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联在线 做的循环新易贷微贷款能循环吗如果还不上,会怎样

前不久又雷了一大平台——。4月份和朋友讨论过这家平台。观点很明确:如果是薅个路由器、体脂称啥的就算了,真金白银十二分不建议去冒险。

言归正传,今天要测的是:。先说平台,人气还是很高的。但细看这家平台,有不少硬伤。要投,我没找到太多理由的。

如此人气高,我推测或主要有三个原因:

1)高出行业水平2-3个点的收益

2)100强以内的评级排名,且在之家排名较高:52名。

3)运营时间长(5年)。

那么,来测评这家平台,到底是否有可投性。

新联在线,2013年7月上线。先后运营很快5年。

运营时间长,曾被投资人看做道德风险低的一个标志。但运营时间长、又默默无闻,这类平台经历股权变更、悄然卖身,则可能成为网贷新雷点。

所以千万别因“运营时间长”、“投了这么多年都没事”麻痹大意(改天再来跟大家聊这个事)。

扯远了。来谈平台背景。

这家平台运营5年,一共有两次资本动作。

1)2016年1月,新联在线宣布获得A轮融资,风投方为新加坡地产开发商Kingsland Development集团,额度5000万。

2)2017年2月宣布完成B轮融资,投资方为“深圳中京华宇集团有限公司”。

这家公司被说成:中国华宇经济发展有限公司、郑州粮油食品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中国京安信用担保有限公司三家公司合作成立的一家大型国有企业。

也就是新联在线国资背景的来源。

A轮网络信息甚少,无从考证。增信有限。

B轮为著名的“华宇系”。但却并不是个好爹,华宇系P2P平台暴雷已经不计其数:

2016年8月,跑路失联;

2017年2月,清盘;

2017年7月,提现困难;

带华宇系标签的20几家,最后只剩下几家还在正常运营平台。于是,在2018年2月新联在线开始甩爹。

由“深圳中京华宇集团有限公司”的入股,变更为去除“华宇”字眼的“广东中京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入股。

表面看,变更的股东。股权上已经去除“华宇系”标签。但看“中京”的字眼,就知道“广东中京”和“深圳中京华宇”有关系。

查看广东中京的股权关系:

广东中京是“中京军融集团(深圳)有限公司”的股东,而“中京军融集团(深圳)有限公司”历史原名,正就是“中京华宇集团(深圳)有限公司”。

因此,甩爹只是换汤不换药。

但这并没有完:2018年3月,新联在线股东再变更为“中京北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这家公司追溯上去,即是直接的“华宇系”公司——中京华宇集团(深圳)有限公司。

因此,新联在线仍然是“血脉纯正”的“华宇系”。

而从华宇系“儿孙满堂”情形看,就明白。华宇背景,基本就是买卖增信的国资壳。

何况2017年3月许,华宇老爹“中国华宇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专门出了个“没有入股任何P2P平台”的甩锅公告。

写到这,我基本就对这家平台投否定票了。派系平台,尤其是暴雷过的派系平台,不投。

这包括团队与业务。但看平台团队,基本是凑数的水准。

排在最上的执行董事吕衡川,履历为“中国京安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现任职广东中京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中京军融集团(深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从这个履历看,基本是“华宇系”工作背景。且这人还在华宇系的“广东中京”任职。目测,他并不在新联在线管理经营,而仅作为平台买壳“华宇”,附带赠送的挂名增信。

排在第二位的:许世明,则才是平台真正创始人并做平台具体经营管理的头号人物。

不过履历平平,法律背景出身,在金融上只有些民间担保机构履历。

其余人员太过年轻,履历模糊且单薄。可圈点的不多。姑且是运营、财务、人事、技术等各模块的中层负责与执行人。

风控与机构合作部经理,是位年轻的女士。从这职位称呼,大致可推测:新联在线的资产,来自合作机构。

那么来看看,这家平台的资产业务。

早期平台有非常多的业务线条。现在缩减为四个产品:国电通、国应通、、、以及NU委托出借的自动投标工具。

(目测同样是“集合标”有政策风险,因而平台将原E计划,改成“NU委托出借”。)

那么四个产品,代表的资产依次是:

国电通、国应通,由其官网介绍是:P2G的供应链金融产品。

前者是政府店里工程企业的保理及订单融资产品;后者是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以其应收账款为抵押的融资借款。

抛开政府因素,就是供应链金融、保理资产。

联保通,对接的则是非银持牌机构的资产。具体是什么,官网也没说清楚。大概率仍然是保理业务。

这类资产容易大额。这家平台业务从平台上线之初就因袭下来,又平台一直做惯了与担保机构合作的资产业务模式,想要调整并不容易。

这在平台安全保障——资产风控合作类里,也能证实这一点:

合作的机构,几乎都为典当、小贷、保理、担保等机构。

大概率这家平台业务模式,仍然是最原始的模式。这种模式,赚钱空间小,在合规上存有难度。

再有的是,这家平台被自媒体《深扒股东结构成疑的新联在线:违规担保引发的是标的虚高》曝光,车贷业务车辆估价虚高。被怀疑假标。

总之,资产业务上也有不少问题。想说投它不容易。

那么,我对这家平台的观点,也非常简单:

这家平台,从哪个方面看:都找不出投资、比较强的支撑点。何况带着“华宇系”的帽子。怕了怕了,不推荐、不推荐。

华宇系,还有这些平台(不完全统计):

