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比较古老的网游小说推荐。主角做村长,招收各种人才,里面有张良、鲁智深这些人。是什么名字?

谜,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我们知道,做强盗,杀人越货,杀人放火,这个在传统的道德观念里,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这都是否定的评价的,不是好人的,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偏偏就出现了《水浒》这样一部正面的去歌颂强盗的小说,这实在是令人非常吃惊,竟然有这样的一个作者,他不写帝王将相,不写才子佳人,他写强盗,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而他写出来以后,又那么让老百姓喜欢,这又是一个奇迹,更大的奇迹是什么呢?写强盗的作品,写强盗反抗朝廷的作品,从元末明初出现到今天出现,六七百年过去了,老百姓认可也就罢了,竟然官府从来没有认真地去禁它,官府对于《水浒》这样的一部反抗政府,表现强盗的作品,一直是那么样地宽容,甚至认可,这一点确实是一个奇迹,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文字狱非常厉害,但是从《水浒》的小说问世,甚至在小说之前的,比如说元代的杂剧有些相关《水浒》的故事出来,从古至今没有一个人,因为阅读《水浒传》,因为出版《水浒传》,因为传播《水浒传》,因为评点《水浒传》而被杀头,受惩罚,从来没有,所以这是中国历史上,在中国的小说史上,在中国的禁书史上,也真的是非常值得,也真的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我讲到鲁达的时候,我们首先说,它跟鲁达都有关系,因为鲁达是作为《水浒》众好汉里面比较早的出场的一位最光彩夺目的形象,而这个形象一出来以后,他就奠定了整个梁山的底色,梁山泊里的108个人,有鲁达在原来是这样的人,原来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些强盗,原来他们都是这样的仗义的好汉,七下子就改变了我们对于强盗的,对于以前我们认为强盗的整体的印象,然后整个梁山泊里面那108个人,我刚才讲不一定都是好汉,但是因为他因为跟鲁达这样的人一伙,那也都把他看成好汉了。
既然这个后来叫做花和尚鲁智深的鲁达,对于《水浒传》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这个鲁达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是怎样隐蔽的一双命运之手,让他变成了日后的花和尚鲁智深,又是怎样的举动,让他成为了小说中最为光彩夺目的传奇人物之一,我们今天重温《水浒传》会对这个鲁智深的印象有什么改变吗?
鲁达是他的名字,姓鲁名达,但是我们老百姓可能更多的知道他的另一个称号,鲁智深,他姓鲁名达,“智深”这两个字,是他后来到了五台山做和尚,五台山的主持,智真长老给他取的法名,从五台山做了和尚以后,我们就可以称他为鲁智深了,但是在做和尚之前,他不叫鲁智深,叫鲁达,他那个时候在渭州,小种经略相公手下做一个军官,这个军官有多大,不大,提辖官,大概相当于现在正营级一个少校,渭州在今天的甘肃,我倾向于认为还是在甘肃的平凉,他最初出来就是提辖,所以称鲁达、鲁提辖都可以。他第一次在《水浒》中出场是在贯华堂本的第三回,这一回里面写到了什么呢?写到了史进大闹了史家村以后落草为寇,不愿意,然后要到延安府,经略相公那个地方去找他的师傅王进,可是他没有走到延安府去,他走到了渭州来了,路走错了,到了渭州,他发现这个地方也有一个经略府,他就抱着侥幸的心理,那我的师傅王进会不会在这个经略府,这个经略府是当时设在重要的边防地区,一个重要的军事的设置,它的全称叫经略安抚使,掌管这一个地方的兵民之事,他主要的任务是边防,那么史进到了这个地方以后,就向别人打听,到了一个小茶馆打听,你有没有听说一个叫王进的人,他是我的师傅,就在这个时候,鲁达出场了,鲁达大踏步地走进店里来。那么史进为了向鲁达打听他的师傅王进,就站起来跟他作揖,鲁达一看,这个史进是什么样的长相呢?四个字,“长大魁伟”——《水浒传》,长就是个子长得很高,大,体格很宽大,很魁伟,然后下面有一句话,“像条好汉”——《水浒传》,长得长、大、魁伟,就像一条好汉了,为什么?我们再往下面看,在鲁达的眼睛里面,史进是长、大、魁伟,那么在史进的眼里,鲁达长得是什么样子?那么史进看上去的鲁达长得是“面阔耳大”,脸很宽,耳朵很大,“鼻直口方”,鼻子长得很端正,然后是一脸络腮胡子,注意这个长相,和后来做了和尚以后是不一样的,做和尚以后,到了剃发的时候,把头发都剃光了,鲁智深说能不能把我胡子留下来给我,智真长老说全部剃去,就剃光了,以后就没有了,然后身材,“身长八尺,腰阔十围”,我们看这个长相,和刚才讲到史进的长相,是相似的,这个鲁达可能很单纯,这个史进长得长、大、魁伟,就像一条好汉,就是因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像他,我是好汉,那他像我,那他也就是好汉了,所以他一眼看去,他就很喜欢史进,然后两个人互通姓名,鲁达告诉他,我叫鲁达,在这儿做提辖,史进不知道,但是当史进告诉鲁达,我是史进的进候,鲁达竟然说出一句话来,说,你是不是就是那个史家村的什么九纹龙,史大郎史进啊,他竟然知道,这一点让史进真的是受宠若惊,史进可以不知道鲁达,但是鲁达一定要知道史进,为什么呢?
因为鲁达此时三十五、六岁左右的年纪,他已经有身份有地位了,有资历了,他已经做到提辖了,他在江湖上有名望了,所以他不需要这样的虚名,但是史进是什么人呢?十七、八岁的小青年,刚刚一把火,把自己的家给烧光了,然后流落到江湖上,他需要有人知道他,需要有这种心理上的安慰,所以鲁达也看出来了,这么一个小青年,此时此刻找师傅没找着,也挺可怜的,所以他就特别亲热,一把手挽住了史进,既然你是史大郎,那好,跟我去喝酒去,很亲切,鲁达很欣赏史进,欣赏史进有两个原因,一个就是我们刚才讲的,一个他长相,长、大、魁伟,像一条好汉,他光像一条好汉不行,长、大、魁伟的多了,那蒋门神也长、大、魁伟,那不是好汉,那么鲁达欣赏史进,还因为什么呢?因为史进能够为了救朋友一把火烧掉自己的庄园,和官府作对,这个不容易做得到啊,所以这个行为,是一条好汉,他的长相像一条好汉,他的行为是一条好汉,因为你是好汉,所以我请你喝酒,好了,这两个人很亲热的走到了街上,从这个茶馆里出来,准备找一个酒店,在街上看到一大群人围在一起,这个史进我们知道,他是个乡村的小地主,没有到过城市,他好奇,这么多人围着干什么?
刚刚遇到了九纹龙史进的鲁智深,看到了街头围着一群人,当他们好奇地走上前去的时候,将会发生什么,而这样一次偶遇,冥冥中又将对鲁达后来的命运产生怎样难以预料的影响,这个做着提辖官的鲁达究竟是如何一步步变成了后来的花和尚鲁智深?
(史进)就跟鲁达说,兄长我们看一看在干什么,他把人丛拨开一看,他真是喜从天降,原来在人丛里面的那个人正在使枪弄棒的卖膏药的人是他认识的人,是他以前的开首的师傅,打虎将李忠,史进今天可真是很高兴,一个十七、八岁小青年,流落江湖,彷彷徨徨,举目无亲,到了渭州,这个陌生的地方,找师傅没找见,你想多彷徨,可是就这半天的时间,首先认识了鲁达,这叫新相知,接着又见到自己以前的另外一个师傅李忠,这叫老相识,半天的工夫,新相识有了,老相识也见了,所以《楚辞》上有两句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楚辞》,有一种悲伤很让人难过,那就是活生生的和好朋友离别了,那史进离开了自己的老家,离开了少华山那几个朱五等等头领,当然是悲伤的,是惆怅的,但是他到了渭州,见到了鲁达,鲁达又这么欣赏他,马上就兄弟相称了,他当然很高兴,而且还锦上添花,又把以前的师傅又见到了,新朋老友一时聚齐了,当然高兴了,所以他一兴奋,一激动,马上就喊了一声,师傅,好久不见,李忠一回头,一看到是史进,也觉得很吃惊,贤弟你怎么在这里啊,鲁达马上说了一句,“即是史大郎的师傅,也和俺去吃三杯”——《水浒传》,注意这句话讲得非常地有意思,既是史大郎的师傅,也和我去喝三杯,没有说你是李忠,和我去喝三杯,没有说你是打虎将,你和我去喝三杯,因为我喜欢史大郎,你是他的师傅,那好,你也就沾光了,我看在史大郎的面子上,我也给你面子,一块儿去,吃三杯去,这个鲁达真是很有风度,很有派头啊,但是呢,这个李忠,却不能够体会别人给他的这个面子,他在街上耍枪弄棒,在干什么呢?
在卖那个狗皮膏药所以他就跟鲁达跟史进讲,那你们等我一会儿,等我把膏药卖完,等别人把他赏钱都给我,我们再去,鲁达马上就来了一句,“谁耐烦等你,去便同去”——《水浒传》,这个谁耐烦等你,也很有意思,谁耐烦等你,你把重点放在“等”字上,就是谁耐烦等,如果你把重读的字,放在“你”字上,那就是谁耐烦你,这个潜台词是,你算什么啊,让我等你啊,我既不耐烦等,我也不耐烦你,你要去就去,不去拉倒,我是看在史进的面子上,他第一眼就喜欢史进,第一眼就不喜欢李忠,因为李忠这个出场的时候不太体面,你想,一个好汉,一个英雄,能够在大街上弄一个小圈子,在那个地方,耍一点三拳两脚的假功夫,骗一点赏钱,卖一点狗皮膏药的假药,这像一个英雄,像一个好汉吗?所以他这个一出场给鲁达一个很坏的印象,鲁达请他喝酒,真的是因为看在史进的面子上,所以他已经给了李忠很大的面子了,李忠竟然给他面子,他不要面子,他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我要钱,当然李忠我们也能理解,他也不容易,他自己也讲到,他央求着鲁达和史进说,没有办法,小人的衣饭,我要靠这个吃饭,要不行你们先去,我等一会儿我自己找来,说得很诚恳,说得也很可怜,但是我们来看一看,他是不是没有好汉的那种气派,那一点点的三两两分的这么一点银子,竟然比史进,比鲁达的面子还重要,你说他不知好歹,说他不知轻重都可以,当然我刚才讲到了,李忠也不容易,他就是这样一种谋生活的方式,这一点跟史进相比有差距,为什么史进是好汉,他不是,史进原来的日子过得很好啊,在少华山脚下一个史家村,他家是大地主,家里很有钱,但是他为了救朋友,一把火把庄园全部烧光,他真是舍得,一个人是不是好汉,是不是英雄,关键时刻,就看你舍得不舍得,是大英雄一定是舍得的,如果你是个小人,是个庸人,那一定是计较,舍不得,所以两者一比史进是好汉,李忠就差一头。
大英雄真舍得,小人计较庸人贪。鲁达就更不耐烦了,他就把周围看的人一推就是一跤,再不走我就打了,一帮人一看鲁提辖这么凶,全都走了,把这个李忠的场子给搅了,李忠在这个时候,非常无奈,陪着笑脸,说好急性的人啊,鲁达压过了他,鲁达的气派压过了他,他只能陪着笑脸,好了,现在这三位一起到了一个叫潘家酒楼的酒楼上,开始喝酒,这一开始喝酒,当然大家很高兴,为什么?新朋老友啊,对吧,一见面当然很高兴,说一些江湖上的事情,说一些武艺,较量一些枪法,很高兴,但是喝着喝着,就不愉快了。
潘家酒楼上的这一场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快意酒席,几位英雄或是久别重逢,或是意气相投,怎么会有什么不高兴的事情发生?而这突如其来的事情,又将会怎样暗暗改变鲁达的人生轨迹?
因为从隔壁传来了故意压低的,哽哽咽咽的啼哭声,这边很高兴,说得很兴奋,那边有人在那个地方哭,有一个成语叫“向隅而泣”对吧,“一个人向隅而泣,举座为之不欢”,在一个环境里边,只要有一个人面对墙壁哭,整个一个地方,大家都不会高兴的,所以鲁达很生气,说我们正高兴,怎么会有人哭呢,他叫来店小二,然后让店小二,把这个哭的人叫过来,问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一看是一对父子俩人,这个女孩子叫金翠莲,她父亲就称金老了,这父子二人是从东京来的,那么北宋时候的东京就是开封府,开封,从东京到渭州投奔亲戚,夫妻两人带着女儿到渭州投奔亲戚,可是到了渭州以后,他发现他的这个亲戚已经不在渭州了,又回到南京去了,北宋的南京,不是我们今天讲的南京,就是河南的商丘,一家三口流落在渭州,不久这个母亲生病就去世了,然后就剩下父女俩人,在此经受磨难,那么在这个地方呢,在本地,在渭州这个地方,有一个所谓的“郑大官人”,一个杀猪的屠夫,看中了金翠莲,看中了她的年轻美貌,于是强媒硬娶,逼着金翠莲做了他的小妾,并且写了一份契约,这个契约上明明白白地写着,我用三千贯钱买下你做我的小妾,但是这个钱他没给,叫虚钱实契,证据上写得清楚,你给了三千贯,但是实际上钱没有交付,就把金翠莲霸占了,三个月之后,他玩够了,玩厌了,又把金翠莲一脚踢开了,说的是他大老婆把她打出来的,但是实际上肯定是这个郑屠指使的,因为郑屠自从金翠莲被打出他的家门以后,郑屠对金翠莲无情无义,不但不关心她的死活,反而拿着那价契约,逼着金翠莲父女还他的三千贯钱,这三千贯好是天文数字,这一对父女怎么能还得了呢,好在金翠莲会唱戏,会唱曲,于是这个金老,就带着他的女儿,每天在茶房里面在酒楼里面给客人卖唱,挣一点钱,一点一点地来还这个所谓的郑大官人,于是这位父女二人实际上就变成了郑大官人的赚钱的工具,成了他的奴隶,那么这几天酒店里面的客人少,点唱的人少,所以这父女二人挣的钱少,没有办法给郑屠去交差,没法交钱肯定又要受他的欺负,所以这个父女二人一想到这一点,又没有地方,又没有人来听他倾诉,所以自己在隔壁的房间里面啼哭。
鲁达面对这样一对凄凄惨惨的金翠莲父女,这样一个被后来径山大惠禅师称作“两只放火眼,一片杀人心”的鲁达,是否会有恻隐之心,但这样一个官到提辖的官场中人,非常明白那个郑大官人与官府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可能会冒着断送仕途的危险去管这等闲事吗?
那我们看,鲁达到这个时候他碰到事情了,他碰到了人了,碰到了两个可怜的人,以及一个非常可恨的人,他怎么样面对这个事呢,他怎么样面对这些人呢,当然,我们可以讲,这个事情是别人的事情,跟他鲁达没有关系,没关系,他可以挥挥手让他们走开,然后我继续和我的朋友们喝酒,我继续可以做我的提辖,每天就找找朋友们,喝喝茶,喝喝酒,说一些大块人心的事情,跟我有什么关系啊,大多数人不都这么做的吗?他也可以这么做,但是英雄就在这个时候显示出来了,大多数人之所以成不了英雄,也就是因为他不能像鲁达这样,鲁达一听到这件事情以后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他马上就站起来对李忠,对史进说你两个在那儿坐着慢慢喝,等我去把那个郑屠打死了再说,他要把(郑屠)打死,这个李忠和这个史进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赶紧就把他抱住了,兄长,明天再说,几次三番把鲁达给按住了,但是我们知道,像鲁达这种性格,不是别人能劝得住的,他最终坐下来了,实际上不是李忠和史进把他劝好的,是因为他想明白了一件事,因为他现在面对着不是一个郑屠,他身边还有这一对可怜的父女二人,他首先要救人,首先要让这两个可怜的人能够安全地脱身,他要救他,先救人,然后再去收拾那个人,这是一个正当的正确的次序,那么要救这一对父女,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离开渭州,回到他们的老家东京去,可是要让他们回到东京,需要盘缠,这父女二人没钱啊,于是鲁达就从自己的口袋里面一下子就拿出了五两银子,他没有思想准备,他身边不会带很多钱,他就是出来喝喝茶的,带五两已经不少了,全拿出来了,然后对史进说,你也借些银子与俺,我明天还你,注意啊,他不是说你也拿一点钱给这一对父女,是给我,他下面跟李忠也是这样说的,你也借一点给我,这个事情已经不是金老父女的事了,是谁的事啊,是我鲁达的事,大包大揽,我来办了,你看鲁达的豪放,这就是英雄,那史进本身就是英雄,他在这个场合他不会装孬的,他马上就拿出十两银子,而且还说了,要什么你还不还,做好事也有我一份,十两,不容易,我们知道史进此时是什么人,是背井离乡,漂泊江湖的人,他的钱也很珍贵,十两不是个小数字,我们看一看,这个《水浒传》里面五两和十两银子,大概有多大的用处,宋江给了阎婆十两银子,阎婆就可以把一个丧事给办了,而且办完了丧事,安葬了自己丈夫之后还剩下五六两银子,那也就是说,四两银子就可以办一个丧事,后来武松给了那个郓哥五两银子,让郓哥陪着他打官司,郓哥就想了,有这五两银子,我的父亲和我,我们父子二人,半年的生活没问题了,好的,我陪你打官司,五两银子,两个人可以活半年啊,所以这个银子,在当时很值钱的,史进一下子拿出十两,真的是不简单,那你想一想,当史进拿出这么多钱来的时候,他在鲁达的眼里面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鲁达肯定特别欣赏他,果然没看走眼,真是一条好汉,但是旁边有一个人,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动静,那就太不像好汉了,那是谁呢?
李忠,鲁达掏钱的时候,你可以不动手,等到史进拿出十两银子的时候,你该有所表示了吧,他还没有表示,然后鲁达只好点明了,你也借些银子与俺,没办法躲,只好手伸到自己的包裹里面摸了半天,摸出二两来银子,他这个手在口袋里摸,摸了半天的时间,实际上心里在盘算着,怎么盘算呢?我拿出多少来大概能够说得过去,然后拿出多少来,我的内心里面我觉得舍出去了,我也不是太心疼,算计了半天,拿出二两来银子,那鲁在定看,脸色就很不好看,脸就一拉,就给他一个白眼,说了一句,“不是一个爽利的人”——《水浒传》,话说得不好听,算了,后面鲁达还做出一个更让李忠无地自容的举动,鲁达把自己的五两银子和史进的十两银子放到一分块儿,十五两银子交给这个金老,然后把李忠的二两银子扔给他了,不要了,丢还给李忠,那个金圣叹在写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批了八个字,说这个鲁达把这个钱丢还给李忠,“胜骂、胜打、胜杀、胜剐”——金圣叹,这把钱丢给你,比打你还难受,比骂你还难受,比杀你还难受,比对你千刀万剐还难受,人都要面子,这下丢给你,你这个李忠,真的是从此以后你颜面丧尽了,我们刚才讲了,李忠也是个可怜人,他挣一点钱真的不容易,所以鲁达丢给他,可能也是这样,算了,你也可怜,不要你的,我很同情你,但是一个英雄好汉让别人这么同情了,他还能做好汉吗?所以我刚才讲了,大英雄应该能够舍得,我以前一个朋友跟我讲,“穷困潦倒”这个词,穷困可以,潦倒不行,我觉得这话讲得很好,为什么?穷困的是我们的生活,潦倒的就是我们的精神。我们的生活可以穷困,我们的精神不能潦倒。
他李忠现在连精神都潦倒了,变得这么委委琐琐,变得这么抠抠索索,变得这么悭吝,变得这么拘谨,那鲁达怎么会喜欢他呢?所以这一场,在潘家酒楼的这一场,三个人,鲁达、史进、李忠,三个的性格非常鲜明,三个的性格构成一个对比。好了,现在金老父女拿到了十五两银子,我刚才讲了,这十五两银子是一个很大的数字,足够他们很长一段时间的盘缠,包括他们离开渭州,回东京的路费都没有问题了,但是拿到了钱,就一定能走吗?他住在那个小客店里面,这个客店的老板可是郑屠家的爪牙,郑屠让这个老板,你给我看紧了,这父女二人不还完我的钱,他一步也不准离开渭州,所以金老就对鲁达说,大恩人啊,我有钱我还走不了啊,那个酒店老板把我管得死死的,我明天脱不了身啊,鲁达说,你先回去,你收拾你的行李去,你到大街上找一部车子,你一切都准备好,明天早晨我亲自来发付你们两个离开,我看有谁敢拦阻你“俺明日几个早,来发付你两个起身,看哪个店主人敢留你”——《水浒传》,要亲自去,好了,这一对父女回去了,但是明天,第二天,鲁达会不会准时出现在金老父女所住的好个鲁家客店,会不会帮着他们离开呢?
鲁智深是怎样一个人?他真的能够帮助金老汉父女二人逃离苦海吗?郑屠这一关过得去吗?要知道有着“镇关西”、“郑大官人”这样称呼的人想来大概也多少有点本领,难道轻易得就被鲁智深给收拾了?鲁智深的惩恶计划是否能够顺利实施呢?事情的来龙去脉究竟怎样?
鲍鹏山先生为我们讲述了鲁达,也就是后来人们通常称作鲁智深的人,向金老父女伸出援助之手,给了他们十五两银子。那么,鲁智深真的能够凭借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来帮助金老汉、金翠莲父女二人逃离苦海吗?郑屠这一关他过得去吗?要知道有着“镇关西”、“郑大官人”这样称谓的郑屠想来大概也多多少少有点本事,难道轻易得就被鲁智深给收拾了吗?鲁智深的惩恶计划是否能够顺利实施呢?事情的来龙去脉究竟怎样?
