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鹏叫王敏鹏的有多少人


王敏鹏是晋城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晋城新闻联播》栏目的一名新闻记者。作一名记者,是他儿时的梦想。从2004年走出大学校门进入晋城广电工作,梦想成为了现实,当了一名记者,从此开始了五加二,白加黑,全年无休的新闻生活。转眼已经十二年了。回首这些年的新闻从业经历,一路的辛勤是他十二年如一日的坚守。

2004年7月,进入广电以后,王敏鹏在《晚间新闻》跑了4个月的社会新闻,让他开始从一名懵懂的学生向有社会责任担当的记者转型。随后,在《行风大家谈》栏目作了近一年的编导兼记者,参与了许多有影响的批评报道。之后,在《纪录》栏目担任编导。他也有幸成为当时台里最年轻,但每周节目评比始终名列前茅的编导。2006年8月,他正式走上了现在的岗位——《晋城新闻联播》栏目记者。

在《晋城新闻联播》这档时政新闻栏目里,半军事化的管理首先教会了王敏鹏要有绝对的时间观念。值得骄傲的是,十年的时间里,他没有一次采访迟到过。时政新闻略显枯燥,时间一长,许多人都会有新闻“年年岁岁花相似”的感觉。但是做人做事苛求完美的他,却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即使是面对相同的题材、类似的事件,他也坚决要从中找出不同的角度或是用不同的手法去采写。

从事新闻工作,他始终坚信“勤能补拙”。在新闻频道刚开始的几年时间里,每月的新闻采写量始终保持在40多条,还创下了一天时间参加五个时政会议报道的记录。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亮点纷呈,他积极投身到许多大事件的报道中,采写了大量有影响、有深度的报道。2015年全年在央视发稿7条,占到了全台在央视发稿的近一半。2016年,截止7月份,已经在央视《新闻联播》发稿4条。

时光荏苒,十二年的新闻工作就这样在忙忙碌碌间,有欢笑、有泪水中过去了。他说,今后他将继续努力做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将更多辛勤的汗水挥洒在新闻采写的岗位上……

《人民的名义》快被吹上天了。连达康书记这样整天顶着一对通宵麻将眼的中年老男人,也能圈一波迷妹。

这部顶着“最强反腐剧”出生的主旋律电视剧,可以说是本届领导集体反腐成绩单的浓缩精华版,多少有点向十九大献礼的意思。

作为国内当代题材政治小说的灵魂级写手,周梅森历时8年创作完成《人民的名义》小说和剧本,并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江苏省委宣传部和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金盾影视中心等联合出品。一看名头就刻着金光闪闪的“赵”字,最高检是这部剧的“主角”,江苏省是本剧的拍摄取景地。另外,这个金盾影视中心并不是公安部的金盾影视文化中心,否则也不可能出现剧中除了市局赵东来外,从省厅的祁同伟到区局的程度,警队一把手都腐败掉了。警察叔叔这波遇到黑店了。

值得一提的是,金盾影视中心的主任,也是本剧的总监制和总发行人李学政,也倾情出演了《人民的名义》剧中的一个关键角色:大风厂护厂队的灵魂人物,11·6大火的始作俑者王文革。李主任这一张苦大仇深脸,满满的都是此处省略一万字的味道。

另外,本剧的出品人和总制片人,也是中国电视观众的老朋友高亚麟。这也是高亚麟首次担纲出品人,本剧中高亚麟出演了秘书帮的“印钞机”,油气集团老总刘建新。秘书帮,石油集团,不难想到其原型参考了康师傅的大秘、周家公子的亲密伙伴李华林。

广受好评的演员团队就不用说了。侯勇这个级别的都只出来打波友情酱油,快赶上拍《建X大业》了。不过港真,在国内,没有30岁以下演员的剧组拍出来的戏,还能在卫视播出的,不出精品也比较难。

作为多年缺失的反腐题材,在政治松绑的钦命背书下,大尺度描写18大后的反腐工作,《人民的名义》那么火其实一点也不奇怪。中国人民的政治热情从来都没有衰减过,但是中国人民窥探官场运作的缝隙又是如此的有限。每一个贪官事迹,都是小老百姓了解中国权力场的难得机会。中纪委的两部反腐纪录片《永远在路上》和《打铁还需自身硬》尚且让观众当大电影看,何况是制作更精良的电视剧呢?

