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试的时候,问了同桌一道题,被课堂上老师出了一道题知道了怎么办

    前言:作者曾在美国最负盛名的常青藤高校之一选修了本科基础课程,以日记形式呈现了一流的本科教育细节,其中课堂内教学经验和课堂外学习环境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有很好的借鉴启发意义。

hour,即看教学进度随时加课;实验是每周一个下午3学时),但很精干(一学期3门课,上一次课才一小时就不给你教太多,少量多次更能保持学生注意力)。每周都有大大小小的考试(10周课程就是81015分钟测验+2次各一小时期中考试+1次三小时期末考试共计大小11次考试,每周一测是从65分钟里抽出1015分钟),平时还会留一些作业帮助预习,单出题目就够教师花时间的了。课前预习一章内容是必须的,要不然很难跟不上课堂节奏。

PPT是我见过的最精美一份,图片动画视频很丰富,文字很简练,教室有四五种灯光组合供教师选择,营造了在博物馆听课或是在拍科教片的课堂氛围。时效性强,比如两周前的科学新发现(含视频)就能入选课堂作业和讨论,但学生们被事先要求就阐述一自然现象提出假说和验证。

一小时的课就能提问三四十次,身旁的几个学生在频繁举手回答之时,方觉自己像个局外人。60个学生有一半多带电脑去上课,但都是用来记笔记的,Wifi信号好但没有一个人上网,嗒嗒的打字声犹如身处GRE考场,更没有一个人摆弄手机,不分男女都是在忙着记笔记。整堂课的节奏除了听课就是记笔记、思考、小组讨论和问答。一学期三门课就够他们忙活的了,可是这些人还很喜欢运动和club活动,只能感叹其时间效率之高。

研究生课堂稍显轻松,会偏重科学发展、思考和批判而非知识讲授,但阅读量很大。此外,图书馆和计算机中心实现了对课堂的无缝对接,服务资源先进丰富,比如教材很贵,图书馆会在前台书架提供4本书供预约和阅览,也可以在复印机上复印,或是扫描课本后输入邮箱地址就直接传送到了自己邮箱(直到上完课都没见过U)。TOP的课堂,一流的服务,着实厉害。

    课前阅读材料有数十页介绍了页岩气,明天花一堂课专门讨论它,再次惊叹于课堂的时效性,不止有科学进展,还关注工业产业创新,相比国内课堂的内容陈旧和照本宣科,这里的学生真幸福。

    从阅读中我也看到了地学专业的别样前景,原来毕业不止是可以做研究,到工业界就职的机会也不少,正像明天要见到的嘉宾校友那样。还是说说页岩气,这个新能源将改变世界能源格局,改变气候变化进程及其谈判和研究,美国这些年的温室气体排放稳步下降主要靠它(中国依然在快速增长,减排压力空前大)

尽管开采存在环境风险,但美国企业和选民更愿意押注于大胆的技术革新和收益;而在传统保守的欧洲,则很难奢望此类惊喜,以环保之名反对的声音让稍次于美国的新技术迈不开步(转基因也类似,美国人聪明就在于明知有风险还敢边做边解决,进而激发了更超前的技术);而对能源极度饥渴的中国是有雄心但缺成熟商业技术,即便若干年后有技术了一旦大规模开发之后(对水资源消耗很大),是否遭遇限制还未可知。

    而等到一些资料翻译成中文被检索到,时光又过去好几年了,美国又跑到更前边去了,所以“出国学习首选美国”不无道理。

上了第一门本科生的实验课程,跟以前的经受的地学训练完全不同。题量巨大,先通过观察各种地图,然后出来的一大堆为什么问得人头都大了,很考验观察、对比、想象能力,还有小组讨论,但答题又相互独立。计算量也大,虽然都不难,把谷歌地球引进课堂。完不成还有一周时间自己查资料解答,地图和计算机实验室也是全天候开放供学生使用。巧妙的问题设置将科学认知一步步引向深入(设计这些问题得多费功夫啊),直到最后解释了板块运动,仿佛自己得到了一个重要发现。