鲁达在潘家酒楼和史进、李忠喝酒的时候,碰到了一对受人欺压的父女——金老和他的女儿金翠莲。他决定出手相救,并且答应第二天亲自去这一对父女所居住的鲁家小客店,发付他们离开。碰到这件事情以后,鲁达的心情就不好了。刚才喝酒的时候,我们说,新朋老友在一起非常愉快。但是碰到这么一件很不愉快的事情,他看到了社会中有这样的恶人,然后好人受到了欺负,鲁达的内心里面很不愉快,非常生气。所以这个酒也就喝得不痛快了草草地也就收场了,三个人也就分手了,他回到自己住的地方。回到自己住的地方以后,这个小说有这样的一句描写,说鲁达回到住处以后,晚饭也不吃了,气愤愤地就睡了。鲁达这个人,金圣叹在讲到鲁达的时候,他说,这个人是随遇而安,遇酒便吃的人——碰到酒就要吃的人。那么今天晚上,他不但酒不吃了,饭也不吃了。而且很气愤地就这么睡了。他生气了。鲁达一生气,后果很严重。我们说,人能够生气,这是一个很好的品德。
鲍鹏山先生的这种说法让人感到非常奇怪。俗话说:气伤脾,怒伤肝。它告诫人们平常最好不要生气,不要发怒,要养成一种平和的心态。这样,才有益于身体健康。那么,鲍鹏山先生的话是否有什么别的意思呢?
生气,有的时候是人的道德感的一种表现。一个道德感很敏感的人,他会有很强烈的道德痛苦,然后他会有道德的愤怒。鲁达这一次气愤愤地睡了,气得饭都不吃了,就属于道德愤怒。
谁惹得他呀?没有谁敢惹他。他在渭州可是有地位的,他是有身份的,他的日子过得非常安逸。他到一个地方去吃茶,去喝酒,他都不要付现钱的,他都可以打白条子的。他有身份,有地位,受尊重。在这个地方,他真的过得很好,没有谁惹他。那么,他为什么生气?他就是看到了这种不平的现象。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在拔刀相助之前一定会有愤怒。你不愤怒,你凭什么拔刀相助?所以我们说,这一个愤怒,这一个生气,气得不吃饭,实际上就显示出鲁达这个人的品质,这就是一种高贵的品质。
那好,第二天早晨,金老父女把一切都准备好了,要离开渭州。他们把车子也找好了,跟小客店里面把帐也算清了,饭菜的钱也都全部算清了,并且自己也吃了早饭。五更天就已经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就等着天亮。他们是等天亮吗?天,每天都在亮,但是今天天亮对他们不一样。因为今天随着天亮,随着太阳升起还有一个人要到来,那就是鲁达。如果鲁达不来,今天的太阳不会为这一对可怜的父女升起。所以,他们在等天明,实际上他们在等鲁达。但是,鲁达能不能来?他们在忐忑不安中,在等待着。就在这个时候,鲁达大踏步地走进了这一家小客店。
“大踏步”这一个行动是鲁达的一个标志性的动作。他在很多时候,鲁过出场——大踏步地来,他下场——大踏步地走。这是他的标志性的动作,是一条英雄好汉的那样的一种标志性的一种行为,一种做派。
那么,鲁达一进到这个小客店以后,高声地就喊,问店小二:金老父女住在什么地方?本来我们说,他是要来发付金老父女离开的,而且他知道这一个客店的主人和小二不会让他们离开的。一般人的想法是,那我悄悄地进去,把这个人带走就是了。可是,他来了以后,他不找金老父女,他要问店小二:金老父女在哪里。他做得光明正大,做得堂堂正正。这就是好汉做事的作风,他不屑于偷偷摸摸地,而且他有自信,我来让他离开,谁敢不让他离开。那这个小二不知道鲁达来有什么事啊,但是他认识鲁达,于是他就把他(鲁达)带到金老那个地方去。那么金老一看,鲁达来了嘛就请他进去喝茶。鲁达说:去便去,还哆嗦什么,赶紧走吧。这个店小二一看,着急了。一把就抓住了金老:你们要干什么去呀?鲁达大包大揽,不等金老回答,实际上金老也办法回答,金老也没有胆量回答:我要走。这个时候,只有鲁达来为他撑腰。
所以,鲁达一把就揽过来了,“他欠你钱吗?”
那小二说:我们的钱他已经都算清了。但是他欠着郑大官人三千贯钱。郑大官人可是着了我,着了我们店家的主人来看着他呢。然后,鲁达告诉他说:“郑大官人的钱洒家自还他。你放这一对父女还乡去。”在这个“还乡去”三个字的下面,金圣叹有这样的一个批注,说看到这三个字——“还乡去”这三个字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要有下泪的感觉,让人要流眼泪。为什么?我们说,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在受磨难,有很多人在受苦,有很多人不能够还乡去。为什么?因为世界上恶人很多,而世界上像鲁达样的好人太少。所以,读到这三个字的时候,金圣叹说“让人下泪”。可是,这个小二还不知好歹,死死地拉住这个金老,不让他走。那鲁达就很生气了,先是一巴掌,打得他口中吐血;再是一拳,打落他两颗门牙。该打!
这个世界上很怪。有些人就是不认道理,认拳头。《水浒传》实际上有时候就告诉我们一个东西,就是说,这个世界上道理很重要,但是有很多人不懂道理。因此,武松也好,鲁达也好,他们常常讲,我就专打天下不明道理的人。你说,这个店小二该不该打呀?也许当初是因为惧怕郑屠,不敢放金老走。但是,你总该有同情心,你总该有是非(之心),你总该知道郑屠是个坏人,金老父女是可怜人。你应该有这个同情心。而此时此刻,既然已经鲁达大包大揽了,你完全可以顺水推舟。将来郑屠找到你了,你说,那我没有办法,是鲁达放他走的,而且是鲁提辖说要还你钱的。完全可以这么做。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执迷不悟,一定要抓住金老父女不放他走,那就真的该打。一掌一拳以后,店小二一道烟地躲了,店主人也不敢出来。金老父女挑着担子,终于可以离开了,离开了这一个让他们受尽屈辱的地方了。
事情出现如此大的转机,对于金老父女来说日子从此有了奔头。而鲁达的路见不平,挺身而出也让人肃然起敬。那么,问题是,鲁达的这一掌一拳真的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吗?后面的事情又会怎样呢?
那按说到此,鲁达的救人就已经结束了。可是下面鲁达还有一个动作,这一个动作尤其让人感动。他寻思,如果此时我转身走了,这一个店主人和店小二,一定会把金老父女又给追回来的。你看,这么一个粗鲁的人,有的时候比我们还细心。他用心啊,他对别人是真心地帮忙了,所以他就能想得这么细。想到这一点怎么办?他搬了一条凳子,在门口一放,坐在那个地方,整整坐了两个时辰。两个时辰是多少时间?四个小时啊。这么一个很不耐烦的人,这个时候真是特别耐烦,四个小时的冷板凳在那儿坐着,真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四个小时以后,金老父女当然走远了,至少店小二和店主人是追不着了。所以,金圣叹在这一回,它前面有一个回前的(总批),他讲到了,说:我看了鲁智深,鲁达救人,我就非常惭愧。惭愧我也活在世上,我一辈子怎么就没有帮过人呢。可见,鲁达这个行为确实非常感人。读这样的一段文字,我们真的也是,有的时候像金圣叹那样,反思一下,我们人生来到这个世上,有没有给别人出过力,有没有给别人帮过忙,有没有给别人仗过义,有没有在关键的时候挺身而出帮别人一把。
好,四个小时以后,鲁达方才起身,从凳子上站起来。那站起来以后,再干什么?是不是就完成了?没有。他扶了弱,但是他还没有除强;他扬了善,他还没有惩恶。那么,《水浒》写到这个地方,“方才起身”以后接着就是六个字“径到状元桥来”,直接地向状元桥这个方向走去。金圣叹说,这几句话——六个字——一看这六个字“耳目震骇”,我的眼睛,我的耳朵都被震惊了。因为我们知道,他到状元桥去要干什么了。刚才是救人,现在要干什么?那要打人了。那么,鲁达到状元桥去找的这一个郑屠,到底是什么人?鲁达实际上是认识他的。因为鲁达是小种经略相公手下的提辖官,而这个郑屠呢,也是投托在小种经略相公的手下,做了一个屠夫,就这么开了一个肉案子,大概专门就供这些军人们,同时当然也会在街上给附近的老百姓也会卖一卖,但主要的客户,最大的客户肯定就是小种经略相公。他的主要生意的客户,就是他。所以,鲁过也认识他。但是他只知道他是一个姓郑的屠夫,名字都不知道。实际上,《水浒传》一直到最后这个郑屠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的。鲁达万万没有想到,这一个姓郑的屠夫竟然在外面自称是“镇关西”,而且人人都喊他“郑大官人”,他觉得很可笑,非常可笑。
然后,他到了状元桥以后,鲁达看了什么呢?
他看到的是郑屠开着“两间门面,两副肉案,悬挂着三五片猪肉”,注意这些数字,就这个也就叫“郑大官人”了;就这样的派头,也就叫“镇关西”了,非常可笑。他不干活了,他是大官人嘛,他不会亲自动手了,坐在那个地方,很威风,很严肃,盯着手下,有十来个刀手在卖肉。手下也有十来个人哪。我们说,人呐都有一点权欲。我们现在开一个小公司,招上三五个人,也就是老板了,总裁了。你一看那名片,总经理了。现在商人很有地位了嘛,所以大家都是总经理了。在郑屠那个时代,商人没有地位,所以他不叫“郑大官人”,他不叫“郑总裁”。如果放到今天他肯定是“郑总裁”了。那么,这样的人最好能够碰到谁呢?就碰到鲁达。因为别人都喊他“大官人”,因为鲁达不喊他“郑大官人”,他一进到郑屠的小肉铺里面,他就高声地喊了一声“郑屠”。这一声真的是石破天惊哪,大家已经习惯于喊他“郑大官人”了,人人都喊他“郑大官人”。时间长了,他觉得自己,我就是“郑大官人”,怎么突然有一声喊“郑屠”,一下子把他喊出原形来了。
人们常说,社会分工千差万别,但究其本质却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别。那么,鲁达的这一声“郑屠”,真的能够将一个人喊出原形来吗?这一声的要害之处究竟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实际上,我们要说明一下,屠夫也就是一个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个本身不丢人。《水浒传》的英雄里,108个人里面就有很多人出身很低贱,其中有一个人就是屠夫——曹正——操刀鬼曹正,那不就是屠夫吗?没有人瞧不起他,80万禁军教头林冲还收他做徒弟。曹正在《水浒传》108个人里面还是一个很出色的人,有个很有头脑,很有谋略的,这么一个人物。这是小说中的人物了。
中国历史上也有很多屠夫很有出息的。大家知道,张飞不是屠夫吗?刘备手下的张飞很厉害吧!刘备的老祖宗刘邦手下也有个屠夫,樊哙,那多厉害啊,还封了侯了。所以,我们说职业并不重要,对吧?你看看刘家,从第一个皇帝刘邦下面有一个樊哙,到最后一个皇帝还有一个张飞。刘家的皇帝老刘家专招屠夫。问题这些屠夫管用啊,关键的时候他们真的是能够冲锋陷阵。刘邦在鸿门宴上,差一点被项羽杀了。最后谁救他出来的?救他出来的,一个是张良,一个就是樊哙,那就是这个屠夫。刘备更是这样了。张飞在当阳坡上横刀立马,“横刀立马”这个成语就来自于张飞啊。张飞喝退了曹操的军队,然后刘备才能安全脱身呐。所以,我们说这些屠夫们都在关键时刻非常管用啊。职业和身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哪。
所以,鲁达喊郑屠一声“郑屠”,本来喊郑屠不好笑,但是现在他喊声“郑屠”就突然特别好笑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人人都喊他“郑大官人”,你突然喊他一声“郑屠”。博格森写了一本书,叫《论笑》。他说,什么时候才有幽默的效果呢?什么时候滑稽才会出现呢?就是它会出现一介逆转。比如说,我在演讲,讲得慷慨激昂的时候突然打个喷嚏,好笑。是吧,它有一个逆转。事物发展的方向突然转了个弯。人人都喊他“郑大官人”,人人都喊他“郑大官人”,他也自己觉得“郑大官人”。突然,有一个声音喊出一声“郑屠”,那就好笑。所以,我们说,一个人真实的社会地位无所谓高低贵贱,也不可笑。可笑的是,我们不愿意承认我们现有的地位,我们要冒充,要找一个感觉比我们现在地位高一点的这么一个地位来冒充一下,这就可笑了。
屎克郎可笑不可笑啊?法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写了一本书,叫《昆虫记》。那《昆虫记》一开始写就写屎克郎,那写得多么亲切啊,那个小动物写得可爱极了。但是,假如屎克郎过马路,它冒充吉普车,那不就可笑了吗?说可笑的不是屎克郎,是它冒充吉普车的这个行为。现在的郑屠也不可笑,可笑的不是他的郑屠夫的身份,是他冒充“大官人”的这一个行为。所以,可笑的人往往是没有现实感的人。没有现实感,他不知道自己真实的社会地位。然后,他总是把自己想象成比他现有的地位要高一点。然后这个时候,如果有人把他的这一个“画皮”,把他这个伪装给撕去,那就一下子就很可笑了。就像《皇帝的新装》一样,也是一样。所有的人都以为皇帝穿的是最漂亮的衣服,但是只有一个小孩突然喊出一声来“我们的皇帝原来什么都没穿”,然后大街上哄堂大笑。有的时候笑声就是最好的武器,笑声能够把这个世界的真相给我们揭示出来。
鲁达现在就制造了这个笑声。所以,我们说读《水浒》读到这个地方,你会觉得《水浒》写得很幽默,真的是非常幽默,那么,郑屠突然听到有人喊他一声“郑屠”,他当然心里很憋气呀。你要一般人喊他一声“郑屠”,他肯定会收拾你,肯定会暴跳如雷。但是他一回头,看到的这个喊他“郑屠”的人不是一般的人,是鲁提辖。所以,他虽然憋气,虽然心里面一定是很不乐意,但是他也只能够忍了。所以,他慌忙地从柜台里面跑出来:“提辖,恕罪”。很客气。我们下面又看到,在这一段里面,一直是鲁达在想办法收拾他,在找他的茬儿,而这一个郑屠一直是态度非常好。这样的人往往他是有两面性格的,是有多种面具的。他在金翠莲,在金老这样的弱小者面前,他就恶霸。但是,他碰到一个比他更强大的对手,那他一定是奴才。刚才他在柜台里面,坐在高高的椅子上,看着他手下的十几个人卖肉的时候,他一定是“大官人”。可是现在看到了鲁提辖来了,他一定是小奴才。他转身就跟他的手下的人说,就跟他的副手说:搬一条凳子过来。这个说话是命令的口气。“掇条凳子来”,命令的口气——老板。但是一转过身:“提辖,请坐”。左边的脸和右边的脸是不一样的,“变色龙”啊。
如此看来,郑屠确实是一条“变色龙”。那么,面对着这样一个有着双重性格的人,有备而来的鲁达究竟如何实施他的惩恶计划呢?他将用什么样的办法来打破当前这种平静的局面呢?他的方法究竟是很巧妙,还是很笨拙呢?
鲁达来了就告诉他说:我今天是奉着相公(小种经略相公)的使唤要到你这儿来买十斤瘦肉切成的肉馅,不要有半点的肥的在上面。郑屠一听,马上就跟手下人打招呼,“使头,快拣好的十斤,切去”。有派头吧!你吩咐我,我转身就吩咐他,切肉的事情我再不干了,由我手下的人干。你鲁达来了,鲁提辖来了我陪你喝喝茶。他觉得自己很有身份,有地位,提辖来了我可以跟他平起平坐了。自我感觉很好,而且我们还要注意他称呼手下的时候,他有一个词“使头”。他手下的人有官职了。我刚才讲了,我们现在的人也是,招了三五个人,自己是总裁,下面的人都是部长。下面五个人就五个部长——公关部的部长、业务部的部长,对吧?都是这样。所以,他手下也就这么几个人,有副手,还有个“使头”。“使头”是个什么官呢?没人知道。连给它作注的李卓吾,李贽也不知道,所以李贽写了四个字,很调侃的,说这个名字很新。果然是新,为什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你查中国历代的职官制,你找不到这个名字。因为这个名字是郑屠的独创,只有在他的这一个“大官人肉食品总公司”里才有这个官名。但是,他此时就有这个使头,你们快给我拣好的十斤切了。很有派头。
但鲁达怎么能让你这样摆派头呢!鲁达说“不要那些腌?N的人动手,你自与我切”。我不要他们切,“你自与我切”。你以为你是什么?刚才我已经喊你一声“郑屠”了,你就是屠夫。现在让你切肉,那你是专业对口,你干去吧。你就老老实实地,对吧?刚才让你记住你自己的真实的姓名,现在我要让你记住你自己真实的职业。这个时候,郑屠可能发现有问题了。他一开始想跟鲁达套近乎,所以他很潇洒。对吧!鲁达一来,他很潇洒,跟他手下的人:快,搬条凳子来。请坐。鲁达说:切肉。行,你们赶紧给我切了十斤,送去。很潇洒。但是一看,好像今天不对了。所以,此时不敢潇洒了;刚才很放松,现在也不敢放松了;刚才想跟鲁达套近乎,现在也不敢套近乎了。一看脸色不对,今天好像不是那么回事。这个时候,他可能觉醒到了,我原来是屠夫。我和鲁达社会的地位是有差距的,我不能跟他平起平坐的。他让我切肉,那好吧,我切吧。所以,他很乖:“说的是,小人切便了。”你说的对,我马上帮你切。十斤瘦肉切做肉馅,包饺子、包馄饨都可以,这个对于郑屠来说当然浊一件困难的事。但是他有一个要求,不要有半点肥的在上面,这个增加他的难度。有了这个难度,哪怕业务水平这么高的郑屠,也整整切了半个时辰——一个小时,很辛苦啊。肯定切得满头大汗。切完了,完成了,用荷叶包好,很谦恭地跟鲁达说:我找人给你送到府上去?鲁达说:送什么。再要十斤肥的肉馅,不要有五点点精肉在上面。这一个多小时,这一个郑屠一边在切,他一边心里就在盘算,是不是他今天来找麻烦的。果然他发现有问题了,十斤瘦的切完了,现在又要切十斤肥的,而且还不要有一点点瘦肉在上面。他就有了一个疑问,说:刚才精肉切成肉馅,我想你们府上可能要包馄饨。可是这肥的肉馅,有什么用啊?
是想不通,是不明白,所以肯定有这一问。你如果到街上去买,你说,我要十斤肥的,一点精的不要,剁做肉馅。那个街上的卖肉的也会问你一下:干什么?所以,这很正常。但是鲁达一看他一问,眼睛一瞪:相公吩咐我的,谁敢问他。这个语气很冲,这个眼神可能也很可怕。所以,郑屠一下子又被吓住了,马上说了一句话:“是合用的东西,小人切便了。”注意这个话“是合用的东西”,实际上刚才最不明白的就是说,这十斤肥肉的肉馅是干什么的。现在他自己说,是合用的东西。他真的明白了是合用的东西吗?不明白。但是,有一点他明白了,今天不是讲明白的时候,这也不是一个讲明白的场合。眼前的这个主也是讲不明白的人了,咱不惹他。理解的执行,不理解的也执行,而且我还要装得非常理解来执行。郑屠切好了这些肉,花了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里面,我们还要注意一下,不光是鲁达在看,就是当郑屠在切肉的时候不光是鲁达在看,也不光是那十来个刀手在看——那十来个刀手心里面可能很痛快,这小子平时老折腾我们,今天看看你也被别人折腾折腾。那么,除了这些人看,还有谁在看?当然我们读者在看,还有谁啊?街上的人,街坊邻居。还有那些来买肉的人,都不敢来了,发现这个气氛不对,火药味很浓。作者为了提醒我们这一点,他写了一个细节,非常有趣的一个细节。那个店小二刚才不是给鲁达打了一掌又打了一拳嘛,两个门牙都打掉了吗?那么他把金老放走了,他得赶紧来向郑屠来报告。他用手帕包着头来的,为什么呢?脑袋打坏了。手帕包着个头跑来向郑屠来报告。一到这儿来一看,不行。郑屠的旁边坐着一个凶神恶煞一般的人物。所以,不敢走近来,也在远远地跟着大家一块儿在看。
所以,等于说,这一个早晨两个多小时,满街的人都在看,这一个平时不可一世的家伙现在在那地方乖乖地切肉。这个郑屠今天他真是彻底地栽了,彻底地输光了,面子也丢尽了。以前那么多年积累下来的威风也扫地以尽了。但是,郑屠今天可能也是拿定了一个主意,反正今天我不得罪你,我什么都丢光了,我这条小命不能丢。拿定了这个主意的。
有着“镇关西”、“郑大官人”等雅号的郑屠,在鲁达面前可谓是出尽了洋相,丢尽了脸面。那么,面对如此忍气吞声的郑屠,鲁达是否无计可施,就此放过郑屠,从而惩恶的计划也要因此泡汤呢?
鲁达也有他的主意。你铁了心了不惹我,可是我今天是铁了心地找你茬。我们两个就比一比,谁更有耐心吧。我们就这么玩下去。所以,当郑屠把那个肥肉切好了以后,又包好了,然后又很谦恭地送到鲁达的面前说:我找人把它送到你府上去。鲁达说:还要十斤寸筋软骨,也就是脆骨,也要把它细细地剁成馅。我们说,刚才这个郑屠就不明白为什么要切十斤肥肉的肉馅。他不明白,但是我们知道,鲁达也知道。这个十斤肥肉的肉馅没有别的用处,既不能包饺子,也不能包馄饨,也不能够包小笼包子。我的目的就是用这十斤肥肉的肉馅来消遣你。你有耐心是吧?那好,现在再给我剁十斤脆骨,接着消遣你。
用十斤肥肉的肉馅来消遣这个郑屠,那鲁达这个人确确实实是很有创意的,太有才了。但是,现在十斤肥肉的肉馅没有激起郑屠的反抗,他又来十斤脆骨,这就已经是不动脑筋了。越是不动脑筋,越是让对方生气啊。那照这样下去,我十斤脆骨切完了,你说,再来十斤大肠;十斤大肠切完了,再来十斤腰花。我这还能过吗?所以我说,刚才我讲到了两个人在比耐心,一个是铁定心了我今天不惹你,一个铁定心了我今天就要找你茬,我就要逗出你的火来。但是,我们可以想到,这个结果肯定是那个人没法忍。因为鲁达到这个时候根本不用动脑筋,你切。你一个小时以后,我再随便讲个,来个十斤大肠。大肠完了,再来十斤别的什么东西,反正猪身上浑身都是宝。所以,到这个时候郑屠可以讲已经是忍无可忍了。虽然忍无可忍,但是他又不敢得罪鲁提辖。这个人不光有身份、有地位,这个人还有武功。所以,他很气,但是又不敢发作。不敢发作,可是又很气。你说,这样的人平时都是让别人生气的,谁敢让他生气啊?所以,这个时候他就有一个很古怪的一个表情,他就笑着说:你今天是不是特地来消遣我啊!
