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桃防虫即将成熟上市,防虫套袋看似简单,你真的会做吗

?原创 记者:李磊杰 曹丽萍

荆州市江陵县三湖管理区青宁队曾经是一片湖区,土壤里含有丰富的有机质,非常适宜种植黄桃,青宁队的乡亲们都靠种黄桃致富。如今到了黄桃即将上市的时候,乡亲们也开始对黄桃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喷药套袋这些步骤看似简单,但也需要技巧和耐心,快来跟着乡亲们学一学....

原标题:帮帮他们!巷子口镇70万斤黄桃即将上市,销路愁煞果农!

今天,宁视君驱车来到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巷子口镇黄鹤村。只见这里一片片翠绿的黄桃林一眼望不到头,一个个用袋子包裹着的黄桃把树儿都驮弯了腰。

烈日下,李阳辉夫妇正在仔细检查黄桃的长势。据李阳辉老人介绍,今年他已经68岁了,家中种有5亩黄桃树,预计产量可达16000斤。

“今年我家的黄桃树进入了第四个年头,不仅挂果多,而且味道极好。我们的黄桃是纯天然绿色食品,农药、除草剂什么的从来不用。有草,我们就进行人工除草;为了防虫,我们就花大代价采用了粘蚊板、杀虫灯等生物防治技术。”老人一边指着桃林里的粘蚊板,一边告诉宁视君。

粘蚊板上已粘满了蚊子

“7月25号的样子我们的黄桃就会全部成熟上市,现在就是急销路!”老人说,这片黄桃林是他一家的经济支柱,去年在各级政府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黄桃卖得很好,年收入达到了8万元。然而,今年光成本就花了好几万,如果黄桃卖不掉的话,就会损失惨重。

老人说了啥?赶紧戳视频

“离黄桃上市的日子越近,晚上就越睡不着。急啊!”李阳辉老人一样忧愁的还有李德和老人。

李德和老人今年66岁,妻子身体不好,长期要靠药物维持。他告诉宁视君,他家有黄桃基地4亩,预计产量在12000斤左右。

“现在我们西部山区的交通改善了很多,大家有条件的话,欢迎来我家果园采摘试吃!”老人说,黄桃的营养价值十分丰富,常吃不仅可以起到通便、降血糖血脂、祛除黑斑、提高免疫力等效果,而且能促进食欲,堪称“养生之桃”。

据巷子口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仅黄鹤村就有黄桃1500亩

预计产量在70万斤以上

而现在提前预购的不足10万斤

再过几天,这里的黄桃就是这样哦!

巷子口镇除了黄鹤村的黄桃即将上市外

还有扶峰村、金枫园村的李子

黄鹤村支部书记孙高尚:

扶峰村支部书记李望冬:

金枫园村支部书记廖克文:

让果农们睡个安稳觉吧!!!

原标题:中余黄桃 前景可待 未来可期

潘新辉:让黄桃成为一个富民产业

中余乡种植黄桃始于2011年。当年,该乡周宅村村民从上海引种锦绣黄桃,凭借中余山区独特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长势良好。去年,口味独特的黄桃售价高达20元/公斤,中余黄桃一炮走红。

2015年开始,全乡黄桃种植态势高涨,2016年新增黄桃种植面积400余亩,总面积突破1000亩。今年,中余乡党委政府在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把抛荒田整治、发展黄桃经济和破解集体经济发展难题相结合,将黄桃产业作为2018年全乡农业农村发展的工作重点。

据介绍,目前中余乡黄桃种植面积达到4000余亩,预计今年产量达到150万公斤。为了助推黄桃产业发展,中余乡党委政府确定了“以销促种”的工作思路,由乡农办专管黄桃经济,并确定一名乡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在继续对接好上海果蔬国际农产品批发中心的基础上,今年已与绿城物业达成初步合作协议,借助绿城物业的渠道,进入杭城各大小区。

为了提升桃农种植技术水平,乡政府每月均组织浙农大专家来中余开展讲座,并现场传授种植技术。同时,在乡政府的牵头下,该乡已经注册了“钟余黄桃”商标,并统一印制了包装箱。下一步,该乡还拟引进一家从事“果脯”的食品加工企业,与黄桃产业实现结合。

