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4g信号差怎么处理时好时坏,是手机的问题还是运营商的事

经过运营商和手机厂商的不断努力,现在4G手机对各位来说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大部分智能手机用户都能享受4G网络带来的极速体验。不过有些朋友发现,手机状态栏上的标识时不时会变成“移动/联通/电信 4G+”,比起平平无奇的“4G”显然更加炫酷。那么手机4G+是什么意思,和4G比起来又有什么区别?

手机显示4G+与4G的区别

由于5G网络即将登场,负责制定标准的3GPP最近出场率也高了起来——其实不仅是5G,4G/3G时代的网络标准也基本由该机构负责制定。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第一个版本在2008年由3GPP编制完成,但是其最大带宽、上行峰值速率等性能参数并不完全符合4G标准要求,直到2010年12月6日国际电信联盟才将LTE-A(LTE Advanced)正式定义为4G;而且LTE-A完全向后兼容LTE,通过软件即可完成升级,因此也成为了现在唯一主流的4G标准了。(PS:另一个4G标准是WiMAX-Advanced,LTE早早登场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应对WiMAX,不过因为英特尔在2010年退出几乎被运营商放弃。)

从上面的发展过程来看,LTE和4G(LTE-A)之间还是略有不同的,而且按照国际标准,并不存在4G+这一说法。不过国内运营商在宣传LTE的时候,已经将“4G”的标识所占用;因此运营商和手机厂商在正式支持4G后,为了显示自家技术和设备优越,用“4G+”以示区分也是可以理解的。

别看4G+仅仅是标识上的小不同,但是其性能提升还是相当明显的,其中载波聚合技术可谓功不可没。载波聚合相当于整合连续或者离散的频谱(带宽),将多条“小水管”整合成“大水管”供用户使用(实际技术要复杂得多),使得网络速率得到成倍的提升。严格按照3GPP标准的话,4G比起狭义的LTE网络的确更加优秀;不过在日常使用中,用户一般是无法享受运营商宣传的极限网速的,只需知道手机显示4G+的时候,网速会比显示4G时好一丢丢就可以了,不用太在意其他细节......

除了4G+之外,有朋友发现自己的手机还长期显示4G HD的字样,这是4G时代的另外一个好处——。手机支持并开通VoLTE功能之后,不仅手机标识会变成4G HD,而且语音通话同样会走LTE网络。支持VoLTE通话后,通话质量和接通速度都会有大幅提升,而且打电话的时候依旧可以使用蜂窝网络,不影响手机其他功能的正常使用。

标题:电信联通移动,三大运营商4G网络大对比,告诉你怎么选更明智!

  现在电信、联通、移动都在大力推广自己的4G网络,那么到底哪家运营商的4G网络更有优势呢!不如来对比一下吧~
  总结:FDD-LET和TD-LET都是4G国际标准,国际主流的大部分采用的依然是FDD-LET。相对来说,FDD-LTE比TD-LTE研发更早,技术更成熟,终端更丰富。
  因此这局,联通胜。
  电信:暂时未知,但是从来理论值比较,应该介于100-150Mbps之间。
  联通:高速率可达150Mbps。
  移动:高速率可达100Mbps。
  总结:速度方面,三大运营商的4G网络速度都已经普遍超越了家用宽带,满足了高速上网的需求。实际的体验中电信和联通的FDD-LET网络是最快的,相比之下移动4G的TD-LET只比联通3G快了些,相对FDD-LET还有不小的差距。
  电信:电话与宽带绑定,信号稳定。
  联通:FDD-LTE制式,国际主流,网速最快,可全球漫游。
  移动:2G覆盖大,4G TD-LTE覆盖大,频段好
  总结:速度方面,三大运营商的4G网络速度都已经普遍超越了家用宽带,满足了高速上网的需求。实际的体验中电信和联通的FDD-LET网络是最快的,相对FDD-LET还有不小的差距。而联通4G的自由组合套餐灵活而且划算,网络速度也是一流,相信将后来居上,最终成为一匹黑马。

  • 我靠 这么多小号 也是醉了

随着手机的逐渐发展、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机支持网络制式也在不断变化,而手机厂商“双网通”“三网通”“全网通”之类的各种宣传用语、运营商TD、FDD的名词,消费者看得眼花缭乱。今天,我们就来为你介绍一下和手机网络制式相关的内容。

2G、3G、4G都有什么区别?

