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 pro新款2018插图贴纸

如题,这次测评一定是最简单也最困难的一次测评,说简单是说ipad应该算是大家都很常见的一款产品了,目前我都不记得一共更新了多少代了。说困难也是由于这款产品太常见也太熟悉了。真要测评拿出来一个大方向也实在不容易。整体测评我想还是从基本用户体验的角度入手,去分享我对产品的感受。

这款主打教育的ipad在3月27日的春季发布会上与大家见面,发布会的整个主题就围绕教育展开,相比之前的iPad2017主要升级了A10处理器以及对Pencil的支持,这是目前支持Pencil最便宜的产品了。他到底表现如何下面和我一起看看吧。


包装依旧是熟悉的风格,白色的上面有ipad面的照片,当你从正面看上去你甚至不能确定这到底是哪一款产品。Pencil的包装没变,正面就是产品的照片。

心水这只Pencil很久了,之前也去苹果商店体验过笔的触感,但是由于当时只有ipad pro可以用这只笔就一直没狠下心去买,毕竟ipad pro太贵了。单纯为了笔去买单,我还是穷。

侧面是Pencil的标识。

包装背面有展示怎么给笔激活以及充电方式的示意图。

打开包装就看到一只白色的笔在里面,附件较为有用的就是笔头以及充电转换器。毕竟设计的是L接头的,一般都是用ipad给pencil充电,充电速度也不错。可以在ipad上查看pencil的电量情况。

笔头采用类似软橡胶材质,采用内螺纹方式固定。

后面充电口的笔帽采用磁吸付链接方式,日常小心点基本不会脱落。

取下鼻头会看到内部结构,在不使用笔头的话是不是直接使用的。

充电头取下就是常见的L接口,充电和与ipad匹配都需要通过他来实现。

通过转化头也可以使用充电器给他补点,实际发现续航非常久。到手之后十五天左右的使用下现在还有70%电量。

第一次激活需要把笔插入ipad底部接口,充电也是这样的操作。

我收到的iPad 2018是黑色 32G版本。现在苹果从32G起跳我觉得是略有些尴尬的。不过这款产品一共就两个容量配置,一个128G一个32G版本,并不像是ipad pro那样会有512G的超大容量版本可以选择。毕竟他主要还是定位低端入门产品的。

取出ipad之后可以看到底下一层就是充电线和说明书一类的。5V 2A的充电器在说明书下方。

附件一览,一贯的苹果风格没什么想说的。

5V 2A的充电器家里也好几个了,这款ipad2018电池容量为8827mAH,一次充电时间还是需要蛮久的。期待可以早日加入快速充电的行列。

充电线,没什么可以多说的。太常见了。

后置以及和前代产品保持一致,依旧是2.4光圈800玩像素的摄像头,支持实况图片、自动对焦、HDR等常见功能。而且不像是iPad pro那样会突起一块,当然也没有闪光灯。当然实际的拍摄效果不如ipad pro那么好。不过很难想象有人拿着ipad上大马路拍照去。

扬声器和充电口依旧保持在机身底部,双扬声器设计。

3.5耳机接口依旧保留。

正面看去这个外观好像已经4年没有改变过了,我的第一款ipad产品就是ipad air就和他撞脸。2018的三围是240*169.5*7.5mm,469g的重量让这款产品相比沉重的笔记本还是有一定的便携性的。

Touch ID依旧很好用,特别是现在密码这么复杂的时候,刷指纹还是最舒服的。

屏幕边框依旧比较宽,毕竟外观是没有变化的。相比手机常见的2.5D平滑边缘iPad的屏幕还是平的。

ISO 11.3系统搭配和iPhone 7一样的A10处理器速度上还可以,性能当然和最新的A11略有差距,但是也肯定够用。在使用iMovie这样的app的时候感觉还是略有些捉急。

官网查的数据前置摄像头只有120W,2.2的光圈。整体是被缩减到不能在缩减吧。不过好在等多就是微信视频一下,我想谁也不会举着iPad上扬45°角自拍吧。

一侧是音量调节键,取消了静音键设计。

到手系统就是11.3了,32G的空间可用的还算不少,现在看视频基本也都选择在线观看了。也不会拿来自拍所以感觉32G应该勉强够用。

虽然屏幕并非全贴合屏幕,但是实际上手并没有太大区别。

9.7寸的尺寸应该是大多数用户最习惯的,这个屏幕大小看个书刷个网页都没什么问题。

2018,我更加想要的是这支笔。自己学设计出身,高中最后阶段都在拿着各种铅笔颜料涂涂画画最后才混进了一所野鸡大学,在学校里接触到了wacom。大二的时候开始用手写笔绘制CG的日子,很苦逼,但是当时就被wacom的精准定位折服,当时的压力才只有512,现在好像都8192了吧。但是最后我并没坚持下来,现在工作也完全用不上wacom,但是我还是有一颗热爱美术的心。(虽然画的就非常烂)