“我们力争把黄桃产业打造成一个富民产业。”乡长潘新辉说。

蒋根荣:引领村民走上甜蜜致富路

中余乡周宅村的黄桃如今已经远近闻名。近日,记者在周宅村看到,漫山遍野的桃树上挂满了套了纸袋的果子,不出一个月,村民们又将迎来丰收的喜悦。

村党支部书记蒋根荣介绍,去年全村农户销售黄桃总收入达到120余万元,今年光套袋就已用了160万只,以成熟后每只桃子重0.25公斤计算,最保守估计产量也将超过30万公斤,预计销售收入将比去年翻一番。

周宅村种植黄桃始于2011年。当时,村民从上海引种锦绣黄桃,凭借山区独特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黄桃长势良好,成熟时间比上海品种早了一个星期,而且桃子个大、汁多、味甜,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以及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广下,周宅村黄桃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现在家家户户种黄桃,全村总种植面积达到近500亩,今年迎来成熟期的就有300亩左右。去年每户农户平均收入4万元,今年预计将达到5~6万元。

几年前,周宅村跟中余乡很多村庄一样以制锁为主要产业,村里有八九家锁厂。黄桃种植业得到大力支持和发展后,除了两三家企业迁入集聚园区外,其他的企业主都已转型为果农。今年村里最大的种植大户种植了100多亩黄桃。村民蒋理堂是较早种植黄桃的大户之一,今年,他除了在村里种植了35亩之外,还在虞宅乡新光村租地种起了黄桃,不断发展壮大他的黄桃产业。

为引导和鼓励村民走上这条甜蜜的致富路,村两委从种植到销售各个环节予以大力支持。邀请县农业局专家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每年不少于5次。到了收获季节,又帮助村民联系经销商。从去年看,销售渠道以商家上门收购批发为主,主要是本县以及邻近的义乌、诸暨的水果批发商。今年开始,村里又新拓展了电商销售渠道,形势喜人,目前已下单5万公斤。

因为是各家各户自主种植经营,周宅村的黄桃原先没有品牌,包装也不统一。为提升知名度,村两委研究后,决定对村里的黄桃进行统一包装,以“周宅村黄桃”作为品牌,同时为把好质量关,让农户为自家种植的黄桃质量负责,又在统一包装上标注生产农户的名字。村两委的方案得到农户的积极响应,村党支部又派党员分头到联系农户家中,协助办理包装销售事宜。

马上又将迎来黄桃大熟的时节,村民们看着枝头的累累硕果,乐开了花,而蒋根荣和其他村干部一起又马不停蹄地开始张罗桃子的销路了…… (张方镇)

周金山:让黄桃注入周宅特色

目前,黄桃产业已是中余乡周宅村的一个支柱产业。村监委会主任周金山曾经是一家锁具生产企业的负责人,虽然在该村黄桃种植大军中属于后继者,但他在黄桃产业中的发展势头不可小觑。

去年下半年,周金山在自家荒芜的责任田及周边荒地上种下了10亩黄桃树苗,同时与几位村民合股在邻近的中余村流转了40亩土地用于种植黄桃。此外,周金山还成立了公司,计划开办黄桃采摘、观光、餐饮一条龙服务的休闲农庄。他的华丽出场为中余乡黄桃产业发展增加了不少火力。

黄桃产业要在周宅村持续发力必须有一个完整的发展规划。为顺应市场,周金山主动与同村的年轻人黄生尧联合,在去年8月注册了金华航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把周宅村后面的“胜峰山”注册为商标,以此打响自己的黄桃品牌。

周金山介绍,目前,黄生尧在虞宅乡新光村廿九间里负责宣传策划工作,将黄生尧推举为企业法人有利于黄桃品牌的打造和宣传,有利于提升果品质量和开拓更多的销售渠道。周金山对周宅村黄桃产业的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期望。

周必局:8月可收获15000斤桃子

今年54岁的村民周必局,花白的头发、满脸的笑容,透露出一股山区农民淳朴、善良的气息。

曾经,周必局家里开了一个制锁加工作坊。夫妻俩替锁厂代加工挂锁的前期半成品,每年也有七八万的经济收入,一家人过着相对殷实的生活。但自从周宅村推广种植黄桃产业后,勤劳俭朴的夫妻俩一合计,将自家荒芜多年的农田开垦了出来,种上了黄桃。后来,周必局看到黄桃品质好,价格持续上涨,产业前景十分可观,便于2016年将自家桃园旁还荒芜着的山地也租了过来,将桃园面积扩展到了10亩。

2017年,周必局夫妻俩最早种的5亩桃树进入丰产期,每亩收获2500多斤桃子。通过熟人引荐,周必局将桃子销到浦江、义乌、诸暨等地的水果经营户中。由于桃子口感鲜甜、品相较好,批发价格在14元/公斤左右,除去租金、雇工、运费等,收入达5万多元。

