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盗猎车5 宙斯盾基洛夫级巡洋舰和055MOD!谁有???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句话原本是形容我国国民勤俭节约,如今却被美国人用到自己身上,而且是用到了美国海军身上。根据美国防务新闻网站8月26日报道称,通用动力下属国家钢铁与造船公司的圣迭戈船厂和BAE诺福克公司都获得了美国海军价值约1.47亿美元的合同,用于对“考彭斯”号和“葛底斯堡”号两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进行现代化改造,以便为后续更长时间的服役做准备。

说起提康德罗佳级巡洋舰,那可是大名鼎鼎,因为它是第一款装备“宙斯盾”系统的量产型水面舰艇。包括后来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都只能算是它的“跟班”。提康德罗佳级巡洋舰于1977年研制,1981年定型并开工建造,1983年首舰“提康德罗佳”号交付美国海军服役。该级巡洋舰总共建造27艘,已经退役5艘,剩余22艘,是目前美国海军唯一的巡洋舰。

提康德罗佳级巡洋舰的研制初衷,就是为了对抗苏联海军的“饱和打击”战术。“饱和打击”战术,是苏联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在1960年代提出的一种战术构想,因为当时苏联海军总体实力上弱于美国海军,特别是苏联海军没有类似美国海军那种大型航空母舰作为舰队核心,而主要是依靠巡洋舰、飞航式导弹核潜艇所携带的重型远程反舰导弹进行作战。因此,要想在海战中摧毁美国的航母战斗群,就必须确保有足够数量的反舰导弹能够突破美军舰队的对空防御网。戈尔什科夫元帅提出的“饱和打击”战术,就是集中足够的反舰导弹,在短时间内以“齐射”的方式打出去,让美军的舰载防空系统“过饱和”,这样那些“过饱和”的反舰导弹就可以以集群方式打击美军舰队,并一举摧毁美国的航母。

为此,苏联海军不惜血本建造大型巡洋舰和飞航式导弹核潜艇,并批量建造图-22M3逆火式轰炸机,以图用巡洋舰、飞航导弹核潜艇和轰炸机的导弹齐射,用“饱和打击”的方式摧毁美军的航母战斗群。为了对抗苏联的“饱和打击”战术,美军研发了全新的“宙斯盾”防空系统。该系统的核心是AN/SPY-1型雷达及其配套的火控计算机。

该雷达系统使用固定的八边形雷达阵面,每个阵面固定侦测一个方向,4面阵列构成360无死角防御。该雷达系统使用电子扫描取代了传统的机械天线扫描,并且可以同时扫描舰艇周边360度环境,没有死角,没有旋转盲区,并且由于和火控系统交联,还可以直接为舰空导弹提供必要的目标参数诸元,并且协调所有舰载防空系统,构成远-中-近的防空网,有效拦截来袭反舰导弹。可以说“饱和打击”和“宙斯盾”就是现代版的矛和盾。

提康德罗佳级巡洋舰舰长172.8米,舰宽16.8米,满载排水量在吨之间(建造批次不同,吨位略有差异),早期提康德罗佳级巡洋舰装备2座双联装MK-26型双联装导弹发射架,后全部改装为MK-41型导弹垂直发射系统(VLS),一艘提康德罗佳级巡洋舰可携带128单元VLS(前后各64单元)火力上仅次于俄罗斯的“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目前火力全球第二。我国现在正在量产建造的055型大型舰队驱逐舰虽然吨位上超越了提康德罗佳级巡洋舰,但是单比VLS的数量,055驱逐舰是112单元,提康德罗佳巡洋舰是128单元,我们还是略有不足。

这次改造的“考彭斯”号和“葛底斯堡”号,属于两艘中期建造的舰艇,均于1991年服役。根据计划,这两艘舰艇要服役到本世纪40年代,后续舰艇也将进行升级,也就是说,该级舰艇要再服役30年左右。虽然美国政府已经通过了超过7100亿美元的军费预算,却不得不大量翻新“老爷”式舰艇,看来其军费“实际利用效率”似乎并不高。与之相对应的,我们的军费不到其1/4,每年新下水的军舰吨位却和其差不多,不得不说是一件“颇为奇怪”的事。将来,我国海军的将士们开着崭新的055大型驱逐舰在海上遇到翻新的提康德罗佳,那场面,想想也很开心。(作者:利刃/龙猫)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众所周知,在央视和其它中国媒体的报导当中,中国的新型万吨主战舰艇055型向来都以“驱逐舰”的身份示人,而军迷们也不觉得奇怪:毕竟最大排水量达到一万多吨的美制“宙斯盾”系列防空舰也是“驱逐舰”嘛。

