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宣布放弃房地产真的要抛弃房产吗

万科上头条不新鲜了,作为行业大哥大,一举一动不仅备受行业瞩目,甚至还会引起全社会关注。可是偏偏这个老大哥又不低调,特别喜欢表态。最近“万科抛弃房地产”的言论又火了,被各路媒体不断的解读,而 “末日论”由于容易引起恐慌,总是特别有市场。有人认为,这是宇宙大房企对行业未来的判断。

可是万科真的认为行业没有未来了吗?实际上万科转型到底做的怎么样?

从“拐点论”到“泡沫论”,再到“抛弃论”,为什么万科代言人总是一以贯之的“看空”房地产?第三次狼来了你信还是不信呢?

有人说,万科判断楼市下行,所以抛弃房地产,提前转型。这种说法有道理,但是就算房地产的总盘子减少,天塌下来,先倒下的也不会是万科。万科反而能够扩大市场份额的可能性说不定更高。因为不管是从盈利能力,还是风险系数来看,万科都是房地产行业的“三好生”。可以对比看一下几个数据。

1、现金流充足,万科资金链压力小

在目前这个市场当中,房企的生存环境确实比较微妙。一方面内部整体融资环境收紧,汇率大幅下跌、价值境外融资被堵,企业源头活水被截。另一方面,房地产销售的严厉调控还将持续,甚至有加码的趋势,帮房企续命的三四线货币化棚改也开始出现收紧。

这都直接造成了一些重点布局三四线,并且依赖境外融资的房企最近股价大跌。对于房企来说现在做项目的原则是“一切为了现金流”,很多房企开始加速快周转,缓解资金压力。

但与此同时,万科却是手中有粮,心里不慌。从2017年的年报显示,截止到去年年底,万科持有货币资金1,741.2亿元,远高于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长期借款的总和(622.7亿元)。

从净负债率来看,2017年万科净负债率仅为8.84%,远低于50%的行业平均水平。股东大会上郁亮甚至公开表示“万科从来不缺钱”,手握现金,负债率低,怎么说也轮不到万科来慌。

而且,目前万科的项目,还是以一二线城市为主,2017年新增的216个项目,90%位于一二线,棚改项目也主要是以三四线为主,这个布局也是相对安全的。

其实,对比其他的巨头房企,万科的运营成本也控制得比较低。2017年万科将营业成本降低了5.69%,在全年营收同比基本持平的情况下,营业利润率拉高了5.71%。对于这种营收规模超过2000亿的公司,5个百分点就意味着百亿级别的利润。

营业成本被降低,实际上就代表企业的运营效率提升了。以销售费用为例,万科2017年的销售费用为62.62亿,同比增长了21.34%;而2017年销售金额5298.82亿,同比增长了45.3%,销售金额的增速远大于销售费用的增速,销售效率是明显提高的。

一个高效运转,资金流动健康的企业,既没有致命危机,行业竞争力也很强,万科为什么要率先跳出来,表态“抛弃房地产”?

“十年后的万科还是地产公司吗?我想不应该是了,即使是,也应该会惨淡经营。”

1、地产公司十年后会惨淡经营?不见得

回看过去十年,其实万科类似的言论出现过好多次。对比一下万科过去十年的屡次表态和实际的企业经营,基本上是嘴巴和身体相背离。

从2007年发表“泡沫论”,认为中国房价涨得过快,2-3年间泡沫将破裂。到2008年又出“拐点论”,承诺2008年之后万科不拿地王,不囤房。到现在刚好十年,过去十年万科在房地产开发领域的发展却始终积极。

房地产不仅一直是万科唯一的主营业务,就算经过多年的多元化经营,到2017年房地产业务在万科营收的占比依然超过96%。而且万科承诺的不拿地王也是屡次被打脸,最典型的就是2013年陆续在广州、上海、重庆,半个月内接连拿下三个地王,引起行业热议。

从2008年到2018年刚好十年,不论从哪个方面看,都看不出来万科惨淡经营的模样。而就在郁亮“抛弃论”被广泛传播的时候,公布的今年上半年的拿地排行榜上,万科的表现依然可以说是很抢眼。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和今年上半年万科的拿地金额均位列第二。

2、万科的美好生活,还是房地产!