Pencil这支笔之前每次去苹果商店我都回去摸一下,在iPad pro上画两笔试试。每次体验都会告诉我这支笔画在屏幕上的感觉真好,能明显感觉到画出的线随着手感压力变化而变化。各种笔触的模拟体验都非常真实,但是在iPad这样的屏幕上的画画体验我觉得仅能算是良好。但是毕竟屏幕的大小还是会限制你的创作大小。即使最大的12寸的也不如一般屏幕的大小,当然你说高手可以画的很好,那是,高手给他一支粉笔都比一般人画的好。体验下来感觉这支笔对于业余画家或者孩子学习画画的情况很合适。还有像是在 Pages文稿里面加入批注也很方便。而且笔在绘制的时候或者选择的时候会比手指精准很多。

手感方面,20.7g的重量,175.7mm的长度,8.9mm的直径。上手感觉真的就像是苹果说的就像一支铅笔一样。上手感觉手感较为一般,毕竟就像一根较重的筷子一样,很滑。重量前后分配的不均匀,画画时间长了手绘感觉很酸。网上也有增加手感的小东西再买,但是感觉买了就没办法用一些颜值很高的收纳了。所以我们就选择了一只Twelve South的磁吸防丢,日常保护我的pencil。

和iPhone 7P一样采用A10处理器,要说这个处理器过时了其实感觉也并不会,对比我只得iPad mini4整体感觉这台iPad2018还是流畅。到底分数如何呢?GeekBench 4跑个分吧。

整体分数看着还不错,2.3Ghz主频,2G运行内存。要说对比的话肯定是不如iPad Pro系列的了,整体和iPhone 8也有差不多1/4左右的差距,但是实际使用体验感觉并不明显。对上一代2017的提升应该还是非常明显的。

安兔兔试试,分数不到20W。

好马配好鞍,那么这台外观上没有变化的iPad 2018到底有什么配件可以让我们提升使用体验呢?也是由于2018刚出没多久,在的选择上面并没有很多选择,而且在选购时要非常注意兼容性问题,毕竟在9.7寸这个规格上苹果有太多的同类产品了。很多都是细节上的变化。

最终我选择了官网有售的一款保护壳。STM Dux Plus的保护壳,毕竟在家里孩子还是会使用这款产品的,安全的保护是第一位的。选择了iPad 2017的规格,到手后可以看到整体是完美适配的。保护也十分全面。颜值不错。不过整体我还是期待后续有出品类似iPad Pro哪样可以收纳Pencil的保护壳。

 关于Pencil的收纳我也是十分头疼,毕竟目前还没有专门的2018款能收纳笔的保护壳。最终选择了Twelve South PencilSnap这款。颜值做工都很不错,而且支持吸附功能可以吸附在我现在的保护壳上面。解决了pencil没有办法携带的现状,而且保护性能极好。

作为主打教育的iPad 2018,其实我目前能接触到相关的教育主要还是给孩子学习英语算数一类的,孩子报名的兴趣班都有app,而且做的很好。像是魔力童英语就是,国内某知名培训机构开发的。里面很多内容孩子都非常喜欢。而且上幼儿园也是很多教学都是有iPad相关的体验。

朋友家孩子上的是双语小学,基本就是通过ipad来学习,日常作业也是在ipad上完成的。只要每天带个iPad去就可以无纸化教学了,当然这样的做法我觉得有利有弊。让孩子过早的接触这些我觉得也不好,看多了电子产品对眼镜的伤害肯定还是有的。

另外我觉得ipad对于学生来讲会是一个不错记笔记的方式,一般像是很多数学符号像是键盘很难打出来的那种αβ一类的或者更难得那些,遇到这样的在手写输入会更加方便,配合在Onenote的体验无疑是最棒的。同时随时保持、同步功能完全不担心笔记丢失,不同设备间也能自由查找同步数据。附上一个ipad2018+pencil的手写输入笔记场景,像是上面很多的数学符合你是要想靠键盘打出来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整体感觉One Note对于电子笔记本整理会是一个很棒的app,当然我也会使用像是象印笔记这样的。但是仅支持2个设备同步,所以感觉还是Onenote更好用一些。上课记一下笔记手写输入这些数学字符很是高效快捷,而且也支持自动设别转化。

