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劳务家居港到新区巨旗劳务坐几路公交车

1997年,陆家嘴街道发扬“全局、整体、争先创优、拼搏奋进、求真务实、勤政廉洁”的陆家嘴街道精神,取得了“三个进一步加强”,即:社区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强;基层政权建设进—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在保持市先进街道办事处、市双拥模范街道、二级卫生街道等荣誉称号的同时,先后被市、区评为市社区侨联先进集体、市红旗图书馆、上海市新华书店联手共建百家社区图书馆、市级先进剧场、影视管理先进单位,文化站被区评为精神文明单位、新区先进团组织、《文明手册》教育先进集体、新区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社区教育先进集体、青保工作先进集体、群众文体先进集体、新区“再就业”先进集体、牛奶管理先进集体等等称号。街道经济迈出可喜的一步,扭转了滑坡局面。10月份经济指标全面完成,销售收入完成12500万元,利润实现240万元,税收收入640万元。

  【加强社区党建】  陆家嘴街道党工委在加强街道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同时,抓好各支部达标创优上等级工作,先后有6个一级党支部与5个二级支部、1个三级支部结对签约。10月份完成了党支部的改选工作,使一批较年轻的党员走上了党支部的岗位,文化结构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方面,坚持处以上干部半年一次的民主生活会,不断修正工作中的不足,提高决策水平。街道党工委坚持一年一次的党员民主评议工作,1997年有1367名党员参加民主评议,合格党员1330名。街道党工委还把加强社区党建作为探索“二级政府、三级管理”新体制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来抓,在观念上不断转变,在资源上积极利用,在方法上不断创新,先后召开了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研讨会和陆家嘴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成立大会,同社区30多家党组织定期进行党建工作探索研究,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做好地区稳定工作】  年内,陆家嘴街道动迁居民9900户,工地建设单位13家,由此而产生的群体矛盾增多,据统计动迁和施工引起的群体矛盾有6l起。街道组织力量,积极参与,协调做好劝说工作,使矛盾得到妥善解决。创建安全小区和创建安全合格单位是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抓手。一年来,主要抓好健全机构、强化组织、健全各类安全防范制度,明确创安职责,使安全防范制度化和规范化。在继续巩固2个市级安全小区和5个区级安全小区的基础上,又新创了1个区级安全小区和5个安全合格单位。消防工作也是街道的一项重要工作。年初,街道结合地区棚户多的特点,进行防火安全的宣传和检查工作。1~10月发生火灾14起,经济损失10万余元,查出隐患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街道还认真抓好人民调解及安全防范工作。1~10月共发生纠纷415起,调处纠纷404起,调解成功率达97.35%。l~11月共收到人民来信197件,已处理完毕197件。据l~10月份的统计,地区外来人口5846人,办证人数5439人,办证率为93.03%。街道成立了“再就业工程”培训中心和“再就业工作指导站”,共分流安置下待岗人员797人。鼓励失业、下岗人员自谋职业,申请办理个体经营189人。

  【市政卫生强化管理】  街道辖区地处重点开发区,具有动拆迁多、施工工地多、运输车辆多等特点,给市政卫生管理带来难度。为此,针对性做工作:抓创建卫生示范小区,提高市政卫生管理水平。仅4月卫生月就出动宣传人员530人,设宣传点95个,并对公用部位整治5次,整治率达93.3%,清除无主垃圾1000吨。与此同时还加大了创建卫生示范小区的力度,成立了由街道、物业管理部门、居委会等有关领导组成的创建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开展工作。对兰园、东园卫生示范小区进行考核验收,2个小区均达标。对环保的日常审批加强了监督管理,对建设项目的“三同时”审批工作,实行现场考查和考核后审批,年内审批25户。对夜间施工审批实行严格把关、施工监督,年内审批23户。在防台防汛工作方面,对薄弱环节加紧整改,加固防汛墙,与18家沿江单位签订了防汛责任书。全年计划生育率达99.01%,在日常管理:正作中,加强执法力度,对l例非婚生育、2例规划外无计划生育者进行了处罚。街道监察队对市容、环卫、环保、路政、绿化等进行区域综合执法,拆除违章建筑35处,取缔无证设摊900处,处理信访45件。

  【促进街道经济建设】  1997年,街道仍然面临着大动迁、减网点、少收入的严峻形势。在街道资产清理、管理关系理顺的基础上,走向市场,开发市场,培育市场,积极抓好几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先后成功地开办了“绿凯日用品批发市场”“陆家嘴综合批发市场”“潍坊西路农副产品”三个特色市场,迈出了街道经济工作社会化、服务化、产业化的步子。1~11月实现产值11904万元,税收592.6万元,利润完成218.4万元。(吴兆金)

  【综述】  1997年,街道围绕正在建设的市政重点工程,加强社区综合管理力度,确保地铁二号线工程的正常施工,做好浦东南路、崂山西路拓宽工程的协调,摸清旧城区老式公房的种类及分布情况,建立违章建筑情况数据库,拆除违章搭建205间,投资11万元在浦东南路安装景观彩灯。成立市埸管理所,顺利接管了崂山东路综合市埸,向新区有关部门提出了建设“崂山市埸”的规划性意见。

  接待好群众的来信来访,缓解社区各类矛盾,妥善处理来信来访224件、7起集体上访。社区现有调解信息员943人,夜巡队738人,家庭防火员3517人,两劳帮教队伍361人。建立外来人口管理所,社区3700余名外来人员中,办证率达到92.5%,在“严打斗争”中,取缔无证发廊127家。为公有住房安装过道灯的“灯光工程”全面起动,年内创市级安全小区5个、区级安全小区4个。

  大力推进社会保障福利事业,全年用于各类救济补助320余万元,2198人享受粮油帮困,517人享受实物补助,为209名退休定居职工发放生活补助,为6200多名失业人员发放救济金,节假日重点慰问社区中的烈军属、特困老人、残疾家庭和贫困户,推荐125人参加再就业培训,介绍1265人重新就业。

  全年投入精神文明创建资金625万元,举办以庆祝浦东开发开放7周年纪念活动为主题的广埸演唱会、以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为主题的歌咏比赛、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为主题的大型文艺晚会,主办了有33个活动项目、4000多人参加的广埸科普活动,与九三学社、新亚-汤臣大酒店、浦东巡警支队一大队、东昌税务所等单位开展联建共建活动,建立23个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翻修道路3600多平方米,补种绿化6000多平方米,创建市级文明小区1个、区级文明小区3个。

  在企业和基层两个层面推进党的建设,建立了由15家单位组成的“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基层支部每月组织党员开展一次公益性活动,对“党员之家”成员在社区的表现,向其单位的党组织反馈,在居委会组织了党支部改建党总支的试点,制定了《崂山街道居民区党总支工作职责》,16个支部开展了“达标创优活动”。

  崂山街道再次被评为新区社会发展事业“红旗街道”,全年获得市级以上先进集体13项,区级先进集体27项。

  【共建“双拥商城”】  上海第一八佰伴、武警上海消防一支队、中国人民解放军87414部队、武警上海总队九支队等单位签订了军民共建“双拥商城”协议书。军地双方发挥各自优势,互相支持、共同发展。地方共建单位支持部队建设,为部队培养军地两用人才提供师资力量、实习埸地,依据行业特点,制定了拥军优属制度和措施,设立“三优服务专柜”,为部队(军人)、优抚对象提供优先、优惠、优质服务,商品售缺时,进行登记预约和邮寄,大宗物件送货上门,关心部队思想、文化建设,组织职工到部队进行慰问,开展联谊活动。共建部队积极参与新上海商城的经济开发和建设,协助共建单位做好联防、消防等工作,提高商城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崂山地区的“双拥工作”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政务公开规范化】  把政务公开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结合起来、与干部的思想作风养成教育结合起来、与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结合起来,在机关大楼正厅,设置了触摸显示电脑,编印了《便民指南》,告之政策法规、办事程序和责任科室,印制了14项便民服务方便卡,来街道办事的人员只要摸一摸、看一看,就能解难答疑。机关干部实行亮牌上岗,各科室工作目标上墙,接受群众监督,落实三项制度:1.成立监督检查组,建立监督员队伍,设立投诉箱,公开监督电话,定期对各科室政务公开工作进行检查;2.每季度对干部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工作作风等进行一次测评,请居委干部征求居民意见,填写测评表,测评情况记入干部廉政档案;3.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对群众举报的问题,经调查核实后,第一次由监督小组成员谈话,扣发当月奖金,第二次写出书面检查,扣除一季度奖金,第三次调离其原岗位,扣除半年奖金。实行政务公开,干部的工作作风明显改进,办事效率提高了、廉政建设加强了、群众办事方便了,年内干部上交和拒收礼品券折合人民币2450元。

  【街道经济翻番增长】  围绕街道年度经济目标、客观分析经济现状,提出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方案,从资产管理、资产经营、生产经营三个层面设置机构,先后成立经济管理办公室和若干职能公司,把部份优质资产企业从原来公司机制中剥离出来,赋予独立的决策经营自主权。发挥各管理层面的作用,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先后制定了“公司管理人员工资、奖金与经营效益挂钩分配的办法”等4个方面的规定、措施,与资产、生产经营公司签订目标责任书,把各项年度指标落实到具体单位,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持经济的快速、稳步发展。街道经济指标1997年比1996年翻番增长,增长率为104.1%。

  【老年体协评为全国先进】  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社区老年体育事业健康发展,拳操、舞蹈、腰鼓的锻炼和活动在社区得到广泛的普及,街道、里弄形成两级推广网络,共设立23个训练辅导站,有辅导老师9名,骨干、积极分子600余人,参加早晨锻炼的老年人一年多于一年,从原先的250多人发展到今天的8100余人,占整个社区10217名老年人的79%。经常组织太极拳、木兰拳、扇子舞等项目的比赛,推进晨练活动向更深层次发展,1997年参加上海市练功十八法比赛获得第二名,在市第四届中日益寿功“闵行杯”比赛中荣获亚军,街道组织的百人太极拳表演队参加新区首届运动会的开幕式。街道老年体育事业被全国老年体育运动委员会评为先进集体。