国内的课堂喜欢教授和记住facts(事实),在这里更注重自己推导和发现,甚至是一堂实验课都像在完成一个完整的探索性研究。又因为每次课堂的作业量很大,将课堂成绩分散到了平时近三十次训练任务当中(教学系统每周都有几封邮件提示完成进度和打分,压力时时有,半夜的图书馆依旧济济一堂学习讨论),想用功一两周抱抱佛脚,取得好分数,完全不可能。

据说这样的课堂训练从小就开始了,所以也不难理解很多年后中美学生和科学水平的差异了。对地质感兴趣的学生还可以后续选修一门为期2个半月的全野外stretch课,飞到加拿大之后开始一路驱车环绕美国主要地质区考察地理,单教学器材就装了两卡车拉过去。费用都是学校出,系里的十多位老师和研究生助教也会先后飞往会合,各带一两周不等的课。回来之后看他们还活蹦乱跳的,怎么就不觉得累呢?

    之后20人一组的实验课就是经常外出,老师和助教开着两辆汽车(学校准备有数十辆汽车供教学之用,任课教师可借来开到各个地方去,费用汽油学校出),把学生拉到附近的两个州考察地质和资源。根本不需要等到暑假才集中实习那么几天,当周讲解的内容当周就实习完了。

home考试题把我给难住了,冥思苦想遍查资料而不得其解,遂用只言片语应付过去,好赶着deadline交上去。担任助教的同学问起感觉如何,我也不怕如实道出。她在纸上给我画图解释了一遍,理解顿时清晰,果真要有系统化的知识结构才能抓住要旨。她问我是否愿意拿回去接着完成,迟几天也没关系,或是就这么交了,还能说什么呢,哈哈。她说做助教如果不能让我学好课程,将是她的失职(这话要是老师说出来就足矣,连助教都这么认真负责,佩服)

    跟她探讨起中美课堂,才发觉有着理念上的不同。我们习惯于老师和学生两种角色,布置的题目都是学生各自完成,做题过程中不能问老师,要问也只能等到证明你做错了之后,而且是在课上统一讲解。

在这里,还有第三种角色——助教(这门60人含实验的本科生课程有7位助教,4位研究生助教,3位地质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助教,被分成3组每组20人的实验课上,对助教的知识也是个很大考验),完成作业题时可以找助教或老师讨论,研究生助教每周还要有跟堂、答疑和改作业试卷的时间,加起来一周就得占去一天(研究生在学义务之一是担任几个课程的助教)

师生间喜欢提问讨论,还有同学的小组合作学习(讨论idea不是抄作业),也不太涉及竞争个谁高分谁低分(不是关起门来自己做),改完的作业和考试题从来不会在课堂上讲解,因为改卷子时我们都会在每个错题边写上答案的关键词,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有不懂的再来答疑,真的是把个性化教育贯彻到底。

作业做得好时,同学会写些鼓励的话语,或画上一些有趣的图画,有一次校园野外考察作业答错了很多,得到的反馈就是“××,如果你想再去考察一次岩石,我很高兴陪同你去”。不仅如此,有不会的地方找实验室同学问时,即便他们自己也压着大量的作业任务,也会爽快地抽出时间来给你讲解。有的同学喜欢在黑板上画,还有的人喜欢坐在甚至趴在地板上跟你讨论,这种轻松随意让我也开始喜欢席地而坐。

我在国内时就是喜欢提问的那种学生,但做作业还是喜欢单干,现在看来要慢慢入乡随俗切换到这里的模式才行。(国内也有助教的说法,但没有那么细致的任务和关键的作用,老师一般也就在期末考试前来个集中答疑,其实也没有多少人会多花时间在本科生上面,有时间还不如多做研究多发论文呢。其后果就是毕业生基础并不扎实,所学理论又脱离实际,考试分数作用的更多体现在评优保研上面,研究生毕业以后也因为知识面和思路狭窄而缺乏发展后劲。)

之前已经说过这里的课堂氛围很好,找不到玩手机或睡觉聊天等等的人,电脑也就是用来查资料和做笔记的。讲师提问的频率很高,学生也很积极回应,最多的一次得有十五六个人同时举手回答(占全班1/4)。每周的考试、作业和繁重的阅读量,加起来得有三十多次任务,在最后的100分当中都有体现,教学系统每周都有几封邮件提醒进度和得分情况,足以保证“临时抱佛脚”绝无可能,而是每周都在用功,甚至凌晨一两点的图书馆仍然有数百人在学习。

