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上是不是穷屌丝把钱贷给富人用。

(原标题:信息中介、小额贷款等监管细则终于落地,P2P今后只能这么玩了!)

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的正式发布。以往关于监管的种种猜测都不再作数,因难料政策而惴惴不安的日子也将成为历史,且不论云开之后是否能见月明,必须承认的是P2P行业已经迈入了新的时代。

从2013年驶入发展快车道以来,P2P行业受到的关注一年更胜一年。尤其是伴随着市场规模的逐步扩大,因监管缺失引发的风险事件层出不穷,一边是充满想象的巨大蓝海,一边是险象环生的悬崖绝壁,如何在不杀死金融创新的前提下拯救P2P行业于水火之中,成了摆在监管面前的最大难题。

历时一年多,P2P行业终于迎来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的正式发布。以往关于监管的种种猜测都不再作数,因难料政策而惴惴不安的日子也将成为历史,且不论云开之后是否能见月明,必须承认的是P2P行业已经迈入了新的时代。

1、P2P平台必须坚持信息中介的定位

早在去年年末的《征求意见稿》中,监管就重申了P2P平台的信息中介角色。事实上,信息中介的明确并非会害P2P平台丢失饭碗,反而是监管层对P2P行业的保护。

一方面,早期有非常多的平台钻监管之空,假借P2P之名变相吸纳资金,伤害了大批投资人利益的同时,也导致行业风评每况愈下。另一方面,P2P信息中介身份长期处于模糊地带,导致越来越多的平台越俎代庖地从事资金存贷业务,因此不得不承担兜底等传统金融业的责任,这个“瓷器活”对于没有“金刚钻”的P2P平台而言实在是一个重担,回望行业发展历程,光是因“兜底”而死的P2P平台就不计其数。

基于上述局面,《办法》正式从法律边界上对P2P平台的信息中介身份进行了明确,此举既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首先,平台得以逐渐摆脱兜底,这是减负,也是自己给自己争取到的长久生存的机会。其次,有利于改善P2P投资环境,为平台的经营创造健康市场氛围。

最后,对于投资人而言,健康的投资环境有益于加速其成长,并促进投资思维的理性化及成熟化。

2、小额才是互联网金融的终极方向

《办法》中首次划定了P2P借款人的借款限额:同一网贷平台上,同一自然人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20万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看似严苛的新规背后,却指明了P2P行业的终极方向――业务小额化。虽然小微金融不足以代表普惠金融,但传统金融的大额、高门槛注定了其辐射部分人群,从这一层面来说,金融要想实现普惠,势必是要走小额道路。

由于长期受困于激烈的竞争环境和有限的用户群体,部分平台为求突围剑走偏锋地做起了大单业务,房产、企业、政府等大额标的一度成为P2P的常态业务,千万上亿的项目一旦违约,伤的是投资人,惊的是监管层,垮掉的则是平台。

一方面,大额借贷项目多涉及房地产等限制项目,同时还可能暗藏资金池、企业自融等违规操作,因此大单业务往往具有较多风险点较多,不利于投资人的投资安全;另一方面,违背了互联网金融作为传统金融体系的补充这一初衷,P2P平台过度开发大额用户,从而忽略了长尾用户的小微金融需求,无疑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

为此,监管层明令限制P2P平台的大单业务,将其扭转回小额业务上来。新规实行,以往涉及房产、赎楼、票据、企业、政信的平台面临重大业务转型,而个人信用贷、车贷、消费金融等业务似乎迎来了政策春天,从项目的平均借款额度上看,个人借贷规模最小,参考信用贷起家的拍拍贷,其项目大多在1000元-3万之间;而车贷业务平均借款最低的不到6万,最高不超过10万;而消费金融则更能体现小额特征了,以美利金融、趣分期等平台为例,最受欢迎的3C产品消费分期业务平均借款额度仅为3000元。

笔者在一份针对《办法》的解读上看到,目前已有多位从业人士肯定了“P2P的小额化方向”,果树财富CEO吴复申透露目前车贷平台单个项目平均放款额8万,95%以上的项目额度在20万以下,与监管思路不谋而合;拍拍贷总裁胡宏辉称网络借贷要做小额分散、做普惠金融、为消费服务;投哪网CEO吴显勇也认为P2P平台仍要以小额、分散零售资产为主业。

综上看来,P2P借贷业务将进入限额时代,业务规模进行缩减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而缩小规模对于平台而言也不尽是坏事。P2P行业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分支,向来是被定位成传统金融的补充,把盘子做得小一点,不跟传统金融机构抢蛋糕,朝着真正意义的“小而美”发力,不也能够体现金融创新的价值吗?