  【法律服务所成为全国法律服务行业文明窗口】  街道法律服务适应市委市府确立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模式的要求,结合社区特点,建设程序规范、资料完备、硬件一流、环境整洁、具有上海和浦东特点的法律服务示范窗口,贴近居民群众,因地制宜开展法律服务,有法律咨询、代理诉讼、非讼调解、法律顾问、见证、项目代理、代书等,法律服务规范化管理、高质量办案,1997年全年受理各类司法代理237件,接待法律咨询450人,为30家企业提供法律顾问,街道社会矛盾协调中心与法律服务所相呼应,调解社区各类矛盾201起,调解成功率99%。法律服务所被评为全国法律服务行业文明窗口。(叶国林)

  【综述】  1997年,街道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的基础上,以创建文明社区为工作重点,全面开展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区居民的文明素质,提高社区的文明程度。

  街道共投入500万元,用于新村环境整治。年内共拆除各类违章搭建428处,总面积达5370平方米;新村绿地改造和补绿66700平方米,人均绿化面积达到4平方米,并增设街心花园雕塑3处;翻修新村街坊道路18800平方米,改建装饰新村内的76只垃圾箱;新村内1130幢居民楼的公用部位进行刷白、油漆和美化、绿化,达到墙白、窗明、地洁、道畅、公灯亮。

  街道建有市安全小区9个、区安全小区5个,安全合格单位达到52%,新村全面实施“大包围,小分割”,居民铁门安装率达到97%,楼道公灯安装率达到100%,群防队伍达到8021人,占总人数10%以上。街道法律服务所全年共调解群体社会矛盾30起,调处民间纠纷1237起,调解成功率97%。成立维护妇女、儿童、老人的法律援助中心,全年受理诉讼代理调解54起,其中老年人赡养25起,帮困对象11起,残疾妇女18起。还利用6个整天(双休日)举办干部“三五”普法培训,并通过多渠道向群众进行法制宣传,举办讲座85期。街道连续保持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四连冠,并被评为市“三五”普法先进集体。

  在创建文明社区工作中,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积极构筑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先后建立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居民区在职党员联系制度、外来建设者党支部、社区党校和召开社区党代会等社区党建的组织载体,全面开展社区共建、社区服务、社区帮困、社区教育、社区文化等一系列社区活动,充分发挥社区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建成市文明小区5个、区文明小区7个,文明小区覆盖率达80%。

  【军民共建荣获全国先进集体】  街道充分发挥社区内各类人才资源的优势,在上海首创智力拥军特色,注重把共建与共育、把物质拥军与智力拥军有机结合起来,把为部队培养跨世纪的军地两用人才,作为一项重大工程来抓,在帮助、配合部队开展科学文化教育和民用技术培训方面,做到部队领导、战士满意。街道利用社区人才资源为部队开办浦东新区首家周末育才学校,联合社区中的兴华业余会计学校,为部队培养了23名有上海教委认可的中专会计人才;邀请全国劳模、全国烹饪状元、新梅龙镇酒家集团总经理吴桃兴亲自带徒,培养了7名三级厨师;请东方小吃王国饮食总公司为部队培养了5名点心师;请上海书画协会理事、社区内退休的有书画专长的老同志,为部队培养了17名能书会画的人才。经过军地双方的共同努力,使战士在退伍前学会一门以上民用技术,并取得上海市劳动局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街道双拥工作连续四年被评为市双拥工作先进单位和市拥军优属模范街道。1997年8月被中宣部、解放军总政治部评为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群众体育跨入全国先进行列】  街道投入40万元对社区27个健身基地、47个体育活动场地进行改造,投入14万元在街道中心广场修建了500平方米的老年健身基地,为中老年居民早晚开展健身活动提供了方便。22个居委会建立了全民健身运动指导站,有157名群众体育指导员、500多名体育骨干、132个体育团队遍布整个社区,到处可见扭秧歌、打木兰拳、跳迪斯科和打腰鼓的人群。社区内居民每天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有近万人。街道大蓬车文化体育艺术团,在市、区老年体育比赛中曾多次获奖,并参加各种体育表演和宣传表演。街道还举办文化体育艺术节和运动会,组织社区单位、学校、居民共同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形成多姿多彩的社区体育氛围,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1997年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荣获上海市民政全优街道称号】  街道十分注重强化民政工作在社会保障、社会稳定中的作用,坚持把做好街道民政工作作为加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建立了35万元社区帮困基金,社区中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在职党员与112户特困居民结成帮困对子。成立的新区再就业培训分中心,举办了8期专业培训班,开办了10期劳务市场,使1321名下岗人员获得再就业。抓好居委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和居民代表会议正式选举,把28名年纪轻、政治素质好、热心居委会工作的干部充实到居委工作岗位,为居委会实行民主、规范、有序的管理提供了保证。街道开设社区服务求助电话与新区“999”热线电话联网,居民有事,一只电话就上门服务。建立老年活动中心、老年人康复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关心老年人和残疾人。并依托社会,依靠社区资源优势,坚持开展智力、实事、情感拥军。97年度被评为市民政全优街道。

  【振兴中华读书活动被评为市示范单位】  在开展振兴中华读书活动中,街道一手抓社区图书网络建设,在全市率先建成街道与居委两级图书馆网络,合计面积615平方米,藏书8万余册,图书馆通过了市标定馆的考核,为方便居民借书读书创造了3个条件。同时,街道开展社区读书活动,1997年组织开展了以“科学知识进万家”为主题,以“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内容的群众性读书活动,在社区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推进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街道举办读书读报活动285场,有12000人次参加,评选出50户优秀读书家庭,100名读书积极分子和1000名积极参与者,有3户家庭被评为市、区优秀读书家庭。街道被评为市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先进集体和示单位。

  【社区科普中心对外开放】  街道投入150万元,把空闲的1300平方米托儿所用房,改建成全市第一家社区科普中心,于11月10日正式对外开放,内设科技展示馆、电子阅览室、科普图书馆、多媒体视听馆、科技探索馆、科技原理馆、健身力学馆、绿化水族馆、摄影技巧馆等。街道通过社区科普中心这一社会公益性活动场馆,向社区居民普及宣传现代化高新技术,增强科学意识,同时指导社区居民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以提高居民文明素质。(汤顺庆 徐少梅)

  【综述】  梅园新村街道1996年有居委员会18个,面积1.24平方公里。自1997年1月1日起,在新区行政区划调整中,增加了浦东大道以北的陈义、其昌栈、陈家门3个居民委员会,增加辖区面积0.12平方公里。

  1997年,街道重点创建上海市文明社区,提出“整洁在梅园、安宁在梅园、方便在梅园、温馨在梅园”的创建工作目标,最终使群众“满意在梅园”。现街道建成4个市级文明小区、3个区级文明小区,6个市级安全小区、4个区级安全小区。获得上海市爱国卫生先进集体、上海市计划生育先进集体、上海市体育先进集体、上海市社区共青团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街道自年连续3年向公开招聘机关干部,并加强对干部的培训、培养,全街道机关干部平均年龄为37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达72.5%,街道开展政务公开活动,机关干部佩证上岗,居委干部提出“你有事请找我”,在小区公开姓名、职务、电话等,增强了干部的公仆意识。

  街道在社区居民中聘请了热心于社会工作的9名街道工作参政议政宣传员和64名街坊工作参政议政宣传员。每月一次向他们通报街道工作情况,收集他们对街道、小区建设和管理上的意见和建议,并做到件件有落实,为居民切实解决了许多急、难、愁问题。

  【实事工程得人心】  以硬件建设为抓手,塑造优美的社区形象,给社区居民群众营造一个整洁、温馨的居住环境。1997年,街道全部拆除乳山路两边违章搭建和商城路14家个体饮食店、小商店的临时用房,进行绿化补种和人行道板的修复。按照堵疏结合的方针,街道投资120万元建造了室内农贸市场和花鸟市场,彻底改变乳山路、商城路摊贩云集,卫生差,交通受影响的状况。街道全年补种绿化31449平方米,修复道路10000平方米,装修垃圾箱房46处,改造12个文明小区出入口,建成“我爱我家,我家梅园”文化长廊,修造灯光喷水池一座,城市艺术小品3处。1997年街道硬件建设注重艺术性和文化性,成为梅园社区景观标志。街道对原有的梅园职业介绍所进行机制改革,改变了收不抵支状况,介绍成功率提高14%。8月21日街道成立梅园家政服务介绍所,解决下待岗妇女就业需要和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的居民家庭生活需求。街道对下岗妇女进行家政礼仪培训、推荐上岗,全年共介绍就业294人,成功70人。街道社区服务网点也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到21家。

  【社区文化氛围浓郁】  街道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着力于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取得了社区文化建设的显著成绩。在小区文明建设工作中,街道以居民的共同参与为根本,以增进邻里团结互助,丰富居民在社区的生活为目标,在创建卫生整洁楼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小区内人力、物力、文化资源,创办了绿化楼、书画楼、科普楼等文化楼组,楼道中悬挂居民的书画艺术作品、摆放花草艺术盆景,营造了小区美、楼道美、家庭美的三美环境,托显出小区建设的文化色彩。社区文化活动开展活跃。街道全年举办“鱼水情深”、“迎回归”等大型广场文艺会演6次,同时在原有双休日沪剧大家唱、老年书画社、老年时装表演队等社区文化团队和项目的基础上,1997年又创立了在职职工时装表演队、老年合唱队、各类体育队伍14支共2000余人。在各街坊设立群众文化活动辅导站及投资43万元建立600平方米的街坊活动室和图书馆,添置了彩电、VCD、照相机、健身器材等设备,使居民吹拉弹唱不出小区。