实验课要做结课project了,随机跟两位安静的美国人组了队,题目是“在班上展示课上学到的5个地质学概念,并以至少5种矿物5种岩石作为例子”。这个题目拿到国内,学生十有八九就是拿几块石头简单说几句,证明自己熟记了岩石的特征,具备了识别能力。

但在美国同学这,事情的发展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这些家伙自己设计了几个层层递进的问题,自问自答。然后据此写出了一个剧本,讲述的是在一个周五晚上的酒吧里发生的故事,以岩石名称命名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对话,以讨论自己怎么诞生的为起点,说到两种岩石怎样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现在的岩石,就比喻为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比如说父亲在赶集或登山的时候摔下来成了碎片,在重力作用下一直滚下山崖,后来遇到了妈妈),就像美剧里展示的那样。

对话中涉及了这10种矿物和岩石,但只有个别有涉及岩石特征细节的描述,其它的则一笔带过。等我看到两人接连写好的前两部分,真是叫绝啊,充满了想象力,叙事又很有趣,关键还把科学知识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还这么自然!这些家伙真可以当个科普作家,或是编剧了(这两位队友平时在班上并不算突出)。等到我来续写故事的第三部分时,感觉有点hold不住了。幸好我去过几次酒吧,加上文学积淀的助力,勉强把这种想象大胆又幽默的语言风格延续了下来。再花两小时讨论和排练,就等明后天几十个小组在班上轮番上台演出各自的故事了,人人都是主角。

这样的自然科学课堂,可以预见是生机勃勃、趣味无穷的,因为他们的想象力和多元思维太丰富了。100?GPA满分?这些完全是无关紧要的,因为真正的创新教育和人才是不能够用这些冷冰冰的数字来衡量和束缚住的(事实上正是老师鼓励的),更不是教条式的死知识。而这就是我所欣赏并寻找着的美国教育的精髓。

还是那个再普通不过的实验课题目,身边的本科生最后展示的效果果然是不出所料的想象力丰富和有趣。岩石与乐队的类比,一组自主创作的手绘漫画配上文字解说成的寓言故事,家庭话剧,自制的岩石相亲系列电影,有奖问答,酒吧午夜惊魂剧……各有千秋,趣味盎然,我的角色虽然只有两三分钟,但是已经把老师同学逗笑了3次,课内短短的一个半小时就得笑了三四十次。

很欣赏美国同学的幽默感,我也被他们影响着。在美的第一次课堂演说以很成功的方式收尾。课下跟同学继续聊,惊讶发现她到七年级才有了教材(上的私立学校,公立学校还是用了教材的),之前6年都是没有的,老师就带着孩子们一起做各种探索性project,且多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了一个个难度渐进的任务,难怪他们这么懂得合作,又有想象力了,真是积累了十多年的功夫。描述的时候她是眉飞色舞的,看得出小学就是她最难忘最幸福的时光!

尼泊尔同学担任助教的另一门课程刚进行了期中考试,就是把卷子发下去,教授和她都回各自办公室干自己的事情,至多在中间会去一趟解释一些题目的意思(大题的题目都很长,给出背景,然后根据已有知识给出见解,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对判卷子的人也是一种考验,关键是这种考试还很频繁,研究生经常会帮助改卷子)

没有人监督,更不需要强调什么考试纪律,结果就是没有作弊,没有借助手机电脑,都专注地在答题。有不会答的题目可以空着,考试时间到了先交上来。明天可以在约定的时间地点继续答题(多数人会当堂完成,并非所有课程都有额外答题时间)。同学和我讨论了在各自国家会是什么结果之后意识到,在这里有些道理不言自明:规则与信用(本科生作弊或欺诈就自动停学一年,研究生直接退学;教授信任学生,学生的表现也要跟上)。就像上课不玩手机调成静音一样,该干嘛的时候就干嘛,心里都有一把尺子。你让他们不这么认真,只会招来疑惑:why

    一天二考,学期结束!早上的考场有惊人的事情发生,考了一会突然冲进来三个年轻学生,一女二男,全身裸体,一边喊着“Happy final!”,一边向教室各个角落抛洒糖果,大家纷纷俯身捡糖果,好欢乐的期末考试啊!不到一分钟之后,一位刚去上洗手间回来、错过了精彩的男生推门而入,全场60学生齐刷刷看着他,发出哄堂大笑(哎呀,还以为他们会杀个回马枪呢),不知道后来那男生闹明白是怎么回事没。