“万科未来是美好生活的服务商,未来想到万科,想到的是美好生活,不是几栋房子。”

“美好生活场景师”是郁亮时代最常提起的一个词,意味着万科再一次开启了多元化发展的道路。目前万科的业务覆盖养老公寓、商业、物流、长租公寓、冰雪度假、教育、产业办公等业务,新时代的万科业务几乎涵盖了城市生活所涉及的所有领域。

但是万科脱离房地产了吗?明源君认为,真正做教育就赚学费,真正做养老就赚服务费,只要是赚租金和物业增值的钱,本质就都是房地产!

公寓100年前就有,现在的长租公寓还是在赚租金的钱。这样来看,目前万科重点发展的商业、长租公寓和物流地产,实际上都是很传统的地产业态。

事实上,这并不是万科第一次开展多元化战略。上世纪90年代,万科的A股、B股先后上市后,就搞过多元化,涉足商贸、工业、地产、证券、文化五大行业。但是由于资金分散、人力分散,导致企业规模和利润增长都出现疲软。通过这次战略失败,万科也学会了,如果战略目标不清晰,管理能力不够成熟,盲目跨界,多元化发展会分散企业的战斗力,自此开始主张“地产专业化”。

因此,这一次万科的“多元化”探索的每一个产业,养老、商业、物流、长租、文旅,也都是打着明显的“地产标记”。基本上是沿着地产产业链在延伸,目前发展比较好的是万科物业,去年营业收入增长67%。但是这些依然是以房地产为流量入口。万科所谓的美好生活和多元化,顶多算是泛地产行业探索。说“抛弃房地产”,差得远了。

3、新业务投资,短期内需要房地产开发业务输血

而且,就算万科的十年转型大计,能够扭转万科在地产开发一枝独秀的业务格局,新业务的成长和发展都还需要时间,短期之内依然要靠开发业务的增长来输血。也就是说,地产开发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万科命脉,这么着急跳出来表态,喊口号的意义在哪里呢?

万科为何多次做“空军”?

关于房地产走向,媒体当中一直都有“多”军和“空”军,两边都不缺领头人。任志强是坚定的看多派,号称9次预言无一失败,而万科则是一直以来的看空派,每当市场调整,必定表态。然而,作为行业大佬,说什么不说什么,对舆论的影响是很大的。不可能会没有企图。那万科唱空到底要干嘛?

其实,早在2008年抛出“拐点论”的时候,就有各种不同的揣测:有人说“拐点论”是一场阴谋,认为万科是要打压同行、趁机收购兼并。当时的万科代言人已经撰文反驳,明源君也不想妄加揣测,市场下行之后,到底会不会有房企让出自己的市场份额,大家心里都有答案。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TOP10的房企手握现金等机会是事实。前几天明源君跟大家在《看空房地产的人将再次失败!》里面分享过,今年上半年销售排名在50以后的房企,拿地依然相对积极,拿地销售比达到0.6,高于2017年的0.48。而TOP30的房企拿地反而没那么猛了。

一方面是这些房企原本土储就很多,另一方面,这些房企在手现金不少。好几个TOP30投资总预测下半年很多中小房企会撑不住,到时候可以去收购,捡便宜货。

还是那句话,对于房企来说,没有行业行不行的问题,只有企业行不行的问题。而企业对行业的判断,来自行业领袖的判断不会没有影响。

当然,相比较影响舆论,向上正确表态和形象树立更重要。

房价上涨,绑架国民经济之类的舆论,在近年来一直甚嚣尘上。房企承担的压力小不了。例如,中介领域的老大就被质疑操控房价。而新房领域,万科作为巨头,目标也很大。

但是相比起很多房企领袖的信心满满,万科总显得有点“谦虚”。任何时候都将产品和客户服务放在前头,言必谈社会贡献,没有其他房企的“企图心”和“侵略性”。不得不说,这种态度传递了一个很健康的企业形象。不仅显得态度正确,还很得民心。甚至在业内也有不错的口碑。万科的品牌建设在房地产行业里确实很突出。