  【社区资源形成共享格局】  1997年,街道在创建文明社区工作中,注重社区共建。街道与地区87414部队、海运集团(公司)教育培训中心、沪东中学、梅园地段医院等10家单位合作,根据各个单位不同的特点和特长,建立了市民学校、科普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医疗保健指导等10个社区精神文明教育基地,每个基地活动均有领导、有计划,街道以基地为载体开展社区各层次居民的教育。在文明社区齐创共建的基础上,街道1997年在辖区全面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十项评选”活动,评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排头兵、六好文明块、星级样板楼、十佳文明户、优秀公仆、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市民、精神文明建设优秀组织者、十佳园丁、十佳服务员共44个先进集体和62个先进个人。

1997年1月,浦东新区和城区党工委对街道领导班子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新调整的领导班子,带领街道全体干部经过一年的努力,街道工作取得了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先后召开了罗山地区党代会、精神文明建设大会、首届妇代会,创建了3个区级文明小区、2个市级安全小区、2个区级安全小区,建成了罗山敬老院、社区服务中心、老人休闲中心,实现了街道机关搬迁,经济工作稳中有升,创税利524万元,比去年增长100%。

  年内党建突出“三个拓展”即:党建工作向社区拓展,街道召开了首届社区党员代表会议,会上成立了有22家社区单位党组织参加的社区联席会,通过了联席会议制度章程把街道党建工作的触角伸向社区内的经济组织和社区组织及社区在职党员;领导班子建设向发挥整体效应拓展,坚持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干部队伍建设向知识化拓展,注重知识素质教育,全年先后选送27名机关干部参加不同的知识学习,培训面达80%。

  社会稳定有了进展,综合治理工作得到加强,地区突发事件和刑事案件明显下降,主要表现在创建安全小区和群防群治实现三个突破;一是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有了突破,全年新建日防队6支,夜防队24支,共有2690名地区退休、在职职工参加;二是居民楼道“灯光工程”实现零的突破,全年共安装楼道灯光1719盏,方便了居民夜间出行;三是新村各街坊封闭式大包围达到基本完成的突破。普法宣传和依法治街工作有新的进展,全年共组织法制培训70课时,1232人参加,有10416人次参与法制宣传,共出黑板报483块,专栏88期,广播33次,编发资料1600份。加强对街道执法人员的培训,做到持证上岗,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水平。调解信访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共受理纠纷111起,巳调解110起,调解率达99.1%,收到各类信访66余封次,地区内无集体上访,信访办结率达98%。

  基层建设突出“五个抓”:一抓清除新村管理空白点,二抓居委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三抓居委内部硬件建设,四抓“三产”与居委脱钩,五抓探索居委与物业公司同创共建新路。通过“五个抓”居委会社区管理、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提高,推动了居委创建文明小区和上等级,共有3个小区被评为文明小区,评出一级居委1个、二级居委1个、三级居委7个。

  社区帮困工作形成“四个化”:一是帮困工作经常化,全年共发绿卡441张,特困定期补助27人,实物救助74人,其他补助34人,为困难人员提供了基本保障,二是帮困工作社会化,做到社会帮困结对,全年机关助困10户,社区单位助困3户,居委党支部助困20户,三是帮困工作多样化,助学帮困17名少年儿童,结对帮困11户,开展各种献爱心捐助5次,四是帮困工作规范化,对帮困和再就业实施电脑网络化管理,建立劳动服务所,全年共解决143名下岗人员就业,培训下岗人员17名,为待业人员提供规范就业渠道。

  依照“政企、政事、政社”三分开原则,积极探索社区管理运行体制,先后成立了市政管理服务所,社区结算中心,社区管理服务所等社区管理中介机构,实行企业化管理,逐步构筑了合理的社区管理体系,推进了街道二级管理机制的转变,发挥了社区设施、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

  【搞好社区环境】  街道在创“二级卫生街道”基础上,积极推行卫生长效管理方法,提高街道环境卫生质量。在工作中,一是对辖内道路、河道实行分片划块保洁,使保洁工作责任到人,对无主垃圾采用先清运、后查责任,对便民车采用定点、定时、定卫生责任人;二是加强居民居住区环境卫生整治,全年进行了4次卫生整治,并对居委卫生和楼组卫生开展每月评比,全年共检查评比432个楼组,整治评比合格率为90%;三是加强对辖区内单位的卫生监督,坚持每月检查评比挂牌,并向新区推荐了10家“卫生合格单位”。在抓好长效管理的同时,街道基本形成以监察队为主的执法主体,同时健全市容管理办公室和市政管理服务所管理网路,增强辖区内执法力度和管理的覆盖面,全年共拆除违章搭建75间,约1327平方米,处罚单位36家次,清除各类垃圾956吨。积极增加硬件投入,改善社区环境质量,街道全年在社区各单位的支持下,投入60万元改善小区硬件,其中新增绿地35650平方米,修补道路1700平方米,改建垃圾箱房15座,翻种罗山二村全部绿化,对罗山和香山集市实施改造,粉刷了张杨路、浦东大道墙面1.2万平方米,实现了新村环境美的目标。

  【同创社区管理特色】  街道在全年创建工作中积极以点为主,以创建文明小区为重点,注重探索社区管理工作的特色,经过一年的工作,基本达到重点突破,全面发展的良性发展效果。文明小区创建有特色。在文明小区建设中,一是加大创建工作力度,由书记、主任亲自挂帅,分片包干,落实创建工作责任。街道先后多次召集有关职能部门和社区单位参与的现场办公会议,会上落实创建任务,明确工作措施,确保创建工作进行。二是引导社区单位和居民参与创建工作,街道在文明小区建设上,总投入经费100余万元,其中通昌物业公司、高桥房管所、上海船厂等社区单位承担了60%的资金投入,更可贵的是罗山五村居民自发筹资1300余元投入小区建设。在创建工作上,各居委积极注重引导居民参与创建,开展“捐一本书”“为小区创建出一份力”等活动,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三是探索居委与物业同创共建,罗山三⑵小区物业管理条件较好,在创建文明小区工作中聘任一名物业副科级干部任居委副主任,并落实分工、建立例会等工作制度,将居委与物业的各自工作优势融入一体,提高小区管理质量,推进文明小区创建的发展。社区建设探索引进社团管理。上海市青年会在罗山地区有罗山市民会馆工作基地,街道在积极引进社团参与社区建设、投入、管理上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一是进一步扩大发挥罗山市民会馆为居民服务的功能,与市民会馆共同举办“罗山情”、金秋十月歌会、庆香港回归等系列活动,发挥罗山市民会馆在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窗口建设的作用。二是引进社团资金和管理,加快社区设施建设,去年街道自筹资金150万元和引进青年会100万元资金,利用原有的托儿所设施,拆除与会馆一墙之隔的围墙,新建罗山敬老院,形成与会馆功能互补,实现一院多用的社区服务中心。发挥社团参与社区项目管理的积极性,与罗山会馆合作联建探索管理敬老院的新模式。(陈义钢 

1997年,街道党工委坚持机关干部每周五的学习制度和中心组学习制度。组织“庆七一、迎回归”歌咏比赛、诗歌朗诵会,“十五大”报告讨论会,学习“三讲”心得交流会,使全体机关干部接受了全面的教育,提高了干部的政治素质。街道组织了城建检察队,在加强城市管理、取缔乱设摊、乱搭建等方面发挥作用。全年,街道根据拆迁计划,共拆除各类违章房屋235间,计5131平方米。综合治理工作以维护稳定大局、创建安全小区为抓手,以外来人口管理为重点,安全防范为基础,共创建市级安全小区5个,区级9个,示范安全小区1个,安全合格单位5个。街道加强以调解、帮教、管理、群防为主要内容的防范机制,有效的控制了刑案的上升势头,全年按法律低于新区的平均水平。年内共安置失业人员1154名,有484名下岗人员重新就业,为200多人进行了择业指导,并广开门路开办劳务市场,自制便民利民车供下岗人员使用。投资55万元,利用500平方米的营业亭子,创建联邦创业社,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一个以创业社为枢纽,向全社区辐射的生产自救的再就业新格局。1997年,街道经济克服重重困难,经济发展稳中有进,较好的完成了各项经济指标。全年街道经营性固定资产投入136万元,完成营业收入20223万元,比上年增长12%,完成利润664万元,比上年增长14.9%,完成税收1294万元,比上年增长65%。

  【文明小区创建】  1997年,街道加大文明小区的创建力度,确立以人为本,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的创建指导思想,注重发挥引导和协调作用,组织落实经费,配置硬件设施,充分发动居民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小区创建的各项活动中去。年底,街道共建成是级文明小区2个,区级文明小区4个。

  【街道图书中心建成】  1997年,总投资50万元、面积230平方米的街道图书中心落成。中心形成少儿科普图书、成人科普图书和电脑房等三大系列,给居民提供了一个舒适宁静的阅读环境。

  【居委会顺利换届】  1997年下半年,街道顺利完成了居委会的换届工作,有84位同志从居委会干部的岗位上退下来,64位同志走上居委会干部岗位。新一届居委会干部在年龄、学历、素质等方面与上一届相比都有很大的提高。

  【居委会三产集中管理】  1997年下半年,街道在深入调查、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设立了周家渡居委资产管理所,集中统一管理具委会全部经济收入。居委会三产集中统一管理后,居委会的主要任务是做好社会性、地区性、群众性工作,努力创建文明小区。居委会各类经费纳入街道财政预算。