所以,《人民的名义》火了,说到底并不是因为它尺度真的有多大(中国老百姓什么老虎没见过),也不是因为周梅森老师的小说有多好(说实话,《人民的名义》在人设和故事线上,和10年前写的《至高利益》非常相似),甚至也不见得这剧在讨论反腐问题上有多么新的见解(原著将腐败原因归结为一把手的权力不受制约,多老套啊,还不如《大明王朝1566》深刻呢),恰恰就是在观众口渴的不行时,端上了一碗还算甘甜的清水。

作为常年奋斗在一线的野生新闻工作者,看《人民的名义》一剧最大的乐趣,就是猜周梅森老师写作时的人物原型参考。写政治小说的门槛虽然比较高,得对中国这套庞杂的政治规则和潜规则体系有精确的了解,但是创意和素材从来都不缺。别的领域小说创作都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中国的政治故事那绝对是超越小说家们想象的,用不着去开什么脑洞。

同样,《人民的名义》一剧,周梅森老师几乎就是用一个现成的壳子,把这些年的落马贪官事迹用了个遍。更多《》解读:

要猜人物原型,地域是绕不过去的。不过周梅森老师这种老手,当然不会摆一个接近真实的省份在那儿。但是通过整个小说的情景设置,还是可以看得出来,汉东省京州市的设计,参考了哪几个地方。

首先,汉东省京州市有几个基本的设定:

汉东省是东部沿海发达省份
京州市是可以比肩北上广深的省会城市
十八大后反腐迟迟打不开局面
有一所政法系很有名的大学

十八大后,出现腐败窝案的省份很多,比较典型的有山西的塌方式腐败,四川的康师傅党羽窝案,江西官场地震,江苏南京连续多位省委常委落马。此外,重庆、河北、山东、云南和广东也有过范围不小的系统性腐败。根据东部沿海、省会城市和腐败系列窝案这几个主要条件判断,汉东省京州市的条件设定大致上与江苏省还是最像的。由于本剧的拍摄地就在南京,同时编剧周梅森在写作前大量接触了江苏省的落马官员,所以在汉东这个地点设定上比较多的参考江苏的条件,也是比较合理的。

南京东南大学大礼堂在剧中充当了汉东省检察院,建筑风格比较恢弘庄严

此外,编剧周梅森老师也透露,市委书记李达康的老婆欧阳菁的人物故事原型,就是南京市浦口区的一位区长夫人。说到这,说一个有意思的事,本剧中欧阳菁的扮演者岳秀清,现实中就是达康书记的扮演者吴刚的夫人。

当然,整个故事中的人物大多数和江苏的落马官员没有多大的关系,比如副国级领导赵立春,就很难联想到江苏。政法系和秘书帮的设定,更像是四川。采矿权的问题参考了山西煤矿。但是还是有不少江苏的影子在里面,比如大风厂的股权纠纷,周梅森就参考了他自己在江苏的股权官司,赵立春的儿子赵瑞龙,参考了原江苏省委常委、秘书长赵少麟的公子赵晋。

赵德汉是剧中的先导人物,侯亮平就是由他扯出了之后的一大堆人物。关于赵德汉的原型没什么争议,就是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浓眉大眼的实力派侯勇塑造的小官巨贪形象,此次也是好评如潮。

魏鹏远这个案子没特别多要说的,唯一的亮点就是数额巨大,在家中搜出了2亿多的现金,重1.15吨,有说银行用了16台点钞机,当场烧坏了4台;也有说银行用了5台点钞机分两批次到达,最后1台机器因长时间工作而烧坏。《人民的名义》一剧中比较真实地还原了这个场景。这也算是本剧作者周梅森对现实的致敬吧,要是没有现实中的赵德汉们,要靠开脑洞来想出这种情节,也是很费劲的。

丁义珍在剧中的戏份不多,主线剧情还没展开,他就去美国找自由了。后面基本就是跑跑龙套了。原著小说中对丁义珍的结局没有交代,只是通过侯亮平之口,交代了他去非洲淘金。但这个细节的真实性并没有在剧中被展开证明,有可能只是侯亮平用来吓吓审讯对象的。

丁义珍的一系列人物设定,还是比较贴近中国红色通缉令第一要犯、原温州市副市长,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的杨秀珠。杨秀珠也是中国外逃贪官的一个典型形象。