听说这是学校的传统,呀,这些学生真敢脱啊!要换在保守的国度,面临的结果可能是警告开除,或者是一脱成名,但貌似身边的同学已经多见不怪了。下午做的结课报告讲海报也蛮轻松,系主任买来一箱啤酒,师母做了可口的零食(就是缺少了开学时去他家别墅阳台上看到的无限美景),大家就或坐或站在黑板前,一边喝酒一边交流,据说就是采用美国地理学会年会介绍海报的形式,看似很休闲其实真专业。

考试题也不都是很考察创新力的,还是有1/3考的基础题,如判断对错和术语解释。但不同于国内的是,考察名词解释时是跟国内考研考博反过来的,国内是题目中给出一个名词,让学生去解释,抠细节,答得是否完满,这里是给你一两句话解释,让学生写出那个词即可。大题的题目一般都比较长,甚至实验课和考察见闻,都可以成为期末考试题,但落点于分析推理能力(暗含观察和读图解释能力,其实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科研素质),答出大概意思(鼓励画图)就可以得满分,不像国内那样强调记忆要点,如果按国内的标准,同一专业最好的学生估计也就能答到80%的分数。

说到本科课程考核方式,中美的差别也是极大的。美国学生要想在课程上拿满分几乎是不可能的,从我所在的课程看,不仅考察基础知识、实践操作,还有书本之外的宽泛知识,有些还是很新的科学发现。而最后得分来自二三十次不同量级和考察目的的任务中,虽然少有难题怪题,但因为涉及面广想要都做对,连资深教授都未必能做到。而最后显示的成绩是根据得分划到ABCDE五个等级,比如说90分到100分的同学成绩单上都显示的是A等,在课程教师的眼光里都已经达到了课程的最高要求,学生则有很大的空间去自由发挥和合作讨论,没有达到盯着GPA不放,锱铢必较,非要争个分数高低的地步。

成绩是完全保密的,也不会有各什么班级年级排名,教学系统会根据每次作业考试的分数情况随时加权算出最新得分,非常客观和实事求是,每周就会有邮件发给学生(见下图)。钱学森教育思想中“不鼓励学生拿100分,有个八十分就够了,把更多时间花在理解和思考上”,他真是受美国观念影响的人。

这样的制度设计,可以保证网罗到全球最具培养潜力的年轻人(一位拿到全奖大一的新朋友就跟我谈起在思考要担负的全球责任与个人价值,而在跟她一般大时我却在思考怎么打工养活自己,境界真不一样),还多元化了学生构成,保证了每个人有尊严又平等地上学锻炼自己(/blog-765339-/blog-089.html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把孩子在比较小的年龄送出国,尤其是英美国家,接受更高质量的。

报告援引英国独立学校委员会(ISC)的数据称,中国中小学阶段赴英留学生增长迅猛,从学年的2419人增至学年的5602人,较上一年度增长29.72%,占全英该阶段国际学生的20.9%,位居第一。

英国教育究竟有何魅力?

为何越来越多的家长将孩子列入留英大军的计划中?

这些行为是盲从,还是趋势?

今天,我们的采访嘉宾是leo老师。

他目前任职于英国伦敦 The John Henry Newman Catholic School,这是英国最顶尖2%的中学,leo老师在这里担任高级数学老师一职,并负责数学课程和 Design and Technology (设计与科技)课程如何进行有效互通的课题研究工作。

leo老师会结合他的实际教学经历,为大家分析一下中英教学的差异之处。

说到中英教育差异,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因为不同文化,不同国情,不同体系......都是差异存在的根源。从事教学 5年多,我认为教育并不只是把前人的知识传到下一代,教育的目的是希望令下一代有能力超越我们这一代。

关于英国的教学特点方面,我在这个周末很认真地想了一下。归纳总结为以下6个特点吧:

在内地课堂内,老师在一堂中教给学生的东西都是一样的,但不同学生吸收新知识的速度是不一样的。

这便会导致一个问题,那些较为聪明的学生一学便会,他们便会觉得沉闷,因为他们要等其他学生学习完后,老师才会进一步教授下一部分的知识。但如果老师不等那些较慢的学生而继续推进课程,那些学生只会越堕越后,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

那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呢?