  【为民办实事27件】  1997年,街道以解决居民群众密切关心的急、难、愁问题,建设一个“整洁、方便、安宁、温馨”的文明社区为目标,先后完成实事项目27件,其中市级实事2件,区级实事11件,街道实事14件,总投资689万元。实施种绿补绿43500平方米,改建新建垃圾箱房27座,修复街坊路面12000平方米,排下水道6条计475米。(周 清)

1997年,街道建成5个市级文明小区、2个区级文明小区。4个市级安全小区,8个区级安全小区。4个市级卫生示范小区。有12个居委达到三级居委,9个居委达到二级居委,2个居委达到一级居委。街道获得第一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全国先进单位。市重点工程实事竞赛优秀集体。街道社区教育、社区体育、社区服务被评为市级先进。机关文书档案管理获市一级先进。街道还获得浦东新区发展社会事业红旗单位等39项区各类先进称号。

  年内街道对任期已满3年的26个居委进行换届选举,产生新一届居委干部114人,平均年龄为48.9岁,党员占52.6%,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98.5%。

  挖掘经济新的增长点,全年产值(销售额)完成12150万元,利润完成660万元,比上年度上升2%;税收完成1730万元,比上年度增长67.64%。

  坚持开展政府与社会相结合的帮困助贫活动。开展以“1126求助行动”为主题的社会帮困助学活动,全年已向1718名困难家庭发放各种救助金达10万余元,机关居委干部及居民群众先后与50余户困难家庭结对帮困,街道内具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全部得到了安置。

  大力开展市容环境整治。积极做好南泉路集贸市场搬迁清理,塘桥菜场进室,八运会住宿点等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先后出动执法人员8206人次,拆除各类违章2879平方米,取缔违章设摊17828只/次,制止跨门营业3000处/次,取缔无证经营点28处,保姆市场2家,取缔马路停车场1处200平方米。没收无证人力车33辆,不洁食品1550公斤,投资65万完成补种绿地27167平方米,新辟绿地3470平方米,绿化小品400平方米和市府下达的1750平方米的绿地,获得新区补种绿地先进单位光荣称号。

  【党建工作向社区拓展】  加强党政班子自身建设,坚持和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健全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领导制度,加强制度建设,使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发挥。街道先后有16个党支部完成换届改选,举办了党支部书记岗位培训班,召开党建工作交流会,增强了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力。街道通过多种途径将党建工作向社区拓展:开好在职居民党员参加的街道党员代表会议,发挥在职党员参与社区事务的作用;推广塘东居民区党支部工作向在职党员延伸的经验,积极开展“五个一”活动;对77名好党员(其中在职党员17名)“七一”进行了表彰;开展建立社区党建联席会议的筹建工作,进一步了解地区单位党组织情况,为成立党建联席会议创造条件。

  【精神文明建设有新的突破】  以文明小区创建为重点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新的突破。在各种创建活动中,贯彻“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工作思想,对小区划分作了调整,拟定了三年创建规划,把文明小区创建与安全小区创建、等级居委创建结合起来。抓重点,推进面上创建。精神文明硬件与软件相结合有新的突破。街道年内投入25万元对金浦、浦建、宁阳等10个居委办公、活动室进行扩建装修,为19个居委配置了电话;对14个居委会社区服务分中心进行了改扩建。实施了基层文化设施“五个一”工程,新建了一批居委图书室、宣传画廊等文化设施。90%的居委建立文化活动室,基本建成图书馆四级网络。38%的居委建立有线广播站,97%居委有宣传画廊、阅报栏。以广场文化活动为重点,群众性的精神文明活动有新的突破。坚持两月一次的以为民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服务宣传活动,被服务人数达11万多人次。表彰了精神文明“百名十佳”。“点、线、面”全方位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点”,利用文化站、图书馆、社区服务中心、各居委活动室开展各种活动。“线”,利用海富、金龙、仁恒广场广泛开展广场文体活动,今年举办社区性大型广场文化活动5次。“面”,指社区文化活动进家庭、进居委。居委先后举办了20场纳凉晚会,观众达15000余人。

  依托社区优势,同创共建文明社区有新的突破。街道以共创文明小区为抓手,推动精神文明共建活动的巩固和发展。与仁恒、金翔、申城、塘桥等物业管理公司开展共创文明小区活动,不仅提高了文明小区创建的质量,而且为完善文明小区创建机制做了有益探索,得到新区的肯定。

  【综合整治力度加大】  开展对城郊结合部金星地区、海富花园东侧、胡木小船浜等外来人员集聚点整治。取缔地下炒货一条街和非法经营点16处,清理了炒货数百吨,私自买卖的药品一批;拆除外来人员违章搭建54间,1800平方米;遣散外来人员380余名,遣送盲流60名,清理登记外来人员317名。集中进行了8次取缔无证发廊行动,取缔无证发廊81家,拆除从事发廊经营的违章搭建12间201平方米,收缴按摩床椅、烘发机等各类理发用具204件。对38家有证发廊进行清理整治。通过成建制单位和社区综治网络对外来人口进行法制宣传和外来务工青年文明手册教育,实现教育、管理、整治相结合的外来人口全方位管理体系,已有700名外来务工青年获得文明手册结业证。积极配合建设单位妥然解决群体矛盾。协调施工单位埋设排水系统,妥善解决了胡家宅、桂家宅因施工造成的用水、排水问题。落实专人,想方设法寻找房源,解决了4户支青的安置工作。配合浦东供电所对300余户居民家用电器遭受高压电流冲击受损修理赔偿的善后工作。解决了因建造24层高楼70余户居民光照而遭受影响的“天伦广场”建设受阻事件。街道还成立了社会矛盾调解分中心。全年受理各类纠纷318起,调解成功316起。受理信访234件/次,已处理232件/次,办结率99.15%。完成了3000户居民家用灭火机的配置,成立了塘桥联帮创业社,介绍再就业1158人次。

  【南泉路集贸市场迁建】  为了确保按时完成南泉路改辟建工程,街道办事处服从全局,积极协调,在新区有关部门和城工委的支持下,完成了迁建南泉路集贸市场的艰巨任务,安置了个体经营者,保障社会的稳定,解决了东部地区居民的买菜问题。在迁建过程中,共拆除摊架186只,房屋56间703平方米,大小活动亭棚152间,清除垃圾200多吨。对45名主要个体户先后进行了约150人次的谈话,对25户因历史原因和经济、家庭等各种困难的个体户区别不同情况,分类解决,取得了个体户们的理解和支持。落实了南泉路五街坊3000平方米土地的临时使用手续,投资近200万元建造了塘桥综合市场,各类摊位408只。

  【社区服务形成两大优势】  一是继续充分发挥156名中心志愿者和6679名社区志愿者作用,为地区居民提供各种服务。年内“999”求助中心共接到市民求助2399次,求助解决率达98.7%。二是坚持走“街道搭台、卫生唱戏”的社区卫生服务新路子,不断扩大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在5个居委社区服务分中心内开设了社区卫生综合服务点,为居民提供医疗、保健、康复、咨询、宣传一体化的卫生服务,形成了区域性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国务委员彭佩云、卫生部长陈敏章及世界卫生组织顾问先后前来视察,予以了高度评价,市委市府及新区领导也给予充分肯定。

  【综述】  1997年,加快文明小区创建步伐,共建成1个市级文明小区、4个区级文明小区,3个市级卫生小区,1个市级敬老示范小区和4个区级安全小区。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年内,相继成立了金杨路第四居委会、枣庄路第一居委会、枣庄路第二居委会、枣庄路第三居委会、枣庄路第四居委会、金口路第二居委会、金杨路第六居委会和金台路第二居委会等8个居委会。积极开展居委达标升级活动,经逐级考核验收,有13个居委达标,其中一级居委1个,二级居委3个,三级居委9个。抓紧居民区党支部筹建工作,先后建立了金杨二居、六居、七居,金口一居、二居,金台一居、二居,枣庄一居、枣庄三、四居等9个基层党支部。

  加速建成二级卫生街道。坚决取缔马路市场,抓紧集市入室实事项目。采取突击整治与定期固守相结合的方法,共出动6500余人次进行联合执法,取缔无证设摊5500余人次,清除无主垃圾1500余吨,完成了金口、金杨集贸市场的入室工作。坚持街道、居委不搭建1平方米违章建筑的原则,坚决整治乱搭建行为,全年共拆除各类违章建筑达2469平方米。以除“四害”为抓手,着力整治居民楼公用部位卫生。投入资金10万余元,开展除“四害”工作,出动16000多人次进行单位、居民楼公用部位卫生整治,净化率达100%,白化率超过95%。新辟绿地38000平方米,补绿14000平方米,翻修街坊内路面5800平方米。经考核验收,被评为二级卫生街道。

  拓展再就业渠道。针对金杨地区“征地吸劳对象多、待业下岗人员多、新疆回沪支青多,就业呼声高”的现状,街道适时成立劳动就业指导站,建立兼职指导员队伍,并大力拓展再就业渠道,相继为328名对象提供了就业谋生的机会,其中招工录用54名,做临时工61名,设摊经营150名,安排下待岗人员60名,安置残疾人3名,为确保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王云泉  周波)

  【率先建成环保达标小区】  街道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在“决不能以破坏环境的代价来换取一时的经济繁荣”的思想指导下,年初提出了争创“低噪声达标区”和“烟尘控制达标区”的目标。此后对辖区内所有单位进行调查摸底,建立一户一表制度,限期整改了55眼超标炉灶和24家固定噪声源,严格把好14家新建项目预审关。经市、区环保机构验收,成为浦东新区第一家环保双达标小区。(王云泉  周波)