杨秀珠在温州市曾担任过副区长、规划局局长和主管旧城改造的副市长。杨秀珠只有初中文凭,但文化素质连初中生的水平都没有,据说秘书给她写稿要特别注意,不能有难字,生怕她念错。杨市长有一句口头禅,叫“捣你个日娘”,基本每句话起头都要用这几个字来表达感情。在温州旧城改造中,杨秀珠大量利益虚假文件、证明,将土地和开发资质低价转给其亲信的建筑公司,收取巨额回扣。据说杨秀珠在温州时遭受多次举报,民怨沸腾,但却屡次逃过审查,还被一路提拔至省厅任副厅长,民间多有传言,称其后台是浙江省的某位高层领导。

2003年,杨秀珠从上海浦东机场,携家人外逃美国。2016年11月,杨秀珠因身体健康原因,放弃美国庇护,回国自首。

副国级大老虎赵立春的原型

赵立春是本剧中的终极大老虎,担任汉东省省长和省委书记长达十多年,提拔了本剧中的反2号大人物高育良书记。李达康也曾任赵立春的秘书多年。根据剧中的设定,赵立春在汉东主政的这十多年,是整个省的官场风气变坏的根本原因。

剧中没有明确的讲到赵立春的职务,只笼统的提到是副国级的领导人。根据我国的政治惯例,被称领导人的包括中共中央、国家机构和政协的主要领导,从最高级开始,到政协副主席为止。根据这个设定,在现实中落马的副国级领导,又当过多年省委书记的,只有原政协副主席、原江西省委书记的苏荣一人。

但是稍一对比就会发现,苏荣的问题主要是出在老婆,而赵立春的问题主要是在宝贝儿子赵瑞龙。所以这个副国级领导,是周梅森老师不得已降级的结果,实际的原型明显还是康师傅。

剧中多个线索都指向了康师傅。首先是“秘书帮”和“政法系”,这基本就是为康师傅量身定做的,康师傅出事前,四大秘接连落马,政法系地震,导致这两派政治势力在中国反腐史上无人不知。此外,赵立春的大秘刘新建是汉东省油气集团的负责人,隐晦地点出了康师傅的另外一派亲信石油帮。

当然,准确的说,赵立春这个人物的塑造,也多少参考了赵少麟和他儿子赵晋的关系。尤其是最后老子给儿子擦屁股这段,强调了赵立春对唯一一个宝贝儿子的溺爱。这一点在康师傅案件中并没有明显的体现,康师傅的形象倒是更多的像剧中的高育良书记,是个权力机器,对妻子没什么感情。

为什么要在赵立春的原型中,较多的提到赵少麟呢,主要就是为这个儿子考虑的。

康师傅的公子叫周滨,互联网上曾经有且只有一张照片

周滨当然是个高级衙内了,像剧中所说的“开美食城”污染环境这种事,周公子当然是不可能看得上的。周公子的发财途径,主要是倒卖矿产、油田开采权,以及利用康师傅的权力,受人请托,从政法系统捞人等等。开美食城这种小生意,还真是污蔑了周公子的名声。

网传周滨身家有几百亿,夸张的说有数千亿,这些就不得而知了。在《人民的名义》小说中,曾讲到赵瑞龙有数百亿身家,这一点倒是与周滨公子接近。但是在湖北省中院最后的判决中,判处周滨有期徒刑18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502亿元。这个数额与民间猜测的还是相去甚远。

在小说中,赵瑞龙的敛财手段主要是通过油气集团捞钱、通过山水集团圈地捞钱,以及开美食城等等,这显然和周滨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反而和前面提到的原江苏省委常委赵少麟的儿子赵晋更为相像。

江苏省委原秘书长赵少麟受审画面

赵晋牟利的方式与剧中的赵瑞龙比较接近,在所开发的房地产项目中,利用其父的关系,勾结天津、山东、河北、江苏等地多名高官,通过无限更改容积率获取暴利,一手构建起了一个横跨数个大省的商业帝国。

赵晋案发后,受其牵连落马的高官有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敏、天津市公安局局长武长顺(武爷),原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干爹,周本顺的亲儿子周靖与赵晋是好基友),原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国家行政学院原党委委员、常务副院长何家成(另一个干爹)。所以在坑爹这个领域,赵晋是当之无愧的南波万。

另外,赵晋被查后,有人统计其资产在一百多亿,数据上也和本剧中的赵瑞龙比较吻合。

上面讲赵晋的时候已经提了一句,受赵晋案牵连落马的有天津市公安局书记、局长武长顺。祁同伟的角色,参考了一部分武长顺的案例。现实中的武长顺比祁同伟略好一点,顺利的晋升了副部,在政协副主席的位置上落马。

