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重疾险,各保险公司重疾险拒赔!理由没有病理诊断报告,就是说没有确诊!这种情况各保险公司重疾险是否应该赔付??

原标题:又一著名媒体人离世,60天10位媒体人去世均为40多岁,人到中年保险再贵也要买...

又一媒体人离世 年仅46岁

7月11日消息,经多方信源证实,《福建法治报》总编辑黄敏希因病救治无效,于2016年7月11日逝世年仅46岁。随后,记者致电黄敏希生前同事,该消息得到进一步证实。黄敏希另一位同事向记者透露,黄敏希因鼻咽癌没有及时治疗,引发很多并发症而逝世。

黄敏希,1970年出生,享年46岁。在任职《福建法治报》总编辑期间,黄敏希为福建的法制宣传作出了巨大贡献。据了解,黄敏希还积极推动新媒体的发展,在2015年全国省级法制报社社长(总编辑)创新发展研讨会大会上,他曾公开表示:报纸现在发展思路是报纸传统主业不能丢,发展新媒体坚决不动摇。据悉,《福建法治报》由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是福建省内最权威、最专业的法治新闻媒体之一。

60天10位媒体人去世均为40多岁

近两个月来,媒体人去世的消息不绝于耳,更加令人心痛的是他们均为40多岁,正是人生的大好时光也都是家里的顶梁柱,在单位,你真的不重要!不管你在什么单位,你只是单位的草!离开了你,太阳照样升起,你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在家里,你真的很重要,不管你在哪里,离开了你,家就不能称其为家。你只是单位的草,却是家庭的天。

4月26日晨,知名调查记者尹鸿伟因病医治无效,在云南省昆明市去世,享年43岁。

5月3日中午,《绵阳日报》编委会编辑中心主任任杰女士在睡梦中突然离世,年仅42岁。

5月3日凌晨,年仅41岁的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江俊于逝世。

5月4日上午,《解放军报》主任编辑马越舟上校病逝,享年45岁。

5月18日,网易女编辑王雅珊因肝癌离世,年仅28岁。

6月14日,《春城晚报》总编辑杜少凌突发疾病去世。

6月16日,重庆电视台著名记者彭坤子因肝癌去世,终年41岁。

6月26日,《求是》杂志副总编朱铁志辞世,享年56岁。

6月29日,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在北京地铁中突发疾病去世,年仅34岁。

有时候,生命可以很坚强,也很多时候,生命却真的很脆弱。因为,人生无常。透支身体换得所谓的成功和名利,会瞬间一扫而光。最终还要再用钱财去修复我们的身体,给家庭增添了负担,最终带给亲人感伤!倘若你因任何原因离世,那么,对于你的家和家人,天就真的塌下来了!那是不可弥补的痛,那是撕心裂肺的伤。

警惕家里的顶梁柱身体亚健康

上有老、下有小的双重压力,让很多人陷入身心俱疲的“中年危机”。经常熬夜,作息不正常,也不进行锻炼,导致现在亚健康严重,世界卫生组织一项调查表明, 全世界真正健康人仅占5%,病人占20%,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既不完全健康,又达不到疾病的诊断标准。称病前状态。人体有潜在的病理信息,尚查不出器质性病变。如果不给予关注和处理,时间一久,慢慢演变成疾病。中年人是亚健康的高发群体。

卫生部一项数据表明,人一生罹患重疾的几率高达72.18%,超过1/3的人会得癌症、10个健康男性中3个会在65岁前得重疾、10个健康女性中2个会在65岁前得重疾。中国目前有高血压患者1.8亿人,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前期患者2.5亿人,高血脂症患者人数为9000万人,烟民3.5亿人,肥胖症患者超过7000万人,而且各类重大疾病发病率还在不断上升。

40岁前拿命换钱,40岁后拿钱换命

40岁前拼命挣钱,40岁后花钱买命。在工作的名义下,仗着年轻,挥霍健康,透支生命,是很多人的真实写照。四十而不惑,对于40岁左右的人士来说,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的负担都是很重的,一场大病对个人及家庭带来的冲击,可能使多年的苦心经营回到原点。如何加强健康保障也成为每个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因此,在步入不惑中年之前,提早的给自己准备份保障,是非常恰当的。