  【首创街坊“文化角”】  为营造蓬勃向上的社区文化体育氛围,街道筹资4万余元开辟了10个“文化角”,分别取名为:科普角、民乐角、百鸟角、嬉戏角、休闲角、健身角、腰鼓角、香功角、木兰拳角、太极舞角。此举不仅为居民群众自发性的文体活动提供了场所,而且将其纳入有组织、有引导、有提高的群文发展轨道,逐步形成了有金杨特色的群众文体娱乐氛围,上海电视台二台、有线电视台作了专题采访和实地摄像。(王云泉  周波)

  【“拥军优属”谱新篇】  街道重视“拥军优属”工作,在自身财力紧缺的情况下,挤出5万余元为驻军二连做了三件实事:为部队营区补种绿化,改善居住环境;专门架设有线电视线路,丰富官兵文娱生活;建造“拥军浴室”,解决了驻军20多年来“洗澡难”的问题。同时,街道建立了4支拥军优属服务队,经常为驻地部队和优抚对象上门服务。街道领导和有关同志相继走访慰问本地区28户优抚对象和2名新入伍的战士,勉励他们安心服役,立功报国。(王云泉 

1997年,街道以召开座谈会、个别听意见等形式,先后听取了80多人次的意见和建议,为党政班子成员过好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起到较好效果。党员责任区活动围绕“达标创优上等级”这一重点,使一级党支部达到20%、二级党支部达到50%、三级党支部达到30%,无四级党支部。在社区党建工作中,向地区在职党员发出2500多封《致上钢街道在职党员一封公开信》和“上钢社区在职党员为党增辉活动意见征询表”。3月份,在济阳三居委召开党员责任区活动经验交流会,广泛调动起1317名退休和在职党员在93个党员责任区中发挥积极作用。在“凝聚力工程”和“高兴、放心”活动中,先后走访各类优抚对象2500人次,向各类特困家庭发放捐助钱款和慰问品折价共4万元。

  全年,以创建“安全小区”和“安全合格单位”活动为抓手,积极推进铁卫、灯光等“六小”工程,为5600户家庭配备了灭火器。在“保一方平安、促社会稳定”工程系列活动中,街道安全小区达50%,外来人口登记发证率达85%,民事纠纷调解率达98%且成功率达95%。在城市卫生管理中,成立了街道城市监察队,继续保持市二级卫生街道和昌里路市级文明街荣誉称号,建成了2个市级卫生示范小区和6个区级整洁小区。在小市政、小绿化等“五小”实事项目上,完成了上钢图书中心建设等16个项目的“五小”实事工程。在文明小区创建中,巩固和创建市级文明小区的是长德、济一、德一、钢九和德四居委会。

  全年,完成销售1亿元,比去年增长7.6%;完成利润520万元,比去年增长7.4%;完成税收586万元,比去年增长9.4%;累计固定资产2189万元,比去年增长22%。为完成全年经济总目标,做到四抓,一抓“上钢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工程,通过努力,商业部分10月25日对外试营业,牋年底前销售完成1100万元,利税完成110万元,在年末的关键时刻稳定了街道经济发展。二抓集贸市场管理,按照市场规范,对西营路市场改建,安排专人加强管理,使各项收入,分别比上一年递增30%以上。灵岩路集市和西营路集市分别获得新区集市管理流动红旗,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三抓加强资产管理,下半年,在做到资产清楚、产权明晰和完成清产核资任务的基础上,街道成立了资产管理所,同时完成对8个企业的改制试点。四是抓企业基础管理,做到安全生产,没有出现伤亡事故发生,及时准确上报月报表,建立和完善了经济统计电算化体系。

  【居委会建设加强】  街道进一步理顺了街道与居委会的组织关系、经济关系和工作关系。(1)先后分四批调整充实居委会干部155名,使现有居委新干部比例占82.4%。平均年龄46.9岁,比原来降低12.7岁。45岁以下的中青年占41%、高中以上占59.4%。(2)建章立制,改善居委会工作条件。先后制订了居委会财务管理、工资福利待遇和年终工作目标考核办法等10多个文件,使居委会工作的权利与义务、干部的职责与待遇等方面做到制度化、规范化。(3)逐步重心下移,充分发挥自治作用。先是把辖区划分为上钢、济阳、德州三个管理区,分别建立了居委会干部联席会议制度;其次在健全居民代表会议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由社区单位和居民代表组成的民主评议和监督制度。

  【“联帮创业社”成立】  经过近半年的积极筹备筹建和试运转,8月26日,“上钢联帮创业社”成立。这是新区所有街道(镇)中的第一家,由再就业中心载体、职业介绍所和社区服务网络共同组成,本着“自救、创业、求实、服务”的原则,充分发挥政策效应,拓展非正规就业渠道。在就业培训、生产自救、便民服务、劳务中介、择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方面为下岗待业人员提供就业帮助、咨询服务。至年底前,使178人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长青购物中心”试营业】  坐落在昌里路商业一条街最繁华路段的“长青购物中心”旧址。年初,街道着手拆迁改建,提出构筑完善宝塔型社区服务网络工程计划。经过10个多月的紧张施工,购物中心于10月25日建成并试营业,它是上钢社区服务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情系香港、爱我中华”系列活动】  5至7月,为迎接庆祝香港回归,街道通过文化夜广场、群众纳凉晚会、体育展示演练、科普宣传展览、迎回归黑板报展评等,把社区文化、社区体育和社区科普等活动与迎接庆祝香港回归融为一体。在“情系香港、爱我中华”大型歌咏比赛活动中,街道组织100多家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2000多人,通过各种形式唱出了对香港回归祖国的喜悦心情。

  【推进再就业工程】  年初,街道把推进再就业工程作为维护社区稳定和为民办实事的重要抓手,使1642名下岗待业人员走上就业岗位,再就业工程做到“三抓”:一抓加强领导、建立网络,对再就业工程领导小组进行充实调整,在各居委建立再就业指导小组,设立就业指导服务站,配备了72名择业指导员,形成了街道、居委会二级咨询接待网络。二抓组织调研、摸清情况。6月份,地区中的下岗待业人员,与1996年同期相比,递增13.3%。通过科学综合分析,把下岗待业人员归纳为五种类型,为有的放矢广开就业门路打下基础。三抓强化服务、拓宽门路。按照年初提出的“1134再就业工程计划”,先后举行5期共250多人次参加的就业指导培训班。街道调整居委干部,招聘录用了70名下岗人员;开设小商品市场,为下岗待业人员优先安排35个摊位;在市政市场管理中,为377名下待岗人员提供就业岗位;与邮电部门联手,组建了以16名邮嫂为骨干的邮政投递员队伍;在职业中介中,先后提供就业机会1950人次,其中办理个体执照86人、介绍临时工77人、安置合同工1029人。(张成任)

  【综述】  歇浦路街道地处沿江和城乡结合部,辖区面积6.4平方公里,居民22154户,65093人,辖区有居委会27个。

  街道加强整治力度,提高环境质量。先后8次组织力量对潮洞坝、五莲路等城乡结合部进行整治,清运各类垃圾15000多吨,并对沪东新村的违章建筑开展三次大规模的整治,共拆除违章建筑73间1179平方米,遏制了乱搭建势头。充分发挥市容监察队的作用,实现由联合执法向综合执法转变,对重要路段和集市加强监察执法,1997年共出动执法人员3929人次,取缔无证摊贩2500个。在整治的同时,进行小市政建设,对寺前浜、寿光小区8条中小道的1810平方米破损路面翻修,在北小区等新村改建新建20个垃圾箱房,地区增绿补绿辟绿12300平方米。环保工作由企事业单位向居民区扩展和延伸,被新区评为第一家环保示范街道。

  街道围绕社区稳定开展群防群治活动,221个创安楼组中的2100户居民结成733对安全互防对子,地区居民直接参与群防群治有5276人,比上年增加68.6%。1997年共制止违法犯罪58起,地区发生的刑案低于全区的平均水平。街道还开展了整治无证发廊和反盗斗争,净化了社会风气和有效地遏制了盗窃案上升的势头。

  街道还以为民便民利民为宗旨,抓好日常服务和帮困工作,一年中开展14次大型社区服务活动,受益者7000多人次。还为云南四川受灾地区募集了450吨衣被。

  1997年,居委会换届一次成功,在新划人的辖区内先后成立柳埠、博兴等8个居委会,社区管理得到加强。

  【建立四个“中心”】  街道服务中心、文化中心、社区活动中心(沪东乐园)和劳动再就业中心(联帮创业社),经过1年的筹建,于12月18日正式挂牌,对外开放。“四个中心”的服务功能围绕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以及满足不同层次市民的各种需求进行定位。改建后的服务中心有1078平方米,内设八大服务系列32个服务项目。社区文化中心投资180万元新建三层楼房,建筑面积700平方米。沪东乐园投资120万元,改建苗苗乐园而成,整体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联帮创业社是再就业工程的服务载体,为下岗待业人员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帮困结对】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将帮困结对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开展多层次帮困结对活动:街道8位党政领导与8位离退休老党员、老劳模结成联系对子,20名机关联络员与20个贫困家庭结成帮困对子,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由街道牵线,地区5家企业与8位大中小贫困学生签订助学协议书,资助他们完成学业。另外,街道还与海运学院共建“爱心学校”,有32名大学生与地区16名中小学生结成“二帮一助学对子”,使助学活动从资金支援走向智力支援道路。

  【街道经济再跃新台阶】  1997年初,街道因区划调整,管理重心东移,地区内的联营、注册、挂靠集体和私营企业数量减少,直接影响了税源增长率。面对这一新的情况,街道正视困难,把握机遇,提出“重管理,求发展,争创收”工作思路。在工作中,街道“稳中有进,重在有进”的方针,促进了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街道经济在1996年的基础上,又跃上一个新台阶。1997年完成产值2.64亿元,实现利润718.5万元,创税收1972.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8%、190.2%和91.9%,名列新区街镇前茅,被新区城工委评为街道经济工作先进集体。

