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选购一款胶片相机和数码相机的区别,现在市场上的相机种类很多,不知哪种的相机好?

你是什么卡口了,但是FD口直接装不行,或者你的镜头不支持但机身有测光,佳能机有EF口和FD口区别,要转接环,EF口的胶片镜头都能给数码机装上,如果像尼康这种50年没换卡口形状大小的你就能用,转接环的话就得考虑法兰焦距和人眼测光这一说了。宾得的可以参照尼康,美能达(sony)参照佳能,只要你的镜头支持测光。


  自干毛们质疑美国登月,一个重要的论据就是“这么清晰的照片,用什么相机拍的啊?”,意思是,老式感光胶片的像素,根本无法达到目前数码相机的水平,所以肯定是造假的。

  其实,一切对登月的质疑都是来自于类似这样的无知。

  无知的人们,有空去仔细研究一下感光胶片的成像原理吧。本帅今天大致给你们讲解一下:老式胶片用氯化银、溴化银和碘化银感光,就是说当一个光子射到胶片上时,会有一个银盐分子感光,在光作用下分解成极小颗粒的“银核”(大小约为0.1~4微米),而逐渐变为带绿色的灰黑色。再经过定影剂处理,就成为一个像素。

  按其颗粒为1微米来计算,一个3×5厘米的底片其像素为:3=15亿。现在恐怕没有哪个数码相机的像素能达到15亿吧?

楼主发言:26次 发图:0张 | 更多 |

  五们的任务是加强学习。有知识的人,才不会被人骗!

  • 按照你的逻辑,CRT显示器的分辨率完爆银河系了,就一个21寸的显像管来说,分辨率都是上几十亿级别的。
  • @riddle0203 不懂别乱放屁,风马牛不相及
  • @zy8352 呵呵,自己放屁笑别人?按照你的逻辑,电影也是几十亿的分辨率了是吧?怎么胶片时代的电影那么模糊呢?杀原因?
  • 胶片不可能达到15亿的像素:1、感光材料的颗粒不可能达到分子级;2、感光材料不可能无间隙均匀分布在胶片上;3、无法保证感光材料完美曝光。通常的胶片就是16mm胶片,相当于2K数字电影的分辨率水平,35mm胶片即135胶片,画质相当数字电影4K-6K的水平。
  • 不要瞎BB~ 是自干五就等于怀疑美国人登月么?加强学习的应该是你自己!懂么?
  • 楼主,一个分子一个像素,可以得今年的炸药奖了,我不骗你的

  本帅最看不起自干毛不懂还装懂

  • 轮子的智商一直是个负数,也就掩耳盗铃朝三暮四的水准了。来出来走两步! 笑看@zy8352 卖弄智商丢人。说别人不懂装懂,你呢?哈哈哈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riddle0618 不懂装懂还倒打一耙,本帅对你不客气了!
  • 你是什么帅? 我看你是个摔!
  • 上面这句话我以为是楼主送给自己的

  老式胶片很怕温度变化,特别温度高了,具体多少度不是很清楚。而且胶片要不停换,一个胶卷也不轻。
  胶卷害怕一下曝光太多。光线暗了也没效果。比如月球白天180度,相机晒几十秒,里面胶片就全部报废了。当然美国不怕。
  而且以上的在美国认为都不是难题。
  包括人工变轨。人工方向控制。一气呵成没有难度。中国现在才只能靠全自动化操作。证明中国技术不过关。人手操作水平不高。

  • 我只问1句,胶卷用了多少?不占重量?

  好多年前看过一个文章 好像一般的胶片相机分辨率是有1千多万像素 15亿不可能的 15亿能洗多大照片了你也不想想 一般的胶卷相机大概洗20寸就会模糊了 15亿像素那可能是人眼的分辨率

  • 人眼的分辨率也只有几千万个像素。
  • 还尼玛的放屁,CRT和照片根本是两码事!滚粗!
  • @zy8352 茅坑的石头,又臭又硬

  那为什么NASA现在用尼康D3S数码单反?尼康现在也有胶片机哟,楼主,谁不懂装懂?