祁同伟这个角色塑造,总觉得是整部小说中比较败笔的地方,好在电视剧拍摄中,在情感和逻辑上略微做了修饰。比如说,从大风厂大火事件的处理、和高育良、李达康的关系处理以及对侯亮平调查情况的了解,都显得这个人政治幼稚、手腕不行。整部小说都在强调高育良着力在培养其接班,但又屡次通过高育良之口来指出祁同伟的种种问题缺点,这么一个逻辑上多有不自恰的地方。

祁同伟是一个“于连”式的人物,似乎是周梅森老师刻意用来跟衬托侯亮平的黑化角色。整个主线剧情都是围绕着侯亮平和祁同伟的较量展开的。但让人略感不足的是,对祁同伟的人物塑造显得特别刻意,尤其是对祁同伟黑化的部分写得极不自然,总让人有坏人智商欠费,好人慧眼如炬的被套路感觉。

祁同伟黑化过程中,提到了两个女人。一个是他的妻子梁璐,另外一个是高小琴。梁璐是祁同伟的“贵人”和“阶梯”,但剧中的设定是个比祁同伟大10岁的老女人,祁同伟为了前途放弃了爱情,所以看到高小琴这样的人设就立马就同流合污了。值得吐槽的是,本剧中梁璐的扮演者陶慧敏长这样…

导演也够讽刺的。就像剧中周梅森老师用《万历十五年》讽刺高育良书记一样。

说正经的。为了照顾公安形象,对祁同伟的描写并没有按照武长顺的设定来。祁同伟虽然黑化了,但人格基本还是完整的。要是撒开了按照武爷的人设来写,那才真是尺度惊人了。

蔡成功虽然不是官员,但是因为他的事,落下了一帮贪官,所以也谢谢他的故事。

蔡成功也是有原型的,那就是一手把副国级领导苏荣拉下马的江西第一老赖章主恩。

章主恩原本是江西省南昌市的一个房地产企业的老总,因为经营不善导致资金链断裂,被迫出卖名下的资产国恩大厦。但在出卖产权后,却采取种种手段霸占大厦,阻挠新业主进驻。章主恩的行为导致了另一名业主刘建军的资金链断裂,不得已借了大量高利贷,并骗取银行信贷。刘建军另一个身份是江西新干县的副县长。刘建军案发后,牵出了苏荣的儿子苏铁志,直接引爆了江西官场地震。

相比之下,蔡成功的人设相对要正面一些,虽然也是个老赖,也特别爱耍无赖,但至少没有像章主恩一样“跳楼跳4个小时”。

高小琴的人设,容易让人联想到刘志军案背后的女企业家丁书苗。

丁大妈虽然没高小琴漂亮,但手腕却不比高小琴差。

扯开说一句,周梅森老师特别喜欢塑造女企业家这个反面角色,而且特别喜欢写美女。除了本剧中的高小琴高小凤两姐妹以外,在《至高利益》中充当高官情妇和企业家白手套形象的也是一个名叫李娟的美女,不过李娟的出身稍好一些,是个电视台的女主持人。

丁书苗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靠收鸡蛋卖鸡蛋起家,一步步成为了铁道部长刘志军最大的利益伙伴。据丁书苗自己交代,早年为了能够拿到一个车皮的批文,她曾天天待在铁路局领导的宿舍外,帮领导洗内衣内裤,直到把领导感动。

丁书苗虽然不像高小琴那样会唱京剧,也不像高小凤那样能跟育良书记谈《万历十五年》,但是胜在对刘志军忠心耿耿、言听计从。有一段描写丁与刘的对话很有意思:

2008年上半年,丁书苗实际控制的高铁传媒广告有限公司成立。2010年,刘志军对她说,铁道部主办的第七届世界高铁大会要召开,要让她的广告公司协调进来参与广告业务。但她什么都不懂,问刘志军开高铁大会和她有什么关系。刘志军说,有20多家国企会参与,她的高铁传媒广告公司可以和这些国企签订合同,做广告业务。

“我问刘志军,签这些合同挣不挣钱?刘志军当时很生气,说我是猪脑子。”她看刘志军很生气,就没敢再问。之后她按照刘志军的吩咐,和张曙光对接。最终,张曙光按照刘志军的指令扩大了高铁大会赞助企业的范围、提高赞助资金数额,将赞助资金1.25亿元转入了高铁传媒广告有限公司。直到昨天,丁书苗说,她自己都不知道这事是怎么办的,只知道钱确实到了公司账上。

另外,丁书苗虽然自己长得不漂亮,但她深知这世上从不缺漂亮女人。所以在打通关系的过程中,丁书苗一路用钱和女人开道,这方面丝毫不逊色于高小琴。

达康书记因为其一心只求GDP的形象,一夜之间成为了中老年第二网红(第一是局座)。

达康书记在本剧中是个正面角色,虽然导演恶趣味的在第一集就试图让观众认定他是个幕后黑手,但很快大家就发现,这是个好官啊!

