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附近清吧银泰附近一个人去的小清吧有没有,在哪里

  上班时间:下午6.00到晚上12.00 每月最少3天休 当月有法定节假日多一天休

凌晨四点起床,也不记得是第几回了。早上天气很好,天不亮就出门,到登机的时候才有朝霞,远看还是很美的。机场的地标明显的告诉我,这是在南国。

这回想完全放松一下,不去想工作的事情,仅我一个人走着,感觉 就是内心中的 ,每次都朝圣一般的来,足迹丈量着跟 的距离。


工作之后就少得可怜的时间,需要的就是任性一把。2012年我独自走过再熟悉不过的地标,之后每次来,每次都去了不同地方,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收获。

从机场到汽车南站,路程不要太熟悉,直接等了个公交就跑到之江校区顺路转转。最近一次是上了之江校区隔壁的六和塔,记得还拍了照片,只是当时没有去逛校园了。所以每次都落了那么点,意犹未尽的时候,下次还会来,下次来又发现一些不同。

逛校园,重新捡起来的是拍摄的乐趣,手机里躺着5k多张照片,历时也有好多年,偶尔翻翻它们,总是催着我想去更多地方。远处的钟楼、红砖房、绿荫、草地、蓝天、白云,简直想回到学生时代。之江校区大多是浙大偏文的学科所在,路过一些教学楼,都是文史哲的上课声,不经意的听上几句,没有比这感觉更让人怀念的了。

最近开始走极简路线,切实满足最Basic的需求为出发点。摄影的需求一直跟旅行绑定在一起,每经一地必留下些印记。现在我在此码字,也想起2013年在 的那段时光,似乎太过闲适,只好每天码字度日,?

之江校区在钱塘江边,背靠一座山,隔壁就是六和塔,想想就是个好地方。从地图上看面积不大,慢慢逛下来也要花些功夫,多数时候都在爬山下山。

之江校区里红色的楼有很多,上面这个像教堂一般的建筑,是为数不多的非红楼,是当时的小礼堂。想起之前在武大的校园里,那些老建筑里面上课,也有过类似的感觉。

ps:各种地图app有海拔功能嚒,我是走进校园才知道,上学是要爬山的。之后游览九溪、 的时候也是,上上下下的感受,除了亲自体会似乎别无他法。

上面两幢红楼,被称为是下红房和上红方,近距离观察都上了锁,目前应该是已经废弃了的楼,感觉之前是住过教授 ?

图书馆,我最爱的地方,应该藏书不少,那赫然的三个大字看着就想进去学习(当年咱也是?的)。毕竟只是个游客,忍住就在外面看看好了 ——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看书首先得爬楼梯,简直跟武大老图书馆的思路一样 ?

这两栋楼就这么隔着广场对立着,门上刻着的 "SEVERANCE HALL",看着很古典啊,简直让人想起了Diablo里面的某个场景。刚刚Google翻译为“遣散大厅”,感觉跟宗教有些关系吧,难不成是学校开除学生的地方?查查资料说中文译文是“都克堂”,是给在校师生做礼拜用的地方,现在也是用来当礼堂了。

参考资料:《浙大之江校区:在历史中静默百年》

这钟楼是我在校区里看得最久的一栋建书写筑,顶上四面都是钟,而且很准,看得11点多,明显就是学校的饭点到了(请原谅我真的饿了。。。早起还没吃顿饱饭),A面书写四个大字——“经济学馆”,B面书写——“XX堂”(再次看不懂?)

这钟楼、绿草坪,是不是跟在国外念大学一样呢,不比哈佛、耶鲁、 差吧。。。羡慕浙大的学子们。浙大之江校区也被称为“ 最美校园”(呵呵,武大跟厦大的朋友们肯定不服了),不过今天我是被其美折服了,多么想来浙大念个书啊!

之江校区另外一个出名的地方,就是ta是电影《 大地震》的取景地——


“电影《 大地震》里,扎着两条辫子的张静初,提着行李,在新生报到处和陆毅相遇。相信很多人都对这个场景印象深刻,而这场校园恋情的取景地,就是 的 大学之江校区。”

对,这就是那个“XX堂”

天气太好,运动场,年轻与活力的代表。果然是文学院所,喜欢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

在 这座城里的学校都是幸福的,美丽的城市美丽的学校,而之江校区除了临近钱塘江、六和塔、虎跑泉之外呢,最近的就是九溪了。从校园出来就拐进了九溪路,看地图是可以一直走到 村的。

当天的气温很给力,更可以说是热的,徒步行走也是完全感觉不到已经是秋天了,这两棵树和蓝天,应该更像是在北方吧。

九溪烟树,一路走,一路景。这回选择再次走这段路,就是看中了其中的放松,就这么简单的走着。记得上回来过,是从云溪竹径上到五云山,再绕行狮峰,到十里琅珰,就是 村。这回就是反其道而行了,纯粹为了徒步。

走到半道的林海亭,才了解到“九溪十八涧”的由来——《乌龙的故事》,简单说就是一个小孩吞食了龙珠,化身乌龙,在 村这片地方腾飞时候,留下了十八道痕迹。

一路走都是涓涓细流,想起了那首——“我是小溪流,永远不停留”,哗哗水声,满眼绿色茶园,真是养眼。

时不时就会路过一条溪流,需要穿行而过。

沿途遇到来九溪徒步的人,来这里确实心里很安宁,在九溪的这半天,也是唯一没人通过现代通信方式找我的半天?

被溪流冲刷得五彩的石头,波纹之下也是美极了,赶紧用光影记录下来。

茶树,随处的茶园与茶农,很羡慕这种自然简单的生活。
因为是中秋节过后,虽然来晚了几天,没有看成有名的钱塘潮,丹桂飘香的九溪,也是让人心醉。

午后走出九溪十八涧,就进入了 村,沿途都是人家。看着我是从九溪里走出来的,估计认为我是游客吧,就有老奶奶来兜售自家卖的 茶。谢绝之后继续走,不觉已经饿了好久,赶紧找地方吃饭,给人跟手机都充充电呐。

从点评上了解到,一家叫“羽阳阁茶楼”人气不错,也就在九溪的出口附近,随机回头吃饭去了,农家饭菜果然不赖。本来想点酱鸭的,后来得知,只有下半年家里才会制作,看来冬天再来吃了。

点了有名的杭椒牛柳和酱烧茄子,一个人吃太饱,满足感爆棚;“既来之,则安之”,饭后不忘来一杯正宗的 茶,太舒爽了~透明的玻璃杯,看 茶叶,在开水浸泡下,展开沉浮,清新的味道忘却了一上午徒步的疲惫。慢慢吃,慢慢喝,想时间也走慢一点。

刚刚被老奶奶兜售 茶,因为饭后喝过的缘故,自己也萌生了买茶的念头,随即问了下茶楼老板,家里也是有茶卖的。明前、雨前、雨后的采摘的 茶,自然的被分为了三个档次,明前的新茶也是品质最好,遂买了二两五(晚上找店住下,才算清楚是125g ?)狮峰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杭州西湖附近清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