  • 都不好意思打你脸,现在NAASA用数码是因为胶片摄影技术和土5火箭图纸一起丟了!
  • SB,现在数码流行是因为它方便!而不是因为它的分辨率高于胶片!

  五们的任务是加强学习。有知识的人,才不会被人骗!
  从胶片时代玩到现在的人飘过,你说的3×5CM实际就是2个135胶片像素,约600*2=1200万像素(只有在高反差的时候才能达到2000万像素,但是这种高反差实际应用基本没有),现在任何一款数码机,比方说低端的d3200都是2400万像素(这只是残副机,如果是135的全副机目前可做到5000万像素),都可以秒杀你好几圈。而且现在机器的像素,对焦速度,图像处理速度,存储便携性,低成本,都是胶片机无法比拟的,至于你的天真算法,我表示很幼稚。

  • 它就是个为反对而反对的人,不理它,长期被打脸还死不认错自以为是的人
  • 胶片是没有数码感光像素的概念的。数码感光的每个像素是一个感光器件,其体积是胶片感光粉颗粒的数百~数千以致数万倍(因胶片和感光器质量不同而不同),比较最好的胶片和最好的电子感光器件,胶片的感光细腻程度远超电子感光器件。
  • 如你说的胶片像素,也是电子感光器件对胶片扫描后电子感光像素

  楼主家的胶片可以在月球的温度环境下使用。。。

  这不是装傻,这是真傻!

  • 完全可以。因为月球无大气,温度再高也只是太阳照射到的地方高。只要不被太阳直射到,那温度就是很低。五们不懂这个道理,还以为月球上任何地方都是几百度高温,这又是五们无知的一个表现。
  • @zy8352 难道几百度低温更舒服点?你这脑子全是屎吗?

  中国人看问题的方法比较独特,他不喜欢的东西,一律不承认,不接受。比如,钓鱼岛在日本人手里,中国人就坚决不予承认,坚持说没有这回事,钓鱼岛牢牢的被中国掌控着。尽管中国人一登就会被日本警察抓起来谴返;再比如,三胖已试暴了核蛋了,中国人说他不允许半岛有核武器。问题是,三胖已经有了,你不允许有个屁用啊,这不废话么。对了,中国人讲得最多的不是信用,而是屁话。

  五们的任务是加强学习。有知识的人,才不会被人骗!

  从胶片时代玩到现在的人飘过,你说的3×5CM实际就是2个135胶片像素,约600*2=1200万像素(只有在高反差的时候才能达到2000万像素,但是这种高反差实际应用基本没有),现在任何一款数码机,比方说低端的d3200都是2400万像素(这只是残副机,如果是135的全副机目前可做到5000万像素),都可以秒杀你好几圈。而且现在机器的像素,对焦速度,图像处理速度,存储便携性,低成本,都是胶片机无法比拟的,至于你的天真算法,......

  你说的胶片像素,是指固定DPI下的,而这个DPI是随着技术的进步逐渐扩大的。比如说,3X5CM的东西,当你的分辨率是cm级别时,你只能得到3X5=15个像素;而当你的分辨率提高到mm级时,你就可以得到30x50=1500个像素;当你的分辨率提高到微米级别时,你就能得到=15亿像素。

  当然,分辨率可以无限提高下去,但是在胶片会有极限,那就是它的像素点,也就是感光分子分解的“银核”大小是固定的。当分辨率达到这个级别之后,再提高的话,看到的就是马赛克了。

  • 马赛克都出来了,你用胶片,不通过电子手段,你给我做个马赛克效果看看。
  • 胶片年代没有“像素”这个东西,只有“颗粒”,估计大家在玩“颗粒”的时候,这世界上还没你吧。无知小儿

  楼主家的胶片可以在月球的温度环境下使用。。。
  这不是装傻,这是真傻!
  完全可以。因为月球无大气,温度再高也只是太阳照射到的地方高,而不会传导到相机里面。所以只要不被太阳直射到,相机里面温度就是很低。五们不懂这个道理,还以为月球上任何地方都是几百度高温,这又是五们无知的一个表现。

  • 你还告诉别人常识,你这贴只能表现出你缺乏常识。

  美国登月真假与你有什么关系,美国政府给你发钱吗?吃草的命操天大的心!