达康书记的身上,多少有一点原云南省委副书记、昆明市委书记仇和的影子。仇和是中国官场上一类官员的代表,他们有能力、有魄力、能干事,为官霸道,喜欢说一不二,没黑化之前是改革的闯将,黑化之后就成了祸害一方的顶级恶霸。

仇和在宿迁任市长、市委书记时,曾大刀阔斧的推进改革,创造了苏北落后地区的经济奇迹,一手制造了“宿迁模式”。现实中的仇和,手腕一点不比达康书记软,对GDP的追求也一点不比达康书记少。

仇和在宿迁最富争议的举措,是卖掉了公立医院、学校、幼儿园。据媒体报道,他曾说过一句话让全国哗然:“宿迁515万人民所居住的855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要可以变现的资源或资产,都可以进入市场交易。”2001年起,宿迁全市开始强力推行改革,公立医院、卫生所、学校、幼儿园等纷纷变成民营。这就意味着,这些机构里的所有工作人员,都不能再吃“财政饭”了。
这些事彻底搅动了昆明官场。多名公务员告诉记者,仇和喊开会,所有人跑步下楼、出门、上车,一个都不敢迟到;女干部随仇和调研,不敢穿高跟鞋,否则跟不上;没人敢关手机,一位局长睡着了,没接到市委办公厅半夜打来的电话,第二天就受到仇和批评;一个下大雨的中午,仇和撑把伞,一个人站在马路上观察,看到垃圾车里的垃圾顺着雨水往下流,就打电话给正在吃饭的环保局长,要求立刻解决……

——摘引自《仇和陨落:宿迁模式的进退》新华网

在原著小说中,李达康在汉东省落后地区当一把手时,特别喜欢说“法无禁止皆可为”,现实中的仇和也喜欢这个姿态,在大刀阔斧的推进改革时,不拘于形式,也不在意官场的潜规则。在他履职过的宿迁和昆明两地,当地民众对仇和的作风常常拍手称快,对仇和的感情也非常复杂。

本剧小说中,在最后深化主题时,曾有一段本剧中踏实为民的好官易学习,与达康书记的长谈。当时的易学习已经升为京州市纪委书记,负有监督市委书记李达康的责任。易学习言辞恳切的指出,李达康这种处处为GDP考虑的做法,客观上让他成为了腐败官员的保护伞,闹得两人不欢而散。周梅森老师也借机提出了一把手不受监督是整个体制的毛病,纵容了权力的任性。

本段或多或少也为现实中的“李达康”最后的黑化,埋下了伏笔。

本剧中,塑造了省委书记沙瑞金、反贪局长侯亮平以及退休的老检察长陈岩石等正面形象。但是这些正面形象很难在现实中找到原型。

拿沙瑞金来说,在现实的反腐工作中,这种系统性的窝案,基本都是由中央纪委巡视组和工作组直接查处,基本上看不到省委书记主导的对省内厅局级、副部级官员系统性腐败查处的例子。

至于检察院系统的工作,更是因为很少见诸媒体,而不得为外人所知。或许现实中有侯亮平这样的角色存在,但出于保护他们的需要,一般也不会进行公开的报道。

反而是陈岩石倒是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那就是曾任云南省政协副主席的杨维骏老人。杨维骏也是一名从抗战中走过来的老兵,退休后一直坚持举报云南省省委书记白恩培等,并最终推动了云南省多名部级高官落马。

2010年12月17日,89岁高龄的云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杨维骏坐着政府专配用车,为12名失地农民代表开道,带其到云南省政协反映问题。这个情节,也与本剧中陈岩石老人为大风厂工人阻止拆迁队强拆有所对应。

当然,正如一开始所说,周梅森老师在塑造人物时,往往综合了很多个人物的事例,一个角色身上经常能看到好几个人的影子。并不能完全的认定某个角色就是按照谁为原型来塑造的。找人物原型只是一种个人喜好,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剧中还有很多支线人物,也能在现实中找到相似的人物,也希望大家本着好玩的宗旨,多多发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上最大的鹏 的文章

 

随机推荐