在阅读PAF等文档一类的话我会把资料存储在NAS或者百度云一类的网盘上面,一个是目前容量较小。不适合存储很多空间,二是合理的调配网络资源实现应用最大化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像是很多nas自带的播放器可以兼容非常多的格式,使用起来更加的方便。

像是CAD这样的app也是有的,但是不知道是性能问题还是什么原因,每次打开都很慢。而且非付费版仅能查看并不能编辑。

我现在很喜欢的一种方式,使用Adobe的LR处理照片。当然仅是iPad拍摄的照片的话可调整的并不是十分丰富,但是可以通过NAS访问5D3的RAW格式照片,编辑RAW格式的照片就更给力了,反应速度还不错。想更直接的话也可以给iPad配置读卡器,其实我目前的工作流程也不错。

LR调色逻辑还不错,上手难度不高。很容易适应。操作体验也不错。

前文就有提到的iMovie的app,这个我觉得是现在非常好用的一个视频编辑软件。我的很多开箱视频都是手机拍摄之后用iMovie完成剪辑的。

像是值得买这样的app的阅读体验也很不错。这个自然没什么说的了,期待早日加入可以在ipad上码字的功能了。

影音娱乐方面,各种像是优酷一类的app多的数不胜数吧,加上airdrop。使用起来没啥说的,配合NAS也是很好的影视终端。当然要解决一下格式兼容和解码问题,目前nas基本能搞定解码,用DSfile基本就够看大片了。

文件夹管理功能能ipad向移动办公更进一步:

一直想说ipad会是苹果在移动办公领域重要的一步,当然应该说ipad pro更像是,Pro支持键盘输入,Pencil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手写笔,但是实际的办公能力还是较弱,毕竟在文件传输、文件管理上和一般电脑还是有较大差距的。

但是最新的ISO11系统之后带来的文件夹管理功能,似乎也给ipad打通最后的穴道。完善了在手机或者ipad上文件管理的体验,文件应用底部有浏览和最近的标签,在浏览器中也可以快速访问iCloud上货设备上的文件。管理体验非常接近电脑的文件夹管理了,对于IOS用户我觉得这是一次不错的升级。

在文件夹中有搜索、或者直接查找文件位置一类的功能。而且还支持标签管理特性,可以用不同颜色标签进行快速的分类等等,当然这样和我们一贯的使用体验还是有较大差异的。

整体Pro配置都要好过2018,处理器等方面优势不小。而且内存更大。屏幕技术也更好一些。但是从需求和价格出发,你要是仅是给孩子或者自己看个电视剧,那么买个便宜的都行。如果想做生产力工具那么那个也别买。要是就是学生上课记个笔记什么的,当个大号的电子笔记本,那么2018够用了。你要是在高点需求,没事想做个Vlog,用用iMovie啥的,那还是Pro或者12.9的Pro更给力点。

为什么不PK最新的Pro5呢?毕竟CPU没多大升级,就是笔的压力变了,而且也不送笔了。所以目前没更新的状态下我不推荐买苏菲Pro5。就拿苏菲Pro4来比较,毕竟我自己也是苏菲Pro4的用户。不得不说苏菲这一类的二合一平板优势不小。轻松便携,出差作为生产力工具也一点问题没有。苏菲这么好那么和苏菲有什么可以PK的吗?

从家庭娱乐轻办公的角度去看看2018和苏菲Pro4有那些地方值得我说到说到。首先价格上肯定2018更加廉价。配上Pencil或者罗技即将出品的那支整体价格在3K左右或者不到3K。加上一个就可以实现轻办公了,但是没有鼠标的加入在输入时候换行和移动光标一类的还是会略逊于苏菲的。

影音娱乐方面,两者应该半斤八两,当然你要是需要高清解码需求的话苏菲可能略胜一筹。但是2018的Airdrop功能可能会比苏菲在播放上更加可以炫技,苏菲如果需要扩展外屏是需要转接设备的。

续航方面根据使用场景不同很难pk谁胜谁负,整体感觉续航时间控制的还都不错。

系统友好度方面肯定iPad更适合家庭用户使用,和手机一样的交互方式对于家里的老人或者小孩都更容易上手。一般让学龄前儿童去使用Windows系统还是有些为难他们了,而且特别是这样触屏的设备。