早期在功能机盛行的时候,一般人们对手机的制式并不关心。因为当时几乎所有的手机支持的都是GSM制式,无论是移动还是联通都可以正常使用。当然在当时而言,移动的信号普遍要好于联通。

而2G的上网速度GPRS的理论最高速率为171.2kbps,EDGE理论峰值可以达到384kbps。也就是说2G网络最快的速度也不过几十KB每秒,仅能应付一般的文字页面的浏览;当时的手机网页也大部分很简陋,以文字为主。小雷(微信ID:leitech)记得当时一个月300MB流量算是海量流量了,一般根本用不完。

2009年时,工信部为三大运营商发了3G牌照,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3G时代。其中移动获得的是TD-SCDMA牌照,电信获得的是CDMA2000,而联通是WCDMA。

在当时来说,联通的WCDMA是全世界普遍采用的移动网络制式,技术较为成熟,网络速率也比较快。联通3G初期的最高速率是7.2Mbps,后期升级到了42Mbps。

而电信的CDMA2000主要为北美运营商使用,网络速率相对WCDMA比较慢,不过胜在功耗较小,比较省电。不过和北美运营商采用烧号形式不同的是,电信采用了机卡分离的方式。CDMA2000的最高网络速率为3.1Mbps,和WCDMA相比差距较大。

而移动获得的TD-SCDMA制式是国内自主研发的3G技术。它上网时的理论速率为2.8Mbps。不过除了国内,几乎没有其他国家和地区使用,在实际表现上,TD-SCDMA的网络速度、功耗、信号等各方面相比电信、联通差距都比较大。此外,由于当时大部分手机都不支持这个网络制式,很多移动用户都仍然停留在2G时代。

3G网络相比2G在速度上有了质的飞跃,可以流量媒体信息更丰富的网页,也推动了移动APP的进一步发展;不过3G网在观看高清视频上还是有些力不从心。

移动率先获得了具有自主研发技术的TD-LTE 4G牌照,而联通电信的主要依靠FDD-LTE网络。目前在全球来看,FDD是最主流的4G网络形式,不过不同国家和地区具体的频段都不尽相同。而TD相对使用的地区较少,但普及程度和实际表现相比3G时代的TD-SCDMA要好很多。

联通电信拥有FDD和TD两张牌照,不过基站建设偏向于FDD。FDD的网络速率相对TD要快不少,理论下行速率一般150Mbps起;而TD在功耗上具有一定优势。

4G网络相比3G在网速上又快了一大截,而用户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可能是高昂的流量费用了。不过随着提速降费的举措,这个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三网通、双网通、全网通都是什么鬼?

这个词语在3G时代手机厂商用的比较多,主要指手机支持三大运营商的网络,可以插三种SIM卡。不过实际上它支持的是联通、电信的2、3G和移动的2G,也就是说,移动用户还是无法享受3G服务。这类手机通常搭载的是高通的处理器,而当时努比亚是少数支持三家运营商的3G网络的真正意义上的三网通的手机品牌。

这个词汇主要产生于4G时代,指手机支持联通和移动的4G、3G、2G网络。即支持GSM、WCDMA、TD-SCDMA、TD和FDD制式。不过,目前国内的绝大多数手机都支持这两家运营商的全部网络。而部分移动定制机会通过软件屏蔽联通的网络制式,不过通常都可以解锁,例如小米5c和红米Note 2移动版。

这几乎是目前各大手机厂商都会使用的一个宣传用词。它指手机可以支持三大运营商从2G到4G的每一种网络制式,用户在购买这类手机时,不需要担心手机的网络制式是否兼容的问题。

不过,随着双卡双待功能在手机上的普及,全网通又衍化出1.0、2.0、3.0等多种形态。它们的区分主要在主副卡的搭配上:

  1. 全网通1.0:分为主卡槽和副卡槽,电信卡只能做主卡、移动联通做副卡时只能使用2G。支持全网通1.0的手机大部分为早期的双卡双待手机。

  2. 全网通2.0:硬件上不分主副卡卡槽电信卡可以作为副卡使用,但也只能是2G网络。

  3. 全网通3.0:和2.0最大的区别是移动联通当主卡时,联通卡当副卡时可以使用3G网络

  4. 全网通4.0:相对全网通3.0变化很小,电信作为主卡时,联通做副卡也能以3G网络待机。

虽然都叫4G,但并不通用

全球绝大部分采用的4G网络制式都是TD和FDD,但每个国家和地区的具体网络频段都不一样。国内而言,三大运营商采用的制式主要是移动的TD-LTE Band 38、39、40,联通电信的LTE-FDD Band 1、Band 3。而欧洲的主要频段为 Band 3、7等,美国使用最多的频段为Band 4 ,台湾地区常用的频段有比较少见的Band 28。在全球范围,FDD-LTE频段出现碎片化的情形,而全球版的手机支持范围通常涵盖了绝大部分的频段。

(小米Note 2全球版支持的网络频段)

就目前而言,绝大部分新上市的手机都支持国内三大运营商的各种网络频段,在使用时都能获得正常的网络体验。而全球版相比一般的手机,其频段优势主要体现在出境时。对一般用户而言,全球版的价格更高,并不是很有必要。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通过海淘等手段购买在国外上市的手机时,需要注意具体版本支持的网络频段,万一对国内频段支持得不全,会非常影响使用体验。以iPhone 7为例,苹果香港官网上售卖的版本是不支持大陆的电信网络的。

另外,根据国际电信联盟关于2020年的规划,5G时代可能距离我们只有两三年的时间了,你准备好了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移动4g信号差怎么处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