  【举办首届社区运动会】  歇浦地区运动会本着广泛参与、全民健身的宗旨,设立乒乓、足球、象棋、跳绳、登高、练功十八法等12个体育竞赛项目,有600多名运动员参加。在成功举办;运动会的基础上,街道选拔170名运动员,参加新区运动会城区组17个项目的比赛,其中15个项目获前6名,总分名列城区组第4名,并获得新区“群众文体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北小区创建市级文明小区】  北小区地处城乡结合部,1997年街道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软硬件并举,创建市级文明小区。翻修街坊道路500平方米,建造南北门楼,安装1500平方米的围墙栅栏,完成楼道灯光工程,设立宣传画廊和环保宣传角,开辟4480平方米的中心花园——绿草苑,兴建150平方米休闲活动中心。与此同时依托社区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创建,成立了社区管理委员会,与37712部队签订军民共建文明小区的协议,组织沪新中学学生成立“红领巾护绿队”,定期组织400名志愿者开展社区服务。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市民文明知识竞赛”和“五好家庭”专场竞赛等活动,提高市民的文明意识。北小区已通过市文明创建办的考核验收。

  【规范外来人员管理】  街道将外来人员划为三个层面管理,第一在生活和工作稳定的外来务工经商人员与本市居民结婚的外来人员中建立了党团组织;第二在生活和工作相对稳定的3298名散居型外来人员中,按照管理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建立77个自管小组,从中选出组长和治保员等骨干160人,组织534名外来务工青年参加文明手册教育考试,及格率99.4%;第三对居无定所外来盲流进行整治。1997年共遣送盲流300名,辖区内没有外来非法集聚点和外来人员搭建违章建筑,外来人员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的轨道。(张律吕)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通过抓主题教育,激发广大干部的政治热情:以目标签约为契机,开展思想作风养成教育;以香港回归为契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以学习江泽民总书记在中纪委的讲话报告为契机,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教育;以迎“七一”为契机,开展廉洁从政、艰苦创业专题教育;以党政班子民主生活会为契机,开展党性、党纪、党风教育;以“三五”普法教育为契机,开展法律法规教育。一系列的活动使党员干部对“当官为什么,掌权干什么,工作图什么,心里想什么”产生了新的体会与激情。49个党支部开展达标创优活动,通过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体现以人为本的凝聚力工程。经年终考核,评出一级支部9个,二级支部17个,三级支部13个。

  以社区为载体,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发动社区单位开展“十佳”评选活动,树立典型,弘扬先进。在博山路开展大型“学雷锋为人民服务暨一日捐活动”,64个单位590名志愿者参加活动。举办迎回归广场音乐会、知识竞赛、书画摄影比赛等八大系列活动,营造热烈隆重的喜庆气氛。团工委、妇联等条线以社区为舞台,通过联谊会的形式,开展志愿服务、社区文化教育、下待岗培训等活动,开创工作新局面。

  认真做好民政优抚帮困安置工作。全年发放各类帮困救济款100多万元,定期补助卡706张,实物补助卡3962张,残疾证497张。安置16名残疾人上岗就业。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发动31个社区单位与34个困难家庭结对帮困,为102名学业优秀、家庭困难的学生发放一年两次共5万多元助学救济金。投资150万元改建125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开辟23个服务娱乐项目,为10万人次提供各种服务。

  开展以“迎香港回归,迎七一,迎八运会”为主题的卫生整治工作。全年拆除违章建筑8891平方米,整治公用部位1.27万平方米,清除垃圾1.5万吨,新辟绿地2万平方米,修建新村道路1.2万平方米,建造垃圾箱房30间,厕所3个,搬迁2个露天市场。

  以创安全小区为抓手,保地区一方平安。街道拥有日夜防队伍4412人,全年创建市级安全小区3个,区级安全小区11个。认真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形成548人的调解员队伍和1932人的信息员队伍,受理民间纠纷415件,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96.1%,防治矛盾激化18件,被评为市、区人民调解工作先进单位。

  【探索社区党建新思路】  针对新时期党建工作任务重、责任大的特点,街道党工委努力向社区拓展工作界面。街道两次邀集20多个社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开会座谈研讨社区党建工作,寻找工作结合点。以“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的形式,形成工作合力,开拓社区党建工作新局面。组合社区4所党校的教育资源,成立“洋泾街道社区党校”,两次为地区12个企业举办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企业制度改革的辅导报告,为社区16个小型企事业单位21名职工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注重共产党员在社区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31个居委党支部分别召开在职党员联谊会,印发征询表,在对辖区内所有在职党员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开展“共产党员亮相社区”活动,在2639名在职党员的家门上贴上“奉献在社区,做群众表率”的党徽标牌,制订了“在职党员守则”,激发共产党员的光荣感和使命感,调动党员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10月,街道作为新区离退休老干部属地化管理试点,接受了新区40多家单位57名处以上干部的组织关系。本着让组织放心、使老干部满意的积极态度,街道建立了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党工委一把手主抓,组织科具体负责,指定一名同志任专职干部,同时成立离退休总支,以“就近学习、就近生活、就近关心照顾”为原则,按老干部的生活区域建立3个支部,产生2名总支书记,3名支部书记。党工委通过普遍走访、形式多样的欢迎活动以及各种便利服务,使离退休老同志消除顾虑,对属地化管理达成共识,组织活动走上正轨。

  【民营企业发展迅速】  街道将民营企业的发展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此积极完善投资环境,加强招商引资力度。街道成立经济管理委员会,诚聘工商、税务、审计等职能部门、上级主管单位为地区经济发展出谋划策,提供政策和法律咨询服务;对新办企业实行免费一条龙服务;编辑经济信息,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对经营管理情况良好的企业实施奖励,提高民营企业参与地区经济建设的积极性。民营企业由1996年的127家发展至1997年的155家,税收较1996年增长63%。

  【争创文明小区】  以文明小区创建为社区管理工作的突破口,提高群众的参与意识,优化小区环境。街道投资64万元,用于小区的硬件建设,同时注意调动物业公司、社区单位同创共建,完善小区设施。居委开展读书读报、知识竞赛、认购认种树苗、五好家庭、文明楼组、科普楼组评比等活动,改善居住环境,融洽人际关系,形成人人参与文明小区创建的意识。1997年创市级文明小区1个,区级文明小区5个。

  【外来人员管理标本兼治】  针对城郊结合部外来人员集聚的现状,采取治标与治本、管理与整治并重的方法规范管理。抓两证办理。为1090户租房户办理治安许可证,办证率92.3%;为5833名外来人员办理暂住证,办证率87%。开展无证发廊专项整治,取缔无证发廊194家,遣送发廊女59人。抓文明守则教育。1000名外来人员获得文明守则教育合格证。开展外来人员迎香港回归智力竞赛、卡拉ok比赛,邀请100名外来人员参加“迎回归广场音乐会”,共庆中华民族百年盛事。在成建制施工队中开展优秀外来建设者评比活动,100名外来人员受到表彰。地区热情关心外来人员,泾华居委为外来民工看病送药,东镇居委建立外来妇女计划生育协会,发挥外来人员自我管理作用。

  【市场入室】  街道将市场入室作为改变地区市容市貌的重要举措。在新区管委会、城工委的支持下,共同投资1300万元,对防汛河道荻柴浜疏浚改造的同时,在河道上盖板修筑4000多平方米的泾东农贸市场,设摊465个。6月1日,新市场开张迎客,原泾东小区内困扰居民多年的露天市场同时撤销。12月28日,栖山室内市场落成,栖山路上露天市场当日清场。两处市场入室,撤销室外摊位1500多个,彻底解决了泾东小区、栖山路民生路巨野路段脏、乱、差问题,市容面貌大为改观。(任伟明)

  【综述】  街道境内有企事业单位593家,个体私营企业728家。境内交通便捷,浦东南路、东方路、临沂路、浦三路、南码头路等纵横交错。1997年,街道创建临沂八村(2)1个市级文明小区,创建临沂八村(1)、临沂五村、临沂三村3个区级文明小区。街道现有19个居委,在居委“达标升级”建设中,有一级居委会1个,二级居委会2个,三级居委会16个。

  街道文化体育蓬勃发展。利用街道图书馆这个文化设施,街道与社区单位联手,先后举办了大型社区文化活动10多项。3月31日,国家文化部副部长李源潮来馆视察并题词:“新区的文化明珠”。9月25日,新区首家社区学校在街道图书馆揭牌,培训学员达700多人。街道图书馆荣获上海市街镇图书馆流动红旗。4月,街道投资14万元建成南码头文体广场,先后举办文体活动6次,累计观众万余人。5月至11月,街道举办了首届文化艺术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在下半年的新区首届运动会上,街道取得了城区组总分第2名的佳绩。1997年街道被评为新区群众文化体育、科技科普工作先进单位。

  社区服务水平有显著提高。街道现有市级社区服务示范居委2个、区级社区服务示范居委1个。投资300多万元建造的占地22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正在紧张施工,预期1998年上半年竣工。1997年新建社区服务分中心2个,大部分居委会建立了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网点经过整顿,现有126个,服务项目16个,年收入81万元。新增老年活动室8个,共有老年活动室15个,面积587.8平方米。街道老龄委被评为浦东新区老年活动室管理先进集体。各居委都建立了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约有志愿者6200人。劳动服务所和妇联全年安排下岗待业人员1015人,街道妇联被评为新区实施再就业工程先进集体。