大好年华,生场大病,半倒不倒,经过积极治疗,人没了,钱也没了,留下一家老小干瞪眼…而重疾险,就是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而设计的。它是医保很好的补充,在你生了重病,急需治疗时,它可以一次性为你拿出一大笔钱来。治得好,我们可以在现在的财力基础上,继续奋斗;治不好,至少你的病躯,没有给家人的经济生活带来太大伤害,也可以较放心的走。

人到中年保险再贵也要买

中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要负担4个老人的养老,还要承担子女抚养教育的开支,如果不幸病倒,继而丧失经济来源,身后的房贷车贷、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必要开支便中断了。因重疾所致收入损失很可能超过医药费,因此,除了报销性质的大病保险外,给付性质的商业健康保险也是必要的补充,患者在生病期间收入的损失可由商业健康保险来弥补。早买保险不但提早有效防范健康风险,同时可以避免因为疾病而被拒保的无奈。

40岁前你挑保险,40岁后保险挑你。无论你多富有,一场重疾,很可能夺走你的所有积蓄;一场意外,很可能让你一无所有。从贫穷到富裕很难很难,但从富裕到贫穷也许就是那么一瞬间!不要再逃避保险,千金难买早知道,万金难买想不到!

保险,一定要提早备足!它是重病时的救命钱;意外时的应急钱;年老时的养老钱;离世后的留爱不留债......

给大保网回复 8位数日期,比如回复

即可把本文自动带上自己的 姓名手机号分享

点<阅读原文>试听定制

【导读】 孩子确诊为重大疾病后,需要核对保单,看是否属于保单中所载明的重大疾病。

孩子确诊为重大疾病后,需要核对保单,看是否属于保单中所载明的重大疾病。下面为大家推荐《少儿重疾险理赔流程,少儿重疾险理赔所需资料》,欢迎阅读。

少儿重疾险理赔流程,少儿重疾险理赔所需资料

当今社会,为全面保障孩子的健康,不少家长都会为孩子投保少儿重大疾病保险。但在理赔方面,很多家长面临诸多问题,到底,少儿重疾险理赔流程是什么呢?

少儿重疾险理赔流程是什么?

确诊即孩子预感到自身身体状况有重大疾病的征兆时,一般都会先到保险公司指定的医院进行求诊。求诊的过程中,医院根据其医疗设备以及孩子的实际情况,会对孩子的身体状况进行诊断,得出是否患有重大疾病以及具体哪些重疾的结论,即所谓确诊。医院确诊都有确诊书,此确诊书十分重要,属于保险理赔必备的材料。

孩子确诊为重大疾病后,需要核对保单,看是否属于保单中所载明的重大疾病。一般情况下,孩子的重大疾病基本包含在孩子所投保的保险中,当然不排除有未包含在保单病种中的可能。孩子需要拨打保险公司客服的电话,向保险公司报案,无论是住院前或者住院后都可以,即在申请理赔前需要报案。保险公司接到报案以后,就会启动理赔程序,进行理赔。

重疾险的理赔,一般需要以下材料:

①诊断证明书、门诊病历、出院小结/住院小结;须加盖医疗机构的有效签章:如诊断章、医务科、住院处、急诊章等。在多个医院就诊需同时提供多个医院的诊断证明。

②医疗费用收据(附处方)、住院费用收据和住院费用明细清单、分割单须为有国家财政税收部门印章的正规有效报销发票收据。

③能确诊的病理、化验、影像、心电图等检查报告须加盖医疗机构的有效签章。

1.先近后远,先急后缓

保险也是一种消费,不一定要一次性买全,少儿期易发的风险应先投保,而暂时较远的风险就后投保。

随时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及所处的风险变化而变化。如果买了一个发生概率极低且风险较远的保险,一直交费却又用不到,难免会觉得不太划算。