在英国教育制度,我们会采用因材施教。每一名老师在准备每一课的时候都需要准备最少两份教材,一份是比较难,另一份是比较容易。

当学生开始练习所学知识的时候,他们便可以选择较难或较容易的。这样做可以确保两部分的学生都获得适合他们的学习进度。当然这样做的话,老师的工作量会比较大。

Differentiation by task的意思是在一份教材之内可以分出两种或以上的难度,这样学生在完成了一个难度之后,并不需要再拿另一份教材,而是可以继续去发展到下一个难度。

Differentiation by outcome的意思是学生们做的是同一样的问题,但老师对他们最后得出来的结果,要求却是不一样的。

对高能力的学生要求可以包括准确度,具有逻辑性的答案铺排,计算过程中作了那一些假设,如何去证明这一些假设是合理的等。对低能力的学生可能只会要求做对答案而已。

Differentiation by time的意思是学生们做的是同一样的题目,但不同程度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时间要求。

例如,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我只会给他们15分钟,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就会有30分钟的时间。这样的话就算是一份教材同一份题目也可以给予学生不同程度的挑战,这就是因材施教。

很多人对数学的理解便是只有一个答案而且只有标准答案,其实在英国数学教学来我们会鼓励开放式问题,而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的。

例如,如果要把网上所有的资料打印下来需要多少张纸?需要砍多少棵树?亚马逊的树林会够用吗?

这些问题可以令课堂变得更有趣,因为不同学生会作出不同假设,用不同的方法得出不同的答案,而且对于训练孩子们的数学思维,解难能力团队合作等等软技能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现时内地的课堂内,大家都鸦雀无声,只可以乖乖地听老师讲课。同学们之间没有交流,没有讨论,只有乖乖的抄写和做题目。

当老师面对课堂上80名学生,老师会在这堂课中检查学生们的作业吗?

不会,内地的做法是老师会在课堂后批改学生的功课和作业。但问题是如果学生在课堂内根本听不懂,老师要在课后批改作业才知道,这样就拖慢了学生学习的进度。

英国的做法是,批改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课堂内的批改,当学生在练习题目时,我会在教室内徘徊,不断地查看学生的作业。如果有学生不明白的地方的话,我就会马上知道,然后给予他一对一的支援,让他赶上其他学生的学习进度。

第二种就是传统的课后批改作业,进一步确认他们的学习进度,找出他们需要改善的地方。简单来说,课堂内的批改强调的是即时的反馈,课后批改强调的是更详细的反馈。

在内地的教育体制内,学生们从来不会有自主权和控制权。每一天上什么课,每一课做什么事情,学生们都没有话语权。

学校这种制度根本给小孩子发出了错误的讯息,让小孩子以为只要我循规蹈地按指示去做便是对的,便会得到奖励,得到家长们的认同。但这令他们长大后便失去了管理自己的能力,失去自己作决定的能力。

相反地,英国教育体制便给孩子们很高的自主控制权。例如在我的课堂内,当我解释完,他们便可以自主选择那一份题目去练习。

每一份题目都有不同的难度,他们可以按自己的需要去作决定。这样便从小培养他们自己作决定的能力,并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选错了,也是一个学习过程。

我也会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和考试,来评估学生是否理解主题或者他们的进度,但这并不是我评估学生理解和进度的唯一办法。

我会用其他三种办法来辅助,已达到最佳的效果。

第一,课堂上的即时评估。

英国老师在课堂上教学时,需要即时评估学生理解的程度。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把学生们分流。完全理解的学生可以开始练习,一般理解的学生可以先试一试,然后老师再检查。完全不理解的学生可以集中成为一个小组,让老师再解释一次。

学生们会在课堂上互相批改大家的作业,然后给予一些改善意见。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自己可以成为一名小老师,由于他们要给予改善意见,所以他们也会加深对这个主题的理解程度。另一个好处是有些学生会更喜欢由朋友们提出改善意见,多于老师的指导。

有时候,老师会让学生们作出自我评估,并自己写下有哪些强项和弱项。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们自我反省和评估的能力。当他们完成自我评估之后,我们会看一下他们的评估是否准确,然后再给予他们改善的意见。

“学生举手问问题,一定要老师回答吗?”