3、银行存管成硬性门槛

不管是最早的《指导意见》,还是后来的《征求意见稿》,乃至今天的《办法》,都无一例外地规定了“平台应对客户资金和自身资金进行分账管理,并由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客户资金实行第三方存管。”而这条万年不变的“铁律”也反映了监管层对P2P行业资金存管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也折射了行业的骇人乱象:由于资金监管不到位,擅自挪用投资人资金、私自设立资金池、自融自用的P2P平台比比皆是,严重阻碍了行业的有序发展。

银行作为传统金融大哥,其信用由国家背书,权威性不言而喻,因此P2P资金接入银行存管,在监管层看来是上了保险,于平台而言是超强背书,在投资人看来则就是“安全”二字的化身,如此便不难理解P2P平台对银行存管的渴望了。然而血统纯正的银行并不拿P2P这个野孩子当回事,从注册背景到资金实力,从股东到风投,从规模到业务体量,传言中的银行存管门槛变来变去,唯一不变的是“高度”,这种严苛的准入条件几乎将80%的平台拒之门外。

数据显示,目前约有100家平台成功签订了银行存管协议,其中与农行、工行、交行建行、招行等大型商业银行合作的不到10家,与平安、民生、中信、兴业等知名股份制银行签约的不足30家,其余多数平台都是与城商行达成了存管合作。

银行之所以对P2P业务缺乏热情,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P2P行业风险大,合作成本太高,依照目前的市场思维来看,一旦发生风险,银行不可能独善其身。

出于这层考虑,《办法》规定“资金存管机构与网贷机构应明确约定各方责任边界,便于做好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实现尽职免责。”似乎有意为银行扫除心理担忧,银行的积极性或能够真正地被调动起来,今后P2P行业的银行存管之路不说全无障碍,但至少能够走得快一点了。

4、信息披露将有法可依

长期以来由于行业内部对信披体系缺乏必要认识,再加之监管乏力,P2P行业的信披体系普遍松散无章,因此行业并不能够从根源上对风险进行防范。

如今《办法》正式明确了信披意义,对于整个行业的透明发展而言仍然具有一定的推进意义。从风险防范的角度来说,信息披露以“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来阐述了监管对P2P平台信披的基本要求,而信披标准的制度化,一方面能够有效压缩平台的造假空间,那些习惯在项目上做手脚的自融、假标平台会被监管率先踢出局。另一方面则有利于改善投资人与平台的关系。

长期以来,P2P行业的投资人与平台总是处在关系失衡的两个对立面上,由于投资环境的畸形,平台往往需要单方面承担所有风险,如有意外,投资人便将责任归咎于平台。在P2P行业实现充分信披后,投资人与平台能够发展为“利益共同体”,平台为投资人提供项目并进行充分信披,投资人依据自身情况对项目进行最后筛选并决定是否投资,双方责任有了相对明确的划分,二者关系也会趋于良性。

整体来看,正式公布的《办法》似乎缺乏新意,内容也多是保留了此前披露过的监管意见,包括信息中介、资金存管、信息披露、借款限额等要点基本已经是P2P行业老生常谈的话题了。

但笔者认为,《办法》出台的意义在于为上述所有监管要求提供了相对权威、合理的制度依据,一旦法律有了清晰的边界,P2P平台便难以怀抱侥幸心理去试探监管底线,从这一层面来说,《办法》更像是一剂助力P2P行业洗牌及重建的加速剂。

同时,银监会也表示会在《办法》出台之后就资金存管、信披指引等方面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充分保障《办法》的落地和落实。

本文来源:钛媒体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p2p公司只是个信息中介机构,但是其母公司将其自有资金通过p2p向放出借是否属于发放贷款的违法行为?... p2p公司只是个信息中介机构,但是其母公司将其自有资金通过p2p向放出借是否属于发放贷款的违法行为?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不违法,现在这个时期,敢放款的基本上都符合资质的

  俗话说谈钱伤感情。在过去,只要一缺钱大部分人都会想到跟亲朋好友借钱,最后却往往铩羽而归。而现在,随着信用卡、蚂蚁花呗、京东白条、P2P网贷等的出现,借钱不再是一件难事。P2P网贷作为近几年发展火热的理财产品,越来越多人通过网贷满足自己的借贷需求及投资需求。当借钱的人多了,不还钱的现象也会发生,如果在P2P网贷平台上借钱不还会怎么样呢?