这个笑着说,首先就很有意思。金圣叹就讲到了说:又吓、又恼,泛出笑来。又害怕,又生气,所以脸上各种各样的表情,古里古怪地变换了半天,终于变出这么一个不尴不尬的笑来。然后说了一句:你是不是今天特地来消遣我啊!我们要恭喜他,他答对了。
所以鲁提辖接着马上就说:“洒家今天特地要来消遣你。”我就是来消遣你。说完这句话,郑屠不是刚才把两包肉馅放在他这儿了吗?鲁达抓起这两包肉馅,劈面就打过去了,直接就砸到他的脸上。小说上写到:就像下了一阵肉雨。“肉雨”这个词用得真好,很形象。而且还说明什么呢?说明郑屠刚才的工作确实做得不错,那切得真很细。像雨点一样,你看,多细啊。所以鲁达这个时候也确实有点欺人太甚,用人家一上午辛勤的劳动成果,再砸到他的脸上,砸到头上、脸上、头发上都是这个肉馅。这个时候,我们用李逵后来讲的一句话“活佛也忍不住了”。所以,郑屠一下子就从肉案上抽出一把剔骨尖刀。刀抽出来,要拼命了。我今天早上已经忍到这样了,我一早晨忍气吞声了,我一早晨装孙子。我就想不惹你,我就想今天能够平安地度过去,但是我还躲不过。看来今天也就这样了。鲁达一看到郑屠拔出一把刀来,鲁达转身早已经拔步到了大街上。鲁达在大街上,郑屠拿着一把刀,一场你死我活的拼斗肯定是在所难免。为什么?因为鲁达今天是有备而来。前面那么多行为,其目的就是要逗出你的火来,就是要找你茬,就是要让你忍无可忍的时候让你来跟我打。不然我打你没借口。好汉打人总得让别人先动手,要有个借口。但是,鲁达空着手,郑屠拿着一把刀,鲁达今天能打倒他吗?结果会是怎么样呢?
《水浒传》中的一些著名段落,给数百年来的无数读者,留下过深刻的印象,一代又一代的人,在这些酣畅淋漓的文字中,快意恩仇、唏嘘感叹,而在这其中,鲁达拳打镇关西的段落,应当算是《水浒传》中最为难忘的一节了,我们没有通读过《水浒传》的人,也曾经在过去的中学课本上,学到过鲁达拳打镇关西的课文,但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却是,三四百年前,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作为《水浒传》忠实的读者,当他读到这一段的时候,竟然在下面批注了惊世骇俗的十五个字:“仁人 智人 勇人 圣人 神人 罗汉 菩萨 佛”,一个向来以精辟和深刻著称的李贽,怎么会给一个杀人放火的鲁达,给以这样夸张的评价?在这奇怪批注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玄机?而为了伸张正义,一怒之下打死自称“镇关西”郑屠的鲁达,等待他的命运又将是什么?
鲁达救走了金翠莲父女,他在把他们两个人送走之后,然后他进到状元桥来。那么他的目的当然也就是要来收拾一下这个横行霸道的,强骗了金翠莲的郑屠夫。到了他的肉铺案以后,鲁达并没有一开始就出手来收拾他,而是先玩弄他。
鲁达拳打郑屠的三个阶段 一 玩弄郑屠
他先让他亲自动手切10斤瘦肉的肉馅,切完以后,又让他再切10斤肥肉的肉馅,这些切完了之后,他还让他再切十斤脆骨。这么样的一个过程,就是要来玩一玩他,要把他逗出火来。那么这个郑屠早已经看出这个形势不好,今天这个鲁提辖来,显然是有备而来,他看出了这个苗头,所以他尽量地忍耐,但是到最后他还是忍不住。于是,他就拔出一把剔骨的尖刀,要和鲁达拼命。鲁达一看,终于实现了他预期的目的,然后拔步就到了大街上,他不在店铺里面,他到大街上,那郑屠也就追到了大街上,拿着一把剔骨的尖刀就来刺杀鲁达。当然,郑屠不会是鲁达的对手,鲁达是军官,他的武功很高,只是一脚就把郑屠踹翻了,一脚把郑屠踢倒在大街上。到了这个时候,我们想那肯定马上就是拳头、脚一起上了,要好好地收拾他了,可是呢这个时候鲁达还没有上,他是用脚踏住他的胸脯,不是踹他而是把他踏住,不让他动弹,然后把拳头也举起来,但是也没有打,脚没有上,既没有上脚,也没有下手。为什么?因为鲁达在打他之前还要教训他。所以这只是第二个阶段,教训他。
鲁达拳打郑屠的三个阶段 二 教训郑屠
他要告诉他我为什么要打你,我为什么要收拾你,让你明白,假如我打不死你,那你以后学乖一点;假如把你打死了,你至少也能做一个明白鬼,知道为什么死的。所以鲁达踏住他的胸脯,然后把拳头高高地举起来,没有打下去,是先狠狠地教训他一顿。这个教训他的内容是两个部分,首先是告诉他,你郑屠你别忘了你真实的身份,说我鲁达一开始投奔老种经略相公,现在我又跟着小种经略相公,这个经略相公相当于军区的司令员,那是个地位很高的,我在他的手下做一个提辖,像我这样的人,他下面还讲到了我做过“关西五路廉访使”,这个地方可能有一个小问题,因为鲁达是一个不认识字的人,而且他只是做到一个提辖,他能够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按照宋代的规矩这个大概不大可能,所以我们也可以这么理解,因为他原句是这样:“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
我们可以理解为,这个做关西五路廉访使的应该是老种经略相公,然后他下面就讲到了,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的人也不枉叫做了镇关西,你算老几?一个操刀的卖肉的屠夫,你也叫做镇关西。鲁达骂得很难听,说他是操刀卖肉的屠夫的时候,他说了一句,你是狗一样的人。我们上一讲我们讲到了,操刀卖肉做屠夫并不下贱,这只是一个职业,梁山好汉里面有的是这样的人,操刀鬼曹正,就是屠夫,而且是非常有才干的人。问题在于,像狗一样的人不是他的职业,是他的人格,他的人格是一个狗一样的人。讲到这个地方的时候,鲁达猛然又说出下面一句话:“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
这才是最关键的一句,为什么?因为你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的身份,你轻狂、你骄横、你自大,这个都不是死罪,但是你强骗了金翠莲,你就是死罪了。这两个词用得好,强,骗,一个强,一个骗。强是什么呢?就是以势强逼,以你在本地的势力强逼着对方,逼迫对方就范,这叫强。还有一个骗,骗是什么?以你的奸诈来欺骗,大凡坏人做事情可能就这两个手段。复旦大学有两位教授,一个叫汪勇豪,一个叫陈广宏,这两位先生写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侠的人格与世界》,在这本书里面,他讲到了中国的侠客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这个特点是什么呢?就是说这个侠客把其他的人身上所蒙受到的不幸和不公,看作是和自己蒙受不公,蒙受不幸一样,他们往往感同身受。
这个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但是他们自己就觉得就像发生在我自己身上一样。郑屠欺负的是金翠莲,但是鲁达感觉到是他就是在欺负我,就是欺负他鲁达自己,侠客就有这样的一个特点,能够把别人的不幸当成自己的不幸,把这个社会的不公当成对自己的不公,把别人的仇当成自己的仇,把别人的恨当成自己的恨,这也是中国的侠客的一个基本的一个人格上的一个特征。这个特征呢,在鲁达的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
行侠仗义的鲁达,究竟是如何结果了那个号称是“镇关西”的郑屠?这一段《水浒传》中最为著名的段落之一,究竟是如何让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过目难忘?当我们一起重温这一经典时刻的时候,我们又将在这其中发现哪些过去匆匆中所忽略的东西?
现在终于到了第三个阶段,打他。
鲁达拳打镇关西的三个阶段 三 打郑屠
我已经告诉你为什么打你,所以当鲁达说完了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这一句话以后,马上就是一拳,直接打在他的面门上,打在他的鼻子上,鼻子当场就打歪了。郑屠一下子就被他打懵了,本来胸脯上就被鲁达踏上一只脚,现在脸上、面门上又挨了这么一拳,鼻子又被打歪了,他在下面还嘴硬呢,说“打得好——《水浒传》”,鲁达一听,你竟然还会叫唤?你还打得好?于是又是一拳,打在他的眼睛上,把眼珠打迸出来了,眼眶打开裂了,眼珠打出来了。这个时候,郑屠不再叫打得好了,已经服软了,知道今天不服软可能是不行了,此时他想通了,什么都不要了,就要这一条小命,所以他服软、求饶,希望鲁达能放过他一马。但是鲁达的思维方式跟我们正常人不一样,我们想一个人求饶了,那算了吧。鲁达一听这话他更生气了,说你这个破落户,如果你跟我硬到底我可能还会放了你,你现在向我求饶,洒家偏偏不饶你。又是一拳,打在太阳穴上。这三拳,作者描写的时候非常有意思。第一拳打在鼻子上,写到了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一边,则按说已经写足了,打的效果出来了,血出来了,鼻子也歪了。可是呢作者在下面偏偏写了这样一些句子,他说这一拳打下去,就像开了一个油酱铺。“恰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酸的、辣的、咸的,像个油酱铺一样什么都有,五味俱全。第二拳打在眼睛上,写到了把眼眶打裂了,把眼珠打出来了,这本来也已经写足了,打的效果也出来了,眼睛打出来了。可是作者到这个时候,施耐庵,我们说《水浒传》的作者是不是施耐庵,我们暂且不说,在这个地方我们假设就是这么个人,施耐庵写到这个地方本来已经写足了,可是他下面还要写,一拳打在眼睛上是什么样的效果呢?他说,就像开了一个采帛铺,就买那花花绿绿的小纸,彩帛纸的那个小店,各种颜色都有,什么颜色都出来了。红的、黑的、绛的一起都绽出来了。“也似开了个采帛铺的,红的、黑的、绛的,都绽将出来”。
第三拳打在太阳穴上,是什么效果呢?他说这一拳打在太阳穴上,“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起响”。
水陆道场是佛教里面比较盛大的法会,在举行这样法会的时候,各种乐器都在演奏,那么鲁达这一拳打在郑屠的太阳穴上,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起响。我们说作者为什么要把鲁达打人的这个过程,不仅写得这么细,而且还加上很多的想象,他为什么这么写?首先这个描写非常地精彩,而且这个描写非常合理,打在鼻子上,鼻子管味觉的,所以他写到了油酱铺,酸的、辣的、苦的全出来了;打到眼睛上,眼睛是管视觉的,所以各种色彩都出来了,眼冒金星、五彩斑斓;打到太阳穴上,那整个脑袋打懵了,所以这个时候给我们的是什么?听觉,各种各样的声音都有了。所以首先它很合理,这个描写是什么?是站在郑屠的感受的角度来写的,所以是个很合理的想象。但是我们讲到这一步的时候,还没有能够说明为什么他要加上这样的想象?这个实际上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我们可以这样来简单说一说,实际上《水浒》的创作,从他创作的心理上来讲,实际上是一个压抑的情感的一种发泄,是一种很压抑的情感的发泄,我们讲文学有时候有这样一种说法,说文学是苦闷的象征,是一个苦闷的象征,在作者所处的时代,人民受压抑的时间太久了,人民的苦难太深重了,人们内心里面有太多太多的仇恨没有办法发泄,那么只能在文学上找到一个发泄的途径。了解了这一点以后,我们还可以回答一个问题,就是《水浒传》里面为什么常常有非常血腥的场景的描写?《水浒传》写到杀人的时候,场景往往非常血腥。我们今天的文学批评者经常拿这一点来批评《水浒传》的作者,说他写得太残忍,是不是写得很残忍?是很残忍,但是我们要知道他为什么写得这么残忍,你找到这个原因了,你就明白他为什么这么写了。
我们许多人在听完了这样一段故事的时候,都有一种快意恩仇的痛快淋漓之感。但是数百年前一位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李贽,当他读到这一段的时候竟然匪夷所思地在下面批注了这样十五个字:“仁人 智人 勇人 圣人 神人罗汉 菩萨 佛”。他对于一个性情鲁莽的鲁达,怎么会给这样不着边际的评价?难道这背后还有什么特别的说法吗?
在鲁达打郑屠这一段文字的后面,明代的一个思想家李贽,他在这一段的后面接连写了八个词:“仁人 智人 勇人 圣人 神人 罗汉 菩萨 佛”。我们可以看一看,这个李贽实在是太激动了。李贽也是读者,他在读《水浒》的时候,读到这个地方连续写了这八个词,他内心里面太激动了,他一下子给鲁达送了八顶高帽子,鲁达是仁人、鲁达是智人、鲁达是圣人、鲁达是勇人、鲁达是神人,越说越厉害,最后是神人。神人说完了,这个李贽还是信仰佛教的人,他马上想到佛教里面最高的境界是什么呢?罗汉、菩萨、佛。所有的高帽子,人间所有的高帽子全给他了。这八顶高帽子,我们可以把它分个类的。前面四顶高帽子是儒家的高帽子:仁人、智人、勇人、圣人,儒家的最高境界。那么神人呢?道家的最高境界,道家信仰的最高境界就是称为神人,儒家信仰的最高境界就是成为仁人,成为圣人。后面三个:菩萨、罗汉、佛是什么呢?佛家的最高境界。我们知道,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就三个:儒、释、道。现在李贽把这三家所有的高帽子全给了鲁达了,他实在是太激动了。我们客观地讲,鲁达可能还算不上仁人,算不上圣人,算不上神人,也算不上菩萨、罗汉、佛。但是此时此刻,他的行为却确确实实代表了一个社会里面不可或缺的一种正义。这个正义缺席的时间太久了,是鲁达让它回来了。所以在读到这一段文字的时候,我们读者会那么激动,我们读者之一李贽会那么激动。实际上我们说,李贽本人,这个明代大思想家李贽本人也是一个有着非常强烈这种压抑感的一个思想家,李贽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他自己也是一个非常压抑的人,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李贽很敏锐地感受到了他所处的那一个时代,那一个社会以及那一个制度里面,那个文化的传统里面对人的全面的压抑。他作为一个思想家,他是很敏感地感受到这一点,但是他平时他同样找不到一个发泄的机会,所以他特别喜欢《水浒传》,他专门为《水浒传》做批注。在《水浒传》的批注本里面,他最喜欢的人物是谁呢?就是鲁达,他可以讲是鲁达的一个铁杆的粉丝,所以他一下送他这么多的高帽子。
那么好,现在三拳过后,郑屠挺在地下,口里面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了。这个时候,结果是鲁达没想到的,因为鲁达并没有想到要把他打死。这个家伙也是罪不至死吧,鲁达最初想的是好好收拾你一下,灭一灭你的威风,但是他没想到他的拳头这么厉害。实际上鲁达在打人之前,他没有想到要把他打死,这是出于理智的考虑,但是打的过程中为什么下手那么重呢?因为这个小子太可恶,鲁达可以说越打越生气,然后拳头的分量可能就越来越重,最后真的把他打死了。这一打死可就出了问题了,鲁达一看很紧张,他马上想到什么问题啊?说我只想教训他一顿,没想到真把他打死,这坏了,我要吃官司。我要吃官司了,可是没有人送饭,赶紧跑吧。这个时候,他想到了一个问题,吃饭问题。所以鲁达有的时候很可笑、很可爱,他在打人之前,他本来已经经过一晚上冷静的思考,他没有想到吃饭问题。他把人打死了以后,他才想到吃饭问题,说明他一个什么性格呢?他做事情,不是一个在做事之前方方面面都考虑得很周到的人,他不是这样的人,他的很多的行为是率性而为。说白了,鲁达就是一个莽撞人。但是我讲这句话可没有一点点贬低他的意思,为什么?因为我们说,这一个世界需要莽撞人,世界上好多事情没有莽撞人就没有人做,世界上假如都是算得准的,把得牢的,方方面面考虑得很周到的,那这个世界上很多很多的事情就没人做了。莽撞人就是做了我们很多人不敢做又想做的事,所以我说鲁达是莽撞人,我一点贬低的意思都没有,这是在夸他,世界上多一点莽撞人,不一定是坏事。没有鲁达的莽撞,那郑屠不是已经横行霸道很久了吗?没有人管他啊,就出来一个莽撞人就把这个事儿解决了。但是不管怎么说,鲁达确实是个莽撞人。到了这个时候,他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今天早晨,从他起床到现在,他干了不是两件事。他本来想,我今天就干两件事。第一,把金翠莲父女送走。第二,教训一下郑屠。他本来想好今天就干这两件事,但是没想到,他在做第二件事情的时候,他做过头了,他把人打死了。于是他意识到,今天早晨他还干了第三件事,那是什么事呢?那就是砸了自己的饭碗,让自己从一个很体面的军官,变成了杀人犯,变成了被政府通缉的逃犯,他犯法了,他确实犯法了。这个问题当然非常地严重,对鲁达来说这确确实实是一个影响他未来命运的一件大事。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有一个大哲学家叫墨子,他曾经解释过什么叫做侠客的行为。他说侠义的行为一般来说应该具备某一些基本的元素,他特别提到什么元素呢?他说:士损己而益所为,为身之所恶,以成人之所急。
这两句话用我们现在的话讲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个人不惜损害自己,去成全别人,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然后去成全正义的事情,这样的行为才能够真正地叫做侠义的行为。从这个定义我们来看看,鲁达恰恰就是这样的人,他今天做的这个事情,对自己的损害是很大的以至于让自己砸了饭碗,成了逃犯。
即便鲁达是个行侠仗义的人,即便鲁达是个粗鲁莽撞的人,但他毕竟曾经有过一个体面的提辖军官的地位,而现在他成为了一个逃犯。如此巨大的反差,鲁达究竟有着怎样的一种心情?他是否也会后悔呢?
孔子曾经讲过一段话,他说有一种人生的状态叫患得患失,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人往往为了追求某一个职位,一心想要得到这个职位,我们怎么样呢?我们可能有时候不择手段,想尽办法要投机要钻营,这叫患得。想办法怎么得到它,等到得到以后怎么样呢?是不是就心满意足了呢?还不行,为什么?你还担心哪一天会丢掉,于是为了保住我们既得的这个地位,既有的生活,我们怎么办呢?我们可能要时时刻刻要委屈自己,时时刻刻不敢坚持原则,可能还得要巴结讨好。患得患失,实际上我们说人生里面这样的情况是常见的,孔子说这是鄙夫们干的事情,那就是说是一些下贱的人往往是患得患失的。是不是这样呢?也不一定,英雄好汉也有患得患失的时候,梁山上的英雄好汉我举两个人的例子。杨志,杨志在遇到朝廷的大赦之后,为了能够官复前职,想重新做他以前被撤掉的官职,他自己买了一担的金银珠宝,买上告下、行贿送礼,给谁送礼?给高太尉送礼,为什么这么做?就是想着让高太尉能够给他开恩,让他能够官复原职,这个行为光彩吗?不光彩,买那么多金银财宝送给高俅这样的坏蛋,就想官复原职,这是不光彩的行为,但是杨志也做了,不得已,这就叫患于得。林冲,做八十万的禁军教头,按说也是一个很体面的人,有一个很美丽的妻子,他的老丈人也是教头,也是禁军教头。按说这一家是一个有体面有地位的人,但是当高衙内在大街上当众调戏他的妻子的时候,林冲没有收拾高衙内,他忍了。为什么忍了?他怕得罪高太尉,得罪了高太尉以后,他现有的这个位子可能就要丢掉,这叫什么呢?这就叫患失。所以我们说,杨志患得,林冲患失,因为患得患失,所以这两个人人生都有污点,都活得不痛快,都活得很委屈。但鲁达没有这样,他是个莽撞人,他没有患得患失,他率性而为,该出手时就出手,没有考虑太多,所以他活得很舒展,不像林冲,也不像杨志,我们老觉得这个人很可怜。我们在读《水浒传》的时候,读到鲁达,我们从来不会觉得鲁达很可怜。鲁达给我们的是什么感觉呢?鲁达给我们的感觉是可敬,有的时候很可笑,可笑以后又觉得他很可爱。但是我们永远不会想到他很可怜,他不可怜,因为他没有委屈自己。
此时此刻,鲁达三拳打死了镇关西,本想教训一下这个镇关西,现在却意外失手,这让鲁达心里也是吃了一惊。那么,这个当街打死镇关西的鲁达,等待他的命运将会是什么?他人生的轨迹将因此而发生怎样巨大的变故?