2.不要重复购买而导致浪费

这里主要是说的医疗险和意外险等事后报销型的险种,如果孩子已有少儿医保,且家长单位福利好,会为员工子女报销一部分医药费,那么在选择医疗险时可以少买或不买。如果孩子已经上学,学校会要求购买学平险,那么像这种少儿意外医疗的险种可以少买或不再单独购买。

因此,宝爸宝妈们在为孩子投保商业保险前,一定要先弄清楚,孩子已经有了哪些保障,还有哪些保障缺口是需要由商业保险来补充的。进行查漏补缺,比盲目购置,用不了浪费更划算。

3.一定要附加投保人豁免

短期消费型的险种只交一年不用考虑豁免,但长期型的险种一定要加上豁免,这样一来,万一父母因某些原因无力继续缴纳保费时,也不用担心孩子的保费没着落,保险公司帮孩子交,保障继续有效,就无后顾之忧。

花同样的钱,买到更多的保障,保费才能体现价值,物超所值才会感觉划算。

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若有不妥,请告知,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保前防坑,保后维权,尽在李财师说保

保险“理赔难”,这似乎成了“保险”最被人诟病的罪名;而且常常上热搜。

事实真的如此吗?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理赔难”这个话题。

你在纠结保险是否骗人时,有人得到了巨额理赔金

理赔率基本还是非常高,大概在98%以上,拒赔的大概就是2%左右。先说说我身边经历的理赔事件很多。我们公司经身的理赔大概分为几类:

1)高端医疗门急诊理赔:儿童

2)团体意外险,个人意外险,旅游险的理赔:行李延误,航班延误,航班延误导致的酒店交通费用都可以得到理赔。

3)大一些的住院医疗理赔:

2015年泰康500万重大疾病保险。

2018年3月同方全球保险,多次赔付,乳腺癌,30万。28岁的一个小姑娘 

2018年4月份,客户三份保险理赔,100多万。

所以,千万不要被“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现象,干扰你的判断力,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保险。

不同投保方式导致理赔效率各不相同

互联网投保和线下投保,理赔时各有好处。

互联网大大提升了整个保险理赔的效率,“小额快赔”已经成为主流,2000元以下理赔金额,直接在线提交影像资料,4-5个工作日就可以下来。

当然,一个服务好的线下代理人,能够顾及到客户在理赔中出现的情感需求,这也是单纯的互联网投保无法做到的。

其实,真正影响理赔服务的因素,与你这张保单在国内还是国外买无关,与你这张保单适用哪个法律也无关,与你这张保单在线上还是线下买的还是无关。

1.你在投保时是否严格执行了如实告知的义务?

2.买的保险是不是你理解的保险。例如医疗保险,你买了一个意外保险。

总之,只要我们提高自己执行保险规划的操作标准,那么后续的理赔一般都不会有问题。

第一,没有认真对照“健康告知”中的条款,常常会忽视慢性病及相关检查的告知。

很多人在投保时,看到健康告知,常常就会顺手一“无”到底。

我们来看看下图中的第二条:

“您在过去2年内是否做过X光、B超、彩超、CT、核磁共振、内窥镜、病理活检、眼底检查、血液检查、宫颈涂片检查或其他检查并且检查结果有异常?”

保险公司的健康告知问题是非常具体的,你必须一条一条思考清楚。否则可能会影响到你的理赔。不要有侥幸心理。

某先生最近诊断出重疾:某种类型的心肌梗塞。他买了重疾险,去理赔的时候却遭到保险公司的质疑。这位先生的病历显示,他此前一直有高血压,但是在健康告知中却没有提及这一点。

请认真看一看上图中第4项中的第(3)条,高血压是必须告知的既有疾病。

很多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慢性疾病,在健康告知时可能会疏忽或选择性遗忘,这些做法都是不合适的,应该严格对照自己新近的体检报告去做健康告知。这才是对自己负责的做法。

第二,忽视对精神类疾病的告知。

有一个朋友,她曾经患有抑郁症,一直在吃药控制。但是她在投保时并没有告知这一点。后来她被查出癌症,去保险公司理赔时也出现争议。虽然抑郁症与癌症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但是,由于你没有严格执行健康告知,保险公司就有理由拒绝理赔。

第三,如实告知的尺度。

您在挑选了各种各样的保险之后,必然要走到投保这个过程,而在投保这个过程中,您可以看到保险公司罗列了非常多的选择问项。

询问您是否住过院呀,是否有过门诊检查呀?是否有在体检或者各项检查中发现某些身体的指标不正常啊?