  中国人看问题的方法比较独特,他不喜欢的东西,一律不承认,不接受。比如,钓鱼岛在日本人手里,中国人就坚决不予承认,坚持说没有这回事,钓鱼岛牢牢的被中国掌控着。尽管中国人一登就会被日本警察抓起来谴返;再比如,三胖已试暴了核蛋了,中国人说他不允许半岛有核武器。问题是,三胖已经有了,你不允许有个屁用啊,这不废话么。对了,中国人讲得最多的不是信用,而是屁话。
  原来你这个狗杂在放 屁

  SB楼主 把你家的黑胶照片放大10倍看看 NMB有没有15E的像素

  五们的任务是加强学习。有知识的人,才不会被人骗!
  从胶片时代玩到现在的人飘过,你说的3×5CM实际就是2个135胶片像素,约600*2=1200万像素(只有在高反差的时候才能达到2000万像素,但是这种高反差实际应用基本没有),现在任何一款数码机,比方说低端的d3200都是2400万像素(这只是残副机,如果是135的全副机目前可做到5000万像素),都可以秒杀你好几圈。而且现在机器的像素,对焦速度,图像处理速度,存储便携性,低成本,都是胶片机无法比拟的,至于你的天真算法,......
  你说的胶片像素,是指固定DPI下的,而这个DPI是随着技术的进步逐渐扩大的。比如说,3X5CM的东西,当你的分辨率是cm级别时,你只能得到3X5=15个像素;而当你的分辨率提高到mm级时,你就可以得到30x50=1500个像素;当你的分辨率提高到微米级别时,你就能得到=15亿像素。
  当然,分辨率可以无限提高下去,但是在胶片会有极限,那就是它的像素点,也就是感光分子分解的“银核”大小是固定的。当分辨率达到这个级......
  NMB你那一张胶片照片放大10倍看看

  五们的任务是加强学习。有知识的人,才不会被人骗!
  从胶片时代玩到现在的人飘过,你说的3×5CM实际就是2个135胶片像素,约600*2=1200万像素(只有在高反差的时候才能达到2000万像素,但是这种高反差实际应用基本没有),现在任何一款数码机,比方说低端的d3200都是2400万像素(这只是残副机,如果是135的全副机目前可做到5000万像素),都可以秒杀你好几圈。而且现在机器的像素,对焦速度,图像处理速度,存储便携性,低成本,都是胶片机无法比拟的,至于你的天真算法,我表......
  他没算错,至于为什么135胶片测算起来只相当于1200万像素,是因为在感光的时候银盐分子排列得太紧密了,按照扰动原理,在一定范围内的原子都会受到影响,但影响的范围又受光线的强度约束,所以表现为大约1200万点

  • 我说的“银核”1微米大小也绝不是原子的大小,原子比这个还要小很多数量级。其实银核就是原子团,受到光扰动影响形成的一个聚合体。测算其在0.1-4微米,通常情况不到1微米,这个点就可以看作是胶片的基本像素点。所以理论上,3X5cm的胶片可以达到15亿的像素。当然实际上胶片可能含有杂质
  • 加强学习。卤化银被研磨后用超声波粉碎后形成颗粒,然后搅拌在胶体中涂敷在赛璐璐上,烘干后成为胶卷。每一个微粒是一个你说的感光团。分辨率和颗粒大小直接关系,但也不能更细腻粉碎,在加工粉碎工艺过关前提下,继续粉碎没有现效果了,因为光波波长是最终决定分辨率的因素。

  本帅最看不起自干毛不懂还装懂

  楼猪这杂种自鸣得意啊。


  15亿像素?那还要什么望远镜或者长焦镜头,直接暗房里放大裁剪得了。

  楼主,瞧你乳臭未干的样子,我估计你没有玩过胶片摄影。

  你知道什么叫颗粒吗?

  又来搞笑,现在除了发射技术,连胶卷技术也一并遗失了,尼玛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胶片相机和数码相机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