当然,不能否认,万科在转型这块确实做得非常坚决,而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以万科物流为例,万科在2018年前三个月新増的物流地产项目就有8个,而物流地产项目的总数已经达到了62个,总建面(指可租赁物业的建筑面积)达到482万㎡。已经建成运营的26个项目中,平均出租率也达到96%。成绩可谓是不错。

但是,就像有些事情只能做不能说,另外一些事情做了不仅要说,还要大声说,这个里头的学问其实就是品牌意识。

地产作为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行业,承担的政策风险和舆论压力都很大,而万科作为地产开发行业的巨头,企业96%的利润都由房地产贡献,其承受的舆论压力,和别的与其规模扩张速度类似的巨头不太一样。这和这家企业一直以来做什么说什么关系很大。

如何通过品牌和代言人的一举一动,塑造一个无害又健康的企业品牌形象,大多数房企可能都要跟万科好好学一学。

(房地产未来还大有前途,不过以后最火的,可能不是传统的住宅开发,而是公寓和小镇!7月21日,北京,来自绿地、龙湖、自如……的4位地产大咖将用一天时间,为您揭开公寓和小镇的所有秘密,让您成为地产下半场的赢家。想和他们面对面交流吗?点击底部小程序,即可报名参加活动)

6月29日万科召开股东大会,会上传出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表示,“十年后,万科还会是地产公司吗?我想不是了,如果还是,那也是惨淡经营了。未来,万科要做美好生活的服务商。”

市场人士笑谈万科也要“抛弃房地产”。联想到李嘉诚、王健林此前纷纷抛售地产资产,地产股连续大跌,楼市似乎正在发生变化。

万科要“抛弃房地产”?

万科2017年的股东大会在深圳大梅沙总部召开。公司方面出席的管理层阵容庞大,包括郁亮、王文金、张旭、祝九胜,执行副总裁、财务负责人孙嘉,董秘朱旭,监事会主席、工会主席解冻,职工代表监事周清平,还有独立董事刘姝威、吴嘉宁、李强,共11人。

一位投资者现场问及未来5-10年万科的业务结构呈什么比例时,郁亮先是抛出了一个问题:“十年之后,万科还是地产公司吗?”

然后他自己给出了答案:“好像不应该是。如果还是,那也是惨淡经营了,那时候在中国经济里房地产占比将不再高了。”

郁亮表示,自己正在琢磨要不要把万科各地地产公司名字里的“房”和“地产”都拿掉,叫做“万科企业”,比如上海万科企业、深圳万科企业等。

“这样更符合我们的未来定位。”郁亮说,未来万科的定位是美好生活服务商,这一点是清晰的。“未来十年大家想到万科,是想到美好生活,而不是房子。”

事实上,早在去年,郁亮就曾警告:高速扩张期过后,中国房地产行业已经到了危急关头。在那之后,万科砸了790亿元,“组团”收购新加坡物流地产巨头普洛斯,进军城市配套服务领域。

万科不再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有市场人士称,万科要“抛弃房地产”。

在股东会后的第一个交易日(7月2日),万科股价大跌逾7%。

事实上,从6月25日开始,有市场传闻称国开行总行棚改项目合同签订审批权将由总行回收。随后又传来多个版本,如“棚改将被暂停”、“棚改要停止货币化安置”。

对于上述消息,国开行公开回应称,国开行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棚改政策,在国务院相关部委指导下,配合地方政府依法合规开展棚改融资工作,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不过,国开行的公告并没有明确回应棚改项目贷款审批权和货币化安置比例到底有无变化的问题。