、、、、、、、、、一起理财、中航。

前不久又雷了一大平台——。4月份和朋友讨论过这家平台。观点很明确:如果是薅个路由器、体脂称啥的就算了,真金白银十二分不建议去冒险。

言归正传,今天要测的是:。先说平台,人气还是很高的。但细看这家平台,有不少硬伤。要投,我没找到太多理由的。

如此人气高,我推测或主要有三个原因:

1)高出行业水平2-3个点的收益

2)100强以内的评级排名,且在之家排名较高:52名。

3)运营时间长(5年)。

那么,来测评这家平台,到底是否有可投性。

新联在线,2013年7月上线。先后运营很快5年。

运营时间长,曾被投资人看做道德风险低的一个标志。但运营时间长、又默默无闻,这类平台经历股权变更、悄然卖身,则可能成为网贷新雷点。

所以千万别因“运营时间长”、“投了这么多年都没事”麻痹大意(改天再来跟大家聊这个事)。

扯远了。来谈平台背景。

这家平台运营5年,一共有两次资本动作。

1)2016年1月,新联在线宣布获得A轮融资,风投方为新加坡地产开发商Kingsland Development集团,额度5000万。

2)2017年2月宣布完成B轮融资,投资方为“深圳中京华宇集团有限公司”。

这家公司被说成:中国华宇经济发展有限公司、郑州粮油食品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中国京安信用担保有限公司三家公司合作成立的一家大型国有企业。

也就是新联在线国资背景的来源。

A轮网络信息甚少,无从考证。增信有限。

B轮为著名的“华宇系”。但却并不是个好爹,华宇系P2P平台暴雷已经不计其数:

2016年8月,跑路失联;

2017年2月,清盘;

2017年7月,提现困难;

带华宇系标签的20几家,最后只剩下几家还在正常运营平台。于是,在2018年2月新联在线开始甩爹。

由“深圳中京华宇集团有限公司”的入股,变更为去除“华宇”字眼的“广东中京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入股。

表面看,变更的股东。股权上已经去除“华宇系”标签。但看“中京”的字眼,就知道“广东中京”和“深圳中京华宇”有关系。

查看广东中京的股权关系:

广东中京是“中京军融集团(深圳)有限公司”的股东,而“中京军融集团(深圳)有限公司”历史原名,正就是“中京华宇集团(深圳)有限公司”。

因此,甩爹只是换汤不换药。

但这并没有完:2018年3月,新联在线股东再变更为“中京北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这家公司追溯上去,即是直接的“华宇系”公司——中京华宇集团(深圳)有限公司。

因此,新联在线仍然是“血脉纯正”的“华宇系”。

而从华宇系“儿孙满堂”情形看,就明白。华宇背景,基本就是买卖增信的国资壳。

何况2017年3月许,华宇老爹“中国华宇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专门出了个“没有入股任何P2P平台”的甩锅公告。

写到这,我基本就对这家平台投否定票了。派系平台,尤其是暴雷过的派系平台,不投。

这包括团队与业务。但看平台团队,基本是凑数的水准。

排在最上的执行董事吕衡川,履历为“中国京安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现任职广东中京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中京军融集团(深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从这个履历看,基本是“华宇系”工作背景。且这人还在华宇系的“广东中京”任职。目测,他并不在新联在线管理经营,而仅作为平台买壳“华宇”,附带赠送的挂名增信。

排在第二位的:许世明,则才是平台真正创始人并做平台具体经营管理的头号人物。

不过履历平平,法律背景出身,在金融上只有些民间担保机构履历。

其余人员太过年轻,履历模糊且单薄。可圈点的不多。姑且是运营、财务、人事、技术等各模块的中层负责与执行人。

风控与机构合作部经理,是位年轻的女士。从这职位称呼,大致可推测:新联在线的资产,来自合作机构。

那么来看看,这家平台的资产业务。

早期平台有非常多的业务线条。现在缩减为四个产品:国电通、国应通、、、以及NU委托出借的自动投标工具。

(目测同样是“集合标”有政策风险,因而平台将原E计划,改成“NU委托出借”。)

那么四个产品,代表的资产依次是:

国电通、国应通,由其官网介绍是:P2G的供应链金融产品。

前者是政府店里工程企业的保理及订单融资产品;后者是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以其应收账款为抵押的融资借款。

抛开政府因素,就是供应链金融、保理资产。

联保通,对接的则是非银持牌机构的资产。具体是什么,官网也没说清楚。大概率仍然是保理业务。

这类资产容易大额。这家平台业务从平台上线之初就因袭下来,又平台一直做惯了与担保机构合作的资产业务模式,想要调整并不容易。

这在平台安全保障——资产风控合作类里,也能证实这一点:

合作的机构,几乎都为典当、小贷、保理、担保等机构。

大概率这家平台业务模式,仍然是最原始的模式。这种模式,赚钱空间小,在合规上存有难度。

再有的是,这家平台被自媒体《深扒股东结构成疑的新联在线:违规担保引发的是标的虚高》曝光,车贷业务车辆估价虚高。被怀疑假标。

总之,资产业务上也有不少问题。想说投它不容易。

那么,我对这家平台的观点,也非常简单:

这家平台,从哪个方面看:都找不出投资、比较强的支撑点。何况带着“华宇系”的帽子。怕了怕了,不推荐、不推荐。

华宇系,还有这些平台(不完全统计):

、、、、、、、、、一起理财、中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易贷微贷款能循环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