  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街道投资40万元建新村门卫室26间、铁门42道、修复和新筑新村围墙2000平方米;新建和改扩建自行车库8个,计1877平方米,总投资100万元。完成了10个新村创安全小区的硬件建设。地区发案数,尤其是入室盗窃案下降,居民对社区内的治安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94%。一支6286名居民组成的群防群治队伍,一大批党员、干部进入了夜间巡逻行列。充实加强了工纠队力量,组建了市场联防队,市场内设置治安岗。“两劳”释放人员重新犯罪率下降到2.1%,低于新区规定的标准。成立了外来人口管理机构,外来人口办证率达90%。坚决打击无证经营发廊,共取缔无证发廊155家。年内创建市级安全小区4个,区级安全小区8个。11月28日新区在南码头路街道召开了依法治街现场会。

  马路市场整治,在上年“撤三建二”基础上,年内又投资547万元建成了占地1041平方米的东三里桥室内农贸市场,9月份正式营业,提前实现了市府提出的马路市场人室目标。全年“拆违”162处,计2782平方米;整治破墙开门200处。2个新村基本杜绝了违章搭建。配合八运会召开,投资50万元整治了浦东游泳馆周边环境。全年投资120万元翻修居民区道路15000平方米;投资32万元改造了35个垃圾箱房;补绿15000平方米,新增景点800平方米;新建8个居委卫生站;完成西三小区旧房成套改造112户。街道被评为新区实事项目工作先进集体。

  街道经济稳中有进。全年总销售收入1.6亿元,完成利润600万元,税收1100万元,集贸市场管理服务收入200多万元。

  “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新体制的试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6月20日成立了社区管理委员会。新区有关职能局的派出机构与街道对应设置;组建了南社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等一系列中介性质的服务管理机构。推行政务公开制度,讨论产生了“讲正气、练内功、办实事、创一流”的街道精神。8月份举办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展》。街道先后被推荐在市、区城区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发言。

  党建工作向社区单位延伸和拓展。街道19个居委、17个居民区党支部进行了换届改选。现有基层党支部20个,在“达标创优”活动中,评出一级党支部5个、二级党支部11个、三级党支部4个。5月28日成立南码头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形成了社区党建工作网络。成立了党员服务队。856名在职党员在居民区积极发挥作用,约占在职党员总数的46%。

  【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见效】  1996年下半年,浦东新区把南码头路街道列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新体制试点单位。1年多来,街道逐步建立了与加强第三级管理相适应的社区管理组织机构和运作机制。一是建立社区管理综合指导协调机构,成立社区管理委员会及下设的市政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发展、社会保障、财政经济等5个专门委员会和一个社管会办公室。二是街道科室与社区管理综合指导协调机构对应设置,使“五委一办”的工作通过职能科室规范有序地运作起来。街道从履行职责出发,完成了以定岗位设置、定岗位职责、定工作目标、定条线计划、定办事制度、定创建规划为内容的“六定”工作。三是新区6个职能局的派出机构与街道对应设置,明确职权。对应设置了警察署、工商所、税征组、环境卫生管理所、卫生监督分所、绿化管理所、市政管理所、规土房屋管理所等双管单位,并根据工作性质实行集中办公。双管单位的设置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办事效率;减少横向摩擦,提高了协作合力;减少条块矛盾,加大了执法力度。四是组建了街道监察队,使原来城管执法队的联合执法发展为监察队的综合执法。五是按“政企、政事、政社”分开原则,组建了南社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集贸市场管理服务中心、除害保洁管理所、会计事务管理所等中介性质的服务管理机构,使街道各行政职能部门进一步提高了组织领导、综合协调、检查监督的能力。试点工作得到了新区领导的肯定和好评,街道先后被推荐在市、区城区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发言。

  【依法治街】  南码头路街道在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工作中,坚持依法治街,通过建章立制,规范政府间(主要是条与块)关系,提高依法行政意识与能力,加大执法力度,依法开展各类专项整治,在普及法律知识、开展法律服务、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面向群众需求,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健全社区矛盾纠纷调解机制。街道设立了法律咨询站、社会矛盾调解中心等法律服务机构,在居委组建了法律志愿者服务队伍。二是在探索社区管理新体制中,积极引进法律机制。根据《上海市街道办事处条例》的要求,对在社区内行使的各项公共权力进行合理配置:把政府的一些管理职能分解到社会中去;积极完善政府和社区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规范管理流程;以在社区管理中实行政务公开为基础,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发扬基层民主,依法加强居民自我管理。三是围绕社区内的难点问题,在开展各类专项整治的同时,坚持依法行政:(1)针对群众反响强烈的违法问题,抓住不放,一抓到底,如取缔无证发廊、拆除违章建筑等。(2)在大规模环境整治过程中,坚持边整治、边建设。如在撤除4个马路市场同时,建立了3个室(场)内市场。(3)变被动管理为积极管理、主动出击。如对辖区内千余家路边店加强了日常的动态管理。街道的依法治街工作得到了新区领导的充分肯定,11月28日,浦东新区在南码头路街道召开了依法治街现场会。

  【在职党员的“第二职业”】  南码头路街道居民区党支部共有在职党员1900余名,有856名在职党员在社区找到了为居民群众服务的岗位。街道党工委开展的在职党员“社区找岗位,党旗增光辉”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工作,成了社区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劳动报》曾对此作了专题报道。年初,街道党工委决定在机关党员中开展“在居住地找岗位”的活动,得到了广大党员的响应。街道成立了社区党员服务队,开展了为民服务日活动。举办“让企业了解社区,让社区了解企业”双向党课。组织开展了社区单位党组织与居民区党支部结对子活动。

  【社区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街道投资300多万元建造了占地22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即将竣工投入使用。1997年街道新建社区服务分中心2个,新增居委卫生站8个,老年活动室8个,19个居委会有社区服务网点126个。对公用电话、牛奶发放、自行车寄存、理发等四个行业组织了竞赛活动。街道及各居委会都建立了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开发和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各类社区服务工作,使一部分有特殊困难的群众老有所养、残有所助、孤有所靠、病有所医、难有所帮。街道还组织调动社会力量开展社会救助工作。社区单位(个人)开展了“一帮一”扶贫帮困结对活动。现有3l对,其中解决特困学生入学20人。地区内所有孤老、特困户全部落实厂帮困措施。全年共安排下岗待业人员再就业1200余人次,改善了下岗待业职工的经济状况。建立社区残疾人康复中心,为13名残疾人办理了养老、医疗保险。对310名一、二类精神病人全部签订了监护责任书。

  【卫生小区创建】  街道继上年撤除占路8000多平方米的3个马路集市交易点,投资342万元开设了7100平方米的场内农贸集市和室内市场后,年内又投资547万元建成了占地1041平方米的室内东三里桥市场。通过“撒四建三”,南码头路街道率先实现了市府提出的马路市场人室实事目标,宣告马路市场在南码头地区已成为历史。新村马路市场的撤除,带动了周边环境的整治,使社区环境卫生面貌明显改善。加大市容环境整治力度,违章搭建得到有效地遏制。2个新村基本杜绝了违章搭建。在“三迎”活动中,街道狠抓市容整治,投资50万元,使浦东游泳馆周边的环境面貌显著改观。(冯舒明)

  【综述】  浦东新区浦兴路街道是新建的居民住宅区,由金桥新村和东陆新村两部分组成,地域面积5.26平方公里,包括原张桥镇地域3平方公里和金桥镇地域2.26平方公里。规划建筑面积39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346万平方米。规划居住人口17.8万人,约5.5万户,年内已入住居民14200户,约4.5万人。浦兴路街道办事处寸1997年9月26日正式挂牌成立。

  【公建配套和社区设施基本落实】  街道筹建时,主动与开发单位和有关职能部门取得联系,熟悉掌握地区开发建设和居民入住情况。浦兴路街道辖区的特点是基本无厂矿企业,是一个地域范围广、规划人口较多的纯居民住宅区,人住居民多为当地征地农民和陆家嘴、杨浦等棚户区拆迁而来的。公建和社区设施,已落实了25个居委会的办公用房配套,14个居委会已正常开展工作。居民进户少的小区也挂靠邻近居委代管,基本消灭了小区管理空白点。街道办事处的办公楼已建造,敬老院、文化中心站、社区服务等用房已落实规划位置。与此同时还与工商、税务、公安警署、周边街镇等建立了横向协作关系,以取得支持和配合。

  【争创文明社区】  在街道筹建阶段就制定了文明小区3年创建规划,确定了创建市级、区级、街道级文明小区的目标及“早规划、早起步、高起点、求实效”的工作思路,广泛开展以人为本,以家为核心,以楼组为基础,以创建活动为抓手,以提高居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各项活动,在硬件上投入,在软件上丰富提高。1997年在东陆新村二街坊、七街坊、金桥新村台儿庄小区已建成区级文明小区。年底,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又提出了在2000年之前把东陆新村创建成为“生活方便称心、居住安心放心、文化娱乐欢心、邻里融洽热心、环境优美舒心”的“五心级”文明社区。年内已有9个居委会建立了老年人活动室,5个居委会建立了图书阅览室和电化教育室,有固定的阅报栏、宣传画廊。各居委会在街道的指导下,根据小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开展各项创建活动。

  【广开再就业门路】  浦兴街道居民有“三多”:征地待岗的多、企业下岗的多、生活困难的多。为解决地区居民的就业和生活困难,街道想办法,挖潜力,开辟就业渠道,把推进再就业作为一项实事工程来抓。街道坚持内辟岗位、外图发展,实行自身吸纳和向社会输送的“两条腿走路”方针。街道先后建造了3个集贸市场并投入运营,数百个摊位解决了一大批居民的就业问题,还招聘录用了一批市场管理、小区值勤、清扫和社区服务人员。街道成立了劳动服务所后,主动与社区单位联系联合招工,缓解了地区就业难的矛盾。并注意收集捕捉招工信息,及时与社区外单位联系,积极安置下岗人员。街道还把办实事与再就业结合起来。随着居民入户数的增加,入托难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投资10多万元,开办厂托儿所,招聘了10多位下岗女工,经过培训走上厂保育员岗位。还投资15万元,建造了街道有线电视站,丰富了地区居民的文化生活。