今年,黄桃长势喜人,不出意外,8月黄桃就成熟了,可以收获15000多斤桃子。

周必局告诉记者,一对夫妻最多可以管理四五十亩桃园,平时只需在桃子挂果套袋和成熟采摘期雇用一些短工。总体来说,经济效益还是可观的。

在周必局笑呵呵的脸上,记者看了黄桃产业给家庭生活带来的新鲜活力。

周成伟:让黄桃香溢周宅村

6月27日上午,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记者来到中余乡周宅村,只见山坡上的黄桃园中,绿树底下点缀着淡淡粉黄,一个个即将成熟的黄桃躲在防虫套袋里“纳凉”,树枝都被压弯了“腰”。

“今年黄桃的长势不错。”周宅村主任周成伟高兴地告诉记者,“由于我们采取科学种植模式,使得种出的黄桃香气浓郁,甘甜多汁。”

2011年,凭借山区独特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周宅村民开始从上海引种锦绣黄桃。由于周宅黄桃外形美观、肉质厚实、鲜甜可口,售价在20元/公斤,亩产达到1万元,黄桃成了农民的致富果。为了让这个美如世外桃源的小山村成为全县闻名的黄桃种植村,今年周宅村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为了带动更多的村民种植黄桃,作为村主任的周成伟率先垂范,今年初,流转了108亩土地大规模种植黄桃。

周成伟看着长势良好的黄桃,满脸喜悦。“这个品种叫锦香,6月底上市;那两个品种是锦枫和锦园,7月底可以上市;这些是锦绣,8月初成熟;那是锦花,9月底成熟。”提起黄桃,周成伟如数家珍。

其实周成伟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一家锁具企业的负责人。从事锁具生产经营长达11年的周成伟怎么会想到种植黄桃呢?周成伟告诉记者:“一人富裕不算富,带领全村人致富才算富。”他非常看好周宅村的黄桃产业,三年前,就用家里的2亩土地试种黄桃,并且实施科学化管理,走精品化种植的道路。一有时间他就跟着县里的农技专家琢磨黄桃种植技术。经过精心管护,今年这2亩早熟黄桃已经结果,并且品质也不错,又甜又大。可以说,在黄桃种植方面,他已积累了不少经验。周宅村要想发展好黄桃产业,一定要标准化种植。于是周成伟想通过自己大规模的种植,在村民中起到示范作用,进一步带动周宅村黄桃基地的发展,真正把黄桃变成村民致富的“金桃”。

临近中午的桃园,太阳有些刺眼。但是,在周成伟看来,桃园就是一道靓丽的乡村风景,它承载着村民们的梦想与未来。(朱婉丽)

蒋理堂:中余黄桃种植第一人

“中余黄桃,吃过的人都说口感好,这个产业前景肯定好。”提及种植黄桃,周宅村57岁的桃农蒋理堂信心满满。

蒋理堂是中余黄桃种植第一人。2011年,种过葡萄、桃子的蒋理堂,从上海引进了锦绣黄桃苗,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种起了黄桃。“在此之前我就有种桃子,而且桃子口感很好,所以我相信中余适合种桃。”蒋理堂说。

看到蒋理堂在田地里大面积种桃,有村民认为风险太大。“一开始,就连我老婆也一直打退堂鼓。”蒋理堂说,“直到第三年桃子结果后,老婆尝到了美味的桃子,就不说了。”

在蒋理堂的细心种植下,他的黄桃品质好、口感好。去年黄桃售价高达20元/公斤,最低售价也达到12元/公斤以上,35亩黄桃,每亩收入在1万元以上。

几年种植下来,蒋理堂已经摸索出了一套种植经验。“种植黄桃,两个灌溉期一定要把握好。”蒋理堂说,一个是桃子开始长大时期,一定要保证充足的水分;还有一个是7月20日桃子接近成熟期,这段时间气温升高,灌溉不及时,可能影响桃子的品质。

到8月份,中余黄桃将全面进入成熟期。目前,蒋理堂的黄桃基地已经全部安装了滴灌,并配备除虫灯。他建议,山区各类虫多,随着桃子成熟期的到来,最好所有桃园都能安装太阳能除虫灯,以保证黄桃的品质。

提及今后的发展,蒋理堂表示十分有信心。中余山区拥有独特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种出的黄桃品质一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桃防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