鲁达打死了镇关西,周围的人在旁边看,离得很远不敢走近来,所以最早发现镇关西被打死的就是他,他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他马上就做出一个决定,只有一条路了——逃走。但是在逃走之前他使了一个诈,因为他不能跟别人说我已经打死人了,因为打死人的情况很严重,周围的人可能就不会放他走了,所以他使了一个诈。他当着很多人的面面对着那个死尸讲。“你诈死,洒家慢慢和你理会。”你装死,好,你等着,等我以后慢慢来收拾你,一边说着这个话,一边大踏步地赶紧走了。周围的人没有人敢来拦他,谁敢拦住鲁达呢?再说他们也不知道郑屠已经被打死了,所以鲁达就抢到这么一个非常难得的这么一个时间,赶紧地回到自己的住处,收拾自己一点细软、一点衣服,带上一根哨棒,急急忙忙奔出南门,一道烟,走了。这个作者在写到鲁达逃跑的时候也写得很有意思,按说逃走的人很可笑、很狼狈,但是鲁达,他把鲁达写的这个狼狈,狼狈不狼狈?是很狼狈,但是他狼狈得很可笑,一道烟走了,跑得很快,你从后面看一道烟。鲁达做事情真是利索三拳两脚打死人,然后怎么样呢?赶紧就溜走,干净利索。《水浒》的作者在描写鲁达逃跑的时候,他可能也觉得这个鲁达的逃跑是很可笑的一件事情,所以他接连用了四个词来描写:饥不择食、寒不择衣、贫不择妻、慌不择路。
饥饿的时候吃什么都行,不会挑剔食物了;寒冷的时候穿什么都行,也不会挑剔一定要穿名牌了;家里贫寒的时候娶个妻子,也没有那么挑剔了;慌张的时候,要逃命的时候,也就慌不择路了。到了山西代州,在这个地方他竟然碰到了一个人,谁呢?就是被他救走的金老父女,也太巧了,金老父女不是东京人吗?他们不是要回东京去吗?为什么到了这个地方呢?金老跟鲁达解释,我们担心回到东京,如果郑屠跑到东京来追,我们怎么办呢?又没有人保护我们,所以我们就不敢回故乡去了,然后就到了这个地方。到了这个地方以后,他们的命运发生了很大的一个变化。金翠莲在这个地方又嫁给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赵员外,所以现在这一对父女在这个地方过得非常非常满足,用金老自己的话来说,他们现在是吃喝不愁。于是他们对于鲁达自然就是感恩戴德,每天用一张红纸,写上鲁达的名字,放在牌位上,一早一晚一炷香来拜他。这样的感恩戴德,突然在大街上碰到鲁达,自然就把他拉到家里来,并且让赵员外也相见了,鲁达就在赵员外的庄上又住了五、六天,但也不是长久之计,况且鲁达毕竟是个逃犯,在这儿住的时间长了,风声传出去了,有一些做工的人就来打听,鲁达显然待不下去了,那怎么办?
这个时候,赵员外给他出了个主意。说我倒是有一条主意,就不知道你愿意不愿意?鲁达说,我是一个该死的人只要能够有一个藏身的地方,我有什么不愿意的呢?然后赵员外说,那么我的这个主意就是你是不是愿意去五台山做和尚?如果你愿意去做和尚,一切费用都包在我身上,我和五台山的和尚,住持和尚智真长老关系很好,我可以帮你介绍,并且一切费用由我来出。鲁达此时真的是走投无路,到哪儿去啊?鲁达是个这样的人,没有家庭、没有亲人、没有社会关系,所以他在这个天罡、地煞那个石碣天文上他叫天孤星,孤单的孤。他就是孤零零的一个人,有的时候他是孤胆英雄,是个独行侠,但是当他落魄的时候,他也是孤零零一个人啊,所以他真的是无路可走。因此当赵员外提出来,你愿意不愿意去做和尚的时候,鲁达马上很痛快地就答应了,“洒家情愿做和尚。——《水浒传》“,当时就说定了。我们说,在中国常常有一些人因为走投无路而去做和尚,或者是在自己的事业和生活上一败涂地,不可收拾了,然后万念俱灰去做和尚,所以我们对鲁达这样的大英雄去做和尚,总是心有戚戚,我们总是感觉到,他做和尚,我们内心里总是有一种悲凉之感。但鲁达本人是不是这样想的?未必。他这个人是个随遇而安的人,他做提辖的时候就是提辖,他做和尚的时候他就做和尚。在他看来,不管是做提辖也好,还是做和尚也好,反正不都是做人吗?他没有什么区别,无论是做提辖,还是要做和尚,只要快活就好,这就是他的想法。但是,鲁达这样的个性能做好和尚吗?他这样的性情,做和尚能快活吗?
为受欺负的金翠莲父女,伸张正义的鲁达,三拳打死了镇关西。为了躲避官府的追捕,他开始了逃亡的生活。而不久之后,他再次偶然地遇到了金翠莲父女,此时金翠莲已经嫁给了一位赵员外,赵员外在了解了鲁达的处境之后,举荐鲁达到五台山去出家当和尚。但是,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喜欢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行侠仗义之人,怎么能够忍受寺庙中的种种清规戒律,他怎么可能同意赵员外的这个主意?更何况五台山是一个佛教圣地,又怎么能够忍受鲁达这样的一个杀人逃犯?在这其中,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提到的“鲁达”这个名字,究竟从何而来?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而当鲁达在成为和尚之后,又怎么会有一个“花和尚”鲁智深的绰号?
鲁智深自己寻思,自己实际上已经是无路可走,所以当赵员外给他提出了一条生路,说你愿意不愿意做和尚的时候,他很爽快地说:【“洒家情愿做和尚”—《水浒传》】,当时就说定了。这很让赵员外觉得很意外,赵员外想,让一个人去做和尚,他也觉得自己开不了这个口,没想到鲁达能够这么痛快。就这么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人,面对人生这么大的跌宕,面对人生这么大的一个变化,他表现得是那么样的从容,那么淡定。所以我们说在他的身上,偏偏体现一种很难得的、一种很洒脱的这样一种气质。
实际上我们说,说白了,人生如果要说有坎坷、有挫折,我们人人都有坎坷、都有挫折,如果要说到人生的顺畅,那也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行行都能出状元,不存在什么事情不能做,不存在什么身份我们不能要,关键是看我们怎么做。和尚也是人做的嘛,和尚往往是好人做的,那些高僧,得道的高僧,那不都是好人吗?那个到西天取经的玄奘,那不就是好人吗?好人做的。所以鲁达很痛快,那洒家情愿做和尚,这个地方,就表现出了一种智慧,能够明白人生,这样的一个道理的人,往往倒不是那些很精细的人,不是那些很精明的人,恰恰是一些像鲁达这样的鲁莽的人。所以鲁达这个名字取得非常好,作者在给鲁达取这个名字的时候,一定是经过思考的,“鲁达”是什么意思,鲁—粗鲁鲁莽愚鲁,“鲁”甚至还带有什么?愚鲁,还有点笨。比如说,孔子曾经说过,他的学生曾参,【参也鲁】,那也就是说,曾参这个人有点笨。那“达”是什么意思?达—通达,大路朝天,条条大路通罗马,四通八达,这叫做达。又鲁又达,愚鲁再加上通达,这实际上是一个很辩证的关系,我刚才讲到的,真正的通达,人生大智慧,有的时候不是精细人,不是聪明人,恰恰是像鲁达这样的愚拙的人。
庄子还讲过一句话,他说叫【“嗜欲深者天机浅”—庄子】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假如一个人,他的欲望太强烈了,天机浅,天给他的运气就少了,这话也讲得真是非常有道理,一个人过分地贪婪,过分地孜孜以求,过分地不知足,天赐给他的东西,一定会减少。那鲁达恰恰不是这样的人,他率性,他凭着自己的性子来,他在生活中,他不是那么孜孜以求,他在生活中,不是那么患得患失,所以他反而有了这么高深的智慧。那么他做了和尚之后,他的法名叫什么呢?叫“智深”。所以这个名字好,愚鲁再加上通达,那就等于智慧深厚。所以施耐庵把这么好的名字给了鲁达,表明施耐庵太喜欢鲁达了,而且在这里面,也表现了施耐庵对于人生的一种领悟。【有一种智慧来自于性格,有一种性格就是智慧】,像鲁达这种性格,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智慧。所以我们有时候想让我们自己变聪明一点,变更有智慧一点,最好从什么着手,从养性开始,养性就是养智,你要养智,你必须养性,性情变了,智慧就来了。佛教的很多修行,他不是让你从知识的角度来不断地进展,他就是从改变你的性情,然后你最终达到一种悟道的境界。鲁达的名字,有这么一个很深刻的含义在里面。
即便鲁达愿意听从赵员外的建议,去五台山当和尚,但是,这可是一厢情愿,五台山是一个佛教的清净之所,怎么会收留鲁达这样一个,脾气暴躁杀人放火之人呢?
【好在(鲁达)有关系,那就是赵员外和智真长老的关系,做什么都要有关系,做和尚也得有关系。现在赵员外带着他去了,果然,一到那个地方就碰到问题了,刚刚见面,五台山的和尚就对鲁智深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他们私下里面就在议论,说这个人不像一个出家的样子,你看他那一双眼睛,那么凶险,从他眼睛里看出来不是一个和善的人,他的眼睛里面有凶光,有杀气,对鲁达做这样评价的是什么人?他不是一般的人,是首座、知客等等,一大批的僧人,首座是谁啊,【首座—掌管寺院教务】,相当于教务长,表仪众僧,学问最高,一举一动,大家都要向他看齐,这么一个人,在长老之下,就他了。他对鲁达是这个印象,这很麻烦,他们担心长老就这么糊里糊涂把鲁达收下来了,于是他们就跟知客讲,知客是干什么的,【知客—负责寺院接待】,就是负责接待的,相当于寺庙里面接待科科长,叫知客。他就跟这个知客说,你把这个赵员外和新来的这个人,你把他叫到一边去,我们赶紧跟长老说一说,这个人千万不能收。知客把鲁智深和赵员外支开了,然后首座带着一帮职事僧人,到了智真长老这个地方,跟智真长老说了一番话,在这番话里,他们就讲到了,鲁达的长相问题。我们知道鲁达的长相,在鲁达一出场的时候就有描写,那是通过史进的眼睛看出来的,在史进的眼中看来,鲁达是一个什么样的长相呢,【“面阔耳大,鼻直口方”—《水浒传》】,这是什么相?福相、正气相,面很阔,耳朵很大,鼻子很直,口方,鼻直口方,我们传统讲到,一个人长得好,就讲他鼻直口方,讲一个人有福气,就讲他耳朵大,就讲他脸宽,八个字“面阔耳大,鼻直口方”,这是史进对鲁达外貌的印象。
可是到五台山,换了一个不同的人,人们对他的长相的看法,完全不一样。首座等人对鲁达的长相也是八个字,这八个字是什么呢,【“形容丑恶,相貌凶顽”—《水浒传》】,形容,形就是外形,容就是面容,他的外形他的面容很丑、很恶,他的相貌很凶,一看就是个愚顽不化的人,一个人的长相,在不同的人眼里,确确实实差距太大,谁对?谁都有道理,关键是带着感情去看的。既然他是这样的长相,那么首座等人就想劝长老,这个人千万不能收,免得将来连累山门。根据长相来做判断,我们想,这个赵员外也好,鲁达也好,可能都想到了各种各样的原因,可能会不收,在家里可能都想好了,但是可能万万没有想到,长的不好也做不了和尚。因为你长的不好,所以人家就不收你,这个情况真是比较常见,从外貌来对别人做判断,这也是人的一般性的,人性的一个弱点。连孔子都有这个弱点,孔子自己他有个学生,叫澹台灭明,字子羽,这个人长相就不怎么样,长得很丑,到孔子那儿来求学,说:“老师,您能不能收我做学生?”孔子就觉得这个人长得这么丑,肯定没什么才华,当然孔子还是收了,但是他就觉得这个人可能不会有什么出息,但是没想到这个人后来德才兼备,所以孔子后来自己很遗憾,自己对自己也是很感慨,他说了一段话,【“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孔子】,这是对自己的一个反省,一个自我的检讨,我以前根据人的长相,来对人做一个品行和才能的判断,我有重大的失误,子羽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那我举这个例子说明什么呢?一个人的长相确实很重要,他给别人的第一印象非常非常重要,干什么事情都要有个什么样的样子,你不像那个样子,人家可能就不带你玩儿,你不像个和尚的样子,你到寺庙里面,我说要做和尚,那些人可能就不收你。好在智真长老在这个地方,表现的比孔子还要高明,在别人都因为鲁智深长相凶顽,想拒绝他的时候,智真长老跟首座以及其他的一帮职事僧人们讲了一段话,大意就是,【“此人上应天星,心地刚直,虽然时下凶顽,命中驳杂,之后却得清净,证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水浒传》】,他一下子就能够一眼看出他上应天星,是天上的星宿下凡,将来证果非凡,你们这些人都比不上他,所以,我们尽管剃度他,收他做和尚,没有问题,你们放心吧!这样,鲁达就得以进山门了,做和尚了。
进了山门,做了和尚的鲁达,就真的可以看破红尘,忘却过去的一切,而从头开始了吗?他能够因此就换一个性格,换一副心肠,成为一个清心寡欲,吃斋念佛的好和尚吗?
接下来一件小事,就给了我们一个小预告,到了剃度的这一天,五六百个僧人,都在场,剃度是一个大事,大家都在场,鲁达在中间一坐,那个剃头的就把他脑袋给刮的干干净净,我们要知道,鲁达除了脑袋上都是头发之外,还有一脸的络腮胡子,当时刚出场的时候,就讲过他,等到这个剃发的人,准备剃他的胡子的时候,鲁达突然说了一句:“把这些胡须给我留下来好不好?”五六百个僧人哄堂大笑,这是很可笑,我们见过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和尚吗?但是他提出这么样一个小小的请求,我们在笑过之后,他不免有一点感慨,他以前的所有的生活都不存在了,全部改变了,他想留下这一把络腮胡子,实际上就是对过去的生活留下一点点回忆,留下一点点念想。
金圣叹在这一段文字的下面批了一段话,他说:【“从来名士多爱须髯”—金圣叹】,鲁达也有名士风度,我觉得这话讲得不对的,不光是名士爱胡须,英雄好汉也爱胡须,那个关公关云长不是大胡须吗,张飞也是,所以鲁达爱胡须,但是鲁达爱胡须,不是因为他是名士,而是因为他是英雄,现在这一个英雄要去做和尚了,要把他身上的一切的跟英雄有关的特征全部都去掉,让他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和尚,所以他想留下一点胡须,实际上是在自己的和尚的这么一个外形里面,再留一点点英雄的形象的影子,所以既可笑,也让我们有一些感慨。但长老毫不客气,大喝一声【“咄,尽皆剔去”—《水浒传》】,于是那个净发的人,一刀下去,干干净净。鲁达从此以后,满脸的络腮胡子也没有了,他的脑袋就是光溜溜的了,以后我们就要记住,鲁达他的外形,不再是以前那个样子了,他在什么场合下,不管什么场合下,你就要想到,他是一副光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现在你头发没有了,这叫六根清净。头发剃净之后,要赐法名,这个法名赐得特别蹊跷,很有意思,智真长老给鲁达赐的法名叫什么呢?【智深】,我们有没有注意到,智真长老叫“智真”,他给弟子取的法名叫“智深”,本来是两辈人的关系,现在变成兄弟关系了,同辈的了,如果不是施耐庵糊涂,如果不是长老糊涂,那就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长老已经知道鲁达这个人很了不起,很了不得,证果非凡,所以他已经不敢把他当弟子看了。因此,他给他取的法名,从排行上讲,跟他是同辈的,都是“智”字辈。按说这种情况是不会有的,但是在鲁智深的身上偏偏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现在鲁达做了和尚了,但是他能够像他所承诺的那样,能够遵守和尚的五戒吗?
我们说中国的佛教禅宗,发展到后来的百杖禅师的时候,他定了很多的规矩,什么样的人可以做和尚,你首先必须做到五戒,你承诺五戒才允许你做和尚。那此时的智真长老也对鲁达提出这五个问题,哪五戒呢?【五戒:不要杀生,不要偷盗,不要邪淫,不要贪酒,不要妄语】,撒谎,胡说八道,在这个五戒里面,金圣叹在这五戒每一个下面都有批注。按说,智真长老要一个一个问鲁达,不要杀生,可以吗?你能做到吗?那鲁达应该说“能”或者“不能”,但鲁达他不知道这个规矩,他就回答一句话,【“洒家记得”—《水浒传》】,大家哄堂大笑,金圣叹在这五个五戒下面他有批注的,比如讲到了,第一戒不要杀生,我们也来做个批注,现在智真长老问鲁智深一个问题,你要做和尚第一条不要杀生,你能做到吗?我们做个判断,他能做到吗?肯定是不能,你让鲁达这样的人不杀生,那怎么可以呢?不可以,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的邪恶,鲁达生来就是要杀的,所以这一点他肯定做不到,没有鲁达的杀伐,正气怎么能够张扬呢,社会的正义怎么能够实现,所以这个他肯定做不到。而且鲁达我们知道,这个人处理问题很简单,他面对这些邪恶的时候,他处理的方式也很简单,他就一个字“杀”。然后第二戒不要偷盗,这个能不能呢?金圣叹下面批了个“能!”,他肯定不会偷盗,但是我要告诉你,不一定。第三不要邪淫,这个金圣叹批“能!能!”,连下了两个字,一定能,不错,邪淫是好汉们最为忌讳的东西,在梁山一百零八将里面,好色的两个人,一个是大家都知道的王矮虎,一丈青的丈夫,那个是比较好色的,除了王矮虎之外,还有一个人,那真是真正的是一个恶棍,很糟糕的,董平,梁山好汉里面不一定都是好汉,也有一些很混账的。那么梁山好汉除了董平,除了王矮虎之外,其他的人可以说都是不近女色的,都是不进女色的,那鲁智深这一点也是做得到的。所以三戒里面,前面讲的三戒里面,这一戒他确实做到了,他真的是不邪淫。第四戒不要贪酒,这个能做到吗?那金圣叹在下面连下两个字“不能”“不能”,你让鲁达不喝酒,那是万万做不到的,而且马上我们就会知道,果然不能。第五戒不要妄语,不撒谎不胡说不骗人,然后金圣叹也批“能”,那我也告诉你,也不能。那么不管他以后能不能做到,此时此刻,智真长老问他的时候,他都说我能做到。那你说这本来本身就是妄语,按他自己的想法,他能够不喝酒吗?他自己只要想一想,稍微思考一下,长老问我以后能不能不喝酒,你认真回想一下,我能做到吗?那老老实实说,我可能做不到,但是他都说能做到,这本身就是妄语了。
这个赵员外倒也是挺不错,他知道鲁达这个人,这个性格,鲁达在他那个庄园里面,已经跟他两个在一块儿,已经待了五六天了,他对鲁达的个性已经非常了解了,所以他知道像鲁达这样的人,到了五台山做和尚的时候,肯定会有很多问题的,所以他先要给他打一些预防针。首先他做了一件事,是把五台山里面的大大小小的职事僧人,什么叫职事僧人,就是有那么一些一官半职的人,全部叫到一起来,每人都送一份礼,干什么?我这个兄弟脾气不好,你们多关照,这是他做的第一个事情。第二,在临走之前,把鲁达叫到身边来,反反复复地叮嘱,你现在在五台山,你现在做和尚,再不能像以前那个样子了,如果你再像以前那样,在这儿不能容身,我们也很难见面了。鲁达知道赵员外是好心,但是他又很不耐烦他这样??嗦,所以赶紧打断他,不用再说了,我都记住了,我都依你。这样就把赵员外送走了。
对于赵员外的嘱咐,鲁达或者说已经是鲁智深的这个风风火火惯了的人,真的就能够洗心革面,开始一段新的生活,每天只是专心吃斋念经吗?而那些寺庙里的其他和尚们,又将会怎样对待这个凶神恶煞般的鲁智深?
现在,送走了赵员外,鲁达回到了僧堂,大家都在那个地方坐禅,他却到了他自己的禅床上以后,扑到头便睡,人家在坐禅,他倒头就睡。这两天他可能也是太苦闷了,这两天他也太乖了,不管人们说什么,叫他做什么,他都听话。现在,一场热闹过后,赵员外也走了,到了僧堂,他突然意识到,全新的生活开始了,而且问题是这一个全新的生活,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不是符合他本性的生活,他一看到那么多人在那儿坐禅,这种生活他怎么受得了呢?所以他扑倒头便睡啊,那他左右的两个禅和子,禅和子就是参禅人的统称,叫禅和子,赶紧把他推起来,使不得使不得,你做和尚怎么不坐禅呢,要把他推起来,鲁达讲了八个字,【“洒家自睡,干你甚事”—《水浒传》】,所以金圣叹在鲁达跑到禅床上,扑倒头便睡的下面,有这么几句批语,【“闲杀英雄,作者胸中血泪十斗”—金圣叹】,什么意思呢?一个大英雄,却不得不来做和尚,让这个英雄投闲置散,让这个英雄无事可做,作者写到这个地方,内心里面也是充满血泪之情的。所以鲁达在禅床上睡觉,首先引起了我们的同情,我们对鲁达的这个举动,我们可以很感慨,甚至我们还会下泪,我们为什么感慨呢?我们为什么下泪呢?我们为什么对他有那么多的同情呢?我们同情他是因为命运,给鲁达太多的磨难,可是我们又觉得这个事情很好笑,为什么呢?因为鲁达给了命运一个小小的调侃,命运在磨难鲁达的时候,我们是感慨的,鲁达在调侃命运的时候,我们是快乐的。
在之前的多次讲述中,我们都看到了数百年来对于《水浒传》进行评点的两位著名人物,明朝的李贽和明末清初的金圣叹,对于这个花和尚鲁智深一直是给与了极其高度的评价,甚至超越了《水浒传》中其他的众多英雄好汉。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一个看起来连个合格的和尚都不是的鲁智深,这让两位评点大家多次赞誉他为佛呢?这其中的蹊跷道理究竟是什么?