  【帮困助残】  街道从筹备阶段开始,就对地区内的残疾人和特困家庭进行调查摸底统计,在街道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春节期间对残疾人和特困家庭上门慰问,送去关心和温暖。对居民家庭中遭遇突发性困难的也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发动小区居民募捐献爱心,把捐款送到患病者的床头,帮助遭遇不幸的家庭渡过难关。街道和居委会还多方奔走,妥善解决了失学无居所的小朋友的居住和入学问题。

  【街道经济开始启动】  由于街道是新建的居民住宅区,商业配套设施未及时跟上,居民购物难,特别是买菜难的矛盾比较突出。为此,街道与有关单位协商,扩建了金临集贸市场,新建了博兴路集贸市场、东陆路金陆市场,并相继开张营业。凌河集贸市场的建立,解决了居民买菜难的矛盾,把马路市场引入室内,变堵为疏,安置了——批下岗人员;街道经济的发展也有厂良好的开端。为了使地区内的税收不流失,街道及时与:工商税收郎门取得联系,对地区内的私营企业和个体户进行统计、调查、核对,建立了征税组,依法收税,超额完成了年内创利100万元、税收100万元的指标。街道还集思广益,与有关单位共同投资,建造商业用房,从而增强丁街道的财力。(郁晋杰)

1997年,钦洋镇经济保持稳中有进、持续增长的势头。集体经济总收入34.37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工业总产值14.34亿元,比上年增长28.0%;外贸出口交货值1.68亿元,比上年增长42.0%;利税总额3.68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劳均收入10008元,比上年增长7.4%。年内全镇转制的企业60家,其中5家为股份合作制,30家为有限责任公司,25家为租赁制,体改工作进展排名新区各街镇前列。1997年,钦洋镇获得上海市浦东新区城区经济工作先进镇称号。

  镇管社区工作迈出新步。为加强社区管理,镇通过招聘和培训,筹建新建居委会工作班子。1997年11月10日,金樟、锦绣、黄山第一、黄山第三和罗山七村等5个居委会正式挂牌成立,初步形成镇、村(居委)两级社区管理网络。投入加大。年内,镇、村两级共投资400余万元用于社区建设,其中,投资125万元,实施生活垃圾袋装化,日产口清;投资70余万元,疏浚、整治河道1500余米,开挖排水沟1000余米,河道泄水能力提高,防汛能力增强,居民生活环境改善;投资近100万元,为有关村、居委安装有线电视线路;投资13万元,整修栖山小区污水处理站;投资40多万元,改善新建居委会的办公条件;投资30余万元,在居民小区新增的3600平方米绿地上种植常绿树木5400多株,铺设草坪3000余千方米,进一步美化厂屑民小区环境。

  “创建”活动取得成效。1997年,镇通过举办以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为主题的专题讲座,组织文艺会演、书画摄影比赛、“打莲湘”、江南丝竹、武术等活动。镇在举办第七届运动会的同时,积极组织选手参加浦东新区首届运动会,获得城区组团体总分第—名。5月28日,召开厂专题会议,在会上全镇17个村(居委)、24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创建区级、镇级文明小区、文明单位责任书。经过年终考核,金浜小区保持区级文明小区称号,高庙居委被评为市一二级居委,东华、明星成为村民自治示范村,12家保持区级文明单位称号。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1997年,镇拨资250万元兴建镇文化中心。一期工程综合型图书馆、阅览室建成开放,图书馆拥有藏书16000余册,被评为上海市“标定图书馆”。全镇8个村(居委)和12家文明单位相继建立了文化图书室,四级图书网络达100%,被评为浦东新区图书四级网络红旗单位。镇拨款50余万元,修建了篮球场、乒乓房、棋牌室。1997年,钦洋镇被评为浦东新区群众体育活动先进单位、市体育明星镇。镇、村两级扶贫帮困工作形成网络,全年共发放帮困、优待金39万元;吸纳300余户低收入家庭的劳动力进入镇兴办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和第三产业就业;投资20万元,修缮镇敬老院。建立钦洋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管理所,基本形成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网络,为全镇1700余名劳动力办理了养老保险手续,投保率达99%。1997年,钦洋镇被新区评为农保工作先进单位、发展社会事业“红旗”单位,荣获市“双拥模范镇”、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社区教育先进集体等称号。

  【抓三产、促二产见效】  1997年。镇通过土地置换、资产重组、盘活剩量资产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大对第三产业的开发力度。由镇独家投资1.8亿元建造的仁和宾馆年内竣工开业,有关公司兴建的南和大厦、“金三角”商务楼、崮山商务中心、金浜大厦、华坤大厦等一批“三产”重点项目相继基本建成。年内,第三产业总收入14.83亿元,比上午增加1.11亿元,增长8.1%,占全镇经济总收入的43.0%;房地产总收入2.88亿元,占全镇第三产业总收入的19.4%。一批引进的工业骨干项目中,钦洋镇与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杭州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上海无线通信没备制造有限公司,年总产值9亿元,销售收入8.02亿元,同比增长130%;上海无线通信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与美国“摩托罗拉”跨国公司合资组建的上海摩托罗拉寻呼产品有限公司,年产值逾3亿元,利税7500万元。年内,全镇共开发新项目12个,总投资1.7亿元,比上年增长95.5%,增加产值3.02亿元,增加利税0.45亿元,成为钦洋镇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科教兴镇取得新成果】  为进一步实施科教兴镇战略,镇以广洋教育中心为基地,加强对全镇经济管理干部的业务培训。年内,先后举办了有关股份制、外贸、营销、企业骨理等业务培训班8期,受训人数40)余人次;对拥有1400余名干部、职工的15家“三新”(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企业实施“燎原计划”;1家企业的C3项目(星火计划)通过验收,获群众性科技成果奖16项,2家企业的产品质量通过ISO——9000验收。1997年钦洋镇被新区评为科技科普工作先进单位,6个村被评为镇级科普村。

  【“钦洋联帮创业社”建立】  为解决社区群众的就业难题,钦洋镇成立了“钦洋联帮创业社”,并于1997年12月8日正式挂牌运作。年内,钦洋镇劳动服务所和洋泾劳动力市场共举办招聘洽谈会21次(每月2次),进场设摊招聘单位270余家,平均每月13家;招聘岗位2293个,平均每次109个,涉及行业工种近百种,参加应聘的下岗待业人员13800余人次,就业分流安置基本成功者1423人次。市场的连续性、固定性、规模、职业指导的人数、成功率等方面均列新区各街镇级职业介绍所前茅,受到求职者的好评。(曹富明)

  【综述】  严桥镇在仅有1个村4个生产队、1997年又减少35家企业的情况下,积极采取调整产业结构等措施,使全镇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发展。全年经济总收入13.87亿元(比上年增长12%),利润1.43亿元,完成财政税收355.8万元,劳均收入12144元。

  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取得成效。按“镇管社区”管理模式,全镇分为4个社区,镇设社区管理委员会,各社区设管理中心,行使各条线管理职能。在“创建”文明小区活动中,镇组织5次大型志愿者为民服务和3次大型广场文化等活动。由由新村7个村全部被评为区级文明小区,其中一、五居委被评为市级文明小区。由由文化中心于9月对外开放,图书馆1.5万册藏书免费阅览,由由舞厅、溜冰场、老年人活动室、录像厅等也同时低收费开放,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

  镇投资6000多万元用于实事工程建设。至1997年底,投资1500多万元建造的由由中学竣工,9月1日迎来第一批新生;投资800万元、150万元分别建造的由由幼儿园(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和由由托儿所正在建设中;投资1200万元建成的由由医院,计划1998年投入使用;投资230万元建造建筑面积为23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建成,即将投入使用;投资近200万元改建一条臭水沟为22500平方米的由由公园,成为居民活动的乐园;投资30万元建成高标准公厕一座;还投资200万元改造新村东的中心河等。

  【由由汽配市场建成招商】  严桥镇由由实业发展总公司投资1亿元兴建的由由汽配市场,商场面积2.5万平方米,配套仓储3万平方米,商住房1.5万平方米,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汽车配件市场。市场可为客户提供仓储、住房、就餐等各类服务。至1997年底,已有国内外200余家汽车或汽配生产厂家、汽配件商家与市场签订了进场意向协议。其中,三菱集团和国内一、二汽集团等国内外知名厂商已进驻市场。

  【村镇卫生面貌新】  严桥镇以“迎国庆、迎八运”为主题的全镇全民卫生大扫除活动于9月27日全面展开。由镇机关干部、居委干部、各企事业单位员工、中小学师生、驻军官兵以及各村居民,共1300多人分组参加了由由新村7个居委区域的卫生大扫除。共清运建筑垃圾25吨、杂草散物如多吨,清除乱招贴广告100多处。卫生大扫除使全镇卫生状况改观,由由新村面貌一新。

  【一、五居委评为市级文明小区】  由由新村的一、五居委,在去年区级文明小区的基础上,为争创市级文明小区积极开展活动。一是建立专职清扫队和专职联防队。二是建立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设代收电话费、小家电维修等10余项社区服务项目,定期开展活动。三是组织中老年读书会、晨练队、木兰队等,经常开展活动。经年终考核,一、五居委被评为市级文明小区。(闫加伟)

  【综述】  1997年,花木镇经济运行稳中求质,

我们崇尚简约精致的设计理念,本着以客户为本、客观实际、创新发展的原则,在追求完美极致的道路上努力打造行业新标准。

沈阳奥邦化学助剂有限公司

地址:沈阳市于洪区沈大路99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夏劳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