  中国有句古话叫:“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大部分人还是会按时还款的,可是总有一部分人不按时还款,甚至还给催收人员说:我不还款你能把我咋的?在信贷经理反复催收无果的情况下。无非会出现以下几种可能:

  一、直接冻结借款人抵押的资产

  借贷如果是以固定资产抵押的话,就是上门收账,把有抵押权的房子或者其它不动产拿去处理掉抵债,如果是非固定资产,那更省事,直接把资产拖走,处理变现后抵债。你想要回抵押资产,拿钱来赎回。网上经常有新闻曝光某某车主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车子就被车贷公司拖走,表面上看起来车主很可怜,但可怜之人必有其可恨之处,你如果是按期还款,别人会拖走你的车吗?

  二、无抵押资产的讨债方式

  先打电话给你,如果你还是不还款,那么就会把电话打给你的亲朋好友,说某某某在哪里借钱了,还没还,记得提醒他。一般对正常人来说,如果仅仅是为了几千块钱借款没还,而被自己亲朋好友知道,往往就经不住心理攻势还了,除非是老赖。

  在借款人不配合、态度恶劣的情况下,通常都会移交给专门的催收机构,而他们上门讨债完全“理直气壮”的,想通过不接电话来逃避基本上不可能。除非你是无固定住处、无固定工作的流动人口。

  如果在这期间借款人选择报警,即使警察来了,由于是经济纠纷,一般都会让双方协商处理,把催收人员驱逐或者拘留起来的机会不大。负责催收的人员他们对相关法律的透彻程度堪比专业法律人士,而且多年社会上的闯荡,阅人无数,知道怎样在法律限度内从借款人的身体上和心理性弱点上突破,可以多方面的推进其偿还欠款。另外,资深催收人员一般敢吃催债这碗饭的,跟当地的政府、公安、当地的势力等几乎都很熟。对于老赖,他们有的是办法,甚至用暴力手段,我有个做催收的朋友就介绍过他他的一位用户,想赖账不还,电话催了2,3次也不还,结果移交给催收部门的同事,被揍一顿后,第二天就老老实实的就把钱拿来还上了。

  3、动用司法手段催收

  这个往往是迫不得已的办法,讨债速度慢,法院起诉,提交诉状,法院受理后,会给你传票,第一次会是调解,调解失败后,开庭受理,法院会发出第二张传票,确定开庭时间,当然,客户你还是可以不来法院的,但“缺庭”不会影响判决,法官判决后会把判决书寄给你,欠款人败诉这是不用讲的,也有对判决不满意,提起上诉的,但这种往往也只是针对罚息过重,超过法律规定的部分,才有可能上诉成功,欠的在法律规定的部分照样需要偿还,判决书会告诉你什么时间必须要把钱打到法院的账户。如果到期你不付款,那么公司就申请强制执行,这点钱可能不足以查封你的固定资产,但会冻结你所有银行卡,这之后所有的银行账户会“只能进不能出的”,就这点流程,很简单。一但你在央行征信记录上留下法院强制执行记录。那么,今后办信用卡、买房贷款等,任何需要向银行,金融机构,或小贷公司借钱,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了。目前社会很发达,只要知道你的身份证,就能查到您是否有被法院的强制执行记录,很多人多会查,更别说专门做风控人员。以后小至坐高铁,乘飞机,住星级酒店,大至子女升学就业等等事情都会因为最初的恶意逾期受到影响,那么你失去的将不只是关乎钱的事情,你的亲情,你的爱情,你的友情,甚至你的亲情···也将离你远去。

  P2P网贷行业不断往合规方向发展,接入央行数据指日可待。未来是信用为王的时代,没有信用的人将寸步难行,因此,为了你的生活能够正常运转,请诚信还款吧!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凡注明 “好贷网原创”之作品,未经好贷网书面授权,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均不得转载、摘编或采取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书面授权的,注明来源好贷网。违反上述声明对好贷网合法权益造成侵害的,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作品中的材料及结论仅供用户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里好穷 父母没本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