讲到这个地方,我们可能还得要说一个,禅宗在禅修上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观点。禅宗发展到后来就变得非常的生活化,有这么一个故事:在《五灯会元》上,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叫源律师的一个和尚,问大珠慧海禅师一个问题,大珠慧海禅师是一个得道的高僧,修行很高,他问了他一个问题,他说和尚,和尚是对得道高僧的尊称,你平时是不是在修道的时候很用功啊?大珠慧海禅师说当然用功,修道的时候怎么能不用功呢,那源律师接着就问了,那你如何用功啊?大珠慧海禅师告诉他八个字,【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我的用功就是,饿了我就去吃饭,困了我就去睡觉。这个源律师就糊涂,饿了吃饭困了睡觉,这就叫用功,生活中很多人不都是饿了吃饭困了睡觉吗,他们是不是跟你一样都在用功?大珠慧海禅师说,不一样,他们在饿的时候,该吃饭的时候,他没有吃饭,他在那儿算计,在该睡觉的时候,他也睡不着,辗转反侧,干什么?也在那个地方算计。这是禅宗里面非常有名一段公案,很有名的一段公案,这个公案很形象地说明了禅修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平常心】,而且这个行为和鲁达此时的行为,是不是很像啊?非常相似,【饥来吃饭,困来即眠】,很相似,所以后来李贽就觉得,鲁达这个人最能够体现禅的这样一

谜,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我们知道,做强盗,杀人越货,杀人放火,这个在传统的道德观念里,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这都是否定的评价的,不是好人的,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偏偏就出现了《水浒》这样一部正面的去歌颂强盗的小说,这实在是令人非常吃惊,竟然有这样的一个作者,他不写帝王将相,不写才子佳人,他写强盗,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而他写出来以后,又那么让老百姓喜欢,这又是一个奇迹,更大的奇迹是什么呢?写强盗的作品,写强盗反抗朝廷的作品,从元末明初出现到今天出现,六七百年过去了,老百姓认可也就罢了,竟然官府从来没有认真地去禁它,官府对于《水浒》这样的一部反抗政府,表现强盗的作品,一直是那么样地宽容,甚至认可,这一点确实是一个奇迹,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文字狱非常厉害,但是从《水浒》的小说问世,甚至在小说之前的,比如说元代的杂剧有些相关《水浒》的故事出来,从古至今没有一个人,因为阅读《水浒传》,因为出版《水浒传》,因为传播《水浒传》,因为评点《水浒传》而被杀头,受惩罚,从来没有,所以这是中国历史上,在中国的小说史上,在中国的禁书史上,也真的是非常值得,也真的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我讲到鲁达的时候,我们首先说,它跟鲁达都有关系,因为鲁达是作为《水浒》众好汉里面比较早的出场的一位最光彩夺目的形象,而这个形象一出来以后,他就奠定了整个梁山的底色,梁山泊里的108个人,有鲁达在原来是这样的人,原来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些强盗,原来他们都是这样的仗义的好汉,七下子就改变了我们对于强盗的,对于以前我们认为强盗的整体的印象,然后整个梁山泊里面那108个人,我刚才讲不一定都是好汉,但是因为他因为跟鲁达这样的人一伙,那也都把他看成好汉了。
既然这个后来叫做花和尚鲁智深的鲁达,对于《水浒传》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这个鲁达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是怎样隐蔽的一双命运之手,让他变成了日后的花和尚鲁智深,又是怎样的举动,让他成为了小说中最为光彩夺目的传奇人物之一,我们今天重温《水浒传》会对这个鲁智深的印象有什么改变吗?
鲁达是他的名字,姓鲁名达,但是我们老百姓可能更多的知道他的另一个称号,鲁智深,他姓鲁名达,“智深”这两个字,是他后来到了五台山做和尚,五台山的主持,智真长老给他取的法名,从五台山做了和尚以后,我们就可以称他为鲁智深了,但是在做和尚之前,他不叫鲁智深,叫鲁达,他那个时候在渭州,小种经略相公手下做一个军官,这个军官有多大,不大,提辖官,大概相当于现在正营级一个少校,渭州在今天的甘肃,我倾向于认为还是在甘肃的平凉,他最初出来就是提辖,所以称鲁达、鲁提辖都可以。他第一次在《水浒》中出场是在贯华堂本的第三回,这一回里面写到了什么呢?写到了史进大闹了史家村以后落草为寇,不愿意,然后要到延安府,经略相公那个地方去找他的师傅王进,可是他没有走到延安府去,他走到了渭州来了,路走错了,到了渭州,他发现这个地方也有一个经略府,他就抱着侥幸的心理,那我的师傅王进会不会在这个经略府,这个经略府是当时设在重要的边防地区,一个重要的军事的设置,它的全称叫经略安抚使,掌管这一个地方的兵民之事,他主要的任务是边防,那么史进到了这个地方以后,就向别人打听,到了一个小茶馆打听,你有没有听说一个叫王进的人,他是我的师傅,就在这个时候,鲁达出场了,鲁达大踏步地走进店里来。那么史进为了向鲁达打听他的师傅王进,就站起来跟他作揖,鲁达一看,这个史进是什么样的长相呢?四个字,“长大魁伟”——《水浒传》,长就是个子长得很高,大,体格很宽大,很魁伟,然后下面有一句话,“像条好汉”——《水浒传》,长得长、大、魁伟,就像一条好汉了,为什么?我们再往下面看,在鲁达的眼睛里面,史进是长、大、魁伟,那么在史进的眼里,鲁达长得是什么样子?那么史进看上去的鲁达长得是“面阔耳大”,脸很宽,耳朵很大,“鼻直口方”,鼻子长得很端正,然后是一脸络腮胡子,注意这个长相,和后来做了和尚以后是不一样的,做和尚以后,到了剃发的时候,把头发都剃光了,鲁智深说能不能把我胡子留下来给我,智真长老说全部剃去,就剃光了,以后就没有了,然后身材,“身长八尺,腰阔十围”,我们看这个长相,和刚才讲到史进的长相,是相似的,这个鲁达可能很单纯,这个史进长得长、大、魁伟,就像一条好汉,就是因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像他,我是好汉,那他像我,那他也就是好汉了,所以他一眼看去,他就很喜欢史进,然后两个人互通姓名,鲁达告诉他,我叫鲁达,在这儿做提辖,史进不知道,但是当史进告诉鲁达,我是史进的进候,鲁达竟然说出一句话来,说,你是不是就是那个史家村的什么九纹龙,史大郎史进啊,他竟然知道,这一点让史进真的是受宠若惊,史进可以不知道鲁达,但是鲁达一定要知道史进,为什么呢?
因为鲁达此时三十五、六岁左右的年纪,他已经有身份有地位了,有资历了,他已经做到提辖了,他在江湖上有名望了,所以他不需要这样的虚名,但是史进是什么人呢?十七、八岁的小青年,刚刚一把火,把自己的家给烧光了,然后流落到江湖上,他需要有人知道他,需要有这种心理上的安慰,所以鲁达也看出来了,这么一个小青年,此时此刻找师傅没找着,也挺可怜的,所以他就特别亲热,一把手挽住了史进,既然你是史大郎,那好,跟我去喝酒去,很亲切,鲁达很欣赏史进,欣赏史进有两个原因,一个就是我们刚才讲的,一个他长相,长、大、魁伟,像一条好汉,他光像一条好汉不行,长、大、魁伟的多了,那蒋门神也长、大、魁伟,那不是好汉,那么鲁达欣赏史进,还因为什么呢?因为史进能够为了救朋友一把火烧掉自己的庄园,和官府作对,这个不容易做得到啊,所以这个行为,是一条好汉,他的长相像一条好汉,他的行为是一条好汉,因为你是好汉,所以我请你喝酒,好了,这两个人很亲热的走到了街上,从这个茶馆里出来,准备找一个酒店,在街上看到一大群人围在一起,这个史进我们知道,他是个乡村的小地主,没有到过城市,他好奇,这么多人围着干什么?
刚刚遇到了九纹龙史进的鲁智深,看到了街头围着一群人,当他们好奇地走上前去的时候,将会发生什么,而这样一次偶遇,冥冥中又将对鲁达后来的命运产生怎样难以预料的影响,这个做着提辖官的鲁达究竟是如何一步步变成了后来的花和尚鲁智深?
(史进)就跟鲁达说,兄长我们看一看在干什么,他把人丛拨开一看,他真是喜从天降,原来在人丛里面的那个人正在使枪弄棒的卖膏药的人是他认识的人,是他以前的开首的师傅,打虎将李忠,史进今天可真是很高兴,一个十七、八岁小青年,流落江湖,彷彷徨徨,举目无亲,到了渭州,这个陌生的地方,找师傅没找见,你想多彷徨,可是就这半天的时间,首先认识了鲁达,这叫新相知,接着又见到自己以前的另外一个师傅李忠,这叫老相识,半天的工夫,新相识有了,老相识也见了,所以《楚辞》上有两句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楚辞》,有一种悲伤很让人难过,那就是活生生的和好朋友离别了,那史进离开了自己的老家,离开了少华山那几个朱五等等头领,当然是悲伤的,是惆怅的,但是他到了渭州,见到了鲁达,鲁达又这么欣赏他,马上就兄弟相称了,他当然很高兴,而且还锦上添花,又把以前的师傅又见到了,新朋老友一时聚齐了,当然高兴了,所以他一兴奋,一激动,马上就喊了一声,师傅,好久不见,李忠一回头,一看到是史进,也觉得很吃惊,贤弟你怎么在这里啊,鲁达马上说了一句,“即是史大郎的师傅,也和俺去吃三杯”——《水浒传》,注意这句话讲得非常地有意思,既是史大郎的师傅,也和我去喝三杯,没有说你是李忠,和我去喝三杯,没有说你是打虎将,你和我去喝三杯,因为我喜欢史大郎,你是他的师傅,那好,你也就沾光了,我看在史大郎的面子上,我也给你面子,一块儿去,吃三杯去,这个鲁达真是很有风度,很有派头啊,但是呢,这个李忠,却不能够体会别人给他的这个面子,他在街上耍枪弄棒,在干什么呢?
在卖那个狗皮膏药所以他就跟鲁达跟史进讲,那你们等我一会儿,等我把膏药卖完,等别人把他赏钱都给我,我们再去,鲁达马上就来了一句,“谁耐烦等你,去便同去”——《水浒传》,这个谁耐烦等你,也很有意思,谁耐烦等你,你把重点放在“等”字上,就是谁耐烦等,如果你把重读的字,放在“你”字上,那就是谁耐烦你,这个潜台词是,你算什么啊,让我等你啊,我既不耐烦等,我也不耐烦你,你要去就去,不去拉倒,我是看在史进的面子上,他第一眼就喜欢史进,第一眼就不喜欢李忠,因为李忠这个出场的时候不太体面,你想,一个好汉,一个英雄,能够在大街上弄一个小圈子,在那个地方,耍一点三拳两脚的假功夫,骗一点赏钱,卖一点狗皮膏药的假药,这像一个英雄,像一个好汉吗?所以他这个一出场给鲁达一个很坏的印象,鲁达请他喝酒,真的是因为看在史进的面子上,所以他已经给了李忠很大的面子了,李忠竟然给他面子,他不要面子,他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我要钱,当然李忠我们也能理解,他也不容易,他自己也讲到,他央求着鲁达和史进说,没有办法,小人的衣饭,我要靠这个吃饭,要不行你们先去,我等一会儿我自己找来,说得很诚恳,说得也很可怜,但是我们来看一看,他是不是没有好汉的那种气派,那一点点的三两两分的这么一点银子,竟然比史进,比鲁达的面子还重要,你说他不知好歹,说他不知轻重都可以,当然我刚才讲到了,李忠也不容易,他就是这样一种谋生活的方式,这一点跟史进相比有差距,为什么史进是好汉,他不是,史进原来的日子过得很好啊,在少华山脚下一个史家村,他家是大地主,家里很有钱,但是他为了救朋友,一把火把庄园全部烧光,他真是舍得,一个人是不是好汉,是不是英雄,关键时刻,就看你舍得不舍得,是大英雄一定是舍得的,如果你是个小人,是个庸人,那一定是计较,舍不得,所以两者一比史进是好汉,李忠就差一头。
大英雄真舍得,小人计较庸人贪。鲁达就更不耐烦了,他就把周围看的人一推就是一跤,再不走我就打了,一帮人一看鲁提辖这么凶,全都走了,把这个李忠的场子给搅了,李忠在这个时候,非常无奈,陪着笑脸,说好急性的人啊,鲁达压过了他,鲁达的气派压过了他,他只能陪着笑脸,好了,现在这三位一起到了一个叫潘家酒楼的酒楼上,开始喝酒,这一开始喝酒,当然大家很高兴,为什么?新朋老友啊,对吧,一见面当然很高兴,说一些江湖上的事情,说一些武艺,较量一些枪法,很高兴,但是喝着喝着,就不愉快了。
潘家酒楼上的这一场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快意酒席,几位英雄或是久别重逢,或是意气相投,怎么会有什么不高兴的事情发生?而这突如其来的事情,又将会怎样暗暗改变鲁达的人生轨迹?
因为从隔壁传来了故意压低的,哽哽咽咽的啼哭声,这边很高兴,说得很兴奋,那边有人在那个地方哭,有一个成语叫“向隅而泣”对吧,“一个人向隅而泣,举座为之不欢”,在一个环境里边,只要有一个人面对墙壁哭,整个一个地方,大家都不会高兴的,所以鲁达很生气,说我们正高兴,怎么会有人哭呢,他叫来店小二,然后让店小二,把这个哭的人叫过来,问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一看是一对父子俩人,这个女孩子叫金翠莲,她父亲就称金老了,这父子二人是从东京来的,那么北宋时候的东京就是开封府,开封,从东京到渭州投奔亲戚,夫妻两人带着女儿到渭州投奔亲戚,可是到了渭州以后,他发现他的这个亲戚已经不在渭州了,又回到南京去了,北宋的南京,不是我们今天讲的南京,就是河南的商丘,一家三口流落在渭州,不久这个母亲生病就去世了,然后就剩下父女俩人,在此经受磨难,那么在这个地方呢,在本地,在渭州这个地方,有一个所谓的“郑大官人”,一个杀猪的屠夫,看中了金翠莲,看中了她的年轻美貌,于是强媒硬娶,逼着金翠莲做了他的小妾,并且写了一份契约,这个契约上明明白白地写着,我用三千贯钱买下你做我的小妾,但是这个钱他没给,叫虚钱实契,证据上写得清楚,你给了三千贯,但是实际上钱没有交付,就把金翠莲霸占了,三个月之后,他玩够了,玩厌了,又把金翠莲一脚踢开了,说的是他大老婆把她打出来的,但是实际上肯定是这个郑屠指使的,因为郑屠自从金翠莲被打出他的家门以后,郑屠对金翠莲无情无义,不但不关心她的死活,反而拿着那价契约,逼着金翠莲父女还他的三千贯钱,这三千贯好是天文数字,这一对父女怎么能还得了呢,好在金翠莲会唱戏,会唱曲,于是这个金老,就带着他的女儿,每天在茶房里面在酒楼里面给客人卖唱,挣一点钱,一点一点地来还这个所谓的郑大官人,于是这位父女二人实际上就变成了郑大官人的赚钱的工具,成了他的奴隶,那么这几天酒店里面的客人少,点唱的人少,所以这父女二人挣的钱少,没有办法给郑屠去交差,没法交钱肯定又要受他的欺负,所以这个父女二人一想到这一点,又没有地方,又没有人来听他倾诉,所以自己在隔壁的房间里面啼哭。
鲁达面对这样一对凄凄惨惨的金翠莲父女,这样一个被后来径山大惠禅师称作“两只放火眼,一片杀人心”的鲁达,是否会有恻隐之心,但这样一个官到提辖的官场中人,非常明白那个郑大官人与官府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可能会冒着断送仕途的危险去管这等闲事吗?
那我们看,鲁达到这个时候他碰到事情了,他碰到了人了,碰到了两个可怜的人,以及一个非常可恨的人,他怎么样面对这个事呢,他怎么样面对这些人呢,当然,我们可以讲,这个事情是别人的事情,跟他鲁达没有关系,没关系,他可以挥挥手让他们走开,然后我继续和我的朋友们喝酒,我继续可以做我的提辖,每天就找找朋友们,喝喝茶,喝喝酒,说一些大块人心的事情,跟我有什么关系啊,大多数人不都这么做的吗?他也可以这么做,但是英雄就在这个时候显示出来了,大多数人之所以成不了英雄,也就是因为他不能像鲁达这样,鲁达一听到这件事情以后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他马上就站起来对李忠,对史进说你两个在那儿坐着慢慢喝,等我去把那个郑屠打死了再说,他要把(郑屠)打死,这个李忠和这个史进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赶紧就把他抱住了,兄长,明天再说,几次三番把鲁达给按住了,但是我们知道,像鲁达这种性格,不是别人能劝得住的,他最终坐下来了,实际上不是李忠和史进把他劝好的,是因为他想明白了一件事,因为他现在面对着不是一个郑屠,他身边还有这一对可怜的父女二人,他首先要救人,首先要让这两个可怜的人能够安全地脱身,他要救他,先救人,然后再去收拾那个人,这是一个正当的正确的次序,那么要救这一对父女,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离开渭州,回到他们的老家东京去,可是要让他们回到东京,需要盘缠,这父女二人没钱啊,于是鲁达就从自己的口袋里面一下子就拿出了五两银子,他没有思想准备,他身边不会带很多钱,他就是出来喝喝茶的,带五两已经不少了,全拿出来了,然后对史进说,你也借些银子与俺,我明天还你,注意啊,他不是说你也拿一点钱给这一对父女,是给我,他下面跟李忠也是这样说的,你也借一点给我,这个事情已经不是金老父女的事了,是谁的事啊,是我鲁达的事,大包大揽,我来办了,你看鲁达的豪放,这就是英雄,那史进本身就是英雄,他在这个场合他不会装孬的,他马上就拿出十两银子,而且还说了,要什么你还不还,做好事也有我一份,十两,不容易,我们知道史进此时是什么人,是背井离乡,漂泊江湖的人,他的钱也很珍贵,十两不是个小数字,我们看一看,这个《水浒传》里面五两和十两银子,大概有多大的用处,宋江给了阎婆十两银子,阎婆就可以把一个丧事给办了,而且办完了丧事,安葬了自己丈夫之后还剩下五六两银子,那也就是说,四两银子就可以办一个丧事,后来武松给了那个郓哥五两银子,让郓哥陪着他打官司,郓哥就想了,有这五两银子,我的父亲和我,我们父子二人,半年的生活没问题了,好的,我陪你打官司,五两银子,两个人可以活半年啊,所以这个银子,在当时很值钱的,史进一下子拿出十两,真的是不简单,那你想一想,当史进拿出这么多钱来的时候,他在鲁达的眼里面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鲁达肯定特别欣赏他,果然没看走眼,真是一条好汉,但是旁边有一个人,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动静,那就太不像好汉了,那是谁呢?
李忠,鲁达掏钱的时候,你可以不动手,等到史进拿出十两银子的时候,你该有所表示了吧,他还没有表示,然后鲁达只好点明了,你也借些银子与俺,没办法躲,只好手伸到自己的包裹里面摸了半天,摸出二两来银子,他这个手在口袋里摸,摸了半天的时间,实际上心里在盘算着,怎么盘算呢?我拿出多少来大概能够说得过去,然后拿出多少来,我的内心里面我觉得舍出去了,我也不是太心疼,算计了半天,拿出二两来银子,那鲁在定看,脸色就很不好看,脸就一拉,就给他一个白眼,说了一句,“不是一个爽利的人”——《水浒传》,话说得不好听,算了,后面鲁达还做出一个更让李忠无地自容的举动,鲁达把自己的五两银子和史进的十两银子放到一分块儿,十五两银子交给这个金老,然后把李忠的二两银子扔给他了,不要了,丢还给李忠,那个金圣叹在写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批了八个字,说这个鲁达把这个钱丢还给李忠,“胜骂、胜打、胜杀、胜剐”——金圣叹,这把钱丢给你,比打你还难受,比骂你还难受,比杀你还难受,比对你千刀万剐还难受,人都要面子,这下丢给你,你这个李忠,真的是从此以后你颜面丧尽了,我们刚才讲了,李忠也是个可怜人,他挣一点钱真的不容易,所以鲁达丢给他,可能也是这样,算了,你也可怜,不要你的,我很同情你,但是一个英雄好汉让别人这么同情了,他还能做好汉吗?所以我刚才讲了,大英雄应该能够舍得,我以前一个朋友跟我讲,“穷困潦倒”这个词,穷困可以,潦倒不行,我觉得这话讲得很好,为什么?穷困的是我们的生活,潦倒的就是我们的精神。我们的生活可以穷困,我们的精神不能潦倒。
他李忠现在连精神都潦倒了,变得这么委委琐琐,变得这么抠抠索索,变得这么悭吝,变得这么拘谨,那鲁达怎么会喜欢他呢?所以这一场,在潘家酒楼的这一场,三个人,鲁达、史进、李忠,三个的性格非常鲜明,三个的性格构成一个对比。好了,现在金老父女拿到了十五两银子,我刚才讲了,这十五两银子是一个很大的数字,足够他们很长一段时间的盘缠,包括他们离开渭州,回东京的路费都没有问题了,但是拿到了钱,就一定能走吗?他住在那个小客店里面,这个客店的老板可是郑屠家的爪牙,郑屠让这个老板,你给我看紧了,这父女二人不还完我的钱,他一步也不准离开渭州,所以金老就对鲁达说,大恩人啊,我有钱我还走不了啊,那个酒店老板把我管得死死的,我明天脱不了身啊,鲁达说,你先回去,你收拾你的行李去,你到大街上找一部车子,你一切都准备好,明天早晨我亲自来发付你们两个离开,我看有谁敢拦阻你“俺明日几个早,来发付你两个起身,看哪个店主人敢留你”——《水浒传》,要亲自去,好了,这一对父女回去了,但是明天,第二天,鲁达会不会准时出现在金老父女所住的好个鲁家客店,会不会帮着他们离开呢?
鲁智深是怎样一个人?他真的能够帮助金老汉父女二人逃离苦海吗?郑屠这一关过得去吗?要知道有着“镇关西”、“郑大官人”这样称呼的人想来大概也多少有点本领,难道轻易得就被鲁智深给收拾了?鲁智深的惩恶计划是否能够顺利实施呢?事情的来龙去脉究竟怎样?
鲍鹏山先生为我们讲述了鲁达,也就是后来人们通常称作鲁智深的人,向金老父女伸出援助之手,给了他们十五两银子。那么,鲁智深真的能够凭借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来帮助金老汉、金翠莲父女二人逃离苦海吗?郑屠这一关他过得去吗?要知道有着“镇关西”、“郑大官人”这样称谓的郑屠想来大概也多多少少有点本事,难道轻易得就被鲁智深给收拾了吗?鲁智深的惩恶计划是否能够顺利实施呢?事情的来龙去脉究竟怎样?