上周一传出棚改将实现审批权“一刀切”后,当日尽管有降准的利好消息,地产股依然高开低走,大幅下跌,随后地产利空消息不断发酵,最近一周来A股地产股市值蒸发超过3000亿元。

几个主要的地产股龙头,万科最近一周跌去约400亿元,从3000亿元跌至2600亿元; 招商蛇口 与 保利地产 也跌去两三百亿元;港股的中国恒大与碧桂园一周也跌去数百亿元(港币)市值。三线地产股中南建设更是一周暴跌近两成。

如果拉长一点时间。万科从1月底4328亿元,跌到如今不到2600亿元,跌去1700亿;招商蛇口、保利地产同期也跌去逾500亿元;港股中国恒大、碧桂园从今年1月底高位下来,也都跌去数百亿元市值。

为了提振市场信心,6月份以来,新城控股、泛海控股等多家上市房企大股东不断增持,但依然难以扭转股价颓势,股东增持也被套。

国金证券财富管理中心分析师黄岑栋表示:

此前棚改货币化刺激了三四线城市的需求,房价和销量均大增。如果棚改货币化暂停意味着需求将受到抑制,这对当地的楼市将有较大的冲击。如果地产新增投资减少,建材、家电的需求自然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有资金抛售相关个股。当然,其中部分消费品不排除有错杀的品种,毕竟不是完全依赖于地产。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

地产板块近期受政策影响较大,而未来调控仍将持续,因此地产股走势估计一般。对于地产产业链的一些龙头品种,如果业绩能持续增长,依然存在一定的机会。

深圳一家私募高管则坦言:

目前应该回避地产产业链,虽然看起来估值好像挺便宜,但是未来业绩前景不佳,有可能继续下跌。相反,一些医疗股、消费股、科技股短期估值较高,但未来增长确定,反而值得配置。

房地产调控正在全方位加码!

这一次,中央对房地产调控正在全方位加码!

对于一二线城市:住建部等七部委联合行动,在北京、上海等30个城市先行开展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

七部门将在30城打击炒房团。重点打击对象有四个方面:投机炒房团伙、房地产“黑中介”、违法违规房地产开发企业、虚假房地产广告。例如,投机炒房团伙操纵房价房租、捂盘惜售、捏造散布虚假信息、制造抢房假象、哄抬房价、违规提供“首付贷”等;打击“黑中介”暴力驱逐承租人、捆绑收费、阴阳合同、强制提供代办服务、侵占客户资金、参与投机炒房等。

名单中的30个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合肥、福州、厦门、济南、郑州、武汉、成都、长沙、重庆、西安、昆明、佛山、徐州、太原、海口、宁波、宜昌、哈尔滨、长春、兰州、贵阳。

对三四线城市:国开行收紧了棚改审批,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到尾声,很多小城市房价可能也要开始裸奔了!

对于房地产企业,发改委则紧急收紧房企海外融资限制,借外债投资地产项目。同时,还禁止向企业卖商品房。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即使你手里有不少房子,但都只能捂在手里,无法套现。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原标题:万科要“抛弃房地产”究竟暗藏啥隐情?

6月29日万科召开股东大会,会上传出惊人消息:万科要“抛弃房地产”!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在会上表示:“十年后,万科还会是地产公司吗?我想不是了,如果还是,那也是惨淡经营了。我现在琢磨我们各地的公司把‘地产’这几个字都拿掉,万科的名字取得太好了,没有叫万科地产,而是万科企业。”

在谈到万科将向什么地方转型之时,郁亮表示,万科未来是美好生活的服务商,未来想到万科,就会想到美好的生活,而不是建几栋房子的开发商。

从万科高层的近期表态来看,地产大佬万科要高调转型,逐步与“房地产”说再见。在战略目标上已经定位于“美好生活的服务商”(此前称是“城市配套服务商”),这个范围实在有些广泛。

面对房地产大佬万科的高调转型的声明,很多学者惊呼看不懂,因为万科去年的市场份额在增加,业绩表现也很靓丽,正是在房地产市场中顺风顺水之时,为啥还非要宣布万科准备转型发展了呢?