这些我们都称之为叫如实告知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显然决定了你将面对保险公司下一步什么样的审核。

根据您提交的信息,保险公司会决定是否要求进一步的提交过往的门诊啊治疗啊住院的病历,或者是根据您提交的身体健康的状况,他要求进一步的进行体检,或者是专项的检查。

有的时候您可能会觉得这个流程好复杂,好麻烦,但是这个流程是必须的,它决定了我们所接受的所有被保人,是否是在一个清晰准确的健康条件下被承保的?

如实告知填写的好,可以达到一种双赢的状态。

什么叫双赢呢?您良好的描述了自己的身体条件,让保险公司在一个合法合规的情况下,接受了你的身体条件来承保,那么你就不用担心你未来在理赔的时候会出现一些理赔纠纷。

比如您在如实告知中填写了,曾经在很多年前,莫名其妙的胸闷或者莫名其妙的头疼过,您知道您这个描述,如果没有更加进一步的准确的诊断和检查,能让保险公司得出什么结论呢?

他什么结论也得不出来,他只能怀疑您,心脏或者是头部是有隐患的,他只能要求您进一步进行专项检查心电图或者是脑部ct,甚至可能这两项还不足以说明您身体的问题,他就会要求更多的检查,可能你觉得好麻烦,但这实际上是您提交的信息所导致的。

千万不要给保险公司整一个猜谜语的过程,让保险公司猜你身体好不好。但是保险公司没有那么多的财力人力物力大量的花费在猜的这个过程中,他一次没猜中两次没猜中,您给他的答案他都弄不明白你身体好不好?他就放弃这次承保了,那对你来讲也是一次非常的遗憾的损失。

第四:医生病历的书写的问题。80万的重疾保险理赔案例

非标准体健康告知和产品选择

例如线上产品可以购买智能投保的产品。

自己的社保卡被借用了,怎么办?

1、医保卡外借,就医记录为小毛病

比如感冒、发烧、单次可以治愈的肺炎、意外擦伤等,对于这些小问题正常人都可能遇到。

对于这些情况都不会影响核保结论,所以就算投保时不告知,也不会影响核保结论,自然也不会影响理赔。

2、医保卡外借,就医记录为某些状态

如果外借医保卡给自己的亲戚去医院体检,由于亲戚是乙肝小三阳,所以这个记录也会归在自己名下。

在后续的投保过程中,提供自己近几年的体检记录,经过保险公司核保,最后顺利承保。

所以大家可以参考这个案例,对于乙肝以及类似情况,可以通过提交资料证明自己的清白,那么自然有很大的几率是正常承保的。

3、医保卡外借,就医记录为慢性疾病

如果医保卡外借导致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治疗记录,就算提交体检报告,可能核保结果也非常不理想。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高血压和糖尿病都是可通过药品控制的,投保时,保险公司没办法判断你是否真的血压和血糖是正常,所以想获得好的核保结论自然是不容易的。

如果有这种情况,同时尝试多家公司同时投保,核心的逻辑就是向保险公司证明,我是清白的,出险风险不高,期待保险公司能给出比较好的承保结论。

1、记住保留相关证明证据,交通事故当中,交警,等相关部门开具的证明。例如旅游险当中,飞机延误,等也需要航空公司开具证明。

2、尤其病历的书写,找专业的人员帮你审核之后,再提交保险公司。

扫码下方二维码,添加夏沫小师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各保险公司重疾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