鲁达在潘家酒楼和史进、李忠喝酒的时候,碰到了一对受人欺压的父女——金老和他的女儿金翠莲。他决定出手相救,并且答应第二天亲自去这一对父女所居住的鲁家小客店,发付他们离开。碰到这件事情以后,鲁达的心情就不好了。刚才喝酒的时候,我们说,新朋老友在一起非常愉快。但是碰到这么一件很不愉快的事情,他看到了社会中有这样的恶人,然后好人受到了欺负,鲁达的内心里面很不愉快,非常生气。所以这个酒也就喝得不痛快了草草地也就收场了,三个人也就分手了,他回到自己住的地方。回到自己住的地方以后,这个小说有这样的一句描写,说鲁达回到住处以后,晚饭也不吃了,气愤愤地就睡了。鲁达这个人,金圣叹在讲到鲁达的时候,他说,这个人是随遇而安,遇酒便吃的人——碰到酒就要吃的人。那么今天晚上,他不但酒不吃了,饭也不吃了。而且很气愤地就这么睡了。他生气了。鲁达一生气,后果很严重。我们说,人能够生气,这是一个很好的品德。
鲍鹏山先生的这种说法让人感到非常奇怪。俗话说:气伤脾,怒伤肝。它告诫人们平常最好不要生气,不要发怒,要养成一种平和的心态。这样,才有益于身体健康。那么,鲍鹏山先生的话是否有什么别的意思呢?
生气,有的时候是人的道德感的一种表现。一个道德感很敏感的人,他会有很强烈的道德痛苦,然后他会有道德的愤怒。鲁达这一次气愤愤地睡了,气得饭都不吃了,就属于道德愤怒。
谁惹得他呀?没有谁敢惹他。他在渭州可是有地位的,他是有身份的,他的日子过得非常安逸。他到一个地方去吃茶,去喝酒,他都不要付现钱的,他都可以打白条子的。他有身份,有地位,受尊重。在这个地方,他真的过得很好,没有谁惹他。那么,他为什么生气?他就是看到了这种不平的现象。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在拔刀相助之前一定会有愤怒。你不愤怒,你凭什么拔刀相助?所以我们说,这一个愤怒,这一个生气,气得不吃饭,实际上就显示出鲁达这个人的品质,这就是一种高贵的品质。
那好,第二天早晨,金老父女把一切都准备好了,要离开渭州。他们把车子也找好了,跟小客店里面把帐也算清了,饭菜的钱也都全部算清了,并且自己也吃了早饭。五更天就已经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就等着天亮。他们是等天亮吗?天,每天都在亮,但是今天天亮对他们不一样。因为今天随着天亮,随着太阳升起还有一个人要到来,那就是鲁达。如果鲁达不来,今天的太阳不会为这一对可怜的父女升起。所以,他们在等天明,实际上他们在等鲁达。但是,鲁达能不能来?他们在忐忑不安中,在等待着。就在这个时候,鲁达大踏步地走进了这一家小客店。
“大踏步”这一个行动是鲁达的一个标志性的动作。他在很多时候,鲁过出场——大踏步地来,他下场——大踏步地走。这是他的标志性的动作,是一条英雄好汉的那样的一种标志性的一种行为,一种做派。
那么,鲁达一进到这个小客店以后,高声地就喊,问店小二:金老父女住在什么地方?本来我们说,他是要来发付金老父女离开的,而且他知道这一个客店的主人和小二不会让他们离开的。一般人的想法是,那我悄悄地进去,把这个人带走就是了。可是,他来了以后,他不找金老父女,他要问店小二:金老父女在哪里。他做得光明正大,做得堂堂正正。这就是好汉做事的作风,他不屑于偷偷摸摸地,而且他有自信,我来让他离开,谁敢不让他离开。那这个小二不知道鲁达来有什么事啊,但是他认识鲁达,于是他就把他(鲁达)带到金老那个地方去。那么金老一看,鲁达来了嘛就请他进去喝茶。鲁达说:去便去,还哆嗦什么,赶紧走吧。这个店小二一看,着急了。一把就抓住了金老:你们要干什么去呀?鲁达大包大揽,不等金老回答,实际上金老也办法回答,金老也没有胆量回答:我要走。这个时候,只有鲁达来为他撑腰。
所以,鲁达一把就揽过来了,“他欠你钱吗?”
那小二说:我们的钱他已经都算清了。但是他欠着郑大官人三千贯钱。郑大官人可是着了我,着了我们店家的主人来看着他呢。然后,鲁达告诉他说:“郑大官人的钱洒家自还他。你放这一对父女还乡去。”在这个“还乡去”三个字的下面,金圣叹有这样的一个批注,说看到这三个字——“还乡去”这三个字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要有下泪的感觉,让人要流眼泪。为什么?我们说,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在受磨难,有很多人在受苦,有很多人不能够还乡去。为什么?因为世界上恶人很多,而世界上像鲁达样的好人太少。所以,读到这三个字的时候,金圣叹说“让人下泪”。可是,这个小二还不知好歹,死死地拉住这个金老,不让他走。那鲁达就很生气了,先是一巴掌,打得他口中吐血;再是一拳,打落他两颗门牙。该打!
这个世界上很怪。有些人就是不认道理,认拳头。《水浒传》实际上有时候就告诉我们一个东西,就是说,这个世界上道理很重要,但是有很多人不懂道理。因此,武松也好,鲁达也好,他们常常讲,我就专打天下不明道理的人。你说,这个店小二该不该打呀?也许当初是因为惧怕郑屠,不敢放金老走。但是,你总该有同情心,你总该有是非(之心),你总该知道郑屠是个坏人,金老父女是可怜人。你应该有这个同情心。而此时此刻,既然已经鲁达大包大揽了,你完全可以顺水推舟。将来郑屠找到你了,你说,那我没有办法,是鲁达放他走的,而且是鲁提辖说要还你钱的。完全可以这么做。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执迷不悟,一定要抓住金老父女不放他走,那就真的该打。一掌一拳以后,店小二一道烟地躲了,店主人也不敢出来。金老父女挑着担子,终于可以离开了,离开了这一个让他们受尽屈辱的地方了。
事情出现如此大的转机,对于金老父女来说日子从此有了奔头。而鲁达的路见不平,挺身而出也让人肃然起敬。那么,问题是,鲁达的这一掌一拳真的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吗?后面的事情又会怎样呢?
那按说到此,鲁达的救人就已经结束了。可是下面鲁达还有一个动作,这一个动作尤其让人感动。他寻思,如果此时我转身走了,这一个店主人和店小二,一定会把金老父女又给追回来的。你看,这么一个粗鲁的人,有的时候比我们还细心。他用心啊,他对别人是真心地帮忙了,所以他就能想得这么细。想到这一点怎么办?他搬了一条凳子,在门口一放,坐在那个地方,整整坐了两个时辰。两个时辰是多少时间?四个小时啊。这么一个很不耐烦的人,这个时候真是特别耐烦,四个小时的冷板凳在那儿坐着,真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四个小时以后,金老父女当然走远了,至少店小二和店主人是追不着了。所以,金圣叹在这一回,它前面有一个回前的(总批),他讲到了,说:我看了鲁智深,鲁达救人,我就非常惭愧。惭愧我也活在世上,我一辈子怎么就没有帮过人呢。可见,鲁达这个行为确实非常感人。读这样的一段文字,我们真的也是,有的时候像金圣叹那样,反思一下,我们人生来到这个世上,有没有给别人出过力,有没有给别人帮过忙,有没有给别人仗过义,有没有在关键的时候挺身而出帮别人一把。
好,四个小时以后,鲁达方才起身,从凳子上站起来。那站起来以后,再干什么?是不是就完成了?没有。他扶了弱,但是他还没有除强;他扬了善,他还没有惩恶。那么,《水浒》写到这个地方,“方才起身”以后接着就是六个字“径到状元桥来”,直接地向状元桥这个方向走去。金圣叹说,这几句话——六个字——一看这六个字“耳目震骇”,我的眼睛,我的耳朵都被震惊了。因为我们知道,他到状元桥去要干什么了。刚才是救人,现在要干什么?那要打人了。那么,鲁达到状元桥去找的这一个郑屠,到底是什么人?鲁达实际上是认识他的。因为鲁达是小种经略相公手下的提辖官,而这个郑屠呢,也是投托在小种经略相公的手下,做了一个屠夫,就这么开了一个肉案子,大概专门就供这些军人们,同时当然也会在街上给附近的老百姓也会卖一卖,但主要的客户,最大的客户肯定就是小种经略相公。他的主要生意的客户,就是他。所以,鲁过也认识他。但是他只知道他是一个姓郑的屠夫,名字都不知道。实际上,《水浒传》一直到最后这个郑屠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的。鲁达万万没有想到,这一个姓郑的屠夫竟然在外面自称是“镇关西”,而且人人都喊他“郑大官人”,他觉得很可笑,非常可笑。
然后,他到了状元桥以后,鲁达看了什么呢?
他看到的是郑屠开着“两间门面,两副肉案,悬挂着三五片猪肉”,注意这些数字,就这个也就叫“郑大官人”了;就这样的派头,也就叫“镇关西”了,非常可笑。他不干活了,他是大官人嘛,他不会亲自动手了,坐在那个地方,很威风,很严肃,盯着手下,有十来个刀手在卖肉。手下也有十来个人哪。我们说,人呐都有一点权欲。我们现在开一个小公司,招上三五个人,也就是老板了,总裁了。你一看那名片,总经理了。现在商人很有地位了嘛,所以大家都是总经理了。在郑屠那个时代,商人没有地位,所以他不叫“郑大官人”,他不叫“郑总裁”。如果放到今天他肯定是“郑总裁”了。那么,这样的人最好能够碰到谁呢?就碰到鲁达。因为别人都喊他“大官人”,因为鲁达不喊他“郑大官人”,他一进到郑屠的小肉铺里面,他就高声地喊了一声“郑屠”。这一声真的是石破天惊哪,大家已经习惯于喊他“郑大官人”了,人人都喊他“郑大官人”。时间长了,他觉得自己,我就是“郑大官人”,怎么突然有一声喊“郑屠”,一下子把他喊出原形来了。
人们常说,社会分工千差万别,但究其本质却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别。那么,鲁达的这一声“郑屠”,真的能够将一个人喊出原形来吗?这一声的要害之处究竟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实际上,我们要说明一下,屠夫也就是一个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个本身不丢人。《水浒传》的英雄里,108个人里面就有很多人出身很低贱,其中有一个人就是屠夫——曹正——操刀鬼曹正,那不就是屠夫吗?没有人瞧不起他,80万禁军教头林冲还收他做徒弟。曹正在《水浒传》108个人里面还是一个很出色的人,有个很有头脑,很有谋略的,这么一个人物。这是小说中的人物了。
中国历史上也有很多屠夫很有出息的。大家知道,张飞不是屠夫吗?刘备手下的张飞很厉害吧!刘备的老祖宗刘邦手下也有个屠夫,樊哙,那多厉害啊,还封了侯了。所以,我们说职业并不重要,对吧?你看看刘家,从第一个皇帝刘邦下面有一个樊哙,到最后一个皇帝还有一个张飞。刘家的皇帝老刘家专招屠夫。问题这些屠夫管用啊,关键的时候他们真的是能够冲锋陷阵。刘邦在鸿门宴上,差一点被项羽杀了。最后谁救他出来的?救他出来的,一个是张良,一个就是樊哙,那就是这个屠夫。刘备更是这样了。张飞在当阳坡上横刀立马,“横刀立马”这个成语就来自于张飞啊。张飞喝退了曹操的军队,然后刘备才能安全脱身呐。所以,我们说这些屠夫们都在关键时刻非常管用啊。职业和身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哪。
所以,鲁达喊郑屠一声“郑屠”,本来喊郑屠不好笑,但是现在他喊声“郑屠”就突然特别好笑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人人都喊他“郑大官人”,你突然喊他一声“郑屠”。博格森写了一本书,叫《论笑》。他说,什么时候才有幽默的效果呢?什么时候滑稽才会出现呢?就是它会出现一介逆转。比如说,我在演讲,讲得慷慨激昂的时候突然打个喷嚏,好笑。是吧,它有一个逆转。事物发展的方向突然转了个弯。人人都喊他“郑大官人”,人人都喊他“郑大官人”,他也自己觉得“郑大官人”。突然,有一个声音喊出一声“郑屠”,那就好笑。所以,我们说,一个人真实的社会地位无所谓高低贵贱,也不可笑。可笑的是,我们不愿意承认我们现有的地位,我们要冒充,要找一个感觉比我们现在地位高一点的这么一个地位来冒充一下,这就可笑了。
屎克郎可笑不可笑啊?法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写了一本书,叫《昆虫记》。那《昆虫记》一开始写就写屎克郎,那写得多么亲切啊,那个小动物写得可爱极了。但是,假如屎克郎过马路,它冒充吉普车,那不就可笑了吗?说可笑的不是屎克郎,是它冒充吉普车的这个行为。现在的郑屠也不可笑,可笑的不是他的郑屠夫的身份,是他冒充“大官人”的这一个行为。所以,可笑的人往往是没有现实感的人。没有现实感,他不知道自己真实的社会地位。然后,他总是把自己想象成比他现有的地位要高一点。然后这个时候,如果有人把他的这一个“画皮”,把他这个伪装给撕去,那就一下子就很可笑了。就像《皇帝的新装》一样,也是一样。所有的人都以为皇帝穿的是最漂亮的衣服,但是只有一个小孩突然喊出一声来“我们的皇帝原来什么都没穿”,然后大街上哄堂大笑。有的时候笑声就是最好的武器,笑声能够把这个世界的真相给我们揭示出来。
鲁达现在就制造了这个笑声。所以,我们说读《水浒》读到这个地方,你会觉得《水浒》写得很幽默,真的是非常幽默,那么,郑屠突然听到有人喊他一声“郑屠”,他当然心里很憋气呀。你要一般人喊他一声“郑屠”,他肯定会收拾你,肯定会暴跳如雷。但是他一回头,看到的这个喊他“郑屠”的人不是一般的人,是鲁提辖。所以,他虽然憋气,虽然心里面一定是很不乐意,但是他也只能够忍了。所以,他慌忙地从柜台里面跑出来:“提辖,恕罪”。很客气。我们下面又看到,在这一段里面,一直是鲁达在想办法收拾他,在找他的茬儿,而这一个郑屠一直是态度非常好。这样的人往往他是有两面性格的,是有多种面具的。他在金翠莲,在金老这样的弱小者面前,他就恶霸。但是,他碰到一个比他更强大的对手,那他一定是奴才。刚才他在柜台里面,坐在高高的椅子上,看着他手下的十几个人卖肉的时候,他一定是“大官人”。可是现在看到了鲁提辖来了,他一定是小奴才。他转身就跟他的手下的人说,就跟他的副手说:搬一条凳子过来。这个说话是命令的口气。“掇条凳子来”,命令的口气——老板。但是一转过身:“提辖,请坐”。左边的脸和右边的脸是不一样的,“变色龙”啊。
如此看来,郑屠确实是一条“变色龙”。那么,面对着这样一个有着双重性格的人,有备而来的鲁达究竟如何实施他的惩恶计划呢?他将用什么样的办法来打破当前这种平静的局面呢?他的方法究竟是很巧妙,还是很笨拙呢?
鲁达来了就告诉他说:我今天是奉着相公(小种经略相公)的使唤要到你这儿来买十斤瘦肉切成的肉馅,不要有半点的肥的在上面。郑屠一听,马上就跟手下人打招呼,“使头,快拣好的十斤,切去”。有派头吧!你吩咐我,我转身就吩咐他,切肉的事情我再不干了,由我手下的人干。你鲁达来了,鲁提辖来了我陪你喝喝茶。他觉得自己很有身份,有地位,提辖来了我可以跟他平起平坐了。自我感觉很好,而且我们还要注意他称呼手下的时候,他有一个词“使头”。他手下的人有官职了。我刚才讲了,我们现在的人也是,招了三五个人,自己是总裁,下面的人都是部长。下面五个人就五个部长——公关部的部长、业务部的部长,对吧?都是这样。所以,他手下也就这么几个人,有副手,还有个“使头”。“使头”是个什么官呢?没人知道。连给它作注的李卓吾,李贽也不知道,所以李贽写了四个字,很调侃的,说这个名字很新。果然是新,为什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你查中国历代的职官制,你找不到这个名字。因为这个名字是郑屠的独创,只有在他的这一个“大官人肉食品总公司”里才有这个官名。但是,他此时就有这个使头,你们快给我拣好的十斤切了。很有派头。
但鲁达怎么能让你这样摆派头呢!鲁达说“不要那些腌?N的人动手,你自与我切”。我不要他们切,“你自与我切”。你以为你是什么?刚才我已经喊你一声“郑屠”了,你就是屠夫。现在让你切肉,那你是专业对口,你干去吧。你就老老实实地,对吧?刚才让你记住你自己的真实的姓名,现在我要让你记住你自己真实的职业。这个时候,郑屠可能发现有问题了。他一开始想跟鲁达套近乎,所以他很潇洒。对吧!鲁达一来,他很潇洒,跟他手下的人:快,搬条凳子来。请坐。鲁达说:切肉。行,你们赶紧给我切了十斤,送去。很潇洒。但是一看,好像今天不对了。所以,此时不敢潇洒了;刚才很放松,现在也不敢放松了;刚才想跟鲁达套近乎,现在也不敢套近乎了。一看脸色不对,今天好像不是那么回事。这个时候,他可能觉醒到了,我原来是屠夫。我和鲁达社会的地位是有差距的,我不能跟他平起平坐的。他让我切肉,那好吧,我切吧。所以,他很乖:“说的是,小人切便了。”你说的对,我马上帮你切。十斤瘦肉切做肉馅,包饺子、包馄饨都可以,这个对于郑屠来说当然浊一件困难的事。但是他有一个要求,不要有半点肥的在上面,这个增加他的难度。有了这个难度,哪怕业务水平这么高的郑屠,也整整切了半个时辰——一个小时,很辛苦啊。肯定切得满头大汗。切完了,完成了,用荷叶包好,很谦恭地跟鲁达说:我找人给你送到府上去?鲁达说:送什么。再要十斤肥的肉馅,不要有五点点精肉在上面。这一个多小时,这一个郑屠一边在切,他一边心里就在盘算,是不是他今天来找麻烦的。果然他发现有问题了,十斤瘦的切完了,现在又要切十斤肥的,而且还不要有一点点瘦肉在上面。他就有了一个疑问,说:刚才精肉切成肉馅,我想你们府上可能要包馄饨。可是这肥的肉馅,有什么用啊?
是想不通,是不明白,所以肯定有这一问。你如果到街上去买,你说,我要十斤肥的,一点精的不要,剁做肉馅。那个街上的卖肉的也会问你一下:干什么?所以,这很正常。但是鲁达一看他一问,眼睛一瞪:相公吩咐我的,谁敢问他。这个语气很冲,这个眼神可能也很可怕。所以,郑屠一下子又被吓住了,马上说了一句话:“是合用的东西,小人切便了。”注意这个话“是合用的东西”,实际上刚才最不明白的就是说,这十斤肥肉的肉馅是干什么的。现在他自己说,是合用的东西。他真的明白了是合用的东西吗?不明白。但是,有一点他明白了,今天不是讲明白的时候,这也不是一个讲明白的场合。眼前的这个主也是讲不明白的人了,咱不惹他。理解的执行,不理解的也执行,而且我还要装得非常理解来执行。郑屠切好了这些肉,花了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里面,我们还要注意一下,不光是鲁达在看,就是当郑屠在切肉的时候不光是鲁达在看,也不光是那十来个刀手在看——那十来个刀手心里面可能很痛快,这小子平时老折腾我们,今天看看你也被别人折腾折腾。那么,除了这些人看,还有谁在看?当然我们读者在看,还有谁啊?街上的人,街坊邻居。还有那些来买肉的人,都不敢来了,发现这个气氛不对,火药味很浓。作者为了提醒我们这一点,他写了一个细节,非常有趣的一个细节。那个店小二刚才不是给鲁达打了一掌又打了一拳嘛,两个门牙都打掉了吗?那么他把金老放走了,他得赶紧来向郑屠来报告。他用手帕包着头来的,为什么呢?脑袋打坏了。手帕包着个头跑来向郑屠来报告。一到这儿来一看,不行。郑屠的旁边坐着一个凶神恶煞一般的人物。所以,不敢走近来,也在远远地跟着大家一块儿在看。
所以,等于说,这一个早晨两个多小时,满街的人都在看,这一个平时不可一世的家伙现在在那地方乖乖地切肉。这个郑屠今天他真是彻底地栽了,彻底地输光了,面子也丢尽了。以前那么多年积累下来的威风也扫地以尽了。但是,郑屠今天可能也是拿定了一个主意,反正今天我不得罪你,我什么都丢光了,我这条小命不能丢。拿定了这个主意的。
有着“镇关西”、“郑大官人”等雅号的郑屠,在鲁达面前可谓是出尽了洋相,丢尽了脸面。那么,面对如此忍气吞声的郑屠,鲁达是否无计可施,就此放过郑屠,从而惩恶的计划也要因此泡汤呢?
鲁达也有他的主意。你铁了心了不惹我,可是我今天是铁了心地找你茬。我们两个就比一比,谁更有耐心吧。我们就这么玩下去。所以,当郑屠把那个肥肉切好了以后,又包好了,然后又很谦恭地送到鲁达的面前说:我找人把它送到你府上去。鲁达说:还要十斤寸筋软骨,也就是脆骨,也要把它细细地剁成馅。我们说,刚才这个郑屠就不明白为什么要切十斤肥肉的肉馅。他不明白,但是我们知道,鲁达也知道。这个十斤肥肉的肉馅没有别的用处,既不能包饺子,也不能包馄饨,也不能够包小笼包子。我的目的就是用这十斤肥肉的肉馅来消遣你。你有耐心是吧?那好,现在再给我剁十斤脆骨,接着消遣你。
用十斤肥肉的肉馅来消遣这个郑屠,那鲁达这个人确确实实是很有创意的,太有才了。但是,现在十斤肥肉的肉馅没有激起郑屠的反抗,他又来十斤脆骨,这就已经是不动脑筋了。越是不动脑筋,越是让对方生气啊。那照这样下去,我十斤脆骨切完了,你说,再来十斤大肠;十斤大肠切完了,再来十斤腰花。我这还能过吗?所以我说,刚才我讲到了两个人在比耐心,一个是铁定心了我今天不惹你,一个铁定心了我今天就要找你茬,我就要逗出你的火来。但是,我们可以想到,这个结果肯定是那个人没法忍。因为鲁达到这个时候根本不用动脑筋,你切。你一个小时以后,我再随便讲个,来个十斤大肠。大肠完了,再来十斤别的什么东西,反正猪身上浑身都是宝。所以,到这个时候郑屠可以讲已经是忍无可忍了。虽然忍无可忍,但是他又不敢得罪鲁提辖。这个人不光有身份、有地位,这个人还有武功。所以,他很气,但是又不敢发作。不敢发作,可是又很气。你说,这样的人平时都是让别人生气的,谁敢让他生气啊?所以,这个时候他就有一个很古怪的一个表情,他就笑着说:你今天是不是特地来消遣我啊!