首先:同业竞争越来越惨烈,利润越来越微薄,万科若不转型就没有好日子。由于这些年房地产市场的火爆,引来了无数国有和私营的资金参与,同业竞争情况越来越激烈。

与此同时,房企的利润率也不算很高,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A股上市房企的平均净利润率只有9.69%、9.73%。2017年也不过11.7%。事实上,如果全行业平均一下,房地产行业的利润率还要低一些。

再者,房地产调控政策密集出台。2018年下半年以后,房企的好日子将要终结。近日,住建部联手七部门对北京、上海等30个城市的房地产乱像进行专项整治。重点打击对象有四个方面:投机炒房团伙、房地产“黑中介”、违法违规房地产开发企业、虚假房地产广告。这使得广大房企认为,较严的监管风暴马上要来了。

此外,本来一二线城市受到调控,开发商就在2017年开始布局三四线城市,而现在因为去库存已经接近尾声,棚改专项贷款将收归总行。所以,棚改货币化安置将逐步减少,未来棚改实物安置将成主流。受到棚改收紧的影响地产股集体暴跌,万科的股价从6月25日至今已跌去了约15%。

更要命的是,各地纷纷拿出限购政策。6月24日至26日三天时间,先后有西安、长沙和杭州三座城市发出通知,要求“在限购区域内,暂停向企事业单位及其他机构销售住房”。7月2日,上海也加入了限制企业购买商品房的行列。本来房企的主要客源是企业购房,只要一开盘,新盘就被炒房企业秒杀。现在企业炒房行为也被遏制了。

再次,房企债务率居高不高,而偿债高峰期已经到来,融资难度正在增加。一方面,经过了年的业绩扩张之后,现在上市房企的负债率普遍较高。上市房企的负债率却逐年攀升,2017年达到了78.82%,创下2005年以来的最高点。而目前监管层都在要求房企降杠杆,控风险。

另一方面,房企的融资金额受到遏制,下半年流动性不足是大问题。房企融资压力明显加大。据同策咨询统计显示,5月份40家房企融资总额为451.17亿元,环比减少逾40%,融资总额为近一年来最低。更要命的是,多数房企的融资成本都在10%以上。

本来国内融资渠道不畅,房企还能通过海外融资来获得资金。据了解,万达、金科等十多家国内房企在海外以债券形式进行融资。2018年1-5月,房企海外资本市场融资数据达到了71笔,合计293.72亿美元,不过,监管部门很快要求控制境外发债的节奏,以保障债务的安全性。

最后,国内房地产市场前景趋于饱和,而房地产长效机制即将到来。在万科的股东大会上,有股东提问,有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是户均一套房,管理层怎么看?万科高层则回应,户均套数已达到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国内房地产需求趋于饱和,因此,我们对这个行业还是很谨慎的。

事实上,万科高层的担忧并不是没根据的,随着国内长效机制的建立,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将形成多渠道供给。就是富人住高档住宅,中等收入者住保障房,而收入低的群体可以住租赁房和廉租房。一旦房地产长效机制建立后,商品房需求会大幅减少,这也迫使万科“居安思危”,对自己的业务进行转型。

未来万科将会从二个方面转型:一方面,不仅是建造住宅房产,而且还要给住宅加入一些高科技的元素,以方便人们的生活起居。比如:人虽出行在外,但仍能通过手机调控居室里的家电。另一方面,通过出售房子,获得大量客户围绕客户的需求再做增值,这种收入类似于“互联网服务收入”。

万科管理层宣布“抛弃房地产”,这主要是因为房地产市场份额瓜分殆尽。同时,未来国内房地产需求也会降温。而且这个市场受到了监管者的严厉调控,同时利润率下滑,融资渠道也被封堵。在这种背景。万科选择转型是正确的,不过转型之路不好走,需要万科用很长时间漫漫来改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万科宣布放弃房地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