但在大型驱逐舰始作俑者,也就是美国的国防部白皮书里,却将055型定义成“巡洋舰”,再度把055的“头衔争议”推上了风口浪尖。

图为下水之后正在舾装的055。

如果单以吨位考虑的话,055型似乎确实可以够得上“巡洋舰”的名分:苏联的多款巡洋舰当中,唯独只有“基洛夫”和“光荣”两级拥有超万的排水量(莫斯科级直升机巡洋舰归类于航母),而“肯达”级甚至只有5330吨的体量便自称“导弹巡洋舰”。

再看向美国海军这边,其最大排水量超过万吨线的核动力导弹巡洋舰都早已退役(弗吉尼亚级和加利福尼亚级),现存的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最大排水量也不过9800吨,在身形上要略小055一号。

图为封存在储备码头的CG-47“提康德罗加”号巡洋舰。

正是这款美国海军现役唯一的巡洋舰,在其诞生时其实还是被冠以“驱逐舰”的名称,而为了填补美国原有的“巡洋舰”舰队的空缺,原本被命名为DDG-47的提康德罗加级首舰才被提升到导弹巡洋舰CG-47的位子上,并把DDG-51之后的舷号位置让给了阿里伯克级导弹驱逐舰。

而这也恰恰说明了一个事实:“驱逐舰”也好,“巡洋舰”也罢,舰级的定位并没有什么“强制标准”,所谓吨位和武装的分界线都是相当模糊的。

图为旧日本的条约款轻巡洋舰“球磨”。

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刻板印象,是因为在上个世纪初诞生的华盛顿海军条约和伦敦海军条约当中,条约用明文约束的方式对签约各国海军舰艇的等级和火力都施加了严格的限制。

譬如在伦敦海军条约当中,规定了巡洋舰的排水量不得超过万吨,并把火炮口径大于152毫米的巡洋舰称之为“重巡洋舰”,火炮等于或小于152毫米的巡洋舰称之为“轻巡洋舰”(而严格遵循这两点原则的巡洋舰也被称为“条约型巡洋舰”)。

由此,轻巡洋舰“打不过”重巡洋舰,驱逐舰“打不过”轻巡洋舰的森严等级概念便从此诞生,便一直流传下来。

图为意大利海军FREMM级护卫舰。该舰的实际战斗力和吨位都远超大多数驱逐舰。

而在二战结束之后,航空兵的大行其道和导弹的诞生都使得各国在实质上废除了用作舰队炮术决战的“战列舰”和“重巡洋舰”这两个舰种,原本辅佐航空母舰的防空巡洋舰和防空/反潜驱逐舰一齐上位,在加装导弹之后更是具备了远超火炮重巡洋舰的火力投送能力。

换句话说,在护卫舰的吨位突破七千吨,主力型远洋护卫舰普遍在四五千吨的当下,再去纠结一艘达到万吨的主力舰到底是驱逐舰还是巡洋舰,其具体意义已经不大了。

图为055巡洋舰护航航母的想象图。

若一定要分个清楚明白的话,笔者认为还是“巡洋舰”的名号更符合055在中国海军当中的定位:和之前的052C/D,054A等舰艇不同,055巡洋舰主要负责的不是近洋作战和撑起防御线节点,而是作为远洋航母舰队的“直卫舰”存在。

换句话说,在055出现之前,中国航母的护卫舰艇必须是052D防空驱逐舰和054A反潜护卫舰共存,而055巡洋舰以其强大的平台性能可以身兼多职,当然更符合“巡洋舰”的主战身份。(利刃)