这个笑着说,首先就很有意思。金圣叹就讲到了说:又吓、又恼,泛出笑来。又害怕,又生气,所以脸上各种各样的表情,古里古怪地变换了半天,终于变出这么一个不尴不尬的笑来。然后说了一句:你是不是今天特地来消遣我啊!我们要恭喜他,他答对了。
所以鲁提辖接着马上就说:“洒家今天特地要来消遣你。”我就是来消遣你。说完这句话,郑屠不是刚才把两包肉馅放在他这儿了吗?鲁达抓起这两包肉馅,劈面就打过去了,直接就砸到他的脸上。小说上写到:就像下了一阵肉雨。“肉雨”这个词用得真好,很形象。而且还说明什么呢?说明郑屠刚才的工作确实做得不错,那切得真很细。像雨点一样,你看,多细啊。所以鲁达这个时候也确实有点欺人太甚,用人家一上午辛勤的劳动成果,再砸到他的脸上,砸到头上、脸上、头发上都是这个肉馅。这个时候,我们用李逵后来讲的一句话“活佛也忍不住了”。所以,郑屠一下子就从肉案上抽出一把剔骨尖刀。刀抽出来,要拼命了。我今天早上已经忍到这样了,我一早晨忍气吞声了,我一早晨装孙子。我就想不惹你,我就想今天能够平安地度过去,但是我还躲不过。看来今天也就这样了。鲁达一看到郑屠拔出一把刀来,鲁达转身早已经拔步到了大街上。鲁达在大街上,郑屠拿着一把刀,一场你死我活的拼斗肯定是在所难免。为什么?因为鲁达今天是有备而来。前面那么多行为,其目的就是要逗出你的火来,就是要找你茬,就是要让你忍无可忍的时候让你来跟我打。不然我打你没借口。好汉打人总得让别人先动手,要有个借口。但是,鲁达空着手,郑屠拿着一把刀,鲁达今天能打倒他吗?结果会是怎么样呢?
《水浒传》中的一些著名段落,给数百年来的无数读者,留下过深刻的印象,一代又一代的人,在这些酣畅淋漓的文字中,快意恩仇、唏嘘感叹,而在这其中,鲁达拳打镇关西的段落,应当算是《水浒传》中最为难忘的一节了,我们没有通读过《水浒传》的人,也曾经在过去的中学课本上,学到过鲁达拳打镇关西的课文,但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却是,三四百年前,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作为《水浒传》忠实的读者,当他读到这一段的时候,竟然在下面批注了惊世骇俗的十五个字:“仁人 智人 勇人 圣人 神人 罗汉 菩萨 佛”,一个向来以精辟和深刻著称的李贽,怎么会给一个杀人放火的鲁达,给以这样夸张的评价?在这奇怪批注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玄机?而为了伸张正义,一怒之下打死自称“镇关西”郑屠的鲁达,等待他的命运又将是什么?
鲁达救走了金翠莲父女,他在把他们两个人送走之后,然后他进到状元桥来。那么他的目的当然也就是要来收拾一下这个横行霸道的,强骗了金翠莲的郑屠夫。到了他的肉铺案以后,鲁达并没有一开始就出手来收拾他,而是先玩弄他。
鲁达拳打郑屠的三个阶段 一 玩弄郑屠
他先让他亲自动手切10斤瘦肉的肉馅,切完以后,又让他再切10斤肥肉的肉馅,这些切完了之后,他还让他再切十斤脆骨。这么样的一个过程,就是要来玩一玩他,要把他逗出火来。那么这个郑屠早已经看出这个形势不好,今天这个鲁提辖来,显然是有备而来,他看出了这个苗头,所以他尽量地忍耐,但是到最后他还是忍不住。于是,他就拔出一把剔骨的尖刀,要和鲁达拼命。鲁达一看,终于实现了他预期的目的,然后拔步就到了大街上,他不在店铺里面,他到大街上,那郑屠也就追到了大街上,拿着一把剔骨的尖刀就来刺杀鲁达。当然,郑屠不会是鲁达的对手,鲁达是军官,他的武功很高,只是一脚就把郑屠踹翻了,一脚把郑屠踢倒在大街上。到了这个时候,我们想那肯定马上就是拳头、脚一起上了,要好好地收拾他了,可是呢这个时候鲁达还没有上,他是用脚踏住他的胸脯,不是踹他而是把他踏住,不让他动弹,然后把拳头也举起来,但是也没有打,脚没有上,既没有上脚,也没有下手。为什么?因为鲁达在打他之前还要教训他。所以这只是第二个阶段,教训他。
鲁达拳打郑屠的三个阶段 二 教训郑屠
他要告诉他我为什么要打你,我为什么要收拾你,让你明白,假如我打不死你,那你以后学乖一点;假如把你打死了,你至少也能做一个明白鬼,知道为什么死的。所以鲁达踏住他的胸脯,然后把拳头高高地举起来,没有打下去,是先狠狠地教训他一顿。这个教训他的内容是两个部分,首先是告诉他,你郑屠你别忘了你真实的身份,说我鲁达一开始投奔老种经略相公,现在我又跟着小种经略相公,这个经略相公相当于军区的司令员,那是个地位很高的,我在他的手下做一个提辖,像我这样的人,他下面还讲到了我做过“关西五路廉访使”,这个地方可能有一个小问题,因为鲁达是一个不认识字的人,而且他只是做到一个提辖,他能够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按照宋代的规矩这个大概不大可能,所以我们也可以这么理解,因为他原句是这样:“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
我们可以理解为,这个做关西五路廉访使的应该是老种经略相公,然后他下面就讲到了,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的人也不枉叫做了镇关西,你算老几?一个操刀的卖肉的屠夫,你也叫做镇关西。鲁达骂得很难听,说他是操刀卖肉的屠夫的时候,他说了一句,你是狗一样的人。我们上一讲我们讲到了,操刀卖肉做屠夫并不下贱,这只是一个职业,梁山好汉里面有的是这样的人,操刀鬼曹正,就是屠夫,而且是非常有才干的人。问题在于,像狗一样的人不是他的职业,是他的人格,他的人格是一个狗一样的人。讲到这个地方的时候,鲁达猛然又说出下面一句话:“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
这才是最关键的一句,为什么?因为你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的身份,你轻狂、你骄横、你自大,这个都不是死罪,但是你强骗了金翠莲,你就是死罪了。这两个词用得好,强,骗,一个强,一个骗。强是什么呢?就是以势强逼,以你在本地的势力强逼着对方,逼迫对方就范,这叫强。还有一个骗,骗是什么?以你的奸诈来欺骗,大凡坏人做事情可能就这两个手段。复旦大学有两位教授,一个叫汪勇豪,一个叫陈广宏,这两位先生写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侠的人格与世界》,在这本书里面,他讲到了中国的侠客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这个特点是什么呢?就是说这个侠客把其他的人身上所蒙受到的不幸和不公,看作是和自己蒙受不公,蒙受不幸一样,他们往往感同身受。
这个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但是他们自己就觉得就像发生在我自己身上一样。郑屠欺负的是金翠莲,但是鲁达感觉到是他就是在欺负我,就是欺负他鲁达自己,侠客就有这样的一个特点,能够把别人的不幸当成自己的不幸,把这个社会的不公当成对自己的不公,把别人的仇当成自己的仇,把别人的恨当成自己的恨,这也是中国的侠客的一个基本的一个人格上的一个特征。这个特征呢,在鲁达的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
行侠仗义的鲁达,究竟是如何结果了那个号称是“镇关西”的郑屠?这一段《水浒传》中最为著名的段落之一,究竟是如何让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过目难忘?当我们一起重温这一经典时刻的时候,我们又将在这其中发现哪些过去匆匆中所忽略的东西?
现在终于到了第三个阶段,打他。
鲁达拳打镇关西的三个阶段 三 打郑屠
我已经告诉你为什么打你,所以当鲁达说完了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这一句话以后,马上就是一拳,直接打在他的面门上,打在他的鼻子上,鼻子当场就打歪了。郑屠一下子就被他打懵了,本来胸脯上就被鲁达踏上一只脚,现在脸上、面门上又挨了这么一拳,鼻子又被打歪了,他在下面还嘴硬呢,说“打得好——《水浒传》”,鲁达一听,你竟然还会叫唤?你还打得好?于是又是一拳,打在他的眼睛上,把眼珠打迸出来了,眼眶打开裂了,眼珠打出来了。这个时候,郑屠不再叫打得好了,已经服软了,知道今天不服软可能是不行了,此时他想通了,什么都不要了,就要这一条小命,所以他服软、求饶,希望鲁达能放过他一马。但是鲁达的思维方式跟我们正常人不一样,我们想一个人求饶了,那算了吧。鲁达一听这话他更生气了,说你这个破落户,如果你跟我硬到底我可能还会放了你,你现在向我求饶,洒家偏偏不饶你。又是一拳,打在太阳穴上。这三拳,作者描写的时候非常有意思。第一拳打在鼻子上,写到了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一边,则按说已经写足了,打的效果出来了,血出来了,鼻子也歪了。可是呢作者在下面偏偏写了这样一些句子,他说这一拳打下去,就像开了一个油酱铺。“恰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酸的、辣的、咸的,像个油酱铺一样什么都有,五味俱全。第二拳打在眼睛上,写到了把眼眶打裂了,把眼珠打出来了,这本来也已经写足了,打的效果也出来了,眼睛打出来了。可是作者到这个时候,施耐庵,我们说《水浒传》的作者是不是施耐庵,我们暂且不说,在这个地方我们假设就是这么个人,施耐庵写到这个地方本来已经写足了,可是他下面还要写,一拳打在眼睛上是什么样的效果呢?他说,就像开了一个采帛铺,就买那花花绿绿的小纸,彩帛纸的那个小店,各种颜色都有,什么颜色都出来了。红的、黑的、绛的一起都绽出来了。“也似开了个采帛铺的,红的、黑的、绛的,都绽将出来”。
第三拳打在太阳穴上,是什么效果呢?他说这一拳打在太阳穴上,“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起响”。
水陆道场是佛教里面比较盛大的法会,在举行这样法会的时候,各种乐器都在演奏,那么鲁达这一拳打在郑屠的太阳穴上,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起响。我们说作者为什么要把鲁达打人的这个过程,不仅写得这么细,而且还加上很多的想象,他为什么这么写?首先这个描写非常地精彩,而且这个描写非常合理,打在鼻子上,鼻子管味觉的,所以他写到了油酱铺,酸的、辣的、苦的全出来了;打到眼睛上,眼睛是管视觉的,所以各种色彩都出来了,眼冒金星、五彩斑斓;打到太阳穴上,那整个脑袋打懵了,所以这个时候给我们的是什么?听觉,各种各样的声音都有了。所以首先它很合理,这个描写是什么?是站在郑屠的感受的角度来写的,所以是个很合理的想象。但是我们讲到这一步的时候,还没有能够说明为什么他要加上这样的想象?这个实际上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我们可以这样来简单说一说,实际上《水浒》的创作,从他创作的心理上来讲,实际上是一个压抑的情感的一种发泄,是一种很压抑的情感的发泄,我们讲文学有时候有这样一种说法,说文学是苦闷的象征,是一个苦闷的象征,在作者所处的时代,人民受压抑的时间太久了,人民的苦难太深重了,人们内心里面有太多太多的仇恨没有办法发泄,那么只能在文学上找到一个发泄的途径。了解了这一点以后,我们还可以回答一个问题,就是《水浒传》里面为什么常常有非常血腥的场景的描写?《水浒传》写到杀人的时候,场景往往非常血腥。我们今天的文学批评者经常拿这一点来批评《水浒传》的作者,说他写得太残忍,是不是写得很残忍?是很残忍,但是我们要知道他为什么写得这么残忍,你找到这个原因了,你就明白他为什么这么写了。
我们许多人在听完了这样一段故事的时候,都有一种快意恩仇的痛快淋漓之感。但是数百年前一位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李贽,当他读到这一段的时候竟然匪夷所思地在下面批注了这样十五个字:“仁人 智人 勇人 圣人 神人罗汉 菩萨 佛”。他对于一个性情鲁莽的鲁达,怎么会给这样不着边际的评价?难道这背后还有什么特别的说法吗?
在鲁达打郑屠这一段文字的后面,明代的一个思想家李贽,他在这一段的后面接连写了八个词:“仁人 智人 勇人 圣人 神人 罗汉 菩萨 佛”。我们可以看一看,这个李贽实在是太激动了。李贽也是读者,他在读《水浒》的时候,读到这个地方连续写了这八个词,他内心里面太激动了,他一下子给鲁达送了八顶高帽子,鲁达是仁人、鲁达是智人、鲁达是圣人、鲁达是勇人、鲁达是神人,越说越厉害,最后是神人。神人说完了,这个李贽还是信仰佛教的人,他马上想到佛教里面最高的境界是什么呢?罗汉、菩萨、佛。所有的高帽子,人间所有的高帽子全给他了。这八顶高帽子,我们可以把它分个类的。前面四顶高帽子是儒家的高帽子:仁人、智人、勇人、圣人,儒家的最高境界。那么神人呢?道家的最高境界,道家信仰的最高境界就是称为神人,儒家信仰的最高境界就是成为仁人,成为圣人。后面三个:菩萨、罗汉、佛是什么呢?佛家的最高境界。我们知道,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就三个:儒、释、道。现在李贽把这三家所有的高帽子全给了鲁达了,他实在是太激动了。我们客观地讲,鲁达可能还算不上仁人,算不上圣人,算不上神人,也算不上菩萨、罗汉、佛。但是此时此刻,他的行为却确确实实代表了一个社会里面不可或缺的一种正义。这个正义缺席的时间太久了,是鲁达让它回来了。所以在读到这一段文字的时候,我们读者会那么激动,我们读者之一李贽会那么激动。实际上我们说,李贽本人,这个明代大思想家李贽本人也是一个有着非常强烈这种压抑感的一个思想家,李贽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他自己也是一个非常压抑的人,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李贽很敏锐地感受到了他所处的那一个时代,那一个社会以及那一个制度里面,那个文化的传统里面对人的全面的压抑。他作为一个思想家,他是很敏感地感受到这一点,但是他平时他同样找不到一个发泄的机会,所以他特别喜欢《水浒传》,他专门为《水浒传》做批注。在《水浒传》的批注本里面,他最喜欢的人物是谁呢?就是鲁达,他可以讲是鲁达的一个铁杆的粉丝,所以他一下送他这么多的高帽子。
那么好,现在三拳过后,郑屠挺在地下,口里面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了。这个时候,结果是鲁达没想到的,因为鲁达并没有想到要把他打死。这个家伙也是罪不至死吧,鲁达最初想的是好好收拾你一下,灭一灭你的威风,但是他没想到他的拳头这么厉害。实际上鲁达在打人之前,他没有想到要把他打死,这是出于理智的考虑,但是打的过程中为什么下手那么重呢?因为这个小子太可恶,鲁达可以说越打越生气,然后拳头的分量可能就越来越重,最后真的把他打死了。这一打死可就出了问题了,鲁达一看很紧张,他马上想到什么问题啊?说我只想教训他一顿,没想到真把他打死,这坏了,我要吃官司。我要吃官司了,可是没有人送饭,赶紧跑吧。这个时候,他想到了一个问题,吃饭问题。所以鲁达有的时候很可笑、很可爱,他在打人之前,他本来已经经过一晚上冷静的思考,他没有想到吃饭问题。他把人打死了以后,他才想到吃饭问题,说明他一个什么性格呢?他做事情,不是一个在做事之前方方面面都考虑得很周到的人,他不是这样的人,他的很多的行为是率性而为。说白了,鲁达就是一个莽撞人。但是我讲这句话可没有一点点贬低他的意思,为什么?因为我们说,这一个世界需要莽撞人,世界上好多事情没有莽撞人就没有人做,世界上假如都是算得准的,把得牢的,方方面面考虑得很周到的,那这个世界上很多很多的事情就没人做了。莽撞人就是做了我们很多人不敢做又想做的事,所以我说鲁达是莽撞人,我一点贬低的意思都没有,这是在夸他,世界上多一点莽撞人,不一定是坏事。没有鲁达的莽撞,那郑屠不是已经横行霸道很久了吗?没有人管他啊,就出来一个莽撞人就把这个事儿解决了。但是不管怎么说,鲁达确实是个莽撞人。到了这个时候,他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今天早晨,从他起床到现在,他干了不是两件事。他本来想,我今天就干两件事。第一,把金翠莲父女送走。第二,教训一下郑屠。他本来想好今天就干这两件事,但是没想到,他在做第二件事情的时候,他做过头了,他把人打死了。于是他意识到,今天早晨他还干了第三件事,那是什么事呢?那就是砸了自己的饭碗,让自己从一个很体面的军官,变成了杀人犯,变成了被政府通缉的逃犯,他犯法了,他确实犯法了。这个问题当然非常地严重,对鲁达来说这确确实实是一个影响他未来命运的一件大事。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有一个大哲学家叫墨子,他曾经解释过什么叫做侠客的行为。他说侠义的行为一般来说应该具备某一些基本的元素,他特别提到什么元素呢?他说:士损己而益所为,为身之所恶,以成人之所急。
这两句话用我们现在的话讲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个人不惜损害自己,去成全别人,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然后去成全正义的事情,这样的行为才能够真正地叫做侠义的行为。从这个定义我们来看看,鲁达恰恰就是这样的人,他今天做的这个事情,对自己的损害是很大的以至于让自己砸了饭碗,成了逃犯。
即便鲁达是个行侠仗义的人,即便鲁达是个粗鲁莽撞的人,但他毕竟曾经有过一个体面的提辖军官的地位,而现在他成为了一个逃犯。如此巨大的反差,鲁达究竟有着怎样的一种心情?他是否也会后悔呢?
孔子曾经讲过一段话,他说有一种人生的状态叫患得患失,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人往往为了追求某一个职位,一心想要得到这个职位,我们怎么样呢?我们可能有时候不择手段,想尽办法要投机要钻营,这叫患得。想办法怎么得到它,等到得到以后怎么样呢?是不是就心满意足了呢?还不行,为什么?你还担心哪一天会丢掉,于是为了保住我们既得的这个地位,既有的生活,我们怎么办呢?我们可能要时时刻刻要委屈自己,时时刻刻不敢坚持原则,可能还得要巴结讨好。患得患失,实际上我们说人生里面这样的情况是常见的,孔子说这是鄙夫们干的事情,那就是说是一些下贱的人往往是患得患失的。是不是这样呢?也不一定,英雄好汉也有患得患失的时候,梁山上的英雄好汉我举两个人的例子。杨志,杨志在遇到朝廷的大赦之后,为了能够官复前职,想重新做他以前被撤掉的官职,他自己买了一担的金银珠宝,买上告下、行贿送礼,给谁送礼?给高太尉送礼,为什么这么做?就是想着让高太尉能够给他开恩,让他能够官复原职,这个行为光彩吗?不光彩,买那么多金银财宝送给高俅这样的坏蛋,就想官复原职,这是不光彩的行为,但是杨志也做了,不得已,这就叫患于得。林冲,做八十万的禁军教头,按说也是一个很体面的人,有一个很美丽的妻子,他的老丈人也是教头,也是禁军教头。按说这一家是一个有体面有地位的人,但是当高衙内在大街上当众调戏他的妻子的时候,林冲没有收拾高衙内,他忍了。为什么忍了?他怕得罪高太尉,得罪了高太尉以后,他现有的这个位子可能就要丢掉,这叫什么呢?这就叫患失。所以我们说,杨志患得,林冲患失,因为患得患失,所以这两个人人生都有污点,都活得不痛快,都活得很委屈。但鲁达没有这样,他是个莽撞人,他没有患得患失,他率性而为,该出手时就出手,没有考虑太多,所以他活得很舒展,不像林冲,也不像杨志,我们老觉得这个人很可怜。我们在读《水浒传》的时候,读到鲁达,我们从来不会觉得鲁达很可怜。鲁达给我们的是什么感觉呢?鲁达给我们的感觉是可敬,有的时候很可笑,可笑以后又觉得他很可爱。但是我们永远不会想到他很可怜,他不可怜,因为他没有委屈自己。
此时此刻,鲁达三拳打死了镇关西,本想教训一下这个镇关西,现在却意外失手,这让鲁达心里也是吃了一惊。那么,这个当街打死镇关西的鲁达,等待他的命运将会是什么?他人生的轨迹将因此而发生怎样巨大的变故?