主要从使用感受入手来写了我对iPad 2018的一些看法,自己不是iPad的重度用户,目前的使用体验来讲iPad 2018表现不错。Pencil的加入让这款iPad性价比十足,反正对我这样的穷人来讲。我肯定会买便宜的,毕竟我对Pencil倾慕已久。现在的价格是会引发我剁手的。iPad 2018对我来讲娱乐性不错,生产力工具我觉得最多一半一半吧,想适应这玩意做生产力工具那真像是老罗的TNT显示器了。不过至少ipad还有LR可以用,比仅能做office的产品还是靠谱的。

最近的平板电脑市场受到大屏手机和超薄笔记本的强力冲击,有点日渐低迷的趋势。

虽说如此,但还是不妨碍有不少小伙伴想剁手!比如小编我,最近还真打算购入一款平板电脑。思来想去还是觉iPad最靠谱。

可网上一搜,各种款式型号却迷了我的眼...傻傻分不清楚~ 原来不仅国产手机型号多,iPad的型号也不少啊...所以小编干脆总结出篇简洁易懂的iPad剁手攻略出来,给小伙伴参考参考!

自2010年iPad正式发布以来,已有八年之久。ipad系列至今已经发布了6款,而最新发布的iPad2018可以算是iPad中最具性价比的产品了!

采用分辨率为2048 x 1536的9.7英寸的视网膜显示屏,以及处理性能极强的最新A10仿生芯片。最重要的是ipad2018还支持Apple pencil。

不过并未采用全贴合屏,也就是说书写时笔尖并未屏幕完全贴合,有着0.1mm左右的误差。速记小字时可能会有些许影响,但流畅度是没影响的。

当然一分钱一分货,iPad2018加手写笔仅3000左右的价格,这性价比已经无敌了好嘛。喜欢用ipad做笔记、预算又比较少的小伙伴可别错过这款!

而iPad pro则具有10.5英寸以及12.9英寸两款可选,除了屏幕大小其他方面并无任何差异。

主要面向的人群更多的是专业用户,拥有非常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同时视网膜显示屏带有ProMotion自适应刷新率和原材显示技术,对于色彩各方面的呈现更为完美。

否则你以为“最强显示屏”是白叫的?而且除了A10高性能处理器以外,扬声器以及摄像头等各方面的配置也更高。

所以除非你实在需求高or预算不愁,否则确实没必要花这钱。毕竟打字等各种耗时耗力的精细活,用MacBook或其他台式电脑更为顺手。

而ipad的mini系列是主打便携度的,显示屏仅7.9英寸,单手握持没什么压力。重量也只有不足300g,平日在各种公交上使用确实非常合适。

况且采用了全贴合屏,屏幕ppi更是高达326。也就是说比起ipad 2018,ipad mini的屏幕素质着实是高出不少。

不过在性能方面,ipad mini4内置的A8仿生芯片。在图形处理效率、游戏帧率流畅度等方面都远远不及其他款ipad那么强劲了。

再说了,也不支持Apple pencil等配件,许多方面的差距着实明显。

如果你特别注重便携度,同时对平板仅有看视频、听歌等的基本需求,对处理器的要求并非十分苛刻,那么ipad mini还是可以斟酌一下的。

iPad air其实就是ipad系列的第五代产品,只是不知道苹果哪根筋搭错取了个这样的名字。小编一开始还以为air是新譬的另一个分支系列呢...

当然既然取名为air,重量上还是比常态ipad要轻些许的。不过现在苹果官方都早已砍掉air这条生产线,就不多谈了。

介绍了这么多,若你真想购入一台最合适的ipad,小编还是推荐是去实体店体验一下,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嘛~

  【PConline 杂谈】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马上就要迎来2018年农历新年,在过去的2017年平板电脑市场一如往常的平静,好像并没有出现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或者事情。其实在平静的市场环境下,平板电脑厂商已经在着手产品路线改革。其中尤以苹果的动作最为明显,作为平板电脑市场当之无愧的老大,它受到市场整体销量下滑的压力可想而知,改变迫在眉睫。

  iPad在我们的认知当中是游戏娱乐最佳选择,尤其是在出差、旅行这种需要长时间在火车、飞机上的情况下。高性能、长续航以及海量App资源是我们选择它的最主要的原因。然而随着手机屏幕的增大、性能的增强以及远超平板电脑的便携性能让平板电脑产品逐步被忽视。这也是平板电脑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为此厂商纷纷转变产品策略,从娱乐转向办公、转向教育。

  iPad的产品路线就是典型的转向办公的案例。相比于其他品牌直接采用Wintel的办公解决方案,苹果选择了在自己原有硬件、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开发,也就是如今市面上依旧销售火热的iPad Pro产品以及装机量持续增长的iOS 11。与之前的几代系统相比,iOS 11真正实现了iPad变身办公设备的愿景。