尊重内容,从尊重作者开始,转载、合作请私信联系我们。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句话原本是形容我国国民勤俭节约,如今却被美国人用到自己身上,而且是用到了美国海军身上。根据美国防务新闻网站8月26日报道称,通用动力下属国家钢铁与造船公司的圣迭戈船厂和BAE诺福克公司都获得了美国海军价值约1.47亿美元的合同,用于对“考彭斯”号和“葛底斯堡”号两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进行现代化改造,以便为后续更长时间的服役做准备。

说起提康德罗佳级巡洋舰,那可是大名鼎鼎,因为它是第一款装备“宙斯盾”系统的量产型水面舰艇。包括后来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都只能算是它的“跟班”。提康德罗佳级巡洋舰于1977年研制,1981年定型并开工建造,1983年首舰“提康德罗佳”号交付美国海军服役。该级巡洋舰总共建造27艘,已经退役5艘,剩余22艘,是目前美国海军唯一的巡洋舰。

提康德罗佳级巡洋舰的研制初衷,就是为了对抗苏联海军的“饱和打击”战术。“饱和打击”战术,是苏联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在1960年代提出的一种战术构想,因为当时苏联海军总体实力上弱于美国海军,特别是苏联海军没有类似美国海军那种大型航空母舰作为舰队核心,而主要是依靠巡洋舰、飞航式导弹核潜艇所携带的重型远程反舰导弹进行作战。因此,要想在海战中摧毁美国的航母战斗群,就必须确保有足够数量的反舰导弹能够突破美军舰队的对空防御网。戈尔什科夫元帅提出的“饱和打击”战术,就是集中足够的反舰导弹,在短时间内以“齐射”的方式打出去,让美军的舰载防空系统“过饱和”,这样那些“过饱和”的反舰导弹就可以以集群方式打击美军舰队,并一举摧毁美国的航母。

为此,苏联海军不惜血本建造大型巡洋舰和飞航式导弹核潜艇,并批量建造图-22M3逆火式轰炸机,以图用巡洋舰、飞航导弹核潜艇和轰炸机的导弹齐射,用“饱和打击”的方式摧毁美军的航母战斗群。为了对抗苏联的“饱和打击”战术,美军研发了全新的“宙斯盾”防空系统。该系统的核心是AN/SPY-1型雷达及其配套的火控计算机。

该雷达系统使用固定的八边形雷达阵面,每个阵面固定侦测一个方向,4面阵列构成360无死角防御。该雷达系统使用电子扫描取代了传统的机械天线扫描,并且可以同时扫描舰艇周边360度环境,没有死角,没有旋转盲区,并且由于和火控系统交联,还可以直接为舰空导弹提供必要的目标参数诸元,并且协调所有舰载防空系统,构成远-中-近的防空网,有效拦截来袭反舰导弹。可以说“饱和打击”和“宙斯盾”就是现代版的矛和盾。

提康德罗佳级巡洋舰舰长172.8米,舰宽16.8米,满载排水量在吨之间(建造批次不同,吨位略有差异),早期提康德罗佳级巡洋舰装备2座双联装MK-26型双联装导弹发射架,后全部改装为MK-41型导弹垂直发射系统(VLS),一艘提康德罗佳级巡洋舰可携带128单元VLS(前后各64单元)火力上仅次于俄罗斯的“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目前火力全球第二。我国现在正在量产建造的055型大型舰队驱逐舰虽然吨位上超越了提康德罗佳级巡洋舰,但是单比VLS的数量,055驱逐舰是112单元,提康德罗佳巡洋舰是128单元,我们还是略有不足。

这次改造的“考彭斯”号和“葛底斯堡”号,属于两艘中期建造的舰艇,均于1991年服役。根据计划,这两艘舰艇要服役到本世纪40年代,后续舰艇也将进行升级,也就是说,该级舰艇要再服役30年左右。虽然美国政府已经通过了超过7100亿美元的军费预算,却不得不大量翻新“老爷”式舰艇,看来其军费“实际利用效率”似乎并不高。与之相对应的,我们的军费不到其1/4,每年新下水的军舰吨位却和其差不多,不得不说是一件“颇为奇怪”的事。将来,我国海军的将士们开着崭新的055大型驱逐舰在海上遇到翻新的提康德罗佳,那场面,想想也很开心。(作者:利刃/龙猫)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宙斯盾巡洋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