鲁达打死了镇关西,周围的人在旁边看,离得很远不敢走近来,所以最早发现镇关西被打死的就是他,他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他马上就做出一个决定,只有一条路了——逃走。但是在逃走之前他使了一个诈,因为他不能跟别人说我已经打死人了,因为打死人的情况很严重,周围的人可能就不会放他走了,所以他使了一个诈。他当着很多人的面面对着那个死尸讲。“你诈死,洒家慢慢和你理会。”你装死,好,你等着,等我以后慢慢来收拾你,一边说着这个话,一边大踏步地赶紧走了。周围的人没有人敢来拦他,谁敢拦住鲁达呢?再说他们也不知道郑屠已经被打死了,所以鲁达就抢到这么一个非常难得的这么一个时间,赶紧地回到自己的住处,收拾自己一点细软、一点衣服,带上一根哨棒,急急忙忙奔出南门,一道烟,走了。这个作者在写到鲁达逃跑的时候也写得很有意思,按说逃走的人很可笑、很狼狈,但是鲁达,他把鲁达写的这个狼狈,狼狈不狼狈?是很狼狈,但是他狼狈得很可笑,一道烟走了,跑得很快,你从后面看一道烟。鲁达做事情真是利索三拳两脚打死人,然后怎么样呢?赶紧就溜走,干净利索。《水浒》的作者在描写鲁达逃跑的时候,他可能也觉得这个鲁达的逃跑是很可笑的一件事情,所以他接连用了四个词来描写:饥不择食、寒不择衣、贫不择妻、慌不择路。
饥饿的时候吃什么都行,不会挑剔食物了;寒冷的时候穿什么都行,也不会挑剔一定要穿名牌了;家里贫寒的时候娶个妻子,也没有那么挑剔了;慌张的时候,要逃命的时候,也就慌不择路了。到了山西代州,在这个地方他竟然碰到了一个人,谁呢?就是被他救走的金老父女,也太巧了,金老父女不是东京人吗?他们不是要回东京去吗?为什么到了这个地方呢?金老跟鲁达解释,我们担心回到东京,如果郑屠跑到东京来追,我们怎么办呢?又没有人保护我们,所以我们就不敢回故乡去了,然后就到了这个地方。到了这个地方以后,他们的命运发生了很大的一个变化。金翠莲在这个地方又嫁给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赵员外,所以现在这一对父女在这个地方过得非常非常满足,用金老自己的话来说,他们现在是吃喝不愁。于是他们对于鲁达自然就是感恩戴德,每天用一张红纸,写上鲁达的名字,放在牌位上,一早一晚一炷香来拜他。这样的感恩戴德,突然在大街上碰到鲁达,自然就把他拉到家里来,并且让赵员外也相见了,鲁达就在赵员外的庄上又住了五、六天,但也不是长久之计,况且鲁达毕竟是个逃犯,在这儿住的时间长了,风声传出去了,有一些做工的人就来打听,鲁达显然待不下去了,那怎么办?
这个时候,赵员外给他出了个主意。说我倒是有一条主意,就不知道你愿意不愿意?鲁达说,我是一个该死的人只要能够有一个藏身的地方,我有什么不愿意的呢?然后赵员外说,那么我的这个主意就是你是不是愿意去五台山做和尚?如果你愿意去做和尚,一切费用都包在我身上,我和五台山的和尚,住持和尚智真长老关系很好,我可以帮你介绍,并且一切费用由我来出。鲁达此时真的是走投无路,到哪儿去啊?鲁达是个这样的人,没有家庭、没有亲人、没有社会关系,所以他在这个天罡、地煞那个石碣天文上他叫天孤星,孤单的孤。他就是孤零零的一个人,有的时候他是孤胆英雄,是个独行侠,但是当他落魄的时候,他也是孤零零一个人啊,所以他真的是无路可走。因此当赵员外提出来,你愿意不愿意去做和尚的时候,鲁达马上很痛快地就答应了,“洒家情愿做和尚。——《水浒传》“,当时就说定了。我们说,在中国常常有一些人因为走投无路而去做和尚,或者是在自己的事业和生活上一败涂地,不可收拾了,然后万念俱灰去做和尚,所以我们对鲁达这样的大英雄去做和尚,总是心有戚戚,我们总是感觉到,他做和尚,我们内心里总是有一种悲凉之感。但鲁达本人是不是这样想的?未必。他这个人是个随遇而安的人,他做提辖的时候就是提辖,他做和尚的时候他就做和尚。在他看来,不管是做提辖也好,还是做和尚也好,反正不都是做人吗?他没有什么区别,无论是做提辖,还是要做和尚,只要快活就好,这就是他的想法。但是,鲁达这样的个性能做好和尚吗?他这样的性情,做和尚能快活吗?
为受欺负的金翠莲父女,伸张正义的鲁达,三拳打死了镇关西。为了躲避官府的追捕,他开始了逃亡的生活。而不久之后,他再次偶然地遇到了金翠莲父女,此时金翠莲已经嫁给了一位赵员外,赵员外在了解了鲁达的处境之后,举荐鲁达到五台山去出家当和尚。但是,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喜欢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行侠仗义之人,怎么能够忍受寺庙中的种种清规戒律,他怎么可能同意赵员外的这个主意?更何况五台山是一个佛教圣地,又怎么能够忍受鲁达这样的一个杀人逃犯?在这其中,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提到的“鲁达”这个名字,究竟从何而来?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而当鲁达在成为和尚之后,又怎么会有一个“花和尚”鲁智深的绰号?
鲁智深自己寻思,自己实际上已经是无路可走,所以当赵员外给他提出了一条生路,说你愿意不愿意做和尚的时候,他很爽快地说:【“洒家情愿做和尚”—《水浒传》】,当时就说定了。这很让赵员外觉得很意外,赵员外想,让一个人去做和尚,他也觉得自己开不了这个口,没想到鲁达能够这么痛快。就这么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人,面对人生这么大的跌宕,面对人生这么大的一个变化,他表现得是那么样的从容,那么淡定。所以我们说在他的身上,偏偏体现一种很难得的、一种很洒脱的这样一种气质。
实际上我们说,说白了,人生如果要说有坎坷、有挫折,我们人人都有坎坷、都有挫折,如果要说到人生的顺畅,那也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行行都能出状元,不存在什么事情不能做,不存在什么身份我们不能要,关键是看我们怎么做。和尚也是人做的嘛,和尚往往是好人做的,那些高僧,得道的高僧,那不都是好人吗?那个到西天取经的玄奘,那不就是好人吗?好人做的。所以鲁达很痛快,那洒家情愿做和尚,这个地方,就表现出了一种智慧,能够明白人生,这样的一个道理的人,往往倒不是那些很精细的人,不是那些很精明的人,恰恰是一些像鲁达这样的鲁莽的人。所以鲁达这个名字取得非常好,作者在给鲁达取这个名字的时候,一定是经过思考的,“鲁达”是什么意思,鲁—粗鲁鲁莽愚鲁,“鲁”甚至还带有什么?愚鲁,还有点笨。比如说,孔子曾经说过,他的学生曾参,【参也鲁】,那也就是说,曾参这个人有点笨。那“达”是什么意思?达—通达,大路朝天,条条大路通罗马,四通八达,这叫做达。又鲁又达,愚鲁再加上通达,这实际上是一个很辩证的关系,我刚才讲到的,真正的通达,人生大智慧,有的时候不是精细人,不是聪明人,恰恰是像鲁达这样的愚拙的人。
庄子还讲过一句话,他说叫【“嗜欲深者天机浅”—庄子】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假如一个人,他的欲望太强烈了,天机浅,天给他的运气就少了,这话也讲得真是非常有道理,一个人过分地贪婪,过分地孜孜以求,过分地不知足,天赐给他的东西,一定会减少。那鲁达恰恰不是这样的人,他率性,他凭着自己的性子来,他在生活中,他不是那么孜孜以求,他在生活中,不是那么患得患失,所以他反而有了这么高深的智慧。那么他做了和尚之后,他的法名叫什么呢?叫“智深”。所以这个名字好,愚鲁再加上通达,那就等于智慧深厚。所以施耐庵把这么好的名字给了鲁达,表明施耐庵太喜欢鲁达了,而且在这里面,也表现了施耐庵对于人生的一种领悟。【有一种智慧来自于性格,有一种性格就是智慧】,像鲁达这种性格,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智慧。所以我们有时候想让我们自己变聪明一点,变更有智慧一点,最好从什么着手,从养性开始,养性就是养智,你要养智,你必须养性,性情变了,智慧就来了。佛教的很多修行,他不是让你从知识的角度来不断地进展,他就是从改变你的性情,然后你最终达到一种悟道的境界。鲁达的名字,有这么一个很深刻的含义在里面。
即便鲁达愿意听从赵员外的建议,去五台山当和尚,但是,这可是一厢情愿,五台山是一个佛教的清净之所,怎么会收留鲁达这样一个,脾气暴躁杀人放火之人呢?
【好在(鲁达)有关系,那就是赵员外和智真长老的关系,做什么都要有关系,做和尚也得有关系。现在赵员外带着他去了,果然,一到那个地方就碰到问题了,刚刚见面,五台山的和尚就对鲁智深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他们私下里面就在议论,说这个人不像一个出家的样子,你看他那一双眼睛,那么凶险,从他眼睛里看出来不是一个和善的人,他的眼睛里面有凶光,有杀气,对鲁达做这样评价的是什么人?他不是一般的人,是首座、知客等等,一大批的僧人,首座是谁啊,【首座—掌管寺院教务】,相当于教务长,表仪众僧,学问最高,一举一动,大家都要向他看齐,这么一个人,在长老之下,就他了。他对鲁达是这个印象,这很麻烦,他们担心长老就这么糊里糊涂把鲁达收下来了,于是他们就跟知客讲,知客是干什么的,【知客—负责寺院接待】,就是负责接待的,相当于寺庙里面接待科科长,叫知客。他就跟这个知客说,你把这个赵员外和新来的这个人,你把他叫到一边去,我们赶紧跟长老说一说,这个人千万不能收。知客把鲁智深和赵员外支开了,然后首座带着一帮职事僧人,到了智真长老这个地方,跟智真长老说了一番话,在这番话里,他们就讲到了,鲁达的长相问题。我们知道鲁达的长相,在鲁达一出场的时候就有描写,那是通过史进的眼睛看出来的,在史进的眼中看来,鲁达是一个什么样的长相呢,【“面阔耳大,鼻直口方”—《水浒传》】,这是什么相?福相、正气相,面很阔,耳朵很大,鼻子很直,口方,鼻直口方,我们传统讲到,一个人长得好,就讲他鼻直口方,讲一个人有福气,就讲他耳朵大,就讲他脸宽,八个字“面阔耳大,鼻直口方”,这是史进对鲁达外貌的印象。
可是到五台山,换了一个不同的人,人们对他的长相的看法,完全不一样。首座等人对鲁达的长相也是八个字,这八个字是什么呢,【“形容丑恶,相貌凶顽”—《水浒传》】,形容,形就是外形,容就是面容,他的外形他的面容很丑、很恶,他的相貌很凶,一看就是个愚顽不化的人,一个人的长相,在不同的人眼里,确确实实差距太大,谁对?谁都有道理,关键是带着感情去看的。既然他是这样的长相,那么首座等人就想劝长老,这个人千万不能收,免得将来连累山门。根据长相来做判断,我们想,这个赵员外也好,鲁达也好,可能都想到了各种各样的原因,可能会不收,在家里可能都想好了,但是可能万万没有想到,长的不好也做不了和尚。因为你长的不好,所以人家就不收你,这个情况真是比较常见,从外貌来对别人做判断,这也是人的一般性的,人性的一个弱点。连孔子都有这个弱点,孔子自己他有个学生,叫澹台灭明,字子羽,这个人长相就不怎么样,长得很丑,到孔子那儿来求学,说:“老师,您能不能收我做学生?”孔子就觉得这个人长得这么丑,肯定没什么才华,当然孔子还是收了,但是他就觉得这个人可能不会有什么出息,但是没想到这个人后来德才兼备,所以孔子后来自己很遗憾,自己对自己也是很感慨,他说了一段话,【“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孔子】,这是对自己的一个反省,一个自我的检讨,我以前根据人的长相,来对人做一个品行和才能的判断,我有重大的失误,子羽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那我举这个例子说明什么呢?一个人的长相确实很重要,他给别人的第一印象非常非常重要,干什么事情都要有个什么样的样子,你不像那个样子,人家可能就不带你玩儿,你不像个和尚的样子,你到寺庙里面,我说要做和尚,那些人可能就不收你。好在智真长老在这个地方,表现的比孔子还要高明,在别人都因为鲁智深长相凶顽,想拒绝他的时候,智真长老跟首座以及其他的一帮职事僧人们讲了一段话,大意就是,【“此人上应天星,心地刚直,虽然时下凶顽,命中驳杂,之后却得清净,证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水浒传》】,他一下子就能够一眼看出他上应天星,是天上的星宿下凡,将来证果非凡,你们这些人都比不上他,所以,我们尽管剃度他,收他做和尚,没有问题,你们放心吧!这样,鲁达就得以进山门了,做和尚了。
进了山门,做了和尚的鲁达,就真的可以看破红尘,忘却过去的一切,而从头开始了吗?他能够因此就换一个性格,换一副心肠,成为一个清心寡欲,吃斋念佛的好和尚吗?
接下来一件小事,就给了我们一个小预告,到了剃度的这一天,五六百个僧人,都在场,剃度是一个大事,大家都在场,鲁达在中间一坐,那个剃头的就把他脑袋给刮的干干净净,我们要知道,鲁达除了脑袋上都是头发之外,还有一脸的络腮胡子,当时刚出场的时候,就讲过他,等到这个剃发的人,准备剃他的胡子的时候,鲁达突然说了一句:“把这些胡须给我留下来好不好?”五六百个僧人哄堂大笑,这是很可笑,我们见过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和尚吗?但是他提出这么样一个小小的请求,我们在笑过之后,他不免有一点感慨,他以前的所有的生活都不存在了,全部改变了,他想留下这一把络腮胡子,实际上就是对过去的生活留下一点点回忆,留下一点点念想。
金圣叹在这一段文字的下面批了一段话,他说:【“从来名士多爱须髯”—金圣叹】,鲁达也有名士风度,我觉得这话讲得不对的,不光是名士爱胡须,英雄好汉也爱胡须,那个关公关云长不是大胡须吗,张飞也是,所以鲁达爱胡须,但是鲁达爱胡须,不是因为他是名士,而是因为他是英雄,现在这一个英雄要去做和尚了,要把他身上的一切的跟英雄有关的特征全部都去掉,让他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和尚,所以他想留下一点胡须,实际上是在自己的和尚的这么一个外形里面,再留一点点英雄的形象的影子,所以既可笑,也让我们有一些感慨。但长老毫不客气,大喝一声【“咄,尽皆剔去”—《水浒传》】,于是那个净发的人,一刀下去,干干净净。鲁达从此以后,满脸的络腮胡子也没有了,他的脑袋就是光溜溜的了,以后我们就要记住,鲁达他的外形,不再是以前那个样子了,他在什么场合下,不管什么场合下,你就要想到,他是一副光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现在你头发没有了,这叫六根清净。头发剃净之后,要赐法名,这个法名赐得特别蹊跷,很有意思,智真长老给鲁达赐的法名叫什么呢?【智深】,我们有没有注意到,智真长老叫“智真”,他给弟子取的法名叫“智深”,本来是两辈人的关系,现在变成兄弟关系了,同辈的了,如果不是施耐庵糊涂,如果不是长老糊涂,那就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长老已经知道鲁达这个人很了不起,很了不得,证果非凡,所以他已经不敢把他当弟子看了。因此,他给他取的法名,从排行上讲,跟他是同辈的,都是“智”字辈。按说这种情况是不会有的,但是在鲁智深的身上偏偏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现在鲁达做了和尚了,但是他能够像他所承诺的那样,能够遵守和尚的五戒吗?
我们说中国的佛教禅宗,发展到后来的百杖禅师的时候,他定了很多的规矩,什么样的人可以做和尚,你首先必须做到五戒,你承诺五戒才允许你做和尚。那此时的智真长老也对鲁达提出这五个问题,哪五戒呢?【五戒:不要杀生,不要偷盗,不要邪淫,不要贪酒,不要妄语】,撒谎,胡说八道,在这个五戒里面,金圣叹在这五戒每一个下面都有批注。按说,智真长老要一个一个问鲁达,不要杀生,可以吗?你能做到吗?那鲁达应该说“能”或者“不能”,但鲁达他不知道这个规矩,他就回答一句话,【“洒家记得”—《水浒传》】,大家哄堂大笑,金圣叹在这五个五戒下面他有批注的,比如讲到了,第一戒不要杀生,我们也来做个批注,现在智真长老问鲁智深一个问题,你要做和尚第一条不要杀生,你能做到吗?我们做个判断,他能做到吗?肯定是不能,你让鲁达这样的人不杀生,那怎么可以呢?不可以,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的邪恶,鲁达生来就是要杀的,所以这一点他肯定做不到,没有鲁达的杀伐,正气怎么能够张扬呢,社会的正义怎么能够实现,所以这个他肯定做不到。而且鲁达我们知道,这个人处理问题很简单,他面对这些邪恶的时候,他处理的方式也很简单,他就一个字“杀”。然后第二戒不要偷盗,这个能不能呢?金圣叹下面批了个“能!”,他肯定不会偷盗,但是我要告诉你,不一定。第三不要邪淫,这个金圣叹批“能!能!”,连下了两个字,一定能,不错,邪淫是好汉们最为忌讳的东西,在梁山一百零八将里面,好色的两个人,一个是大家都知道的王矮虎,一丈青的丈夫,那个是比较好色的,除了王矮虎之外,还有一个人,那真是真正的是一个恶棍,很糟糕的,董平,梁山好汉里面不一定都是好汉,也有一些很混账的。那么梁山好汉除了董平,除了王矮虎之外,其他的人可以说都是不近女色的,都是不进女色的,那鲁智深这一点也是做得到的。所以三戒里面,前面讲的三戒里面,这一戒他确实做到了,他真的是不邪淫。第四戒不要贪酒,这个能做到吗?那金圣叹在下面连下两个字“不能”“不能”,你让鲁达不喝酒,那是万万做不到的,而且马上我们就会知道,果然不能。第五戒不要妄语,不撒谎不胡说不骗人,然后金圣叹也批“能”,那我也告诉你,也不能。那么不管他以后能不能做到,此时此刻,智真长老问他的时候,他都说我能做到。那你说这本来本身就是妄语,按他自己的想法,他能够不喝酒吗?他自己只要想一想,稍微思考一下,长老问我以后能不能不喝酒,你认真回想一下,我能做到吗?那老老实实说,我可能做不到,但是他都说能做到,这本身就是妄语了。
这个赵员外倒也是挺不错,他知道鲁达这个人,这个性格,鲁达在他那个庄园里面,已经跟他两个在一块儿,已经待了五六天了,他对鲁达的个性已经非常了解了,所以他知道像鲁达这样的人,到了五台山做和尚的时候,肯定会有很多问题的,所以他先要给他打一些预防针。首先他做了一件事,是把五台山里面的大大小小的职事僧人,什么叫职事僧人,就是有那么一些一官半职的人,全部叫到一起来,每人都送一份礼,干什么?我这个兄弟脾气不好,你们多关照,这是他做的第一个事情。第二,在临走之前,把鲁达叫到身边来,反反复复地叮嘱,你现在在五台山,你现在做和尚,再不能像以前那个样子了,如果你再像以前那样,在这儿不能容身,我们也很难见面了。鲁达知道赵员外是好心,但是他又很不耐烦他这样??嗦,所以赶紧打断他,不用再说了,我都记住了,我都依你。这样就把赵员外送走了。
对于赵员外的嘱咐,鲁达或者说已经是鲁智深的这个风风火火惯了的人,真的就能够洗心革面,开始一段新的生活,每天只是专心吃斋念经吗?而那些寺庙里的其他和尚们,又将会怎样对待这个凶神恶煞般的鲁智深?
现在,送走了赵员外,鲁达回到了僧堂,大家都在那个地方坐禅,他却到了他自己的禅床上以后,扑到头便睡,人家在坐禅,他倒头就睡。这两天他可能也是太苦闷了,这两天他也太乖了,不管人们说什么,叫他做什么,他都听话。现在,一场热闹过后,赵员外也走了,到了僧堂,他突然意识到,全新的生活开始了,而且问题是这一个全新的生活,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不是符合他本性的生活,他一看到那么多人在那儿坐禅,这种生活他怎么受得了呢?所以他扑倒头便睡啊,那他左右的两个禅和子,禅和子就是参禅人的统称,叫禅和子,赶紧把他推起来,使不得使不得,你做和尚怎么不坐禅呢,要把他推起来,鲁达讲了八个字,【“洒家自睡,干你甚事”—《水浒传》】,所以金圣叹在鲁达跑到禅床上,扑倒头便睡的下面,有这么几句批语,【“闲杀英雄,作者胸中血泪十斗”—金圣叹】,什么意思呢?一个大英雄,却不得不来做和尚,让这个英雄投闲置散,让这个英雄无事可做,作者写到这个地方,内心里面也是充满血泪之情的。所以鲁达在禅床上睡觉,首先引起了我们的同情,我们对鲁达的这个举动,我们可以很感慨,甚至我们还会下泪,我们为什么感慨呢?我们为什么下泪呢?我们为什么对他有那么多的同情呢?我们同情他是因为命运,给鲁达太多的磨难,可是我们又觉得这个事情很好笑,为什么呢?因为鲁达给了命运一个小小的调侃,命运在磨难鲁达的时候,我们是感慨的,鲁达在调侃命运的时候,我们是快乐的。
在之前的多次讲述中,我们都看到了数百年来对于《水浒传》进行评点的两位著名人物,明朝的李贽和明末清初的金圣叹,对于这个花和尚鲁智深一直是给与了极其高度的评价,甚至超越了《水浒传》中其他的众多英雄好汉。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一个看起来连个合格的和尚都不是的鲁智深,这让两位评点大家多次赞誉他为佛呢?这其中的蹊跷道理究竟是什么?
讲到这个地方,我们可能还得要说一个,禅宗在禅修上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观点。禅宗发展到后来就变得非常的生活化,有这么一个故事:在《五灯会元》上,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叫源律师的一个和尚,问大珠慧海禅师一个问题,大珠慧海禅师是一个得道的高僧,修行很高,他问了他一个问题,他说和尚,和尚是对得道高僧的尊称,你平时是不是在修道的时候很用功啊?大珠慧海禅师说当然用功,修道的时候怎么能不用功呢,那源律师接着就问了,那你如何用功啊?大珠慧海禅师告诉他八个字,【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我的用功就是,饿了我就去吃饭,困了我就去睡觉。这个源律师就糊涂,饿了吃饭困了睡觉,这就叫用功,生活中很多人不都是饿了吃饭困了睡觉吗,他们是不是跟你一样都在用功?大珠慧海禅师说,不一样,他们在饿的时候,该吃饭的时候,他没有吃饭,他在那儿算计,在该睡觉的时候,他也睡不着,辗转反侧,干什么?也在那个地方算计。这是禅宗里面非常有名一段公案,很有名的一段公案,这个公案很形象地说明了禅修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平常心】,而且这个行为和鲁达此时的行为,是不是很像啊?非常相似,【饥来吃饭,困来即眠】,很相似,所以后来李贽就觉得,鲁达这个人最能够体现禅的这样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游小说推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