不一定。有时可以让学生去回答。”

例如,当有学生A问问题的时候,可以让其他学生先试着回答,让他们表达一下自己的睇法,学生B回答学生A的答案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

接着,再问学生C是否同意学生B的回答, ”为什么?有没有什么补充?“ ,然后我再问一下大家对学生C的回答有什么意见,,这个时候可能学生D又会举手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和问题。

这个技巧是让一条问题在课室内跳来跳去,衍生更多的问题和讨论。

其实问问题正正就是中英教育其中一个最大的分别。在英国课堂内,很多时候老师教授知识的时候不是告诉你要学什么,而是用问题来引导你要学什么。

  • 不管龙哥死没死,那题都一定是正当防卫。

    题干里出现了很多看起来“多余”的词… 具体啥词我忘了,大概意思是 “吓的”用扁担“乱挥”,“无意间”打到了“腿”, “害怕”起来继续伤害,看到对方倒地后“马上”打

  • 你还记得菜刀扁担是不是防卫那道题么?麻烦帮回忆一下。

    题干是怎么写的,越详细越好,麻烦了。 为了避免个人记忆被影响,尽可能准确 麻烦先自己回忆完再看别人的。 感谢各位~

  • 支付令所有的要点我都懂,只是…

    什么被申请人15日内要到申请支付令的法院起诉才会支付令失效哦…滚瓜烂熟,所有的坑点了如指掌,谁特么知道今年考申请人为了保险起见,一边申请支付令一边去起诉,你不是吃

  • 法律规避有时也发生在区际、人际(如不同的宗教信徒之间)的法律抵触之中。例如,按照美国国际私法,婚姻的实质成立要件,适用婚姻举行地法。美国男女两人,住密歇根州,是

  • 从13年毕业,偶然接触到法律,然后因为亲戚是开律所的缘故,就边跟着学习跟着做这方面的工作,前后这是第三次考了,今年可以说真的很用心了,讲义来来回回差不多4到5遍总是

  • 说说讨论最多的两道题我的理解

    第一,网购!我选的侵占!可能很多人都觉得这可能是脑子让驴踢了!怎么也该在三角和盗间上徘徊啊!当时看到这题的时候什么三角得处分人有处分权啊,盗间得利用不知情啊而且

  • 2018法考好消息,今年客观题是开放答题。

    有消息称今年客观题有可能是开放答题,选项对应的组合选对了,就给分。

  • 如果小三可以分得遗产,那么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如果小三可以分遗产,那么受益最大的是谁?小三是一个,我想受益最大的还应该是那些有钱有势的男性。他们可以实际上过着妻妾成群的生活,因为只要立个遗嘱,你们几个人平分

  • 弟弟帮哥哥结婚,哥哥爱上小护士那道呢

  • 无论怎样 努力过的小伙伴都会被温柔以待

    法考客观题结束两天了,我一出考场脑袋就清醒了,想起来自己错了好多,可是那又怎样!过有过的路,不过有不过的路!过了我就改变自己,开始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即将背负更大

  • 陶某三层镂空瓷器案例--悬赏广告

    2009年9月9日,阎崇年在家中会见四家媒体的记者,就自己搞的《康熙顺天[/backcolor] 府志》一书发出了“挑出一个错,奖金一千元”的悬赏,《北京晨报》将其登了[/backcolo

  • 同性恋那题我当时的答案和现在的答案

    作为一道单选题,都这么坑,可想而知,今年的试题是多么坑爹。 这道题考两个考点:1法律规避,2公共秩序保留 大家回去翻法条,在我国,法律规避仅指规避强制法,也就是5

  • 关于二奶遗赠的案件,我记得瑞达老师讲过泸州二奶继承案,内容是一致的… 关于陨石案件,我记得瑞达老师讲过,潘某,长江边上捡石头… 关于其他的很多考题,其实跟瑞达老

  • 有一个原告死亡,还有一个是内容不合法,处理结果怎么选

    诉讼终结还是诉讼中止? 驳回诉讼请求?

  • 农村耕地全部都是村集体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课堂上老师出了一道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