的DI功能输入,配置了DI功能32且输入有效。断开输入即可解除故障

绝对位置编码器绝对位置复位故障

停电或主电源线路异常。(注:这个故障默认不存储记录,可通过P07.19设定是否存储 

检查输入主电源是否有瞬间掉电,提升电源电压容量

写入定制版程序之后第一次启动

在已经有标准程序的驱动器下载入定制版程序之后第一次启动

恢复出厂值,以便载入定制参数

母线电压较低时输出的警告状态

1、检查输入主电源是否正常;

2、调低欠压检测点参数P06.36

带载运行超过驱动器反时限曲线,原因如下:

1、电机UVW线或编码器线不良或者连接松动;

2、电机堵转或者被外力驱动,如机械卡死、碰撞,重力或别的外力拖动,或者机械制动器(抱闸)没有打开就运行;

3、多台驱动器配线时,误将别的同一台电机UVW线和编码器线连接到不同的驱动器上;

4、负载过大,驱动器或电机选型偏小;

5、可能缺相或相序接错;

1、确认电机UVW线和编码器接线是否存在问题;

2、确认电机没有堵转或被外力驱动,确认机械制动器(抱闸)已经打开;

3、确认多台驱动器和电机没有出现交叉配线,即没有出现一台电机UVW线和编码器线连接到不同的驱动器上;

4、延长加减速时间,重新选择合适的驱动器或电机;

5、检查电机输出的UVW是否接错,是否对地短路;

6、更换驱动器或者电机

带载运行超过驱动器反时限曲线,原因如下:

1、电机UVW线或编码器线不良或者连接松动;

2、电机堵转或者被外力驱动,如机械卡死、碰撞,重力或别的外力拖动,或者机械制动器(抱闸)没有打开就运行;

3、多台驱动器配线时,误将别的同一台电机UVW线和编码器线连接到不同的驱动器上;

4、负载过大,驱动器或电机选型偏小;

5、可能缺相或相序接错;

1、确认电机UVW线和编码器接线是否存在问题;

2、确认电机没有堵转或被外力驱动,确认机械制动器(抱闸)已经打开;

3、确认多台驱动器和电机没有出现交叉配线,即没有出现一台电机UVW线和编码器线连接到不同的驱动器上;

4、延长加减速时间,重新选择合适的驱动器或电机;

5、检查电机输出的UVW是否接错,是否对地短路;

6、更换驱动器或者电机

需要重新接通电源的参数变更

变更了需要重新接通电源方可生效的参数

伺服未准备好时伺服ON

E2PROM频繁操作警告

程序非正常频繁操作E2PROM

减少EEPROM写入操作频率,可以改用不存储EEPROM的通信写指令

1PotNot同时有效,一般在工作台上不会同时出现的;

2、伺服轴在某方向上出现超程状态,可自动解除

正向限位开关被触发,检查运行模式,给负向指令或人工转动电机,离开正向限位,会自动清除警告

1PotNot同时有效,一般在工作台上不会同时出现的;

2、伺服轴在某方向上出现超程状态,可自动解除

负向限位开关被触发 检查运行模式,给正向指令或人工转动电机,离开正向限位,会自动清除警告

1、电子齿轮比设置过大;

绝对值编码器角度初始化警告

编码器角度重新初始化时偏离过大(大于7.2度电角度)警告

1、制动电阻接线错误或接触不良;

2、使用内置电阻的情况有可能出现默认短接线脱落情况;

3、制动电阻容量不足;

4、制动电阻阻值过大导致长时间制动;

5、输入电压超过规定;

6、制动电阻阻值、容量、或发热时间常数设置错误;

1、检查制动电阻接线是否正常;

2、检查内置电阻接线是否正常;

3、增大制动电阻容量;

4、减少制动电阻阻值;

5、减少输入的电压值;

6、按规格设定合适的参数;

1、外接再生泄放电阻小于驱动器要求的最小值;

1、按规格配置外接再生泄放电阻的功率;

正常的DI功能输入,配置了DI功能30且输入有效。断开输入即可解除警告

1、搜索原点的时间超过了P08_95的设定值;

3、不以限位为原点时,两次碰到限位

2、回原点搜索速度过快导致,减小回原点搜索的速度P08.92P08.93

编码器电池电压低于P06.48设定的阀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禾川伺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