  尽管苹果不是第一个为平板电脑增加触控笔这个配件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确实把笔做到了数一数二的地步,配合iOS 11系统以及全新的硬件产品,为用户带来了不一样的iPad。从如今的iPad Pro产品来看虽然还不能完全取代PC在办公中的作用,但已经能够胜任一部分工作。钰轩在之前的中曾提到iPad Pro不再是一个娱乐工具而是一个真正的生产力工具。为了证明这一点,钰轩选择两款软件,通过软件的介绍让大家和钰轩一起来体验iPad Pro的生产力。

  Affinity Photo是Serif旗下的一款主打照片编辑的软件,提供除iPad版之外的Windows和Mac桌面版。Affinity Photo是一款“移植”性质的软件,它将桌面版鼠标和键盘快捷键的操作移植到平板电脑上,利用多点触控和Apple Pencil给用户带来更加方便快捷的操作。

  Affinity Photo保留了Mac版的风格,如果要说它和哪个软件相似的话,我想大家的第一反应一定是Photoshop。例如,工具栏位于屏幕边缘,用户可以用画笔进行编辑,使用填充,添加形状和文字,也可以进行画面图层的选择和移动。

  iPad Pro搭载的强大的图形处理器可以让用户在调整画面后能够得到实时响应,虽然不敢说可以和真实绘画的体验完全相同,亦相去不远。用户还可以配合Apple Pencil进行一些精细的操作,Affinity Photo本身对压力、倾斜和角度敏感方面做了配适,这些操作能够让用户使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iPad版Affinity Photo不仅能够处理无限图层、即时撤销历史记录,还提供了包含调整图层、图层效果及实时滤镜图层的完整库可供使用。还有拥有完整高级排版选项的文本工具和矢量绘制工具。用户可以对所有图层进行分组、剪切、蒙版或混合在一起,以创建镜面组合。

  除了以上功能方面的便利外,相信很多真正想用这款软件的人最关心的一点是图片处理完之后保存文件的格式是不是与我其他桌面软件兼容,文件的导出方式是什么?答案是:提供多种常用图片格式,用户完全不用担心兼容问题,至于导出方式方面,用户可以在iCloud转存或直接编辑,Mac上可以直接查看,实在不方便的话还可以通过多任务功能拽到QQ发送给自己。

  不同于Affinity Photo的修图工作,Procreate是一款画图软件,简单来讲它是一个能让用户在屏幕上作画的软件。软件把画家在作画的时候所用到的几乎所有功能都囊括其中,画笔选择、调色、笔刷等等。虽然钰轩的绘画功底不是很好,但看到这款软件之后还是有种放手一试的欲望。

  多点触控和Apple Pencil的组合可以让用户作画的时候非常的方便,放大缩小画布,用户可以在像素级别对作品进行修改,你可能会说我之前的软件也能实现这个功能,但你对比一下两种的操作方式,哪一个更便捷呢?

  Procreate对于一个需要绘画的人来说绘画所需要的功能基本都有了:取色有色环;笔刷,有各种仿真笔触、支持自定义;图层哟类似PS的图层;手势操作,比如前进、后退的历史功能;导出多种格式的文件等等。相比于其他的绘画软件,更像是一个可以让你精心绘画的软件,一款能够让你仔细研究的软件。

  虽然平板电脑的市场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繁荣,但也让平板电脑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从上面两款软件的简单介绍相信大家对于iPad Pro在创意工作方面强大的协助能力有了初步的认识,它们还有更大的潜力亟待挖掘。就产品本身而言,iPad Pro在性能方面已经能够满足这些创意绘画、修图工作者的需求,再加上软件方面的优势,iPad Pro取代传统PC或许真的会实现。为什么说或许呢?原因在于目前的操作和功能只能取代部分绘图、修图的工作,完全取代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第一步iPad Pro迈的很坚实,所以长远来看取代传统PC或许真的能实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pad pro新款2018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